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盈虧 » 1991年深圳股票價格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1991年深圳股票價格表

發布時間: 2022-06-16 13:31:47

㈠ 深圳股市是在什麼時候開始計點的(大盤指數)

深圳綜合股票指數是由深圳證券交易所編制的股票指數,1991年4月3日為基期。股市指數說白了,就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數字。
指數是各個股票市場漲跌的重要指標,通過觀察指數,我們可以對當前整個股票市場的漲跌有直觀的認識。
股票指數的編排原理對我們來說是有點復雜的,學姐在這兒就說這么多吧,點擊下方鏈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數: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一、國內常見的指數有哪些?
會針對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以及性質來分類,股票指數可以被劃分為這五種:規模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風格指數和策略指數。
其中,見的最多的就是規模指數,舉個例子,大家都很熟悉的「滬深300」指數,它反映的是滬深市場中股票的一個整體狀況,說明的是交易比較活躍的300家大型企業的股票代表性和流動性都很不錯。
另外,「上證50 」指數就也歸屬於是規模指數,代表上證市場規模和流動性比較好的50隻股票的整體情況。

行業指數它其實是某一行業整體狀況的一個代表。比如「滬深300醫葯」就是行業指數,代表滬深300中的醫葯行業股票,這也對該行業公司股票的整體表現作出了一個小小的反映。
主題的整體情況(如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等)是用主題指數作為表示的,那麼還有一些相關指數「科技龍頭」、「新能源車」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數分類,可以通過下載下方的幾個炒股神器來獲取詳細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二、股票指數有什麼用?
前文告訴我們,指數一般選擇了市場中的一些股票,而這些股票非常具有代表意義,所以,指數能夠將市場整體漲跌的情況快速的反應給我們,那麼市場熱度如何我們也能有大概的了解,甚至,知道能夠預估未來的走勢如何。具體則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獲取專業報告,學習分析的思路: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

應答時間:2021-09-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㈡ 誰是老股民啊,能不能告訴我,為什麼深證成指在91年4月開始跌得那麼慘

股市快速成長的三年

從1990年至1992年是深圳股市快速成長的三年,也是股市從冷到熱、從亂到治的三年。

深圳從1986年開始搞股份制試驗並沒有引起全國的注意。當時全國改革的焦點是以價格改革為突破口,改變價格雙軌制,創造公平競爭條件,這是經濟體制改革必須首先要闖過的關口,股份制改革還不可能提到應有地位。深圳率先搞股份制和股票上市,也沒有引起「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應,而是處在一種冷卻狀態。到1990年初共有股份制試點企業100多家,其中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為深發展、金田、萬科、安達、原野5家。

批准股票上市,當時也沒有什麼條條框框,沒有嚴格的標准。除了深圳發展銀行有了一定規模,其他也都是不起眼的小公司。主要是這些企業的領導人敢闖敢幹、敢於爭先,就批了。股票發行到現在有了完善的一級市場的概念,當時沒有,都是上市公司自己去推銷。由於人們對股票缺少基本的了解,有些人認為股票就是投機、是賭博、是害人的,因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首先就是表現為股市的大波動,多少人跳河、跳樓,因而望而生畏。再則,上市公司都是建立不久的新公司,其本身缺乏業績和信譽的支撐,沒有吸引力。原始股推銷起來很困難,按1比1(即股票票面值1元發行價1元),也難推銷掉,股票發行幾乎無人問津。面對這種情況,市裡要求幹部買股票,支持改革。在機關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帶動下,5家公司的股票推銷出去了。按理,發行後就要有上市交易,但當時深圳還沒有交易所,只是在商業銀行下設3個附屬的證券部,都是一間很小的房子。二級市場交易清淡,幾乎沒有什麼交易。直到1989年末,二級市場的交易開始有了些變化。由於經過兩年的實踐,證明上市公司股票可以升值並有股利發放,人們開始認識到股票可以賺錢,許多人希望擁有股票,於是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二級市場交易開始活躍起來,證券營業部人頭攢動。這就是 1990年初我到深圳工作時的情況。

