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区块 » 绿谷集团相关股票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绿谷集团相关股票

发布时间: 2022-05-05 02:05:57

㈠ 最近和中山医院合作的的那个抗癌集团是叫绿谷吗

是的..
2007年4月25日下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绿谷(集团)有限公司医疗技术合作签约仪式在绿谷张江总部正式举行。会议由绿谷集团执行总裁张允亮先生主持。浦东新区社工委书记曹锡康先生,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副局长范金成先生,卫生处处长严胜先生,浦东新区卫生监督所所长林一清先生,中山医院院长王玉琦先生,副院长秦新裕先生,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总经理周建能先生,绿谷集团董事长吕松涛先生,绿谷集团财务总监刘梅英女士,绿谷集团副总裁杨正骅先生和上海沪东造船集团职工医院蔡秀珠院长等相关领导出席并见证了这个重要的时刻。
签约仪式上,首先由中山医院王玉琦院长做了激情洋溢的讲话,他盛赞中山医院与绿谷集团此次合作的重要意义,并表示将亲力亲为,不遗余力地将中山医院强大的专家医疗力量与绿谷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务实的医疗机构管理经验结合起来,造福沪东医院周边乃至全上海众多患者。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周建能总经理也对此次合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他坦言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是个重工型企业,在管理医疗机构上面是一个短板,此次与绿谷集团的合作,再加上中山医院强大专家医疗力量的投入,是一件为企业减负,为职工造福的大好事,他衷心祝愿此次合作能够取得成功,并期待在更多方面与绿谷集团和中山医院进行更深度的合作。
绿谷集团董事长吕松涛先生在与会中则谦虚地表示,论产值论历史,绿谷都是一个小辈,但绿谷作为一个在医疗行业浸淫多年的企业,相较还是有自己的优势,绿谷虽然是第一次管理一个大型医院,但绿谷必将秉承自身一贯精益求精的企业作风,“若临深渊、如履薄冰”地将这件事做到最好。
随后上海沪东造船集团职工医院蔡秀珠院长向在座领导详细汇报了沪东医院改制及扩建的有关情况。与会多方就医院改制细节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㈡ 绿谷集团的绿谷简介

绿谷(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月,注册资金3.98亿,是研发、生产、销售现代中药及提供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服务的专业医药企业集团,位列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民营科技百强企业、上海市工业集团五十强企业之一。绿谷集团现拥有三座现代化GMP制药厂,在福建武夷山、安徽黄山等地拥有多处依照GAP标准建立的原料生产基地。绿谷集团以中医药文化为灵魂,让中医药创造生命奇迹为宗旨。

㈢ 绿谷的简介

绿谷集团目前在上海和西安拥有两座现代化GMP制药和多家控股公司。
绿谷坚持“顶尖合作”战略,在自主研发的同时,依据“无编(边)实验室”的理念与国内外科研机构进行了广泛的合作,目前已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美国华盛顿乔治城大学肿瘤中心、美国芝加哥大学等国内外十几家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上海、北京、西安等地建有多个研发中心,通过药物创新与产业整合,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绿谷使命:让现代中医药创造生命奇迹。
绿谷的目标是,以特诊连锁为载体,以现代中医药为手段,建成世界最大的健康服务机构,让中医药融入世界健康主流,创建全球最大的现代中医药品牌。

㈣ 绿谷集团怎么样

绿谷集团是2004-09-06在上海市注册成立的集团。

绿谷集团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3100000320040043,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绿谷集团,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绿谷集团更多信息和资讯。

㈤ 有谁真真正正了解上海绿谷集团吗 感觉有关他的负面评论太多了,能给我详细说说关于绿谷的事情ma

上网搜噻,都有介绍,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别个吹得再天花烂醉,也不如自己亲身体验

㈥ 绿谷集团的相关报道

2011年11月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在中药品牌评选中顺利入选,获得
中药行业成长型企业十强:第1位
中药行业研发型企业十强:第3位
中药行业创新产品十强:第1位(并且是唯一入选品种);
心血管疾病类用药:第9位; 中药行业企业百强:第87位。

