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的合理價位如何計算
揭開價值投資和合理價位的謎團(股票篇)
關於這個命題,臨淵已經醞釀了很久了。本該早已經寫出,無奈最近股市正處多事之秋,各種問題紛至沓來,臨淵只能先分析一下形式,先幫大家梳理思緒。於是,這個命題的討論和編寫就耽擱了下來。(註:多事之秋,呵呵,真是很形象的形容現在的股市,正好秋天股市多事)
序言:中國證券市場,經過十幾年的潮起潮落,逐漸走向了正軌。我們今天經歷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粗曠型市場向科學集約型市場轉變的歷史過程。因為國家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需要,這個過程被大大縮短了,我們需要用1-2年的時間走過西方世界10年走過的歷程。在這個歷史時刻,大多數人感覺跟不上股市的節奏,實際上是沒有跟上國家快速改革的步伐。市場的不斷健全和穩定,追求超額回報的機會將會不斷變少。過去那種隨意操縱股票價格,任意拉抬如開飛機,遠遠脫離股票本身價值的事情,將隨著改革的步伐,漸漸的被控制和消失。股票投資以「價值」為核心,「只論多空不言庄」將是證券市場下一個階段的主題。所以,在迎來市場變革的今天,臨淵認為我們首先就要擺脫過去的觀念,與時俱進。臨淵可以很肯定的說,股票的「價值」作為我們「投資」的核心理念的性質,將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顯得重要。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衡量價值投資和合理價位呢??關於這個問題,臨淵覺得需要分把基金和股票分開論述比較科學
首先,我們先從股票開始談起:
1、關於「分紅率」。談論股票的價格是否合理,大多數的朋友不了解以什麼樣的標准進行衡量比較好。臨淵認為,以銀行利率回報來衡量相對比較有參考價值。那麼,我們首先確認07年央行的利率目標為五年存款4.5%/年。
舉個例子就是:如果我們存款100000元5年,那麼年回報將是4500元;瞥去股票炒做和遠期發展因素,如果我們把銀行利率等同股票回報,也就是說存款等於我們買進了一隻雷打不動年「分紅率」22倍的股票。
2、關於「分紅率」的換算。要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還是年「分紅率」,還不是「市盈率」。「市盈率」只能說明企業的贏利能力,還不能很確切的說明購買股票的實際回報。大多數時候,企業贏利並不會作為分紅給予每一位投資者。因為運營的需要,企業贏利很多時候會被拿來做企業經營發展用,所以很多時候分紅就被轉股、增股、欠債的形式所代替
舉個比較形象的例子,如果在牛市中,我們購買一隻股票本應該只值5元,買了10000股,但是因為暴炒變成了25元,這個時候本應該每股分紅1元/股,但是企業用轉股的形式,把分紅變成股票。那麼我們本來應該得到的10000元分紅,就只變成了200股股票。如果考慮價值回歸和進入熊市的因素,價格回歸到10元,那麼我們本應該得到的10000元分紅就變成了4000元。
呵呵,兩者是不是差距很大。所以,「市盈率」根本不能和「分紅率」比較,從作用角度考慮,「分紅率」的實際回報參考價值至少是「市盈率」的1.5-2倍。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存銀行的回報以「市盈率」計算,存銀行就等於買了一隻「市盈率」只有11-15倍的股票。
(註:這里所謂「分紅率」和「市盈率」的換算,不能統一來看。其中有一個「紅利指數」在其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紅利指數」高的股票可能能按1:1換算,「紅利指數」低的股票可能會誇張到要按1:100換算,所以臨淵文中1:2的換算還是說的業績比較好的股票,垃圾股不在此列)
3、關於遠景。當然,在投資股票的時候,我們還要充分考慮該企業未來發展。也就是經常說的「遠景」。不可否認,很多機構經常會對一些關注企業進行未來業績的評估。但是,臨淵認為「遠景」仍然需要經過自己很仔細的研究和分析。股票是一種很錯綜復雜的集合體,有很多現象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在股票真實「市盈率」和「遠景」判斷上,例如企業合並收益、投資收益、出讓財產收益、資金注入收益等許多一次性收益,在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漏洞誇大業績以後,會不斷的誤導我們。
