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买卖 » 巴菲特通过什么买股票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巴菲特通过什么买股票

发布时间: 2022-09-06 14:30:06

❶ 巴菲特 都买了中国哪些股票

巴菲特共买过2个中国股票
1、第一次从2003年4月开始,巴菲特以每股大约1.6至1.7港元的价格大举买入中国石油H股,最终持有23.4亿股的中国石油股票,成为中国石油第二大股东。2007年7月,巴菲特开始分批以12港元左右的价格减持中国石油H股,到10月19日已经全部卖出,这笔5亿美元的投资,让他赚了40亿美元,4年赚了8倍。
2、2008年,伯克希尔旗下的中美能源公司以2.3亿美元获得比亚迪10%的股份,约合每股8港元,这些股票巴菲特至今未卖出。 沃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男,经济学硕士。1930年8月30日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是全球着名的投资家,主要投资品种有股票、电子现货、基金行业。
2020年4月6日,沃伦·巴菲特以590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胡润全球百强企业家》第3位; 4月7日,沃伦·巴菲特以675亿美元财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4位。
2021年3月2日,沃伦·巴菲特以589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1胡润全球富豪榜》第6位; 4月,沃伦·巴菲特以960亿美元财富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6名。 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它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也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
股票同时也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股票可以转让以及买卖,股东凭借股票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关系不是债权债务关系。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以其出资份额为限对公司负有限责任,承担风险,分享收益。

❷ 巴菲特买了哪些中国a股

有两支如下:
1. 中国石油
巴菲特于2003年4月开始分批吸纳中石油股份,累计买入23.84亿股,金融危机前成功出逃。巴菲特于2004年买入中石油23.39亿股,斥资约38亿港元。
巴菲特说,“当年入股中石油的价格为20美元,出售价介于160至200美元,总共获利35.5亿美元(约277亿港元),相当可观。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去年金融风暴发生前出脱中石油股票,报酬率高达700%。
2. 比亚迪
2008年9月,巴菲特斥资18亿港元认购了2.25亿股比亚迪股份。一年间账面获利13亿美元,成为他投资中国的第二个代表作。
比亚迪首次进入巴菲特持股前十大名单,是因为2020年比亚迪股价暴涨带来极高回报,比亚迪买入成本2.32亿美元,2020年底市值58.97亿美元,回报率高达24.4倍。
巴菲特能成为股神就是因为他的投资理念,他有自己的选股逻辑、方法和经验,投资者想在股市赚钱要有合理投资经验和投资方法,不要盲目的跟风,不然很难成功。

拓展资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股票是股份制企业(上市和非上市)所有者(即股东)拥有公司资产和权益的凭证。上市的股票称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级市场)自由买卖。非上市的股票没有进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买卖,称非上市流通股。
这种所有权为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标准、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但也要共同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股票是股份证书的简称,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是资金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

❸ 巴菲特买股票原则

1、竞争优势原则
巴菲特认为,哪些业务清晰易懂、业绩持续优秀、发展具有规划,并且拥有一批实力出众、能够为股东的利益着想的管理者的上市公司是值得投资者关注的好公司,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才能够切实获得利益。
2、现金流量原则
巴菲特曾说:“价值评估既是艺术,又是科学”。而他进行价值评估的具体作法是:首先对公司价值进行评估,确定他准备买入企业股票的价值,然后跟股票市场价格进行比较。价值投资最基本的策略就是利用股市中价格与价值的背离,以低于股票内在价值相当大的折扣价格买入股票,在股价上涨后,以相当于或高于价值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取超额利润。
3、“市场先生”原则
巴菲特对待市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指出,投资者应当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要正确看待市场上的风险,并且将风险尽量减小。要学会利用市场,而不要被市场利用,不要盲目地跟随着市场的动向而行动。
4、安全边际原则
巴菲特所说的“安全边际”原则是指:投资的保险性越多,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小;买入的价格越低,盈利的可能性就越大;投资同一只股票的人越少,钓到大鱼的可能性就会越高。
5、集中投资原则
集中投资的优势在于:风险最小,最值得投资,最能够让投资者了解。巴菲特认为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这样的策略远远比分散投资的风险性要小得多。巴菲特之所以有信心这样做,是因为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总是会花上很长的时间考虑集中投资的合理性,并且长时间地研究投资对象的财务报表和相关资料。
6、长期持有原则
巴菲特把长期持有作为投资的一项重要原则,他认为只有长期持有股票的方式,才能够让投资者获得更多的利益。

温馨提示:
1、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2、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07-0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❹ 巴菲特买股票有什么特点,他最喜欢什么类型的股票

大家好,我是老徐,一个在努力奋斗的金融民工,请大家关注我,共同探讨财经问题!

