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盈虧 » 是什麼刺激國內股票大漲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是什麼刺激國內股票大漲

發布時間: 2022-02-10 09:14:39

A. 為什麼在經濟下行趨勢很大的時候股市會上漲這次股市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首先,說中國經濟下行這是公認的。美國經濟開始快速增長。美元進入上漲周期,最少要到110 。可以說,這都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但還要在這個周期里,還要做很多事。比如,維持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利用經濟下行來淘汰落後產能從而進行產業調整,保持人民幣的幣值穩定,走國際化路線等等。在中國金融方面的手段很單一,房地產已經是高估值區域,A股調整了5年,具備蓄水池的條件。
國家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大的方面說,人民幣國際化和美國斗爭的很厲害。中日貨幣互換的關鍵時刻,日本管理貨幣互換的外相自殺身亡,緊接著釣魚島事件不斷升級,從而中日貨幣互換協議擱淺。中俄貨幣互換協議就要進入實質性階段時,俄國盧布被打擊的不成樣子,影響到貨幣互換進程。而中國要推行人民幣的國際化,還要保持幣值的穩定,如果一直盯緊美元,美元在上漲周期,那麼如果國內美元外流等於是白送大大的禮給國際貨幣資本,但如果本幣貶值,又會加快資金外流加速,導致國內經濟的快速惡化。所以,國家的日子可以說是內憂外患。
如果要保持國內資金充裕,抵禦經濟衰退危險,做大A股是比然選擇。其一,只有增大蓄水池裡的水,吸引更多社會資金進場,才能發行更多的股票,解決企業融資問題。其二, 做大A股可以留住國際資金,不至於由於美元上漲流失太多資本。其三,人民幣的小幅貶值必須由股票的上漲用來抵消財富的縮水,例如當年的日本,日元的大幅貶值同時,伴隨的就是日經的大幅上漲。同時,房價高企,實體萎靡,社會資金也只有進入A股鏖戰了。
我想這也就是這波A股的上漲是國家在引導的原因了。

B. 中國股市20年有幾次大漲

第一次暴跌:見中期頂

1990年12月至1992年5月26日,上證指數就狂飆至1429點,在一年半的時間中,上證指數暴漲1300多點。1992年5月26日下跌120點後,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個月後,1992年11月16日,上證指數回落至400點下方,幾乎打回原形。

第二次暴跌:見中長期頂

上證指數從1992年底的400點低谷起航,開始了它的第二輪「大起大落」。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上漲了1100點。1993年3月1日,滬綜指大跌140點,便調頭持續下跌。這一次下跌基本上沒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時間較上一輪要長,持續陰跌達17個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這一輪行情的最低點333.92點收盤。

第三次暴跌:見中期頂

由於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輪行情再次啟動,這一輪大牛行情來得更加猛烈而短暫,僅用一個多月時間,上證指數就猛躥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點1053點,漲幅為215%。1995年5月23日,滬綜指大跌147點,隨後便展開了一輪更加漫長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證指數跌至512.80點的最低點。

第四次暴跌:見中長期頂

1996年初,這一波大牛市悄無聲息地在常規年報披露中發起。上證指數從1996年1月19日的500點上方啟動。1997年5月12日達1510點。不到半年時間,大盤暴漲1000點。1997年5月22日,滬綜指大跌120點,從此開始了長達兩年的「持續調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點。

第五次暴跌:見中期頂

1999年「5·19」行情井噴,在短短的一個半月時間,股指上漲將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證指數上攻至1756點。1999年7月1日,滬綜指大跌128點,隨後股市大幅回調。2000年1月4日,上證指數直抵1361點。