所以我們在判斷上,不能只相信機構的數據。機構經常會在有意無意間,把這些誇大的數據計算進去,做一份似模似樣的預測表。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如果沒有仔細的研究和甄別,很容易就會被機構套住。
4、關於行業。在投資股票時,認清今後的行業趨勢是很重要的。我們沒有辦法從今天很詳細的去分析未來幾年的細分行業趨勢。但是,從大的戰略角度我們還是可以做分析,然後就大戰略根據每年的變化,來看清細分行業的輪動變化。從大的戰略角度看,臨淵認為,資源類、農業類、新興能源類、節能類、服務業類、社會建設完善相關類、金融類、高新技術類將是下一個階段的主題。臨淵這里所論述的和我們常規所劃分的行業有很大不同,屬於各個行業板塊中的一部分,但是卻有一定的針對性。
5、關於「資金注入」和「行業整合」。關於這點,臨淵在過去的文章中已經有詳細分析,這里就不多說了。總結來說,臨淵引用投資大師彼的.林奇就是「不要相信烏雞會變鳳凰」。從世界企業發展史來看,絕的多數的所謂「資金注入」和「行業整合」都是以失敗而告終的。就算整合成功,企業總體利潤上升,在面對企業規模變大和股票巨量增發的前提下,我們每一股的收益提升空間也是十分有限的。
那有的朋友會問,既然企業「資金注入」和「行業整合」失敗可能大,那為什麼高層還樂此不彼呢??簡單的回答就是「資金」。只有在牛市股價高企的時候,採取這些舉措才能吸引到最大數量的資金。(有了錢什麼都好辦了,不是嗎??呵呵)
所以臨淵一直認為,除了極少數優質企業以外,大多數「資金注入」和「行業整合」的行情只適合中短期參與,如果想長期參與,可能在最後跌的都哭不出來的時候,別人用一句話就能讓你啞口無言,那就是「股市有風險」。
6、關於現中國市場的總體「市盈率」承受能力。臨淵覺得結合中國人的理財習慣、日本股市發展對比、中國企業的未來上升空間三點來看,大概靜態「市盈率」平均在30倍還是一個能夠接受的數字。臨淵很討厭有些人用動態「市盈率」去偷換概念。把原本高的嚇人的平均市盈率,用動態數據一扭曲,就誤導了很多不明就裡的人。宣揚這個概念的,其中有些人是別人利用的棋子,而有些人就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別有用心的惡魔。
所謂動態「市盈率」,說白了就是拿明天的還是預測的數據,來透支今天的股票價格。例如就現在看,平均靜態「市盈率」已經高達70多倍,已經遠遠高於了警戒線。但動態「市盈率」一衡量只有30多倍,在一些人的可以扭曲和誤導下,這個數據麻痹了很多人的神經。
要知道,日本當年進入10年經濟崩潰前的1982-1989年,其中最高的一天市盈率也不過高達92.28倍(1987年10月14日),引發了嚴重的泡沫經濟。可笑還有些人還在不斷利用媒體麻醉別人,稱什麼泡沫才剛形成。
所幸,管理層在相關方面已經作出了不少良性舉措,在遏止過熱方面開始逐漸發揮效用。關於具體舉措以及作用臨淵以前也有詳細分析,就已經發生的看,作用和影響分析基本到位,今天不再詳細復述。
在我們面前只要兩條路可以走,1、不斷的上沖,超過日本的記錄,再不斷的上沖,超過中國能夠支撐的極限,隨後同樣陷入倒退的10年的困境。
2、及時調整,回歸價值,多方舉措改革不斷深入,將金融危機的風險有效的控制在能力范圍之內。
臨淵堅信,我們睿智的管理層,應該能夠選擇一條正確的路,帶領我們走出困境,走向光明。
總結,臨淵認為就現在估值這么高的前提下,股票「長線」投資標准分為以下幾點:
1、屬於資源類、農業類、新興能源類、節能類、服務業類、社會建設完善相關類、金融類、高新技術類,這些產業中的優質企業
2、含「遠景」預期,在09年以前,真實市盈率在15倍以內的企業
3、具有良好技術優勢,廣闊發展空間,行業龍頭企業
有的朋友可能會問,這么高的要求,現在哪裡有什麼股票能達到標准??臨淵回答,要不臨淵怎麼一直強調現在值得長線投資的股票只有千分之五。要不臨淵怎麼一直強調現在股票股值太高。要不臨淵怎麼一直強調現在主要以短線投機為主,而不是長線投資為主。這些答案臨淵過去已經有了詳細描述,想知道答案的朋友,不妨回看臨淵過去的文章。
題外:臨淵過去分析的管理層舉措,「港股開通」、「紅籌回歸」的影響已經成為了現實。最近,臨淵認為管理層將壓制基金操作的預測,也開始出現了變為現實的跡象。隨著管理層推出「證監會關注基金銷售七種異常交易行為 」的舉措,一場控制基金資金鏈的行動將要拉開了帷幕。
『貳』 股票怎樣計價
1、股票的面值
股票的面值,是股份公司在所發行的股票上標明的票面金額,它以元A股為單位,其作用是用來表明每一張股票所包含的資本數額。股票的面值一般都印在股票的正面且基本都是整數,如百元、拾元、壹元等。在我國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流通的股票,其面值都統一定為壹元,即每股一元。股票票面價值的最初目的,是在於保證股票持有者在退股之時能夠收回票面所標明的資產。隨著股票的發展,購買股票後將不能再退股,所以股票面值現 在的作用一是表明股票的認購者在股份公司投資中所佔的比例,作為確認股東權利的根據。如某上市公司的總股本為一千萬元,持有一股股票就表示在該股份公司所佔的股份為千萬分之一。第二個作用就是在首次發行股票時,將股票的面值作為發行定價的一個依據。