從基本上沒有交易,到開始有了些交易活動,到過度投機,這個過程發展得非常快,簡直出乎人們的意料。炒股被認為是貿易風潮、房地產風潮後的第3次發財機會,股市迅速升溫。我1990年初到深圳擔任市長,就面臨著這樣一種形勢,只有一家特區證券公司和三個營業部已無法容納大量的交易活動,於是出現了大量的場外交易。不僅這5家上市公司股票買賣活動大量在場外進行,其他非上市公司也印一些單子說某某企業多少股每股多少錢,也拿去交易,黑市猖獗。股票交易火爆和交易極不規范的混亂狀況,隱含著巨大的風險,經濟糾紛隨時可能大量爆發。面對問題,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研究股市。時任市委書記的李瀕同志曾對我說:「規范和發展股票市場的工作你要親自抓。」我也深深感到,對這樣一項既涉及產權制度又涉及金融體制的重大改革,作為市長責任重大,義不容辭,不敢懈怠,有了書記的交代更可以放開去抓了。我到任後下決心抓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頓股票市場,取締場外交易,規范交易行為。1990年5月 28日我簽發了《關於加強證券市場管理,取締場外交易》的政府通告,一切股票交易活動都必須根據認定的上市公司的股票發行資格,到證券公司交易。市人行、市工商、市公安等部門協調配合開展了一場掃盪場外非法交易的綜合治理行動,黑市交易得到了遏制。

一個通告、一次行動,只能治「表」,不能解決證券市場的基本問題。6月李灝同志從日本訪問回來後在一次書記辦公會上說:整頓市場抓得好,為規范化、法制化開了個好頭。現在要趁熱打鐵,抓緊成立證券交易所和證券立法工作。

為了強化對證券市場的管理,市委決定把1988年11月成立的資本市場領導小組改為證券市場領導小組。因為資本市場包括證券市場(長期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短期資本市場),這樣一改有利於集中力量加強證券市場建設。組長仍由當時主管金融的副市長張鴻義擔任,證券市場領導小組在市長直接管理下開展工作。在整頓場外交易的同時,我們加快了證券市場的基礎性建設,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證券立法,二是成立證券交易所,三是發展證券公司。

證券立法工作。1989年專家班子搜集、翻譯了大量國外證券市場的資料,重點研究和借鑒香港地區證券市場的經驗,醞釀相關法律文件。1 990年的主要工作是結合深圳的實際起草、審議和公布實施。立法工作經過專家班子(包括徵求深港兩地專家的意見)、證券領導小組和市政府常務會議三個層次形成法律文件,最後報國務院有關部門審批。當時深圳還沒有人大及其常委會,也沒有立法權。證券交易暫行辦法在1990年9月出稿後,我和李灝同志一道去找人民銀行總行領導匯報,請求批准。當時沒有得到一個明確的答復,也可能總行領導認為還不是很迫切,畢竟當時的公司上市還沒有成為一種全國性行為,只是上海、深圳兩個地方有。我們對此表示理解,但決定作為試行方案,先操作,深圳是試驗區嘛!為了保證上市公司的質量、規范上市公司的行為, 1991年出台了公司制條例,對上市公司有了較規范的標准和操作程序。深圳是較早在全國按公司制國際慣例規范公司運行的地方。

組建證券交易所。1989年11月15日市政府下達了《關於同意成立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批復》,並成立了深圳證券交易所籌備小組,王健任籌備小組組長,禹國剛任專家小組組長。1990年從年初到年末籌備工作緊鑼密鼓地開展起來。但當時大家對證券交易所能發揮多大作用認識不清,第一個方案報到我這里時,設計的營業大廳面積才100多平方米。我一看這怎麼行呢,今後所有的交易活動都要匯集到交易所,而且上市公司及股票規模必將迅速擴展。第二個方案報來400多平方米,我還是嫌小。我認為盡管當時出市交易代表人數不多,但一定要有發展的眼光。最後在深圳國投大廈搞了整個一層樓面。各家銀行和投資信託公司都很支持,積極參加,做證券交易所的股東,從各銀行懂證券的人士中招聘抽調出一批專業人才,吸引了一批從日本、美國等學習證券回來的人士,還從香港中國銀行吸收了一些,在深圳形成了一批從事股份制改造、證券管理的專家隊伍。在班子和隊伍解決之後,交易所的軟、硬體建設很快就搞起來了,起草了交易所章程和交易規則,硬體設施非常先進,交易能自動撮合、自動過戶,堵住了舞弊的機會。