第六次暴跌:2007年2月27日暴跌8.84%,次日大漲3.94%

第七次暴跌:2007年4月19日暴跌4.52%,次日大漲3.92%

第八次暴跌:2007年6月4日暴跌8.26%,次日漲2.63%

第九次暴跌:2009年7月29日暴跌5%,次日漲1.69%。

C. 滿足什麼條件的股票會大漲

你好,股票是否有上漲空間,首先在股價運行的空間方面,投資者要從漲升的節奏進行研判。如果個股的上升節奏非常單一,是一帆風順式直線上漲的,反而不利於該股的持續性走高。如果個股的上升是保持著一波三折階梯上升節奏的,中途不斷出現一些震盪強勢調整行情的,反而有利於個股行情的持續性發展。
其次從量能上進行研判,很多投資者誤認為在漲升行情中成交量放得越大越好,這是不正確的。任何事情都要有度,如果量能過早或過度放大,就會使上攻動能被過度消耗,結果很容易造成個股行情難以持續。相反,如果成交量溫和放大,量能就不會被過度消耗,個股後市仍具有上攻潛力。因此最理想的放量,是在行情啟動初期,量能持續溫和放大,但隨著行情步入正常的上升通道後,量能卻略有減少,並保持較長時間。
最後是從熱點對整個市場的作用來分析,有凝聚力的領頭羊和龍頭板塊是漲升行情的發動機,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可以說有什麼樣的龍頭股,就有什麼樣的上漲行情。凡是具有向縱深發展潛力、有號召力和便於大規模主流資金進出的龍頭股,往往有持續上漲的潛力,因而具有更大的上漲空間。在每一波行情到來時,龍頭股總是率先發力,在行尾聲時龍頭股的漲幅常常翻倍或翻翻,讓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收益客觀。
除了股價的上漲空間以外,行業成長性帶來的投資價值提升空間也是值得重視的,這是支撐股價長期走好並持續走高的基礎條件。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雖然有著各種各樣的估值體系,都離不開行業的想像空間這一十分關鍵性要素。因為只有行業空間的不斷拓展,才能夠給行業內的企業提供一個份額不斷增大的蛋糕,企業才可以獲得迅速成長的空間。而對於一個空間相對有限的行業來說,相當於份額不變的蛋糕,那麼,企業成長只能通過搶食別的企業蛋糕份額,最終引起價格戰等現象,這樣企業的成長性是很難持續的,而股價的提升也將是艱難的。
此外行業的成長空間與行業所處生命周期息息相關,行業所處生命周期的位置,制約或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在汽車誕生以前,歐美的馬車製造業曾經是何等的輝煌,然而時至今日,連汽車業都已進入生命周期中的穩定期了。移動通信與固話通信業務在發展的過程中,移動通信以快捷便利,得到廣大用戶的認可,得以快速發展。移動通信領域的發展,諾基亞曾經是行業的老大,如今蘋果公司的iPad、Iphone4、Iphone5等大行其道,已穩居行業龍頭。數碼相機的發展讓傳統膠片柯尼卡終於走下神壇。這說明,如果某個行業進入衰退期,則屬於這個行業中的企業,不管其資產多麼雄厚,經營管理能力多麼卓著,都不能擺脫行業空間狹小直至退出的命運。

最後,行業產品的市場需求情況或者潛在需求情況也影響著行業空間,物以稀為貴,短缺產品的行業中最容易出黑馬。白酒領域的貴州茅台,因貴州地處高原,特有的高海拔光照充足使稻穀籽粒飽滿營養豐富,外加高原水質清甜和獨有的岩溶客斯特地貌的微生物環境,自然環境獨特,釀造出的酒醇香濃厚,名揚天下名符其實的「國宴酒」。近年來國內外巨大的市場需求因其有限的產量而造成供不應求,「茅台」的身價如黃金珍寶般珍貴,為藏家在拍賣會上屢屢創出拍賣天價。公司的股票也倍受投資者追捧,股價每年均有不俗的漲幅,近期茅台酒出廠價提升為公司形成利好,股價上漲更為投資者帶來不菲的收益。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

