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格力集团又出手:从零持股到举牌 为何看上欧比特
格力电器的资本棋局又开始布下新子。
8月1日晚间,上市公司欧比特宣布已被格力金投正式举牌,而后者正是格力集团旗下公司。从持股时间来看,格力集团仅有半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对欧比特持股从0到5%举牌线的突破,出手动作快速而精准。
而这也是格力集团继买下长园集团(维权)之后,又一次重要的战略布局。不过,格力集团先后持股新能源 汽车 、卫星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公司,其投资跨度不可谓不大。
8月2日,欧比特因格力系资本举牌消息利好影响,逆势高开,当日股价触及最高11.59元,市值大增3亿多。截至午盘收盘,欧比特股价为11.29元,涨幅1.99%。
格力集团欲战略入股欧比特
格力集团在资本市场的活跃度越来越高,出手速度也越来越快。
昨日晚间,欧比特发布了一则简式权益变动报告称,截至8月1日,格力集团旗下企业格力金投合计持有欧比特3510.8万股,占其总股本5%(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数量后的比例为5.02%),已经触及举牌线。
而从持股时间来看,从7月15日到8月1日,格力系资本仅仅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从来零持股到5%的持股举牌的跨越,跃升成为欧比特第二大股东,其持股的速度不可谓不快。
具体来看,格力金投在7月15日至8月1日期间,通过集合竞价,以平均11.05元/股的价格,增持2272.8万股,增持比例为3.24%(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数量后的比例为3.25%);7月30日,通过大宗交易增持1238万股,平均增持价格为10.01元/股,增持比例为1.76%,(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数量后的比例为1.77%)。
从公开资料看,举牌方格力金投是持股100%企业,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股权投资、资本运营管理、资产管理、资产重组与并购、财务顾问服务等,其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为汪永华。
据官网信息披露,格力金投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理念,主要定位于为格力集团和集团各业务板块提供金融服务,积极开展与实体经济相关的资产管理、资本运作和项目投资等业务;同时围绕珠海市委市政府金融创新的目标和要求,为珠海市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金融配套支持。
实际上,格力集团的强势入场,并不是无迹可寻。
早在两天前,欧比特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大宗交易减持股份的公告。据公告显示,2019年7月30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颜军减持公司股份的通知,颜军于2019年7月30日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计减持本公司无限售流通股12,38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数量)的1.7716%。
据悉,此次实控人颜军减持的目的,主要是是引入合作伙伴。同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颜军承诺:连续六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系统出售的股份将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5%。
而这一举动,也被市场理解为,实控人颜军有意将为新的战略合作伙伴进场铺路。
涉足卫星大数据领域?
那么,已经逐渐适应资本市场节奏的格力集团,为何如此看好欧比特呢?
公开资料显示,欧比特是国内首家民营卫星大数据领域的公司,业务主要包括宇航电子、卫星大数据、人工智能三大业务板块。2010年,欧比特正式登陆创业板市场。
2014年,欧比特提出了“卫星空间信息平台的战略构想”,并启动了“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 星座 计划。该计划将由34颗卫星(视频卫星、高光谱卫星、雷达卫星及红外微信等)组成“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 星座 。由珠海、漠河、石河子、贵阳、上海、青岛等卫星地面站组成卫星测控和接收网络,再由珠海、贵阳、上海、青岛、澳门等数据中心组成的卫星大数据储存、处理和分发网络。
