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万科申请继续停牌 这是在为宝能续命吗
姚振华
财新网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万科管理层希望“宝能系”减持股份,并愿意在利益上做出一定的让步性安排,但始终未获“宝能系”实际控制人姚振华同意。
消息人士称,“现在所有的人都在劝老姚(姚振华)不要干了,但他觉得胜利近在眼前,这时候不能退,如果这时候退了,大家对‘宝能系’就更没信心了。”
财大气粗的“宝能系”既然选择利用杠杆资金高位增持万科,势必也做出了相应的风控计划,寄希望于股价大跌来击溃“宝能系”,其可能性并不大。
更有分析认为,如果万科A复牌股价跌幅过大,宝能系可能选择继续增持。
万科公告:重大重组极为复杂
一边是万科A复牌可能带来的大跌,会让宝能面临平仓风险;一边是姚振华敞开弹药库搞大阅兵,宣誓自己有能力应付万科A可能的暴跌;才外,外界都在瞪大了眼睛,期待见证“万宝大战”第二季的巅峰对决。
然而,这一切都被万科15日晚继续停牌的公告打破——如果深交所同意继续停牌,万宝大决战的悬念可能还要维持两个月。
万科在公告中讲述了继续停牌的原因: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1-16,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❷ 宝能糸的万科股票什么时候解禁
宝能糸的万科股票不是禁售期股票,可以直接购买。
对于阅历丰富的老股民来说,“股票解禁”这一股市术语并不陌生。但是对刚刚入市的投资者来说,那就比较陌生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股票解禁”吧,相信不知道的投资者朋友,耐心读了后会清楚的!开始之前送上一份机构精选的牛股清单:【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一、股票解禁是什么意思?
“股票解禁”的表面含义,就是指上市公司或者大股东持有的股票在一定期限内本来是无法售卖的,但是在一定的期限过后可以出手了,这个我们称之为“股票解禁”。解禁股票还分为“大小非”和“限售股”两种。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大小非是股改产生的,而公司增发的股份是限售股。
(一)股票解禁要多久?
通常上市1到2年之后,到了这个时候,许多股票将面临解禁期。新股限售解禁一般情况下就是分三次:
1、上市三个月后:新股网下申购的部分解禁
2、上市一年后:股票原始股的中小股东解禁
3、上市三年后:是股票大股东解禁
(二)怎么看解禁日
通过公司官网公告可以查看股票解禁日,然而,很多的投资者跟踪公司不可能只有一家,把官网一个接一个点开再下载公告很麻烦,因此通过这个股市播报来查看是最方便快捷的,可以添加自选股票,这样就可以帮你筛选出比较有用的信息,不光能够了解解禁日还能够详细了解解禁批次、时间线:【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场一手资讯播报
(三)解禁当日可以马上买卖吗?
解禁后并不表示解禁部分的股票当日可以在市面上流通,还要一段时间来考察,因个股来决定具体时间。
二、股票解禁前后的股价变化
即使解禁与股价表现,两者并没有线性相关关系,但是想要搞清楚股票解禁前后股价下跌的原因,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股东获利了结:通常来说,限售解禁代表的意思就是更多的流通股进入市场,如果限售股东获得的利润不少,这就意味着获利的动力也会增大,慢慢的二级市场的抛盘也会变多,公司的股价就会很轻松地构成利空。
2、散户提前出逃:因为担心股东们抛售股票,很有可能会有中小投资者在解禁到来之前出逃,这样的话股价就会提前下跌,
3、解禁股占比大:另外,解禁市值影响解禁股本占总股本的比例,前者越大,后者自然也越大,则对股价的利空越大。
三、股票解禁是好还是坏?可以买吗?
