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华为为什么抛售润和软件股份
华为投资有限公司于2014年第二季度全面退出润和软件股东行列,是因为当时持有4、500万股,减持股价约8、9元。 如果说华为接手了最近的大宗交易,其实可以理解为在降价的基础上再计算几年的利息,所以现在的价格应该接近原库存水平。
1、润和软件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是openharmony发起人之一、华为和谐OS生态共建者、海思与IOT战略合作伙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所谓“openharmony发起人之一”,实际上是指2020年12月22日,openharmony全场景分布式终端操作系统(即openharmony)项目组在open atom开源基金会的组织下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
2、在本次会议上,openharmony项目组第一批工作委员会成员正式亮相。他们分别是湖北易客通科技有限公司、华为终端公司、京东集团、解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润禾软件、上海博泰悦振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京东方等七家单位的代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openharmony 项目组承载操作系统技术和架构的核心代码和组件,以开放治理的方式聚合芯片开发商、解决方案开发商、产品开发商、应用开发商和各种使能者,并持续发展代码用户和共建者。
3、2021年6月2日,华为宣布正式发布harmonyos操作系统。两者还是有区别的。“你可以理解,openharmony是建造大楼的基础,他上面建造的大楼就是华为的和谐OS。”一位券商研究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乃至全球的开发者只要愿意,都可以基于openharmony设计自己的操作系统,这对整个鸿蒙生_态来说意义重大。 “换句话说,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openharmony 开发自己的‘和谐操作系统’。”上述证券公司研究员坦言,虽然现在市场在大肆炒作润和软件,“但是,润和软件只是openharmony项目组第一届工委的七个单位之一。至于重要性、贡献和贡献,公司在openharmony的科技支持方面,还没有明确披露。从目前的订单来看,我们还没有看到润和软件与鸿蒙业务的强关联。”多基金“合作经营”
❷ 东风集团投资博泰/软银或再投滴滴3亿美元|小智一周要闻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车市蒙上了厚厚的一层冰霜,然而在智能驾驶领域,却依旧是融资捷报不断。3月24日,智驾科技宣布获得瑞立集团战略投资,紧随其后,博泰也传出获得东风集团战略投资的消息,与此同时软银则被曝欲投资滴滴自动驾驶部门……除此之外,本周智能驾驶领域还有哪些大事发生?下面一起来看看!
图森未来与采埃孚合作研发量产化无人驾驶卡车系统
近日,外媒报道称商汤科技将推迟今年首次IPO计划,转战私募市场,寻求5至10亿美元融资。此前,商汤科技计划今年在香港IPO至多融资7.5亿美元。
作为中国估值最高的AI公司之一,商汤科技成立于2014年11月,自成立至今公司总计获得超过30亿美元的融资,其最新一轮融资被报道于2018年9月公布,彼时的估值约为60亿美元。而去年7月,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徐立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公司估值已超过75亿美元。尽管如此,当前金融市场受疫情影响严重受挫,现在之于商汤科技确实不是一个上市的好时机。
小智点评:在人工智能领域,商汤科技凭借庞大的业务版图获得了众多国内外顶级投资机构的青睐,并一度被认为是“融资机器”,不过就算此前商汤对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再大,也抵不过疫情对市场的冲击,只盼商汤能在此次调整之后,重新出发,打上漂亮的一仗。
丰田提名外籍董事会成员?加快自动驾驶进程
近日,丰田公司提名该公司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部门CEO詹姆斯·库夫纳(JamesKuffner)从今年6月份开始进入公司董事会。这标志着丰田公司接下来的发展重心,正从传统汽车生产转向下一代移动出行业务。
库夫纳于2016年1月加入丰田,此前供职于谷歌的机器人部门,是该部门的联合创始人。加入丰田之后,库夫纳帮助丰田在硅谷成功建立了耗资10亿美元的丰田研究院,该部门负责开发人工智能技术,此技术将成为自动驾驶和联网汽车的支柱。库夫纳表示,丰田的自动驾驶汽车计划,就是属于他这一代人的“登月计划”。
小智点评:丰田近日在自动驾驶领域动作频频,除了提名新董事,还先后投资了两家中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分别是Momenta和小马智行,再加上此前牵手的一汽、广汽、四维图新、滴滴等,可以发现丰田俨然将中国市场当做了转型的关键一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❸ 上海博泰公司的待遇如何,工程师这块