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4月30日,全球在轨卫星大约1980颗。其中对地观测卫星约661颗,高光谱卫星不超过24颗,同期欧比特在轨运行的高光谱就有4颗。
6月10日,欧比特发布公告称,确认公司为珠海市“绿水青山一张图”项目的中标单位,该项目合同金额为8362.33万元人民币。
中信建投研究认为,此次中标是公司“卫星大数据”战略实施以来,加强市场拓展,落实卫星大数据应用的重要成果,开拓了卫星大数据应用服务的新模式,对后续推广数据应用具有积极意义。公司将依托本次“绿水青山一张图” 项目实施,打造并形成卫星大数据应用服务样板示范,加强在广东省及其他省市推广应用的力度,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欧比特从事的卫星大数据业务属于高精尖方向,但上市后公司表现却始终不温不火,直到出手进行不断并购动作,业绩才有了起色。
数据显示,2015-2017年连续三年净利润连年高增长的高光时刻(分别增速130.74%、46.26%、42.89%),但是2018年出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降,其中净利润0.95亿元同比下降21.47%。
而具体来看,欧比特前几年高增长业绩离不开频繁的并购动作。2014年后,欧比特先后收购铂亚信息、智建电子、绘宇智能,分别耗资5.25 亿元、1亿元和5.2亿元。但其中铂亚信息业绩承诺期过后,去年净利润开始大幅下滑,内部管理层变动也非常频繁。
截止去年底,欧比特账上商誉高达8.36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25.91%,同时,从2015年开始,连续四年公司的应收账款分别为3.36亿元、4.65亿元、5.4亿元、6.72亿元,应收账款数据不断高企,而同期的坏账损失也在不同增长,拖累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不过,这些情况并没有消减格力集团强势入场的决心。据上述股权变动公告显示,格力金投的控股股东珠海格力集团看好欧比特未来的发展前景,有意战略入股欧比特。在此次举牌之后,格力金投存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欧比特股份的计划。
8月2日,二级市场上,欧比特股价逆势高开,股价最高涨幅超过4%。截至午盘收盘,欧比特股价为11.29元。相比买入均价10.58元而言,格力金投的这笔投资已经有所盈余。
曾高调增持问题公司
今年以来,格力集团频频发起入股动作,其动作和力度又快又狠,似乎对其投资布局已有长期的战略节奏。
5月底,长园集团公告披露,格力集团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通过不断持股已经进入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之列,合计持股比例高达4.96%,逼近公司举牌线。在格力集团的带动下,市场资金纷纷经常跟风买入,从5月30日到5月31日,连续两日,长园集团股票连续两日出现一字涨停,累计涨幅20%。
然而令格力集团意外的是,高调买入长园之后,长园却在5月31日收到了证监会一纸调查通知书,由于去年长园集团子公司长园和鹰涉嫌业绩造假事件,证监会决定对公司正式立案调查。
尽管长园集团设法从长园和鹰业绩造假事件中进行补救,并对前两年业绩进行追溯调整,但公司仍不断受到该事件的负面影响。而长园集团的突然被启动调查,无疑也令格力集团的这笔投资遭受重挫。
从6月13日开始,长园集团股价一路下跌,截至8月1日,公司股价已经从6.62元下跌至5.70元,跌幅13%。
据7月24日,长园集团公告显示,拟以总价款6.03亿元人民币出售子公司长园南京名下的办公楼、附属设施及土地使用权,长园集团方面解释称,出售部分存量资产,有利于盘活公司资产,降低负债,缓解资金压力。
由于针对长园集团的调查还没结束,目前长园子公司造假案对公司影响尚难评估,但可以肯定的是,格力集团的这笔投资短期可能难以获得较好的收益。
格力电器股权转让仍在进行中
当然,格力集团资本动作最让市场不解的是,就是出让千亿市值的明星企业——格力电器的股权,而且还涉及控制权的出让。
今年4月8日,格力电器公告复牌,并透露格力集团转让持有的格力电器15%的股票。本次转让价格不低于提示性公告日(2019年4月9日)前30个交易日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最终转让价格以公开征集并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复的结果为准。本次转让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可能将发生变更。
按照停牌前的收盘价47.21元计算,这笔股权转让涉及400亿资金。一时之间,谁来接盘引发市场巨大猜想。
5月22日,格力集团召开股份转让意向投资者见面会,据悉当天见面会共有25家意向投资者出现。
从公开的意向投资者名单来看,厚朴投资、淡马锡、高瓴资本等国际战略投资者,以及博裕资本、珠海通沛等本土私募均在名单之列。除此之外。华能贵诚信托、汇添富基金等具备国资背景的金融机构也参与其中。