㈦ 上海绿谷制药是不是上市公司

上海绿谷制药不是上市公司。
目前上海绿谷制药还未上市,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5月,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上海绿谷(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专业从事药品研发、生产的现代化制药企业,位列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民营科技百强企业、上海市工业集团五十强企业之一。
【拓展资料】
绿谷制药是一家以创新研发为驱动的中国医药企业,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对疾病机制的探索能力。以攻克人类慢性复杂疾病为目标,通过打造以脑计划为核心的绿色精准医疗平台,为广大患者提供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代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治疗领域的创新药物。
2019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绿谷制药面向全社会,联合发起“关爱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倡议”, 以提高全社会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社交和生活环境,让患者拥有有尊严的生活,让患者家庭拥有有质量的生活。
公司秉持“只做人类最期盼的药物”的使命,以整体治疗观探索慢性复杂疾病发病机制,专注糖药物研发,致力于成为值得信赖的全球糖药物引领者,为慢性复杂疾病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药物,改善治疗选择,提高生命质量。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㈧ 怎么使用6700s的PC套件

投资家史玉柱巨人集团时代,史玉柱是个从不向银行贷款的人,他觉得用自己的钱比较安心。等到巨人集团出问题,需要资金的时候,他发觉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有很大的难度。巨人集团失败的教训让史玉柱改变了看法,他不仅向银行贷款,还干脆做了银行的股东。

在很多人眼中,史玉柱的形象到了2004年前后才有了变化。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个靠广告狂轰滥炸来销售保健品的家伙。直到他把脑白金和黄金搭档卖给四通,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投资项目为外界所知,人们才惊呼:史玉柱变成了一个投资家。

实际上,从史玉柱决心在公众面前亮相的那一天起,他就一直兼备两个角色:企业家和投资家,只不过在其后的几年里,他的投资家色彩越来越浓厚。

在巨人投资有限公司筹备成立期间,史玉柱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就讲过,新的巨人公司“将是一个投资控股公司,我将出任法人代表,以生物制药、保健品为主,还是私营企业性质。巨人的牌子还要用,尽管它存在着许多污点。我的主营产业一定只有一个,在无风险的大前提下以参股的形式有限介入其他行业。”

事实也如此,在史玉柱系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那些公司,不论是巨人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华馨投资有限公司还是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聚鑫有限公司,都没有从事具体的经营业务,而是纯粹的投资公司,在巨人投资和上海华馨的经营范围里,实业投资都排在了第一项。史玉柱运用这些公司,搭建起他的企业王国。

史玉柱曾说:“搞投资的更需要低调行事,无须任何宣传,会更沉默。”因此,最擅长营销的史玉柱尽管让脑白金和黄金搭档的广告在电视上闪个不停,但对他的资本运作和项目投资却非常低调,往往是到了项目成熟之后,外界才知道消息。

对于史玉柱来说,虽然把脑白金和黄金搭档卖给了四通,但保健品依然是史玉柱的根本。

2004年四五月间,一种名叫“黄金血康”的保健品开始在吉林、无锡出现。这是一种针对高血脂的产品,在这种产品的宣传上,可以看到一些似曾相识的地方。

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的,是黄金血康的软文宣传。这些相当讲究平民化和口语化,比如,一篇名为《三天血脂开始下降》的文章说:

高血脂直接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溢血、中风,后果是:瘫痪和死亡!血脂每高一天,寿命减少7天。

降血脂产品众多,但有效的极少。有效且无毒副作用的则没有。为了攻克降血脂特效且无毒副作用的世界难题,中国药理学会专家组十几年如一日,千辛万苦。

2004年初,中国药理学会向全世界庄严宣布:“我们终于摘下了王冠上的明珠!”由纯植物的天然他汀、银杏叶、丹参组成的黄金血康配方成功实现了‘体内天然洗血’,降血脂快且无毒副作用。”大量人体实验证明:服用黄金血康,三天后血脂开始下降,一个月后大多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

这篇软文的诉求和当年的黄金搭档如出一辙:强调产品权威性(中国药理学会研制)、产品的独特性(降血脂快且无毒副作用)。事实上,这也的确是史玉柱的新产品,如同脑白金和黄金搭档一样,在吉林和无锡进行的,是黄金血康的试销,史玉柱用通过小市场试销来实验产品的市场反应。

