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区块 » 华住集团股票缩水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华住集团股票缩水

发布时间: 2022-05-20 00:30:10

‘壹’ 华住酒店股票代码

目前没有在A股上市。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贰’ 有关华住员工持股计划书的问题

曾经做过高管当时也卖掉了一些股票,现在在基层工作最近收到一份华住员工持股计划书,未来

‘叁’ 华住于几年几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

答:
(1)2010年3月26日,“汉庭酒店集团”(华住集团的前身)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证券代码HTHT 。
(2)2012年11月21日,汉庭酒店集团正式更名为华住酒店集团,纳斯达克证券代码不变,仍然是HTHT。
(3)截止2017年3月16日,华住集团的总市值达40亿美元。2016年度,华住集团营业收入6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8亿元人民币。

‘肆’ 融创股票为什么掉的这么厉害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及融创中国商业战略的调整。
【拓展资料】
收回与万达酒店的托管协议,对于融创来说自由度更大一些了。一方面,一旦公司债务压力过大,融创可以随时将这些酒店出售来回笼资金。另一方面,融创和华住酒店集团合作有自己的酒店管理平台永乐华住,这些酒店放到永乐华住管理,也能帮助自己的酒店管理业务发展。
几年前,孙宏斌买王健林的地产、成都的环球会展;又驰援老乡贾跃亭,号称不少钱打了水漂。但如今,恒大举步维艰,融创却相对安全,2021年,砸下千亿拿地。
个人认为,孙宏斌在创办融创之前,曾遭遇过顺驰之败。应是那次大败,让他养成了行事胆大却有原则,自己可以犯错误,但绝不允许自己犯致命错误。孙宏斌是属于跨界进入房地产的,一开始是顺驰,后来才是融创中国,顺驰的经历让宋宏斌十分清楚资金的重要性,不要一看到融创中国的将近万亿的负债就开始担心他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恒大(更何况恒大最终还没有定论呢)。
但是像恒大、平安、华夏幸福这些意料之中的,其实我最搞不懂的是融创,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迅速成长为中国前几大房企,大量拿地,又踩雷乐视,600多亿收购万达文旅,居然没事。
融创和其他房地产公司不一样的是,他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这些项目都是些非常优质的项目,土地储备也是非常优质的,整个地产行业目前的下跌,虽然也带动了融创的下跌,但是下跌后的融创也许正是去布局的机会,房地产的黄金时间虽然已经远去了,但那也仅仅是针对于小房企,对于市场头部企业来说,尤其是项目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龙头房企来说后面依旧是黄金时间。

‘伍’ 为什么全季的酒店不能退

因为是你之前就预定了房间,代表这个房间已经给你预留好了,别人是不可以在住进你的房间了,所以是不能退钱的。
拓展资料:
全季酒店是华住旗下的中档酒店品牌。华住集团(NASDAQ: HTHT;01179.HK) ,创立于2005年。
在创始人季琦的带领下,华住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酒店管理公司。2010年,华住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2020年9月,华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实现二次上市,股票代码01179.HK。根据2019年美国《HOTELS》杂志公布的“全球酒店集团325强”(HOTELS 325)的最新排名,华住集团位列第9,并在酒店管理公司Top 10榜单上名列榜首。

‘陆’ 全季酒店属于哪个集团

全季酒店属于华住集团。

全季酒店是华住旗下的中档酒店品牌。华住集团(NASDAQ: HTHT;01179.HK),创立于2005年。

在创始人季琦的带领下,华住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酒店管理公司。2010年,华住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2020年9月,华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实现二次上市,股票代码01179.HK。根据2019年美国《HOTELS》杂志公布的“全球酒店集团325强”(HOTELS 325)的最新排名,华住集团位列第9,并在酒店管理公司Top 10榜单上名列榜首。

全季里程碑

2010年1月,全季第一家店-汉庭·全季酒店杭州武林门店,正式开始营业。

2012年1月,第一家全季-上海康定路店开业。

2012年6月,全季开出 30 家门店,被称为全季商业模型的打磨期。

2012年9月,完成 10个主要城市布点。

2012 年11月,全季 2.0 产品面市,明确了产品风格。

2013 年 6 月,全季 3.0 版本问世。

2014年1月,第70家店开业乌鲁木齐红山店开业。

2014年9月,开业数量突破100家。

2015年,第一届全季人文大赏。

2015年12月,全季 3.5 版本升级成功,推动高标准化发展。

2018年11月,全季4.0版本升级。

2019年10月,海外首家全季新加坡乌节路店开业。

‘柒’ 中概股集体遭“血洗”,哪些公司因此受到了影响

中概股集体遭“血洗”,因此受到影响的公司是非常多,比如说哔哩哔哩、京东、好未来、滴滴、苹果、谷歌、特斯拉。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滴滴,跌率超过了40%。有5家公司是很危险的,股票直接腰斩,被列入了《外国公司问责法》的暂定清单。

