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盈虧 » 2017年12月股票大漲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2017年12月股票大漲

發布時間: 2023-03-16 17:27:07

㈠ 2017年360股票為什麼大漲

2017年360股票大漲原因:第一、2017年360股票公司未來前景無限廣闊,很有想像力,這些資金都願意為未來前景現在付出真金白銀
第二、2017年360股票公司商業模式優秀,業績實打實在持續不斷增長,一些長線投資的資金會願意長期持有,這類公司整體股價波動也較小

㈡ 金達威業績大漲金達威股價到多少金達威放量下跌

醫葯行業作為長牛板塊,近幾年,板塊內的股票漲幅相當出色,不過放眼整個醫葯行業,表現最為顯眼的子行業非醫葯生物莫屬,行業內蘊藏著無數優秀公司,例如說今天我們要講的醫葯生物行業股票金達威,接下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家優秀企業。


在開始分析金達威之前,我整理好的醫葯生物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建議收藏!醫葯生物板塊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紹:金達威全稱叫做廈門金達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自2011年上市以來,金達威藉助強大的資本市場平台,運籌帷幄,成功兼並、收購海內外多家知名企業,形成從原料研發製造到品牌傳播一系列大健康全產業鏈,為全球千萬家庭提供高科技、高品質、高性價比的健康營養產品。


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營養保健食品原料、醫葯原料和營養保健食品終端產品的生產及銷售。


簡單了解公司基礎概況後,下面具體分析公司獨特的投資價值。


亮點一:成本優勢


金達威的主要生產產品是類維生素和ω-脂肪酸等,該類產品同時屬實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品,對生產技術圓羨工藝要求不低。


公司在不斷的技術研發和多年的技術積累下,掌握了行業內領先的生產技術,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生產管理經驗,在公司的各項產品在生產成本上都減少了很多,在市場競爭中極具成本優勢。


成本優勢為公司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憑著成本的優勢,公司能夠採用成本領先的戰略。


亮點二:專利優勢


值得知道的是,金達威的技術專利極其多,在這一因素下也為其形成了一定的護城河!


僅在2017年,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就斬獲了多達11項外觀涉及專利證書,2項發明專利證書以及1項美國專利商標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


時間截至到2017年12月31日,公司目前共計有41件授權專利並且有23件在審專利,其還有2項專利已經獲得美國的認證。


亮點三:研發優勢


金達威具有著高水平的保健品產品整體方案解決能力,研發部門是可以配備有產品研發、原料優化等等商業化服務,金達威提供的研發服務合乎不少客戶的心意,得到不少客戶的支持了。配方制定能力和研發能力使得其與客戶建立起了密切的合作關系。


公司常年在研發上投入不少,使公司在技術、研發方面的優勢更加顯著。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金達威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金達威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醫葯產業有一個稱號為"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在人們健康觀念的不斷改變,還有人口老齡化進程的持續加快等多因素影響的情形螞渣下,醫葯行業的發展速度一直都很快。


而細分到保健品行業,其增長速度就更使人震驚了,可是如今,國內的保健企業簡直是魚龍混雜,而產品質量又參差不齊的,還沒有知名度高的品牌出爐,有極大的市場潛力,行業有望迎來蓬勃發展的時機。


概括的講,金達威除了自身所具備的巨大的優勢以外,還將充分享受醫葯行業增長的紅利,公司的未來讓人十分看好。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金達威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金達威現在行情是否到悶腔悄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金達威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1-0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㈢ 新華制葯股票為什麼瘋漲

12月16日晚間,深交所披露,對近期股價漲幅異常的新華制葯(46.000, -0.10, -0.22%)(000756.SZ)等進行重點監控。

今年4月以來,新華制葯歷經兩輪爆炒,股價從8元/股左右漲至46.10元/股 ,漲幅接近5倍,公司大股東及高管也趁機減持套現。

新冠口服葯、熊去氧膽酸以及近期的布洛芬,讓新華制葯站在了風口。可以想見,布洛芬等產品會給新華制葯短期內帶來可觀收益,但不可能持續。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作為老牌制葯企業,新華制葯樂於追逐熱點,此前,公司還涉足醫美概念。不過,公司的發展較為緩慢。2013年以來,新華制葯才展現出穩定的盈利能力。但公司的凈利率一直不到6%。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新華制葯頻頻因環保問題而領罰單。

