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区块 » 凯雷集团的股票价格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凯雷集团的股票价格

发布时间: 2022-05-03 06:25:04

① 徐州重工是不是已经被美国'"凯雷财团"收购

2005年10月26日,新华社从徐州发了一条专电,“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25日在此间宣布,徐工集团当日与美国凯雷投资集团签署协议,出售其全资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85%的股权。

该交易总价值约3.75亿美元,交易完成后,徐工集团将保留徐工机械15%的股权。该交易已获得徐州市政府的批准,待江苏省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后,将按照有关程序向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报批”

徐工机械董事长王民说,引入凯雷投资将使徐工集团获得高新技术、发展资金和新的项目,加快徐工机械做强做大、走向国际化的步伐。

从当时徐工董事长的表态,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制造业的一些心态,认为企业出售可以“获得高新技术”,获得“发展资金”,获得“新的项目”,“做强做大,走向国际化”。

可见新技术和资金,对当时徐工的吸引力。

徐工机械被收购事件自此谢幕,中国保住了徐工机械的所有权。

实际上,徐工机械的母公司徐工集团,2017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

2017 年 9 月,“第四届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大会”发布的“ 2017 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 50强排行榜”,中国企业徐工集团位列第 7 位,连续数年成为唯一进入前 10 位的中国企业。

② 问:股票名前带s如s深发展是什么意思多谢!

现在大多数都已经股改,还没有股该的股票加S

“10月是个坎。”“十一”长假之后,投资尚未股改公司股票尤其要小心踩雷。短期内能够完成股改重组固然是重大利好,不少股评也在追捧这类概念,但股改剩菜之所以成为“剩菜”,就是因为个中变数和没谱的事太多。

今日起,G股将功成“名”退,未实施股改公司的简称前将加上“S”标记。这标志着官方认定的股改时代已经终结,剩余留在“S”股时代的公司将面临尴尬。

沪深两交易所均已做出明确表态,“S”标记的股票如到年底还未股改,将对其交易制度做出调整。

“S”族交易制度会有什么限制?市场分析人士预测,交易所很可能像对待ST股那样,将“S”股的涨跌幅限制在5%。市场亦早有传言,有关官员表示,未股改公司将打入三板市场。更有人指出,拒不股改公司将会受到再融资方面的限制,甚至被暂时停牌、停止交易。

德鼎投资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节前,1062家上市公司已经完成股改,已经进入股改程序但还未实施股改的有119家,还未进行股改的公司有162家,占整个上市公司总数的12%。留到最后的,几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股东“烂账”最普遍

-屯河——德隆后遗症;

-东北高速(资讯 行情 论坛)——资金及刑事要案,控制权争夺未决;

-三联商社(资讯 行情 论坛)——大股东占款,股东内讧;

-酒鬼酒(资讯 行情 论坛)——大股东占款,地方政府惜嫁;

-华源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大股东占款,重组太折腾;

-*ST科龙——被顾雏军“掏空”之后……

余下的未股改公司绝大多数存在亏损严重、股权冻结、大股东占款等问题。连年亏损、资产质量差、大股东无力支付对价来满足流通股东的要求,是这类公司股改难以跨越的门槛。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未股改公司占用资金清欠工作形势严峻。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30日,沪深两市还有147家公司存在资金占用问题,占用余额高达315亿元。这些存在资金占用问题的公司中,未股改公司占了绝大多数。股东问题浓缩了公司治理在过去一个时代的缩影。

德隆系三驾马车难以股改

*ST屯河(资讯 行情 论坛)已经彻底完成重组颇有一段时日,但是投资者们期待的股改消息却迟迟不肯露面,究其原因,还是大股东惹的祸。

*ST屯河的相关人士称:“股改是由大股东牵头提案,而*ST屯河目前名册上的大股东仍为德隆系,而德隆系持有的*ST屯河的股票已经质押给债权银行,中粮集团不能完成过户,目前德隆系的善后事宜由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所以目前没有一个能够提出股改议案的大股东,自然没办法股改。”

该人士还表示,目前股权过户仍没有时间表,从而股改也没有时间表,在*ST屯河股改的问题上,如果没有管理层的出面协调,恐怕年内难以实施了。

湘火炬(资讯 行情 论坛)、*ST合金的情况与*ST屯河的情况完全一样,他们合称德隆系的三驾马车,在德隆系的地位举足轻重,如今同样因为大股东的缺失不能启动股改,这一切一切恐怕都要等到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与有关银行达成一致协议后才可以进行股改了。

大股东欠款拖延股改

东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9月1日披露“力争在2006年9月底前进入股权分置改革程序”,但因非流通股股东之间就非股改事项未达成一致意见,所以仍未能在9月底前进入股改程序。公司力争最早在2006年10月底前、最迟在2006年12月底前进入股改程序。