一般來說,股票的發行價都將會高於面值。當股票進入二級市場流通後,股票的價格就與股票的面值相分離了,彼此之間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系,股民愛將它炒多高,它就會有多高,如前些年上海股市有些股票的價格曾達到80多元,但其面值也就僅為一元。
股票的凈值
2、股票的凈值,又稱為帳面價值,也稱為每股凈資產,指的是用會計的方法計算出來的每股股票所包含的資產凈值。其計算方法是將公司的注冊資本加上各種公積金、累積盈餘,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股東權益,將凈資產再除以總股本就是每股的凈值。股票的帳面價值是股份公司剔除了一切債務後的實際家產,是股份公司的凈資產。
由於帳面價值是財會計算結果,其數字准確程度較高,可信度較強,所以它是股票投資者評估和分析上市公司經營實力的重要依據之一。股份公司的帳面價值高,則股東實際所擁有的財產就多;反之,股票的帳面價值低,股東擁有的財產就少。股票的帳面價值雖然只是一個會計概念,但它對於投資者進行投資分析具有較大的參考作用,也是產生股票價格的直接根據,因為股票價格愈貼近每股凈資產,股票的價格就愈接近於股票的帳面價值。
在股票市場中,股民除了要關注股份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盈利水平外,還需特別注意股票的凈資產含量。凈資產含量愈高,公司自己所擁有的本錢就越大,抗拒各種風險的能力也就越強。
3、股票的清算價值
股票的清算價值,是指股份公司破產或倒閉後進行清算之時每股股票所代表的實際價值。從理論上講,股票的每股清算價值應當與股票的帳面價值相一致,但企業在破產清算時,其財產價值是以實際的銷售價格來計算的,而在進行財產處置時,其售價都低於實際價值。所以股票的清算值就與股票的凈值不相一致,一般都要小於凈值。股票的清算價值只是在股份公司因破產或因其他原因喪失法人資格而進行清算時才被作為確定股票價格的根據,在股票發行和流通過程中沒有什麼意義。
4、股票的市場價值
股票的市場價值,又稱為股票的市值,是指股票在交易過程中交易雙方達成的成交價。股票的市值直接反映著股票市場行情,是股民買賣股票的依據。由於受眾多因素的影響,股票的市場價值處於經常性的變化之中。股票的市場價值是與股票價格緊密相聯的,股票價格是股票市場價值的集中表現,前者隨後者的變化發生相應的波動。在股票市場中,股民是根據股票的市場價值(股票行市)的高低變化來分析判斷和確定股票價格的,所以通常所說的股票價格也就是股票的市場價值。
5、股票的內在價值
股票的內在價值,是在某一時刻股票的真正價值,它也是股票的投資價值。計算股票的內在價值需用折現法,
由於上市公司的壽命期、每股稅後利潤及社會平均投資收益率等都是未知數,所以股票的內在價值較難計算,在實際應用中,一般都是取預測值。
『叄』 股票理論價格怎麼算
股票理論價格=股息紅利收益 /銀行存款利率
拓展知識:
一、股票理論價格
股票理論價格是指從理論上來說股票的價格,股票價格應由其價值決定,但股票本身沒有價值,它之所以有價格是因為它代表著收益的價值,所以股票的價格就是對未來收益的評定,因此,未來收益的大小決定了股票的價值。股票的未來股息收入、資本利得收入是期值,將期值按市場利率和有效期折算成今天的價值就是股票的現值。股票的現值就是未來收益的當前價值,也是人們為了得到股票的未來收益願意付出的代價。
二、股票價格分類
股票有市場價格和理論價格之分。
1.股票的市場價格
股票的市場價格即股票在股票市場上買賣的價格。股票市場可分為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因而,股票的市場價格也就有發行價格和流通價格的區分。股票的發行價格就是發行公司與證券承銷商議定的價格。股票發行價格的確定有三種情況:
(1)股票的發行價格就是股票的票面價值。
(2)股票的發行價格以股票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為基準來確定。
(3)股票的發行價格在股票面值與市場流通價格之間,通常是對原有股東有償配股時採用這種價格。國際市場上確定股票發行價格的參考公式是:
股票發行價格=市盈率還原值×40%+股息還原率×20%+每股凈值×20%+預計當年股息與一年期存款利率還原值×20%