大股東高位套現近億被罰

今年以來,新華制葯在二級市場上出盡了風頭,堪稱風光無限。但,這種風光恐難持續。

K線圖顯示,今年4月13日,新華制葯股價探至8.07元/股。此前一年時間,股價K線處於躺平狀態。4月20日、21日,股價收出兩個漲停板。緊接著的4月26日至5月13日,一口氣收出11個漲停板。到5月30日,股價攀高至40.70元/股。

這是第一輪暴漲,股價從8.07元/股到40.70元/股,累計漲幅為404.34%。

這波上漲與新冠口服葯直接相關。

今年4月26日晚間,新華制葯發布公告稱,當日,公司與河南真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真實生物」)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真實生物同意公司為其擁有的阿茲夫定等產品在中國及經雙方同意的其他國家的產品生產商和經銷商。

備受關注的是,阿茲夫定被市場稱為新冠口服特效葯。

5月11日晚間,新華制葯發布風險提示公告,公司與真實生物簽署的戰略性合作協議,是基於公司戰略發展的需要及對行業市場前景的判斷,合作項目未來所產生的經營效益存在不確定性。新華制葯特別澄清,真實生物所持有的阿茲夫定是抗艾滋病葯物,於2021年獲得國家葯監局批准,目前新增臨床試驗為抗新型冠狀病毒適應症。真實生物治療此適應症的臨床試驗結果尚未公開發布,此適應症尚未獲得國家葯監局批准。

進入6月,新華制葯股價開始回落,今年9月下旬回落至16元/股左右,隨後開始小幅攀升。

近期,國內抗疫政策出現調整,核酸檢測不再「應檢盡檢」,新華制葯又成了熱點。12月5日,英國劍橋大學Teresa Brevini團隊在《Nature》期刊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顯示,熊去氧膽酸或植物類固醇Z-Guggulsterone,能夠通過抑制FXR信號通路,下調ACE2的表達,從而預防新冠感染。熊去氧膽酸有潛力成為新冠預防用葯,可作為疫苗接種的補充。

新華制葯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山東淄博新達制葯有限公司於2022年6月取得熊去氧膽酸片上市許可持有人資格,臨床適應症為治療膽固醇型膽結石,但尚未商業化生產。

隨著感染者增多,退燒葯布洛芬一葯難求。新華制葯又火了。因為,公司是布洛芬的重要供應廠商。

12月16日,在回應問詢時,新華制葯表示,正在全力以赴組織市場急需的布洛芬片、維生素C片等葯品生產。

12月16日,新華制葯股價再度漲停,為46.10元/股,較今年4月累計上漲近5倍。

股價大漲,股東及高管坐不住了。

今年11月10日至14日,新華制葯控股股東華魯控股集團的一致行動人華魯投資減持414.32萬股股份,套現0.99億元。

11月24日,因為違規減持,深交所向華魯投資發出監管函。

此外,新華制葯董事長張代銘、董事徐列、副總經理王小龍、杜德清、魏長生、徐文輝,董事、副總經理賀同慶及董秘曹長求等人在2022年7月27日至29日三天,集體減持新華制葯,合計套現約670.70萬元。

近20年凈利率不及6%

布洛芬一葯難求的現象依然存在,通過全力以赴生產布洛芬,新華制葯的經營業績有望大幅增長,但或難以持續。

新華制葯成立於1943年,已有80年歷史,1997年登陸A股市場。公司主要從事開發、製造和銷售化學原料葯、制劑、醫葯中間體及其它產品,作為一家化學合成制葯企業,公司是全球重要的解熱鎮痛葯生產商和出口基地,國內重要的心腦血管類、抗感染類、中樞神經類等生產企業。

