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股票的理論價值和市場價格有差異在線等
1、理論價值僅是市場交易價格的參考,至於交易價格的高低要取決於市場環境,以及人們對企業未來的前景持有何種判斷。對其前景樂觀,交易價格就可以有溢價,反之則貼水。
2、交易價格有時也不能准確反映其內在真實價值,比如遭遇市場系統性風險降臨,諸如國際國內經濟大形勢發生變化,前景好的公司也會跟隨下降價格,這時候是投資的良機。反之,市場過於火暴,投機氣氛太濃時,價格也超過預期實際價值,這時候是要賣掉的。
② 股票的成交價格和成本價為什麼不一樣
股票的成交價格和成本價不一樣的原因:
因為購買股票時還要有其他費用:
1.印花稅:成交金額的1‰ 。2008年9月19日至今由向雙邊徵收改為向出讓方單邊徵收。受讓者不再繳納印花稅。投資者在買賣成交後支付給財稅部門的稅收。上海股票及深圳股票均按實際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支付,此稅收由券商代扣後由交易所統一代繳。債券與基金交易均免交此項稅收。
2.證管費:約為成交金額的0.002%收取
3.證券交易經手費:A股,按成交金額的0.00696%收取;B股,按成交額雙邊收取0.0001%;基金,按成交額雙邊收取0.00975%;權證,按成交額雙邊收取0.0045%。A股2、3項收費合計稱為交易規費,合計收取成交金額的0.00896%
4.過戶費(僅上海股票收取):這是指股票成交後,更換戶名所需支付的費用。由於我國兩家交易所不同的運作方式,上海股票採取的是」中央登記、統一託管「,所以此費用只在投資者進行上海股票、基金交易中才支付此費用,深股交易時無此費用。此費用按成交面額(每股一元,等同於成交股數)的0.06%收取
5.券商交易傭金:最高不超過成交金額的3‰,最低5元起,單筆交易傭金不滿5元按5元收取。
一般情況下,券商對大資金量、交易量的客戶會給予降低傭金率的優惠,因此,資金量大、交易頻繁的客戶可自己去和證券部申請。另外,券商還會依客戶是採取電話交易、網上交易等提供不同的傭金率,一般來說,網上交易收取的傭金較低。
另外,部分地方還收委託費。這筆費用主要用於支付通訊等方面的開支,一般按筆計算(由證券公司營業部決定收不收,證券公司多的地方,相互競爭,大多取消這項,比如大城市,證券公司少的地方,營業部可能收你成交一筆收一元或五元,比如小城鎮)
③ 股票的賬面價值與票面價值有什麼區別
你好,股票的賬面價值又稱股票凈值或每股凈資產,在沒有優先股的條件下,每股賬面價值等於公司凈資產除以發行在外的普通股票的股數。
股票的票面價值又稱面值,即在股票票面上標明的金額。該種股票被稱為有面額股票。
④ 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有哪些具體是如何影響的
影響股票價格變動的主要因素有:
(1)宏觀經濟因素。宏觀經濟因素對各種股票價格具有普遍的、不可忽視的影響,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股票的供求關系,進而影響股票的價格變化。這些宏觀經濟因素主要包括:經濟增長、經濟周期、利率、投資、貨幣供應量、財政收支、物價、國際收支及匯率等,
①經濟增長。主要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率。一般來講,股票價格是與經濟增長同方向運動的,經濟增長加速,社會需求將日益旺盛,從而會推動股票價格的上漲。
②經濟周期或經濟景氣循環。是指經濟從蕭條、回升到高漲的過程。當預期經濟不久將走出低谷開始回升時,商人會補充存貨,生產者利潤將增加,從而投資也會相應增加,工資、就業及貨幣所得水平也將隨之增加,此時,由於利率仍然處於較低水平,將增加股票的價值(股息、紅利、及資產凈值增加),股票價格也就會上漲.並會持續到經濟回升或擴張的中期。
