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盈虧 » 股票市場價格的評價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股票市場價格的評價

發布時間: 2022-04-16 19:19:27

① 如何評價股票的價值

1 經典估價方法
1.1相對價值估價法
採用相對價值估價方法的核心就在於合理選擇已有市場交易的可比公司股票的集合,以確保評估公司股票的價值能被正確地加以評估,避免價值的錯誤高估或低估。為了進行有效的正確估價,選擇的可比公司股票應在統一標准衡量下具有相類似的現金流模式、增長潛力和風險狀況,並保證市場定價方式是公平合理的,因此,選擇這樣的可比公司股票集合應小心謹慎,以免造成估計上的重大失誤。
在合理地選擇了可比公司股票集合後,我們需要一種標准化的價值衡量方法,以方便集合中各個公司之間進行合理的比較,從而達到正確的股票價值評價目的。從目前企業價值評價的實踐來看,較為流行的方法有市盈率定價、市售率定價和重置成本定價法,利用市盈率(市凈率)、市售率和「托賓Q」等指標分別對公司所產生的收益、銷售收入和重置成本進行標准化,作為目標公司價值評價的參考。
1.1.1市盈率定價法
簡單地講,在持續經營成為可能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認為公司價值就是它所產生收益的一定倍數,這個倍數最為普通的確定方法是市盈率。由於市盈率(P/E)是市場公平交易價格與收益的比率,因此,在對可比公司股票的市盈率進行計算後,就可得到可比公司股票的公平交易價格,這個價格被認為是股票的價值。
如果假定有可比公司所得市盈率為 ,目標企業的稅後收益為E,則評估公司股票的價值表述為:
雖然該模型簡單易用,在實踐過程中較為廣泛,但因為僅利用當期利潤來估計目標企業價值,對公司增長潛力沒有很好地加以考慮,因而難以准確反應目標企業的實際狀況。針對這一情況,人們引進了動態市盈率——由增長率調整的市盈率概念。經由增長率調整的市盈率取決於預期盈利增長率,因此,該調整仍然需要將目標企業狀況與相類似企業加以比較,以便得到較為准確的盈利增長率預期值。
與市盈率估價法相近還有市凈率估價法,在許多情況下,市凈率被認為比市盈率更能反應股票價值而被許多分析人員所採用。
1.1.2 市售率定價法
由於市售率是由公司公平市場價格與其銷售收入的比值來計算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用於衡量目標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市場地位,從而反應其潛在市場價值。市售率已成為公司價值評價的重要指標。
根據市售率的概念,我們有其中PS是公司市場公平價格除以銷售額(市售率),P是公司市場公平價格,S是公司銷售額(銷售收入)。
如果我們正確地估計了可比公司股票的市售率PS0,假定可比公司銷售額為S,那麼,公司的價值V可簡單估計為。與市盈率估價法一樣,在使用這個方法時,我們通常需要根據目標企業的銷售情況正確地考慮市售率PS0的變化,從而,對公司的增長潛力加以充分的估計。例如,對於一個穩定增長的公司,持續經營有較充分長的時間,PS0就要考慮到利潤率、股利支付率以及預期增長率的因素而加以調整,這種調整可表述為。這里,PM是公司凈利潤率,RP是股利支付比率,gn是預期利潤增長率,Kc是公司資本成本,經調整後,公司價值V的估計值仍然可表示為。
不過,應注意的是這種調整需小心,這里要求該公司必須是持續永久性經營,並預期具有相同的利潤增長率,如果這種前提條件沒有了,我們的調整就不是像上面的表達式那樣簡單的了。
1.1.3 q比率定價法
所謂q比率是指公司價值與其重置成本的比率,即q=公司市場價值/重置成本,這種方法可避免由於會計准則以及在該准則指導下的會計調整對公司價值估計的嚴重影響,因此,利用該方法對公司價值評估被認為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客觀性。q值反應了評估公司附加的資本投資是否能夠增加公司的市場價值,當q大於1時,增加的投資增加了公司價值,表明公司正處於增長期,值得投資,而當q小於1時,則是增加的投資卻減少了公司的市場價值,表明公司處於「衰退」階段,是不值得投資的。