從經營業績方面看,新華制葯並不突出。上市初期,1997年至2001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16億元、9.74億元、9.51億元、10.44億元、10.99億元,並無明顯增長。對應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為0.84億元、0.53億元、0.64億元、0.69億元、0.81億元,存在明顯波動。2002年至2004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1.74億元、13.28億元、15.11億元,逐年增長。但對應的凈利潤為0.69億元、0.42億元、-0.56億元,逐年下降,且在2004年出現上市後的首次年度虧損。

2005年至2014年,營業收入從16.97億元增長至35.90億元,翻了一倍多。凈利潤方面,除了2009年突破億元關口達1.02億元外,其餘年度均不到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2012年、2013年分別為-0.20億元、-0.46億元,連續兩年虧損。

從凈利潤數據看,2013年至2021年實現了連續9年增長。其中,2017年至2021年,凈利潤分別為2.10億元、2.51億元、3億元、3.25億元、3.49億元,同比增幅為71.42%、19.68%、17.49%、8.30%、7.29%,增速逐年放緩。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4.53億元,同比增長10.39%,凈利潤2.93億元,同比增長2.84%。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02年以來的20年,新華制葯的毛利率最高出現在2019年,為33.44%。對應的凈利率為5.76%。這20年,公司的凈利率不及6%。在醫葯行業,這樣的凈利率明顯偏低。

2021年半年報中,新華制葯曾表示,公司一直嚴格遵守國家環保政策和法規要求,並將繼續加大環保投入力度,推進環保設施升級改造。積極開展安全環保培訓教育,強化企業內控標准,加強對重點排污點的監控,降低環保風險,做到達標排放。

然而,新華制葯卻因為環保違法違規頻領罰單。

今年1月29日,新華制葯由於排污口未納入排污許可證管理,被淄博市生態環境局處罰12.1萬元。2月9日,新華制葯由於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與排污許可證不相符合,被淄博市生態環境局處罰13.2萬元。

此外,1月26日,淄博市生態環境局對新華制葯全資子公司山東新華萬博化工處以8.75萬元罰款,事由為2021年秋冬季重污染天氣下,公司沒有在特殊時段按照排污許可證規定限制排放污染物。2月10日,新華制葯控股子公司淄博新華-百利高制葯被處以罰款8.19萬元,事由為2021年11月,公司存在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與排污許可證不相符合的環境違法行為。

近年來,新華制葯的經營業績雖然增長較為緩慢但還算穩定,但這是否與犧牲環保代價有關?

㈣ 2017年股市幾月是牛市

2017年股市7月是瘋牛市。

㈤ 2017年美股漲幅最大的個股是哪個

2017年美國股市累計上漲,蘋果公司、亞馬遜公司,谷歌母公司上漲。在2017年即將過去日子裡,盤點美國三大股市中上漲最多的股票。(一)標准普爾股市2017年上漲最多的十個股票。1、NRG能源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132%。2、醫療保健Align科技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131%。3、福泰制葯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103%。4、永利度假村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95%。5、波音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89%。6、美光科技,2017年累計上漲88%。7、消費品霍頓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87%。8、貝寶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87%。9、英偉達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81%。10、房地產商普爾特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81%。標准普爾股市今年累計上漲約20%,科技股累計上漲近34%,電信股累計下跌約13%。科技股和房屋建築股表現較好,能源股和消費類股表現較差。表現最差的個股是貝克休斯公司,通用電氣收購後,老貝克休斯公司股東獲得特別現金股利。波音公司在標准普爾股市排名第五。(二)道瓊斯股市2017年上漲最多十個股票。1、波音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89.4%。2、卡特彼勒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69.9%。3、維薩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46.1%。4、蘋果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46.1%。5、沃爾瑪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42.9%。6、麥當勞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41.4%。7、家得寶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41.4%。8、美國聯合健康保險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37.8%。9、微軟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37.7%。10、美國運通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34.1%。道瓊斯股市,也有下跌比較大的個股,例如,通用電氣公司累計下跌44.8%。美國商用機器公司IBM股價累計下跌7.6%。埃克森美孚公司累計下跌7.3%。(三)納斯達克股市2017年上漲最多十個股票。1、牙科醫療設備艾利科技,2017年累計上漲131%。2、軟體Take-Two Interactive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123%。3、制葯企業凱萊英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103%。4、電商公司MercadoLibre,2017年累計上漲102%。5、永利獨家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95%。6、美光科技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95%。7、貝寶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87%。8、英偉達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82%。9、動視暴雪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75%。10、半導體設備美商科林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74%。納斯達克股市2017年累計上漲28%,晶元製造商、視頻游戲科技公司股價上漲。超過道瓊斯股市累計上漲25.1%,超過標准普爾股市累計上漲19.4%。

