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確定股票合適的買入價格
股票買入價格的設置如下:
1、傳統的限價買入法。
登陸股票網上交易系統,點擊左側「買入」,輸入「買入價格」(價格為您可接受的最高買入價,俗稱限價買入),依次填入股票代碼等信息,確定即可。
2、對方最優價格買入法。
意為當前賣五檔中對委託方最優的價格,即按照賣一價成交。點擊「市價買入」,報價方式一欄選擇「對方最優價格」,即可按照這種方式成交。
3、本方最優價格買入法。
意為當前買五檔中對委託方最優的價格,即按照買一價進行成交。點擊「市價買入」,報價方式一欄選擇「本方最優價格」,即可按照這種方式成交。
4、即時成交剩餘撤銷買入法。
意為委託時按照當前市場上個股的即時成交價格進行委託,不成交的委託單自動撤單。點擊「市價買入」,報價方式一欄選擇「即時成交剩餘撤銷」,即可按照這種方式成交。
5、五檔即成剩餘撤買入法(全稱為最優五檔剩餘價格撤銷)。
意為委託時按照最優方的5個委託價格由交易系統自主進行對比,有成交的價格立馬成交,不能成交的委託單,就自動撤單。點擊「市價買入」,報價方式一欄選擇「五檔即成剩餘撤」,即可按照這種方式成交。
B. 股票的股價是怎麼確定的
給股票定價的有很多種方法,下面我們從不同的角度探討股票的定價問題。
一、相對定價法:市盈率定價法
市盈率定價公式:每股價格 = 股票每股收益 × 市場平均市盈率
大家知道,市盈率含有投資回收期的概念。這個公式的含義就是假定計算公司的經營狀況與表現相符的情況下,它在回收期內可以創造的總收益之和,並把這個總收益視同為股票的理論價格。有了理論價格就可以與股票的市價進行比較,分析判斷該股當前的股價是被高估還是被低估。
使用市盈率只能在一個相對的基礎之上,並非個股的市盈率低於 20 就好、高於 20 就壞。一家處於快速業績增長期的上市公司,雖然現在股票市盈率很高,但是在未來它的業績上漲速度將比它的股票價格上漲速度更快,所以該股的合理股價理所當然要高一些。因此,該股市盈率應該更高。相反,一家市盈率低的公司,他擁有更多的負債,所銷售的產品缺乏市場核心競爭力,未來現金流會比預期的要降低很多,這樣的股票就孕育著投資風險,因此它的市盈率就應該更低一些。
因此,運用市盈率對股票進行定價不能機械地僅僅以靜態數據的市盈率定價為計算基礎,而是要以動態數據的市盈率進行合理定價。
二、相對定價法:綜合均衡定價法
計算綜合均衡定價需要用三個數:每股凈資產,每股收益和一個常數。
每股凈資產、每股收益是通過股票的基本面對其價格進行計算,得出一個值。由於個股股價的漲跌不僅與公布的財務數據有關系,而且還受到個股因素(公司送股、配股、分紅等)及大盤漲跌的影響。所以要將前面基本面靜態數據進行計算後還需要結合動態數據(個股因素、大盤因素等)根據公式綜合計算,這時得出的股票價格就是綜合定價的結果。
三、絕對定價法:現金流計演算法
前面講的市盈率定價法和綜合均衡定價法都是相對定價法。相對定價法受同類公司的影響比較大,在市場低迷或高漲的時候容易被整體低估或高估。而現金流計演算法則主要對公司的絕對價值進行評估,因此屬於絕對定價法。
經濟學家歐文·費希爾和約翰·伯爾·威廉斯在 60 年前就告訴投資者:股票的價值等於它未來現金流之現值,不多也不少。
當前市場中對現金流計演算法模型的理論基礎是:任何資產的內在價值是由這種資產的擁有者在未來時期中所能得到的現金流所決定的。也就是說,任何資產的價值等於其預期未來全部現金流的現值總和。
現金流計演算法的公式如下:
上述公式中:
V 代表公司股票等資產價值
Dt 表示未來時期以現金形式表示的每股股利或其他現金流;
K 表示在一定風險程度下現金流的合適貼現率。
C. 股票價格是如何確定的
不是計算出來的,而是實時的買賣雙方交易的價格
D. 股票價格如何確定
買賣成交確定的,比方股價現在在10元,而有一個人賣出價在9.95元,而另一個人也以此價格買入,那一旦成交,價格就暫時跌到9.95元。