這里,要正確估計股票的價值,估算公司的重置價值是十分關鍵而又十分困難的事情,賬面價值可以作為一個有用的參考,但卻難以充分反應重置價值,而且受會計核算準則的影響較大。
1.2 現金流折現模型估價法
1934年,格雷厄姆和多德在《證券分析》中指出,股票的內在價值決定於公司未來盈利能力,任何非理性因素的影響而偏離最終會回歸到其內在價值上,這對當時普遍的「股票價格決定於公司的帳面價值」的觀點是一個重大的革命。經過一系列研究 ,費雪(Fisher)首次提出未來資產收益的不確定性可以用概率分布來描述,馬夏克(Marschak,1938)、希克斯((Hicks,1946)等學者認為投資者的投資偏好可看作是對投資於未來收益的概率分布矩的偏好,用均方差空間的無差異曲線描述。在此基礎上,戈登對股票 「內在價值」 的量化進行了仔細的研究,建立了著名的數量化模型——戈登現金流(紅利)折現模型,即 ,其中,D是股利,r是與股票風險相聯系的折現率(要求回報率),g是股利的固定增長率,注意,這里潛在條件就是股票的持有者永久持有該股票,分配的股利按照固定的比例g持續增長,因此,這種條件是一種非常理想化的,僅在理論上存在。後來,這一方法被廣泛用於公司或企業價值的估計上。
事實上,任何資產對於我們的價值就是它在一定時期能給我們帶來利潤,這些利潤通過一定的現金流表現出來,因此,在評估資產的價值時,我們所關心的是該資產能夠帶來的現金流的多少、產生的預期時間和現金流的穩定性等等因素。如果我們將這些因素加以謹慎的考慮,那麼,這些預期現金流量的現值之和就是該資產的價值。如果一家公司能夠持續經營的時間為n期,預期第i期所能產生的現金流為CFi,有一個反應預期現金流風險狀況的不變折現率r,那麼,該公司價值V可表述為:
對於現金流的不同假定,我們可得到不同類型公司價值評價的不同表達式,最為常用的有三種方式:穩定增長模型、兩階段增長模型和三階段模型,以及作為一種多階段模型的簡化形式的H模型。其中最為簡單的形式就是具有穩定增長的公司自由現金流假定,這種假定適用於穩定成長的公司估價。假定,某公司具有穩定的預期盈利增長率 ,資本成本(要求回報率)計為 ,FCFE為公司自由現金流量,並且該公司在無限期中保持這種狀態,那麼,公司價值V可表述為:
其中,公司自由現金流(FCFE)是公司全部所有者所擁有的公司現金流量總和,以息稅前收益為計算基礎,即公司自由現金流量=息稅前收益(1-稅率)+折舊-資本支出-營運資本變動。從這個表達式來看,與戈登得到的表達式一樣,但由於折現率的差異,公司的「內在價值」並不等於股票的「內在價值」,因此,我們在應用該表達式進行公司「內在價值」估計過程中,應小心選擇折現率。
在價值估價時也是經常使用EBITDA(折舊攤銷利息稅收前利潤)價值尺度,採用該尺度時,公司價值評價公式可表述為:
其中,t為稅率,D為折舊, 為資本性支出, 為營運資本變動, 被稱為穩定成長的公司價值/公司自由現金流乘數。使用EDITDA指標有助於了解那些會導致同一行業的不同公司發生差異的變數,考慮企業所得稅率的變化與資本使用成本等對企業價值影響較大的因素,使評估的價值具有更高的准確性,避免或發現哪些公司的價值被高估或低估。
我們注意到,採用現金流(紅利)折現估價法進行估價時,必須考慮公司自由現金流的產生的基本因素及其影響、預期現金流產生的方式以及可能的變化,因此,在實際運用時,要充分利用與目標企業相關的一切信息,並將這些信息所引起的變化反映在預期現金流及其增長狀況中,盡量避免或減少分析者或估價者的主觀判斷,使估價結果更能符合實際。
1.3 期權定價法
相對價值估價法和現金流折現法是企業價值評價的兩種標准方法,但我們注意到,相對價值評價法涉及可比公司股票的選擇及其價值,那麼市場對這些可比公司股票定價的偏離會對估價公司定價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可比公司股票集合數量也就對這種方法的應用構成限制;而現金流折現法要求被估公司具有可測的預期現金流,且要求被估對象具有正的自由現金流,那麼,對那些暫時沒有現金流(如擁有專利技術與產品的企業)或正現金流的估價對象,就難以應用該方法。
在上述兩種方法不能形成被估目標企業價值的有效估價時,歐式期權定價模型提供了一種較為現實的估計方法。至少有3類企業 的價值可採用這種方法進行估計,它們是(1)陷入困境的公司、(2)自然資源公司和(3)價值大部分來自於專利產品的公司。
Black和Scholes提出了一種適合無收益的歐式期權的定價模型,不考慮提前執行或支付的可能性對價值的影響,因而,較適合用於對上述3類企業的價值估計。