證券交易所組建起來後,只等擇時開業。1990年11月22日,李灝、我和張鴻義同志一起到國投大廈檢查證券交易所籌備工作。我們在聽取匯報和觀看交易演示之後,李灝同志開宗明義地說:「何時開業?我們今天就是拍板來的。」王健和禹國剛信心十足地回答:「你們今天拍板,我們明天就開業。」但涉及到具體開業的日子,問題就來了。我們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的開業報告還沒有批下來,怎麼辦? 我想現在已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為了興利除弊,為了證券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早一天開業比晚一天開業好。我建議: 「不等總行批准,作為試開業抓緊開張。特區試驗權是中央給我們的尚方寶劍,該用時就得用。」李瀕和張鴻義同志都表示贊同,就這樣拍板了。1990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開業了,比中國人民銀行總行1991年4月批准深交所的日子提前了5個多月。這樣在中國證券交易發展史上就產生了一個懸案:總行批准上海證券交易所在前(1990年12月8日批准,1991年3月開業),而深圳證券交易所試開業在先,新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是哪一家?1994年全國證券界在廬山開研討會,業界人士在涉及到這個問題的發言時,都會加上這么一句:如果算試開業,深圳證券交易所是新中國第一家證交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成立,為把交易活動納入到可以監控的軌道,積極培育健康、有序的股票交易市場,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為了適應二級市場交易迅猛發展的需要,證券公司也加快發展起來,各家銀行參股,有效地利用銀行的一些網點,搞證券公司或營業部。到 1991年末,營業點已經發展到306個。深圳證券市場在規范中發展,在發展中規范。到1 992年末上市公司由過去的5家發展到24家,二級市場日交易額由過去的幾千萬元上升到幾億、十幾億元。1991年末國務院召開證券工作會議,時任副總理的朱鎔基同志還表彰了深圳證券市場規范工作做得比較好。深圳證券市場進入了逐步提高的新階段。

作者:鄭良玉 來源:《深交所》2004年第4期

㈢ 中國歷史股市走勢

中國歷史股市走勢

中國股市歷史:

1983年 第一家股份制企業 深圳寶安聯合投資公司

1984年一幫從沒見過股市的窮學生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2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蔡重直、吳曉玲、魏本華、胡曉煉等),發表了轟動一時的《中國金融改革戰略探討》,其中第一次談到了在中國建立證券市場的構想。在1984年第二屆中國金融年會上引起的思想風暴的規模。

1984年7月20日成立 北京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1984年11月 第一家公開發行股票企業 飛樂音響中國第一股——上海飛樂音響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並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全流通股票。

1985年、北京的天橋公司、開始發行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發展銀行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深圳第一股。

1986年9月26日第一個證券櫃台交易點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

1987-09-27 第一家證券公司 深圳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人民銀行開了證券市場座談會由人行牽頭組成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小組。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舉行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典禮。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朱鎔基在浦江飯店敲響上證所開業的第一聲鑼 上市交易的僅有30種國庫券、債券和被稱為「老八股」(延中、電真空,大、小飛樂,愛使,申華,豫園,興業)的股票,同日 申銀證券公司開設了上海第一個大戶室出現了中國第一代個人證券投資大戶/股票大戶。

1991年7月1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股票帳戶,逐漸取代股東名卡。

1991年7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向社會公布上海股市8種股票的價格變動指數。
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試」開業。

1991年8月1日 第一隻發行可轉換企業債券公司,瓊能源。

1991年10月31日,中國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招股,這是中國股份制企業首次發行B股。

1992年元月,一種叫「股票認購證」的票證出現在上海街頭,產生大批認購證廣義上講也是一種權證。該權證價格30元,後被炒至幾百元。

1992年1月13日,興業房產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是上證所開業後第一家新上市的股票,也是全國唯一上市交易的不動產股票。

1992年1月19日,鄧小平從即日起視察深圳四天,在了解了深圳股市情況後,他指出:「有人說股票是資本主義的,我們在上海、深圳先試驗了一下,結果證明是成功的,看來資本主義有些東西,社會主義制度也可以拿過來用,即使錯了也不要緊嘛!錯了關閉就是,以後再開,哪有百分之百正確的事情。」鄧小平「堅決試,不行可以關」。

1992年2月2日,發行聯合紡織我國第一張中外合資企業股票。

1992年2月2月21日 第一家B股上市公司 電真空首次向境外投資者發行股票。

1992年3月2日,進行1992股票認購證首次搖號儀式。

1992年5月21日滬市突然全面放開股價,大盤直接跳空高開在1260.32點,較前一天漲幅高達104.27%。滬指當天從616點躥至1265點,僅僅3天,又登頂1420點股票價格就一飛沖天,暴漲570%!其中,5隻新股市價面值竟狂升2500%至3000%!上證指數首度跨越千點。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

