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華股份2008年上市價格24.24,為什麼年線只有幾毛錢
大華股份年線幾毛錢是因為大華股份250交易日的日平均價格。
年線指的是250日線,之所以這樣算,是因為一年有365天,扣除雙休日和各種節假日,剩下的交易日時間大概是250天左右,所以默認250日為年線參數。同理,半年線是120日線,季線是60日線,月線是20日線,周線是5日線。年線顯示了某支股票在市場上往前250天的平均收盤價格。
上市價格是當日的價格。
② 大華股份股票股吧
1.大華股份(002236)股票股吧,股民朋友可以在這里暢所欲言,分析討論股票名的最新動態。
2.大華股份(002236)股票股吧提供大華股份(002236)股票的行情走勢、五檔盤口、逐筆交易等實時行情數據,及大華股份(002236)的新聞資訊、公司公告、研究報告、行業研報、F10資料、行業資訊、資金流分析、階段漲幅、所屬板塊、財務指標、機構觀點、行業排名、估值水平、股吧互動等與大華股份(002236)有關的信息和服務。
拓展資料
一、 大華股份股東朱江明質押970萬股用於融資
1.本次質押股份970萬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6.04%,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的0.32%。質押期限為2021年8月27日至辦理解除質押為止。
2.公告顯示,朱江明共持有公司股份數量為160,577,490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5.36%。累計質押20,300,000股股份,占其所持有股份比例為12.64%,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0.68%。
3.公司2021年半年度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度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43,175,887.55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03%。
二、關於2021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增加臨時提案暨股東大會補充通知的公告
1.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於 2021 年 12 月 3 日在《證券時報》和巨潮資訊網披露了《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召開 2021 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的通知》,定於2021 年 12 月 20 日召開公司 2021 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
2.2021 年 12 月 9 日,公司收到控股股東傅利泉先生《關於增加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大會臨時提案的函》,提請公司董事會將《關於購買董監高責任險的議案》作為臨時提案,提交公司定於 2021 年 12 月 20 日召開的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表決,詳見公司同日披露的《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關於2021 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增加臨時提案的公告》。
3.截至本公告發布日,傅利泉先生持有公司股份 1,023,868,980 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34.18%。公司董事會認為,本次增加公司 2021 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臨時議案的提案人資格、提案時間及提案程序符合《公司法》、《公司章程》等相關規定,提案內容屬於股東大會職權范圍,有明確的議題和具體決議事項,同意將上述議案以臨時提案的方式提交公司 2021 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
③ 請問下怎麼選高送轉的股票,近期有哪些票會高送轉