对于外界最关心的转让方案、转让价格和转让条件,珠海国资委、格力集团方面表示,目前具体征集方案尚在研究制定中,且相关具体的条件和要求后续均需要履行国资监管部门的审核程序后方可公开披露。
而据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透露,此次公司股权的转让,主导方是珠海国资委和格力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在转让以后,格力集团虽然失去了格力电器的控制权,但格力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可以在已使用的领域内继续无偿使用“格力”商标作为的公司名称、公司标识。就其未来任何投资或扩张的主体和领域等如需使用“格力”商标、“格力”商号的,应由双方另行协商,书面确定。
这也意味着,虽然格力集团失去了格力电器这样的核心资产,但在商标权使用上,双方仍可共用“格力”商标。
未来,格力集团又会有怎样的资本布局,值得期待。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Ⅱ 长园集团股票如何未来的投资价值如何啊
长园集团公司还不错。
目前底部已成,可以持股待涨。
未来的价值还要看他PE的水平了。
Ⅲ 苹果概念火热有什么影响
2017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将于美国当地时间9月12日上午10点举行,新一代iPhone备受期待。而随着发布会日益临近,苹果概念股也集体发力,相关主题基金更是提前布局,且近期业绩表现不俗。机构认为,苹果概念未来市场空间广拓,行业将持续受益。
苹果概念8月以来全线收红
据Wind统计,8月1日至9月11日,33只苹果概念股中除环旭电子下跌0.74%外,其他全线收红,平均涨幅高达10.96%,逾半数个股涨幅超过10%。涨幅超过10%的苹果概念股有长园集团、横店东磁、锦富技术等。其中,长园集团8月以来上涨36.20%,涨幅居首;横店东磁、锦富技术分别上涨27.20%、21.58%,涨幅居前。同期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涨幅分别为3.16%、5.22%。
华泰证券研究员张騄认为,虽然较高的市场预期引发了部分投资者对于“苹果落地”之后低于预期、产业链公司股价下跌的担忧,但是对比前几次发布会发现,发布会前后概念股走势并无统一规律,但仍呈现一定的联动性。张騄还认为新一代iPhone有望开启新一轮创新周期,该周期将以颜值创新为最直观体现,全面屏、不锈钢中框+双玻璃、3D Sensing、无线充电、防水等热点创新方向都有望加速普及。
“苹果手机有很多关键零部件都是由中国上市公司制造,比如电池、耳机、WIFI天线、连接器等。”汇添富基金专户投资经理刘闯在此前采访中表示,“在苹果的供应链体系中,中国优秀公司在不断抢占日、韩、美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这批优秀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持续保持高增长,已经诞生出很多牛股。”
Ⅳ 长园集团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股票反复不健康
第一、长园集团,股票代码600525,属于材料行业,电气设备,属于主流概念板块;
第二、前段时间,跌幅很大;
第三、业绩不错,市盈率28倍左右;
第四、近期随大势企稳,有望回升到6.68元左右再做整理,选择方向;
第五、成交量比较温和,这是好现象;
第六、注意,股市有风险。
Ⅳ 长园集团遭调查 格力集团“踩雷”
截图来自长园集团公告
试图通过要约收购方式入主长园集团(600525)未果后,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集团”)开始通过旗下公司买入长远集团股票。时隔半年后,近期格力集团再度“加码”长园集团,长园集团股票更是应声收获两个“一”字涨停。不过,长园集团突如其来的被立案调查,则让格力集团遭遇了“黑天鹅”事件,6月3日,长园集团股价也将迎来压力测试。
突曝立案调查利空
动作频频的格力集团,近期在悄悄买入长园集团。不过,刚刚“ 加码 ”后,长园集团就“爆雷”。
6月1日,长园集团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于5月31日收到证监会的立案调查通知书。在投融资专家许小恒看来,长园集团突遭调查,无疑给刚刚完成增持的格力集团“添堵”。
5月30日,长园集团发布的公告显示,股东深圳市藏金壹号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藏金壹号”)及其一致行动人签署的一致行动协议已于今年5月24日到期且不再顺延。随着藏金 一号 联盟阵营的瓦解,长园集团前十大股东最新的持股情况被公布。
