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区块 » 庞大集团股票最新新闻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庞大集团股票最新新闻

发布时间: 2023-01-07 12:30:31

❶ 英洛华: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1、英洛华: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2、 年底“砸锅卖铁”处置资产 庞大集团新股东盈利承诺靠卖“家产”?

3、 钜盛华:递延支付"20深钜06"利息



1、英洛华: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英洛华(000795)公告,因对外担保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等原因,浙江证监局决定对公司、时任董事长许晓华、时任总经理姚湘盛、时任财务总监方建武、董秘钱英红对募集资金事项负主要责任,时任董事长厉宝平、总经理魏中华、董秘钱英红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2、 年底“砸锅卖铁”处置资产 庞大集团新股东盈利承诺靠卖“家产”?

庞大集团(601258) 25日公告称,吉林省中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1.86亿元购买庞大集团两家子公司全部股权,这已是公司今年第四次资产处置。


3、许家印夫妇所持3亿股恒大物业股份被斩仓

港交所周五权益披露资料显示,中国恒大(03333)主席许家印与妻子所持3亿股恒大物业(06666)股份于12月20日被强制执行出售(斩仓)。许家印及其妻子丁玉梅旗下鑫鑫有限对恒大物业的持股减少3亿股,原因是“有关方面已采取步骤以针对你执行股份的保证权益或持有作为保证的股份的权利”。


债券预警


1 、钜盛华:递延支付"20深钜06"利息

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由于近期深公司及控股股东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流动性紧张,经公司与投资人协商,各方同意“20深钜06”利息延后至不晚于2021年12月24日后六个月兑付。


2、惠誉:下调光正教育长期发行人评级至"B-" 列入负面评级观察名单

12月23日,惠誉已将光正教育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IDR)从“BB-”下调至“B-”,并将该评级列入负面评级观察名单。


3、青海投资: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决定书

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告,上交所《纪律处分决定书》指出,公司及有关责任人存在未能按时披露2021年中期报告,且同类型违规行为多次发生,违规情节严重。上交所决定给予以公开谴责处分。


4、迁安城投11亿元私募债项目状态更新为"终止"

上交所公司债券项目信息平台显示,迁安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021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状态更新为“终止”,更新日期为2021年12月25日。该债券品种为“私募”,拟发行金额为11亿元。


5、四川长虹:公司诉鞍钢公司票据追索权纠纷二审被驳回上诉

四川长虹12月26日晚间公告,公司于12月23日收到公司诉鞍钢公司票据追索权纠纷案《民事判决书》,公司诉鞍钢公司票据追索权纠纷二审被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6、盛京银行状告泰禾集团 案由系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12月26日,泰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开庭传票。案件原告为盛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被告为泰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案由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将于2022年3月15日下午14时由北京金融法院公开审理。


股票预警


1、 西藏珠峰:控股股东4.59%股份将被司法拍卖

西藏珠峰(600338)公告,公司经控股股东塔城国际告知并在阿里拍卖·司法核实,四川省成都市中级法院发布《拍卖公告》,将于2022年1月24日至2022年1月25日公开拍卖塔城国际持有的公司4200万股,占公司股票总股本的4.59%。


2、 露笑 科技 光伏电站受暴雪冲击出现坍塌 预计对年度业绩产生影响

露笑 科技 (002617)26日晚公告,由于通辽市遭受极端天气暴雪影响,公司旗下通辽聚能光伏、通辽市阳光动力光电 科技 的光伏电站均出现大棚不同程度坍塌,目前公司正与财产保险部门抓紧核实财产损失与理赔工作。目前具体损失金额尚在评估中,预计将对公司本年度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3、推本金打折受偿方案 安信信托为重组扫障碍


4、拟收购云川公司100%股权 长江电力收上交所问询函

长江电力(600900)12月26日,公司收到上交所问询函,核心内容是拟收购资产来水量影响因素。上交所要求公司补充披露白鹤滩水电站目前的建设进度以及是否在交易对价中考虑相关因素;白鹤滩水电站目前已投产的机组规模等。


5、 不超17.97%!赛诺医疗股东减持停不下来 自解禁后已套现约4.6亿

近日,赛诺医疗(688108)再次披露股东大比例减持计划。公告显示,4位股东拟合计减持赛诺医疗股份不超过17.97%,为近期股东减持规模最大的个股之一,这使得赛诺医疗12月27日股价迎考。


6、全因一档宣传海报 三只松鼠遭全网“热议” 公司紧急回应


7、仅剩5日 *ST猛狮保壳"生死战"开启倒计时


金融同业预警


1、公司法修订草案公布 强化控股股东和董监高责任

据证券时报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草案)》明确: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利用其对公司的影响,指使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从事损害公司利益或者股东利益的行为,给公司或者股东造成损失的,与该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连带责任。


