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今天中國平安股票多少
股票本身沒有價值,但它可以當做商品出賣,並且有一定的價格。股票價格又叫股票行市,它不等於股票票面的金額。一件事,若能讓人念念不忘,
❷ 中國平安股價多少
一、中國平安股價多少
截止到北京時間10月28日10點30分,中國平安的股價為50.50元,換手率0.43%,成交量46.94萬手,成交額23.67億;當日總市值為9224億,流通市值為5466億。
二、中國平安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 ,「平安保險」,「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平安集團」)於1988年誕生於深圳蛇口,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已經發展成為金融保險、銀行、投資等金融業務為一體的整合、緊密、多元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
中國平安為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證券交易所兩地上市公司,股票代碼分別為02318和601318。
中國平安的經營范圍包括:投資保險企業;監督管理控股投資企業的各種國內、國際業務;開展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經批准開展國內、國際保險業務;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及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其他業務。
三、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是指依保險法和公司法設立的公司法人。保險公司收取保費,將保費所得資本投資於債券、股票、貸款等資產,運用這些資產所得收入支付保單所確定的保險賠償。保險公司通過上述業務,能夠在投資中獲得高額回報並以較低的保費向客戶提供適當的保險服務,從而盈利。
保險公司的業務分為兩類:
(1)人身保險業務,包括人壽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保險業務。
(2)財產保險業務,包括財產損失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保證保險等保險業務。
我國的保險公司一般不得兼營人身保險業務和財產保險業務。
❸ 現在的中國平安股票值得買入嗎
暫時不值。
中國平安是一隻機構重倉股,那麼長時間的陰跌說明明顯是主力機構在拋盤,是什麼讓主力資金撤退呢?
絕對不是簡單的調整。
從財報來看,2020年報營業收入增速在4%左右,凈利潤增速在-4%左右。暫且把增速降低歸於疫情。
那麼2021年一季報就已經明顯說明了問題,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增速也只有可憐的3.7%,相比於之前18,19年的快速增長,最直觀的原因就是增速明顯放緩了。
換個角度理解,公司已經面臨天花板了。預期降低導致的就是機構紛紛高位撤離。這才是根本原因。
至於目前來看,因為超跌的原因,中國平安可能會在底部震盪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再次選擇方向。
投資收入的利空,主要有兩個吧。
一個是內在的投資失誤。
比如華夏幸福暴雷,虧的錢全都要計提減值,會減少收益利潤。目前計提了182億元減值,後續可能還要進一步減值。
一個是長期的無風險利率下行。
保險公司的投資內容,無非就是存款+債券+權益資產+其他,其中債券是大頭,幾乎佔了一半。
長期利率下行,會壓縮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賺的錢就更少了。
而且有一點,雖然利率下行,但是按照年金險的保單,比如說光明一生,活到90歲,年化利率3.8%(活的越久利率越高),保險公司依然要按照固定的3.8%的利率付息,這樣一來利差就更小了(了解光明一生點這)。
不過這一點對我們來說,倒是很有利,如果我們買了年金險,鎖定未來幾十年的高利率,就能把利率下行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不必承擔利率損失。
最後說說我自己的看法吧。
我一直以來的觀點是,我很看好中國的保險市場,現在大家的收入上來了,觀念上來了,為了維持現有的經濟地位,防止一夜返貧,更會利用保險這個風控工具轉移風險,把全家的保險都做足。所以中國的保險市場潛力是很大的,我的預購清單里就有保險基金。
但對中國平安,我持一種觀望的態度吧。
保險是個同質化的行業,風險相同,基於風險衍生出來的產品,也是大同小異,所以我買保險股的投資邏輯很簡單,一看誰賺的錢最多(目前是中國平安),二看誰最創新(目前國內的保險公司都一般般)。
原本的保險時代是中國平安為王,但現在不一樣了,互聯網時代,信息差越來越少,還有高性價比的互聯網保險在打價格戰,消費者也不是傻的,知道買啥最劃算,中國平安的品牌優勢在逐漸減少。
❹ 中國平安股價為什麼暴跌
中國平安股價為什麼暴跌?
