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买卖 » 何小鹏买股票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何小鹏买股票

发布时间: 2022-08-21 00:59:35

1. 何小鹏祝福雷军投身造车行业,是真心祝福还是瞧不上

在雷军宣布投身造车行业以后,作为老乡和朋友的何小鹏也对小米造车送上了祝福。何小鹏表示:“人生很短,应多鼓起勇气,追求自己的精彩。 ”这番话既是出于一个朋友的对雷军的支持,也是出于同行对小米汽车的期待。所以说何小鹏的这番话是一份祝福。

何小鹏应该祝福雷军和小米。首先是同是创业者。雷军和何小鹏同属于创业者,他们两个人也属于惺惺相惜的朋友,对于造车,何小鹏是前辈,也是先行者,他对于雷军造车是应该祝福和支持的;其次,同是老乡和朋友。何小鹏和雷军都是湖北人,两个人也是湖北的企业家的代表性人物,两个人私下的感情也是非常好的,所以说何小鹏不可能瞧不上雷军造车;最后,两个人合作关系。何小鹏和雷军很多年前就有过合作,雷军也是小鹏汽车的投资人,何小鹏也曾斥巨资购买小米的额=股票支持雷军,所以说何小鹏这是真心祝福雷军和小米。

三、两个人互相帮助。

何小鹏的小鹏汽车上市的时候,雷军是主要的投资人之一,而且亲自到场给小鹏汽车站台,而在小米上市的时候,何小鹏又花巨资购买了小米的股票。可以说两个人惺惺相惜。

2. 股价暴走的特斯拉:下一个比特币泡沫

一路开挂的特斯拉股价,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2月3日、4日两天,在除了2019Q4财报之外没有其他利好刺激的情况下,特斯拉股价累计暴涨36%,然后又在2月5日暴跌17%。

股票分析师普遍认为特斯拉股价已经远离业绩基本面的时候,2月6日,这只神奇的汽车股又顽强拉升近2%。

截至2月6日收盘,特斯拉股价2020年已经累计上涨78.8%,最高逼近1000美元,市值接近1700亿美元,一度超过大众+通用市值总和。

这股疯狂劲,直追2017年的比特币。

尽管特斯拉2019年经营性现金流显着增长,达到24.05亿美元,也远未达到支持现有市值的水平,这表明,特斯拉股价已经进入泡沫阶段。

2018年比特币泡沫破裂崩盘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暴走中的特斯拉,会是下一个比特币吗?

“妖股”特斯拉的异动

过去几天,特斯拉股票的受欢迎程度,几乎可以比肩一药难求的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

光2月3号一天,涨幅就达到20%,4号再追加13.7%的涨幅,两天时间让空头们损失了整整57亿美金。

特斯拉2020年的交付目标定为50万辆,其中,中国承担了15万辆的任务,中国市场是特斯拉寻求市场增长的一个突破口。

目前,国产Model3零部件本地化率为30%,到2020年年底将实现100%本地化率,这让目前起步价已经降至30万元以下的国产Model3仍有进一步降价的空间,但即使如此,国产Model3的起步价也不会低于25万元,其所在的价格区间竞争对手主要是BBA等主流豪华品牌。

2019年,在中国汽车市场下滑8.2%的情况下,宝马、奔驰、奥迪依然分别增长13%、4%、4%,说明中国消费者对豪华车的需求仍然庞大,对BBA等主流豪华品牌的认可度也很高,品尝到甜头的BBA也一直在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特斯拉对上BBA,绝对难言轻松。

在美国市场,特斯拉的销量已经出现疲软,2019年仅增长0.3%。在美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加州,特斯拉2019Q4的新注册量下降了近一半,说明失去政策补贴的特斯拉,销量出现明显疲态。

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对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也有一定影响,虽然影响不会很大,特斯拉在电动车领域依然会保持绝对的优势,但难免遇到一些阻碍。

估值严重虚高的特斯拉,短期内都难以取得与其当前市值相匹配的优异业绩,挤出来的泡沫终会破裂。

或许有一天,特斯拉会突破万亿市值,但绝对不是现在,而是在还比较遥远的未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他的创业,为什么能得到丁磊的助攻雷军的护航

去年,40 岁的何小鹏踏上了二次创业之路,进入造车领域。在此之前,他有过一段长达 13 年的创业经历,并成功将 UC 卖给了阿里,实现了财富自由。在第一次创业的过程中,何小鹏认识了不少互联网大佬,比如雷军、李学凌、丁磊,也经历了不少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他的创业往事,顺便看看当年互联网领域的潮起潮落。

2003 年,32 岁的丁磊以 75 亿人民币的身价问鼎中国首富,当时比他小 6 岁的何小鹏,刚从华南理工毕业 4 年,还是亚信的一名员工,过着一边羡慕着自己老板每个月能赚 5 万块,一边蹲在家里马桶上用手机耗费大量流量龟速上网的生活。