上市公司受大股东控制,其公告也就颇有意思,把不能股改的责任推给了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分歧,但是分歧的原因却没在公告中提到。相关报道显示,其真正不能进入股改的原因是大股东巨额占款问题得不到圆满解决。

类似的公司还有酒鬼酒、美菱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和三联商社。财富证券的分析师王磊表示,相比德隆系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的股改问题相对容易解决,而且管理层也明确提出要求这些公司解决问题,尽快股改,所以王磊认为,东北高速等公司在年内进入股改程序尚有可能。

华源股份:先重组再股改

华源股份(600094)因资金链紧张逐步陷于整体危机,截至2005年12月31日,控股股东及其附属企业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的余额为3.58亿元。为改变现状,该公司在2005年年度报告中披露了清欠方案及其实施时间表,公司方面表示,将继续严格执行清欠方案实施时间表,全额收回被占资金。

另据媒体报道,华源集团内部人士称华源整体重组方案终于尘埃落定,由华润集团(下称“华润”)出资50亿元,鼎晖基金出资20亿元注资华源的整体方案已经获得国资委批复,而由华润主导的华源集团重组也已进入实质性运作。

但是种种利好消息始终唤不出华源股份明确的股改时间表。截止到目前,该公司尚未有任何关于股改事宜的公告。财富证券分析师王磊认为,重组是该公司股改的先决条件,只有控股股东尽快完成重组,华源股份才有可能在证监会规定的年底之前完成股改。

*ST科龙:地道股改困难户

绩差公司是股改困难户的“主力军”,而像*ST科龙这样集内忧外患于一身的上市公司更是股改的老大难。

翻看*ST科龙最近一年的公告,一系列不利公告不断映入眼帘。而曾经叱咤风云、呼风唤雨、在2001年斥资5.6亿元收购了时为中国冰箱产业四巨头之一的广东科龙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20.6%股权的并购行家顾雏军,此时也“在狱咏蝉”、分身乏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名公司高管能够说明*ST科龙进入股改程序的具体时间,只有一部分抱乐观态度的分析师认为该公司股改不会晚于今年年底,但究竟后市如何,现在还无法预测。

外资持股:“没谱”的博弈

外资股东是把“双刃剑”,既能造成二级市场的重大利好,比如G股融资第一单——豪西盟增持G华新(资讯 行情 论坛)至控股;也能造成巨大的利空悬念。一般而言,相比内资股东,在对价支付上外资股东会更强硬,在并购审批中外资股东会更“没谱”。

深发展(资讯 行情 论坛):零对价之困

从没有一个公司像深圳发展银行有限公司(000001,以下简称“深发展”)这样“牛气”,虽然经过修改,深发展的股改方案仍然近似零对价:股改完成后的12个月的最后60个交易日内,如果平均股价不在7.25元-8. 75元之间,深发展以定向分红的方式派发现金,但每10股不超过0.48元。

不出所料,在深发展7月17日的股东大会上,深发展股改方案的投票流通股东中同意的38.92%;反对的37.28%;弃权的23.79%。哪怕是事先做好沟通工作的机构投资者——深发展前五大流通股东中也有三位弃权。同时,深发展的流通股东选择“用脚投票”,使深发展的股价从股改方案前的8.99元/股下跌到7元左右,纵然今年中期业绩大涨176%,也没能使深发展的股价爬上8元。

深发展的股改陷入僵局,但这只是一连串僵局中的一个。深发展的第一大股东Newbridge Asia AIV Ⅲ,L.P.(以下简称“新桥控股”)是外资股东,2004年溢价受让原始股的代价进入深发展,共持有深发展17.89%的外资法人股票,而深发展的非流通股在总股本中所占比例不超过28%,如果支付对价,新桥需要承担其中的绝大部分。今年年底是新桥控股持有深发展股票的禁售期届满之日,新桥控股寻找其他投资者接班。在这个紧要关头,且不说新桥控股是不是愿意拿出大代价来给深发展通过股改,且根据股改方案最后的支付对价者很有可能是新来接替新桥控股的股东,新接棒的股东是否愿意支付也很难说。无法解决好股改,引入新的投资者遥遥无期。

这也使深发展现在惨不忍睹的资本充足率很难得到改善。仔细看深发展2006年的中报,它的财务指标中有两项是不达标的:首先是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率12.64%,比规定的不超过10%高出一些,但和往年相比在不断下降中。然后就是资本充足率,从2004年至今没有超过4%的,2005年年末至今也在不断下降,截至2006年6月30日,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为3.58%,离安全线8%非常遥远。有报道称,深发展将引入GE入股,同时发行次级债来解决资本充足率问题,但股改不完成,这一切都是妄想。