除了上面这些似曾相识的操作方法,黄金血康同史玉柱以往所有保健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营销手段不再采取“广告轰炸”的老套路,而是采取“软文+会议营销”的新招数。

所谓会议营销,是指通过寻找特定顾客,通过亲情服务和产品说明会的方式销售产品的销售方式。会议营销的实质是对目标顾客的锁定和开发,对顾客全方位输出企业形象和产品知识,以专家顾问的身份对意向顾客进行关怀和隐藏式销售。具体分类,会议营销又分成科普营销、旅游营销、联谊会营销、餐饮营销、爱心营销、顾客答谢会、数据库营销业等。

简单地说,会议营销就是厂家请消费者来开会,讲解自己的产品和相关健康知识,从而影响消费者的选择,达到向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目的。

会议营销的出现,自有其根源。

首先是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经过保健品多年的“广告轰炸”、“软文围攻”,消费者对于广告和软文都已经产生了免疫力,这些惯常的营销手段都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杀伤力。

其次,媒体广告费用越来越高,但广告效果却越来越差。由于媒体分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政府对于广告的监管也更加严格,因此投入巨资打保健品广告并不一定能产生相应的效果,反而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和媒体的质疑。

而会议营销则有相当多的优势,有人总结会议营销同传统营销相比的十大优势,包括“更有效地开发潜在顾客”、“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避免媒体的浪费,合理使用有限资金”、“容易操作,易复制”、“市场信息反馈快”、“销售氛围强烈”、“营销费用容易控制”、“资金周转快”、“经营风险低”、“排他性更强,可有效防范竞争对手的跟进”。

在2004年,会议营销已经有了相当多的成功先例,比如中脉,通过会议营销在三年时间里将销售额从几百万做到18个亿;绿谷集团从2000年的1个亿左右,增长到近10个亿。事实上,采用会议营销模式销售的产品收入在2003年就已经超过传统模式。

史玉柱在黄金血康上采用会议营销的方法,多少是受了绿谷集团的影响。绿谷集团董事长吕松涛是史玉柱的安徽老乡,两人早已相识。曾在巨人集团担任企划部部长的宋军后来自起炉灶,代销的“中华灵芝宝”就是吕松涛的产品。史玉柱复出之后,在1999年,还曾向绿谷集团借过400万元,用以偿还巨人大厦的楼花债务。绿谷采用会议营销取得的成绩,当然会让史玉柱侧目。

但是,会议营销并没有让黄金血康获得成功,一年以后,黄金血康的会议营销以失败告终。这个2004年4月就已经投放市场进行试销的产品,直到2006年2月才由四通控股主席段永基宣布,公司正准备推出继脑白金和黄金搭档之后第三种健康产品黄金血康,但能否在2006年推出还不好说。黄金血康成了史玉柱试销时间最长的保健品。 投资家史玉柱(二)

不过,黄金血康不是史玉柱唯一研制的新产品,在史玉柱的新产品名单上,还有“黄金减肥”、“糖必康”、“护肝片”等等。此外,他准备投资4 1亿元,在上海松江建造占地205亩的巨人集团总部,将研发中心、营销总部、结算中心、物流中心、培训中心及新产品生产车间一并迁去。

由于史玉柱在保健品行业里的实力,在上海,他俨然已经成为行业领袖,不仅收购了上海恒寿堂药业,2004年年中的时候,上海本土保健品公司双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曾主动找到史玉柱,希望能够被收购。

对于保健品这个立身之本,史玉柱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在保健品之外,史玉柱也多有投资。

巨人集团时代,史玉柱是个从不向银行贷款的人,他觉得用自己的钱比较安心。等到巨人集团出问题,需要资金的时候,他发觉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有很大的难度。巨人集团失败的教训让史玉柱改变了看法,他不仅向银行贷款,还干脆做了银行的股东。

2001年1月,华夏银行的发起人之一——北京华资银团公司持有的发行人股份中,200万股被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冻结。2002年10月31日,重庆渝中区人民法院对这200万股股票进行拍卖,上海健特竞拍成功。在此之前,2002年4月22日和7月31日,上海健特两次受让北京华资银团拥有的华夏银行发行人股份共5800万股;9月4日,上海健特受让华夏银行发起人首钢总公司持有的8000万股华夏银行股份。这样上海健特就一共持有了华夏银行1 4亿股股份,以持股5 6%位居华夏银行第六大股东。

