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何为机构持仓
国际权威基金评级机构在"今日财经论坛"提醒:基金属哪类须看持仓比例
周末举行的“今日财经论坛”最被投资者关注的嘉宾之一不是基金经理而是基金评级专家。国际权威基金评级机构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主任黄晓萍提醒投资者:对基金不能光听它们说自己是何种基金,更重要的是看它们实际的持仓比例。
对于基金评级机构来说,做好基金分类是首要的工作。黄晓萍用个通俗的比喻解释说,不同基金好比苹果和梨子,是不能进行比较的。据她介绍,晨星进入中国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将国内60多只开放式基金进行分类,这个分类工作并不轻松。
目前晨星将美国市场的8000多只共同基金细分为58类,而对于目前国内已有的60多只开放式基金,根据基金的资产类型,晨星(中国)将其分作5类:
一、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的基金,其股票投资占资产净值的比例≥60%;二、债券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的基金,其债券投资占资产净值的比例≥80%;三、配置型基金:投资于股票、债券以及货币市场工具的基金,且不符合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分类标准;四、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的基金,货币市场工具包括短期债券、央行票据、回购、同业存款、大额存单、商业票据等;五、保本基金:基金招募说明书中明确规定相关的担保条款。
根据国内现行法规规定,“一个基金投资于国家债券的比例,不得低于该基金资产净值的20%”。因此,晨星结合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对股票型基金的分类标准为“股票投资占资产净值的比例≥60%”,主要是考虑股票型基金在本身可控范围内需要有一定的现金留置和策略性调整的空间。在上述规定被取消后,晨星对股票型基金的分类标准将立即调整为“股票投资占资产净值的比例≥70%”,与晨星在全球的分类标准接轨。如果上述法规规定没有改变,随着国内资本市场与基金市场的发展和成熟,两年之内晨星对于股票型基金也将启用晨星的国际分类标准。
而国内所有开放式基金的最新动态排名,“今日财经”理财版已固定于每周二及时披露晨星的统计结果。
另据黄晓萍披露,遵循国际惯例,晨星(中国)还将推出基金管理公司星级评定,以更方便投资者购买基金时作参考。
据悉,国内基金评级机构还有银河证券、中信证券的所属机构。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 诸葛廷栋
‘贰’ 股票中个股机构连续增仓是什么意思
表示机构在不断地买进些股票,在建仓,以后要拉升的可能性加大。
‘叁’ 在哪能查到一只股票有没有机构持仓,都有什么机构持仓
一般情况,股票软件里面的F10里面的股东资料有展示前十大股东的(流通和非流通股)。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09-0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肆’ 机构做股票可以一次性把所有仓位卖光吗
机构做股票都是长期的一个过程,机构资金很大的,一次性根本出不完,都是分批出货。如果是游资的话,很可能就当天买进,第二天就卖出了。
机构买一只股票拿得长的可以拿好几年,短的起码也是好几个月的。
‘伍’ 主力洗盘和出货太像了,有哪些有效识别的办法呢
震仓和做头区分难点, 震仓和做头之所以难以识别,是因为,从走势上来看,在后续的拉升来到之前,两者在走势上没有任何差别,比如下面两只个股:
‘陆’ 机构加仓一只股票一般会持有多久,做长线还是短线,为什么很多被机构建仓的股票长幅很大,机构会做庄吗
机构加仓一般会持有3个月-1年左右.除非极大的行情才会持有1.5年-2年.市场上,多数是短线机构.
