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看看哪些中概股符合借壳上市条件
哪些股票符合借壳上市条件呢?我选择的标准是严格按照证监会关于借壳上市的规定,从2014年底,证监会收紧了借壳上市的规定,借壳上市的标准与发行新股是相同的(详见《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三条,链接: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flb/flfg/bmgz/ssl/201505/t20150511_276598.html),而发行新股关于公司近3年的利润/营收/现金流是有明确要求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发行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
(二)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
(三)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四)最近一期末无形资产(扣除土地使用权、水面养殖权和采矿权等后)占净资产的比例不高于20%;
(五)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
按照上述标准,目前公布私有化计划的不少中概股是不符合借壳上市条件的,名单如下:
中国信息技术
陌陌
麦考林
世纪互联
明阳风电
当当网
航美传媒
海王星辰
艺龙
博纳影业
人人网和淘米2015年可能亏损,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符合借壳上市标准的公司名单如下:
瑞立集团
空中网
乡村基
欢聚时代
创梦天地
易居中国
奇虎360
深圳迈瑞
晶澳太阳能
为什么要做这种区分,我的看法是可以借壳上市的公司私有化推进的速度可能会比较快,因为这类公司可以不用排队,不至于陷入在美国退市了但是在A股没法及时上市的窘境,对于私有化财团当中的私募基金是有利的,因为私募的钱是有时间成本的,对他们而言,回归A股当然是越早越好,套现也是越快越好,按照证监会《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
特定对象以资产认购而取得的上市公司股份,自股份发行结束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36个月内不得转让:
(一)特定对象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关联人;
(二)特定对象通过认购本次发行的股份取得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三)特定对象取得本次发行的股份时,对其用于认购股份的资产持续拥有权益的时间不足12个月。
也就是说参与中概股私有化的财团,控股股东3年都无法减持套现,其他参与方(主要是私募基金和管理层团队)至少需要两年才可以套现。
对于不符合借壳上市的中概股,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私有化之后解除VIE结构,然后与其他国内公司一样排队等着IPO,如果注册制推进速度快,证券法修改速度快,如果上海的战略新兴板的IPO要求不同,这类公司可能也可以及时挂牌,但是不确定性较大,据说陌陌就是想等战略新兴板,因为陌陌目前尚未实现盈利,显然不符合现有的IPO和借壳上市的规定;二是对于市值较小的中概股,退市后解除VIE结构后,选择被A股的上市公司并购,借此来提升估值。
⑵ 温州上市公司有哪几家
真正的是四家:报喜鸟、华峰氨纶、华仪电气;
美特斯邦威是上海企业,只不过老板是温州人
⑶ 瑞立集团有限公司这公司怎么样
非常大,在瑞安汽摩配行业的老大,是温州地区最早上市的公司,张老板人也很和气,跟他合作你就放心吧
瑞立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企业经历了创业的艰苦磨练,初步打下了发展的基础;产品主要以电器产品为主,部分产品为重汽、川汽、陕汽、济汽等汽车制造厂进行配套。
阶段大事有:
1.1987年9月,于瑞安北门头创建瑞安红旗汽配厂;
2.1989年9月,从北门头迁址杨家桥;
3.1991年9月,更名为瑞安市重型汽车配件厂;
4.1993年1月,成为一汽(解放)公司配套商。
二.第二阶段——企业的初具规模阶段: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并初具发展规模,逐步在行业内确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阶段大事有:
1.1993-1996年,累计投入3600万元的技改资金进行技术改造;
2.1994年1月-1995年7月,在红旗工业区先后兴建了3幢5楼的标准厂房;
3.1997年5月,企业从杨家桥迁址到红旗工业区,同年又修建了一幢9层楼的厂房;
4.1998年1月,成立浙江瑞立实业集团;
5.1998年4月,被全国汽车配件“双百”推展委员会列为首批推荐企业;
6.1998年9月,在温州主办浙江省汽车配件销售联合体会议;
7.2000年5月,在温州承办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制动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暨技术交流会。
三.第三阶段——企业的持续发展阶段: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全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得到了广泛认可,其生产和销售的年均增长保持在40%以上,并积极尝试资本运作,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阶段大事有:
1.2000年12月,占地54亩的瑞立工业园奠基;
2.2002年5月,位于瑞安经济开发区的工业园通过验收并进行搬迁;
3.2002年9月,电涡流缓速器产品被列为温州市首批国债支持的国家重点技改项目;
4.2002年10月,晋升为无区域企业集团;
5.2003年11月,经瑞安市人民政府批准,在瑞安经济开发区征地361亩,规划建设瑞立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
6.2003年12月,在上海嘉定区征地168亩建设瑞立集团科技研发中心和物流管理中心;
7.2004年3月,瑞立将气制动系统公司剥离与香港福特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8.2004年7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温州地区首家境外上市民企。
四.第四阶段——企业的规模和品牌迈上新台阶阶段:企业的规模效益和品牌效益日益凸显,进入了全国行业百强。出口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主导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资本运作取得重要成果。瑞立的“集团化模式,多元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品牌化运作”格局效益明显。
阶段大事有:
1.2005年7月,瑞立“汽车制动元件和转向助力泵项目”被列入“2005年第二批用地省重点建设项目;
2.2005年10月,企业技术中心升级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3.2006年4月,瑞立正式在纳斯达克市场主板挂牌交易,股票代码由SAUP改为SORL;