总结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公司都可能做出断尾求生的工作,比如进行大幅度的裁员。其实很多大厂在去年年底就进行了很多的裁员,今年年初又迎来了一次裁员。

‘捌’ 2021年融创最近发生了什么

我们预计下半年市场会比较惨烈。
中房报记者 李叶丨北京报道
不少人说孙宏斌变了。证据是,在近几年业绩发布会上,昔日金句频出的“段子王”孙宏斌发言比过去克制、低调不少。
变化的不止发言风格,一向以“拿地大师”“收并购大师”形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融创中国,也开始喊话“降低风险”“安全第一”。
“我们现在需要安全,如果还像过去一样拿地会吞掉很多利润;目前所有企业无论开什么价都没有办法并购。”8月31日,融创中国召开2021年中期业绩投资人会议,孙宏斌在会上表示。
“融创未来3年第一目标是降低融资成本,我们要把信用评级做到投资级。为此我们不仅仅要降低负债率,还要降低负债规模,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把融资成本降下来。”他认为,“三条红线”是合理政策,给出了3年宽限期,是比较务实的指标。
根据融创中国披露的2021年半年报数据,孙宏斌所言非虚,融创中国“三道红线”指标正在持续改善。截至6月30日,融创中国剔除预收款项后的资产负债率约为76%,较2020年底下降约2.3个百分点;净负债率为86.6%,较2020年底下降约9.4个百分点;现金短债比约为1.11。
营业收入方面,截至今年6月30日,融创中国合同销售金额约为3207.6亿元,同比增长约 64.3%;收入约958.2 亿元,同比增长23.9%;毛利约为199.8 亿元,同比增长12.5%;毛利率20.8%,同比下降2.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9.9亿元,同比增长9.4%;核心净利润约为131.5 亿元,同比增长0.8%。
截至8月31日收盘,融创中国报19.9港元/股,涨幅1.95%。
“2021年下半年可能比较惨烈”
2021年年初,融创中国提出了6400亿元销售目标。2021年过半,这个目标实现了一半。
在营收类各方面数据都涨势喜人情况下,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但根据业绩报告,扣除重估影响,毛利仍处于行业较好水平,毛利约为人民币253.1亿元,毛利率约为26.4%。”
同时,融创中国提供的资料显示,2021年下半年总可售资源超6600亿元,将为业绩增长打好基础。
在众多投资者看来,融创中国完成全年销售目标是大概率事件。
对于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孙宏斌略有些悲观。他称,今年上半年市场比较好,下半年市场压力很大,“今年的市场特别像2018年上半年销售比较好,贷款比较难;下半年贷款一样难,但销售大幅下滑,我们预计下半年市场会比较惨烈。”
在孙宏斌看来,2021年下半年市场不好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一些企业压力比较大会降价;第二,国家政策比较坚决,市场对房价有了不上涨预期,加之经济压力比较大,购买力会受到影响。
对于市场上一些企业出现的“暴雷”“资金链断裂”等事件,有投资者呼吁孙宏斌总结一下“暴雷”企业特征。
对此,孙宏斌表示,“要了解别人公司挺难,出现问题的企业其实两年前就已经看到了,问题的出现一定是综合性的,要么是布局出现问题,要么地买贵了,要么战略有问题,要么产品有问题,要么把钱挪走了。”
“如果2017年买的地现在还没卖,现在就亏很多钱了。”孙宏斌表示,很多企业在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买了贵的地,发现一卖就亏钱然后还不卖,我就告诉他们,亏的要赶紧卖,卖了之后干新的事,你留着亏得更多,也不知道在等什么。
“要留出安全边界”
这不是孙宏斌第一次在业绩会上表示要“控制拿地”。不过,说着“控制拿地”的融创中国2021年上半年拿地并不少。据克而瑞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在集中供地中融创共拿地 41 宗,位居全国房企首位,比第二名万科还多 11 宗。
在5月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就拿地问题向融创中国发起提问。对此,孙宏斌回应是,融创通过公开市场拿地规模大概占新增土地储备1/3左右,虽然这几个月拿地数额看上去比较多,但很多项目都有合作伙伴,实际上融创需要投入的资金并不多。
“以杭州为例,融创拿了4块地,其中3宗报价都未达到竞自持阶段,这几块地自持部分最后都由合作伙伴原价拿走,保证了利润空间。此外,4宗地融创整体权益比为52.5%,实际出资一半。”孙宏斌表示。
7月,有报道称,房企拿地销售比不得超过40%,被纳入“三道红线”试点房企已被监管要求买地金额不得超年度销售额40%,统计范围包括公开市场拿地、通过收并购方式获地的支出。同时,有业内人士表示,上述拿地销售比计算依据为权益口径,非全口径统计数据。
根据融创中国业绩报,2021年上半年公司获取权益土储货值2135亿元,权益拿地销售比37.9%,刚好在标准之下。若把时间拉长至一年(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公司权益拿地销售比仅为28.5%。
同时,融创中国表示,2021年下半年将主动控制拿地总量及节奏,审慎获取高质量土地,预计权益拿地销售比控制在20%以内,全年权益拿地销售比预计控制在30%以内。
对于这一拿地目标,孙宏斌表示,“2021年下半年市场压力会比较大,包括融资市场和销售,我们要给自己留出比较安全的边界。如果还像过去一样拿地会吞掉很多利润,我们现在需要安全。”
“不仅要降负债率,也要降负债规模”
会上,孙宏斌还谈到了收并购与负债关系,“目前所有企业无论开什么价,都是没有办法并购的,因为我还要同时并购你的债务。”
关于降低负债,融创中国态度坚决。
“融创不仅要降负债率,也要降负债规模。”孙宏斌称,公司要在3年内将融资成本从目前8%降到5%以内,信用评级做到投资级。
2021年上半年,标普将融创主体评级上调至BB,展望稳定;穆迪及惠誉将其评级展望升至正面。摩根大通也看好融创强劲的基本面、较高的净利水平以及预期将持续下降的财务成本与杠杆水平,维持“买入”评级。全球领先的ESG评级公司Sustainalytics也将融创提升至“低风险”评级,评分位列70家境内参评房企首位。
不过,不愿意并购的融创中国就在今年4月刚花费99.1亿元收购彰泰集团80%股权。据悉,并购项目多达54个总资产超487亿元。
这次收购逻辑是什么?
从数据上看,彰泰作为广西规模最大本土房企,2018-2020年连续3年销售额均超过200亿元,其中2020年广西区域的全口径销售额达到224.5亿元、权益销售金额达到161.4亿元,均位列第一。根据广西2020年商品房销售额4251.5亿元计算,市场占有率约为5%,超过碧桂园位居首位。今年一季度,彰泰继续以47.44亿元领跑,增长预期向好。
至于负债方面,彰泰集团董事长黄海涛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三条线’全部都是绿的,净负债率非常低,只有百分之十几,在银行存的钱比我们从银行借的钱还要多,没有欠政府一分钱,没有任何违约,资金情况也非常良好。”
或许这是孙宏斌打消收购疑虑的原因。
对于2021年下半年收并购市场,孙宏斌却并不看好,“收并购市场目前来看机会很小,因每家企业都有负债上限,并购势必会导致企业负债总额上升,政策虽然没有对房企负债总规模下降有明确要求,但对负债上限是有要求的。”