D. 什麼決定了中國股票的漲跌

本質上來看,股票就是一種「商品」,和別的商品一樣,它的價格也受到它的內在價值(標的公司價值)的控制,並且在價值周圍上下浮動。

股票和普通商品一樣,它的價格波動,都要受到供給與需求關系的影響。

和豬肉有一樣,當需求的豬肉量大幅度增長,市場上需要很多豬肉,但是供給的豬肉不足,豬肉價必然上升;當市場上供給的豬肉量大於市場上需求的豬肉量,那豬肉價肯定就會下降。

按照股票來講:10元/股的價格,50個人賣出,但市場上有100個買,那另外50個買不到的人就會以11元的價格買入,這樣一來股價就會上升,相反的話股價就下跌(由於篇幅問題,這里將交易進行簡化了)。

在日常生活中,導致雙方情緒變化的原因非常多,供求關系也會因此而受到影響其中會產生重大影響的因素有3個,下文將一一講解。

在這之前,先給大家送波福利,免費領取各行業的龍頭股詳細信息,涵蓋醫療、軍工、新能源能熱門產業,隨時可能被刪:【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是什麼導致了股票的漲跌?

1、政策

國家政策對行業或者產業有一定的引導意義,比如說新能源,幾年前我國開始對新能源進行開發,有關的企業、產業都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支持,比如補貼、減稅等。

這樣的政策會吸引市場資金紛紛下場,挖掘相關行業板塊或者上市公司,最後就會影響到股票的漲跌情況。

2、基本面

用長期的目光看,市場的走勢和基本面相同,基本面向好,市場整體就向好,比如說疫情期間我國經濟優先恢復增長,企業有所盈利,股市也隨之回升了。

3、行業景氣度

這個很重要,行業的景氣程度,非常影響股票的形勢反之,行業越景氣,這類公司的的股票價格變會普遍上漲,比如上面說到的新能源。

為了讓大家及時了解到最新資訊,我特地掏出了壓箱底的寶貝--股市播報,能及時掌握企業信息、趨勢拐點等,點擊鏈接就能免費獲取:【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二、股票漲了就一定要買嗎?

許多新手剛接觸到股票,一看某支股票漲勢大好,馬上花了幾萬塊投資,結果跌的那個慘啊,被狠狠的套住了。其實股票的變化情況可以在短期內被人為所影響,只要有人持有足夠多的籌碼,一般來說占據市場流通盤的40%,就可以完全控制股價。如果你剛剛接觸股票不久,把選擇長期佔有龍頭股進行價值投入作為重點考慮項目避免短線投資損失慘重。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應答時間:2021-08-20,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E. 中國股票的每一次大跌,熊市是由什麼引起的什麼會對股票有很大的影響,造成股票大漲或大跌

熊市是莊家,主力,獲利豐厚後出貨,利潤變現引起的,和什麼金融危機等無直接關系,就是金融危機,還在牛市階段的話,也只是短期下,長期還是要上的,本國大范圍天災,本國發生戰爭等實在重要的因素也能直接引發本國股市崩盤(不過那時國家會緊急長期停盤). 政策面對股票影響最大,比如:重點發展長三角,那長3角股票會上,發展西部,西部股票會上.但也只是短期的漲跌,最重要的還是分別是牛市還是熊市 牛市是熊市持續了一段時間,股票價位低後,主力,莊家重新進去,進一步拉升股價,贏得利潤的行為所導致.關鍵就在與時間,要大部分莊家,建倉結束,形成共識的情況下爆發