根據Black-Scholes模型,看漲期權的價值可表示為
其中:
V(S,t):看漲期權價值;S:標的資產目前價格;E:標的資產執行價格;t:期權的有效期;r:期權有效期內的無風險利率;δ2:標的資產價值自然對數的方差。
如果陷入困境的企業成為重組或並購對象,由於這類企業大多具有負的收益,並有許多未清償的債務,那麼,在估價過程中,將企業的資產看作標的資產,企業股權擁有者看作期權,未清償債務的期限作為期權的期限,債務的面值就是執行價格,把這些參數代入看漲期權公式就得到該公司的價值,從而得到公司股票是否值得投資的判斷。
對於自然資源類企業,其大部分收益來源於該企業對自然資源所擁有的儲備,並可以自由地決定資源的開發量,因此,該企業所擁有的儲備量可看作一個期權,該期權的價值由商品價格的方差決定,期限為未開發資源能夠使用的時間,所應投入的開發成本被看作是該期權的執行價格。
至於擁有專利產品的企業,這類企業的大部分利潤來源於其專利產品,而由於專利技術只能在其專利期限才具有排他性,且只有在預期產品所帶來的現金流能超過其開發成本時才有利可圖,因此,可將該專利產品視為一個看漲期權,將專利剩餘時間看作為期權的期限,將該專利應用於生產產品所需要的投資視為期權的執行價格,這里最困難的是方差的確定。通常所採用的方法是用計算機模擬各種不同的市場狀況和生產技術條件下所產生的現金流來估計現值自然對數的年方差。由於專利技術本身所具有的特點,採用這種方法評估其價值是一種較好的選擇,但對於方差的估計仍有許多的不確定性,我們採用這種方法進行評估時仍需謹慎。
1.4 創值(EVA)評估法
EVA方法一種基於會計學原理的公司價值評價方法, EVA表示公司經營活動帶給股東的經濟附加價值,它表示一個公司扣除資本成本(Cost of Capital,簡稱COC)後的資本收益(Return on Capital,簡稱ROC),其計算公式可表述為:
EVA=稅後凈營業利潤(NOPAT)-經營資本的稅後成本
在EVA准則下,投資收益率高低並非企業經營狀況好壞和價值創造能力的評估標准,關鍵在於是否超過資本成本。由於EVA結果與常規的銷售收入、會計利潤或股票市值等指標排序結果大相徑庭,因而產生了較大的反響。但是,EVA企業價值評價方法也受到了廣泛的批評,一般看來,對於EVA評價方法有如下幾大缺陷:(1)適用范圍非常有限,對金融機構、周期性企業、初創公司等企業的評價結果會與實際情況大相徑庭;(2)對通貨膨脹的影響敏感,這是由於EVA使用的是資產歷史成本,而沒有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影響,如資產重置價值,因而難以反映資產真實收益水平;(3)折舊方法會對評價結果產生較大的影響;(4)資本成本是EVA評價方法中最為不穩定的變數,因此資本成本的變動常常引起EVA的不穩定,如何選擇資本結構就成為EVA管理者面臨的現實問題;(5)EVA無法衡量一家公司在行業創造財富中的相對地位,因而不能評價「帶給股東財富份額的變化」;(6)EVA只是資本效率指標,無法說明諸如專利等無形資產的價值。從技術上講,EVA方法仍然是一個復雜的會計方法,因此,管理者容易通過改變決策過程而操縱賬面數字,達到提高EVA的目的。
以上分析表明,使用EVA方法評價企業或股票價值需要特別注意其適用范圍,並需要與其他評價結果綜合考慮。
1.5 P/B-ROE估值法
P/B-ROE估值法是與紅利增長估價模型相類似的估價方法,其重點是研究賬面價值並解釋市場價格與賬面價值的關系,與使用P/E對股票進行估價一樣,但由於公司賬面價值比收益指標來得更加穩定,易於測量,收益指標卻常常會發生波動,因而,使用該方法會比紅利增長模型來得容易,並會更加實用。
P/B-ROE模型的基本形式與三階段紅利增長模型有些類似,應用這個模型可以計算投資者預期的回報率或要求的回報率,可表達為:
其中,k為預期回報率,D為紅利,P為市場價格,gB為賬面價值增長率,B為賬面價值,模型的第三項是在估值價值,是P/B的函數。
為簡化起見,通常在使用中採用其等價形式: ,其中β被解釋為預計的價格增量與權益回報率(ROE)增量之比,在許多情況下,預計的權益回報率被歷史的ROE數據代替。
由於該方法使用公司賬面價值,因此,其使用效果會受到會計准則和數據的影響,並對通貨膨脹相當敏感,同時,該方法還依賴於對ROE的預期值的准確估計,這應該說是相當困難的。