徐工科技(资讯 行情 论坛):争议性外资并购

闹得沸沸扬扬的凯雷徐工并购案被一再搁浅,是外资问题阻扰股改步伐的典型。去年10月,凯雷集团欲以3.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徐工机械85%股份。然而,外资并购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大讨论逐日升温,在国内一片反对声中,徐工并购案至今仍在等待商务部的批准。

据媒体报道,凯雷集团正在考虑降低持股比例至50%,以争取获得中国政府对其收购徐工机械的批准。10月25日,将是徐工并购案协议到期之日,在此之前,凯雷集团的提议能否通过呢?如果顺利通过,徐工科技将立即进行股改,通不过则继续推迟。

东风科技(资讯 行情 论坛):日方股东犹豫

截至目前,东风科技既没发布股改动议,也没任何提示性公告。有媒体消息称,东风科技股改的最大阻力来自于合资股东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的分歧。

该股东持股占东风科技总股本的37.5%,与东风汽车(资讯 行情 论坛)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平分占总股本75%的全部非流通股,对价支付必须同日方股东协商后才能确定。而日方股东目前对支付对价仍持犹豫态度,使得东风科技无法进行股改。

乐凯胶片(资讯 行情 论坛):柯达持股亏损

2003年,柯达以每股8.3元的价格取得乐凯胶片13%的股份,溢价192.25%,柯达成为乐凯胶片的第二大股东,所持股份仅次于乐凯集团。双方还约定柯达于2006年4月前择机再持有乐凯胶片7%的股权。

然而,由于胶片行业的没落,乐凯胶片的股价已经跌落4元左右,柯达也不愿意继续增持。据乐凯胶片8月18日公布的半年报显示,柯达至今仍然只持有乐凯13%的股份。且根据现在乐凯胶片的股票价格,柯达已经亏损了一半,再要其支付对价恐怕极不情愿。

私有化与股改两难

中石化子公司前后天壤

自8月18日中石化宣布进入股改程序后,中石化旗下仍在上市的5个子公司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先股改还是先私有化的争论又一次甚嚣尘上。

本来,最好的局面是,股价在适当的价位时,不进行股改而直接私有化,这能节省股改支付对价的成本。但是由于有了私有化预期,这5家公司的股价自2月份中石化宣布对4家子公司进行私有化后有了相当程度的上涨。

③ 冒用凯雷投资集团的股票私募的骗子抓到没有涉案金额多少

N个亿,捉个小鱼,大的一般是不会上勾的,

④ 凯雷投资集团怎么样 怎么去投资 凯雷投资集团CAP股权怎么样

楼上所言绝对是污蔑。凯雷投资有限公司绝对是很正规的黄金理财公司,更不存在诈骗以及公安机关调查的事情,这些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⑤ 股票名前的“s”是什么意思

现在大多数都已经股改,还没有股该的股票加S

“10月是个坎。”“十一”长假之后,投资尚未股改公司股票尤其要小心踩雷。短期内能够完成股改重组固然是重大利好,不少股评也在追捧这类概念,但股改剩菜之所以成为“剩菜”,就是因为个中变数和没谱的事太多。

今日起,G股将功成“名”退,未实施股改公司的简称前将加上“S”标记。这标志着官方认定的股改时代已经终结,剩余留在“S”股时代的公司将面临尴尬。

沪深两交易所均已做出明确表态,“S”标记的股票如到年底还未股改,将对其交易制度做出调整。

“S”族交易制度会有什么限制?市场分析人士预测,交易所很可能像对待ST股那样,将“S”股的涨跌幅限制在5%。市场亦早有传言,有关官员表示,未股改公司将打入三板市场。更有人指出,拒不股改公司将会受到再融资方面的限制,甚至被暂时停牌、停止交易。

德鼎投资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节前,1062家上市公司已经完成股改,已经进入股改程序但还未实施股改的有119家,还未进行股改的公司有162家,占整个上市公司总数的12%。留到最后的,几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股东“烂账”最普遍

-屯河——德隆后遗症;

-东北高速(资讯 行情 论坛)——资金及刑事要案,控制权争夺未决;

-三联商社(资讯 行情 论坛)——大股东占款,股东内讧;

-酒鬼酒(资讯 行情 论坛)——大股东占款,地方政府惜嫁;

-华源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大股东占款,重组太折腾;

-*ST科龙——被顾雏军“掏空”之后……

余下的未股改公司绝大多数存在亏损严重、股权冻结、大股东占款等问题。连年亏损、资产质量差、大股东无力支付对价来满足流通股东的要求,是这类公司股改难以跨越的门槛。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未股改公司占用资金清欠工作形势严峻。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30日,沪深两市还有147家公司存在资金占用问题,占用余额高达315亿元。这些存在资金占用问题的公司中,未股改公司占了绝大多数。股东问题浓缩了公司治理在过去一个时代的缩影。