F. 中國的股票是怎麼回事大漲大跌!!

雖然連續超跌下挫後,16日小漲5點,有減緩下跌的跡象,但是不管從量能還是盤面的走勢強度來看,還是一個字"弱"(17日的走勢暫時還是沒有擺脫這個基調,如果後市連續兩個交易日繼續弱勢橫盤震盪運行無法有大資金抄底突破壓制位,那要注意風險了,在均線壓制位附近可能還會再次破位下行探底,請嚴格控制自己倉位不要太重),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今天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但是已經讓市場中的主力資金吃不消了(在主力開始出貨前市場中的主力資金一共只有3萬億,但是大小非足夠消滅它們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就算在奧運前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奧運期間採用橫盤運行或者小幅度反彈的走勢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該謹慎對待,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當然如果有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帶來抄底資金抄底,帶來的反彈相對規模較大當然最好,對散戶來說機會難得。嚴格控制倉位是我現在唯一要說的,逢反彈減倉是嚴謹的。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如果非要談下面有什麼支撐位就看2500附近吧,其實最強的支撐位已經失守了。當然如果政府願意出台實質性的解決大小非的政策,那產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現在這種小打小鬧了,不過個人覺得不是太現實,近20萬億的資金本來政府就是想讓市場來消化,政府會願意自己來掏錢?? 這段時間的新股以不可思議的瘋狂數量發行沒有斷過,國家降低印花稅的目的就更令人深思了,不排除順便滿足股民要求的同時(政府面子也做足了),逼迫主力資金在現在的點位做多,去接大小非,而連續的大量新發基金也是借市場的錢(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什麼都沒出,還是散戶的錢)去接大小非,市場在短時間火暴的情況下,又引誘其他場外的資金介入,新股發行的資金壓力也短暫緩解了,一箭多雕。而後市如果再次發出一些非實質的利好政策,不排除仍然是為了新股著想的而不是廣大投資者。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國有股減持造成的,05年熊市進行時印花稅調低的結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後主力再次出貨,大盤再次震盪下行探底創下新低,現在的情況和當時有點類似可以謹慎參考。 但是在弱勢狀態下一個小小的負面消息可能因為恐慌的心理被數倍放大,請已經介入的散戶朋友要保持一份警惕心,隨時關注有沒有什麼利好消息再出來。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在大盤沒有選擇方向前,嚴格控制倉位會讓你風險降到最低的。 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祝你好運

G. 2014年–-2015年中國股市上漲原因是什麼求解答……

2014年-2015年中國股市上漲的原因可能是:政策的大力推動,股市上漲是可以在政策導向中找到依據的;投資者大幅度增加資金杠桿,包括融資的爆發式增長以及場外配資的野蠻生長;金融行業的創新等等。具體的原因解釋如下。

政策的大力推動

比如,在2013年底閉幕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里有對資本市場的改革專門的規劃,它的核心內容就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以及"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和"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這些都是實現增加股權融資比重的手段和方法。此外在三中全會結束的半年後,還出台了《國力條》,它是股市上漲的重要推動力。出台1個月以後股價就開始上漲。

投資者大幅度增加資金杠桿

(1)融資的爆發式增長。從交易制度來看,這次的牛市是有別於歷史上歷次牛市,因為在2010年之前我國股市中還沒有融資融券制度,因此,這次的牛市也是國內股市的投資者第一次經歷帶資金杠桿的牛市。因為股票價格的暴漲暴跌都是與融資融券制度直接相關的。

(2)場外配資的野蠻生長。除了融資融券以外,場外的配資也是股市投資者增加資金杠桿的另外一種渠道,並且估計規模不低於融資融券的數量。據此推斷,股市的二級市場獲得了至少有4萬億左右的新增資金。但是配資業務雖然在短期內刺激了市場的繁榮,但是從長期來看,還是存在潛在的系統性風險。

金融行業的創新

我國金融行業實行分業經營以及分業監管,銀行資金本來是難以直接進入股票市場的,但是最近幾年來,隨著銀行理財業務的發展,銀行資金與資本市場的通道逐漸被打通了,這些資金主要是給股票市場的投資者進行配資的,並且在股價上漲的過程中,這些配資幾乎是沒有風險的,在沒有承擔風險的情況下能夠獲得如此高的收益,更加刺激了銀行及信託機構加速將資產配置到股票市場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