4.2006年4月,企业信息化“863”计划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
5.2006年6月,瑞立首次进入“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行列;。
6.2006年7月,瑞立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7.2006年8月,瑞立被国家商务部、发改委认定为“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
8.2006年9月,瑞立汽车制动系统被国家质监总局评为“中国名牌”;
9.2006年10月,瑞立被国家统计局评为“2006年度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
10.2006年11月,瑞立首次成功增发新股公募3600万美金;
11.2006年,瑞立首次实现产销超10亿元,出口同比增长80%以上。
⑷ 瑞立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企业经历了创业的艰苦磨练,初步打下了发展的基础,产品主要以电器产品为主,部分产品为重汽、川汽、陕汽、济汽等汽车制造厂进行配套。
阶段大事有:
1.1987年9月,于瑞安北门头创建瑞安红旗汽配厂;
2.1989年9月,从北门头迁址杨家桥;
3.1991年9月,更名为瑞安市重型汽车配件厂;
4.1993年1月,成为一汽(解放)公司配套商。
二.第二阶段——企业的初具规模阶段: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并初具发展规模,逐步在行业内确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阶段大事有:
1.1993-1996年,累计投入3600万元的技改资金进行技术改造;
2.1994年1月-1995年7月,在红旗工业区先后兴建了3幢5楼的标准厂房;
3.1997年5月,企业从杨家桥迁址到红旗工业区,同年又修建了一幢9层楼的厂房;
4.1998年1月,成立浙江瑞立实业集团;
5.1998年4月,被全国汽车配件“双百”推展委员会列为首批推荐企业;
6.1998年9月,在温州主办浙江省汽车配件销售联合体会议;
7.2000年5月,在温州承办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制动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暨技术交流会。
三.第三阶段——企业的持续发展阶段: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全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得到了广泛认可,其生产和销售的年均增长保持在40%以上,并积极尝试资本运作,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阶段大事有:
1.2000年12月,占地54亩的瑞立工业园奠基;
2.2002年5月,位于瑞安经济开发区的工业园通过验收并进行搬迁;
3.2002年9月,电涡流缓速器产品被列为温州市首批国债支持的国家重点技改项目;
4.2002年10月,晋升为无区域企业集团;
5.2003年11月,经瑞安市人民政府批准,在瑞安经济开发区征地361亩,规划建设瑞立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
6.2003年12月,在上海嘉定区征地168亩建设瑞立集团科技研发中心和物流管理中心;
7.2004年3月,瑞立将气制动系统公司剥离与香港福特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8.2004年7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温州地区首家境外上市民企。
四.第四阶段——企业的规模和品牌迈上新台阶阶段:企业的规模效益和品牌效益日益凸显,进入了全国行业百强。出口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主导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资本运作取得重要成果。瑞立的“集团化模式,多元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品牌化运作”格局效益明显。
阶段大事有:
1.2005年7月,瑞立“汽车制动元件和转向助力泵项目”被列入“2005年第二批用地省重点建设项目;
2.2005年10月,企业技术中心升级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3.2006年4月,瑞立正式在纳斯达克市场主板挂牌交易,股票代码由SAUP改为SORL;
4.2006年4月,企业信息化“863”计划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
5.2006年6月,瑞立首次进入“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行列;
6.2006年7月,瑞立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7.2006年8月,瑞立被国家商务部、发改委认定为“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
8.2006年9月,瑞立汽车制动系统被国家质监总局评为“中国名牌”;
9.2006年10月,瑞立被国家统计局评为“2006年度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
10.2006年11月,瑞立首次成功增发新股公募3600万美金;
11.2006年,瑞立首次实现产销超10亿元,出口同比增长80%以上。
12.2009年,瑞立在香港成立国际控股公司(SIH),构建全球营销网络;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13. 2010年,瑞立产品成功为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新能源客车配套;瑞立成为浙江省汽摩配行业商会会长单位;
14. 2011年,瑞立“牵手”中航615所,成立上海大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高端汽车电子产品;
15. 2012年6月,瑞立顺利通过全国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考核验收,成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企业;
16. 2012年9月,瑞立获评“中国汽车出口AAA级信用企业”;
17. 2012年12月,瑞立总部和生产厂区整体乔迁至位于瑞安经济开发区拓展区的瑞立出口基地厂区;
18. 2012年12月,瑞立三个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19. 2013年8月,瑞立获准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 2013年8月,瑞立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评为“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
⑸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国内公司有哪些怎么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