2、期货业重磅 风险管理公司新规发布 明确四条监管红线

据证券时报报道,12月24日,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实施《期货风险管理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试行)》。要求风险管理公司应当按月报送风控指标报表;连续6个月不达标,中国期货业协会可以取消设立备案,并给予24个月的过渡期。


3、又见私募清盘传闻


4、中泰资管联席首席投资官姜超买方首秀浮亏20%

据一财网报道,转战买方后,中泰资管联席首席投资官姜超发的首只私募产品8个多月浮亏近20%。中泰超新星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是一只灵活配置型基金,截至12月20日,该产品自成立以来净值累计下跌19.24%,同期同类产品上涨4.94%。


5、机构撤退苦了迷你基金 逾800只踩清盘红线

据中证报报道,数据显示,截至12月26日,今年以来已有240只基金清盘,较2020年全年清盘数量增长近四成。然而,存量迷你基金依旧泛滥,仍有800余只基金规模不足5000万元,已踩上基金清盘红线。


6、月内17家公司被立案调查 信披"顽疾"让投资者频受伤

据新浪 财经 报道,在严格监管下,多家上市公司过往劣迹被揪了出来。数据显示,截至12月26日,12月份以来,沪深两市已有17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其中"信息披露违规"仍是被立案调查的主要原因。


7、打新基金收益率滑坡!已降至11% 创近三年新低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随着注册制改革深化、高剔比例降低,新股只涨不跌的"神话"逐渐被打破。最新公布的券商研报显示,最优规模的公募多头产品打新收益率峰值在今年降为11%,创下近三年低位,预计明年打新收益率还将继续下滑。


行业预警


1、市场监管总局公布6起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典型案例

据证券时报报道,12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公布6起典型案例,涉及重复收费、自立项目收费、只收费不服务等多种增加运输物流负担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提醒交通领域经营者严格依法依规经营,加强价格自律,共同降低运输物流成本。


2、成都2021年火锅企业新增注册量锐减

据证券时报报道,从2020年以来,依赖于线下经营的行业都不同程度受到了疫情的影响,餐饮业更是"重灾区"。在此大背景之下,火锅产业大本营成都也遭遇到一定的冲击,2021年当地火锅店企业新增注册数量出现明显下降,近三年净新增家数呈现出下降状态。


3、多地法院判决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相关交易合同无效

据21 财经 报道,近日,北京朝阳法院和东城区法院相继披露了辖内审理的一桩比特币"挖矿"合同案,且判决结果高度一致,均判定合同无效,后果自担。目前已有多地法院判决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相关的交易合同无效,甚至还有因无法证明存在交易事实导致诉讼请求被驳回的情况。


4、"里程焦虑"再现 公共充电桩基本靠"抢"

据央视新闻报道,随着各地气温降低,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又再度出现了。续航里程缩水、电池充不满电、不敢开暖风,这些问题仍然困扰着很多车主。甚至有新能源车主凌晨四点起床抢充电桩。


5、已有46家LED照企深陷破产清算

据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大照明产业研究院统计,截至12月24日,2021年LED照明灯饰行业已有46家企业进入破产清算阶段。陷入破产清算的46家LED照企中,10家来自广东,10家来自浙江,7家来自江苏,5家来自山东,3家来自辽宁,北京、安徽各2家,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广西、陕西、四川则各1家。



❷ 证金二季度亏了44亿此外还踩了16只业绩“掺水”股

点击查看>>>主力持仓

上周,上市公司中报终于披露完全,其中队,尤其是更为活跃的证金公司持股动态,无疑是投资者最关注的,那么二季度证金公司持股情况究竟如何呢?

Choice数据显示,二季度证金公司共计持有410家A股公司,所持公司二季度共计实现1.58万亿元净利润,占A股整体1.95万亿元的81%。

从证金持股公司二季度所获净利润来看,380家公司净利润为正,占比93%,而四大行均超千亿,工商银行以1607亿元排在首位,日赚8.93亿元。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这380家公司中,有16家公司净利润为负,其中庞大集团(601258)更是从2.56亿元,变成扣非后的负6.09亿元。

从证金所持公司净利润同比变动来看,有272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为正,占比66%,其中所持的洲际油气(600759)净利同比增长更是高达2374%。

此外,所持的410家公司中,有100家公司被证金公司增持(持股变动大于0.01%),10家公司是新进的,另有22家公司被证金公司减持(持股变动大于0.01%),其余278家公司持股不变。

花了774亿

对于证金公司二季度增持或新进的110家公司来说,按二季度个股成交均价来算,买进这些公司股票共计花了774亿元。

证金公司更是对其中25家公司花超10亿元,中国平安一家就花了52亿元,占其总花费的7%。

此外,证金公司重金买入的这25家公司,以大金融板块为主,共计10家,其中有7家银行,另有3家保险公司。

而万华化学(600309)和上海银行()则是证金公司二季度新进公司,买入金额分别为29.35亿元和10.16亿元。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亏了44亿