股票解禁就是变相地增加了二级市场中股票交易地供给量,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譬如说,解禁股的小股东占大多数,在解禁之后,手中的股票他们可能会被抛出,致使股价下降;相反,要是持有解禁股的大部分是机构或者国有股东,他们为了使较高持股比例不下降,随意抛出手中的股票是不可能的,有避免股价浮动的作用。总之,股票解禁对于股价终究是利好还是利空,我们不能随便判断,因为各个方面发生变化那么它的走势也会有变化,我们必须通过对许多技术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如果确实无法判断,诊断股票平台可以直接进入,输入你看中的股票代码或名称,获取最新状况:【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应答时间:2021-09-2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❸ 宝能要卖万科了吗
宝能系的9个资管计划持有的万科股票,要减持了!
万科A晚间公告,钜盛华拟通过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方式,清算处置9个资管计划所持万科股份。
还记得今年1月底,万科独董刘姝威致信证监会并刘士余主席,请求命令钜盛华7个资管计划清盘一事吗?当时刘姝威在信中说:
万科A是市场的蓝筹股,是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共同积极抢购的股票。
钜盛华违规持有万科6.88%的股份,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请求证监会命令钜盛华已经到期的7个资产管理计划立即清盘,不得续期。
她认为应该清盘的依据是:钜盛华利用资管计划买入万科时杠杆为2倍,根据证监会后来的新规,要求股票类资管计划杠杆比例要降低至1倍,所以钜盛华2017年底已经到期的7个资管理计划应当予以清盘,不得续期。
随后,钜盛华马上发布了澄清公告,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我们家9个资管计划已经签署了延长清算期的补充协议。
只是延长清算,所以今天决定正式清算。
按照目前股价计算,宝能系的9个资管计划浮盈比例在70%左右。这使得宝能系退出有较大空间。另外,由于宝能系公告表示减持将以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方式进行,相较于集中竞价交易,对股价的冲击将相对较小。
关于9个资管计划的清盘这6大细节需要厘清
01 宝能要清仓万科股份?
注意!钜盛华今天的公告中,提到的只是处置相关资管计划持有的万科股份,对于钜盛华直接持有,以及前海人寿持有的万科股份,公告并未提及要处置。
目前,宝能总共持有万科25.4%的股份,这次要处置的股份占比是10.34%,并不是出清。
2 何种方式减持?
根据宝能系旗下的钜盛华今日晚间的公告,其将以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的方式完成所持万科股份的处置和资管计划清算。
由于上述9个资管计划持股总数占到了万科总股本的10.34%,规模巨大,直接在二级市场上减持势必会对万科股价造成巨大冲击。而采取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的方式,能相对降低减持行为对二级市场的冲击。
3 是否有潜在的、有意向的接盘方?
时报君联系了宝能方面的人士,对方表示不便多谈,以公告为准。
而此番钜盛华的公告未明确提及有何接盘方。
4 为何要清盘资管计划?
宝能系此前通过资管计划买入万科股票的行为面临多方的压力。
其一,来自万科方面的反击。2016年7月,万科方面发布了一份《关于提请查处钜盛华及其控制的相关资管计划违法违规行为的报告》,向中国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深交所、证监会深圳监管局提交。万科方面认为宝能系的9个资管计划违反资产管理业务相关法律法规。
而今年1月底,万科独董刘姝威致信证监会并刘士余主席,请求命令钜盛华7个资管计划清盘。
其二,对于杠杆资金买入上市公司股份的行为,监管层也曾批评野蛮收购。
对宝能系4月3日公告拟转让万科股权一事,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此次钜盛华转让万科股份,实际上符合预期。从结果来看,宝能其实是面临很多压力的,此前持股被加上了“野蛮人入侵”的行业批评压力,而后来万科管理层也反对此类持股,包括独董的一些批评和法律论证,所以实际上压力很大,转让股权符合预期。而从整个宏观环境看,当前对于一些有保险色彩的资金的持股行为,是当前银保监会监管的重点,尤其是对于各类持股的现象会有重点查处。所以此次转让应该说是政策层面思路很清晰,机构投资者也是愿意接受整改。
严跃进认为,从微观层面看,类似做法利好万科,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万科管理层赢得了胜利,这对于万科后续管理层的独立运作,以及万科后续和深圳地铁关系的处理,加上其他城市运营上的经验探索等都有积极的作用。另外很关键的一点是,此次抛售股权,或对全国其他房企有影响,类似金科等房企也有类似的问题,所以可以借鉴万科的股权处理方式。
5 9个资管计划减持是否需要遵守减持新规?