「高送轉」企業多具三大特點
A股市場中「高送轉」企業多具有以下特點:
(1)股本擴張大部分以公積金轉增股本為主
從歷史統計可知,公司大比例進行股本擴張,基本上都是以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為主。因其不屬於利潤分配范疇,不需交納20%的所得稅。而以當年利潤、未分配利潤或盈餘公積金送股均屬於利潤分配,需交納20%的所得稅。因此,通過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可以讓上市公司大股東及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合理避稅。 因而每股資本公積金指標可以衡量轉增股本的能力。
(2)盈利能力較好
最近三年的分紅統計數據顯示,上市公司股本擴張的可能性與其上一年度的業績水平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性,2008年「高送轉」公司的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率、營業利潤同比增長率、以及凈資產收益率,比A股平均水平分別高出9.4%、36.1%和9.4%。
(3)集中於中小盤股
統計發現,總股本小的公司股本擴張要求較為強烈,而公司的股本越大其進行股本擴張的慾望也就越低,送轉比例與總股本多少成正相關;另外,「高送轉」不但與總股本有關,而且與流通股本也呈現出明顯的正相關,但不如總股本對送轉比例的影響大。
投資「高送轉」企業關注三大因素
目前A股市場一大批具備「高送轉」概念的中小板次新股的表現相當優異,如星期六、湘鄂情、禾盛新材、信立泰等。據江海證券研究所統計,本年度實行過「高送轉」的股票平均漲幅達到138%,遠超同期A股漲幅。但我們應該看到,此類股票的相對估值也較高,2009年市盈率(按照今年三季度業績 × 4/3計算)為41.99倍,遠高於A股的平均水平27.85倍。「高送轉」股股價目前的漲幅都已經比較大,估值已經反映了大部分的成長性,市場價值中樞將會對其形成壓制。
事實上,「高送轉」實質是股東權益的內部結構調整,對公司的盈利能力無實質影響,而且由於凈利潤不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與送紅股都將攤薄每股收益,投資者並未獲得真金白銀。因而在投資此類企業之前,需要重點考慮以下因素:
第一、目前的價格是否合理,在公布送轉方案之前的一段時間一般此類公司的股價都會有不小的漲幅,投資者需要考慮此種上漲是否已經反映了送轉預期。
第二、公司目前的經營是否穩健,財務是否健康。建議投資者將目標鎖定於年凈資產收益率不小於30%,產品毛利率水平和復合增長率都不小於30%的企業。還應全面分析公司的利潤表、資產負債表以及現金流量表以了解企業的償付能力、財務負擔壓力和長期財務健康保障能力。
第三、公司行業是否具有持續高成長的屬性,根據企業的內在價值決定企業市場價格的邏輯,我們認為應該重點關注具有獨特商業模式、具有可持續自主研發創新能力和高技術壁壘、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重點支持領域或符合產業升級趨勢的三類企業。
④ 剛創歷史新高的股票能買嗎
最好不要買,原因如下:
近幾年市場總體低迷,A股已經持續了多年的熊市狀態。很多人問我:秋實的天空,怎麼在熊市裡面選對股了能賺錢?我的回答是選那些朝陽行業中前景光明、業績逐年增長的成長性企業,可是很多人仍然不會分辨。那麼我只能再縮小范圍說比如醫葯白馬類股,甚至點名指出了是哪些股。可是得到的回復總是:那些股股價高了,不敢買了。很久之後,那些股翻倍了,同樣的人又會來問同樣的問題。那麼今天,我換個思路來回答大家:在熊市買入近期首創歷史新高的股票,你就會賺錢。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法則不是100%的准確。之所以加了個熊市兩個字,因為這可以保證你的准確率在90%。大牛市裡面的股票創新高了,那多半都是在創造泡沫,所以類似2007年的那種牛市的情況下不適用於本文探討的范圍。而熊市裡面能創新高的股票,絕大多數都是由於基本面發生了改變,正在往好的方面加速發展,比如經營拐點、業績改善或者凈利潤大幅提升,當然也有極少數概念炒作或重組炒作的情況。如果你能通過結合基本面來按此操作,並嚴格執行基本面萬一變壞之後的8-15%以內止損操作,你的准確率就會在90%的基礎上再提升,達到95-100%。試問,這樣賺錢還難嗎?你再也不用管什麼行業什麼股票了,僅僅就需要判斷當前是熊市嗎?當前你關注的個股創新高沒有。
空說無憑,我們得來看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事實。