至于花了774亿买进的这110家公司,在二季度给证金公司带来的收益如何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110家公司的涨跌幅情况,其中仅29家公司是上涨的,占比仅26%,涨幅最好的是片仔癀(600436),为35%。按照年内的行情大势来看,出现这种情况是再正常不过了。

我们以成交均价计算出的买入成本,再以当期的涨跌幅为盈亏参考,可以看出,证金公司在二季度是亏损的,亏损达到44亿元。

其中6家公司赚超1亿,二季度新进的万华化学赚的最多,为7.23亿元。而证金花钱最多的中国平安却是亏损最多的,为4.5亿元。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28股被增持或新进超1%

从持股变动来看,110家新进或增持公司中,有28只个股证金公司增持或新进股数占总股本比超过1%,蓝光发展(600466)增持最明显,持股比例增加2.53%。

万华化学则是新进公司中,持股比例最高的,为2.3%。上海银行和福耀玻璃也是新进公司中持股占比超过1%的公司,持股占比分别是1.22%和1.2%。

从最新持股占总股本比来看,浙能电力(600023)、中国铝业(601600)、金地集团(600383)都已达到4.9%,其中浙能电力增持幅度最大,为2.09%。

从行业分布看,证金公司大幅增持或新进公司,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有色金属行业,分别有5家和4家公司。另外,就是银行和医药生物,各有3家公司出现。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22公司被减持

有增就有减,Choice数据显示,二季度证金公司对22家公司进行了减持,其中大北农被减持最明显,为0.51%。

从行业分布来看,被证金公司减持公司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行业,有6家公司,桃李面包是减持最明显的食品饮料股,为0.18%。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16家公司业绩掺水

虽说证金公司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超过90%都在二季度取得正的净利润,但考虑上非经常性损益之后,有16家公司净利润变为负值。

庞大集团二季度实现净利润2.56亿元,但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达到8.64亿元,如此以来,实则为亏损6.09亿元,是掺水最严重的公司。

此外,*ST船舶、博瑞传播和华电重工二季度同比增长超过100%,但是考虑上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则变为负值。

不过,从证金公司最新持股比例来看,这些业绩掺水公司中,华电重工、华闻传媒、永泰能源和博瑞传播持股依然超过2%。而青岛双星、汇鸿集团、国中水务、华丽家族则持股不足0.5%。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点击查看>>>主力调仓路径

更多主力持仓>>>

【队】队五路资金持仓A股3.3万亿元 市值占比6%

【券商】263只券商重仓股曝光 二季度自营盘逆势增持38亿元

【基金】绩优基金隐形重仓股曝光 偏爱通信、银行(附股)

【QFII】QFII连续6个季度持仓90只个股 27只绩优股受机构青睐

【社保基金】建仓132只个股增持167只个股 社保这是抄底的节奏?

【私募】私募调仓路线:高毅增持消费制造 淡水泉看多医药(附股)

【险资】险资二季度逆势布局迹象明显 新进加仓84股普遍下跌


❸ 601258 庞大集团什么时候转赠股票

要等5月21日召开股东大会才能定的。

❹ 黄继宏的汽车帝国

重整庞大集团尚未走出经营困境,深商控股再度出手“接棒”*ST众泰,两块“残破”拼图如何凑出一个完整的 汽车 “帝国”?

本刊记者 王东岳/文

2022年1月5日,*ST众泰(000980.SZ)发布《关于下属子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的公告》,公司旗下江南制造收到长沙中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确认江南制造重整计划已执行完毕。至此,*ST众泰及其下属的8家子公司重整计划均已经法院裁定批准并执行完毕,*ST众泰的重整计划告一段落。

重整完成后,江苏深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苏深商”)及其一致行动人接替铁牛集团正式成为*ST众泰控股股东;通过表决权委托,江苏深商法定代表人黄继宏成为*ST众泰新晋实际控制人。

两年前,深圳市深商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商控股”)及其掌舵人黄继宏通过介入重整的方式取得庞大集团(601258.SH)实际控制权。将*ST众泰“收入囊中”后,黄继宏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已通过破产重整“掌控”两家上市公司。

两次“高调”介入重整的背后,是黄继宏对其 汽车 事业勾绘的宏伟“蓝图”。2019年,黄继宏和他率领的深商控股承诺,三年时间(2020年至2022年)“助力”庞大集团实现累计不低于35亿元归母净利润的业绩目标,深商控股和黄继宏由此被投资者寄予厚望。

如今,承诺的三年之期已去其二,在经历了大规模的缩减门店、降薪裁员、变卖资产等系列运作后,庞大集团的实际经营状况依旧步履“蹒跚”。2021年前三季度,庞大集团实现归母净利润6.13亿元,但确认的投资收益为7.8亿元;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庞大集团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亿元,公司自身经营的亏损局面仍未得到明显改善。与此同时,深商控股通过重整获得的庞大集团股权已被系数质押和冻结。