這個公式全面地考慮了影響股票發行價格的若干因素,如利率、股息、流通市場的股票價格等,值得借鑒。
股票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才是完全意義上的股票的市場價格,一般稱為股票市價或股票行市。股票市價表現為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等形式。
其中收盤價最重要,是分析股市行情時採用的基本數據。
2.股票的理論價格
股票代表的是持有者的股東權。這種股東權的直接經濟利益,表現為股息、紅利收入。股票的理論價格,就是為獲得這種股息、紅利收入的請求權而付出的代價,是股息資本化的表現。
靜態地看,股息收入與利息收入具有同樣的意義。投資者是把資金投資於股票還是存於銀行,這首先取決於哪一種投資的收益率高。按照等量資本獲得等量收入的理論,如果股息率高於利息率,人們對股票的需求就會增加,股票價格就會上漲,從而股息率就會下降,一直降到股息率與市場利率大體一致為止。按照這種分析,可以得出股票的理論價格公式為:
股票理論價格=股息紅利收益/市場利率
計算股票的理論價格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預期股息和必要收益率
『肆』 如何計算出一個股票的價格
對股票估值的方法有多種,依據投資者預期回報、企業盈利能力或企業資產價值等不同角度出發,比較常用的有這么三種方法。
1、股息基準模式:就是以股息率為標准評估股票價值,對希望從投資中獲得現金流量收益的投資者特別有用。
可使用簡化後的計算公式:股票價格 = 預期來年股息/ 投資者要求的回報率。
2、最為投資者廣泛應用的盈利標准比率是市盈率(PE)。
其公式: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
3、市價賬面值比率(PB),即市賬率
其公式:市賬率=股價/每股資產凈值。
此比率是從公司資產價值的角度去估計公司股票價格的基礎,對於銀行和保險公司這類資產負債多由貨幣資產所構成的企業股票的估值,以市賬率去分析較適宜。
除了最常用的這幾個估值標准,估值基準還有現金折現比率,市盈率相對每股盈利增長率的比率(PEG),有的投資者則喜歡用股本回報率或資產回報率來衡量一個企業。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6-0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伍』 如何判別股票的實際價值價格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可以根據市盈率、市凈率來估算個股的應有價值。
1、市盈率:市盈率是指股票價格和每股收益之間的比率,或者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東應占溢利,它可以反映一隻股票是被高估還是被低估的情況,一般來說,市盈率較高,存在被高估的情況,市盈率較低,被低估。
2、市凈率:市凈率是指每股股價與每股凈資產之間的比率。一般來說市凈率較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反之,其投資價值較低;但在判斷投資價值時還要考慮當時的市場環境以及公司經營情況、盈利能力等因素。
除此之外,投資者也可以根據股息收益率來判斷股票的價值。
溫馨提示:
①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②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04-0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陸』 股票的價格應怎麼樣算呀
股票的市場價格不是由誰來算決定的,而是由股票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股票價格的波動受很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如國家宏觀經濟形勢、國家調控政策(例如,對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的調控政策)、投機者的操控、周邊經濟環境影響、投資者心理狀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都是難以預測的。如果所謂「股票理論價格」可以計算的話,那麼,大家都按照「理論價格」去買股票,哪還有人虧錢呢?沒有人虧錢,賺誰的錢呢?所以,「股票理論價格怎麼算?」這個問題,恐怕沒有什麼高手能回答!