㈥ 12月汽車出行大事件:Rivian獲13億美元融資;蔚來股價大漲

[億歐導讀]?2019年12月,Rivian再獲13億美金融資;吉利與戴姆勒推出高端出行服務「耀出行」,已經在杭州登陸;前雷諾-日產董事長戈恩逃離日本

吉利與戴姆勒推出高端出行服務「耀出行」

2019年12月3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管理的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戴姆勒出行股份公司宣布「耀出行」,後者聚焦高端出行服務。「耀出行」前期將有100輛高端專車投入服務,如梅賽德斯-賓士S級轎車、E級轎車和V級MPV等車型,預計2020年,「耀出行」將服務拓展至國內其它主要城市。

2019年12月9日,吉利汽車旗下新能源汽車共享出行服務平台曹操出行也接入耀出行,這意味著曹操出行正式實現「聚合叫車」。可在該平台上同時呼叫不同的出行服務品牌產品。另外,「耀出行」還宣布將在明年初相繼登陸北京、上海和廣州。

「聽伴」宣布獲得四維智聯投資,並與其達成合作

2019年12月3日,「聽伴」宣布獲得四維圖新旗下四維基金投資,與去年完成的來自一號資本、時尚資本、漢富資本的融資同屬於A輪融資。「聽伴」CEO俞清木肯定了資本市場對智能座艙和車載音頻賽道的看好,他同時表示,目前聽伴還在與更多投資人洽談。

毛豆聯手五菱首推定製車,售價6.38萬元

2019年12月5日,由毛豆新車聯合上汽通用五菱共同打造的730毛豆定製版正式上市。該款定製車售價6.38萬元,搭載五菱車標,在毛豆新車線上、線下渠道獨家發售。這也是國內汽車新零售平台首次聯合主機廠推出定製版車型。

滴滴企業版新布局:將上線「滴滴團隊版」小程序,面向中小企業團隊

2019年12月5日,由滴滴企業版主辦的2019「乘勢而行」企業出行服務峰會在京舉行。峰會主要探討出行服務新格局、數字化賦能企業用車管理等內容。峰會上,滴滴企業版推出了將於近期發布的「滴滴團隊版」微信小程序。該小程序主要針對中小企業團隊打造,具有創建團隊、加入團隊成員、團隊支付等功能,從而實現流程簡化、降本增效。

網路Apollo組織架構新增智能交通業務組;獲批在北京啟動自動駕駛載人/物測試

2019年12月6日,據新浪科技消息,網路Apollo於近日進行了組織架構升級,除原有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業務組升級外,新增智能交通業務組。自動駕駛業務組進行了升級擴充,現下轄三個部門,包括智能汽車業務部、智駕地圖業務部和自動駕駛技術部。原有車聯網業務組繼續小度車載OS等智能車聯業務。最新公布數據顯示,網路智能駕駛專利申請總量達到1237件全國第一,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總數150張。

2019年12月30日,據北京市交通委員會消息,北京正式啟動自動駕駛載人載物測試。網路公司40輛車獲得了首批自動駕駛載人測試資格,這批車輛累計測試里程在10萬公里以上。