8亿元“撬动”众泰

*ST众泰的前身金马股份于2000年6月在深交所正式上市。2017年,金马股份以向铁牛集团等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永康众泰100%股权,公司更名为众泰 汽车 (现为*ST众泰),主营 汽车 整车研发、制造及销售业务。

2019年起,因流动资金匮乏、有息负债全面逾期、生产经营停顿等诸多困难缠身,*ST众泰及旗下8家子公司陷入债务危机,先后被法院受理破产。2020年10月,浙江永康农商行向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金华中院”)提出对*ST众泰进行重整的申请。

2021年6月,金华中院根据债权人申请正式受理众泰 汽车 重整一案。在经过两轮意向投资人终止投资后,2021年7月,江苏深商作为重整投资人接替开展针对*ST众泰的重整事宜。

根据重整计划,*ST众泰以重整前的20.27亿股总股本为基数,按每10股转增15股的比例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票,共计转增30.42亿股。转增完成后,*ST众泰的总股本由20.27亿股增至50.69亿股。

前述转增股本不向原股东分配,其中10.14亿股股份分配给*ST众泰及众泰系旗下8家子公司的债权人用于清偿债务,剩余20.28亿股转增股份中,财务投资人按照1.5元/股价格支付12亿元重整投资款合计受让8亿股转增股票,江苏深商及其一致行动人以8亿元重整投资款合计受让12.28亿股转增股票,上述资金均用于支付重整费用、清偿债务、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重整完成后,江苏深商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ST众泰24.22%股权,接替铁牛集团成为*ST众泰第一大股东及控股股东;黄继宏通过与江苏深商、万驰投资、众富同人、力驰投资、国民数字、叶长青、金贞淑签订《委托协议书》,获得以上7位股东授予行使其合计持有的*ST众泰24.22%股份对应表决权,*ST众泰实际控制人正式变更为黄继宏。

7亿元重整庞大集团

在本次“接盘”*ST众泰前,深商控股及其掌舵人黄继宏通过参与庞大集团的破产重整成为庞大集团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与*ST众泰情况相近,2018年,庞大集团出现巨额亏损,因资金严重不足、财产不能变现等原因,公司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存在丧失清偿能力风险。

2019年9月5日,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庞大集团重整一案。

根据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重整前,庞大集团本部账面资产总额为302.08亿元,按照清算价值法评估价值总额为50.17亿元;负债总额合计约为272.8亿元,其中包括经唐山中院裁定确认的债权总额169.71亿元、经管理人审查确认尚需提交债权人会议核查并经法院裁定确认的债权总额5.06亿元、职工债权5636万元以及包含暂缓确认债权及未申报债权在内的97.47亿元预计债权。

2019年9月13日,庞大集团对外发布消息,确定深商控股等3名为重整意向投资人;12月11日,深商控股、深圳市元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元维资产”)和深圳市国民运力 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民运力”)被正式确定为庞大集团的重整投资人。

根据重整计划,庞大集团以公司重整前的65.38亿股总股本为基数,按每10股转增5.64股的比例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共计转增36.89亿股股票,转增后庞大集团总股本增至102.27亿股;上述转增股票不向原股东分配,其中7亿股由重整投资人及其引进的财务投资人受让,并提供7亿元用于支付重整费用、清偿债务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剩余29.89亿股用于根据重整计划的规定清偿债务。2020年8月,庞大集团实际控制人由庞庆华变更为黄继宏。

变卖资产“注水”业绩承诺

由于原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庞大集团的经营亏损承担主要责任,在庞大集团的重整中,庞大集团原实际控制人庞庆华无偿让渡了其所持的庞大集团21.06亿股股票,交由重整投资人(深商控股、国民运力、元维资产)及其关联方有条件受让。

根据重整计划,上述无偿受让股份共有三项前置条件,其一是按照深商所提出的经营方案,对庞大集团业务结构进行调整,提升庞大集团的管理水平及运营价值,确保庞大集团恢复持续盈利能力;其二是重整投资人承诺,庞大集团2020-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亿元、11亿元、17亿元,或2020-2022年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合计达到35亿元,若最终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未达到前述标准,由重整投资人在2022年会计年度审计报告公布后三个月内向庞大集团以现金方式予以补足;其三是深商控股承诺三年内不向关联方以外的第三方转让其所持有的庞大集团股票。

在三项对庞大集团的经营承诺中,净利润目标是深商控股有条件受让中最核心的“考核”指标。此前,庞大集团连续多年徘徊在亏损边缘,深商控股和黄继宏做出的承诺让投资者对庞大集团重整后的经营前景寄予厚望。

年报显示,2020年,庞大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273.8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0亿元。2021年1-9月,庞大集团营业收入211.56亿元,归母净利润6.13亿元。

仅以归母净利润看,深商控股接手后的庞大集团经营业绩显然是有所改善,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承诺之初深商控股并未对归母净利润的性质和条件进行约束,这恰好为公司后续的一系列“抛售”留下“操作”空间。