‘柒’ 股票里面的量化是什么意思
股票里面的量化指的是用先进的数学模型代替主观判断,然后从庞大的历史数据中海选能带来超额收益的情况以制定策略,随后用数量模型验证及固化这些规律和策略。此外,量化交易是指利用统计学,数学,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的金融理论,来辅助投资者更好地盈利。
拓展资料
一、常见的十大量化投资策略
01、海龟交易策略
海龟交易策略是一套非常完整的趋势跟随型的自动化交易策略。这个复杂的策略在入场条件、仓位控制、资金管理、止损止盈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这基本上可以作为复杂交易策略设计和开发的模板。
02、阿尔法策略
阿尔法的概念来自于二十世纪中叶,经过学者的统计,当时约75%的股票型基金经理构建的投资组合无法跑赢根据市值大小构建的简单组合或是指数,属于传统的基本面分析策略。
在期指市场上做空,在股票市场上构建拟合300指数的成份股,赚取其中的价差,这种被动型的套利就是贝塔套利。
03、多因子选股
多因子模型是量化选股中最重要的一类模型,基本思想是找到某些和收益率最相关的指标,并根据该指标,构建一个股票组合,期望该组合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跑赢或跑输指数。如果跑赢,则可以做多该组合,同时做空期指,赚取正向阿尔法收益;如果是跑输,则可以组多期指,融券做空该组合,赚取反向阿尔法收益。多因子模型的关键是找到因子与收益率之间的关联性。
04、双均线策略
双均线策略,通过建立m天移动平均线,n天移动平均线,则两条均线必有交点。若m>n,n天平均线“上穿越”m天均线则为买入点,反之为卖出点。该策略基于不同天数均线的交叉点,抓住股票的强势和弱势时刻,进行交易。
双均线策略中,如果两根均线的周期接近,比如5日线,10日线,这种非常容易缠绕,不停的产生买点卖点,会有大量的无效交易,交易费用很高。如果两根均线的周期差距较大,比如5日线,60日线,这种交易周期很长,趋势性已经不明显了,趋势转变以后很长时间才会出现买卖点。也就是说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亏损。所以两个参数选择的很重要,趋势性越强的品种,均线策略越有效。
05、行业轮动
行业轮动是利用市场趋势获利的一种主动交易策略其本质是利用不同投资品种强势时间的错位对行业品种进行切换以达到投资收益最大化的目的。
06、跨品种套利
跨品种套利指的是利用两种不同的、但相关联的指数期货产品之间的价差进行交易。这两种指数之间具有相互替代性或受同一供求因素制约。跨品种套利的交易形式是同时买进和卖出相同交割月份但不同种类的股指期货合约。主要有相关商品间套利和原料与成品之间套利。
跨品种套利的主要作用一是帮助扭曲的市场价格回复到正常水平;二是增强市场的流动性。
07、指数增强
增强型指数投资由于不同基金管理人描述其指数增强型产品的投资目的不尽相同,增强型指数投资并无统一模式,唯一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希望能够提供高于标的指数回报水平的投资业绩。为使指数化投资名副其实,基金经理试图尽可能保持标的指数的各种特征。
08、网格交易
网格交易是利用市场震荡行情获利的一种主动交易策略,其本质是利用投资标的在一段震荡行情中价格在网格区间内的反复运动以进行加仓减仓的操作以达到投资收益最大化的目的。通俗点讲就是根据建立不同数量,不同大小的网格,在突破网格的时候建仓,回归网格的时候减仓,力求能够捕捉到价格的震荡变化趋势,达到盈利的目的。
09、跨期套利
跨期套利是套利交易中最普遍的一种,是股指期货的跨期套利(Calendar Spread Arbitrage)即为在同一交易所进行同一指数、但不同交割月份的套利活动。
10、高频交易策略
高频交易是指从那些人们无法利用的极为短暂的市场变化中寻求获利的计算机化交易,比如,某种证券买入价和卖出价差价的微小变化,或者某只股票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微小价差。这种交易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有些交易机构将自己的“服务器群组”安置到了离交易所的计算机很近的地方,以缩短交易指令通过光缆以光速旅行的距离。(该策略源码模板暂无)
‘捌’ 股票里 主力增仓 机构增仓 有分别吗
机构是机构投资者的简称,机构投资者主要是指一些金融机构。
包括银行、保险公司、投资信托公司、信用合作社、国家或团体设立的退休基金等组织,而主力的范围要广得多,没有明确的定义,主力一般包括是机构、炒家,或者上市公司本身。
每当股价上涨或者下跌时,总有不少股民朋友把主力资金的净流入或净流出用来当作股价走势判断的依据。但其实很多人对主力资金这个概念误解颇深,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容易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了,亏钱了都还发觉不出来。所以今天我打算和大家好好聊聊关于主力资金的那些事儿,希望给小伙伴们一些启示。强烈建议大家把整篇文章都看完,尤其是第二点非常之重要。开始之前,不妨先领一波福利--机构精选的牛股榜单新鲜出炉,走过路过可别错过:【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一、主力资金是什么?