2017年5月27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证监会公告〔2017〕9号),此项规定对集合竞价、协议转让、大宗交易减持都做了进一步规范,但在适用对象上,规定明确,大股东减持其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买入的上市公司股份,不适用本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宝能系的资管计划买入的万科股份都是通过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买入,应该不适用此规定。
6 减持如何履行信披责任?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2014年修订)规定,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后,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其拥有权益的股份占该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比例每增加或者减少5%,应当依照前款规定进行报告和公告。在报告期限内和作出报告、公告后2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宝能系作为合计持股5%%以上的股东,减持显然要遵守此规定。
❹ 万科、宝能与恒大这次股权之争的图表!
恒大入场并一举成为万科第四大股东,让热闹不已的万科股权之争又多了新的看点。
8日,万科发布关于股东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称,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一致行动人分别于2016年7月25日至2016年8月8日之间,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增持万科A股股份5.52亿股,占公司总股份的5.00%。成交均价为18.06元/股。
公告显示,此次收购方在资产、业务、人员方面互相独立,并未签订一致行动协议,但因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恒大地产集团控制,构成一致行动人。
值得一提的是,股权收购相关方均为恒大的众多原创关联公司,本次权益变动前,各信息披露义务人均未迅速持有万科股票。而在此次权益空间变动完成后,广州市昱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57亿股,占万科总股本1.42%;广州市奕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65亿股,占总股本1.49%;广州市悦朗腾达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73亿股,占比1.57%;广州市凯轩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116万股,持股占比0.37%,广域投资、欣盛投资、仲勤投资持股占比均为0.05%。
公告指出,收购万科的主要原因是认可万科的投资价值。同时在未来12个月内将根据证券市场整体状况并结合万科的业务发展及其股票价格情况等因素,决定是否继续增持或减持万科股份。
而这一变动意味着,在4日被曝出购买万科股票后,恒大又着手收购万科0.32%股份。总代价约为99.66亿元。代价由恒大的内部资源支付。
❺ 宝能收购万科事件始末详解,宝能为什么要收购万科如何收购
宝能愿意花那么大的代价来收购万科,那就证明万科有这种实力
❻ 宝能系何时卖出万科股票
这是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没有时间限制的,只能想卖又卖得出去随时都可以卖的。
❼ 宝能购买万科的股票什么时候解禁
宝能购买万科的股票
不是禁售期股票
可以直接买卖
❽ 宝能系采取哪些措施完成收购万科
1、三次举牌,撬动现金240亿元
截至8月26日,宝能系已连续三次举牌。从宝能系举牌的7月初到8月底,万科市值在1600亿(现在是1460亿元,影响并不大,之前买入时基本都是1600亿元。)左右浮动。这意味着,每购进万科5%的股份,需用资80亿元,宝能系累计举牌三次,动用资金约240亿元。
目前,宝能系累计持股15.04%,取代央企华润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打破了万科近15年的股权平衡。
这里需要说一说所谓“宝能系”的背景。
代表宝能系举牌的,有两个账号:前海人寿、钜盛华。
宝能系的实际控制人是潮汕籍老板姚振华,他通过宝能投资(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钜盛华99%的股份,再通过钜盛华持股前海人寿20%的股份。
