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区块 » 威胜集团股票发行了多少股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威胜集团股票发行了多少股

发布时间: 2023-01-05 15:52:01

❶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威胜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智能计量、智能配用电与能效管理整体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集团的使命是致力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能源计量与能效管理专家”。集团于2005年12月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是国内首家在境外上市的能源计量与能效管理专业集团,也是湖南省首家在境外主板上市的公司。集团现有全资子公司8家、控股子公司3家,合资公司1家(威胜与西门子合资),员工约3800余人,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最佳雇主企业”。

集团拥有国内实力最为强大的能源计量与能效管理技术研发团队,共有研发人员近600名,其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35%,有12名国家和行业标准化委员。公司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多家高校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并于2002年在行业内首家建立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2012年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集团每年将营业收入的7%以上投入到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以确保领先一步的技术与产品。

威胜集团一直专注于能源计量与能效管理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产品与服务广泛应用于电力、水务、燃气、热力等能源供应行业,大型公建、石油石化、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冶金、化工等大型用能单位及居民用户。

集团先进智能计量业务主要包括:全系列智能电能表、智能水表、智能气表、超声波热量表;各类配电仪表、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全系列能源数据采集终端、负荷管理终端、用户管理装置;计量自动化系统及各类应用系统与服务,能源数据挖掘。集团在计量高端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为国内领先。集团是国内唯一可以同时提供电、水、气、热各类先进能源计量产品、系统与服务,并覆盖能源生产、输配至消费端全过程需求的专业厂家。

集团智能配用电与能效管理业务主要包括:40.5kV/12kV全系列高压开关设备;12kV智能化开关设备;35kV/10kV全系列继电保护装置;10kV配网自动化终端;面向电能质量治理与新能源友好接入的电力电子应用装置;智能配用电系统、工程及服务;节能服务等。集团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智能化配用电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面对中国及全球在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模式上正在发生的重大变革,面对节能减排的巨大社会责任和发展机遇,面对智能电网的新需求,威胜集团将始终牢记“能源计量和能效管理专家”的企业使命,坚持“至诚致精、义利共生”的核心价值观,持续创新,永不停步,努力把威胜打造成为中国智能电网、智能计量领域的领先企业,成为国际智能电网、智能计量领域中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把威胜品牌打造成为不分国界的世界名牌。

未来,每一座城市、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家庭都因使用威胜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而受益。
法定代表人:吉为
成立日期:2000-04-11
注册资本:1480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湖南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301007170714203
经营状态: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所属行业:制造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独资)
英文名:WASION GROUP LIMITED
人员规模: 100-499人
企业地址: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桐梓坡西路468号
经营范围:电能计量仪表及设备、电表配件、综合配电箱、计量箱、电缆分支箱、端子箱及相关配件、电力控制、计算机软件、系统集成、仪用变压器、电流变换装置、节能环保相关产品的研发、检测、生产、销售与服务;电力工程相关的规划设计、定制开发、设备提供、施工管理、系统集成、安装及服务 、运行维护;能源管理产品及系统的销售和服务;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通信工程设计服务、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通信设施安装工程服务;通信系统工程服务;施工劳务;储能系统、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及储能变流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未经批准不得从事P2P网贷、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资管及跨界从事金融、第三方支付、虚拟货币交易、ICO、非法外汇等互联网金融业务)

❷ 长沙威胜集团值得去吗

值得。
威胜集团威胜集团年终奖平均10127元。威胜集团员工分享说:公司一般一年到一年半会调薪,幅度大概在500左右,公司薪酬体系完善,值得去。
威胜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2005年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是先进的能源计量与能效管理服务商。

❸ 科创50指数样本首次调整,威胜信息等5股入选背后逻辑

《科创板日报》(长沙,记者李拥军 黄路)讯, 科创50指数样本即将迎来首次调整,威胜信息、优刻得、泽璟制药、特宝生物、昊海生科5只证券调入指数。

有进亦有出。新光光电、热景生物、鸿泉物联、联瑞新材、铂力特5只证券则被调出指数。依据上交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8月28日发布的公告,本次调整将于9月14日正式生效。

新入选名单中威胜信息盈利最高

科创板50只样本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行业,凸显了科创板创新驱动的行业结构特征。

本次调入的5只股票中,截至8月28日收盘,威胜信息、优刻得、泽璟制药、特宝生物、昊海生科市值分别为128亿、261亿、233亿、216亿、186亿。威胜信息、优刻得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中代表公司,后面三家业务均集中生物医药细分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优刻得和泽璟制药分别为不同投票权架构与尚未实现盈利的公司。威胜信息、特宝生物、昊海生科上半年净利分别为1.37亿元、4661万元、2752万元。上述新入选5家公司中,威胜信息是唯一净利过亿的科创板公司,且动态市盈率最低,为46倍。

调出的5家公司有何共性?