1992年8月5日,深圳市郵局收到一個17.5公斤重的包裹,其中居然是2800張身份證。

1992年8月10日,深圳發售1992年新股認購抽簽表發生震驚全國的「8.10風波」。

1992年10月12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 中國證監會成立。

1992年11月,滬市創出393點新低。僅5個月,滬指就跌去千點。

1992年11月深寶安 第一家境內發行轉債上市公司中國首家發行權證的上市企業。

1992年後股票價格暴漲。糊里糊塗地開始炒股,莫名其妙地發了大財。

1993年2月到1996年3月被稱是中國股市的第一次大熊市,主要是國家宏觀緊縮遏制經濟過熱所致。

1993年第二批認購證 這次投入者幾乎全賠,從此認購證消失。

1993年2月 1558點。

1993年4月1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股市行情藉助衛星通信手段傳送到北京。

1993年4月22日 《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正式頒布實施。

1993年5月3日上證所分類股價指數公首日布分為工業商業地產業公用事業及綜合共五大類

1993年6月1日,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編制的「中華股價指數」

1993年6月29日 青島啤酒 第一家H股上市公司 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

1993年7月7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發布《證券交易所管理暫行辦法》

1993年年中的金融整頓,連帶著股市也跟著泛綠。

1993年8月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股均採用集合競價。

1993年8月20日 第一隻上市投資基金 淄博基金

1993年9月30日第一家股權收購中國寶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持有上海延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超過5%,由此揭開中國收購上市公司第一頁。寶安收購延中實業股權通過二級股票市場進行控股的「寶延風波」

1993年10月2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向社會公眾開放國債期貨交易。

1994年4月 棱光股份 第一家國家股轉法人股公司。

1994年6月 哈歲寶 第一家上網競價發行股票。

1994年6月 陸家嘴 第一家國家股減資的公司。

1994年7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證監會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商穩定和發展股票市場的措施》。

1994年7月29日 股災

1994年7月30日「停發新股、允許券商融資、成立中外合資基金」三大政策救市行情上證指數從當日收盤的333.92點,
8月漲至9月13日的1052.94點,累計漲幅215.33%。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實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國債市場出現 史稱「327風波」。

1995年3月,當證券市場已經發展四年多以後,才進政府工作報告,拿到了准生證。

1995年5月17日,中國證監會發出《關於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的緊急通知》,協議平倉。

1995年5月18日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滬市A股跳空130點開盤,滬指當天漲幅40%多;留下新中國股市上最大的一個跳空缺口成交量也巨幅放大至84.93億元。

1995年5月20日僅過兩天,國務院證券委宣布當年新股發行規模將在二季度下達,滬指瞬間跌去16.39%。
1995年7月11日,中國證監會正式加入證監會國際組織。
1995年 一汽金杯 第一家虧損公司。

1996年的上海股市猶如一個大轉盤,從年初的500多點,一直沖到1250點;深圳股市更是瘋了,從年初的900多點沖到了4200點。

網下認購買新股票需要上門帶現金

1996年4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今起不再辦理新的保值儲蓄業務。

1996年4月24日,上交所決定調低包括交易年費在內的七項市場收費標准。

1996年4月25日合並方式組建「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5月29日,道·瓊斯推出中國股票指數,分別為道·瓊斯中國指數、上海指數和深圳指數。

1996年9月24日,上交所決定,從10月3日起分別下調股票、基金交易傭金和經手費標准;同時對證券交易方式作出重大調整,即由原來的有形席位交易方式改為有形無形相結合,並以無形為主的交易方式。自10月份起全面推廣場外無形席位報盤交易方式。


1996年國慶節後,股市全線飄紅。證監會坐不住了,團團冷風朝股市吹來,意圖降溫,但行情仍節節攀高。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報》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第三任證監會主席周正慶組織人撰寫]「最近一個時期的暴漲則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從而引發市場暴跌。

1996年12月16日,滬、深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實行漲跌幅不超過前日收市價10%的限制。

「12道金牌」

1997年4月10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試點拉開序幕。

1997年 5月股市終於在重壓之下進行調整。

1997年6月6日,禁止銀行資金違規流入股票市場。

1997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國務院證券委員會頒布實施《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