③利率。利率對股價變動影響最大,也最直接。利率上升時,一方面會增加借款成本,減少利潤.降低投資需求,會導致資金從股票市場流入銀行存款市場,減少對股票的需求;另一方面,利率上升也使投資者評價股票價值所用的折現率上升,都會促使股票價格下降。而當利率下降時,會推動股票價格上漲。
④貨幣供應量。貨幣供應量是一國貨幣政策的主要調控指標,當中央銀行放鬆銀根,增加貨幣供應量時,一方面使用於購買股票的資金增多,需求增加,因而股價會上漲;另一方面,貨幣供應量增加,也會使利率下降,投資和消費需求增加,生產和銷售增加,企業利潤增加,這些因素都會促使股票價格上漲。反之,當中央銀行緊縮銀根,減少貨幣供應量時,就會產生相反的結果。
⑤財政收支因素。主要是指財政增加或減少支出,增加或降低稅收,對股價上漲或下降所產生的影響。一般來講,財政支出增加,社會總需求也會相應增加,會促進經濟擴張,從而會推動股價上漲。反之,如果財政支出緊縮,社會需求也將相應萎縮,經濟景氣會下降,由此會推動股價有所下跌。財政稅收增加或下降,會起到相反的影響。
⑥投資與消費因素。二者構成了社會總需求的最主要因素。投資和消費的增長,直接推動社會總需求和經濟的擴張,從而會推動股價的上漲。
⑦物價因素。物價因素也是一個影響股價的很重要的因素。一般來講,物價上漲,使股票發行公司的利潤、資產凈值及發展能力等相應增加,從而會增加股票的內在價值,促使股票價格上漲。同時,在通貨膨脹情形下,投資者投資股票具有保值效應,因而會踴躍購買股票,擴大對股票的需求,促進股價的上漲。當然,當發生嚴重通貨膨脹時,股價也會下跌。
⑧國際收支因素。一般來講。國際收支出現持續順差,外匯儲備增加,本幣投放增加,會刺激投資和經濟增長,有利於形成促使匯價和股價上升的心理預期,推動股價的上浮。反之,則促使股價下跌。
⑨匯率因素。匯率變化也是影響股價變動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一個開放的經濟中,以及在貨幣可自由或相對自由兌換的環境內,匯率變化直接對股價形成沖擊。
(2)政治因素與自然因素。政治因素及自然因素將最終影響經濟,影響股票上市公司經營從而會影響股票價格波動。
①政治因素。包括:戰爭因素、政局因素、國際政治形勢的變化以及勞資糾紛等。
②自然因素。主要指自然災害。
(3)行業因素。行業因素將影響某一行業股票價格的變化。主要包括行業壽命周期、行業景氣循環等因素。
股票發行公司的經營狀況與所在行業的發展周期緊密相關。在行業開創期,公司利潤一般很高,股票價格逐步提高;擴張期,股票價格會漲到最高點;停滯期則會導致股票價格下跌。
(4)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指投資者心理狀況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5)公司自身的因素。公司自身的因素主要包括公司利潤、股息及紅利的分配、股票是否為首次上市、股票分割、公司投資方向、產品銷路及董事會和主要負責人調整等。
①公司利潤因素。公司利潤大小直接影響到股息、紅利的多少,從而會影響該公司的股票價格。一般來講,公司利潤上升時,股價會上升,盈利下降時,股價也會隨之下降,二者的變動方向是一致的。
②股息、紅利因素。一般情況下股價跟股利呈同方向變動,公司分發股利的消息對股票價格會發生顯著的影響。公司宣布分發紅利,將會引起股價上升,公司宣布取消紅利,股價將會下跌。
③股票分割因素。一般在公司進行決算的月份,宣布股票分割。在股票分割時,股票持有者所保持的股份,能得到和以前相同的股利,因此會刺激一些人在公司決算期間,因指望得到分紅和無償支付而增加購買股票,股價就會相應上升。分割結束時,價格又趨於穩定。