从业绩成色看,被调出的公司总体业绩不如新调入的公司。包括新光光电、热景生物、铂力特有3只上半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或下滑。调出公司中仅鸿泉物联、联瑞新材净利实现增长。

市值则是另一个重点考虑因素。被调出的5家公司中,新光光电(市值52.8亿)、热景生物(市值32.1亿)、铂力特(市值77.6亿)、鸿泉物联(市值46.5亿)、联瑞新材(49.4亿),平均市值仅为51.7亿,

5只被调出的证券总市值258亿元,比本次被调入的优刻得一家公司的市值还低。被调入的优刻得等5家公司总市值超过了1000亿元,平均市值超过200亿。显然,从市值角度考量,新来的5家更满足科创50指数样本的选样要求。

据上交所介绍,市值规模和流动性是国际代表性成份指数最基本与核心的标准。借鉴境内外代表性成份指数经验,结合科创板市场发展客观情况,剔除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额位于样本空间排名后10%的证券后,选取日均总市值排名靠前的50只证券作为“科创50”指数样本,能够在保证样本流动性的同时,实现较好的代表性。

科创50指数样本股每季度调整一次。

❹ 威胜集团怎么样

威 胜 集团在长沙,为港资企业,05年底在香港上市,是国内一流的计量仪表企业,研发能力国内数一数二,董事长 吉为 先生。

威 盛 集团是台湾的,老板是前台湾首富王永庆的女儿——王雪红女士。一个商业奇才

威胜集团很锻炼人才,培训机制比较好。待遇嘛,不好怎么说,五险一金等都有,但每个人的期望值不同。如果你刚毕业或者混得不好,建议你去应聘,3年以后后你就是专家级了。然后跳槽,去别的公司,待遇会很高,因为你是威胜出来的。这个行业的都会认可你。 类似于一个微软,甲骨文的精英技术员跑到中国来找工作一样,级别待遇都会大升。当然威胜的招聘条件也很高。人才流失也蛮大的, 优良体制下培养好的人才翅膀硬了就期待更高的待遇,于是跑了。威胜的管理层还是很稳定的,核心技术骨干也稳定。

❺ 红筹股 有哪些

你好,红筹股这一概念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场,之所以称为红筹股,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有时被称为红色中国,相应地,香港和国际投资者把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带有中国大陆概念的股票称为红筹股。第二,红筹股的由来还出于一个典故,在赌场上最大银码的筹码为蓝色,其次为红色,因此,红色便被选为代表实力较蓝筹股稍有不及的股份。
具体如何定义红筹股,尚存在一些争议。主要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应该按照业务范围来区分。如果某个上市公司的主要业务在中国内地,其盈利中的大部分也来自该业务,那么,这家在中国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红筹股。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按照权益多寡来划分,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大部分来自中国内地,或具有内地背景,也就是为中资控股,那么,这家在中国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才属于红筹股之列。1997年6月16日,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按照第二个标准正式推出“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亦称红筹股指数。
下面是一些港股红筹股股票名称:
越秀投资
金威啤酒
中国(香港)石油
招商局国际
深圳国际
骏威汽车
粤海投资
华润创业
中化化肥
香港中旅
上海实业控股
北京控股
中国食品
深圳控股
中国海外发展
中国联通
王朝酒业
华润电力
天津发展
中国海洋石油
中国网通
中国移动
中保国际
联想集团
越秀交通
TCL多媒体
华润置地
华晨中国
中远太平洋
中信资源
中国电力

中国食品
深圳控股
中国海外发展
中国联通
王朝酒业
华润电力
天津发展
中国海洋石油
中国网通
中国移动
中保国际
联想集团
越秀交通
TCL多媒体
华润置地
华晨中国
中远太平洋
中信资源
中国电力
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