黑莓QNX與汽車零部件商馬瑞利中國達成戰略合作

2019年12月10日,黑莓QNX宣布與汽車零部件商馬瑞利中國達成戰略合作,將QNX?數字駕駛艙平台整合到馬瑞利的ElectronicseCockpit和DigitalCluster的解決方案中。

黑莓技術解決方案部(BTS)高級副總裁兼聯席主管KaivanKarimi表示,中國有潛力成為最大的車聯網和電動汽車市場。目前超過45家主機廠在其北美、歐洲和亞洲生產的數百款車型中部署黑莓QNX軟體,全球超過1.5億輛行駛中的汽車搭載了QNX軟體。億歐汽車獲悉,如今9家全球前10大汽車OEM廠商、全球前7大汽車一級供應商正在使用黑莓QNX的技術。

自動駕駛汽車公司Cruise或將提供共享乘車服務

2019年12月11日,通用汽車旗下自動駕駛汽車公司Cruise首席執行官丹·安曼(DanAmmann)表示,打算「以極低的成本」提供共享乘車服務,作為最終「超越汽車」計劃的一部分。他表示希望通過以極低的成本提供令人驚嘆的體驗,使共享的乘車方式更具吸引力,從而減少擁堵。此前Cruise曾宣布與本田汽車公司合作,開發一款專用於共享出行的自動駕駛汽車,同時本田汽車也是Cruise的投資者之一。

寧德時代坐上創業板頭把交椅;四川工廠正式開工

2019年12月24日,在邁過百元關口後,寧德時代股價繼續飆升,截至12月26日收盤,寧德時代股價達到105.12元,市值2321.47億元,超過邁瑞醫療成為創業板市值最高的公司。

2019年12月24日,四川宜賓動力電池項目正式開工,年產能30GWh。項目分兩期建設,項目一期總投資45億元,建設年產能15GWh的動力電池生產線,二期總投資55億元,建設15GWh動力電池生產線。建設周期方面,項目一期自開工建設起不超過26個月,項目二期計劃在一期投產後兩年內啟動。

比克電池與當升科技、容網路技等十餘家新能源供應商達成戰略合作

2019年12月26日,深圳市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2020年供應商大會在鄭州隆重召開。活動現場,比克電池與當升科技、容網路技等十餘家新能源供應商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戰略合作協議,未來比克電池將與多方供應商充分共同推進新能源市場開拓。

阿里與一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基於斑馬系統打造下一代智能網聯汽車

2019年12月27日晚間,阿里官宣,與中國一汽在長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斑馬智行系統為基礎,打造面向未來的下一代智能網聯汽車。中國一汽將建設以雲計算、數據智能、中台和移動協同技術為核心的數字化技術基礎設施,推動汽車行業邁入雲上智能時代。

一汽出行與GoFun出行達成合作

2019年12月31日,GoFun出行與一汽出行在成都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兩家國企強強聯手,雙方的合作首先將在成都、貴陽和西安落地,並將陸續延伸至GoFun業務覆蓋的更多城市。

雙方還將依託GoFun出行成熟的運營管理體系展開訂單合作,並以GoFun出行平台優質的流量入口及高質量用戶群,獲得更高客單收益;同時,GoFun出行也將在向輕量化模式轉型的過程中,獲得一汽出行車源補給,共創雙贏合作模式。