自深商控股入主以来,庞大集团开始大规模缩减经营网点、降薪裁员、变卖资产。数据显示,峰值期的庞大集团在全国28个省拥有超过1100家经营网点,其中包括857家专卖店和122家 汽车 超市;重组前的2018年,庞大集团在全国的经营网点数是806家。

2019年和2020年,庞大集团的经营网点数分别降至402家和329家。截至2021年上半年,庞大集团拥有的经销门店进一步降至317家,不及峰值的1/3。与网点规模缩减相伴,降薪、裁员接踵而至。重整前,庞大集团在全国有接近2万名雇员,人均薪酬12万元/年;截至2020年年末,公司雇员已降至1.28万名,人均薪酬也降至9.94万元/年。

同时,在深商控股主导下,庞大集团开启“甩卖”模式,频频打包出售下属子公司股权及旗下资产。2020年12月,庞大集团集中出售了公司持有的滨州市星辰 汽车 服务有限公司、淄博庞大霸龙 汽车 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秦皇岛利星 汽车 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青岛中冀斯巴鲁 汽车 销售有限公司以及哈尔滨中冀 汽车 销售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的100%股权,并处置了公司旗下内蒙古鹏顺 汽车 销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名下土地及地上建筑物,出让金额合计6.35亿元。

2021年4-12月,庞大集团又先后出售了公司旗下的中冀乐业(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自贡 汽车 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庞大巴博斯 汽车 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保定冀东兴重型 汽车 销售有限公司4家公司的100%股权,出让金额合计11.06亿元。

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1-9月,庞大集团确认的投资净收益分别为4.03亿元和7.8亿元,分别占公司当期营业利润的66.72%和110.01%。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亿元和-1.11亿元。

以合计数计,2020年至2021年9月期间,庞大集团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93亿元,占重整业绩承诺的66.28%;但同期,公司扣非净利润合计数为7542万元,仅占重整业绩承诺的4.19%,公司实际经营状况远不及重整预期。

资源整合皆成“空”

根据深商控股无偿受让股份所提出的经营方案,接手庞大集团后,深商控股应从“存量业务的调整与优化”和“增量业务的引进与发展”两方面帮助庞大集团提升的管理水平及运营价值,确保庞大集团恢复持续盈利能力。

在存量业务上,深商控股曾承诺引入民生银行为庞大集团提供不超过10亿元共益债务融资;同时,公司还承诺通过提升资产流动性及资金使用效率、优化品牌及经营网络结构,积极推进新能源与新零售业务。但实际上,公司所谓的共益债务融资并未引入成功,优化品牌网络也衍变成了不断抛售旗下资产。

在增量业务上,深商控股的运作同样收效甚微。按照经营计划,深商控股承诺将依托重整投资人之一的国民运力的资源和优势,快速形成增量业务,进入核心城市的商用车服务市场,从交通的电动化装备入手,扩展到交通管控,推动庞大集团从客户端的销售服务到城市公共交通运营商的转变;同时,依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商”模式,庞大集团将获得新能源 汽车 消费全生命周期的收益。

根据国内媒体的此前报道,2019年,深商控股曾向上交所提交一份名为《庞大2020-2022发展规划》(下称“发展规划”)。发展规划中,深商控股表示,“预计2020年,庞大集团将在天津市和吉林省市场计划投放新能源公交车3500辆,出租车6000辆,环卫车2300辆, 旅游 及通勤巴士1000辆,建设车辆配套充电桩2300个,实现业务收入58.5亿元,净利润7.67亿元。”

事实完成情况是否如此?

在对上交所问询函的回复中,庞大集团表示,2020年,公司承接了唐山市358台公交车电动化业务,成交金额为4.41亿元。与公司提交的发展规划数据相比,庞大集团在问询函中披露的成交数量和成交金额显然是远远不及规划预期的。至于环卫、出租、 旅游 及通勤巴士、充电桩等新能源信息,公司在回复函中更是鲜有提及。

资产“虚实”难测

根据重组计划书,本次直接参与*ST众泰重整的江苏深商是一家成立于2020年9月的新公司,由于成立至今未开展实质性业务,江苏深商尚无最近三年的财务数据。向上溯源后,江苏深商由深商控股100%持股。

尽管已是两家上市公司背后真正的控股股东,深商控股经营资产的真实情况却十分难以捉摸。

根据深商控股官网介绍,深商控股成立于2011年7月,注册资本10.22亿元,公司系由79家深圳市重点民营企业共同投资成立的一家从事金融服务类、大型项目投资和高新技术开发与生产的大型民营企业,目前股东的总资产近万亿元。