當然打個比方,一般賣出買入都在價位附近,所以每一筆波動都不大,但一天累計成交幾千筆,綜合起來還是會發生股價波動的~
E. 股票的開盤價是怎麼確定的啊
開盤價的確定原則如下:1、證券的開盤價為當日該證券的第一筆成交價;2、證券的開盤價通過集合競價方式產生,不能產生開盤價的,以連續競價方式產生;3、按集合競價產生開盤價後,未成交買賣申報仍然有效,並按原申報順序自動進入連續競價。
F. 股票價格是怎麼確定的
目前,我國的股票發行價格多採用兩種方式:一是固定價格方式,即在發行前由主承銷商和發行人根據市盈率法來確定新股發行價格:新股發行價=每股稅後利潤×發行市盈率。二是區間尋價方式,又叫「競價發行」方式。即確定新股發行的價格上限和下限,在發行時根據集合競價的原則,以滿足最大成交量的價格作為確定的發行價。這種發行方式,多在增發新股時使用。
新股的發行價主要取決於每股稅後利潤和發行市盈率這兩個因素。目前,我國股票的發行市盈率一般在13至15倍之間。
總的來說,經營業績好、行業前景佳、發展潛力大的公司,其每股稅後利潤多,發行市盈率高,發行價格也高,從而能募集到更多的資金;反之,則發行價格低,募集資金少。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G. 股票價價格是如何確定的
9:30看盤後的變動是由買盤、外盤推動的,就像賣白菜一樣。 但開盤價則是由囤積白菜的業主(或菜販子)決定的。 上交所、深交所定在上午9:15到9:25,大量買或賣某種股票的信息都輸入到電腦內,但此時電腦只接受信息,不撮合信息。在正式開市前的一瞬間(9:30)電腦開始工作,十幾秒後,電腦撮合定價,按成交量最大的首先確定的價格產生了這種股票當日的開盤價,並及時反映到屏幕上,這種方式就叫集合競價(下午開市沒有集合競價)。 集合竟價的基本過程 設股票G在開盤前分別有5筆買入委託和6筆賣出委託,根據價格優先的原則,按買入價格由高至低和賣出價格由低至高的順序將其分別排列如下: 序號 委託買入價 數量(手) 序號 委託賣出價 數量(手) 1 3.80 2 1 3.52 5 2 3.76 6 2 3.57 1 3 3.65 4 3 3.60 2 4 3.60 7 4 3.65 6 5 3.54 6 5 3.70 6 6 3.75 3 按不高於申買價和不低於申賣價的原則,首先可成交第一筆,即3.80元買入委託和3.52元的賣出委託,若要同時符合申買者和申賣者的意願,其成交價格必須是在3.52元與3.80元之間,但具體價格要視以後的成交情況而定。這對委託成交後其它的委託排序如下: 序號 委託買入價 數量(手) 序號 委託賣出價 數量(手) 1 1 3.52 3 2 3.76 6 2 3.57 1 3 3.65 4 3 3.60 2 4 3.60 7 4 3.65 6 5 3.54 6 5 3.70 6 6 3.75 3 在第一次成交中,由於賣出委託的數量多於買入委託,按交易規則,序號1的買入委託2手全部成交,序號1的賣出委託還賸餘3手。 第二筆成交情況:序號2的買入委託價格為不高於3.76元,數量為6手。在賣出委託中,序號1—3的委託的數量正好為6手,其價格意願也符合要求,正好成交,其成交價格在3.60元—3.76元的范圍內,成交數量為6手。應注意的是,第二筆成交價格的范圍是在第一筆成交價格的范圍之內,且區間要小一些。第二筆成交後剩下的委託情況為: 序號 委託買入價 數量(手) 序號 委託賣出價 數量(手) 3 3.65 4 4 3.60 7 4 3.65 6 5 3.54 6 5 3.70 6 6 3.75 3 第三筆成交情況:序號3的買入委託其價格要求不超過3.65元,而賣出委託序號4的委託價格符合要求,這樣序號3的買入委託與序號4的賣出委託就正好配對成交,其價格為3.65元,因賣出委託數量大於買入委託,故序號4的賣出委託僅只成交了4手。