由于资金量过大,会对个股的股票价格形成很大影响的这类资金,我们把这些叫做主力资金,包括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社保、养老金、中央汇金、证金、外资(QFII、北向资金)、券商机构资金、游资、企业大股东等。此中会比较简单就引发整个股票市场波动的主力资金之一的肯定要数北向资金、券商机构资金。
一般来说,“北”代表的就是沪深两市的股票,所以那些流入A股市场的香港资金以及国际资本都称为北向资金;港股为“南”,这就是为何会把流入港股的中国内地资金称为南向资金。之所以北向资金要关注,因为北向资金背后拥有强大的投研团队,这是一方面,知道许多散户不知道的东西,北向资金还有另外一个称谓叫做“聪明资金”,很多时候,北向资金的动作就是暗示我们一些投资的机会。
券商机构资金不单单拥有渠道优势,并且能及时拿到一手资料,一般而言,我们要去选择的个股的标准是:业绩较为优秀、行业发展前景较好的,对于个股的主升浪来说,很多时候与他们的资金力量分不开,所以也被称为“轿夫”。股市行情信息知道得越快越好,推荐给你一个秒速推送行情消息的投资神器--【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场一手资讯播报
二、主力资金流入流出对股价有什么影响?
通常来说,如果出现主力资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的情况,意味着股票市场里供小于求,股票价格自然会上涨;主力资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说明供大于求,股价下跌就会成为成为必然,很大程度上,主力的资金流向对于股票的价格走向是会产生影响的。不过只看流入流出的数据并非十分精确,时而也会有许多主力资金流出,股价却增高的情况出现,这背后的一个原因是,让主力利用少量的资金拉升股价诱多,接着再以小单的形式慢慢出货,而且不断的会有散户接盘,这也就导致股价上涨的原因。所以必须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选出一只优质的股票,事先做足准备设置好止损位跟止盈位并且实时跟进,到位及时并设计出相应的措施才是中小投资者在股市中赚取利益的关键。如果实在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研究某只个股,不妨点击下面这个链接,输入自己想要了解的股票代码,进行深度分析:【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应答时间:2021-09-2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玖’ 机构一般持仓多少比例容易拉高股价
事情可定。要看这支股票流通盘的大小,如果是小盘股的话主力控盘只要达到30%-40%完全可以拉动这支股票,如果要是大盘的话比例就相对要高一些至少要在50%-60%主力才能去拉动这支股票。
股价是指股票的交易价格,与股票的价值是相对的概念。股票价格的真实含义是企业资产的价值。
股价=每股收益x市盈率。
根据趋势理论,股价运动有三种变化趋势。
最主要的是股票的基本趋势。
即股价广泛或全面性上升或下降的变动情形。这种变动持续的时间通常为一年或一年以上,股价总升(降)的幅度超过20%。对投资者来说,基本趋势持续上升就形成了多头市场,持续下降就形成了空头市场。
股价运动的第二种趋势称为股价的次级趋势。
因为次级趋势经常与基本趋势的运动方向相反,并对其产生一定的牵制作用,因而也称为股价的修正趋势。这种趋势持续的时间从3周至数月不等,其股价上升或下降的幅度一般为股价基本趋势的1/3或2/3。
股价运动的第三种趋势称为短期趋势。
反映了股价在几天之内的变动情况。修正趋势通常由3个或3个以上的短期趋势所组成。
‘拾’ 在投行内部做量化交易与独立出去做量化交易有何不同
这里我们只说量化交易,不讨论量化研究和量化定价这一块的业务。
量化交易是分两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2008年以前,或者说Dodd-Frank法案以前,投行内部林立着各样的很多对冲基金或者类对冲基金的实体,比如Morgan Stanley的PDT(Process Driven Trading)和高盛的Global Alpha,而很多投资银行的自营交易业务也很像对冲基金。在这一阶段,这些类对冲基金的实体和外面的对冲基金是没有啥区别的,业务很类似——赌方向、做部分对冲(Partial Hedging)、跨市场套利,也非常敢于承担风险。