『柒』 股價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第一步,首先點擊打開「股票價格」計算表格。
第二步,然後輸入公式「=」號。
第三步,接著用「股票的稅後利潤」除以「平均投資利潤率」。
股票價格計算方法:
公式:P=L/i
股票價格=股票的稅後利潤/平均投資利潤率
第四步,最後按「Enter回車鍵」確定,計算得出股票價格。這樣就計算好了。
操作環境:聯想電腦 ThinkBook 14-llL;Windows 10 2004;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
拓展資料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認識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因此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計算股票指數,要考慮三個因素:一是抽樣,即在眾多股票中抽取少數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二是加權,按單價或總值加權平均,或不加權平均;三是計算程序,計算算術平均數、幾何平均數,或兼顧價格與總值。
由於上市股票種類繁多,計算全部上市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的工作是艱巨而復雜的,因此人們常常從上市股票中選擇若干種富有代表性的樣本股票,並計算這些樣本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用以表示整個市場的股票價格總趨勢及漲跌幅度。
計算股價平均數或指數時經常考慮以下四點:
(1) 樣本股票必須具有典型性、普通性,為此,選擇樣本對應綜合考慮其行業分布、市場影響力、股票等級、適當數量等因素。
(2) 計算方法應具有高度的適應性,能對不斷變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應的調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數或平均數有較好的敏感性。
(3) 要有科學的計算依據和手段。計算依據的口徑必須統一,一般均以收盤價為計算依據,但隨著計算頻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時價格甚至更短的時間價格計算。
(4)基期應有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捌』 賣股票時價格怎麼確定啊
限價委託。按客戶確定的價格或履約時間的價格進行賣出的定單,買賣委託中設有高於市場價格的賣出價格之指示。當市場價格達到其他設定的價格時,即成交。
股票賣出規則如下:
1、交易時間
股票只能在交易時間賣出,一般周一至周五(法定休假日除外)上午9:30-11:30,下午1:00-3:00為股票交易。
2、競價成交
股票竟價的規則是價格高的可以比價格低的優先買進,但是價格低可以比價格高的優先賣出。如果賣出價格在同價位,則按照時間順序優先。
3、委託規則
股票賣出可以是零股,但是需要一次性把零股賣出去。通常在1-99股之間,不滿100股的稱為零股。
4、漲跌幅限制
漲跌幅限制在一個交易日內,除首日上市證券外,每隻證券的交易價格相對上一個交易日收市價的漲跌幅度不得超過
10%,超過漲跌限價的委託為無效委託。
5、委託買賣單
不管是買單還是賣單,只要還沒有成交,股民就可以撤銷委託。
6、「T+1」交易制度
在當天買進的股票不能在當天賣出,而當天賣出股票得到的資金可以進行其他買入行為,但是不能在當天提現。
7、「T+0」回轉交易
「T+0」回轉交易指的是在持有股票的前提下,在同一交易日內以低價增持、以高價賣出原本持有股票的行為。
8、股價每日波動