巴菲特是世界公认的股神,在几十年的资本市场中获得了较高的收益,他对于股票的筛选有着自己都有的标准和要求,正是因为这些标准使得巴菲特收获了很高的收益,巴菲特购买的股票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主要是股票对应的行业是他自己熟悉的行业,同时巴菲特持有的股票是长期看好的行业,基于这几点的认识,巴菲特炒股获得了很高的收益,成为了业界的传奇。

巴菲特在选取股票的时候正是有这几点原因的存在,使得他的投资收益能够保持在较高的收益水平,他就喜欢自己熟悉的行业,自己了解的企业进行投资,一旦投资了就能够长期持有,通过长期投资来获取高额的收益。

❺ 巴菲特选股的技巧是什么有哪些标准

巴菲特选股的技巧和标准有这些:

1.投资的上市公司基本面必须非常好,处于垄断地位,市场占有率很高;

2.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比较单一,专注某个行业的龙头企业;

3.选股的标准是通过市盈率进行估值,估值如果被低估,分批买入并长线持有。

巴菲特作为股神,它的投资方式早已经公布给世界,但真正能够拥有巴菲特这样投资格局的人,基本上没有,这也是巴菲特投资成功的真正原因。巴菲特选股的方法其实并不复杂,选垄断企业的龙头公司,财务报告简单易懂,能够持续盈利的企业,如果被市场低估就开始分批买入并长线持有。

三、低位大量买入长线耐心持股

巴菲特最厉害的就是长线持股,大家应该知道巴菲特买入股票之后,基本上就不会怎么关注股票的走势,坚定的长线持有,股价达到他心中的理想价位之后才可能卖出,而且这种持股时间长达很多年,这是很多投资者都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这种持股耐心是巴菲特获得的关键。

❻ 巴菲特是在二级市场买股票吗

不是,他是作为战略投资者买的优先股,跟我们小散不一样的

❼ 巴菲特是通过什么途径购买股票的

他的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是个保险公司,保险就是机构投资者,只不过他的公司喜欢长期持股。

❽ 巴菲特怎么买股票,不怕泄密吗

第一,发现一家能赚钱的公司,买它的股票买到控股;第二,每年除了保证公司正常运营所需的钱,剩下的利润我全拿走。拿走干什么?重复第一步。
巴菲特的主要炒股理念可以总结为四个原则。
一、买‘便宜’的股票,这里所说的便宜不是价格低的意思,而是股价低于股票的实际价值的意思。简单说就是,一公斤黄金如果10000元卖给你,那肯定是太便宜了,而一块砖头10元卖给你也太贵了。所以两块钱的股票不一定便宜,两百元的股票也不一定贵,股价主要是由他们本身的内在价值决定。巴菲特经常说的找到好的公司,有护城河的公司,找到雪要厚,赛道要长的地方滚雪球,这些都可以归结为找到‘便宜’的股票。而只要买的股票足够‘便宜’,那这个投资就不会赔钱,股价最后一定会向他的合理估值靠拢。
二、保持沉着冷静的投资心态,在股票这个行业,投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我前面的文章也写过,在投资界,一致认为投资盈利有70%的原因是靠正确的心态,30%靠专业知识。我们耳熟能详的‘贪婪和恐惧’,喜涨怕跌,跌了不知道怎么办,涨了一点就想不住要卖掉,这些都是心态的问题。买股票应该时刻保持冷静的心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而不是四处探听小道消息,人云亦云。自己研究好的股票去问别人,临时改变计划听别人买什么股票的建议。买股票后盼着涨又怕跌,几天不涨就着急地忍不住想要卖掉换别的股票。这样的错误很多人都犯过,甚至以后还会继续,这就是没有一个正确的投资心态。
三、只买自己懂的股票,巴菲特买股票只买自己看得懂的股票,看不懂的股票坚决不去碰。比如他最喜欢的可口可乐,苹果手机,都是经营模式简单,小孩子都很容易看懂的股票。而科技类股票巴菲特则敬而远之,他毫不讳言自己即使研究很长时间也很难看懂科技股,所以喜欢买那些只要研究十几分钟就可以明白的股票。
四、投资越简单越好,巴菲特投资股票就是从简单容易的角度出发,或者可以说他只做最容易的事,只买最容易赚钱的股票。

❾ 《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股神巴菲特是怎样炼成的

说到沃伦•巴菲特,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陌生。他从小就有天才般的投资嗅觉,32岁成为百万富翁,创立了世界着名的投资集团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70多岁问鼎世界首富。美国人通常称他为“奥马哈的先知”,中国人则亲切地叫他“股神”,总之,不管在哪一个国家,巴菲特都是人们心中当之无愧的天才和传奇。然而,褪去神话般的外衣,巴菲特的成功究竟有什么独门秘籍呢?《滚雪球》这本书首次以巴菲特的视角客观地讲述了一代股神的成长经历,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每一个天才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背后一定付出了异于常人的坚持和努力。