从最新的股东名单来看,格力集团在悄悄“加码”。据东方财富显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珠海保税区金诺信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金信诺”)跻身长园集团前十大股东之列。彼时珠海金信诺持有长园集团1.4%的股份。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珠海金信诺持有长园集团的比例未变。
蛰伏半年后,格力集团再出手。截至今年5月24日,珠海格力金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金融”)与珠海金信诺分列长园集团第四、第七大股东,格力金融、珠海金信诺持有长园集团的股份数量分别约4715.25万股、1849.02万股,对应的持股比例分别为3.56%、1.4%。Wind显示,格力金融、珠海金信诺均是格力集团持股100%的企业。
也就是说,截至今年5月24日,格力集团通过格力金融、珠海金信诺合计持有长园集团约6564.27万股,持股比例为4.96%,逼近举牌线。据东方财富显示,4月1日至5月31日,长园集团的均价为6.38元/股,若以此数据粗略计算,格力集团通过格力金融买入长园集团3.56%的股份耗资约3亿元。
以长园集团5月31日的收盘价6.31元/股计算,目前格力集团通过格力金融、珠海金信诺持有长园集团股份的总市值约4.14亿元。
两涨停后迎压力测试
因获格力集团的再度加持,市场一度认为长园集团成为格力集团的新宠,这也直接刺激了长园集团股价连续涨停。
交易行情显示,5月30日长园集团股价走势一改往日低迷,当日早盘开盘便快速封上“一”字涨停板。5月31日,长园集团股价继续上扬并在当日同样以涨停收盘。
截至5月31日收盘,长园集团涨停板位置有约14.75万手买单在排队进场。然而,被立案调查的消息一出,给长园集团8.19万户股东泼了一盆冷水,这也意味着长园集团股价将迎来压力测试。
着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以此前的经验来看,一旦上市公司出现被立案调查的情况,市场资金也会因利空消息而出逃。北京一位私募人士也表示,“被立案调查股的股价短期承压是大概率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有部分投资者已获利出逃。诸如,5月30日、31日沪股通专用、机构专用席位分别累计卖出长园集团686.89万元、168.05万元。
或受累子公司业绩造假
据了解,长园集团曾在2016年6月收购长园和鹰80%股权,收购价格为18.8亿元,采用收益法评估,增值率652.02%。数据显示,长园和鹰2017年度销售收入9.7亿元,其中设备类销售收入占比68.29%,智能工厂类收入占比31.71%。
长园集团在2018年10月19日收到上交所《关于对长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半年度报告事后审核的二次问询函》。在问询函阶段,长园集团聘请律师对函件中涉及的长园和鹰的问题进行核查,了解到长园和鹰智能工厂项目和设备业务的真实性存在重大问题,独立董事认为智能工厂项目结算及回款严重滞后。根据公司当时的反馈及提供的资料,长园集团称,已有理由初步判断长园和鹰原负责人存在业绩造假的嫌疑。
长园集团从事电动 汽车 相关材料、智能工厂装备、智能电网设备的研发、制造与服务。数据显示,长园集团在2018年实现的归属扣非后净利润亏损约11.89亿元。今年一季度长园集团的归属扣非后净利润约2207.13万元,同比下降5.19%。
Ⅵ 化工化纤板块龙头是哪几个股票
持股待涨!10大化工行业细分龙头个股名单!
有句话说得好:货币泛滥看通胀,通胀反应在大宗!大宗主要包括:化工、有色等资源类。港股的表现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这两天多只有色类股票涨幅超过10%。
至于有没有通胀,我只知道:猪肉翻倍了、辣椒翻倍了、现在连电影票都翻倍了。
加之在碳中和、经济复苏、油价上行的背景下,化工行业在今年一定大有可为。
在美国1.9万亿大放水刺激计划下,资源股还要继续涨价,化工这个板块依然可以逢低介入,选股逻辑就是行业龙头+业绩+涨价预期。最后是我精心为粉丝朋友们整理的10大化工行业细分龙头个股名单!
10大化工行业细分龙头个股名单
600309 万华化学
全球MDI、TDI龙头,国内绝对龙头,市值4409亿,2021开年来股价大涨54.24%、2020股价上涨65. 92%,年报预告净利98.50亿、同比下跌2. 76%.
002493 荣盛石化
主营产品国内聚酯纤维龙头,市值2977亿,2021开年来股价大涨59.72%、2020股价上涨125. 02%,年报预告净利73.50亿、同比增长233. 03%
调整后,可以逢低买入。年度业绩大概率超预期,而且明年一季度也不会差 。
300285 国瓷材料
国内电子陶瓷ILCC配方粉龙头,全球龙四,市值559亿, 2021开年来股价上涨23.43%、2020股价上涨97.94%,年报预告净利5.74亿、同比增长14.54%
000902 新洋丰
国内农资必需消费品复合肥龙头,市值279亿,2021开年来股价大涨33.81%、2020股价上涨107.79%,年报预告净利9.77亿、同比增长50.01%
002648 卫星石化
国内丙烯酸龙头,全球龙四,市值562亿,2021开年来股价大涨75.57%、2020股价上涨61.53%,年报预告净利16. 23亿、同比增长27. 47% .