*ST众泰披露的未审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深商控股的总资产为282.09亿元,总负债为161.12亿元,公司净资产24.76亿元,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28.66亿元,净利润4.64亿元;2019年年末,深商控股的总资产为67.52亿元,总负债为19.06亿元,公司所有者权益48.46亿元,当年的营业收入为52.06亿元,净利润为1.42亿元。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0年年末,深商控股的从业人数仅有43人。同时,Wind数据还显示,2014年,深商控股的营业收入仅为4668万元,净利润也只有109万元。很难想象,短短数年时间,深商控股的收入规模能由千万级别突破至百亿,而同期公司的从业人数却不足50人。

更需指出的是,根据国内媒体此前获得的深圳大公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深商控股2019年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报告》,2019年年末,深商控股总资产21.29亿元,合并总资产21.75亿元,所有者权益12.90亿元,合并所有者权益12.57亿元;当年的营业总收入为324.43万元,合并营业总收入为563.55万元,净利润为亏损3.25亿元,合并净利润为亏损3.34亿元。

与深圳大公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相比,深商控股所提供的未审计数据差距显而易见,公司的真实经营情况实属难测。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于,2020年4月,庞大集团发布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公告》(下称“回购计划”)。根据回购计划,庞大集团拟以不超过1.78元/股价格,使用不低于5亿元且不高于10亿元回购公司2.75%-5.40%股份用于股权激励,回购期限为2020年5月14日-2021年5月13日,后延长至2021年11月14日。

最终,庞大集团实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数为1.8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1%,支付的资金总额为2.5亿元,仅为原回购计划总额下限的一半。

不仅如此,2021年7月12日,北京金融法院判决,因保全需要庞大集团控股股东天津深商北方有限公司(下称“深商北方”)持有的公司股份7.9亿股被司法冻结。截至2021年9月末,深商北方(深商控股100%持股)持有的庞大集团股份16.45亿股股份近乎全部质押和冻结。

“倒卖”里的往事

与资产相应,深商控股的组织架构同样有如迷雾。根据*ST众泰披露,由于深商控股的股权较为分散,截至目前,深商控股仍处于无控股股东和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

按股权占比计,深商控股的第一大股东是深圳市国民运力 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民运力”),其持有深商控股25.34%股权。向上穿透后,黄继宏持有国民运力99.46%股权,是国民运力持股比例最大的自然人股东。在公开资料中,黄继宏的官方身份是深商控股总裁。

需要指出的是,直到2019年,黄继宏控制的国民运力才一跃成为深商控股的第一大股东。

根据公开信息,黄继宏生于1974年,1993年至1997年曾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 汽车 管理学院,1997年至2005年任解放军驻港部队装备技术部干部。

2005年起,黄继宏开始担任广东省绿色家园环保 科技 公司(下称“绿色家园”)董事长,并在2013年和2014年陆续担任深圳市一体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和深圳市一体数科 科技 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官方信息中,绿色家园似乎是黄继宏“创业”故事的起点。但事实上,在黄继宏控制的数十家公司中,最早成立的是一家名为深圳市盛大光明 科技 有限公司(下称“盛大光明公司”)的企业。

工商资料显示,盛大光明公司成立于2003年10月,截至目前,黄继宏持有盛大光明95%股权,并身兼执行董事和总经理职务。在盛大光明公司的旗下,有一家名为深圳市汉玉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深圳市汉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汉玉文化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14年以前,盛大光明公司持有汉玉文化公司96%股权。

根据公开信息,2008年,汉玉文化公司曾先后与宝安区政府和沙井街道办签订《合作意向书》及《沙井汉玉博物馆建设合作协议》,策划由汉玉文化公司负责在深圳沙井市民广场东南侧地块处建设沙井汉玉博物馆。

资料显示,沙井汉玉博物馆是以建设“中国现代汉白玉雕塑文化产业基地”为初衷的公益性博物馆。按照规划,汉玉博物馆建成后,将通过开展博览、交易等文化活动,吸引全国雕刻艺术等文化企业聚集沙井,以至于把沙井汉玉博物馆建设成深圳出名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0年5月,汉玉博物馆摇身一变成为沙井义乌商贸城(二期),并由一家名为汉玉义乌商贸城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汉玉义乌商贸城公司”)的公司负责招商。工商信息显示,汉玉义乌商贸城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公司由黄继宏100%持股。

据当时的报道,按照审批正规手续,汉玉文化博物馆的审批流程需要花费3-4年时间,但恰逢2008年汉玉文化博物馆负责举办一场展览会,所以在手续都还不齐全的情况下提前开工建设。不仅如此,由于涉及地块的土地性质为文化用地,该地块由宝安区沙井街道免费给予汉玉文化公司使用。

正是如此一块免费的文化用地被“空手套白狼”用于招商。当时的媒体报道称,汉玉博物馆在建设之初并非汉玉文化公司单独出资,而是另外找了数名出资人一同建设博物馆,“共有魏、黄、吕3个股东,黄继宏出资1500万元,占33%股份,魏、吕出资超5000万元,占67%股份,在建博物馆之初,3人关系很好,因魏、吕两人年纪较大,就交给了黄继宏打理,平时参加会议签合同都是黄继宏负责。”