巴菲特在2012年股東會上說,高盛和通用電氣這樣的交易不是伯克希爾的立足之本(即尋找便宜貨),伯克希爾的成功是建立在像購買可口可樂和IBM這樣的公司之上的(即尋找估值合理的偉大公司)。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巴菲特買入這兩家公司的時點和價位。可口可樂1962年到1987年股價盤整了25年,巴菲特1988年買入可口可樂,正好在其股價三年翻倍創歷史新高的時候;IBM在1999年到2010年股價盤整了11年。而巴菲特2011年3月買入IBM,正好也是其股價兩年多翻倍創歷史新高的時候。換句話說,伯克希爾的立足之本是購買估值合理、股價正在創歷史新高的偉大公司。
傑克.德瑞福斯則是點陣圖表專家,他買股票完全基於該股票的市場表現,只在該股票突破阻力位,創下新高的時候買入。瑞福斯基金(Dreyfus Fund)在1957年-1959年表現卓越。當時,德瑞福斯基金是一個相當小型的基金,其所管理的資金大約只有1500萬美元,然而在傑克·德瑞福斯的經營下,該基金的投資報酬率卻是其他競爭對手的兩倍。於是有人根據該基金的季報,研究其投資方法。仔細分析了幾年來德瑞福斯基金新買的100多個股票,驚奇地發現每個新增股票的買入價是上年該股票的最高賣出價。而且該股票在創下新高之前,形態比較好。
歐奈爾也有一項重大理論,即是要購買上漲潛力雄厚的股票,盡量不要選擇價格已經跌到接近谷底的股票。更多的時候,創新高價的股票前景可能更是海闊天空。歐奈爾認為,在新一輪牛市開始之前的熊市裡,成長性好的公司往往最早發動,並成為大盤的領漲股,在此期間,這些股票通常屢創新高。一旦大盤結束調整,最先向上反彈回升創出新高的股票,幾乎可以肯定就是領先股。後來無數事實也證明了這個理論的正確性。
可是,無論在70年代,還是80年代,或者90年代,歐奈爾問過許多個人投資者,98%的人認為他們不會買入創下新高的股票,他們認為價格太高了。在A股市場,我們今天面對的是同樣的所謂的「理性」「不追高」的投資者。這也就決定了大多數人虧錢的必然結局。
舉國外市場的例子你會說這不具備代表性,不能說明什麼。可是實際上,A股市場完全一樣,除去掉2007年的大牛市和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在3000點以上時候的階段性牛市創新高的個股不談。在大市不好的2008、2010年下半年之後到今天的時間里。如果你買入首次創歷史新高的個股,秋實初略統計了一下,後來繼續新高漲30%以上的概率大於90%,那些牛股後來翻倍的概率都在60%以上。即使有些股票由於基本面走壞後來跌下去了,你在首次新高時買入仍有大賺甚至翻倍的機會(比如些酒類股)。秋實記憶最深刻的是雙鷺葯業曾經在2008年底的大熊市裡在大盤下跌4000多點後逆市創了歷史新高,成為了當年最大的明星抗跌股,而如今雙鷺葯業又漲了多少大家可以自己欣賞。
遠的不說,筆者剛好找到了一張去年8月10日當時統計8月上旬創歷史新高股票的一個匯總圖片如下。我們驚奇的發現,如果你在當天「追高」買入這些股,24支股票一支買4%的倉位,9個月後的今天,你的收益達到了70%多。你會發現,像大華股份、歌爾聲學、上海家化、樂視網,藍色游標,康得新、天士力這些大牛股不僅是新高不斷,而且再次翻倍有餘或接近翻倍了。
熊市經典選股法:買入創歷史新高的股票
再者,我們回到本博一年前推出的股池《秋實50ETF成分股》來看,同樣可以看出,如果買入那些首次創新高的股票,也是相當可觀的收益,且有不少股票實現了翻倍。而少數沒創新高的股票,反而長期比較低迷。
實際上,秋實的天空認為,好的價格就是正在創階段新高或者歷史新高的價格。不斷創新低的價格,哪裡都不是好價格。不斷創新高的價格,哪裡都是好價格。我們要多做基本面研究,少做技術分析,但是當一隻股票正在創階段新高或歷史新高的時候,應該格外引起我們的注意。因為任何一隻大牛股都是在股價不斷創新高的過程中誕生的,無一例外。在熊市裡,某家公司的股價創新高總是有足夠的理由的,買入就一般不會錯。而要是能在本身大概率的前提下加上基本面的輔助分析和必要情況下的止損操作,你出錯的概率就是極低極低了。
從投資戰略戰術思路上來看,買入不斷創新高的股票與買入超跌反彈股甚至創新低個股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思路。搶反彈買新低股是一種消極思路,把自己的僥幸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自以為很聰明。買創新高的股票則是對未來的一種積極預期下的主動進取思路。也許在偶爾的較短時期內,買創新高的股票收益不如超跌反彈股或創新低個股收益高,但是由於其視野開闊目標明確,加上持股心態好,反而會取得更好的投資效果。新高後買入,等待你的,還會是無數個新高再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