② 如何評價一支股票的市場價格如何有什麼評價依據嗎

評價一隻股票應該從外國和國內兩個角度看。
在外國人眼裡,這只股票是不是值錢;在國內,這只股票是不是符合將來的發展方向。不管是國內國外,只有佔一個就行了,這只股票就可以買。

股票市場價格的評價方法

市盈率估值法 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根據每股收益選擇的數據不同,市盈率可分為三種:靜態市盈率;動態市盈率;滾動市盈率。

④ 股票有三種價格,票面價格,發行價格,市場價格,這三種價格有什麼區別

股票票面價格規定1股1元,發行價格是IPO的價格,直接影響原股東募集資金;市場價格就是股票在市場上股東之間交易的價格。
一,股票的發行價格當股票發行公司計劃發行股票時,就需要根據不同情況,確定一個發行價格以推銷股票。一般而言,股票發行價格有以下幾種:面值發行、時價發行、中間價發行和折價發行等。
1.面值發行即按股票的票面金額為發行價格。採用股東分攤的發行方式時一般按平價發行,不受股票市場行情的左右。由於市價往往高於面額,因此以面額為發行價格能夠使認購者得到因價格差異而帶來的收益,使股東樂於認購,又保證了股票公司順利地實現籌措股金的目的。
2.時價發行即不是以面額,而是以流通市場上的股票價格(即時價)為基礎確定發行價格。這種價格一般都是時價高於票面額,二者的差價稱溢價,溢價帶來的收益歸該股份公司所有。
二,時價發行能使發行者以相對少的股份籌集到相對多的資本,從而減輕負擔,同時還可以穩定流通市場的股票時價,促進資金的合理配置。按時價發行,對投資者來說也未必吃虧,因為股票市場上行情變幻莫測,如果該公司將溢價收益用於改善經營,提高了公司和股東的收益,將使股票價格上漲;投資者若能掌握時機,適時按時價賣出股票,收回的現款會遠高於購買金額,以股票流通市場上當時的價格為基準,但也不必完全一致。在具體決定價格時,還要考慮股票銷售難易程度、對原有股票價格是否沖擊、認購期間價格變動的可能性等因素,因此,一般將發行價格定在低於時價約5-10%的水平上是比較合理的。
三,中間價發行即股票的發行價格取票面額和市場價格的中間值。這種價格通常在時價高於面額,公司需要增資但又需要照顧原有股東的情況下採用。中間價格發行對象一般為原股東,在時價和面額之間採取一個折中的價格發行,實際上是將差價收益一部分歸原股東所有,一部分歸公司所有用於擴大經營。因此,在進行股東分攤時要按比例配股,不改變原來的股東構成。
四,折價發行即發行價格不到票面額,是打了折扣的。折價發行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優惠性的,通過折價使認購者分享權益。例如公司為了充分體現對現有股東優惠而採取搭配增資方式時,新股票的發行價格就為票面價格的某一折扣,折價不足票面額的部分由公司的公積金抵補。現有股東所享受的優先購買和價格優惠的權利就叫作優先購股權。若股東自己不享用此權,他可以將優先購股權轉讓出售。這種情況有時又稱作優惠售價。
另一種情況是該股票行情不佳,發行有一定困難,發行者與推銷者共同議定一個折扣率,以吸引那些預測行情要上浮的投資者認購。由於各國一規定發行價格不得低於票面額,因此,這種折扣發行需經過許可方能實行。