也正是对赚钱赤裸裸的渴望,以及对上网体验的不爽,再加上当时何小鹏向惠普投简历跳槽无果,让他决定拉着自己的亚信同事梁捷一起去创业,做了 UC。

憨直的何小鹏后来曾亲口说过 " 我创业的动机很简单,就是出于‘贫下中农’的‘嫉妒’ "。大学毕业时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读研。在毕业后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他也曾试过 3 个方向,分别是炒房、博彩和创业。前两个方向都努力过,也取得了部分成绩,但何小鹏最后还是选择了创业。

其实亚信这家公司说来也挺传奇,曾经也做邮箱,是丁磊的竞争对手之一,后来还走出来两拨创业者,一拨是何小鹏、梁捷他们,做了 UC;另外一拨人马后来跟了张小龙做出 Foxmail,以及微信。

梁捷之前在亚信一直做得就是大规模邮箱系统的研发,所以何小鹏他们 2004 年创业后,做了 UC mail 和 UC web 两个产品。尽管 UC 的邮箱业务因为市场表现不佳最终被放弃,但它的历史意义深远,因为它在当时成功引起了首富丁磊注意,也才有了后来的精彩故事。

丁磊当时发现一款不错的邮箱竞品,一打听是亚信的人出来创业,还没有正经的办公室,就约何小鹏他们出来喝酒,还豪爽的把自己在网易的办公室借给了这个 " 潜在的竞争对手团队 "。

王欣出狱当晚,姚劲波、何小鹏、李学凌为其接风洗尘

曾经为了赚更多钱而创业的何小鹏,如今不用再为钱而烦心了。他造车后说:做自动驾驶要花很多钱,但钱对我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排不进前三。

现在的何小鹏正走在雷军走过的创业之路上,他能在未来成为汽车行业的雷军吗?何小鹏给自己的造车梦留了 10 年的时光,不过或许 2 年之后,我们就能从他和马斯克的正面竞争中得到答案。

4. 招股书里的秘密:李斌、何小鹏与李想的套路与心机

在翻阅了蔚来、理想和小鹏的招股书,以及拜腾的相关报道后,我们发现了造车新势力得以存活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创始人必须在资本圈中有深厚的资源,二是创始人必须直接参与公司的管理。前者能保证公司持续地融到钱,后者则能确保将融到的钱能花到正确的地方。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章,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何小鹏祝福雷军投身造车行业,小米造车是否会高开低走

短期来看,小米的股价应该会有所上涨,毕竟电动汽车是一个热门行业。小米选择造车后,大众的讨论还是很激烈的。一方面有人说是利好,因为电动汽车是个热门赛道,小米此时入场完全有机会在该领域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还有一些人认为该消息是利空,因为从此前那几家造车新势力的经历来看,造车是一个极其烧钱的事业,很多企业汽车上市销售了好几年,公司仍在亏损当中。例如蔚来汽车,年销量已经超过了4万,但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中,累进这几年亏掉了几百亿。