德隆系三驾马车难以股改

*ST屯河(资讯 行情 论坛)已经彻底完成重组颇有一段时日,但是投资者们期待的股改消息却迟迟不肯露面,究其原因,还是大股东惹的祸。

*ST屯河的相关人士称:“股改是由大股东牵头提案,而*ST屯河目前名册上的大股东仍为德隆系,而德隆系持有的*ST屯河的股票已经质押给债权银行,中粮集团不能完成过户,目前德隆系的善后事宜由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所以目前没有一个能够提出股改议案的大股东,自然没办法股改。”

该人士还表示,目前股权过户仍没有时间表,从而股改也没有时间表,在*ST屯河股改的问题上,如果没有管理层的出面协调,恐怕年内难以实施了。

湘火炬(资讯 行情 论坛)、*ST合金的情况与*ST屯河的情况完全一样,他们合称德隆系的三驾马车,在德隆系的地位举足轻重,如今同样因为大股东的缺失不能启动股改,这一切一切恐怕都要等到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与有关银行达成一致协议后才可以进行股改了。

大股东欠款拖延股改

东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9月1日披露“力争在2006年9月底前进入股权分置改革程序”,但因非流通股股东之间就非股改事项未达成一致意见,所以仍未能在9月底前进入股改程序。公司力争最早在2006年10月底前、最迟在2006年12月底前进入股改程序。

上市公司受大股东控制,其公告也就颇有意思,把不能股改的责任推给了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分歧,但是分歧的原因却没在公告中提到。相关报道显示,其真正不能进入股改的原因是大股东巨额占款问题得不到圆满解决。

类似的公司还有酒鬼酒、美菱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和三联商社。财富证券的分析师王磊表示,相比德隆系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的股改问题相对容易解决,而且管理层也明确提出要求这些公司解决问题,尽快股改,所以王磊认为,东北高速等公司在年内进入股改程序尚有可能。

华源股份:先重组再股改

华源股份(600094)因资金链紧张逐步陷于整体危机,截至2005年12月31日,控股股东及其附属企业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的余额为3.58亿元。为改变现状,该公司在2005年年度报告中披露了清欠方案及其实施时间表,公司方面表示,将继续严格执行清欠方案实施时间表,全额收回被占资金。

另据媒体报道,华源集团内部人士称华源整体重组方案终于尘埃落定,由华润集团(下称“华润”)出资50亿元,鼎晖基金出资20亿元注资华源的整体方案已经获得国资委批复,而由华润主导的华源集团重组也已进入实质性运作。

但是种种利好消息始终唤不出华源股份明确的股改时间表。截止到目前,该公司尚未有任何关于股改事宜的公告。财富证券分析师王磊认为,重组是该公司股改的先决条件,只有控股股东尽快完成重组,华源股份才有可能在证监会规定的年底之前完成股改。

*ST科龙:地道股改困难户

绩差公司是股改困难户的“主力军”,而像*ST科龙这样集内忧外患于一身的上市公司更是股改的老大难。

翻看*ST科龙最近一年的公告,一系列不利公告不断映入眼帘。而曾经叱咤风云、呼风唤雨、在2001年斥资5.6亿元收购了时为中国冰箱产业四巨头之一的广东科龙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20.6%股权的并购行家顾雏军,此时也“在狱咏蝉”、分身乏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名公司高管能够说明*ST科龙进入股改程序的具体时间,只有一部分抱乐观态度的分析师认为该公司股改不会晚于今年年底,但究竟后市如何,现在还无法预测。

外资持股:“没谱”的博弈

外资股东是把“双刃剑”,既能造成二级市场的重大利好,比如G股融资第一单——豪西盟增持G华新(资讯 行情 论坛)至控股;也能造成巨大的利空悬念。一般而言,相比内资股东,在对价支付上外资股东会更强硬,在并购审批中外资股东会更“没谱”。

深发展(资讯 行情 论坛):零对价之困

从没有一个公司像深圳发展银行有限公司(000001,以下简称“深发展”)这样“牛气”,虽然经过修改,深发展的股改方案仍然近似零对价:股改完成后的12个月的最后60个交易日内,如果平均股价不在7.25元-8. 75元之间,深发展以定向分红的方式派发现金,但每10股不超过0.48元。

不出所料,在深发展7月17日的股东大会上,深发展股改方案的投票流通股东中同意的38.92%;反对的37.28%;弃权的23.79%。哪怕是事先做好沟通工作的机构投资者——深发展前五大流通股东中也有三位弃权。同时,深发展的流通股东选择“用脚投票”,使深发展的股价从股改方案前的8.99元/股下跌到7元左右,纵然今年中期业绩大涨176%,也没能使深发展的股价爬上8元。