‘玖’ 华住购花间堂股权的原因目的是什么

8月15日,中国酒店集团公司华住集团(以下简称“华住”) 宣布完成对国内精品度假酒店品牌——花间堂的战略收购。

华住以近4.63亿人民币收购花间堂原第一大股东北京青普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及第二大股东同程旅游合计持有的花间堂71.2%的股权。收购后,华住合计持有花间堂82.5%股权。

华住称,随着此次收购达成,将进一步丰富其在中高端产业布局,完善大住宿生态圈的构建。

花间堂在2009年诞生于丽江,其将高端精品酒店的服务理念与地方民居、民俗等人文特色融合的方式,开创了国内精品度假酒店的先河。如今,花间堂旗下的酒店产品已逐渐拓展成客栈与度假村两个系列,开业项目21个,房间总数575间,分别位于丽江、束河、香格里拉、周庄、苏州、杭州、阆中、无锡、同里、西双版纳、嘉兴、宁波、南浔古镇等热门旅游目的地。

而在今年年底前,四川雅安、无锡阳山、湖州长兴等三地的花间堂也会正式开出,届时将有262间房间加入运营。

近一年多来,花间堂俨然成为了酒店和旅游业内投资的“香饽饽”。就在2017年3月,北京青普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刚刚宣布与花间堂正式完成股权层面融合,青普持有花间堂61.3%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同月底,同程旅游也高调宣布完成对花间堂的战略投资,成为花间堂第二大股东。

而过了仅仅一年多时间,花间堂却再度易主。这一次,花间堂则是归入了以经济型酒店品牌“汉庭”起家的华住集团麾下。

从近年来华住的发展策略来看,其一面在不断升级原有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并加快占领中高端酒店市场;另一方面则是明显对更具个性化的住宿产品表现出浓厚的投资兴趣。

2017年2月,华住酒店集团宣布与以美国投资基金凯雷集团为首的投资人签署股权收购协议,以36.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全资收购桔子水晶酒店集团100%股权。

与华住旗下原有的遍地开花的经济型或中档连锁酒店品牌不同,桔子水晶旗下的酒店则更具备小而精的特征。此后,华住的高层也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透露过,华住有意加强在度假酒店领域布局的意愿。在“拿下”桔子水晶酒店集团仅一年多以后,华住又将更具个性化的花间堂收入囊中,此举并不令人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