1997年5月到1999年5月的下跌,是中國股市非常值得玩味的第二次大熊市。

1998年3月23日,金泰、開元、興華、裕陽、安信等五大證券投資基金和南化轉債、絲綢轉債兩個可轉換債券相繼登場。專家理財證券市場金融衍生工具擴大的一種標志。

1998年4月28日 遼物資A 第一家ST公司。

1998年度,人行先後在3月25日,7月1日,12月7日連續三次降息。

1998年6月12日,國家宣布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從單邊交易千分之五降低到千分之四,

1999年開始,一批批困難企業開始紛紛上市「脫困」,弄虛作假的企業越來越多,後來暴露出來的很多違規造假的企業都是那時上市的,將股市弄得「不倫不類」。

1999年5月7日周末北約導彈襲擊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

1999年5月10日周一,滬深股市跳空而下,「導彈缺口」炸在每個股民心中。

1999年5·19行情 一開盤網路股啟動領頭的是東方明珠、廣電股份、中信國安等滬市上漲51點,深市上漲129點。5月19日後,大盤依然一片大紅

6月1日,國務院宣布降低B股印花稅。

6月10日,央行宣布第7次降息。

1999年6月12日 棱光股份 第一家遭交易所公開譴責的公司。6月14日,證監會官員發表講話指出股市上升是恢復性的。
6月15日,《人民日報》再次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重復股市是恢復性上漲,6月25日,兩市成交量竟達830億元,創歷史紀錄。管理層還允許三類企業獲准入市,當天大盤跳空高開,上證指數當日大漲103.52點,漲幅6.59%。政府很快出台了一系列利好火上澆油。中國股市進入了空前的大牛市功利性透支。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正式實施,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滬深股市以大幅下挫的方式來迎接中國證券業的第一部立法。

1999年4月16日,廈海發公告其股票將從4月19日起實行特別處理,成為1999年首家的ST公司。

1999年7月9日 農商社、雙鹿,蘇三山、渝鈦白第一批PT公司。

1999年10月,國務院批准實施《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條例》。

1999年後,股市就迎來以網路為首的高科技風暴。上市公司觸網忙,無論真假,只要名字沾上數碼或者網路兩字,股價就會扶搖直上。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2001年。

2000年4月 吳江絲綢 第一家可轉債公司發行股票。

2001年1月初,經濟學家吳敬璉拋出「賭場論」,怒斥股市黑庄接著又引發中國股市「推倒重來」的觀點。旋即招來經濟學家厲以寧、董輔、肖灼基等的反擊,要像對待嬰兒一樣愛護股市國內掀起股市大討論:「學費論」

2001年1月初,經濟學家吳敬璉拋出「賭場論」,怒斥股市黑庄接著又引發中國股市「推倒重來」的觀點。旋即招來經濟學家厲以寧、董輔、肖灼基等的反擊,要像對待嬰兒一樣愛護股市國內掀起股市大討論:「學費論」。6月14日,國有股減持辦法出台財政部部長項懷誠當即表示:「國有股減持是一個利好因素。」,後來股民們認識到,減持就是變相攤派和擴容,而按照新股發行價格減持是殺富濟貧。滬指創下此前11年來新高2245點,直到7月13日,股市仍在高位盤整。7月26日,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股市暴跌,滬指跌32.55點。10月19日,滬指已從6月14日的2245點猛跌至1514點,50多隻股票跌停。當年80%的投資者被套牢,基金凈值縮水了40%,而券商傭金收入下降30%。1500點「鐵底」岌岌可危
10月22日晚9時,中央電視台宣布,國有股減持辦法暫停。由五部委聯合調研,由財政部主持的國有股減持辦法,實行了3個月就被證監會一家宣布暫停了。10月23日,證監會宣布首發增發停止國有股出售。

2001年中國股市彷彿打開了潘多拉魔盒「股權分置也逐漸成了一個筐,什麼問題都可以往裡裝。」「海歸派」官員又陸續推出了「市場化」和「國際化」改革,其中大多「水土不服」,在強力推行中,又在股權分置的框架下被扭曲。
從2001年到2005年,各種政策救市的老辦法悉數用盡之後,股市仍一蹶不振。此前的「國九條」也不敵頹勢,溫總理講話也被視為利空。被套股民比比皆是。「遠離毒品遠離股市」的呼聲成為交響。
2001年後中國股市開始過度擴容,盡管股市一直走跌,但融資額卻達到了近15年來融資額的40%左右。
200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決定境內居民可投資B股市場。
上市企業仍舊千方百計「圈錢」,可謂使盡渾身解數:從整體上市到分拆上市,從信誓旦旦到原形畢露,從欠債不還到以股抵債……而好的企業卻又紛紛海外上市。