600346 恒力石化
主营传统炼化国内传统炼化民营龙头,市值3248亿, 2021开年来股价大涨64.96%、2020股价大涨78. 38%
002601 龙蟒佰利
国内钛白粉龙头,全球第四,市值985亿,2021开年来股价大涨57.56%、2020股价大涨113.98%
601966 玲珑轮胎
国内轮胎细分龙头, 市值739亿, 2021 开年来股价大涨52.97%、2020股 价大涨56.31%
601233 桐昆股份
国内涤纶长丝龙头,市值656亿, 2021 开年来股价大涨39.34%、2020 股价大涨39.50%
600486 扬农化工
国内农药菊酯龙头, 市值501亿, 2021开年来股价大涨22.36%、2020股价大涨94.17%
Ⅶ 长园集团股票能不能长期持有,请高手帮忙分析下
长园集团不建议长期持有,短期股价还没有调整到位,多关注中字头的股票
Ⅷ 香港“四大家族”都去哪儿了
"香港四大家族"是指在香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四大豪门,包括主要以房地产发家的李嘉诚、郭得胜、李兆基、郑裕彤四家。
李嘉诚家族
长子李泽钜,妻子王俪桥。1996年,李泽钜大女儿李燕宁出世,次女于2000年6月出生。2004年8月5日,李泽钜第三个女儿出世,2006年李泽钜儿子出生,为李嘉诚的第一个男孙。
李嘉诚幼子李泽楷,未婚。 2009年,李泽楷和女星梁洛施秘密拍拖一年半,两人证实恋情,已于2009年4月底在多伦多为李泽楷诞下7磅重男婴,李嘉诚亲自替孙取名“长治”。2010年7月14日,梁洛施于6月底在美国旧金山生下男双胞胎。
旗下公司
长江实业
长江实业为长江集团的旗舰。长江集团奠基于香港,业务包括物业发展及投资、房地产代理及管理、港口及相关服务、电讯、酒店、零售及制造、能源、基建、财务及投资、电子商贸、建材、媒体及生命科技等。集团在香港的成员包括四家同为恒生指数成份股的上市公司:长实 1997‘长和系’重组前后架构、和记黄埔有限公司、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及香港电灯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和记电讯国际有限公司、和记港陆有限公司及TOM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在创业板上市的长江生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TOM在线有限公司。截至2006年2月15日,长江集团旗下在香港上市之公司的联合市值为7060亿港元,占香港股票市场总市值约8% 。长江集团的业务遍及全球54个国家,雇员人数约22万名。 2007年9月长江实业总市值应为8,050亿港币,遍布全球55个国家,雇佣员工约25万人。
和记黄埔
是业务遍布全球的大型跨国企业,一向锐意创新,并勇于采用新科技,经营多元化业务 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包括全球多个市场最大的零售连锁集团、地产发展与基建业务,以至技术最先进的电讯服务。和黄在全球五十四个国家经营五项核心业务,雇员超过二十万人,核心业务计有港口及相关服务、电讯、地产及酒店、零售及制造、能源及基建等业务。和黄是《财富》全球500大企业之一。
长江基建
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综合基建公司,专注于发展、投资及经营本港、内地、澳洲、英国、加拿大、菲律宾以 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至全球的基建业务。长江基建为中国基建最大投资者之一,旗下主要附属及联营公司包括青洲英坭——香港唯一的综合水泥产品制造商;及香港电灯——香港两家供电及输电公司之一。
电能实业
港灯国际有限公司包括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港灯)、港灯国际有限公司(港灯国际)、港灯协联工程有限公司(港灯协联)及若干附属公司。港灯成立于1889年,是港灯集团主要的营运公司,负责发电、输电及配电予香港岛及南丫岛。港灯国际成立于1997年,是港灯集团的国际投资公司,与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经营多项香港以外的电力相关业务。
家产安排