博物馆建成后,其他出资人坚持将汉玉博物馆打造成“中国现代汉白玉雕塑文化产业基地”,汉玉文化公司则担心短期难以看到收益,坚持将汉玉博物馆打造成义乌商贸城快速收回资金。多方胶着之下,黄继宏另起炉灶,成立汉玉义乌商贸城公司,对外发售“使用权”。

颇具戏剧性的是,在销售汉玉义乌商贸城(二期)项目之前,仅一街之隔的对面早已有一家名为沙井义乌商贸城的项目存在。尽管名称相近,但汉玉义乌商贸城所谓二期项目与马路对面的沙井义务商贸城实际并无关系,是完全分属两家不同公司的开发项目。

时至今日,当年的汉玉博物馆和汉玉义乌商贸城早已改名换姓,“倒转腾挪”之间的真实收益也无从为外人知晓。但按照媒体当年的测算数据,汉玉义乌商贸城的招商回报不止亿元。

重整后的“未来”

在*ST众泰的重整计划中,江苏深商表示,公司将以众泰 汽车 重整为契机,对公司实施市场化改革,推动改革脱困和转型升级工作,同时结合重整投资人所处行业的资源优势,以恢复优化传统业务和升级拓展新业务为战略导向,实现业绩快速回暖。

按照重整计划,江苏深商为受让众泰 汽车 转增股票做出9项承诺,包括8亿元资金用于支付重整费用、清偿债务、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协助众泰 汽车 恢复整车制造产业;向众泰 汽车 提供优质产业资源,引进高端技术开发团队,全球范围内遴选车型;利用产业协同优势,帮助众泰 汽车 尽快恢复全国性的销售网络等诸多内容。

然而,细心的投资者或许能够发现,在*ST众泰的股权受让条件中,深商集团已不再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和营运指标做出具体的数据承诺。

相较于庞大集团,*ST众泰所面临的经营局面是更为复杂的。2021年前三季度,*ST众泰的营业收入为6.1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9亿元,公司仍处于巨额亏损状态。在评估机构对*ST众泰资产清算价值的评估中,众泰 汽车 的资产评估总值仅为3.1亿元,其中流动资产评估值为1.95亿元,非流动资产评估值为1.15亿元。

在过往的对外宣讲中,黄继宏曾构想通过一种“基金”模式来完善 汽车 全产业供应链,从另一个角度推动 汽车 消费、运营、服务,乃至由此协力打造世界级 汽车 整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和后市场服务基地,让 汽车 的核心零部件回归,带动中国 汽车 产业定制。

但庞大集团的“失诺”和“迷茫”犹在眼前。深商控股和它的掌舵者能否打造出构想中的 汽车 “帝国”?抑或庞大和众泰都仅仅是黄继宏们的另一座“汉玉博物馆”?

针对文中所涉问题,《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已向*ST众泰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❺ 最近十天上市的股票有哪些

1、证监会发布消息称,1月19日,按法定程序核准了7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上证所3家,分别为:东方时尚驾驶学校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天创时尚鞋业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中小板1家,即鹭燕(福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3家,分别为:广州高澜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海顺新型药用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近十天深户股市上市新股:
亚邦股份(732188),菲利华(300395),中来股份(300393),好利来(002729),华懋科技(732306),福斯特(732806),天和防务(300397),节能风电(601016),迪瑞医疗(300396),腾信股份(300392),重庆燃气(730917),飞力达 sz300240,东宝生物 sz300239,冠昊生物 sz300238,美晨科技 sz300237,方直科技 sz300235,开尔新材 sz300234,金城医药 sz300233,洲明科技 sz300232,银信科技 sz300231,永利带业 sz300230,拓尔思 sz300229,富瑞特装 sz300228,光韵达 sz300227,上海钢联 sz300226,金力泰 sz300225,正海磁材 sz300224,北京君正 sz300223,科大智能 sz300222,银禧科技 sz300221,金运激光 sz300220,鸿利光电 sz300219,安利股份 sz300218,东方电热 sz300217,千山药机 sz300216,电科院 sz300215,日科化学 sz300214,佳讯飞鸿 sz300213,易华录 sz300212,亿通科技 sz300211,森远股份 sz300210,海南瑞泽 sz002596,豪迈科技 sz002595,比亚迪 sz002594,日上集团 sz002593,八菱科技 sz002592,恒大高新 sz002591,万安科技 sz002590,瑞康医药 sz002589,史丹利 sz002588,奥拓电子 sz002587,围海股份 sz002586,金力泰 sz300225,正海磁材 sz300224,北京君正 sz300223,科大智能 sz300222,银禧科技 sz300221,金运激光 sz300220,鸿利光电 sz300219,围海股份 sz002586,双星新材 sz002585,蓝科高新 sh601798,赛轮股份sh601058,三星电气 sh601567,鹿港科技 sh601599,九牧王 sh601566,骆驼股份 sh601311,文峰股份 sh601010,桐昆股份 sh601233,吉鑫科技 sh601218,东材科技 sh601208,庞大集团 sh601258,吉鑫科技 sh601218,华鼎锦纶 sh601113,江南水务sh601199,三江购物 sh601116,宝泰隆 sh601011,星宇股份sh601799,广电电气 sh601616,大智慧 sh601519,内蒙君正sh601216