深发展的股改陷入僵局,但这只是一连串僵局中的一个。深发展的第一大股东Newbridge Asia AIV Ⅲ,L.P.(以下简称“新桥控股”)是外资股东,2004年溢价受让原始股的代价进入深发展,共持有深发展17.89%的外资法人股票,而深发展的非流通股在总股本中所占比例不超过28%,如果支付对价,新桥需要承担其中的绝大部分。今年年底是新桥控股持有深发展股票的禁售期届满之日,新桥控股寻找其他投资者接班。在这个紧要关头,且不说新桥控股是不是愿意拿出大代价来给深发展通过股改,且根据股改方案最后的支付对价者很有可能是新来接替新桥控股的股东,新接棒的股东是否愿意支付也很难说。无法解决好股改,引入新的投资者遥遥无期。

这也使深发展现在惨不忍睹的资本充足率很难得到改善。仔细看深发展2006年的中报,它的财务指标中有两项是不达标的:首先是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率12.64%,比规定的不超过10%高出一些,但和往年相比在不断下降中。然后就是资本充足率,从2004年至今没有超过4%的,2005年年末至今也在不断下降,截至2006年6月30日,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为3.58%,离安全线8%非常遥远。有报道称,深发展将引入GE入股,同时发行次级债来解决资本充足率问题,但股改不完成,这一切都是妄想。

徐工科技(资讯 行情 论坛):争议性外资并购

闹得沸沸扬扬的凯雷徐工并购案被一再搁浅,是外资问题阻扰股改步伐的典型。去年10月,凯雷集团欲以3.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徐工机械85%股份。然而,外资并购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大讨论逐日升温,在国内一片反对声中,徐工并购案至今仍在等待商务部的批准。

据媒体报道,凯雷集团正在考虑降低持股比例至50%,以争取获得中国政府对其收购徐工机械的批准。10月25日,将是徐工并购案协议到期之日,在此之前,凯雷集团的提议能否通过呢?如果顺利通过,徐工科技将立即进行股改,通不过则继续推迟。

东风科技(资讯 行情 论坛):日方股东犹豫

截至目前,东风科技既没发布股改动议,也没任何提示性公告。有媒体消息称,东风科技股改的最大阻力来自于合资股东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的分歧。

该股东持股占东风科技总股本的37.5%,与东风汽车(资讯 行情 论坛)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平分占总股本75%的全部非流通股,对价支付必须同日方股东协商后才能确定。而日方股东目前对支付对价仍持犹豫态度,使得东风科技无法进行股改。

乐凯胶片(资讯 行情 论坛):柯达持股亏损

2003年,柯达以每股8.3元的价格取得乐凯胶片13%的股份,溢价192.25%,柯达成为乐凯胶片的第二大股东,所持股份仅次于乐凯集团。双方还约定柯达于2006年4月前择机再持有乐凯胶片7%的股权。

然而,由于胶片行业的没落,乐凯胶片的股价已经跌落4元左右,柯达也不愿意继续增持。据乐凯胶片8月18日公布的半年报显示,柯达至今仍然只持有乐凯13%的股份。且根据现在乐凯胶片的股票价格,柯达已经亏损了一半,再要其支付对价恐怕极不情愿。

私有化与股改两难

中石化子公司前后天壤

自8月18日中石化宣布进入股改程序后,中石化旗下仍在上市的5个子公司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先股改还是先私有化的争论又一次甚嚣尘上。

本来,最好的局面是,股价在适当的价位时,不进行股改而直接私有化,这能节省股改支付对价的成本。但是由于有了私有化预期,这5家公司的股价自2月份中石化宣布对4家子公司进行私有化后有了相当程度的上涨。