2000年7月13日,China.com第一家中文网站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当天,股价从20美元涨至67美元,创造了40倍超额认购的纪录,开盘当天股价翻了一番。网络于2000年1月在北京中关村成立,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2005年8月5日,网络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33.27亿美元。如家快捷酒店由首都旅游国际酒店集团和携程旅行服务公司于2002年联合成立。
2004年3月4日,领通网股票以每股19美元的高价开盘,当日收于17.47美元。Pocket Smart筹集了约8470万美元。棕榈童玲公司以ADR发行方式上市,发行ADR 515万份,加上向部分特定股东发行的ADR 91万份,合计606万份。其中每单位ADR代表10股普通股。网络2005年8月5日的招股书显示,网络2003年净亏损8883万元,但2004年扭亏为盈,盈余1.2亿元。2002年至2004年,网络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惊人的225%。最终定价区间为27美元。
⑹ 贝宝黑帮,市值超过10亿的有几家
截止2012年4月5日,共10家。国内A股上市企业,共8家:1、浙江东日,股票代码600113,1997年11月21日,总市值20.65亿;2、华仪电器,股票代码600290,2000年11月6日,总市值46.10亿;3、华峰氨纶,股票代码002064,2006年8月23日,总市值51.76亿;4、报喜鸟,股票代码002154,2007年8月16日,总市值78.43亿;5、金龙机电,股票代码300032,2009年12月25日,总市值32.98亿;6、正泰电器,股票代码601877,2010年1月21日,总市值151.45亿;7、森马服饰,股票代码002563,2011年3月11日,总市值322.61亿;8、温州宏,股票代码300283,2012年1月10日;境外上市2家:1、瑞立集团,股票代码,2004年,美国纳斯达克;2、东方造船,股票代码,2011年,伦敦证交所。
⑺ 浙江温州有几家上市公司
40家上市公司名单如下:浙江东日、瑞立集团、华峰氨纶、华仪电气、报喜鸟、金龙机电、正泰电器、森马服饰、仁智股份、温州宏丰、奥康国际、乔治白、金卡智能、电光防爆、迦南科技、伟明股份、红蜻蜓、康宁医院、诚意药业、宁圣国际、佩蒂股份、正康国际、意华股份、福达合金、苍南仪表、超锂公司、大发集团、嘉宏教育、恩驰电子、锦祥无纺布、创博阀门、恒华阀门、浙江力诺、天正电气、冠盛股份、农归巴科技、熊猫乳品、中胤时尚、德卡科技、一鸣股份。
上市公司的定义:
上市公司(The listed company),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四章第五节的相关规定,是指所公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谓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这种公司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须经过批准外,还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公司法》、《证券法》修订后,有利于更多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股份制的定义:
股份制亦称“股份经济”是指以入股方式把分散的,属于不同人所有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统一使用,合理经营,自负盈亏,按股分红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也是企业财产所有制的一种形式。
股份制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在保持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把分散的使用权转化为集中的使用权。
股份制企业的主要特征:1、发行股票作为股东入股的凭证;
一方面借以取得股息,另一方面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2、建立企业内部组织结构;
股东代表大会是股份制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的常设机构,总经理主持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3、具有风险承担责任;
股份制企业的所有权收益分散化,经营风险也随之由众多的股东共同分担;
4、具有较强的动力机制;
众多的股东都从利益上去关心企业资产的运行状况,从而使企业的重大决策趋于优化,使企业发展能够建立在利益机制的基础上。
⑻ 温州瑞安市
参考资料:http://www.ruian.gov.cn
瑞安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是浙江重要的现代工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温州大都市区南翼中心城市。全市陆域面积 127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37平方公里,共辖6街道12镇19乡,总人口112.5万。瑞安历史悠久,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开始置县,至今已有1760多年历史,有着“理学名邦”、“东南小邹鲁”之美称,二十五史正式立传的瑞安人就有22人,“永嘉学派”代表人物陈傅良、“南戏鼻祖”高则诚、清代朴学大师孙诒让等就是瑞安历史文化名人的杰出代表。瑞安名胜古迹众多,境内已发现史前遗址和各类文物史迹600处,其中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2个、省级重点文保单位8个。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92.5亿元,财政总收入19.49 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36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第24位。
瑞 安 经 济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要素资源制约,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年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活力有所增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 合
经济总量持续较快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增幅达到了1998年以来的最高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 130.3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87.2亿元,增长14.2%。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0179元,比上年增长13.5%。