④股票是否為初次上市因素。國外存在這樣的情況,當新股上市時,股價通常會逐步上升。因為:1)發行時承銷價偏低,2)上市初期,購買者持續地高估股票價值;3)新上市股票的報酬率通常大於市場上一般股票的報酬率。
⑤重大人事變動因素。實力大戶一般對發行公司的管理權很重視,在董事會、監事會改選前,常會逐步買進股份,以便控制董事會和監事會。此期間股價就可能被抬高。
⑥投資者因素。這種因素主要看投資者持有的金融資產中股票所佔的比例,如果股票所佔的比例小,說明這些投資者潛在的股票投資能力強,股票市場的需求看增.股價也將看漲;如果股票所佔的比例大,結果就相反。
在以上影響股票市場價格的諸多因素中,宏觀因素、產業和區域因素及公司因素主要是通過影響股票發行主體即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發展前景來影響股票市場價格,它們在股票市場之外,因而被稱為基本因素。基本因素的變動形成了股票市場價格變動的主要利多題材和利空依據。市場因素則主要是通過投資者的買賣操作來影響股票市場價格,它存在於股票市場內部,與基本因素沒有直接的關聯,因而被稱為技術因素。技術因素是技術分析的對象。
⑤ 股票的市場價格和會計價格不同的根本原因
股票票面價格根據公司發行股票的資本總額和發行股票的數量來確定,也就是公司將資本總額分若干單位,每一單位股份所代表的資本額,就是每股股票的票面價格。股票面值的大小,受以下因素影響:①每一股份金額的大小。每張股票面值至少等一個股份,或者是其整數倍。②股票發行的難易。面值過大,不利於小額投資者零星購買;面值過小,又給大額資本投資者帶來不便。③公司規模和經營狀況。一般來說,大規模公司和前景看好的公司傾向於發行大面值股票。④稅收狀況。如果按照股票面值大小征稅,面值越大征稅越多,則公司就傾向於減少其面值。⑤股票交易便利與否。
⑥ 股票價格變動的根本原因
變動的原因在於有買進和賣出的人在不同的心理價格上進行下單,從而產生了股票價格的變動。
一般來說,股票在早晨9點15分到25分集合競價時間結束以後就進入了撮合成交的交易時間。也就是通常大家看到的9點半到下午3點這一段時間的交易,都是撮合成交的。
簡單來說,目前股票價格20元,有人想在20元賣出,有人想在20元買進,還有人想在20.1元賣出,有人想在19.9元買進。也就是通常大家看到的有買一,買二,買三;賣一賣二賣三等盤口買單賣單的堆積數。
比如當20.1元位置的買賣雙方撮合成功,那股票價格就從20元到了20.1元。如果有大筆資金買入某隻股票,就容易出現股價單邊上漲的走勢。
反之亦然。當某隻股票無人買進,而只有賣單的時候,成交就出現了傾向於撮合掛低價買入的價格。譬如某股票當前時刻價格20元,在某一時段無人買進,而有人掛了19.8元買進,而掛了19.85元賣出的股票就傾向於和19.8元買進的單子成交。股價就從20跌到了19.8元。
最後的簡單總結就是:股票買賣雙方不同的預期促成了價格的變動。
⑦ 為什麼由估值模型計算出的股票價格可能與市場上的實際價格不同
美股研究社提醒,市場是受多方面因素交叉影響的,估值模型並不能精確的估值出上市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而只能估算出一個范圍。而我們進行股票估值計算不能夠也並非是確定某隻股票內在價值到底是多少,而是通過估算來明確這只股票的內在價值是否比市場價格高?這個價值是否足以證明我們應該購買它,從而更科學地進行股票操作決策。
⑧ 股票市場的大宗交易價格為什麼和市場價格不一樣
1、市場價格是在集中競價交易系統競價產生的市場價格,而大宗交易是在大宗交易系統通過雙方協商產生的價格。
2、股票中的大宗交易價格是在二級市場之外交易的,交易時段為15:00-15:30,價格是買賣方申報的,是協議價格。大宗交易的成交價格,由買方和賣方在當日最高和最低成交價格之間確定。買賣雙方達成一致後,並由證券交易所確認後方可成交。
⑨ 股票的價值與價格有什麼區別