編輯:張宇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好多年前股票大跌是哪一年

好多年前股票大跌是哪一年

~~~~~~~~~~~~~~~~~




這是年線圖!!

看到圖中那個大陰線嘛!!

那就是2008年!!那年大跌!!08年發生奇葩的大事!

㈧ 好多年前股票大跌是哪一年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難怪有人說,還是早期的股市炒起來爽。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也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的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
全國製造業和地產等支柱產業泡沫顯現,危機四伏,在投資者普遍對行情盲目樂觀之際,股指則開始一路下跌。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指數隨之一瀉千里,僅一年時間,股指便從6124點狂跌至1664點。從此,進入幾個月的震盪調整之中。很多製造業的老闆,發現搞製造業賺不到錢了,所以投身於股市。

㈨ 券商股持續大漲,掀開漲停潮,大漲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券商板塊近期走勢確實特別強勢,尤其是周四券商板塊平均漲幅達到7%,多隻個股漲停,券商股究竟是什麼原因這么強呢?

首先來看看券商指數的行情,券商指數在5月25日在1254點止跌之後,隨後保持震盪小幅震盪。在6月1日開始券商指數出現跳空,留下了一個跳空缺口1273~1279點,隨後再度保持小陰小陽儲蓄待發。

類似保險、券商、銀行等三大板塊是對行情最有影響力的,而近期A股市場出現持續大漲,大漲的前提條件是要券商板塊的配合,肯定脫離不了券商的拉升。更何況現在是A股牛市初期,券商板塊在這個時候爆發,都是非常正常的走勢。

綜合以上四大因素,券商股在這個時候爆發,主要是有以上四大原因刺激的;當然券商已經在短期暴漲30%了,已經累計了一定的獲利籌碼,短期還是需要注意獲利回吐的調整風險,不能再度盲目的追漲了,理性投資。

㈩ 如何看待2017年大盤走勢

決定A股走勢的四大要素分析:一是資金、二是政策及消息面、三是估值,今天我們從這三要素綜合分析2017年A股。

一、資金面

1、截止2016年12月31日;流通市值39.06萬億;總市值55.59萬億;

2、新股IPO:美國市場117年發行股票5千隻,A股26年發行3千隻;近期每天3隻,按這樣節奏,2017年新股有望突破600家,屬於超級擴容節奏,中國將製造一個新世界紀錄,3年內超越美國證券市場;預計融資3000-4000億;

3、解禁:2016年合計解禁市值為22950.64億元,占解禁公司A股總市值95813.06億元的13.85%;2017年29464.29億元的解禁市值,比2016年增加22%左右;

4、大小非套現:2015大小非減持4566億元,2016由於股災限售,年初減持較少,四季度減持瘋狂;2017套現預計超過8000億,如果證金等逐步退出,則有望突破1.3萬億。

5、定增:2016年定增1.63萬億市值,近期管理明確控制再融資,預計2017將會有30%左右萎縮;但一些中概股回購、H股回歸,其中360、萬達等大市值的個股回歸,都是千億級別的;本來是通過借殼解決上市問題,現在轉移到IPO市場,這里只是轉移,而不是減少。

6、印花稅、傭金:2016年1247+504億=1751千億;2017年不會有股災,市場活躍度加強,這塊額度還將增長。

7、公、私募基金:公募2016增長2057千億,預計2017增長3000億水平;目前公募基金規模9萬億;2016私募基金管理規模有望在年底突破10萬億元,近幾個月每月五千億遞增,預計2017年規模會到13-15萬億左右規模;私募隊伍不斷強大!

8、滬深港通:截止2017年1月3日,北向凈流入1477億元,南下香港3873億,凈流出2396億;由於人民幣貶值等預期存在,2017年依然會有2000億左右的資金凈流出。

9、養老金:預期第一階段2000億;

10、其他融資需要:PPP資產證券化、債轉股、新三板轉板

11、其他資金供給:企業年金、房產炒作資金轉向、普通散戶增量資金、

總結:從2017年資金供求分析可以看出,2017年資金需求約3.5萬億,如果證金等退出,則需要5萬億左右資金需求;資金供給約4萬億規模。

二、政策及消息面