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8:56.8:38.4调整为4.5:57.2:38.3,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10.1%提高到10.3%,外贸依存度由上年的11.7%提高到13.9%,出口依存度由16.6%提高到21.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突破50%,达到53.3%。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还不牢固,激励机制尚需完善;工业产业结构水平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土地、电力等资源性瓶颈制约更加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经济发展后劲;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
二、农 业
农业生产恢复增长。我市全面落实中央、省委两个l号文件精神,加大农业扶持力度,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安全,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7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7.8亿元,增长7.4%;林业产值0.2亿元,增长3.3%;牧业产值1.7亿元,下降6.0%;渔业产值7.8亿元,增长3.5%。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恢复增长。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1万亩,比上年增加4.3万亩,增长12.0%,扭转了我市连续6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的趋势。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5.8万亩,比上年下降1.9%。粮经比例为60.9:39.1。全年粮食产量15.7万吨,比上年增长14.4%。
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农产品推广成效显着,通过举办旅游节、高楼杨梅节,提高了我市杨梅的知名度;在省农博会、温州农博会等展示展销会上签订农产品销售合同9350万元,农产品获奖25个。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增速较快。全市50家农业加工企业,全年实现产值9.8亿元,同比增长15%。品牌战略实施成效显着。鹿木乡马蹄笋基地被评为"浙江省效益林业十大精品基地",杨梅产业项目被列入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上新台阶。"清明早"牌茶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成为我市首个拥有"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农产品;"厨工"牌陈醋、"大三元"牌香脆鳗片和虾皮等8个产品通过了绿色认证,至年末"绿色食品"累计达9只;无公害农产品新增11个,累计达3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新增13个(其中畜禽2个)、面积4.8万亩,累计个数达27个、面积13.2万亩。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造林面积0.4万亩,发展经济林0.4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累计达32万亩;平原植树20万株。森林覆盖率为41.5%。
畜牧业和渔业生产总体稳定。畜牧业生产略有下降,全市肉类总产量10793吨,比上年下降8.0%。全年水产品总量115781吨,比上年增长2.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我市不断完善工业发展政策,加大对主导行业的引导、扶持力度,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4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增幅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118.3亿元,增长16.1%。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6.5%,拉动GDP增长8.3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据初步统计,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数量继续攀升,达到75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38.6亿元,比上年增长27.7%,高于全部工业增幅6.9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值135.0亿元,比上年增长27.8%,高出轻工业2.1个百分点,轻重工比达到43.4:56.6。产值超亿元的企业41家,比上年增加12家,实现产值96.1亿元,增长32.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0.3%。
三大主导行业引领其他行业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三大主导行业完成总产值138.4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增幅高出规模以上工业3个百分点,其中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其制品行业43.5亿元,增长36.0%,汽摩配行业44.7亿元,增长29.5%,机械电子行业50.3亿元,增长27.4%。
品牌经营得到较快发展。2004年获得"中国男装名城"、"中国胶鞋名城"称号,至此我市已拥有5个国家级生产基地称号。获国家免检产品1个,累计达3个;获浙江省名牌产品6个,累计达到17个;获温州市名牌产品18个,累计达到51个。全年新获省着名商标3个,累计达16个;温州市知名商标9个,累计达22个。华峰集团、荣光集团等企业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企业资本经营取得突破。华峰氨纶公司完成上市辅导期,并通过国家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瑞立集团通过收购境外企业,创建瑞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并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市场上市,实现温州民企上市零的突破。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对规模以上工业7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考评得分为137.6分,比上年提高0.3分。在考核指标中,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44%,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6万元/人,均比上年有所好转。效益考核企业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28.2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利税总额20.8亿元,增长21.3%,其中利润总额12.0亿元,增长28.8%,呈现产销利同步增长的良好势头。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2.0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全市拥有四级以上资质的建筑企业52家,实现总产值16.1 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实现利润4365万元,下降13.7%。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9.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2.3万平方米。