❻ 庞大集团因重整9月9日被“*ST”年内涉重整公司达12家

·

北京商报讯(记者高萍)继*ST沈机之后,又一例因重整获得受理而将要披星戴帽的公司诞生。根据安排,因法院裁定受理庞大集团(601258)进行重整,庞大集团将在9月9日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届时,庞大集团证券简称将变更为“*ST庞大”。需要指出的是,庞大集团并非孤例。北京商报记者经过梳理两市公告发现,加之庞大集团,年内被申请重整的上市公司合计达到12家。

庞大集团被裁定受理重整时间为9月5日。次日,即9月6日,庞大集团发布公告称,9月5日收到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法院”)送达的(2019)冀02破申5号之二《民事裁定书》及(2019)冀02破2号之二《决定书》,法院已裁定受理北京冀东丰 汽车 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冀东丰公司”)对公司的重整申请,并指定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清算组担任庞大集团管理人。

庞大集团被债权人申请重整源于一起1700万元的借款。5月13日,庞大集团收到冀东丰公司送达的《告知函》。冀东丰公司在《告知函》中称,鉴于庞大集团无法清偿其到期债务,已于2019年5月13日以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为由,向法院提出对公司进行重整的申请。根据彼时公告,2017年5月4日,为补充流动资金用于进货,庞大集团与冀东丰公司签订了《借款合同》,约定公司向冀东丰公司借款1700万元,借款期限为一年。但借款到期后,庞大集团因资金紧张,未能如期向冀东丰公司清偿上述借款。由此,冀东丰公司向法院提出对庞大集团进行重整的申请。

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后,庞大集团也将按照规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根据安排,停牌一天后,庞大集团于9月9日复牌交易,股票简称改为“*ST庞大”,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纵观上市公司被披星戴帽后的股价表现,少则一个跌停,多则N个跌停,成为常态。这也让庞大集团9月9日的股价迎来考验。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重整可谓充满“危”与“机”。庞大集团称,公司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重整计划将有利于改善公司资产、负债及治理结构等。不过,庞大集团也作出风险提示称,法院已裁定公司进入重整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若公司重整失败,公司将被法院宣告破产。如果公司被法院宣告破产,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第14.3.1条第一款第十二项的规定,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庞大集团主营 汽车 经销及维修、养护业务,属于 汽车 经销行业。昔日,庞大集团曾作为 汽车 经销商第一股而风光无限,如今却落得重整的地步。回溯庞大集团 历史 ,公司于2011年上市,2018年前,庞大集团仅在2012年出现过亏损,其余年度均处盈利状态。不过,这种盈利情况在2018年再度打破,当年公司实现归属净利亏损额高达61.55亿元。此外,庞大集团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亦难言乐观。2019年上半年,庞大集团归属净利润亏损11.99亿元,经过记者对比发现,这是庞大集团上市以来中报首次出现亏损。对于上半年的经营情况,庞大集团曾在公告中称,2019年上半年,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持续发酵,叠加2018年度的整体资金环境偏紧等因素,公司的融资困难、资金紧张问题尚未得到缓解,继而严重影响并制约了公司的正常经营,公司的营业收入和效益均同比下降。“面对困境,公司一方面如实向金融机构说明情况,征得理解支持,同时也通过减员增效、处置资产等方式降低费用、回笼资金,尽最大努力维持公司的正常经营。”提及对自身困局的解决,庞大集团如是表示。

综合庞大集团最新披露的相关债务逾期及更正公告,截至8月31日,庞大集团超20起债务逾期。其中,一笔来自于北星(天津) 汽车 有限公司的流动资金借款逾期金额为10亿元。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曾致电庞大集团进行采访,但对方电话未能接通。

❼ 庞大集团股票问询函是利空吗

不是的。而如果是对重组或者是其他方面的问题,问询函只是正常的一个履行职权的过程,构不成利好利空,所以是不会利空的。庞大集团是国内大型汽车经销商和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2011年4月28日,庞大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IPO实现登陆A股的汽贸集团。

❽ 庞大集团2022年可以买吗

题主是否想询问“庞大集团股票2022年可以买吗”?可以。根据查询庞大集团相关信息得知,该集团股票2022年可以买。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以汽车销售服务为主业的大型汽车营销企业,原隶属于唐山市冀东物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其前身为2003年成立的唐山市冀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注册资金4.13亿元,法人代表庞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