❻ 长沙威胜电气和威胜集团是什么关系

毛线关系都没有

❼ 威胜集团的决胜之道

威胜电子:被雪藏的电表专家
在ABB、西门子等国外大公司视为成熟的、夕阳性产业的电表行业,威胜电子是如何成功掘金并赢得尊重的?
软件业界赫赫有名的金蝶国际,在09年的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榜中仅仅排名第71位,而一家几乎从来没被媒体关注过的威胜集团控股有限公司(HK3393,以下简称威胜集团),却远远超过金蝶的排名,位居第46位。
威胜集团的董事长吉为,也是28位荣登胡润榜的湖南富豪之一,身价10亿。
然而,在此之前,除了长沙威胜能源产业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胜能源公司”)提出的“节能120”服务模式受到过几家电视台的短暂报道之外,威胜几乎一直屏蔽在媒体的视野之外。
智能电表专家
在威胜集团的网站首页上,“能源计量与管理专家”这几个字格外醒目。
而网络上关于威胜集团的介绍,几乎每一篇都有这样一句话:“公司每年将营业收入的5%投入到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或许这句话能够隐约窥见它被评为“潜力企业”和号称“能源计量与管理专家”的根本来由。
5%是什么概念?2007年我国电子百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仅为3.9%。而将营业收入中的其他业务收入排除在外,仅算研发支出在销售额中的比率,全球500强研发支出占销售额为5%~10%,而中国500强则远远落后,仅为1.6%。
这意味着,威胜集团对于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视已经远远超出了国内企业的水平,达到了国际化标准。
而“专家”意味着什么?想象一下,如果您是这样一家公司的管理者:
每月月初,当您早晨来到公司,站在电子控制中心,就能看到企业电网经济运行管理平台已经对上个月使用的水、电、气进行分析,精确掌握它们都用在了哪些方面,每个方面用了多少。详细数据和信息随时可以传输到您的电脑上。
与此同时,智能配电监测仪及配电管理系统也及时将电网是否动荡,是哪一段出了问题等相关的情况反馈到中心。
这时,电脑提示打开一个窗口。INESTIMTM智能化网络能源管理解决方案()被启动。
在综合上面收集到的信息的基础上,INESTIMTM会将各分公司、各部门或各班组的详细能耗报表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然后,结合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和理论指标,并综合考虑生产工艺、流程、特性等因素,INESTIMTM就能做到在不影响生产的基础上,合理地安排峰谷时段用电、用水、用气。
另一方面,运用INESTIMTM的能源数据自动采集及运行监测管理功能,公司所有设备的各项用能指标都能实现精密至分钟级的用能情况监测。于是,能耗统计的工作量、难度和误差通通变得不再是问题。
是不是非常智能化?
这就是威胜能源公司正在研发和推广的业务——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管理降耗、技术节能”的目的。
如果系统出现问题甚至瘫痪了怎么办?
最直接的办法是,找“节能120”。2008年年中,长沙市能源办与威胜集团打造的湖南省首家“能源医院”——长沙市节能120威胜服务中心就已进入正常运转。为用能单位或个人提供能源咨询服务、能源审计系统专家会诊、上门服务等多种服务。
今天威胜集团上市公司的部分,包括长沙威胜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威科仪表有限公司、长沙威胜能源产业技术有限公司和长沙威胜进出口有限公司。威胜能源成立于2007年,专门从事能源产业服务和管理节能的整体解决方案。
威胜能源公司的能源管理与技术专家成长征告诉记者:“目前,这种技术节能设备还处于进一步完善研发和推广的阶段。公司在广西的推广情况相对而言比较好。”
事实上,目前这种高科技节能设备的推广,还相当于十几年前手机在中国市场的推广情况——当年仅给手机上个号码,就动辄几万块。成长征介绍:“用于电网清洁的治理产品,倒是有成熟的企业在投入使用了,不过因为价格昂贵,推广起来比较困难,去年卖了大概一两百万。企业也都紧张钱袋子啊!一般一台都是几十万,要想真正发展起来还是阻力重重。”
打造核心竞争力
然而,16年前,威胜集团在电子式电能表方面,也同样遇到过像今天技术节能方面的状况。
威胜集团成立于1993年。当中国第一台电子式电能表诞生于威胜的时候,1993这个年份也就成为了中国电能表的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随后,1994年威胜第一台三相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研制成功。
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外许多大公司都开始推出全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如斯伦贝谢、LANDIS&GYR和美国GE公司。而威胜电子也正是看准了电子式多功能表的市场前景,在这个领域颇下功夫。
之后的1994、1995年里,威胜在国内做了两年艰苦的宣传、培育市场工作。到1998年,威胜的品牌已经在行业内成功的树立起来。于是,当市场占有率连年占据第二位置,威胜集团在市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深圳科陆电子2007年上市的时候,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威胜集团才是行业内的“标杆企业”。
然而,威胜集团出现爆发式的发展,却是到2003年以后的事情了。
为缓解电力紧张,2003年来,国家出台了包括峰谷分时计费政策的一系列措施,成为电能表产品转型的主要动力。在国家对功耗的要求、对产品稳定性要求的提高等各种形势影响下,传统的机械式电能表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而2003年开始的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更是带动了包括深圳科陆电子、浙江华立科技在内的一大批电能表企业的发展。电力系统对威胜集团主要生产的包括三相多功能表在内的一系列产品需求量迅速增长。几年时间里,接触式卡表、多费率电能表也逐渐在普通家庭用户中推广开来。“先付费,后用电”的模式在中国开始普及。
这意味着,威胜的时代真正到来了。07年年报显示,威胜集团盈利达到2.1个亿,增幅达40%。而在这之前,威胜已经连续四年保持着增幅超40%的速度!
而这一天,威胜等了将近10年。
比其他企业早一步的好处到底在哪里?从威胜集团竞争对手科陆电子的发展就可见一斑。对科陆而言,用电自动化系统是2004年以后才开启的新市场。之后,科陆电子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到2005年,在用电自动化领域,科陆的市场占有率就已经达到了全国第二,仅次于威胜集团,拥有超过20%的市场份额。
然而,即使在公开场合,科陆电子也不得不承认,威胜集团连续几年来取得的稳占市场份额第一的骄人成绩,主要是得益于“威胜的品牌从1998年开始就已经树立”。
2007年12月,威胜集团获得首款产品的DLMS认证,这标志着由DLMSUA认可的威胜集团DLMS/COSEM测试认证实验室,具备了对其他厂家产品进行第三方测试的资格与能力。
威胜集团由此成为国内首家具备对其他厂家产品进行第三方测试认证的电表企业。
然而,电能表业这个市场绝非是一块永远抢不完的肥肉。据相关资料显示,ABB、西门子等国外大公司视中国电能表业为成熟的、夕阳性产业,盈利有限、市场空间有限令他们对这个产业逐渐选择退出。
所以,对于今天的威胜集团而言,如何保持现有的市场份额以保证其盈利水平,如何降低成本从而开拓在科技节能等领域的市场,如何在未来电能表业“夕阳红”之后拓展新的盈利点,将是威胜最大的挑战。