当时在投行内做对冲基金类型的量化交易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因为两点——第一是银行有着非常良好的融资渠道,融资成本显着地低于当时的对冲基金,如果你尝试去组建过一个基金,你就知道资金成本对于一个对冲基金的影响多么大——巴菲特这么多年的成功是离不开长期1.6倍的财务杠杆和其低于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资金渠道的(详细内容参见AQR的论文——Buffet's Alpha)。 炒股需要经常总结,积累,时间长了就什么都会了。为了提升自身炒股经验,新手前期可以私募风云网那个直播平台去学习一下股票知识、操作技巧,对在今后股市中的赢利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是银行有着一个灰色的信息流——客户的交易记录。这个交易信息,就是今天,也是非常有用的内部消息。几周前Bill Gross从PIMCO离开时,所有投行的Sales都疯了,不停地研究之前PIMCO在自己银行的仓位,然后分析那些债券最有可能最先被清盘,从而给其它客户交易建议。而当年文艺复兴多次更迭合作的投行,就是因为其大奖章基金的交易记录得不到妥善的保密,很多合作银行的自营交易桌跟着交易。
这两个优势造成了当时的自营交易极其暴利,而且管理层为了做大业绩,全力支持明星交易员放大杠杆——而实际上,金融危机期间很多的CEO都是靠着自营交易的暴利业绩从交易大厅升职到管理层的——比如Citi的前任CEO Pandit和摩根斯坦利的前任John Mack。
这也造成了,为什么很多高盛离职的自营交易员在金融危机后,当银行不能做自营交易后出来自立门户开设对冲基金,却完全无法复制当年的业绩——因为他们是因为整个组织的强大而获得超额收益,当失去了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后,一切都成为了浮云。
2008年,准确说是2009年后,一切都变了。
首先是政府明令规定自营交易不让干了,于是各种投行旗下的基金,放入资管部的放入资管部(比如Goldman Sachs Global Alpha进入GSAM),独立营业的独立营业(比如PDT从摩根斯坦利分离),要不直接就关门大吉了(比如UBS、德银)。
还有一些硕果仅存的,一般是在股票交易部门,打着对冲为名,通过会计手法,维持着极小的自营规模,这种类似的团队很多投行都有。但是不成气候了,也不会造成任何系统性的风险——当然,各种马路传奇故事也销声匿迹了。
银行内部还有没有量化交易了,其实还有——那就是随着计算机技术进步的自动化做市交易。做市在国内这个概念刚刚出现——因为期权做市商制度的引入。但是在美国这个是从华尔街开始就有的交易体系了。简单来说,就是假设你经营一家买可乐的小店,你有两个主要的交易——一是从总经销商那里拿货,用的价格是Bid,二是分销给街边下象棋和夕阳下奔跑的孩子们,这是Ask。Bid是你的进价,Ask是你的出货价格,Bid一般小于Ask(除非你是搞慈善的)。你持续的维持报出这两个价格,同时根据你的存货来调整报价或者对应报价的数量——比如你的存货太多,大爷不出来下象棋了,你就降低Bid,这样很难进到货了,而保持Ask,等待有人来消耗你的库存。
这个过程就是基本的做市商交易流程,在金融中,由于没有实际的总经销商供货,你的报价(Bid-Ask)是基于你对于对应资产的Fair Price的估计来决定的,通常是你算出来的均衡价格加减一个值构造成Bid-Ask组合。在很长的时间内,这个报价都是靠人来完成,这个过程是枯燥的,而且很容易出错——而对于期权类产品(非线性价格)也很难快速报价。我之前和期权交易员合作过很长时间,他们的工作不一定智力上很难,但是对于人得耐力绝对是一种挑战——因为在开市后他们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报价,一quote两quote,一quote两quote,似爪牙,似魔鬼的步伐,报价,报价,在这交易大厅报价... ...