股票的價值與價格的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股票價格,是指股票在證券市場上買賣時的價格。股票本身沒有價值,僅是一種憑證。其有價格的原因是它能給其持有者帶來股利收入,故買賣股票實際上是購買或出售一種領取股利收入的憑證。
股票價值是虛擬資本的一種形式,它本身沒有價值。從本質上講,股票僅是一個擁有某一種所有權的憑證。股票之所以能夠有價,是因為股票的持有人,即股東,不但可以參加股東大會,對股份公司的經營決策施加影響,還享有參與分紅與派息的權利,獲得相應的經濟利益。
2、實際意義不同
股票價值是股票價格的基礎,對價格起決定作用,價格始終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價格偏離價值太大就出現價值的回歸。價值與價格兩者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在實際情況中兩者一致只是一種偶然情況,不一致是經常現象。股票價值與股票價格也不例外,同樣遵守這條價值規律。股票價值通常是用會計方法計算出來的數值。
3、影響因素不同
當股票價格低於上市公司內在價值時,他們開始買入股票;當股票價格高於上市公司內在價值時,他們開始賣出股票。大家都是基於公司價值本身的長期投資,是對企業業績,行業狀況,經濟基礎進行綜合考慮後做出的投資行為,股市也由此形成了一種價值投資氛圍。
但是在投資領域,長期存在著價格嚴重偏離其價值的情況。股票的價格是由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以及多空力量的消長決定的,在一定時期與價值無關。如果價格等於價值,就不需要市場的作用。然而,多數人容易產生誤解,以為股票價格總是等於股票價值,或在價值上下浮動。
一隻股票最終會波動到什麼價格,不僅僅是因為本身的價值,更重要的是股市的環境和氛圍來決定的。所以,股票價值本身並不能決定其市場價格,其市場價格也不能反應出股票的真正價值。
(9)股票的市場價格與會計價格不同的根本原因擴展閱讀:
股票價格的分類
1、股票的市場價格
股票的市場價格即股票在股票市場上買賣的價格。股票市場可分為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因而,股票的市場價格也就有發行價格和流通價格的區分。股票的發行價格就是發行公司與證券承銷商議定的價格。
股票發行價格的確定有三種情況:股票的發行價格就是股票的票面價值。股票的發行價格以股票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為基準來確定。股票的發行價格在股票面值與市場流通價格之間,通常是對原有股東有償配股時採用這種價格。
股票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才是完全意義上的股票的市場價格,一般稱為股票市價或股票行市。股票市價表現為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等形式。其中收盤價最重要,是分析股市行情時採用的基本數據。
2、股票的理論價格
股票代表的是持有者的股東權。這種股東權的直接經濟利益,表現為股息、紅利收入。股票的理論價格,就是為獲得這種股息、紅利收入的請求權而付出的代價,是股息資本化的表現。
靜態地看,股息收入與利息收入具有同樣的意義。投資者是把資金投資於股票還是存於銀行,這首先取決於哪一種投資的收益率高。按照等量資本獲得等量收入的理論,如果股息率高於利息率,人們對股票的需求就會增加,股票價格就會上漲,從而股息率就會下降,一直降到股息率與市場利率大體一致為止。
⑩ 股票的帳面價值為什麼不同與股票的市場價啊