每個交易日,普通股票(除上市首日、復牌等特殊情況)的股價較上一交易日收盤價的漲跌幅度不得超過10%;ST開頭的股票,漲跌幅不得超過5%;新股上市首日,最高漲輻限制為44%。
『玖』 請問股票的理論價格的定義及計算方式是什麼
股票價格是指股票在證券市場上買賣的價格。股票的理論價格公式為:股票理論價格=股息紅利收益÷市場利率 ,公式成立是有條件的:假設公司不再外延式擴張、假設公司永續經營、假設公司按照固定比例分紅、假設市場利率永遠不變。
股票本身並沒有價值,股票之所以有價格,是因為它代表著收益的價值,即能給它的持有者帶來股息紅利。股票及其他有價證券的理論價格就是以一定的必要收益率計算出來的未來收入的現值。股票價格分為理論價格與市場價格。股票的理論價格不等於股票的市場價格,兩者甚至有相當大的差距。但是,股票的理論價格為預測股票市場價格的變動趨勢提供了重要的依據,也是股票市場價格形成的一個基礎性因素。
股票的市場價格即股票在股票市場上買賣的價格。股票市場可分為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因而,股票的市場價格也就有發行價格和流通價格的區分。
拓展資料:股價影響原因:股利水平是一定量的股份資本與實現的股利比率,利息率是貨幣資本的利息率水平。股票的買賣價格,即股票行市的高低,直接取決於股息的數額與銀行存款利率的高低。它直接受供求的影響,而供求又受股票市場內外諸多因素影響,從而使股票的行市背離其票面價值。例如公司的經營狀況、信譽、發展前景、股利分配政策以及公司外部的經濟周期變動、利率、貨幣供應量和國家的政治、經濟與重大政策等是影響股價波動的潛在因素,而股票市場中發生的交易量、交易方式和交易者成份等等可以造成股價短期波動。另外,人為地操縱股票價格,也會引起股價的漲落。
『拾』 股票價格計算
呵呵 我也來湊個熱鬧
其實賣出部分股後你的「成本價」降低是個誤解
你的股價成本仍然是13.43,因為軟體自動把1200股獲得的利潤放在了剩餘的200股頭上。所以,要想「有效」的成本低於原先的13.43,你應該在股價在13.43元以下時補倉。
首先,計算證明我的說法:
設股價為x時賣出了1000股
(x-13.43)*1200=(x-5.6)*200
==》x=14.996元 算上你手續費啥的應該就是15元賣出的了
為了貼合你軟體的意思,我們也可以再計算一下,設股價為y時買進1000股,軟體顯示「成本」為13.43。
(200*5.6+1000*y)/1200=13.43
==>y=14.996
意思就是說,你再以14.996以下買進1000股該股,就會讓你的軟體認為整體成本為13.43元以下。 其實也很好理解——「你曾經沒有在15元賣出1000股,你的成本仍然是13.43」
但脫離開你軟體的成本指示,你剩餘200股真實的成本其實仍然是13.43,所以要想「買進1000股,使真實成本小於13.43」,你的買入價應該是:
(200*13.43+1000y)/1200=13.43
==》y=13.43
——————————————————————————————————
結論:
1、在你15元賣出1000股後,你的收益已經不是該股的浮盈,成為確切的收益。只不過軟體把這個收益歸功於剩下的200股作為浮盈而已。
2、這種操作手法叫做高拋低吸降低成本,比如那你的例子說:你在15元賣掉了1000股,那麼你可以在股價到13.43元時買進1116.9股,此時你的真實成本仍然是13.43,但卻增加了116.9股。
3、你可能想表達的意思是如何做到T+0操作:在股價漲到15元的時候,你認為它達到了今日的高點,但明日仍然會向上,所以你在15元拋出1000股(此時可用金額增加了15000元,但可取金額沒有增加),等到它14元時,你認為它已經到了今日最低點,你買進了1000股(此時可用金額變為增加1000元,可取金額仍不變)。此時你手中仍然握有1200股股票,但你卻增加了1000元的可用金額。
希望你能得到啟發,在股市波動較大時進行T+0操作
事實上,這種方法不局限與使用於一個交易日內,多個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