于是,从简单的资产起,从交易所级别开始支持API交易了。什么是简单的资产,就是Vanilla类别的,比如个股、指数、外汇、国债等等。因此投行由于本来就是大量资产的做市商,开始把原来这套过程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后面大家发现计算机是完美胜任这项工作的,因为计算机能够高速计算库存来调整报价,还能报出很多复杂的单类型。因此从2000年开始个股、指数开始逐步被自动化做市来包揽,2005年后个股期权自动化做市大热,而2008年后外汇自动化做市也相当成熟了,2010年开始国债自动化做市也在美国兴起——这也是我目前在工作的内容。
那么对冲基金呢,除了传统的量化Alpha,他们难道不能也做这个业务吗?实际上,很多对冲基金的自动化做市业务比投行还要好——比如Citadel,比如KCG。但是区别何在?区别在于两点,第一是很多对冲基金不是专属做市商(Designated market maker)。DMM的特权是其有专属席位——在美国这样高度商业化的国家,DMM也是非常稀有的。原因在于,DMM是有责任的,那就是在各种大型金融危机中,当流动性极差的时候,DMM还是要持续的报价,一quote两quote,一quote两quote,似爪牙,似魔鬼的步伐... ... 在流动很差的时候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大家丢给你的都是不好的资产,比如大跌的时候,都在卖,你的Bid反复被Hit,然后又没人来hit你的Ask,浮动亏损可以非常大。那么DMM的特权呢,DMM可以获得非常高比例的rebate,也就是说,佣金返点非常高。这是对于其承担的义务的回报。
第二就是绝大多是对冲基金不是Broker,也是你一般想买股票不会去找他们报价。在外汇和债券这类市场中,有两级市场,一个是B2C市场,也就是零售市场,里面基本都是Broker-Client,而第二级就是B2B市场,都是Broker-Broker。一般来说,B2B市场的Bid Ask Spread要低一些。一个形象的例子就是,我小时候去批发书的商店买书,一个商店有本习题集没有,于是老板去隔壁家拿了一本,卖给我,最后肯定这个老板要把一部分价格还给隔壁家,我付的价格和老板付给隔壁家的价格就是B2C到B2B市场的差价。
这里投行又耍流氓了,他们有着B2C市场的接入优势,因此只要客户量够大,基本都能把自动化做市实现盈利——因为根据大数法则,一定时间内,买卖双方的交易量应该是均衡的。
那么对冲基金靠什么——靠更好的策略。对冲基金如果要做高频做市的,基本在B2B市场参与,他们不是DMM,但是也自己去报价,然后靠着对于价格走向的准确判断,来调整报价,实现拿到多数对自己有利的单,或者持有更久符合预测方向的单,来达到盈利。这种不是DMM却自发去做做市商的行为,叫做Open Market Making。
Citadel是期权自动化做市的王者,顶峰时期一年的利润可以到1 Billion(2009),而整个市场那年的利润也就是7 Billion左右。因此如果策略逆天,没有客户流,也能靠做市赚钱的。
此外,做市业务之外,对冲基金还多了很多机会。因为很多业务银行做起来不划算——比如商品。考虑一个金融类公司,不能光讨论交易策略,宏观上你一定要思考资金成本等问题,这才是投资之道在投资之外。商品这些之前银行干了很多坏事的业务(详细参加高盛的铜交易和JP的风电交易)都被监管方克以了极高的资本罚金。这是Basel III里面的规定,也就是你拿着1元的股票和1元的监管资产过夜受到的处罚是完全不同的,具体算法参见Basel对于RWA(Risk Weighted Asset)计算的细则。这一系列监管,造成了对冲基金有了大量的新业务——因为投行退出。而大量银行的人才也流向了对冲基金。
现在门径这么清晰,那么投行和对冲基金做量化交易的工作差别就很明显了——投行主要以自动化做市为中心的高频信号、客户流分析、报价博弈论等研究为主。而对冲基金主要是传统的量化Alpha、量化资产配置为主——当然还有公开市场自动化做市了。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祝投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