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区块 » 机构对倒股票违法吗
扩展阅读
设计总院股票历史股价 2023-08-31 22:08:17
股票开通otc有风险吗 2023-08-31 22:03:12
短线买股票一天最好时间 2023-08-31 22:02:59

机构对倒股票违法吗

发布时间: 2022-06-24 09:15:41

㈠ 请教各位大侠 在股票市场中 做对倒 犯法吗谢谢

操纵股价犯法。但在中国,有法不一定执行,因为还有关系。另外如果手法隐蔽,操纵股价是不容易判定的,所以小盘股背后常有庄家。但现在证监会对操纵股价监管越来越严,这是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㈡ 股市对倒做市犯规该查吗

该查。
中国的股票市场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公告开秘密,即大量违法违规的内幕交易”庄家“操控市场,“对倒对敲”“逆势拉升”等等。
所谓对倒就是自己倒卖自己的股票,其目的就是为了制造虚假的成交量,相信大家都知道,要将一种商品卖出去,必须要有人来买,如果卖家和买家需求供给差不多,价格和交易也都会十分稳定,可惜的是,市场经常会产生求不应供的表现,这个时候就只能靠价格来吸引人,从而引来大资产甩卖。

㈢ 股市主力对敲是犯法的吗

是犯法。
对敲也称为相对委托或合谋,是指行为人意图影响证券市场行情,与他人通谋,双方分别扮演卖方和买方角色,各自按照约定的交易券种、价格、数量,向相同或不同的证券经纪商发出交易委托指令并达成交易的行为,即一方做出交易委托,另一方做出相反交易委托,依事先通谋的内容达成交易。
构成要件:
1、主观上,双方具有通谋的故意,具有制造证券市场假象、诱导投资公众做出错误的证券投资判断、企图获取利益或避免损失的目的
2、客观上,双方具有通谋行为和委托事实,通常而言,交易双方的委托在时间、价格、数量上虽不要求绝对一致,但要求具有相似性。

㈣ _正财经股票专业资讯机构向股民推荐股票违法吗

不违法。
推荐股票的话,是需要具有投顾资格的,否则的话,就是不合规,也可以说是违法的。非正规机构还是建议不要随便的相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㈤ 对倒买卖为什么违法

对倒买卖的前提是存在:资金优势。我们国家想打造一个相对公平的交易环境,对倒买卖是纯粹的投机行为,与国家设立股市的政策不符。

当然,咱的股市到底是怎样的股市咱不好评论。

哈哈,习惯就好啊。

㈥ 机构操纵股价合法吗

你好!

个人认为,股市的涨、跌都是人为的,在中国政策是主导,消息是纵容,情绪是干柴,点燃了就烈火熊熊,浇灭了就冰冻三尺 。股市的顶和底虽然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但是灭顶和认底需要管理层干预,任何人既没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权力。

股票涨跌快慢完全看主力,主力或大资金流入个股就会涨,大笔资金瞬时进入就会急涨。谁钱多谁决定瞬时价格……

㈦ 想问在股市里面,对倒跟对敲不是违法的吗

量大了,使股价产生了异常波动,就是操纵股价违法,量小没人管你

㈧ 中国操纵股票属于犯罪吗,比如一支股票要涨了,然后提前大量的买入,等到高位在抛,这违法吗

是的。
机构操纵股市交易、股市价格有违证券法。
我国《证券法》对市场操纵认定的规定,主要集中在《证券法》第71条中。该条主要采取列举式对操纵行为的类型作了规定,同时也预设了一些认定市场操纵的条件。
由于我国是成文法国家,行政和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审裁断案,不允许超越或篡改法律,因此对《证券法》市场操纵规范的解读实际上就关系到我国司法和行政执法过程中对市场操纵的具体认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证券法》对市场操纵主体的规定
证券法第71条禁止“任何人”以操纵市场的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转嫁风险。这里的“任何人”不能狭隘地理解为自然人,应该是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内的法律意义的“人”。其解释依据有2点:
首先,从法理上说,法律意义上的“人”实际上是一个“主体”的概念,这样的理解,在经济学里也存在,经济学里的“经济人”也是一种“经济主体”的概念。因此不能简单地将证券法的“任何人”理解为自然人,应该理解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律主体的概念。
其次,从实践角度分析,实践中许多法人、组织利用“麻袋账户”进行市场操纵行为,从证券交易的名义参加者来看,虽然是以自然人名义进行的交易,但实际上控制这些账户的大多是法人和其他组织。从证监会既往查处的市场操纵案例来看,有不少就是法人、组织利用自然人账户甚至与自然人联手进行市场操纵的。其典型案例如1996年6月查处的“北京金昌投资咨询服务公司、李石联手操纵郑百文股票案件”○1。
《证券法》对市场操纵主观要件的规定
主观要件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观犯意,二是动机或目的。
关于主观犯意,《证券法》虽没有确切规定,但依据各国立法例和我国实践,不存在过失操纵市场的情形。因此,市场操纵主观上只能以故意进行,而且多表现为行为人希望某一结果发生,并制造条件促使这一结果发生。
关于动机或目的是否应作为市场操纵构成要件,各国立法例和学界存在争议。我国《证券法》明文规定“获取不正当利益或转嫁风险”的主观目的或动机,应作何理解,一直是执法和解释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我国证券法关于相互委托的规定集中体现在第71条第3项“以自己为交易对象,进行不转移所有权的自买自卖,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在这种交易中,对手方之间的交易行为并未导致任一方利益的实际变化。这样就使市场上的投资者产生误解,认为可能会有更大的交易行为发生,而实际上并非如此。这种方式是交易双方通过事先约定在某一价格上同时从事大量的卖出和买入行为,从而制造交易量虚增的效果来误导投资者。

㈨ 专业的股票机构真的能操纵股票吗操纵股票犯法吗机构是否都是骗钱的

除非是实力非常强的机构,要不然是不可能操纵的;操纵股票如果有是证据确切,当然可判其犯法;那些向你提供股票的请不要相信,如果你信那到最后大都会赔的,你要这样想,如果他们真有这本事,那他还用这样来去做。

㈩ 股票、期货对倒是否非法

只要不高价抄作买卖就不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