1930年,沃伦•巴菲特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的家族世代在奥马哈经营着一家杂货店,由于经营有方,杂货店的生意一直做得不错。不过巴菲特的父亲并没有子承父业,而是在1931年股市大萧条时,特立独行地开了一家股票经纪公司。受父亲和家族环境的影响,巴菲特从小就对赚钱感兴趣。

6岁的时候,当大多数小伙伴还在大街上调皮捣蛋时,巴菲特已经通过卖口香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尽管每卖一包口香糖,他才赚2美分,但这足以让人对一个6岁的小孩刮目相看了。后来巴菲特还相继卖过二手高尔夫球、花生和爆米花,只不过都是小打小闹,也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商业启蒙。

真正让巴菲特找到赚钱的门道和乐趣的,还要归功于他送报纸的经历。巴菲特12岁时,父亲赢得了国会议员大选,全家迁往了华盛顿。尽管巴菲特很不适应新学校的生活,但是他很快在华盛顿找到了一份自己真正喜欢和擅长的工作,那就是《华盛顿邮报》和《时代先驱》的送报工作。

巴菲特在送报的过程中,不仅每天起早贪黑、兢兢业业,而且讲究方法、懂得变通。比如,为了防止客户不给报纸钱,他会主动给电梯小姐小费,好让他提前知道订报纸的这家人什么时候搬走;再比如,他也会主动说服负责报纸路线分派的经理,把订户比较多的高档小区分派给他。

就这样,仅仅是通过送报纸,巴菲特在14岁的时候,就已经有1000美元的储蓄了,这在当时也算一笔不小的款项。

12岁可以说是巴菲特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同样也是在这一年,巴菲特和他的姐姐合伙买了人生中的第一支股票,美国城市服务公司的优先股,他们一共买了3股,每股38.25美元。

和大多数刚入股市的新人一样,巴菲特对这支股票也不了解,只是知道这是父亲多年来最喜欢的一支股票。巴菲特在购买了城市服务公司的优先股以后,这支股票就开始大幅度下跌,这也让他初次尝到了投资的风险和压力。

所以,当城市服务公司的优先股开始回升到40美元一股时,巴菲特便迫不及待的抛售了。然而,令巴菲特遗憾的是,城市服务公司的股价很快就一路高涨到每股202美元。

这就是巴菲特的第一次投资经历,尽管没有赚到太多钱,但是他从中吸取了很多投资的经验和教训。比如,不要过分关注股票的买入成本;再比如,不要着急抓住蝇头小利,要有耐心,放长线、钓大鱼。

此外,在这个阶段,巴菲特还深刻地领悟了另外一个道理。由于父亲大选失利,巴菲特又转学回到了家乡。回来之后,巴菲特不仅应聘成为了《林肯日报》的区域负责人,管理着50多个小报童,还继续 探索 着股市投资,购买一些股票。

19岁时的巴菲特已经有了更加独立的股市判断能力和敏锐的投资眼光。

他通过大量的财务数据分析认为, 汽车 制造商西泽-弗雷泽公司的经营状况正每况愈下,未来不排除破产的可能性。

于是,在西泽-弗雷泽公司的股价下跌以前,巴菲特便从别人手中借来了这家公司的股票并全部卖空,等西泽-弗雷泽公司的股票大幅度下跌时,巴菲特又以十分便宜的价格把股票买回来,归还给别人,最终达到了从中赚取差价的目的。这其实也就是现在股市中我们常说的股票“做空”。

1949年,19岁的沃伦•巴菲特从内布拉斯加州商学院毕业,此时,他的资产已经很丰富了。

其中有他花自己的积蓄买下的一家农场,出租给了一户人家在经营,还有他买的一些股票,另外还有10000 美元存款。

要知道1949年的10000美元,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十几万美元,这些钱对于任何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不过,巴菲特大学毕业以后,并没有着急投身商海大展身手,而是选择申请哈佛商学院的硕士继续攻读。他希望能从哈佛大学收获事业发展所必须的声望威信和人际关系网。巴菲特本来信心十足,期待凭借自己对股票知识的了解,在面试中取得不俗的成绩。

可是结果事与愿违,哈佛大学甚至没有给他半点展示股票才华的机会,就无情地把他拒之门外了。

不过,巴菲特并没有气馁,而是马上寻找新的学校,在翻阅哥伦比亚大学的宣传手册时,他发现自己的偶像,也就是华尔街着名的投资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恰好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书。兴奋之余,巴菲特立刻着手申请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研究生。