华夏银行不是史玉柱投资的唯一一家银行,2003年9月9日和11月13日,民生银行原第九大股东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分两次将持有的14393 56万股股份转让给上海健特,由于原第八大股东也将部分股份转让给了另外一家公司,上海健特成为了民生银行的第八大股东。

对于投资银行,媒体多揣测史玉柱意图染指金融业,但史玉柱本人则表示对银行的投资纯属财务投资性质,“李嘉诚曾说过,投资首先是要看退出机制通畅不通畅、其次才是看收益高不高——我觉得很对,所以我想寻找的是风险不大、变现能力强的行业。基于这种认识,我投资了银行。”

按照史玉柱在2005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说法,他在银行的投资收益相当不错。“我在银行业的投资三年翻了一番,有机会的话,我一定增持在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的股份。”

三年翻一番,意味着史玉柱在这两家银行的投资三年的收益率达到100%,这是一个同当年史玉柱允诺的巨人大厦楼花收益率一模一样的数字。华夏银行和民生银行真的具有如此强大的赢利能力吗?

如果查阅近三年两家银行的年报,会发现两家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并不是一个超出人们想象的数字。民生银行的收益率在15%上下,华夏银行更低一些,在10%上下。如果仅仅是分红,绝无可能在三年时间里取得100%的收益。如果史玉柱关于“三年翻一番”的数字属实,那么相当部分的收益必然来自其他渠道。

这个渠道或许是将上海健特手里的股份转手卖给上市公司。

2005年4月16日,青岛健特生物发布公告,称其控股的无锡健特与上海健特签署了一份《股份转让协议书》,受让上海健特持有的4500万股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法人股。青岛健特生物以2004年华夏银行每股净资产为依据,溢价16 6%,用了1 17亿元收购了这些股份。

史玉柱公司体系的作用在这起交易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在股权上无锡健特和上海健特没有任何关联关系,因此这起交易不属于关联交易。公告说:“本次股权受让有利于公司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有利于公司及广大股东的利益。”这是一个表面上挑不出任何毛病的理由,谁都知道相比保健品市场的变幻莫测,银行的收益要稳定得多。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2003年开始,华夏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较之以前有了比较大的下滑,2003年以后的收益率,虽然略有上升,但同民生银行相比,仍然低4个百分点左右。

对于银行的投资,基本上是一个可以坐享其成的项目——尽管也需要巧妙安排来获得更高的收益。在2004年,市场上似乎充斥着机会,其中之一,就是国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带来的投资热潮。这个热点,史玉柱没有放过。

2004年11月23日,青岛健特生物与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书》,准备收购其持有的唐山港陆焦化有限公司75%的股权。收购价格为2 299亿元。公告称:“公司本次收购资产的目的是为了进入煤、焦一体化产业,为公司未来利润增长培育新的增长点,以期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分享行业增长带来的利润,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回报公司广大股东。”

根据青岛健特生物与唐山港陆钢铁公司签署的《关于资产转让合作备忘录》,它分享的,将是高达每年2亿元的利润。因为唐山港陆钢铁作了保证:港陆焦化2005年~2007年,每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不少于2亿元,如果盈利达不到保证目标,港陆钢铁须对盈利不足部分进行补偿。

由于收购的主体青岛健特生物是上市公司,这个过于优厚的允诺引起了证券界的怀疑。有分析师指出,作为一个正常的股权收购,会涉及到应收账款的保证,但要求出售方保证未来的利润,则显得太没有道理;其次,青岛健特生物要支付2亿多元的收购款,而当时它手里只有9700万的货币资金,即使再加上8000万的短期投资,资金缺口仍然达到5800万元。如果依靠银行贷款,对于从事保健品生产流通的青岛健特生物来说,是个挑战;况且,港陆焦化主要从事焦炭的生产经营。受国际焦炭价格下滑和宏观调控的影响下,焦炭远没有2004年初时的风光。而港陆焦化是在2003年7月才成立的企业,赶了一趟行业景气的末班车,其前景不容乐观。