2012年5月25日,李嘉诚首次宣布分身家安排,在股东大会后会见传媒,首次谈及资产分配表示,他将40%长江(00001-HK)及和黄(00013-HK)股份和22家上市公司,市值逾8500亿港元,名下上市资产逾2900亿港元,全归予长子李泽钜,长和系日后由他打理。二子李泽楷则将获得李嘉诚对其生意上的资金支持。
李嘉诚通过复杂的信托方式对旗下资产进行控制,其中终极的控制方是李嘉诚家族信托(Li Ka-Shing Unity Holdings Limited),而这一信托又由李嘉诚及其长子李泽钜、次子李泽楷各持有1/3的权益。由此,在此次的分家中,李泽楷持有的家族信托1/3的权益转移至李泽钜旗下。完成之后,李泽钜持股量将增至2/3,余下1/3继续由李嘉诚持有,李泽楷将完全退出。2012年7月29日,李嘉诚将1/3家族信托权益全部转让给长子李泽钜。
李泽楷拥有电讯盈科、香港电讯信托、及盈大地产三家香港上市公司股权。按他所持股份的市值计算,李泽楷所拥有的上市公司账目价值约136.48亿港元。此外,他还拥有私人投资,包括2009年以5亿美元收购AIG亚洲资产管理业务,现管理资产约670亿美元。
资产抛售
2014年8月12日,泛海控股发布公告称,拟斥资近40亿港元(约31.76亿元人民币),收购中国香港首富李嘉诚麾下和记黄埔(简称:和黄)两间全资附属公司所持有和记港陆逾七成股权。
另据统计,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李嘉诚通过抛售手中资产,累计套现金额已超过800亿元人民币。其中,作为李嘉诚控股的唯一A股上市公司长园集团也为其贡献了22.56亿元。据悉,李嘉诚旗下长和投资1995年以2400万元人民币入股长园集团,20年后投资回报率超百倍。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李嘉诚父子通过卖楼盘就套现了约250亿港元(约198.5亿元人民币)。
除了房地产资产,李嘉诚也加快了旗下其他资产的出售。2013年7月份,李嘉诚曾高调宣布将出售百佳超市,这则消息一时闹得沸沸扬扬,但随后暂时搁浅;2014年3月份,李嘉诚转而将屈臣氏股份近25%作价440亿港元(约349.36亿元人民币)卖给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2014年3月14日,和记黄埔旗下在新加坡的上市公司和记港口信托,减持亚洲货柜码头60%股权,套现最多24.72亿港元(约19.63亿元人民币)。另外,2014年1月22日,同属李嘉诚旗下的电能实业分拆港灯电力投资(简称:港灯)上市,电能实业宣布以下限定价,港灯每个股份合订单位为5.45港元,集资约241亿港元(约191.35亿元人民币)。
世纪重组
2015年1月,李嘉诚宣布了旗下两大集团的重组方案,此方案有两大重点,一是李嘉诚长实、和黄先合并成“长和”,再将所有地产业务装进新成立的“长地”重新打包上市;二是两个新公司注册地改在开曼群岛,并在香港上市。
长江基建实业
2015年9月8日下午,长和、长江基建(01038.HK)及电能实业(00006.HK)联合发布公告,拟将长江基建及电能实业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长江基建实业”。这是他今年第二次重组自己的庞大企业帝国。新公司将在中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经营公共事业、废弃物管理和交通运输相关资产。
合并后,电能实业将会退市。随着电能实业这个香港本土注册公司的消失,87岁的李嘉诚通过去年以来的一系列大规模资产腾挪,最终完成了公司注册地的全部外迁。
撤资论
2015年9月29日,李嘉诚首次就此前热炒的撤资传闻做出回应,发布了一份长达三页的声明。针对此前“别让李嘉诚跑了”一文,李嘉诚表示,“我明白言论自由是一把两刃刀,因此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也可引发热烈讨论,这是可以理解的,文章的文理扭曲,语调令人不寒而栗,深感遗憾。”
李嘉诚回应称,“过去十年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有超过70%(包括国企)的架构,也选择离岸设立公司,目的是为了让企业取得更现代化架构和更高效运作模式;我们做法相同,集团进行重组及于开曼群岛成立公司,而集团在港注册及上市地位不变。”
郭得胜家族
创始人郭得胜,已故。
郭得胜家族的四大接班人,2008年曾发生家族内讧。
接班人邝肖卿(身价640亿元)、郭炳江(身价450亿元)、郭炳联(身价450亿元).