大部分成员是硕士以上学历,并在汽车公司、汽车电子公司、互联网公司、语音公司、地图公司、通讯运营公司、IT技术公司等领域拥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在拥有很多专业人才的同时,博泰也为互联网与汽车企业不断输出众多管理人才与研究技术人才,被誉为车联网界的“黄埔军校”。
❹ 请大家帮我分析2支股票 感谢
G建工(600170)
一、投资亮点
1、公司是上海乃至全国建筑行业的龙头企业,上海市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如金茂大厦、东方明珠、上海大剧院、杨浦大桥等都是其承建的杰作。因实力过硬使其获得过多项科技成果奖和建筑工程鲁班奖。
2、公司的经营规模目前居全国各省市建工企业中排名第一,目前公司下属的全部土建施工企业均获得最高建筑施工资质,使公司的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3、公司的集团公司参与的投标联合体获得了奥运会法人招标项目—北京奥林匹克公园(B区)国家体育场的投标权,而集团公司一旦中标,股份公司也有可能参与从而使其分享兴办奥运埸管的成果。
4、投资额超过200亿元的上海世博会场馆工程启动后,公司频繁接到大额订单(每笔高达数亿),由于公司地处上海,又属于区域性建筑行业龙头企业,世博会将对公司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二、负面因素分析
1、公司所处的行业为建筑施工,竞争十分激烈,使得近年来行业的毛利率出现下降的趋势。
2、面临国外建筑承包商的激烈压价竞争以及建筑材料价格可能上涨的风险,对公司效益的提升会带来较为严峻的考验。
3、国家宏观经济的再次调控,将会对今后的经济增长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建筑市场的环境存在变化的不确定情况。
三、综合评价
公司是上海乃至全国建筑行业的龙头企业,上海市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如金茂大厦、东方明珠、上海大剧院、杨浦大桥等都是其承建的杰作。因实力过硬使其获得过多项科技成果奖和建筑工程鲁班奖。随着奥运和上海世博会即将到,各项建筑工程增加,也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中线具有一定的投资潜力。
机构有意拉升,阻力位在4.6元附近,可以快进快出,与庄家同步低吸高抛,波段操作,现在价位不要接入为好。4.2元较合适
G长投(600119)
一、投资亮点
1、公司半导体产业稳压管芯片的生产能力从整合前25~30KK/月迅速扩大到现在90~100KK/月,优品率也分别从中低伏的70%、高伏的62%提高到现在的中低伏85%以上,高伏90%以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2、企业开发的JKZ1型探空仪检测箱、GTC1型L波段探空接收系统以及GTS2型数字探空仪等新品通过了中国气象局的设计定型鉴定;GTJ1型火箭探空仪通过气象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设计定型鉴定,并获得上海市第十九届优秀发明选拔赛二等奖。
3、公司控股的上海维来新材料科技与国内纺织业龙头江苏AB集团、上海恒源祥集团合作,开发的"FUMAT"纳米抗菌粉体产品已应用于西门子公司抗菌电话机、欧琳集团抗菌不锈钢水槽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产品中。
4、公司通过债权置换取得北京黄金地段大面积房地产使用权,又参与集团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同时还斥巨资收购了世纪长江部分股权。公司子公司陆交中心以每亩45万元受让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槎浦基地约90亩土地。
5、参股的上海博泰电脑凭借着强大的计算机研发和生产实力,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和方案提供商,分享着电子信息行业高速发展的利润。
二、负面因素分析
公司产业结构较为分散,主业竞争力不强,商业形态处于衰退期,蠃利能力急待提高。
三、综合评价
公司参股的上海博泰电脑凭借着强大的计算机研发和生产实力,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和方案提供商,分享着电子信息行业高速发展的利润。同时,公司控股的长凯信息公司是集数码影像设备销售、制作、智能卡开发应用等为一体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公司,在数码冲印领域大显身手。公司的纳米新材料项目也极具发展空间。另外,公司还大举进军北京、上海的房地产开发市场,地产项目有望取得巨大增值。但由于公司产业结构较为分散,主业竞争力不强,商业形态处于衰退期,蠃利能力急待提高。中长线潜力有待观察。
已经启动,可以在稍低价位建仓,3.6--3.8元附近有阻力,突破后将比较乐观
最后,建议关注000503,600050
祝财源广进
❺ 上海博泰公司在行业能排名多少