2005年9月,这笔看上去很美的交易终于取消了,青岛健特生物以国家宏观调控对钢铁、焦炭行业影响较大,产品价格波动剧烈,原双方签订协议中的预期事项不能按期完成为由,取消了在当年4月已经完成股权过户的交易。青岛健特生物将这笔股权原价退还给港陆钢铁。

在上市公司青岛健特生物忙于收购港陆焦化的时候,史玉柱的巨人投资已经在操作另外一个投资项目。这是一个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项目:网络游戏。 投资家史玉柱(三)

虽然从推出脑黄金开始,史玉柱一脚踏入保健品行当,但他对于起家的IT行业一直念念不忘。史玉柱复出之后成立的公司里,大多数的经营范围都包含计算机。上海健特是计算机硬软件开发、技术咨询;怀远宏强是电脑电子产品;黄山康奇是电子计算机咨询服务;巨人投资是计算机网络开发;上海华馨是计算机。这些都说明,史玉柱一刻都没忘记过他的老本行,只要时机成熟,他还是要杀进IT业。史玉柱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他有IT情结,“其实我们最早就是做巨人汉卡起家的,跟我们的大部分干部都是做软件工程师出身,我们迟早是要回到这个行业里的。”不仅是史玉柱本人,对于当初的辉煌,大乐透直选,史玉柱的追随者们也记忆犹新。他们认为,巨人是中国软件业的先驱者,其技术甚至过于领先而成了“先烈”。因此,投资网络游戏,算得上是重拾本行。

从外部环境来看,2004年5月盛大网络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展示出的游戏“钱途”让无数业内和想要进入业内的人垂涎,而与此同时,社会对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批评已具声势。此时,上海已经提出网络游戏“民族牌”和“绿色游戏”的概念,强调自主研发和游戏的教育性;而上海健特注册地徐汇区政府也计划在徐家汇以南至上海南站之间形成一个数字娱乐产业带。开发网络游戏,不仅可以实现史玉柱一直以来的“重回IT”心愿,而且可以吻合政府的需求。

在史玉柱将上海健特注册到上海市徐汇区之后,他同徐汇区政府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融洽。上海健特每年超过亿元的税收让区政府对公司非常重视,后来黄金搭档公司注册到浦东,徐汇区还是想方设法说服史玉柱将其改到了徐汇。史玉柱自然也有意识地将政府的需求同自己企业的战略结合起来。实际上,徐汇区之所以对上海健特非常重视,除了它是纳税大户之外,更重要的是生物工程是徐汇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之一,史玉柱的上海健特虽然做的是保健品,但公司名称和对外宣传都强调“生物科技”,非常吻合徐汇区的产业定位。这一次做网络游戏,史玉柱也打出了一张符合上海市政府和徐汇区政府需求的牌——自主开发教育益智类游戏。

这样的定位当然会赢得政府方面的支持。于是,上海健特注册所在地徐汇软件基地一位负责人将史玉柱的网络游戏公司介绍到徐汇浦原软件园。

网络游戏项目从2004年年中就已经开始操作。具体操盘手,是黄金搭档公司副总经理费拥军。费拥军,本科学历,最早是巨人集团天津公司的普通员工,追随史玉柱多年,被媒体称为史玉柱麾下“四个火枪手”之一。费拥军是史玉柱的股肱之臣,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说,当年史玉柱登珠穆朗玛峰,因为迷路被困,形势危急之时,史玉柱说:“不要紧,老费会来救我们的。”可见费拥军在史玉柱心目中的分量,由费拥军来负责网络游戏这个新项目,也足见史玉柱对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

不过,费拥军只是负责网络游戏公司的筹备,并不参与公司的具体运作。他的使命是成立公司,网络游戏公司成立之后,他就撤出来了。这家2004年11月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名为“上海征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出现在工商登记资料上的发起人是三名自然人张旅、顾素莲和徐峻。上海健特的程晨和陈恺,在公司里担任的职位是董事。

从2004年中筹建网络游戏公司之后将近一年时间里,征途网络一直在秘密状态下筹备、成立、开发、测试,外界很少有人知道这家公司的存在,也几乎没有人知道史玉柱投资了一个网络游戏项目。一直到2005年4月,上海一家财经媒体才报道史玉柱投资设立了一家名叫征途的网络游戏公司。