⑥ 凯雷投资集团的发展现状

至2010年9月30日止,凯雷集团总共拥有近80只不同类型的基金,管理着超过977亿美元的资产。自1987年创立以来,已经投资647亿美元,主要在亚洲、欧洲和北美用于公司并购、房产以及创业投资等。据悉,自1987年成立以来,凯雷集团已在全球647亿美元的策略性投资中获得了巨额利润,给投资者的年均回报率高达35%。
美国凯雷投资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资本公司之一,截至2012年6月30日,凯雷管理资本规模约达1560亿美元,通过旗下99支基金及63支母基金从事于企业私募股权、实物资产、全球战略型金融资产及母基金解决方案投资领域的业务。凯雷备受人们关注的“资本”有两点:一是每年高达34%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二是其不凡的“家族背景”,在凯雷集团的投资人中,包括上一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及前总统老布什、前国务卿、前美国国防部长、前白宫预算主任……这份长长的要员名单中还包括前英国首相梅杰、前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前菲律宾总统拉莫斯以及像郭士纳这样的名流。
凯雷亚洲基金
凯雷亚洲基金(Carlyle Asia Partners,CAP)是亚洲地区(除日本外)规模最大、最活跃的股权投资团队之一,旗下专业投资人员分布于香港、上海、孟买、首尔、悉尼和新加坡等六个办事处。凭借雄厚的本土资源,凯雷亚洲基金在大中华地区、印度、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东南亚进行股权投资。
凯雷亚洲基金遵循凯雷投资集团奉行的为所投资的企业创造价值的理念,致力在维护本地公司品牌延续性和管理独立性的基础上,和亚洲企业建立长期伙伴关系,并帮助这些公司实现增长、提高价值。
作为亚洲规模最大、本地化程度最高的股权投资团队之一,凯雷亚洲基金拥有40多位资深专业投资人员和行业专家团队,在管理、财务、经营和行业方面积累了超过数百年的专业经验。这些专业人员通过跨地区合作,共同分享深入的行业知识和见解,为凯雷集团所投资公司的发展提供支持。
团队多次被评选为最佳收购/股权机构(《财资》杂志2009年度、《亚洲金融》2006年度、《财资》杂志2006年度和《国际私人股权》2005年度),是股权基金中最出色的团队之一。
自1998年以来,凯雷亚洲基金已投资20多家公司,投资金额约40亿美元,投资范围覆盖很多国家和地区,涉及行业包括金融服务、消费品、零售、工业制造、电信和传媒等。
凯雷亚洲基金团队管理三支基金:凯雷亚洲1号基金(7.5亿美元,成立于1999年)、2号基金(18亿美元,成立于2006年)和3号基金(25.5亿美元,2010年募集完成)。
凯雷日本基金
凯雷日本基金成立于2000年,是一支专注于日本市场并常驻于东京的投资团队,其总部位于东京。该团队主要进行管理层主导并购及对有规模企业及家族进行大额股权投资, 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扩张注资﹑行业整合﹑企业转型和重组﹑家族产业继承等寻求契机加速其业绩增长。凯雷日本基金拥有经验丰富的日本投资专家,对日本的文化习惯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该团队通过采取支持管理层的方式,本着中、长期的投资视野,与旗下投资公司的管理层进行紧密合作,致力于提高营运和财务效益及管理能力,从而提升旗下投资公司价值。
凯雷在日本拥有两支基金,包括凯雷日本I号基金(500亿日圆于2001年成立)和凯雷日本II号基金(2,156亿日圆于2006年成立)。该团队在日本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赢得了当地及国外投资者的一致信赖。其第二支基金凯雷日本II号基金中有一半的投资来自于日本的机构和投资者。
该团队在多个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汽车、化工、消费及零售、金融服务、保健、工业、电讯和传媒等行业。
凯雷亚洲增长基金
自2000年成立以来,凯雷亚洲增长基金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增长资本平台。该基金致力于在中国、印度及韩国等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发掘当地杰出的企业家、管理团队和各行业的新兴领导者,并进行投资。其投资对象不限于某一行业,而是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而定。旗下专业投资人员均来自各国本土,分布于北京、上海、香港、孟买及首尔等办事处。凯雷亚洲增长基金管理超过三十多个投资项目,涉及消费及零售、能源及电力、教育、金融服务、医疗保健、工业、房地产、科技及商业服务以及电信及传媒等十多个行业,其中主要投资项目包括分众传媒、泰和诚医疗服务、中国森林控股、宏华石油设备及特步。
该团队管理4支基金:凯雷亚洲创投基金I(基金规模为1.59亿美元,成立于2000年)、凯雷亚洲创投基金II(基金规模为1.64亿美元,成立于2002年)、凯雷亚洲增长基金 III(基金规模为6.8亿美元,成立于2006年6月)及凯雷亚洲增长基金 IV(基金规模为10.4亿美元,成立于2009年6月)。
凯雷亚洲房地产基金
凯雷亚洲房地产基金成立于2002年,致力于在亚洲各国,特别是中国和日本两个重点市场寻找和投资于有增值潜力的项目,包括经营型物业并购、资产重新定位、开发项目以及房地产公司股权投资。凯雷亚洲房地产基金采取围绕重点市场进行投资的策略,其团队分布于北京、香港、上海和东京,每个团队都由熟悉本地及全球房地产和资本市场的当地人士组成,专注其所在市场的投资。该基金以对每个市场的基本面的深入分析为基础,在写字楼、住宅、工业、商业零售、酒店及养老型住宅等领域发掘投资机会。凯雷亚洲房地产基金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寻找投资机会,对项目进行严格评估和筛选,并与合作方或卖方进行独家磋商,从而加快了交易过程,同时确保各种复杂的交易能够顺利完成。
凯雷亚洲房地产基金的团队与每一个重点市场的合作伙伴紧密配合,积极参与资产管理以创造更多的价值。该团队针对每一项投资制定一套完整的商业计划和经营策略从而达到对资产的收益和价值作最大限度的提升。该团队拥有一项其他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与凯雷投资集团旗下众多基金,尤其是在亚洲运营的其他几支基金之间的密切合作。这种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凯雷庞大的全球资源平台所能提供的的协同效益。
该团队管理两支基金,包括于2005年启动,规模为4.1亿美元的凯雷亚洲房地产基金I以及2008年启动的凯雷亚洲房地产基金II。