四、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消费市场稳步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批发零售业零售额56.5亿元,增长9.1%;餐饮业零售额7.3亿元,增长26.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全年实现商品零售总额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等增长较快。汽车类商品零售额9.54亿元,增长11.7%。
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年末有各类市场77个,其中消费品市场50个,生产资料市场26个,生产要素市场1个。商品交易市场全年实现成交额104.9亿元,比上年增长56.1%。各类市场中成交额超亿元市场9个,年成交额93.9亿元,其中超十亿元市场2个,年成交额71.1亿元。
利用外资进展顺利。在行业结构上,外资开始涉足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行业等项目;在利用外资方式上,瑞立集团在美国"买壳上市",开辟了我市间接利用外资的新渠道;在投资规模上,合同外资平均投资规模达454万美元,比上年有了较大幅度增加。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3家,新签合同外资金额10454.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1.8%,实际使用外资3694万美元,增长113.5%。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我市已与13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7.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3%,其中出口5.87亿美元,增长51.8%,进口2.05亿美元,增长54.5%。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快速,出口额比上年增长79.4%,占总出口额的27.8%。市场开拓有新进展,对出口总额占全市90%以上的欧、亚、美三大主体市场出口分别增长38.7%、67.7%和46.3%,对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也成绩斐然,增长率为76.4%。全年新增出口企业97家,完成出口额9514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6.2%,成为带动我市外贸发展的新动力。
外经合作稳步推进。全市共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4个,同比增长118.2%,完成年度计划266.7%。境外机构带动国内商品出口9990.9万美元,同比增长11.5%。
旅游产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3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6.5%;实现旅游收入15.3亿元,增长46.7%。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7.6%;旅游外汇收入209.6万美元,增长41.7%。2004年,我市在社会经济各方面条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积极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通过了国家验收。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势头趋缓。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54.8亿元,比上年增长5.7%,增幅比上年下降14.3个百分点。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亿元,比上年下降5.6%;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0亿元,增长12.8%。国有单位投资10.1亿元,比上年下降1.9%;非国有单位投资44.7亿元,增长7.6%。城乡私人投资8.4亿元,下降2.4%。
投资结构变化显着。基础设施投资继续保持较大力度,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4.7亿元,比上年增长9.2%。工业性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工业性项目完成投资额17.0亿元,增长39.2%,增幅比上年增加26.9个百分点,支撑着投资总额增长的势头;房地产投资14.4亿元,下降16.1%。限额以上项目投资22.9亿元,比上年增长25.2%。
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4年全市共安排重点建设工程25个,完成投资9.65亿元。瑞安广场、市行政学校、凤山水厂一期、110KV上望、焦坑(扩建)变电所、粮食中心库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竣工,56省道瑞安段全线贯通,飞云江三桥及接线、东新路、文化艺术中心等工程进展顺利,污水处理、城市防洪三期、瑞枫公路、塘下大道、温福铁路瑞安段等工程相继开工建设。
六、交通、邮电和电力
交通建设成效显着。2004年,我市交通建设力度继续加大,有10项交通重点工程项目列入省级计划,获得交通补助资金7500万元,是历史上列入省级项目最多、获得资金补助最多的一年。干线畅通工程顺利推进。围绕我市"五纵二横一绕"公路主网络建设,全年投入重点工程投资4.8亿元。乡村康庄工程全面铺开。全年开工的通村公路建设总里程186.6公里,完成投资7400万元。至年末市域内等级公路达535.3公里,每平方公里拥有公路42.1公里。交通运输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年货运量763.31万吨,货物周转量34752.77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4.8%、2.6%;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为2995.03万人、73114.77万人公里,分别增长5.8%、8.5%;飞云江港口货物吞吐量256.31万吨,比上年增长3.5%。年末机动车拥有量13.4万辆,其中汽车5.6万辆。