这个消息引起了不少媒体的兴趣,但是没有一家媒体能够挖掘出详细的情况,因为此时的史玉柱和征途网络都三缄其口。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们渐渐淡忘了这回事。

2005年9月,史玉柱的网络游戏《征途》完成开发,进入测试阶段,不过,出现在玩家面前的并不是最初计划的教育益智游戏,而是一款2D角色扮演游戏。

《征途》的主要故事讲的是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游戏中加入了以国家为阵营的设计,在建立人物的时候可以进行选择,这些国家分别是:齐国,燕国,宋国,魏国。为了加强游戏的“黏度”,《征途》中为人与人的互动添加了很多元素,玩家和玩家之间有友好度的设定。但总体来说,这个游戏仍然是典型的角色扮演游戏,同盛大网络的游戏《传奇》没有区别。

随着游戏测试,史玉柱也高调“浮出水面”,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的时候讲解自己为什么选择网络游戏作为新的投资项目。

按照史玉柱的说法,由于他自己的习惯是凌晨入睡,然后从午后开始工作。“而在脑白金走上正轨以后,不能要求所有的干部,都跟我一样的作息时间,所以从12点到天亮这段时间,我基本是没事干,也就是从这段时间起,我开始打网游。”

开始时史玉柱只有30多级,为了能快速升级,他就看这个区里谁级别最高,发现他是70多级的玩家,是温州网吧的一个老板。这个温州老板是以在网吧里白玩为条件,找三个人为他24小时练下的账号,于是史玉柱花了三千块钱把这个账号买下来。之后,为了提高级别,史玉柱又几次花钱从其他玩家那里买装备。 投资家史玉柱(四)

史玉柱由此接触到了网络游戏代练和装备交易市场。他认为,由盛大开创的网游按时间点卡收费在营销上并不是一个最佳的办法,因为无论玩家有钱没钱,在游戏上的消费都是一样的。史玉柱分析,中国的网络游戏玩家有两类,一类是有时间投入练级的游戏爱好者,另一类是没有时间,但是有消费能力的人,比如爱好游戏的白领。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这两种具有互补性的需求中寻找商业机会。

基于上述判断,史玉柱认为网络游戏市场份额最大的蛋糕并不在游戏运营,每年游戏开发运营公司收入不过30多亿元,而卖外挂、代练收入就有50~60亿元,装备买卖市场就有90~100亿元的规模,他希望在后两部分市场掘金。

为了避开社会对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批评,史玉柱还别出心裁地将解决农民工就业同他的网络游戏模式联系起来。“我们研究后发现,中国网游用户的金字塔其实更大,有70%的玩家是在小城市和农村,我曾经直接进到网吧里和玩家聊天,有个玩家是安徽利兴县什么乡的农民,告诉我,他们那闲时间几十个农民在网吧里打游戏是常事。调查数字说,有的省农民一年60%的时间处于失业状态,现在通常的乡镇都有网吧,对这些有大把时间的玩家来说,‘代练’甚至可以成为他们很好的打工收入。”

史玉柱宣称,自己为征途网络准备了两亿美元的资金,征途的目标,就是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蓝图归蓝图,网络游戏市场的现实对于史玉柱来说,既有坏消息也有好消息。

在2005年,网络游戏市场已经不是盛大靠一款《传奇》打天下的时候了。2005年反响最大的游戏当数《魔兽世界》,这是九城公司代理美国着名游戏开发商暴雪公司的产品。在国内游戏市场上,占据最大份额的仍然是国外游戏,国产游戏仅占27%。国产游戏中市场占有率居于前三位的是《梦幻西游》、《热血传奇》和《剑侠情缘》,其市场占有率分别为9 23%、8 03%和8 02%。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史玉柱的《征途》需要面对的,绝对是一个漫长的征途。

国内网络游戏市场的竞争在2005年也越来越趋向激烈。根据艾瑞市场咨询公司的调查,网络游戏玩家对某款游戏的平均黏着度为8个月,有2年以上长时间黏着度的网络游戏玩家为0,并且只有1个月以下黏着度的玩家占17 28%。这意味着,一般来讲8个月之后玩家就会换一个游戏。为了让玩家更长时间黏着于一款游戏,在国家相关部门要求网络游戏必须加入防沉迷系统的情况下,游戏运营商不得不祭出“免费”的大旗,2005年12月,盛大宣布《传奇》游戏永久免费。《征途》在这个时候推出测试,颇有些生不逢时的味道。