⑦ 中国太保凯雷集团入股

太平洋保险是世界保险200强第45位,国内三大保险公司之一。
中国第一家全国性国有股份制保险公司,中国企业500强,首任董事长:戴相龙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
最早(1992年)成立资金运用中心,中国资本市场最早一批参与者,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
2006年,成为首批获准成立独立资产管理公司的保险公司
是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拥有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自营席位
是银行间市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
财政部国债重要的机构持有人
可以直接认购金融证券和AAA级企业证券
主要投资渠道:
股票基金
国债金融债券AAA级企业债券
银行存款(包括大额协议定期存款)
股权投资
基础设施投资
境外投资
年报显示,中国太保持有工商银行股权,市值超过51亿元,持有海通证券股权,市值超过43.9亿元。
另外还有中国平安、深发展A和交通银行等金融类股权。
公司广泛投资的不同领域的各类公司的股票,获得良好的收益。
以33.8元配售中国平安,收盘价为61.45元投资收益率82%
以3.76元配售广深铁路,收盘价为6.25元投资收益率66%
以3.12元配售工商银行,收盘价为6.30元投资收益率102%
以4.95元配售大秦铁路,收盘价为17.10元投资收益率245%
太平洋保险投资于政府支持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且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世博投资——发起并认购30亿元世博投资计划,用于上海世博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铁道部投资——认购10亿元铁道部开放式债权投资计划,用于购买京沪高铁等线路的机车车辆;
◆华能能源投资——认购5亿元华能能源投资计划,用于建设华能伊敏煤电联营一体化工程;
◆上海地铁投资——认购2亿元申通债权投资计划,用于上海地铁交通建设。
三、2007年太平洋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增长197%,净利润增长583%,中国人寿投资收益增长79%,净利润增长95%。08年一季度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投资收益比去年同期增长76%,净利润增长33%,
一季度每股收益0.23元,中国人寿一季度每股收益0.12元。国内基金一季度总体亏损6400亿元。
四、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与美国凯雷集团及保德信金融集团实现战略合作后,
无论是客户服务还是投资收益在国内同行业中遥遥领先
2005年,太平洋寿险分配给广大客户的红利为3.82亿元;2006年,分配红利11.05亿元;增长189%
合资上市之后公司投资赢利丰厚,为回馈广大分红险老客户,特别推出“不担风险,分享收益”的回馈
活动2007年度至2008年6月30日前的分红险存款客户,太平洋保险公司在正常分配红利的基础上额
外赠送总额达16.66亿元的特别红利,本次派发特别红利,将红利的结算收益率提升到7.2%!
美国凯雷投资集团:“全球最具吸引力的赚钱机器”
现任董事长郭士纳美国IBM前董事长兼CEO,凯雷合伙人--乔治•索罗斯
凯雷投资集团管理资产达80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投资机构之一。成立20年来的年回报率一直保持在
35%以上。投资方法以谨慎、成熟而纪律严明着称,凯雷集团投资的企业,都是所在行业的领导者。
凯雷投资集团被称为“总统俱乐部”:
美国前总统布什出任凯雷亚洲顾问委员会主席,英国前首相梅杰担任凯雷欧洲分公司主席,菲律宾前总
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美国前证交会主席列维特担任其顾问。美国前国务卿、国防部长、白宫
预算主任均曾任凯雷要职,
保德信公司是美国最强大的金融集团,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之一,管理资产5110亿美元;
极受公众尊重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⑧ 滚雪球私募全国排名