博泰是目前亚洲首屈一指的车联网公司,博泰的客户包括:奔驰、奥迪、保时捷、沃尔沃、长安标致雪铁龙、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风神、上汽通用/北京汽车、吉利汽车、宝沃汽车、奇瑞汽车、北汽新能源、上汽(荣威、MG)、长安标致雪铁龙(DS)、一汽大众、大众、神龙汽车等。博泰始终明晰“比汽车更懂互联网,比互联网更懂汽车” 的定位,致力于无人驾驶感应器与数据收集4G/5G;T-box与智能网关;移动通讯运营服务(合资);传统与新能源整车车内数据管理与智能化;汽车电子与智能数字座舱等方面的技术布局。并成为Apollo计划首批合作伙伴,已从传统的车联网领域进入到能够与华为,网络以及北汽,东风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与汽车巨头深度战略合作的阶段;同时也与联合电子,ETCP,NXP等细分行业巨头开展深度合作。
❻ 车联网入口之争
作者丨何奇
编辑丨郝秋慧
智能汽车是继智能手机之后又一大流量入口。
传统企业与车联网的结盟日益常态化了。近日,上海博泰获得小米集团B轮战略投资。在过去几年中博泰与小米集团已经有多次深度沟通。本次投资,小米以战略投资人注资博泰,同时双方将在软件、硬件、语音多场景交互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无独有偶,亿欧汽车从斑马网络获知,其已经和美的集团、360集团建立了基于IoT车家互联的深度合作。
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和普及,车联网作为智能汽车的技术基础,是实现万物智联的重要平台之一,传统企业的新视界被打开,汽车成为新的智能硬件,承载的市场价值不亚于智能手机。埃森哲一项调研显示,71%受访者希望拥有车辆生命周期管理服务,35%受访车主希望获得贴身管家式的车联网服务。
东方证券表示,车联网已经成为5G落地的重要场景之一,有望成为未来政策重点支持领域。伴随产业政策的不断落地和完善,相关互联网巨头和通信巨头产品的新产品发布,车联网行业加速成熟趋势化明朗,景气度也将持续提升。
传统互联网企业已将移动互联网的市场瓜分得差不多了,车联网作为新的商业战场,才刚拉开竞争的序幕。
车联网/123rf.com.cn
入口之争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在移动互联网风起云涌的时代,智能手机作为其发展的重要载体,价值堪比电脑对互联网的发展。面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重大机遇,传统互联网企业纷纷踏至,新兴企业异军突起,都把目光投向了智能手机,加快了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速度。
如今,历史正在重演。
智能汽车搭载了先进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同时运用信息通信、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可以实现部分或完全自动驾驶功能,汽车已经由单纯交通运输工具逐步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变。而单从车联网产业链来看,就便是一个万亿级规模的市场。
麦肯锡预测2025年智能汽车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9万亿美元,而摩根斯坦利估算,未来自动驾驶汽车60%的价值将源于软件。华为近期也表示,未来汽车价值的构成 70% 不会在传统的车身、底盘上,而是自动驾驶的软件,以及计算和连接的技术。
从传统企业到互联网巨头,再到创新企业林立,大家都在争夺车联网这一流量入口,产业竞争也变得格外的激烈。操作系统作为智能硬件的灵魂,车联网操作系统在智能汽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上面承载应用,包括娱乐、地图、资讯等,下层连接通信网络、车辆感知等系统。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何奇
拥抱车联网,就能有机会分食智能汽车所带来的巨大流量价值。此时,BAT已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2015年是互联网巨头们进入车联网的关键一年。像网络发布了CarLife,宣布正式进军车联网。与此同时,阿里与上汽集团投资10亿元成立斑马网络,合力打造互联网汽车;腾讯与长安汽车孵化除了梧桐车联,并成立车联网事业部。
随着车载系统的日益成熟,BAT开始发力小程序,并将各自的小程序生态搬进了汽车。BAT入局车联网是将汽车看成了未来的流量入口,而车载小程序实际上就是BAT争夺车端流量的工具。从底层的操作系统,再到如今的小程序“上车”,互联网企业竞争从2B直接上升到了2C。
不同的时代大家都在找通往商业核心的捷径,车联网时代的入口已经被打开了。
万物互联/123rf.com.cn
赛道变拥挤
“不造车”的华为比任何一家车企都要高调。
华为在车联网走的是技术路线,主攻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五个方面。从技术到生态,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无孔不入,手握鸿蒙系统和HiCar,又联合18家车企成立“5G汽车生态圈”,华为成为“增量部件”供应商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近日,继传统ICT厂商入局车联网之后,小米战略投资博泰车联网,吸引了行业目光。
小米创始人、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极其看中车联网这一赛道,他认为车联网是未来科技的重要一环,汽车也是未来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智能终端。