邮电业务进一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9.49亿元,增长14.5%;邮政业务总量4876.5万元,增长9.8%。年内新增固定电话用户10.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5.7万户,互联网用户1.9万户。至年末全市拥有固定电话用户52.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8.6万户,互联网用户12.0万户。全市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46部,移动电话61部,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9.5%。邮政业务保持稳定发展。全年函件总量307.0万件,包裹总量11.3万件,汇票业务38.9万笔,特快专递22.3万件,报纸订阅累计2018.8万份,杂志累计53.9万份,集邮业务31.8万枚。
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全市电力系统最高负荷48.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1%,用电高峰期电力负荷最大缺口达25万千瓦。由于供电紧缺,全年全社会用电量27.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5%,增幅比上年下降5.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21.56亿千瓦时,增长17.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4.2亿千瓦时,与上年基本持平。
七、财政和金融保险
财政形势稳定。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23.4亿元(按上年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26.5%。考虑2004年实施的出口退税新机制及其他财政体制改革因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为19.1亿元(新口径),与上年同口径相比增长17.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7亿元,增长21.8%。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2.87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23.7%,完成预算的112.6%,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3.77亿元,增长24.3%。科技、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等重点支出明显增加。
金融运行健康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221.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3亿元,增长10.1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28.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0亿元,增长9.4%;企业存款61.3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6亿元,增长12.0%。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170.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5亿元,增长16.0%。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比达76.7%,比上年末提高3.9个百分点。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基础建设、工业、个人消费等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与上年末相比增幅分别为22.9%、25.7%、和30.5%。金融机构全年现金累计收入2347.4亿元,累计支出2311.2亿元,现金净回笼36.2亿元,比上年增加8.1亿元。
保险业继续发展。至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保险公司12家,全年保费收入45831万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151万元,增长18.6%;人身险保费收入28680万元,下降6.4%。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12771万元,比上年增长41.1%,其中财产险10749万元,增长58.6%;人身险2022万元,下降11.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221所,在校学生168697人,占总人口14.91%。小学入学率为99.99%;初中入学率为98.54%;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达到88.69%,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全国高校统考报名录取率80.34%。中等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也得到大力发展。全年新创温州市级教育强镇2个,温州市级以上教育强镇累计达14个,其中省级12个。教育条件继续改善。每个学生平均占有校舍建筑面积,小学达4.83平方米,初中8.24平方米,普高15.23平方米;校均学生人数,小学达到687人/所,独立初中达到1149人/所,一贯制学校初中部达265人/所。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小学、初中、普高、职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98.8%、97.1%、94.9%、72.8%,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分别为49.34%、47.06%、48.43%、38.28%。
科技进步取得新进展。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41178.2万元,科技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8%。各级财政科学事业费支出1554万元,比上年增长18.6%,科技三项经费投入2438万元,增长37.0%。全年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5项,星火计划1项,重点新产品计划6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项;列入省级各类项目56项、温州市级项目13项。全年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温州市科技进步奖9项。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年内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家,温州市级6家,至年末,共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1家。