滚雪球私募全国排名业绩是:38/1769,排名相对靠前。

私募,即私募投资基金,是指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募集的,投资于股票、股权、债券、期货、期权、基金份额及投资合同约定的其他投资标的(如艺术品、红酒等)的投资基金,简称私募基金。
股权分置改革是政府的既定目标。改革结束后,我国股票市场可流通的股票数量将是改革之前的3~4倍。上市公司之间的收购也将比全流通之前简单得多。
敌意收购(hostileacquisition)的压力也将迫使现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加密切地与股东合作,以避免被收购的被动局面出现。此外,股票全流通后,为达到产业扩张的目的,上市公司之间的相互收购也将变得容易且更有经济效率改善的意义。
通常上市公司不论何种形式的收购,都会给其财务结构带来较大的影响,并导致股票价格有所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对私募基金的投资模式带来变化。其中有些私募基金可能专注于这样的业务,由普遍投机性私募基金转变为专业化从事上市公司并购甚至产业并购的合作伙伴性基金(M&AFund)。
这种收购基金正是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为数庞大的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equityfund)中的一种。以在我国多有斩获的美国凯雷集团为例,该公司自有资金约为80亿美元,而投资带动的资金可达800亿美元,比我国A股市场全部私募基金的总数还要多。
强大的资金优势、政治优势和全球资本上谙熟的人脉关系,对一些并购项目基本上可以进行一些外科手术式的操作,即整体收购,不用十分费力地拿到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获取超过30%的年收益率。此外,在内地非常活跃的房地产投资商凯德置地(capitaland),其母公司则是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大型房地产商嘉德置地集团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这些国际投资机构,以全球化的金融眼光来看待机会,巧妙地组合资产,进行跨国金融市场套利。
在国际私募股权基金迅速发展的状况下,我国的私募基金行业的政策限制,将逐渐变得宽松。以当前我国证券市场规模,有3亿元左右人民币自有资产的私募基金可以向这个方向摸索,通过3倍的杠杆比例,带动10亿元左右的投资。此外还要深入研究国际并购基金的商业模式,争取寻找跨国金融市场套利的机会。

⑨ 凯雷投资集团的投资价值

投资最熟悉的行业
凯雷专注于拥有丰富经验及专业知识的行业。凯雷投资集团相信凯雷对行业的专注令凯雷投资集团能够站在趋势前沿。凭借对未来的远见,凯雷投资集团为旗下投资公司保驾护航,从而使其得以应对行业挑战并把握商业先机。
长期合作伙伴
凯雷投资理念的核心是尊崇伙伴关系及长期价值创造。对于旗下投资公司,凯雷投资集团的目标是助其提升营运效率,寻求战略增长机会,以及创建可带来持久回报的最佳管理实践。
独立性及连续性
凯雷投资集团致力保持旗下所投资公司的管理及运营的独立性,使其在享用凯雷网络提供的全部资源及经验的同时得以保持品牌的连续性。有别于多数战略投资者,其往往寻求把所投资公司并入自身全球业务的不同部分中去,凯雷则力促旗下公司独立自主地繁荣发展。
纪律及勤勉
凯雷投资集团奉行风格保守、纪律严明的投资哲学,由于这一理念,凯雷投资集团致力投资管理卓越的公司及凯雷拥有斐然经验的行业,从而创造持续的高回报。正 是这种谨慎的作风令凯雷成为可信、可靠的长期合作伙伴。
同一个凯雷
凯雷的标志是凯雷投资集团的公司文化,这一文化激励着来自全球不同基金、不同行业及地域的多位投资专家紧密如一地并肩工作。
高度承诺
为进一步与旗下所投资公司保持一致利益,凯雷投资集团的专业投资团队以自身资金和凯雷的投资者共同出资,表现出凯雷的高度承诺、专业精神及工作热情。凯雷在亚洲十多年的耕耘,凯雷投资集团将坚守承诺,无论市场兴衰,都将倾力抚助旗下所投资公司保持稳定增长,并创造持久价值。

⑩ 凯雷投资集团的收购计划

1.75亿美元收购正大旗下卜蜂国际11.3%股权
凯雷投资集团亚洲新闻发言人周红旗先生表示凯雷亚洲基金III宣布以1.75亿美元有条件收购正大集团所拥有的卜蜂国际有限公司(卜蜂国际)(HKSE:0043)的可转换股,同时凯雷亚洲基金还获得股票期权,凯雷将拥有卜蜂国际约11.3%的股权,此举是2到3年内凯雷对国内农、林、牧、渔企业持续关注的结果。”
收购强生血液检测业务
2014年4月1日,强生公司已接受凯雷投资集团以约40亿美元收购该公司旗下Ortho-Clinical Diagnostics业务的提议。
凯雷在2014年1月份对这项血液化验业务提出收购提议,强生表示,上述决定是在与相关工作委员会和工会协商后做出的。预计交易将在2014年年中以前完成。
强生旗下的Ortho-Clinical Diagnostics业务主要生产血液筛查设备,也从事实验室血液检测业务,包括利用血型检测的手段筛查艾滋病病毒和丙肝病毒等各种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