2020年,小米在成立满十年之际,进行战略升级,加码5G+AIoT超级互联网风口。与华为一样,小米希望通过手机和车联网系统相连接,将小米的智能硬件与智能汽车打通,经过了“从人到物”、“从人到人”的连接过程之后,最终实现“物与物”的连接。
博泰创始人应宜伦认为,在未来万物互联的时代中,车辆将会成为移动中心,汽车不仅能够连接人,还能够连接汽车、智能家居,甚至是未来的智慧城市以及生活服务。
除了注资博泰,小米去年直接投资了小鹏汽车4亿美元。据悉,小米和小鹏汽车在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互通方面,已经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想要打通“人-车-家”互联的并不止小米,车企、车联网公司和家电企业跨界布局打造“汽车+智能家居”的物联网生态圈正方兴未艾。
近日,美的与斑马网络建立合作,展开基于IoT车家互联的深度合作。从美的牵手斑马智行背后可以看到,其在布局智能家居上,不再局限于本行业的供应链和销售渠道,而是通过与车联网跨界融合,打造智能家居入口。
据了解,早在2016年,美的在其智慧家居成果发布会上宣布,与上海通用安吉星达成国内首个智慧家居与车联网应用战略合作应用,实现“人-车-生活”的智能互联。
东方证券表示,车联网已经成为5G落地的重要场景之一,有望成为未来政策重点支持领域。伴随产业政策的不断落地和完善,相关互联网巨头和通信巨头产品的新产品发布,车联网行业加速成熟趋势化明朗,景气度也将持续提升。
随着传统企业的觉醒,车联网竞争赛道也将变得更加拥挤。
生态共赢
当前,车联网处在规模爆发的前夜,万物智联即将开启人们生活的新时代。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对中国智能汽车的发展做了详细的规划: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动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2030年-205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智能汽车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车联网焕发出了新一轮增长机遇。
智能网联/123rf.com.cn
工信部信软司软件产业处调研员傅永宝表示,车联网是汽车行业工业技术软件化的重要载体,它将推动我国汽车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实现转型升级,从而取得更多创新突破以及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在亿欧汽车看来,车联网在加速全球汽车产业结构重塑的同时,也在加深各行各业跨界融合。想要实现真正的车联网愿景,不同产业之间的跨界联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车联网不会留给一家企业“独舞”的机会。
从去年国内首次“跨芯片模组、跨终端、跨整车、跨安全平台”的C-V2X应用展示上可以看到,一汽、上汽、东风、宝马、奥迪等20余家中外整车企业,与30余家芯片模组厂商、终端设备提供商、安全厂商和位置服务提供商进行演练,体现了车联网行业靠单打独斗是走不通的。
一句“你好,斑马!打开客厅的灯,打开客厅的空调,打开加湿器……”,看似简单的语音操作,其背后是传统电器厂商、车联网企业和车企三者之间不同生态和技术的紧密融合,在为生活出行创造便利的同时,大家都实现了利益共赢。
当前,从上层应用来看,互联网企业以及传统的智能硬件厂商,纷纷通过结盟的形式,为自己构建一座坚固的生态壁垒,希望在车联网产业占据一席之地,把持住流量入口,继续延续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升级大势所趋,而在智能汽车时代,产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是唯一出路。眼下,围绕车联网这一入口之争,竞争格局也会愈演愈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❼ 博泰车联网获小米集团战略投资 难道小米也要造车
近几年,如果说自动驾驶看起来似乎较为遥远,那么车联网显然就是一个更加容易实现的目标。从资本市场来看,车联网相关行业的企业,近年来也比较容易获得投资者的青睐。4月17日,继获得东风汽车数亿元战略融资之后,上海博泰车联网又再次获得了小米集团B轮的战略投资。相关消息显示,此次小米是以战略投资人注资博泰,但投资金额以及具体股比尚未透露。
众所周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的投资眼光一直不差,此次以战略投资人的身份注资博泰,不免有业界人士开始猜测,小米是不是又要开始造车了?小编并不这么认为,在此前,小米就有被传言要造车,但当时雷军已经明确表态说小米不会造车。另外,博泰毕竟也并非一家造车厂。
博泰成立于2009年10月,其在发展战略上制定了“1+1+N”,也就是车机+手机+N的战略,N是指各种输入输出设备,包括耳机、手表、手环、电视等智能家居以及各种IOT设备。这样的战略发展路径无疑与雷军的“5G+AIoT”殊途同归,因此,才会有这样一场战略注资。
显然,这样的一次合作成功,对于双方而言是一种共赢。从博泰的角度来说,小米的投资,不仅仅只是资金的合作,更重要的是有了一个强大的合作伙伴,尤其对于其产品手机车联网而言。从小米的角度来说,则进步完整了生态的布局,为未来车联网的战略布局奠定了基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