由于他的申请书极富个人特色,最后巴菲特被破格录取了。在哥大商学院,巴菲特不仅学到了最前沿的金融知识和投资理念,还时常有机会跟华尔街知名的金融大鳄近距离交流。经过三年的系统学习,最终巴菲特以史无前例的A+的成绩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毕业。

哥大毕业后,巴菲特主动请缨去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工作,然而却多次遭到拒绝。后来,在巴菲特的坚持和努力下,格雷厄姆终于向他递来了橄榄枝。

在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历练了两年以后,26岁的巴菲特怀揣着174000美元回到了奥马哈,开始成立自己的投资公司。起初他的合伙人都是家人、发小和朋友,后来由于巴菲特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可观,越来越多的合伙人加入了进来。

到1961年的时候,巴菲特的合伙人公司已经发展到了十一家,投资回报率更是高达46%。紧接着,1962年,巴菲特合并了所有的合伙人公司,重新组建了巴菲特有限责任合伙公司。新公司的净资产总额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超过13%的财产都属于巴菲特个人。就这样,巴菲特不到35岁便实现了百万富翁的梦想。

那么巴菲特是怎样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实现了财富的爆发式增长呢?这主要归功于他的投资理念。

巴菲特在早期的投资阶段,始终遵循老师格雷厄姆的“烟蒂法则”。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烟蒂法则”,在格雷厄姆看来,那些便宜又不受宠的股票,就好像大街上被随手丢弃的烟头一样,尽管看起来一文不值,但是仍然可以点燃,还能让人再满满地吸上一口,榨取最后一点价值。

正是在“烟蒂法则”的指导下,从1956年到1962年,巴菲特相继投资了美洲国家火灾保险公司、美国国家证券公司和马拉开波石油勘探公司等等。这些公司后来也恰如其分地发挥了“烟蒂”的作用,为巴菲特带来了巨额的投资回报。

正如我们在第二部分中看到的,巴菲特在早期的投资阶段,始终信奉“烟蒂法则”,他总是乐于寻找一切可能被低估的股票,以低于账面价值的价格买入,然后等股票价格回升到真实价值的时候再卖出。

尽管巴菲特在弯腰捡烟蒂的时代赚了很多钱,但是同样也遇到了一些不愉快的投资经历。比如,在抛售奄奄一息的丹普斯特磨坊制造公司时,遭到了全镇人的反对和围攻;再比如,为了拯救日薄西山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纺织公司,巴菲特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但最终这家公司仍难逃破产的命运。

好在这个时候,巴菲特认识了自己事业的好搭档查理﹒芒格。

芒格与巴菲特在投资理念上既相互欣赏,又略有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对风险的态度,受格雷厄姆和父亲的影响,巴菲特对风险持悲观的态度,他会为了避免太大的风险,放过获利的机会。而芒格却认为,市场充满了机会,只要你有一定的胜算,就可以承担一些风险,与其总是做弯腰捡烟蒂的苦差事,不如花合理的价钱,投资一家有潜力的公司。

在芒格的影响下,巴菲特开始重新审视“烟蒂法则”,他深刻地认识到这种只在乎股票价格,而不顾及公司经营和管理状况的投资理念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于是,巴菲特开始放弃格雷厄姆的悲观主义投资理念,不再只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等账面数字,而是像芒格一样重点关注一家公司的无形资产。

比如,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品牌的持久性、独特的竞争优势等等。然后花合理的价钱,购买一家好公司。在这种投资理念的引导下,巴菲特的投资生涯进入了成熟期,他相继投资了美国运通公司、迪士尼公司、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等公司。这些公司日后不仅给巴菲特带来了高额的投资回报率,而且本身经营发展的也很不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运通公司,1963年当巴菲特出资购买它时,它还深陷商业交易的丑闻不能自拔,等到1965年,靠着公司多年来积累的信誉和品牌效应,美国运通公司的股价一度上涨到70美元一股,当然,也为巴菲特带来了巨额的利润。

此外,也正是由于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从“烟蒂法则”到“潜力股”的转变,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才得以发展壮大,最终由一个每股19美元的纺织公司成长为每股26万美元的世界一流投资公司。

需要补充的是,在这个阶段巴菲特还始终坚持一个重要的投资理念,那就是“安全边际原则”。所谓安全边际原则是指,股票市场具有不确定性,在进行投资以前一定要做好风险评估,为自己留足余地,最终确保投资不会因为误差或者市场的变动而经历过于严重的失败。

可以说,巴菲特的每一次精准投资都离不开“安全边际原则”的保驾护航,同样的,也正是有了安全边际原则为底线,巴菲特才有信心把大量的资金押在同一支股票上。

《滚雪球》共分上下两册,今天咱们聊了上册的内容,下次咱们继续聊聊下册的内容,你对巴菲特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