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买卖 » 收购前买股票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收购前买股票

发布时间: 2022-09-04 06:21:19

‘壹’ 一个公司想收购另一个公司,是不是需要先收购他的股票,该用什么办法收购别公司股票呢

如果那家公司已经上市了,就可以公开收购他们的股票,也可以直接跟大股东谈,直接收购股东手里的股份也行。

‘贰’ 怎么在重组之前买进股票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国泰君安上海分公司给予如下解答
上市公司重组 属于上市公司重大内幕消息,不可能对外公开的。
希望我们国泰君安证券上海分公司的回答可以让您满意!
回答人员:国泰君安证券客户经理:洪经理(员工工号009301)
国泰君安证券——网络知道企业平台乐意为您服务!

如仍有疑问,欢迎向国泰君安证券上海分公司官网或企业知道平台提问。

‘叁’ 公司上市前的原始股怎么买有哪些途径

原始股票是公司在上市前发行的股票。一旦我们在公司上市前购买了原始股票,一旦公司成功上市,你的价值可能会飙升。相反,如果该公司未能上市,您持有的原始股份将没有什么影响。因此,购买原始股票是一种高风险投资。

加入发行原股的企业、工厂和公司,成为其中之一,并在发行原股时购买;您可以委托在发行原股份的企业、工厂和公司工作的亲属、朋友和其他熟人在发行原股份时帮助您购买;发行原股时,可以向持有原股的亲友购买高于原股面值的原股;您可以通过参股或投资持有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的股份。当企业、工厂和公司发行原始股份时,您可以作为风险资本和私募股权基金参与原始股份特定对象的融资。

‘肆’ 如果有大量的钱,是不是只要买上市公司的股票,就能实现收购》

要买够全部流通股的90%以上才可要约收购。可以参考马克思收购推特案,看看后续结局。或者京东收购德邦股份

‘伍’ 如果我买的股 被别的公司收购走了。那我的股票怎么办

您好,这种需要分不同的情况。如果收购的目的是100%控股并私有化,那么一般收购方会提出要约收购;如果仅是上市公司股份被部分收购,其他投资者依旧可以继续持股。

一、收购
收购(Acquisition)是指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行为。收购是企业资本经营的一种形式,既有经济意义,又有法律意义。收购的经济意义是指一家企业的经营控制权易手,原来的投资者丧失了对该企业的经营控制权,实质是取得控制权。行业萧条和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可以在对方公司的二级市场进行低价股票收购。从法律意义上讲,中国《证券法》的规定,收购是指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的30%时发出要约收购该公司股票的行为,其实质是购买被收购企业的股权。

二、收购的类型
溢价收购是指收购方公司为取得目标公司的股权而向目标公司股东支付的高于其市场价格的部分价值。按照西方国家的并购理论,公司并购中并购公司向目标公司支付溢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目标公司的发展前景及其被并购后所产生的协同效应。
公开收购是指收购方向目标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或与之进行协商。公开收购是企业收购方式之一,另一种是杠杆收购。
根据我国证券法的规定,任何投资者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时,应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向证券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其后投资者持该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比例每增减5%,均应报告及公告;当其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时,如继续进行收购,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发出收购要约前,收购人须事先向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报送收购报告书。收购要约的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收购要约期限届满,收购人持有被收购公司股份数达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75%以上的,该上市公司股票应在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交易;这一比例如达到90%以上的,其余仍持有被收购公司的股票的股东,有权向收购人以收购要约的同等条件出售其股票,收购人应当收购。

‘陆’ 购买股票 收购公司

事实不是你想的这么简单。
假设3000万的公司,其按照资产发行了1000万股的股份。那么其上市交易首日,实际流通的股本肯定不是1000万股,而是不足1000万股,可能只有200万,或者400万等。其他暂时不能交易的股份就是所谓的限售股。这些股份不是一直不能交易,而是要等待到解禁的日子才能交易。而这一类限售的股票就是掌握在大股东的手中,即控股了这个公司。即便你投入了1000万,也只能交易现在流通的股份。另外还有重要的一点,你要是交易股份占到公司总股本的5%,就必须想证监会申报备案,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为所欲为的。

再假设这个公司到了解禁日,1000万股都流通了,但是公司控股的大股东股份不会轻易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流通的。你要掌控公司,就必须控股51%。而这种收购和并购,不是简单的在二级市场上交易完成的,而是需要坐下来面对面谈判完成。这个时候公司的股票就会停牌,等待收购完毕之后才会复牌,同时公告股东的变化。