6. 蔚来+小鹏+理想:合并后能与特斯拉一战

在过去的24小时,李斌、何小鹏和李想的一张合照,刷遍了朋友圈。
这是特斯拉国产交货后,三大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和理想的创始人兼CEO首次同框,何小鹏配词很实在“三个苦逼,在忆苦思变……”网友的配词则诗意和深意很多“有理想的鹏友,蔚来会在一起”。
嗯,这里可以有个大胆的假设,何小鹏口中的“变”,难道三大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和理想要合并了吗?这也是网友好奇的地方,本文分析一下合并的可能性和实际价值。
此图一出,转发朋友圈支持的很多,周亚辉甚至代表昆仑资本拿出祖传的2000万美元,承诺只要理想和小鹏美股上市,昆仑资本都会买不低于2000万美元表示支持。二级市场远比一级市场有流动性,何小鹏当年在小米上市股价下挫时表示买了1亿美元的小米股票支持,上一轮,小鹏汽车的融资,新进的投资人正是小米。兄弟嘛,互相支持。
这会不会有更多的财务自由的个人投资人,拿出真金白银来支持呢?理想的上一轮5亿美元的融资,是美团王兴个人领投了近3亿美元,王兴现在正在干一票大的,有机会干完了再来支持一把?
而蔚来的早期用户,大多就是这类的不差钱的主,买台玩具车以示支持。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消费者实际上是完全可以支撑起一个甚至是数个全新的品牌的,例如现在的年轻人,都跑去买红旗了!造就了红旗一车难求的大好形势。
回到开篇的主题:蔚来、小鹏、理想,是否有合并的可能性?合并后,是否可以与特斯拉一战。早前业内的传言就是,国资委旗下的三大汽车集团合并,地方国资旗下的汽车集团合并,传统民营汽车品牌留一个,造车新势力留一个。
01?“思变”的原
何小鹏说,三个苦逼,忆苦思变。
造车确实是很苦,李斌、李想和何小鹏,可以明显看到哥仨憔悴了很多,特别是李斌,明显感觉到了岁月的痕迹。
在合影中,李斌是笑开怀的、何小鹏是微笑的、李想是抿着嘴笑(更符合的词是苦涩的笑),哥仨的表情,真的是实际反映了仨人的处境 ,李斌在经历了最艰难的2019后,在2020年融到了截止目前为止,造车新势力融到的所有钱。
小鹏和理想,就显得没那么从容了。两者都遇到了融资难的问题,并且都在准备赴美IPO,这也是周亚辉为何发朋友圈愿意拿2000万美元支持的原因。
但是,赴美IPO,也必然会受到巨大的挑战,包括瑞幸咖啡造假的后遗症,包括小鹏汽车的知识产权诉讼,包括理想技术路线的问题。小鹏被爆出希望通过IPO获得5亿美元,理想同样是类似的募资金额。
此前爆出的是,理想计划是2020年上半年IPO,现在看来,可能性不大。无论是小鹏,还是理想,赴美IPO,都会面临着上市后的股票走势压力,特别是解禁期后的股价走势。
蔚来的股价,在解禁后一路走低,逼近退市的1美元红线,最近由于销量的坚挺,并且李斌融到了最多的钱,解决了目前的资金困境,蔚来的股价才终于回到了5-6美元的区间,但仍旧低于6.26美元的IPO价格。
从销量上看,理想自交付后,虽然经历了车型问题、自燃问题、断轴问题、补贴滑坡问题,其公布的销量还是一路走高的,理想ONE的月销量已经仅次于蔚来,虽然马路上看到的概率并不高,但据说下线了超过1万辆。
至于小鹏汽车,其销量这几个月在1000出头,销量并不出色,和威马的销量差不多。但是,小鹏P7的上市,凌厉的广告攻势,由于尚未开始交付,并没有体现在终端交付量上。总结就是,蔚来现在是融资最多、销量最高的造车新势力,小鹏和蔚来,加起来都没有融到蔚来那么多钱,销量加起来是有得一比的。这就是三家目前面临的状况,那么思变的目的是什么呢?
02?“思变”的目的
“思变”的目的,自然是要多融一些钱,多卖一些车,让公司可以活下去。
实际上,造车新势力,普遍的经历了裁员。拜腾,被爆出是宝能汽车正在进行并购尽调。爱驰则把一批500辆的车发往欧洲,但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对公司活下来来说,意义可能并不大。其他欠薪、倒闭的就不一一赘述了。
为了让公司活下,只有一个方式,那就是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资金来源已经不多了,一级市场基本融不到造车需要的钱了,去IPO也是赌一把,一些资金还是愿意去赌pre-IPO的项目,解禁期出来就看能否赚个短平快的钱,当然了,风险是很大的。
如果蔚来、小鹏和理想“思变”的方向之一是合并呢?这就变得有趣起来了,从品牌力而言,现在蔚来的品牌力是最强的,从产品力而言,现在还不能下结论。即便是特斯拉,旗下的产品品控,也是备受质疑的,还因为漆面的问题被大规模诉讼。
从产品构成而言,蔚来、小鹏、理想三家加起来,是可以和特斯拉一拼的。
蔚来在售的产品有ES8和ES6,ES8的目标是Model X,一半的价格获得接近Model X的体验,而ES6则是走量的车型,与储备的EC6一起,对抗即将国产的Model Y。
小鹏汽车刚刚发布的P7,则直接杠上了国产的Model 3,无论是产品定位还是价格定位,都是直接对抗,从这点来看,何小鹏是真的勇士。在轿车领域,蔚来此前因为资金问题,放弃了轿车的研发,这是小鹏汽车可以补足的地方
至于理想嘛,想不到合并过来的作用在哪里,还是保持独立发展的吧,理想ONE现在交付很不错,但是,在没有看到毛利率转正前,交付一台多亏一台的钱,是对存量资金极大考验。可能理想也是在赌,希望做好销量数据去IPO。如果毛利转正了,理想应该第一时间去降价,以获得补贴,从而进一步扩大销量。
蔚来+小鹏,在车型构成上是能够对抗特斯拉的存在。但是,问题来了。蔚来和小鹏的整车架构、车载系统等等,都是不同的产品,这对于整合而言,是极大的考验,一旦合并,如何取舍,这就是个大问题。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合并后,人员优化、整合营销、维保、充电渠道,都是可以降成本的地方。一旦蔚来和小鹏合并,那么就可以去冲击科创板的整车第一股,这个对投资人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一汽、东风和长安,随着中汽创智的成立,合并走向了实际操作的一步。相比国企之间的合并难,市场化的造车新势力,合并起来就相对容易多了,毕竟大家都是奔着赚钱的目的,谈好利益分配就好。
由于市场环境的剧变,融资难、上市难、退出难,将会让今年的资本市场更加好看,可能会有新一轮的大合并,并且可能是正在进行中,静候官宣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 何小鹏买小米股票的一亿美元哪儿来的

这要问当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