⑤ 股票市場價格的評價方法有哪些。

股票市場價格的評價方法有:市凈率法,每股盈餘法、市盈率法。
1、市凈率法
為了衡量某隻股票現行價格的合理性,一般用每股凈值的倍數(即市凈率)作為衡量的指標。
股價凈資產倍率(或市凈率)= 股票現時市價 / 每股凈資產
其中:每股凈資產=(資產總額-負債總額)/ 普通股數
市凈率反映的是股票市價是每股凈資產的倍數。採用這個公式計算出來的倍數越高,表示某股票市價偏離該股票所擁有的每股凈資產越多,市價相對偏高,其投資價值越低;反之亦反。投資者一般應把凈資產倍率高的股票賣出,而買進凈資產倍率低的股票。同時,對各個不同時期的平均凈資產倍率進行比較,可判斷現今股票市價是處於較高還是處於較低水平上,從而決定是賣出還是買入股票。因此,平均市凈率是分析股票市價水平的重要指標,自然也能反映某種股票的投資價值的高低。
2、每股盈餘法
這是反映每一普通股所能獲得的純收益為多少的方法。每股盈餘這一財務指標值,在上市公司報出的利潤表中都會直接給出。其計算是利用如下公式進行的:
每股盈餘=(稅後利潤-優先股股利) / 普通股股數
利用每股盈餘衡量股票投資價值的具體方法是:將某隻股票的每股盈餘與股票市場平均市盈率相乘,計算出來的數值與該股票現行市價對比,若比現行市價低,則賣出;反之則買進。
註:股票市場平均市盈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或深圳證券交易所網頁上可直接查到。
3、市盈率法
市盈率表示投資者為獲取每1元的盈餘,必須付出多少代價。其計算公式為:
市盈率= 股票市價 / 每股盈餘
一般而言,市盈率越低越好。市盈率高,表示股票現行市價已處於高位,此時對該股票投資,其股價上升空間不大,所以,市盈率越高,其投資價值越低。
通常,人們把20倍市盈率作為標准加以判斷,看某隻股票的市盈率是否合理。但是,我國股市的股票市盈率通常普遍偏高,有的股票市盈率已遠超出20倍甚至達30倍以上還多,但由於其預期獲利能力高,投資者仍願對其投資。 在實務操作中,可參考1年期銀行存款利率作為衡量市盈率是否合理的標准。如,1年期銀行存款利率為10%,則合理的市盈率可為10倍;1年期銀行存款利率為8%,則合理的市盈率可為12.5倍;若1年期銀行存款利率為4%,則合理的市盈率可為25倍。
市盈率一直是投資者進行中長期投資的選股指標。

⑥ 股票的市場價值怎麼計算

股票的市場價值計算公式:股票的市場價值=永續股利的現值=凈利潤/普通股的成本。股票的市場價格通常是指股票在二級市場上買賣的價格,股票的市場價格由股票的價值決定,但也受到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其中,供求關系是最直接的因素,假設凈利潤永遠不變(形成永續年金)且全部作為股利發放,則依據零增長股票估價模式,計算公式將等於:股票市場價值=永續年金現值=凈利潤/權益資本成本。其他因素通過作用於供求關系影響股價,由於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復雜多變,股票市場價格呈現出高低波動的特點。
拓展資料
一、股票內在價值與市場價值的區別
1、內在價值指的是企業本身的價值,也就是根據企業的經營狀況以及規模而對股價進行的一個合理的計算。當然,內在價值也只是一個范圍,每時每刻也會收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影響而產生變化,但總體變化范圍較為理性,不會有太大的波動。
2、市場價值也就是實時的股價,只要在交易日中,時刻都在產生變化,受很多外在以及內在的原因影響,同時也有可能因為主力資金的爆炒而快速飛漲,也可能會因為主力資金的撤出而斷崖式下跌。
二、股票內在價值計算公式:
股票的內在價值=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每股經營現金流量。
三、影響股票市場價值的因素有哪些
1、清算價值:指公司清算時每股股票的實際價值。理論上,股票的清算價值應該與賬面價值一致,但事實並非如此。只有當清算時資產的實際銷售金額與財務報表中反映的賬面價值一致時才是一致的。大多數公司的實際清算價值總是低於賬面價值。
2、票面價值:也叫「面值」,如果股票按票面價值發行,則代表公司的總資本。但面值只有在股票首次發行時才具有一定的意義,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的資產將發生變化,股票的市場價格將逐漸偏離面值,而面值將逐漸失去其原有的意義。
3、賬面價值:是指每一股份所代表的實際資產價,賬面價值是證券分析師和投資者分析股票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
四、市場價值和內在價值的關系
1、定義不同:市場價值是指生產部門消耗必要的勞動時間所形成的商品的社會價值,內在價值是指企業自身的價值。
2、表現不同:市值交易市場中的資產價格是買賣雙方自願在沒有任何脅迫的情況下進行理性競價後,雙方可以接受的價格,內在價值是企業在其餘生中所能創造的價值。現金的現值是評估投資和業務相對吸引力的唯一合乎邏輯的方法。