楼主的想法过于简单了。如果都是按照你这么说的控股公司。那中国石油这种国家命脉公司,国外的资金在市场上买了其51%股份,那中石油就不是中国的了。

‘柒’ 有要约收购的股票走势如何一定会上涨吗

通常大家都会认为股票要约收购是利好因素,那么有要约收购的股票一定会上涨吗?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到底是不是利好还要看要约收购的价格、数量、条件、期限等是不是对投资者有利,而收购最终能否顺利实施更是决定性因素。

首先,股票在要约收购公告出来以前,股价通常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处于低位、低价、交易很不活跃的状态。由于大多数人无法提前知道要约收购的消息,所以基本上不会有短线资金在里面炒作。而收购方也希望在要约收购前尽可能的用低成本获取较多的股权,也会有意将股价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
其次,在要约收购公告以后,如果要约收购的价格低于股票市价,显然是没有人会按要约价卖出股票的,那么继续收购股份的目的就无法达到。如果要约收购的价格高于股票市价,这时候按要约价卖出显然更划算,甚至可以先在二级市场买进股票然后按要约价卖给收购方。一旦存在这种套利的机会,就会推动股价上涨向要约价靠近。
再次,要约收购的股份数量也很重要。如果要约方是全面要约收购,就是说不管你手上有多少流通股想卖,收购方都愿意按照要约价照单全收。这种方式通常收购方意愿很强,意图取得控制权的目的很明确,对公司股票来说是明确的利好因素,股价随后也会上涨最终达到甚至超过要约价。存在的风险是社会公众持股一旦少于10%将触发退市,所以收购方会制定合理的要约价格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如果收购方是部分要约收购,通常要约价格相比股票市价并没有大幅溢价时,登记要约收购的股份可能还少于要约收购的数量,这个时候相当于全面要约收购。如果要约价相比股票市价大幅溢价,那么登记要约收购的股份数量可能大大超过要约收购的数量,这个时候收购方就只能按比例来收购了,持股人手上的股票就无法全部按照要约价卖出。
最后,要约收购是存在期限的,这个期限一般是30天以上60天以下。在要约期的最后3天,要约卖出的登记不能取消,在这之前是可以取消的。对部分要约收购而言,如果临近要约期限,持股人还没有全部卖出股票,一旦过了这个期限股价可能反而开始下跌。
实际操作中,好的买入机会只在《要约收购报告书》公告出来以前,因为一旦出了公告,基本上要约价都是高于市价的,这种套利机会的出现会使股价迅速上涨达到甚至超过要约价。
另外,在《要约收购报告书》公告出来以前,收购还有可能会被否决。比如公司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认为要约收购方案不合理,证监会、商务部、地方政府等职能部门出于反垄断等原因不同意收购。所以,最好在要约收购方案,已经通过各部门审批,并正式落地再买进。
总的来说,全面要约收购是属于比较确定性的利好,部分要约收购还是有可能会亏钱。最好是在要约收购方案通过各部门审批之后,《要约收购报告书》公告出来之前买进,获利的机会更大。

‘捌’ 公司上市前买股票会赚吗

上市之前的股票叫做原始股,买入原始股会赚。
原始股是公司上市之前发行的股票。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原始股”一向是赢利和发财的代名词。在中国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级市场上以发行价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企业股票,投资者若购得数百股,日后上市,涨至数十元,可发一笔小财,若购得数千股,可发一笔大财,若是资金实力雄厚,购得数万股,数十万股,日后上市,利润便是数以百万计了。这便是中国股市的第一桶金。
对有意购买原始股的朋友来说,一个途径是通过其发行进行收购。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可以采取发起设立或者募集设立的方式。发起设立是指由公司发起人认购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而设立公司。由于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三年内不得转让,社会上出售的所谓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股份。
另外一个途径即通过其转让进行申购。公司发起人持有的股票为记名股票,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一年之后的转让应该在规定的证券交易场所之内进行,由股东以背书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转让。对社会公众发行的股票,可以为记名股票,也可以为无记名股票。无记名股票的转让则必须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转让。一些违规的股权交易大多数是以投资咨询公司的名义进行的,而投资咨询机构并不具备代理买卖股权的资质。

‘玖’ 收购上市公司,是否可直接买进该公司股票

因为增持股份占总股份过5%就要报告证监局了。。。。一些特殊行业、央企等要求还要严格一些。然后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所以要谈判。一些比较狡猾的外资采取多个法人帐户同时买入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最终达成控股权易手。经典案例很多,可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