2002年6月23日,國務院決定,除企業海外發行上市外,對國內上市公司停止執行關於利用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的規定,並不再出台具體實施辦法。國有股減持停止。

2002年6·24行情

2002年12月,中國證監會頒布並施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這標志著我國QFII制度正式啟動。

股市仍義無反顧地走上漫漫「熊」途 ———「5·19」這一生於政策、長於政策的大牛行情,終於還是死於政策失靈的陷坑裡延續多年的政策市終於走到末路:不僅政策的邊際效益遞減,且管理層信用被嚴重透支。

2003年7月 QFII 第一單

2004年1月31日出台了「國九條」《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4年6月1日 證券投資基金法施行 2003年10月28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2004年,上證 180指數樣本股的成交額超過全部股票成交額的一半以上,上證 50指數樣本股成交額又佔到了上證 180指數的近 60%,資金正毫不猶豫地向藍籌股集中。

2004年有兩個「死亡」標志將被記入歷史:一個是,南方、漢唐、閩發、大鵬等靠「坐莊」為生的券商,資金鏈斷裂後難以為繼,或被接管或被清盤;另一個是,多年來威風八面擎「庄股」大旗的德隆系轟然倒下。

2005年 2月以來,上證指數絕地翻身,一度重返 1300點之上。4月29日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啟動 解決股權分置,就是中國股市必須要打的「遼沈戰役」。股市的「三大戰役」。5月9日,證監會迅速圈定了4家上市公司進入股權分置改革首批試點程序。上證指數重挫28點收於1130.84點,再創6年新低。

原來激進的全流通主張者如韓志國、張衛星等卻表示:試點方案不利於流通股股東,同國資委討價還價也是太難。不是一個「純潔」的過程,是一個利益博弈的結果。

2005年6月6日證監會推出《上市公司回購社會公眾股份管理辦法(試行)》,這天股指跌破千點。上午11點06分,滬市股指跌至988.32點。

2005年6月8日暴漲瘋漲了8%的「人工牛市」股票市場創下了自2002年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和最大單日成交記錄,滬深兩市共有120隻股票漲停,兩市共成交317億元。「虛弱的井噴」。

2005年8月22日寶鋼權證上市 每日的成交量超過股票的總交易量,達到了七八十億元。

2006年6月19日深交所 IPO第一股中工國際 中小企業板的第51隻股票。

2006年7月5日中國銀行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

2006年10月27日中國工商銀行 全球最大IPO在滬港兩地同日開盤。

2007年5月30日,財政部決定自5月30日起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1‰調整為3‰,受此影響滬指開盤4087點,跌幅5.71%,深成指開盤12651點,跌幅5.99%。

2007年,10月16日,滬指見定6124點。

2008年4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從即日起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現行的千分之三調整為千分之一。

2008年9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決定從2008年9月19日起,對證券交易印花稅政策進行調整,由現行雙邊徵收改為單邊徵收,稅率保持1‰。

同日,為確保國家對工、中、建三行等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的控股地位,支持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穩健經營發展,穩定國有商業銀行股價,中央匯金公司將在二級市場自主購入工、中、建三行股票,並從即日起開始有關市場操作。