第三筆成交後的委託情況如下: 序號 委託買入價 數量(手) 序號 委託賣出價 數量(手) 4 3.60 7 4 3.65 2 5 3.54 6 5 3.70 6 6 3.75 3 完成以上三筆委託後,因最高買入價為3.60元,而最低賣出價為3.65,買入價與賣出價之間再沒有相交部分,所以這一次的集合競價就已完成,最後一筆的成交價就為集合竟價的平均價格。剩下的其他委託將自動進入開盤後的連續竟價。 在以上過程中,通過一次次配對,成交的價格範圍逐漸縮小,而成交的數量逐漸增大,直到最後確定一個具體的成交價格,並使成交量達到最大。在最後一筆配對中,如果買入價和賣出價不相等,其成交價就取兩者的平均。 在這次的集合竟價中,三筆委託共成交了12手,成交價格為3.65元,按照規定,所有這次成交的委託無論是買入還是賣出,其成交價都定為3.65元,交易所發布的股票G的開盤價就為3.65元,成交量12手。 當股票的申買價低而申賣價高而導致沒有股票成交時,上海股市就將其開盤價空缺,將連續競價後產生的第一筆價格作為開盤價。而深圳股市對此卻另有規定: 若最高申買價高於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就選取該價格為開盤價;若最低申賣價低於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就選取該價格為開盤價;若最低申買價不高於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最高申賣價不低於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則選取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為今日的開盤價。 所謂連續競價,即是指對申報的每一筆買賣委託,由電腦交易系統按照以下兩種情況產生成交價: 上海證券交易所在正常交易時間即每周1~5上午9時30分 ~11時30分,下午1-3時,深圳的9:30-11:30,下午13:00-14.57採取連續競價方式,接受申報進行撮合。 1. 最高買進申報與最低賣出申報相同,則該價格即為成交價格; 2. 買入申報高於賣出申報時,或賣出申報低於買入申報時,申報在先的價格即為成交價格。 集合競價結束、交易時間開始時(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即進入連續競價,直至收市。連續競價期間每一筆買賣委託進入電腦自動撮合系統後,當即判斷並進行不同的處理,能成交者予以成交,不能成交者等待機會成交,部分成交者則讓剩餘部分繼續等待。按照我國目前的有關規定,在無撤單的情況下,委託當日有效。若遇到股票停牌,停牌期間的委託無效。 1、時間優先原則 申買價高於即時揭示最低賣價,以最低申賣價成交;申賣價低於最高申買價,以最高申買價成交。兩個委託如果不能全部成交,剩餘的繼續留在單上,等待下次成交。 2、價格優先和時間優先兩個原則 打個比方現在掛在上面的最高買價是9.96 最低賣價是9.98,在這個時候同時出現了一個願意出10元買的,和一個願意出9.90元賣的兩個新下單者,根據價格優先原則就會優先讓他們撮合成交,成交價就是9.90加10元再除2,也就是平均價9.95了。
H. 股價是怎麼確定的
二級市場交易的股票,股價是由買賣雙方通過競價確定的。
在集中競價階段,有各種各樣的報價,以股票數量最多的報價為當日開盤價或收盤價;
在連續競價階段,也有各種各樣的報價,根據報價的先後,所報價格的高低來確定成交價。
I. 股票價格怎麼確定
價格是看實際成交的價格,如果是在這一秒鍾,有買者買進,因為外盤價格在16.74,拿他只能以16.74成交,那麼這只股票價格為16.74,反之,賣者要賣只能16.72,這是股價是16.72。樓主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