旗下新鸿基地产是香港最大地产发展商之一,也是香港土地储备最多的公司之一。郭氏家族开发的楼盘,包括香港最高的3座建筑以及香港最高的摩天大楼等。该家族还控制着香港多家主要手机运营商和最大的巴士公司。
2008年郭氏家族内乱,郭得胜夫人邝肖卿取代长子郭炳湘成为新鸿基地产董事局主席。2012年3月29日,新鸿基地产联席主席郭炳江及郭炳联涉嫌贪污被捕。
新鸿基地产在北京、上海及长三角、广东及珠三角、成都及附近城市拥有物业投资。在北京,新鸿基地产拥有的物业包括北京APM商场和新东安广场写字楼。在长三角的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城市拥有12座物业,在珠三角拥有玖珑湖、御花园等10座物业。在成都有2座物业。
笔者查阅新鸿基地产最新发布的2014-2015年度业绩报告看到,截至今年6月底,该集团在内地的土地储备有增无减,其中逾六成为高级住宅或服务式公寓,其余是优质写字楼、商场和酒店。在内地的投资物业组合继续扩展,租金收入增长不俗。而在建的投资物业大多坐落一线城市,预计落成后可以进一步加强租金收入的增长动力。
对于未来,新鸿基地产仍保持乐观,“在内地将维持选择性的业务发展策略,并把焦点放在一线城市”,并将继续在内地一线城市物色发展机会。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末香港掀起移民浪潮时,郭得胜就说:“除了在内地投资之外,新鸿基不会考虑将资金调往海外。”
李兆基家族
创始人李兆基,87岁,身价1600亿元。2015年6月李兆基宣布退任恒基发展主席兼董事总经理,7月1日起交棒小儿子李家诚。
李兆基是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及董事长。其家族主要涉足行业包括能源,金融,酒店,地产、交通运输。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是香港最大的地产开发公司之一,旗下地产涉及商务楼、住宅楼及酒店集团。
李兆基家族还经营能源产业。他是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的主席,该公司是香港家用和供暖天然气的唯一供应商。其长子李家杰和次子李家诚均为恒基兆业副主席和中华煤气有限公司董事。
据笔者统计,截至目前,恒基兆业在内地的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成都、南京、重庆、大连、西安、杭州、苏州、沈阳等16个城市拥有29处物业地产。而恒基兆业旗下的港华燃气在山东、安徽、河北、江苏、广东、河南、江苏和吉林等25省份取得212和项目。
港华燃气还透过全资附属公司易高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及其属下企业致力开拓之新兴环保能源业务之发展亦稳步向前。在江苏、陕西、山东、山西、河南和辽宁拥有液化气项目。
恒基兆业2015年中报显示其在内地的业务取得了不俗表现。截至6月30日,中国内地物业发展销售收入28.04亿港币,同比暴增190%。内地的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除税前盈利达3.39亿港币,同比暴增377%。内地物业租赁总收入为8.52亿港币,同比增21%。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除税前租金净收入6.56亿港币,同比增20%。
这些数据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恒基兆业及旗下公司为何在大陆数十个城市开拓新物业和新的能源项目。
郑裕彤家族
创始人郑裕彤,90岁,身价约1000亿元。接班人儿子郑家纯,长孙郑志刚。
郑裕彤是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香港四大地产发展商之一)、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主席及恒生银行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香港新世界发展旗下有新世界中国地产、新创建、新世界百货三家上市公司。家族产业涵盖珠宝业、酒店、百货、物流、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服务等。
新世界发展集团在中国内地物业旗舰——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其物业组合包括在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部20个城市的35个主要项目,可供发展及投资的总楼面面积达2738万平方米。
截至去年底,新世界百货经营及管理共43家百货店,遍布中国内地21个城市,总楼面面积超过160万平方米。
过去数年,中国内地物业销售表现伴随着一系列行政主导的调控措施出现多番起伏。新世界发展地产表示,楼市启动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去行政化、趋市场化”的目标已日渐明确,中国内地楼市可望朝着平稳化格局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综览新世界发展集团去年年报和今年的中报,我们并未看到其欲在内地收缩业务或者撤资的迹象。
Ⅸ 李嘉诚股票
主要有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上市公司,涉及房产,建设,通信,港运,医药,能源,金贸等等领域。 上市公司(The listed company)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谓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这种公司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须经过批准外,还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公司法》、《证券法》修订后,有利于更多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李嘉诚家族在A股唯一的上市公司长园集团(600525)。李嘉诚拥有的上市公司如下: 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长江基建、香港电灯、赫斯基能源、长江生命科技、TOM集团、和记港陆、和记国际电讯及英国上市的和黄医药。