1、2017經濟數據預期:預測GDP增6.3-6.5%左右,M2增12%;房產佔GDP大部分,一旦2017房產在調控影響下走弱,那麼GDP增長率將受較大影響;M2代表印鈔票速度,預計2017將新增16-18萬億的貨幣,貨幣超發問題嚴重,資產泡沫,轉變成維持泡沫。

2、人民幣:預計2017年人民幣匯率維持在6.7-7.3波動;央行規定自2017年7月1日起:自然人客戶20萬以上跨境轉賬需報送;控制資金流出;

3、外匯儲備:管理層提出保持3萬億美金的底線,2年內外匯減少9000億,加上本來3000億增長規模,也就是2年內中國減少了1.5萬億左右外匯儲備,中國經濟面臨資金嚴重外流影響。

4、貨幣供應量:2016年新增貸款12.65萬億,其中45%流向房產按揭,另有20%變相流入地產;由於房地產調控等因素,預計2017新增貸款中流入房產的資金將減少20-30%;

5、MSCI:國家隊沒有退出之前,我認為都很難加入;

6、美聯儲加息:目前美元指數已經上100,全世界的資金都向美國流動;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影響最大

7、某余: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通過這句話,可以很明確得到結果,2017年A股依然是震盪,管理層不希望股市大漲大跌,只要穩定,接著完成大量融資需求即可;

8、2017最不穩定因素:美國總統特朗的政策、局部戰爭

總結:政策是A股不穩定的主因;中國經濟2017依然困難重重,靠地產支撐經濟不可持續;管理層必須有效抑制資金外流,建立好吸收貨幣的池子,股市是目前唯一具備沖到蓄水池的標的。

三、估值

1、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上海交易所A股平均市盈率15.94倍;深圳市場平均市盈率是41.21倍;其中深圳主板平均市盈率是25.73倍,中小板50.35倍,創業板73.21倍;

2、2016年12月31日香港恆生指數股票平均市盈率為10.19倍,恆生中資企業股票平均市盈率11.25倍,香港創業板平均市盈率是12倍左右;

3、通過上述兩個數據對比,A股的估值偏高,同時12月31日公布的AH股溢價指數為122.3%,意味同樣的公司,A股比香港貴22.3%;銀行股拉低了A股市盈率,如果剔除銀行,那麼A股溢價率更高。

4、新三板903家創新層的公司2015年業績增速53%,好於創業板(26%)和中小板(10%);測算創新層市盈率為26.0倍,顯著低於目前創業板市盈率73倍。

5、總結:從價值投資角度分析,A股估值遠高於香港,泡沫較大;一旦注冊制或者新三板交易門檻放開,中小板、創業板仍有估值修正空間;

四、2017市場機會分析

1、房地產:2017調控力度加強,地產屬於全球最大泡沫,是貨幣泛濫的結果,一旦破滅,將是一場危機,這需要管理層拿出壯士斷臂的決心,若繼續吹大泡沫,不利於中國經濟的發展,對實體經濟更是一種打擊;利空地產、銀行。

2、環保板塊:水污染治理、土壤修復、大氣治理,這些題材會有長期炒作機會;2016年底,北方霧霾繼續加重,健康是人類生存的第一要素,唯有健康,發展才有意義;投資者依然可以環保股的長線投資機會。

3、國資混改:參照2015年的一帶一路炒作思路;央企改革、上海、深圳等地方國資改革均是輪動機會;兩會前後,主線就是國資混改;

4、二線藍籌:低估值、高成長、高分紅等,屬於價值投資的范疇,將是市場一顆明星;新股加速,殼資源等題材股的炒作將得到壓制,價值投資者將是最佳理念;

5、主題投資:這個結合市場熱點操作,屬於事件驅動,投資者結合政策消息面把握。

六、總結:

1、A股有望成為新的蓄水池,但供求關系依然不平衡:新股IPO、債轉股、PPP資產證券化、定增等多重壓力;養老金、MACI、地產資金等仍然屬於預期,決定2017年不會有牛市,僅存在階段性反彈機會;

2、2017年一季度屬於「小陽春」行情,二月起,有一個半月左右的吃飯行情預期;春節後消息面將會偏暖,屬於每年「兩會」前後波段機會;

3、指數運行區間2900-3600點,牛市依然遙遠,階段性反彈可以預期;看好一、三季度及四季度上半場;

4、創業板估值高,泡沫大,依然有10-20%左右的下跌空間;個股下跌幅度還會大一些。

5、關注四大機會:一是國企混改,優選低位、低價、橫盤籌碼密集個股;二是高分紅、持續高增長、低市盈率的優質藍籌;三是環保,環保是未來;三是結合市場熱點,尋找事件驅動的主題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