艾瑞市场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中国网络游戏玩家中无收入者和在校学生占20 7%,在有收入的人群中,平均收入为2144元,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只占7 69%。如果《征途》主要收入来源要依靠仅占7 69%的高收入人群,风险未免过大。在史玉柱的计划里,保健品销售网络会用来作为网络游戏的推广网络。众所周知,史玉柱的保健品主要针对中老年人,而网络游戏的玩家中,19~25岁的超过50%,平均年龄仅为24岁。史玉柱的销售网络能不能做到“老少通吃”,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当然,市场也有好消息。

比如,2005年有44 05%的玩家是在家里玩网络游戏的,在网吧的玩家只有29 54%。这意味着由盛大开创的通过网吧销售点卡模式已经逐渐失去了存在基础,老游戏运营商需要重新调整销售模式,但征途网络没有这个包袱;史玉柱的《征途》非常重视玩家之间的交流,而调查显示,网络游戏玩家最喜欢在游戏中做的事情是认识新朋友;网络游戏玩家最喜欢的游戏类型仍然是武侠类,占35 42%,而这正是《征途》选择的类型。

最为重要的是,有48 33%的网络游戏玩家能接受代练,比上一年提高了13 58%;在游戏中进行过现金交易的玩家占58 99%。对于史玉柱钟情的代练和装备交易来说,这意味着现实的市场空间。

但从整体来看,现在网络游戏产业热度已经远不如盛大上市之时,曾投资盛大的着名投资机构软银就已经明确表示不再投资网络游戏。史玉柱准备耗费2亿美元打造的游戏,最终能否成为如同脑白金那样的新王国,还是一个未知数。

从史玉柱投资的项目来看,涉及领域有作为主业的保健品、也有金融、原材料和IT,这些产业之间缺少相互关联和互补性,而且原材料和网络游戏项目的投资很明显有追逐热点痕迹。但越是热点项目,其风险也越大。

征途网络在上海市徐汇区浦原科技园所租的办公室,原本属于一家担保公司。由于宏观调控的影响,这家公司还没有开始业务就关门了。唐山港陆焦化项目已经因为宏观调控,无法达成青岛健特生物希望的收益率而取消。网络游戏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也许比港陆焦化项目更多。

在这样的错觉氛围里,史玉柱的巨人集团的名声越来越大。盛名之下的史玉柱和巨人集团,不免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错误的高估愈来愈同巨人的实际能力脱节

㈨ 绿谷的研究院

绿谷研究院于成立2005年4月,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及我国着名中医药企业绿谷集团三家合作组建。
研究院下辖临床前研究中心,临床研究中心、西安绿谷药物研究所、福州绿谷药物研究所、北京中卫女性健康研究院等部门。目前科研人员有40人左右,其中博士学位以上6人,硕士研究生十五人以上。
临床前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内容分四个大类,包括妇科、肿瘤、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的新药研发。临床前研究中心目前顺利进行的项目多达15个,且在近期内就见成果。临床研究中心也同时进行10个项目的临床试验,与二十多家医疗机构签订了临床协议。
绿谷研究院通过绿谷集团的资金和产业化资源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和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科研力量紧密结合,在创新药物(包括中药、化学药等)和营养保健品研发及相关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强强联合、资源互补,将为中药现代化提速。

㈩ 上海有什么比较有名的药企

1,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总投资额6235.7万美元,致力于肿瘤学、病毒学、移植学等关键治疗领域,努力从根本上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2,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港交所股票代号:02607;上交所股票代号:601607)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全国性国有控股医药产业集团。

3,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国家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上海瑞金医院广慈医学高科技公司等五家企业共同发起的并以上市为目标的高科技制药企业。

4,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

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谷制药”)成立于2000年5月,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上海绿谷(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专业从事药品研发、生产的现代化制药企业,位列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民营科技百强企业、上海市工业集团五十强企业之一。

5,上海美优制药有限公司

上海美优制药有限公司系上海医药工业公司上海海博股份有限公司及上海美优制药有限公司职工持股会三方组成的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于1943年,具有60年之久的药物制剂的生产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