股票價格又稱股票行市,是指股票在證券市場上買賣所形成的價格。股票的價格是股票市場交易的關鍵,也是證券投資者關心的焦點。股票本身並沒有價值,而僅僅只是股東投資入股、獲取收益的憑證。它之所以可以買賣並有價格,是因為它可以給持有者帶來股息收入。因此,買賣股票實際上就是買賣一種領取股息收入的憑證或權利,股票價格的實質是資本化的股息收入。
股票價格的種類
相關聯結:影響股票價格變動的因素
主要內容:
股票價格的種類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股票價格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可以分為票面價格、發行價格、帳面價格、清算價格、市場價格等幾種。
1.票面價格
股票的票面價格即通常所說的面值,是指公司發行的股票票面上所標明的金額。在現代投資學中,也稱為名義價格。它的作用是確定每一股股份占公司總資本的比例。例如,某公司發行的股票面值總額為100萬元,其中每一股的面值為1元,則每持有一股股份就表示對公司擁有百萬分之一的權利。票面價格是股份公司確定股東在該公司所佔有份額的憑證,也是股東藉以領取股息或紅利的憑證,同時,也使公司在發行股票時能獲得公正的價格,防止知悉公司內幕的投資人以較低的價格獲得新股。
股票票面價格根據公司發行股票的資本總額和發行股票的數量來確定,也就是公司將資本總額分若干單位,每一單位股份所代表的資本額,就是每股股票的票面價格。股票面值的大小,受以下因素影響:①每一股份金額的大小。每張股票面值至少等一個股份,或者是其整數倍。②股票發行的難易。面值過大,不利於小額投資者零星購買;面值過小,又給大額資本投資者帶來不便。③公司規模和經營狀況。一般來說,大規模公司和前景看好的公司傾向於發行大面值股票。④稅收狀況。如果按照股票面值大小征稅,面值越大征稅越多,則公司就傾向於減少其面值。⑤股票交易便利與否。
目前,隨著股票發行、交易過程逐步實現電腦化、無紙化以及證券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的規范性限定,各國公開發行的股票一般面值都很低,通常為一個小整數,如1元、10元。我國在上海、深圳兩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股票面值均統一為每股1元。
股票票面價格是股票發行價格、市場價格、帳面價格等價格的重要參照基準。但是,一旦股票上市交易,隨著市場的供求的變化,票面價格往往會同其代表的公司資產價值及市場價格分離,甚至偏離的程度很大,票面價格在市場中的重要性就顯著降低了。由於這個原因,有的股票並不標明票面金額,每股只代表公司的總資本的一股份額,這種股票即為無面額股票。
2.發行價格
發行價格是指公司發行股票時所訂的股票出售價格。原始股的發行價格一般以票面價格作為基準,並考慮發行時股市的供求狀況和發行策略,可分為以下幾種:
(1)平價發行。也稱票面發行或面值發行,即股票的發行價格與股票票面價格一致。平價發行的優點是簡便易行,有利於公司順利籌資,缺點是缺乏市場性,公司不能獲得如採用溢價而帶來的好處即創業利潤。
(2)溢價發行。即股票發行價格高於票面價格,這個差額為溢價。股份公司獲得一定量的溢價收入,由此以相對少的股份(或面值)籌集到要睚多的資本,有利於公司今後展開的營運和發展,但對股票認購者來說則是增加了認股成本。
(3)折價發行。也叫貼現發行,即股票發行價格低於票面價格。大多數國家的公司法都規定降特殊情況外,不得以折價發行股票
(4)設定價格。這是指公司在發行無面值股票時,由公司章程或董事會決定的股票發行的最低價格。這種價格可以迴避折價發行的法律限制。因為無面值股票既然無票面價格,也就無所謂溢價或是折價。
我國《公司法》規定,股票發行價格可以按票面金額,也可以��泵娼鴝睿��壞玫陀諂泵娼鴝睿煌�保�魏蔚ノ換蚋鋈慫�瞎旱墓煞藎�抗啥加Φ敝Ц斷嗤�鄱睢R虼耍�夜��竟善狽⑿屑鄹裰荒茉諂郊芻蛞緙壑醒≡瘛?