全年专利授权486项,至年末累计2642项。一批科技项目获得国家和省贴息贷款或创新基金资助,全年获资助经费773万元,比上年增长45.4%。科技合作交流加强。全年技术成交额1.3亿元,占温州市的24%。年末,隶属人事部门管理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288人,比上年增加623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人员5770人,增加834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群众文艺创作百花齐放,全年共创作各类文艺作品139件,其中获国家级奖项2个,省级奖11个。文化产业继续稳步发展。至年末,我市共有文化经营单位1223家,比上年增长13.7%,总投资额达3.2亿元,增长18%。公共图书馆藏书18.7万册(件),年总流通量10.9万人次。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条件不断完善,年内新?quot;东海文化明珠"乡镇1个,累计达10个;"金海岸文化网"工程新增1个,累计达4个。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7%,有线电视用户19万户。
公共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605家,其中医院5家,卫生院58家,村卫生室345家,其它医疗机构185家,城市和农村卫生网络逐步完善。年末有各类卫生技术人363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99人,执业护士935人。全市医疗机构病床 1750张,平均每万人拥有病床15.5张、医师15.9人。至年末全市农村改厕普及率达88.5%。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体育人口达48.6万人,占总人口的43%;中小学全面开展体育达标活动,达标率为98.3%;公共健身点新增40个,累计达160个。全年举办全民健身活动47次,参加活动17万人次。瑞籍运动员在省、市运动会的19个项目上共获金牌92枚、银牌71枚、铜牌67枚。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不断加强。全年新增城市道路面积44.2万平方米,累计260.8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2万平方米,累计122.3万平方米。城市公共交通、供排水设施继续改善。市区公共交通营运线路12条,年载客量332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1%。年末供水管道270公里,年供水量4119万吨,增长16.7%;排水管道199.4公里,液化石油气用户5.9万户,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围绕生态市建设目标,加强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大气环境和城市噪声环境质量水平保持稳定,环境空气Ⅰ、Ⅱ级优良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比重为91.3%,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全年平均值68.8分贝,符合交通干线噪声标准。工业污水排放达标率90.9%,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7.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3.3%。全市已有8家单位通过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增长。年末全市总人口113.1万人,总户数30.5万户。男女性别比为106.6: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4‰,计划生育率达90.6%,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90.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率86%。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6元,比上年增长15.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5.5%。教育文化娱乐�瘛⒔煌ㄐ畔⒌确�裥韵�阎С鼋�徊嚼┐螅�用袢司��裥韵�阎С?858元,比上年增长16.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766元,比上年增长12.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5.1%。城乡居民年末人均储蓄余额达11397元,比上年增长8.8%。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3.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0.6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加0.6平方米和1.5平方米。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022人,登记失业率3.6%,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事业深入发展。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5.57万人,比上年增加2.42万人。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18万人,其中被征地农民1.1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8.8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7.41万人,生育保险5.72万人,失业保险3.01万人,五大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年共收取社会保险基金5.08亿元,支出3.49亿元,年末结余1.59亿元。历年累计结余9.98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9.2%。
社会福利工作不断加强。年末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96个,其中民办53个;福利生产企业51个,年末职工4537人,其中残疾职工1889人。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280人,发放保障资金1188.9万元,其中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94人,发放保障资金93.9万元;农村低保对象13286人,发放保障资金1095万元,临时救济1365人次。民政部门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款767万元,慈善团体募款1369.5万元,支出救助金554万元。老年服务中心(活动站)718个,老年人协会956个,老年学校在校人数14160。全年办理结婚登记13937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