宝能系旗下有6大板块--综合物业开发、现代物流、商业运营、金融业、文化旅游业、民生产业,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地产和金融。前海人寿是宝能系在金融板块的重要桩脚,钜盛华是姚振华在资本市场操作时的“常用马甲”。
2、加杠杆,实际耗资约130亿元
即便宝能系腰缠万贯,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凑足240亿元巨资,也并非易事,更何况它还在资本市场多线作战,同时买进南玻、华侨城等。
加杠杆是关键。在运用融资融券、收益互换等工具后,实际现金支出可能只有130亿元。
也许你要问,这笔账是怎么算的?以下是计算全过程:
7月11日,第一次举牌,前海人寿集中竞价买入万科5%的股份。若以当时披露的中间价14.375元/股粗略估算,动用资金约80亿元。(成交均价13.28~15.47元/股,成交股数552,716,065。)
7月25日,第二次举牌,前海人寿集中竞价买入万科0.93%的股份,若以当时披露的中间价14.375元/股粗略估算,动用资金约15亿元。
钜盛华集中竞价交易买入万科0.26%的股份。另外,钜盛华还以收益互换的形式持有3.81%的股份。若以当时披露的中间价14.635元/股计,直接买入耗资约4亿元,收益互换部分杠杆以1:4计,收益互换部分耗资12亿元。
(前海人寿买入成本13.28~15.47元/股,钜盛华买入成本13.28-15.99元/股。前海人寿买入102,945,738股,占比0.93%。钜盛华买入28,040,510股,占比0.26%;以收益互换持有421,574,550股,占比3.81%。)
8月26日,第三次举牌,前海人寿竞价交易买入万科0.73%股份,钜盛华通过杠杆工具买入4.31%。若以8月26日13.25的收盘价计算,前海人寿直接耗资约10.6亿元,钜盛华融资融券部分耗资0.6亿元,收益互换部分耗资12亿元。
(公告没有披露买入成本。前海人寿竞价交易买入万科0.73%的股份,钜盛华通过融资融券的方式买入0.08%的股份,以收益互换的形式持有4.23%的股份。)
此处简单介绍一下宝能系所使用的杠杆工具。
一是收益互换,类似于此前热炒的配资业务。
某券商人士介绍,在使用收益互换工具时,机构只能使用现金来撬动杠杆,目前行业内很少使用股权、资产等。这意味着,宝能系目前动用的很可能仍是真金白银,手中的股权、房产等并未派上用场。
能撬动多大的杠杆,主要由标的物和市场情况决定,一般为1:3。(以万科为例,标的较好,杠杆可以适当加大,上述计算成本时,假设是1:4。)
使用时,券商会做一定对冲来平衡风险,双方约定时限,期满,券商收取固定收益,一般是8%左右的利息,机构收取浮动收益,即价差。后两次举牌,宝能系均动用了收益互换工具,公告称,“在收益互换合约中,钜盛华将现金形式的合格履约保障品转入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按比例给予配资后买入股票,该股份收益权归钜盛华所有,钜盛华按期支付利息,合同到期后,钜盛华回购证券公司所持有股票或卖出股票获得现金。”
二是融资融券,利息一般为8%,配资比例是1:1。
3、资金来源,宝能系“叩门”成本不低
从上述计算我们可清楚看到,前海人寿持股比例为6.66%,现金支出约105.6亿元;钜盛华持股比例8.38%,现金支出约28.6亿元。
前海人寿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海利年年、聚富产品两款万能险。万科公布的8月21日股东名录显示,前海人寿通过上述两款保险产品持股4.75%。另外,自有资金持股1.38%,0.53%股份的资金来源暂时不明。
前海人寿的“子弹”虽然多来自险资,但成本并不低。最近两月前海人寿披露的产品利率在5%~6%左右,除此之外,还需算上推广、管理等费用。
钜盛华的部分资金或来源于股票套现以及股权质押。去年,该公司在宝诚股份上套现约3亿元。今年7月,该公司又将公司股权分别质押给华润(深圳)有限公司、江苏银行深圳分行。
综上所述,从上述资金来源不难发现,宝能系的资金成本不低,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险资增持,所以它进入万科的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与生命人寿控股金地时有很大不同。
加之高风险、高利息的杠杆,以及收益互换的时间限制,宝能系能否长期持有,值得观察。
可是,宝能系此前的资本运作一向彪悍,比如抢夺深振业控股权时,将已买入股份全部质押继续增持。所以,我们认为,在姚振华还没有祭出“大招”之前,很难说他会不会继续买买买。
4、不动产,险资投资新兴趣
在业内看来,宝能系三次凶猛举牌万科,可谓孤注一掷。根据上述计算,前海人寿耗资近100多亿元。其中,约75亿是保险产品的资金,约22亿是自有资金,另有8亿资金来源暂不明。
土豪级别的保险公司到底多有钱?公开数据显示,保险行业去年全年保费收入突破2万亿元,行业总资产已突破10万亿元。截至2014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高达9.3万亿元。