拓展资料:李嘉诚,1940年,随父母到香港定居。1943年冬其父辞世,至此少年李嘉诚开始了学徒、工人、塑胶厂推销员的生活。 1948年,20岁的他就开始在新蒲岗担任了一家塑胶厂的业务经理、总经理。1950年,在筲箕湾创立了长江塑胶厂。1957年,在北角创立了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发展塑胶花、玩具生产等。1958年,1960年先后在北角、柴湾建造了两座工业大厦。 1972年9月31日,李嘉诚创建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11月1日,“长实”股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并相继在伦敦(1973年)、加拿大的温哥华(1974年6月)挂牌上市。1974年5月,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联组恰东财务有限公司。 1985年5月15日,李嘉诚出任汇丰银行董事局非执行副董事长。1986年,长实集团名列香港十大财团首富,李嘉诚旗下四大公司上市值占香港上市总值13.57%。1990年4月7日,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与“中信”、英国大东电报局合作投资的“亚洲卫星一号”,由中国“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地送入东南亚上空的同步轨道。到1991年间,“长实”系财团已发展成为有重要国际地位和重大影响的跨国多元化企业集团,拥有1200多亿港元资产,比1986年增加两倍半。 1996年分拆长江基建集团上市。目前集团在全球41个国家投资经营,总员工人数超过16万名。李先生一向的经营宗旨是“发展不忘稳健,稳健不忘发展”。
Ⅹ 电解液龙头股有哪些
电解液股票龙头有:
1、石大胜华:电解液龙头。电解液溶剂绝对龙头,市占率超过40%;国内唯一能够同时提供五种电池电解液溶剂的厂商;2017年碳酸二甲酯系列产品营收17.4亿元,占比36.47%。
2、新宙邦:电解液龙头。公司六氟磷酸锂产品是市场普遍认可的高性价比进口替代产品,产品被国内主流电解液生产厂商广泛使用。
3、天赐材料:电解液龙头。2018年4月17日公告,公司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安徽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3000万元,出资比例100%;同意由安徽天赐具体实施年产20万吨电解液项目,项目一期总投资为人民币16402.5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12900.9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3501.59万元。
电解液概念股其他的还有: 长园集团、多氟多、奥克股份、广信材料、天际股份、永太科技、江苏国泰、杉杉股份、冠城大通等。
(10)长园集团的股票市值扩展阅读
一、电解液龙头业绩大超预期引爆板块行情多只股业绩大幅翻倍(附名单)
(来自东方财富网介绍)
1、锂电池电解液行情火爆,概念股业绩大翻倍。天赐材料业绩大超预期引爆电解液行情8月24日,A股大小指数集体走高。沪指收涨1.07%,报3514.47点,重新站上象征“牛熊分界线”的半年线;深成指涨0.88%;创业板指涨1.12%。锂电池电解液指数大涨4.4%,5个交易日累计上涨13.39%。成分股涨势明显,天赐材料、多氟多涨停,奥克股份、江苏国泰涨逾5%。
2、锂电池电解液龙头天赐材料跳空高开,10分钟内便封死涨停。个股报收140.84元,创下历史新高;全天成交14.2万手,收盘仍被1.72万手封住;总市值达1345.35亿元。消息面上,公司连发28个公告,其中包括了中报、三季度业绩预告、项目投资建设公告等重磅消息连击。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36.99亿元,同比增长132.27%;归母净利7.83亿,同比增长151.13%。前三季度预计实现盈利14-16亿元,同比增长170.08%-208.66%。公司称主要原因为锂电池电解液产品市场需求旺盛,销量及价格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时产品原材料自产率提升,毛利率提升。
3、在业绩大超市场预期的同时,公司还公告了总投资额逾73亿元的7个项目投资建设或增资计划。行业逻辑得到验证,引爆今日市场行情。此外,各大机构也在纷纷加仓天赐材料。一季报,机构持股数量合计1.09亿股,比例合计28.73%;而中报,机构持股数量合计2.31亿股,同比增长111.93%,比例合计34.95%,同比增长6.22pct。
4、锂电池电解液概念股名单
证券时报·数据宝整理了A股锂电池电解液概念股名单。行情来看,下半年以来,9股平均上涨38.02%,远超同期大盘表现。其中,石大胜华累计涨幅最高,业绩增幅第二;而多氟多则是累计涨幅第二,业绩增幅最高。石大胜华中报业绩亮眼,上半年实现收入36.46亿元,同比增长110.18%;归母净利润5.9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东方证券认为,下半年新能源行业整体进入旺季,溶剂供给端新增产能有限,公司有望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及下半年项目产能释放,量利齐升下迎来业绩持续改善。此外,奥克股份和江苏国泰也有累计50%以上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