當公司增發新股票時,由於已有原股票的市場價格,這時發行價格一般選擇在票面價格和市場價格之間,而市場價格往往更具參考價值。發行價格的確定,受多方面因素影響。①公司經營業員狀況和發展前景。業績優良,發展前景廣闊的公司可以高價發行新股,否則只能選擇低價。②新股發行對原有股票的影響。若新股數量巨大,可能導致原股票的市場價格大幅下降,則公司宜選擇較低的發行價格,反之若新股對原股票市場價格影響不大,可以選擇較高的發行價格。③原股票的市場價格。如果原股票的市場價格遠高於面值,則可選擇較高的發行價格,否則只能選擇低價。④股票發行方式。一般配股價格較低,公開發行價格較高,如果是公司通過證券交易所公開競價發行股票,則公司本身除了設定價格(發行底價)外,基本上無法控制實際的競價結果。此外,還需要綜合考慮市場利率水平、市場供求關系、股本結構、公司收益和分配、行業比較、發行費用和期限等。總之,發行價格並沒有明確的計算方法,原則是在順利發行的前提下兼顧公司和投資者的利益,即使公司能獲得發行收益(又稱資本盈餘),又不致命名投資者認購代價過高。
股票發行價格是否適當,可以通過市場來反映。一般來說,新發股票上市後,價格較發行價上升5-10%,則可認為定價合理;如果價格上升超過15%甚至下跌,則定價可能過高。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標准,且要求證券市場是充分有效率領的。需要說明的是,發行價格並不一定是投資者認購股票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認購成本的高低取決於發行方式。
股票發行價格的確定主要由兩種:一是由股票發行公司與承銷商議定發行價格和承銷價格的'議價法'。二是由各承銷商以投標方式競爭股禁票承銷業務,出價最高者中標,該出價就是股票發行價格的'競價法'。
3.帳面價格
股票帳面價格又稱股票凈值,是指股普通股所代表的公司凈資產。它表示股東在理論上持有的公司財產。它是公司總資產凈值減去優先股總面值後的余額與普通股總股數之比,即:
(3.1)
在會計上,股票凈值又稱'股東權益',因為它雖然沒有以股利形式分配,但所有權是屬於股東的。
公司凈資產是公司長期經營、積累的成果,當總股本不變時,股票的帳面價格會隨著凈資產的增減而相應增減,公司經營好、資產積累快,帳面價格會增加而超過股票面值,反之則可能低於面值。
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股票帳面價格可以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之一。在其他條件相似的情況下,帳面價格較高而市場價格較低的股票是值得投資的對象。但是,如果考慮到投資者的收益目標,則帳面價格的重要性就降低了,他們關心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因為只有盈利才能有股利收入,而盈利很少或者不盈利,即使帳面價格很高的股票也往往不受歡迎。從短期市場表現看,某些股票的市場價格甚至可能跌到遠低於帳面價格的水平。出現這種嚴重背離的原因就在於帳面價格只是一種理論上的'股東權益'。
4.清算價格
清算價格是指公司清算時每股普通股所代表的實際價格。從理論上講,普通股每一股的清算價格應該與帳面價格一致,但實際上往往不一致。只有當清算時,公司資產的實際售價與財務報表上所反映的帳面價格一致且沒有清算成本時,二者才相等。多數情況下,公司的大多數資產在清算中只能壓價出售,再扣除清算成本,清算價格往往低於帳面價格。
5.市場價格
市場價格即股票在市場交易過程中實際成交的價格,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股價、市價。這是證券投資者最為關注的價格。
在一個交易日中,有五個較為特殊的價位值得注意:開盤價(交易日中開始時第一筆交易成交價)、收盤價(交易日結束時最後一筆交易成交價)、最高價(當日最高成交價格)、最低價(當日最低成交價格)及平均價(當日平均成交價格)。它們是分析股票的短期市場行情的基本數據。
股票的市場價格與票面價格、帳面價格等基本沒有直接聯系,而完全由市場上供求雙方的關系所決定,因而經常被動。股票市場價格從理論上看直接取決於股票的預期股息收益和金融市場利率這兩個基本因素,它與預期股息收益成正比,與金融市場利率成反比。可用公式表示:
(3.2)
例如,一張票面價格為100元的股票,如果預期年底可得股息12元,即收益率為12%,而同期市場利率為10%,則該張股票的價格從理論上說應為120元(12 10%)。
然而事實上,股票市價同'理論上的價格'常常不一致,甚至有較大的差距,這是因為股票的市場價格的實際形成,取決當時市場上的供求狀況,而影響供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們可能長期、中期或短暫地作用於市場,決定或改變市場的供求關系,從而造成股票的市場價格變化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