⑦ 股票的價值,一般如何去評估

我們可能因為接觸太少而對一隻股票的分析了解的很少,所以我們可以在後期多了解一些如何評估股票價格的分析,從而知道在後期如何進行分析,得到想要的結果。股票價格被低估或高估,主要從上市公司的發展前景、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模式、上市公司大股東的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綜合分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了解一隻股票是否有價值,股票的價格是否被低估或高估。

當股價高於20倍時,被高估;低於20倍,股票被低估;市盈率超過20倍,股票被低估;當市盈率達到20倍時,股價就會下跌。股價是合理的。估價太高了。事實上,如上所述,只要上市公司的市盈率高於20倍,就被高估了,沒有投資價值。然而,現實並非如此。上市公司20-25倍的市盈率是正常的,沒有高估,這是一個合理的區間。

⑧ 股票價怎麼樣看

摘要 股票價格,是指股票在證券市場上買賣時的價格。股票本身沒有價值,僅是一種憑證。其有價格的原因是它能給其持有者帶來股利收入,故買賣股票實際上是購買或出售一種領取股利收入的憑證。票面價值是參與公司利潤分配的基礎,股利水平是一定量的股份資本與實現的股利比率,利息率是貨幣資本的利息率水平。股票的買賣價格,即股票行市的高低,直接取決於股息的數額與銀行存款利率的高低。它直接受供求的影響,而供求又受股票市場內外諸多因素影響,從而使股票的行市背離其票面價值。

⑨ 股票的價值要如何評估依據是什麼

我們想要更好的評估一隻股票的價值的話,我們就要結合上市公司的前景,還有公司裡面的財務狀況,以及公司裡面的經營模式等等,從各個方面去評價一隻股票的價值。我們是不能夠光靠一方面來評估一隻股票的價值的,我們不僅要結合這家公司裡面的各種情況,而且還要結合股票市場的指標。我們也要了解股票公司對未來的長期規劃,了解清楚公司的上限到底是多少,可以對公司裡面的多個數值進行相應的分析與比較。

我們也可以結合一下股票公司的盈利能力,或者是股票公司的資產價值等等,來進行股票價值的評估。我們在進入到股票市場的時候,也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的,這些風險都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股票的價值,所以我們應該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分析。我們可以多咨詢一下專業的人士,讓他們來為我們詳細的解說一下有關於股票方面的更多資訊和內容。

⑩ 如何看待股票市場價格

影響股票市場價格的因素

股利分配固然重要,但對投資者來說更關注的是股票價格的變化,從低買高賣中獲利。因此,掌握股票價格走勢的一般規律至關重要。
1.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因素。
(1)經濟增長與經濟周期。股票市場作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將提前反應經濟變化。經濟發展趨勢向好,市場價格隨之上揚;反之,經濟開始衰退時,則股市會加速下跌。不同的行業受經濟周期的影響程度也會有所差異。經濟惡化時,首先受影響的將是建築、建材、旅遊、娛樂、房地產等;然後波及食品、服裝和百貨等行業。
(2)通貨膨脹。物價指數反應了通脹的程度。在適當通脹的情況下,股票具有保值的作用,通脹嚴重則會打擊人們對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股票價格下跌。
(3)利率水平。利率增高,則股票價格下跌。
(4)匯率水平。匯率變動,造成資本外流,導致股市下跌。
(5)貨幣政策。寬松的貨幣政策會使股票價格上揚;而從緊的貨幣政策則使股票價格下跌。
(6)財政政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會使股票價格上揚,而緊縮性的財政政策會使股票價格下跌。
2.行業因素。不同的行業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表現。
3.公司因素。包括公司的財務狀況、贏利能力、經營效率、償債能力、股息水平與股息政策、公司凈資產等。
4.社會公眾心理因素。投資者的心理狀態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對於具有不同心理素質的投資者來說,在同樣的外部因素影響下,其心理狀態是不一樣的。一個成功的投資者,除了要求有足夠的實踐經驗和豐富的股市知識外,還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穩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對外部的抗干擾力。
5.市場效率因素。
(1)信息披露是否全面、准確;
(2)通訊條件是否先進,從而決定信息傳播是否快速准確;
(3)投資專業化程度。
6.政治因素。包括國內外的政治形勢、政治活動、政局變化、國家領導人的更迭、國家政治經濟政策與法律的改變、戰爭和軍事行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