❽ 威胜集团吉为与王家关系

没有关系。威胜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2005年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是先进的能源计量与能效管理服务商。吉为:威胜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为威胜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本集团创办人,威盛集团并未传出与王家有什么关系。

❾ 威胜信息股吧

1、威胜信息股票股吧是专业的股票信息分析论坛,股民朋友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分析讨威胜信息股票的最新动态。威胜信息股吧,即威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股票交流平台,以股民为主要参与群体,分享投资经验,表达思想,结识股友的网络空间。。
2、威胜信息股票股吧提供威胜信息股票行情走势、交易情况,技术分析等实时动态,以及威胜信息股票的行情研报,公司的运营状况,财务报表等有关威胜信息股票的信息,都可在威胜信息股票股吧了解。
3、威胜信息信息股吧数据显示,威胜信息股票短期趋势:短期的强势行情可能结束,投资者及时短线卖出、离场观望为宜。中期趋势:有加速上涨趋势。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0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15亿股,占流通A股70.12%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5.65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拓展资料
1.威胜信息科技公司业务范围包括电力自动化终端和系统、能耗信息采集终端和系统、综合能源自动化管理系统、工业电气自动化终端和系统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轨道交通电气自动化终端和系统;通信产品开发、生产销售、通信工程;电力监控、配电监控装置、能耗分析及收费系统、智能交通监控设备及系统、新能源汽车交换用电设施及系统、网络、通信基站设备、传感器、变压器售电管理系统等。
2.根据威胜信息的保证金交易信息,2021年12月8日净利润为530万4800元;保证金余额6383.04万元,比前一日增长9.06%。 融资方面,当日融资购买988.6万元,融资还款458.12万元,融资购买净额530.48万元。融券方面,卖出15000股,偿还120200股,剩余117.36万股,融券余额3593.66万元。融资融券合计余额9976.7万元。

❿ 威胜集团是不是世界500强

没有。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是威胜控股有限公司核心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能源计量设备、系统和服务供应商。拥有CNAS认证实验室,引入了行业内首屈一指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采用先进的ERP、PLM、MES、WMS系统。是技术先进的能源计量与能效管理产品研发制造基地之一。业务范围已覆盖全国所有省份及地区,并出口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业务联系,产品品质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
《财富》世界500强是评估全球大型公司的最权威、最知名的榜单。它是国人对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财富》杂志被很多人关注,是因为它每年评出“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中国人习惯称他们为“世界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