前海人寿2014年年报透露,报告期内,该公司总资产560亿元,其中涉及货币资金约43.8亿元,投资性房地产约25.5亿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约115.2亿元,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与长期股权投资三者总额近百亿元。
上述年报还提及,前海人寿截至去年底时旗下作为最大一笔负债项的“保户储金及投资款”约315.7亿元,负债总额约501亿元。
即使举牌生猛如前海人寿,但依上述众指标而论,前海人寿彼时资产负债率也已接近89.5%。
去年5月,中国保监会开始实施新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此前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险企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得以松绑,理论上,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比例提高至30%。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保监会所说的险资投资不动产,主要是指保险资金投资于土地、建筑物及其它附着于土地上的定着物。上述办法强调说,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不得使用各项准备金购置自用不动产或者从事对其他企业实现控股的股权投资。
也就是说,险资如果要控股一家企业,其资金来源中不得使用各项准备金,但并未提及使用其他资金。
上述通知也规定,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类资产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0%,且重大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净资产。
来看看前海人寿。截至今年7月份,前海人寿披露信息,今年4月份其通过竞价交易系统购买中炬高新7250.5万股,占中炬高新总股本的9.1%,持有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股约2.49亿股,占南玻集团总股本的12.01%。
此外,前海人寿参与了华侨城今年4月份的定增,该定增方案获批后将持股华侨城6.89%,拟参与南玻集团7月份定增1.12亿股,占南玻集团定增后总股本的4.99%。
具体落实到前海人寿,按照上述通知规定,经计算可知,其可供投资的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不得高于168亿元,且重大股权投资账面余额应不超过大约59亿元。
这对前海人寿下一步举牌万科限制不小。增持至30%将是一个敏感点,按万科当前股价测算,继续增持5%需约65亿,10%需要约130亿,15%则近200亿。这对于已配资百亿增持万科的宝能系来说,压力山大。
总之,如果宝能系想要借第一大股东的身份控制万科,那么资金成本、杠杆时间以及账面资金,都将给它的目标带来阻碍。
❾ 万科股权之争来龙去脉 宝能为什么选中了万科
万科股票的价值被低估,这是宝能选择万科进行增持的主因。
万科进行MBO,需要股票价格长期维持低位,所以宝能借机进行增持,炒作万科股价。
❿ 宝能系收购万科股份到底怎么回事姚振华何许人
1988年至1992年姚振华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工业管理工程专业和食品工程专业,获双学士毕业。[1] 1992年姚振华进入深圳工作,早年靠卖蔬菜起家,几十年间,就将其掌舵的“宝能系”发展成集地产、保险、物流、小额贷款、教育、医疗、农业等众多产业的庞大而神秘的商业帝国。[2] 2000年成立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姚振华是其唯一的股东[3] 。2015年8月以来,这位神秘的潮汕大佬姚振华和央企华润集团的“资本决战”,令天下侧目。8月26日晚间,万科一则万科大股东易主的公告,把此前不太知名的前海人寿及其董事长姚振华推到台前[4] 。2015年12月18日,姚振华发家史:炸油条卖蔬菜娶秘书。[5] 主要成就 编辑 深圳市地产行业的拓荒牛之一,《特区拓荒牛 卅载竞风流》上榜人物之一。姚振华带领的宝能集团取得了不菲业绩,业务遍布华南、华北、华东等区域,开发项目包括宝能太古城、天津大胡同、北京华丰中心等,并与多个发达国家的企事业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集团核心净资产价值超过百亿元。他不仅仅是企业家,而且身兼多职,曾任广东潮联会名誉会长、广东省政协常委,并与王石一起成为《特区拓荒牛卅载竞风流》上榜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