投資暴雷導致平安遭受巨大損失,使得市場信心下降。
一、商業辦公不動產項目
在今年的6月28日,中國平安發布關於大額不動產投資的信息披露公告,擬投資不超過330億元人民幣從新加坡凱德置地集團及私募基金收購來福士廣場等六個商業辦公不動產項目60%-70%的股份,交易預計在2021年三季度正式完成。
而這次收購中,平安收購項目出現了嚴重溢價。市場上甚至有了,平安收購的資產總價不超100億的論斷,這也就是說,有高達200多億的溢價之嫌。雖然實際上本次交易價格對應六個項目的估值約為467億元,較2020年末的評估價值溢價6.7%,但這仍使得市場信心出現下降。隨著收購消息的公布,平安A股下跌6.57%,港股下跌4.53%。
二、收購北大方正
同時就在1月29日,中國平安公告稱,為了推動構建醫療健康生態圈、打造未來價值增長新引擎,同意本公司在授權范圍內參與北大方正及四家子公司實質合並重整。
而北大方正集團早在2019三季度財務報告便顯示顯示:截至2019年底方正集團負債率達到了82.84%,正由於債務問題,北大方正集團2020年開始走上重整之路。截至2021年1月18日,北大方正、方正產控、北大醫療、北大信產、北大資源的債權人共有725家向方正集團管理人申報了736筆債權,申報債權金額合計2347.34億。
從長遠意義上講,北大方正醫療的加入,是對對平安線下醫療體系的有力補充,對平安大健康生態圈的完善有著深遠影響。但從短期來講,方正集團可能需要其投入370.5—507.5億,這對任何一個企業似乎都將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三、收購華夏幸福
2018年7月和2019年1月,彼時,平安分別以23.65元/股和24.597元/股的價格,從華夏幸福大股東華夏控股手中合計獲得7.5億股股份,前後共花了180億,持股比例達到25.25%的股份。
但2020年前三季度,華夏幸福總負債超過4000億。其中,有息負債規模為2185億元,主要為短期負債,其中短期借款約343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高近598億元、應付債券逾525億元。2月1日,華夏幸福發公告,首度承認暴雷,債務逾期本息合計高達52.55億元,涉及銀行貸款、信託貸款等債務形式。
綜上平安這三項投資共計超過1300億,如果全都虧損的話,落到任何一個公司頭上都將是一場災難,雖然平安去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30.99億元,完全扛得起,但媒體抓住了平安的三個坑大作文章。
在投資者看來,像平安這樣的企業,市場已經把它從成長股的估值邏輯轉變為傳統藍籌股的估值邏輯。此外,在通脹抬升以及全球大放水延續的背景下,利率環境以及風險偏好等因素,大資金更重視持股的時間成本,在企業經歷陣痛期階段,他們不願意耐心等待企業改革陣痛期的結束,而是選擇一些賽道好或者盈利前景明朗的資產進行配置,這也是大資金接連拋售造成股價暴跌的原因。
❺ 中國平安股票歷史最低是幾元
答:前復權後 歷史最高價在2007年10月24日 72.49元,最低價在2008年10月28日 8.15元。
❻ 中國平安股票21日收盤價
中國平安2016.1.21收盤30.15.如圖❼ 今年十一月30日到期的中國平安員工股票到期了可以拋售了嗎
員工股票占公司股權只能公司回購不能上市拋售。
❽ 中國平安股票發行價
股票配資平台屬於線上配資,法律上並沒有對股票配資這一行為做明確的法律規范。只是2015年大漲大跌之後,相關監管部門把股票場外配資作為重點清查對象,其主要的法律依據是《證券法》中證券賬戶不能出借給他人使用這一條;按照這一條,並不至於對配資公司做出如此重大的行政處罰。
事實上,國外沒有配資之說,只是由於國情不同,國內才有融資融券的說法,目標就是嘗試做多做空機制逐漸形成,可是證券公司的融資融券門檻50萬太高,擋住了90%以上股民。這一部分人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有需求就一定有市場,這是萬年不變的規律。其實我們更加希望證券公司把門檻降低,這樣,所有股民都是平等的。監管部門擔憂場外配資主要是場外配資無法監管,第二個就是場外配資杠桿過高。
盡管監管嚴厲,配資公司或平台逐漸減少;但是還是存在的。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在虛擬盤里,配資公司肯定是不會動用你的本金的,不然你拿著銀行流水直接報警了。他們的盈利模式建立在一個基礎上:股市裡10個人,1賺2平7虧;所以盈利的是少部分人,虧損的是大部分人;他只需要用大部分虧損的資金拿出一小部分人給到盈利人的賬戶即可;他們還得限制配資人的配資金額,一般最高不超過500萬,也就是說你50萬資金10倍杠桿是上線。如果配資客出現一個本金1000萬,配資5倍共計6000萬,如果盈利很厲害,配資平台基本上就會崩潰。設置資金門檻就是為了保證資金運轉在他們可控的范圍內。你有沒有聽說證券公司對融資客戶做融資金額限制的,沒有吧!
那我們說說,目前線上股票配資平台APP到底有沒有真實的?有!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2015年之後,除了恆生電子HOMS系統平台被封了之後,這種技術其實並不難;只是需要和證券公司做埠對接才能實現這個功能;只要實現這個功能;配資客戶發起的委託才能通過配資平台的母賬戶給指令到交易所。所以,關鍵問題就來了。我怎麼知道配資公司到底有沒有相關的系統支持以及他們是否和證券公司達成了合作協議?這個屬於商業機密,你是無從知道的,除非你有某證券公司總部的關系!
先不去考慮配資公司、系統支持以及合作券商的問題,那麼我們如何以最快最簡便的辦法去辨別這個APP的真實性呢?那就是通過APP先買入某公司股票;然後在交易日在賣三或者賣四位置發起賣出委託以及賣出委託撤單;同時,對比證券公司交易軟體上的賣三或者賣四價位的委託數量的變化,如果對得上,其真實性達到70%;如果每次發起委託後,數量在3秒內就實現了變化,其真實性就達到100%。因為配資公司不可能通過其真實的母證券賬戶跟隨你買同樣的股票,然後盯著你賬戶的變化,來應付你的測試;這樣的話,同時測試的人超過10人他們就應付不過來。他們他們還要不要開展業務了?一般的平台目前使用的股民人數一般在1000-10000人數之間;所以,平台跟隨客戶買賣應付測試是不可能的。他們只是一個平台,收利息、管理費和傭金差的。hirz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