㈣ 1991年掛牌的有哪些股票

深圳.上海1991年股票公開發行情況統計
1991年12月31日採集
公司名稱 每股面值(元) 發行金額(萬元) 每股發行價格(元) 承銷公司

深圳市
1.深圳發展銀行 1 24444.000 12.00 深圳特區證券公司
2.深圳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 12789.189 4.4-4.8 承銷深圳各公司發
3.深圳市金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 7787.236 4.5-5.0 行的股票
4.蛇口安達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1 2900.000 2.9
5.深圳原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6.深圳市寶安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 18000.000 3.0
7.中國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1 14637.000 3.38
8.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 36289.540 3.60
9.深圳康佳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 22360.450 3.90
10.深圳市石油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 17539.600 2.80
11.深圳華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 4224.200 2.38
12.深圳中廚股份有限公司 1 10648.600 2.78
13.深圳華發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1 20743.740 1.90
14.深圳中華自行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 28810.000 3.75
15.深圳中冠紡織印染股份有限公司 1 11848.l70 1.50
16.深圳市深寶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 11519.470 2.10
上海市
1.異型鋼管股份有限公司 10 800 28 萬國證券公司
2.眾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0 1000 l2 萬國證券公司
3.浦東大眾出租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10 600 35 海通.申銀證券公司
4.興業房產股份有限公司 10 500 溢價6倍左右 萬國證券公司
5.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 10 335 溢價7倍左右 申銀證券公司
6.愛使電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10 230 溢價6倍左右 申銀證券公司
7.嘉豐股份有限公司 10 1000 35 萬國證券公司
8.輕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10 1000 24 申銀證券公司
9.滬昌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 10 3500 16 萬國證券公司
10.浦東強生計程車股份有限公司 10 720 28.5 萬國證券公司

摘編自《中國金融年鑒1992》

㈤ 1991年到1996年各年中國股票總市值是多少

這是1991年至1996年的中國股票總市值,來源於深交所和上交所的統計年鑒,單位是億元
年份 深市 滬市 合計
1991 79.76 29.43 138.62
1992 489.75 558.40 1606.55
1993 1335.32 2206.20 5747.72
1994 1090.49 2600.13 6290.75
1995 948.62 2525.66 5999.94
1996 4364.57 5477.81 15320.19

㈥ 深圳市股票交易所90年代後股票增長最大的是哪個

據我2013年11月的統計結果,000002萬科 是深圳股市成長倍數的冠軍,成長了130倍(未計入現金紅利),該股1991年上市。如果「向後復權」的話,萬科今天的股價應該是每股1368元,歷史最高價為每股3344元。第二名是002024蘇寧雲商(原名蘇寧電器),成長倍數為80倍。第三名為000651格力電器,成長倍數為64倍。

㈦ 深圳股票指數從深圳股市開市以來最低點跌到過多少點,是哪一年

1991年9月6日 深證成指:397.670

㈧ 1991上市的股票有哪些

上海老八股

老八股分別為:
1.上海申華電工聯合公司
600653,申華控股

2.上海豫園旅遊商會成股份有限公司
600655豫園商城

3.上海飛樂股份有限公司
600654,飛樂股份

4.上海真空電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600602,廣電電子

5.浙江鳳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600656,ST方源

6.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
600651,飛樂音響

7.上海愛使電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600652.愛使股份

8.上海延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600601,方正科技

附加

內容補充:
老八股是一種歷史遺產,也是利用或依託資本市場發展來推進我國產權改革的破冰之作。它的歷史意義還在於:不僅影響了中國股市早期的試點和後來的發展,而且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老八股的前世今生,既翻開了當代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新頁,又預示了改革本身就是一種發展。

中國股市,可以說是30年改革開放中最為搶眼的成果之一。那些存留在人們記憶的激情年代,整夜排隊買股票、用麻袋裝股票交易憑據、從紙質股票到今天的電子交易,從老八股到上千家企業上市,股市對於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力是有目共睹的

「老八股」:開啟中國股市發展先河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中國股市早期發展時期的故事或事件已漸漸淡漠。中國股市發展經歷了18個年頭,但第一代股票——老八股的問世與前身今生的故事卻依然讓人感懷。從收藏品市場中傳出的信息看,目前老八股的紙質股票全套價值已經上升。也許,在今天的人看來,這點財富似乎並不算什麼,但「老八股」的身價增值本身卻說明了這是人們對一個逝去的股市早期發展階段的一份記憶。

老八股的問世,這是一種歷史遺產。由於遠去的時光,才讓我們感到它們曾經存在過的價值,曾經發揮過的作用,曾經留給我們尚未開化的市場經濟的朦朧記憶。這八隻早期最令人關注的股票是:上海申華電工聯合公司、上海豫園旅遊商會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飛樂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真空電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鳳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愛使電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延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這八家企業有些比較共同的特點:一是規模不大、一是多是集體性質企業、還有的地處城市郊區。譬如,上海真空電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郊區的第一家發行股票企業,而上海豫園旅遊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老城隍廟商場,是一家集體企業。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當時中國既沒有交易所,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股市,「老八股」的出現必然帶有很強的試水性質。

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轉向城市以後,如何搞活企業成了改革中的頭等大事。據資料記載,新中國成立以後,北京證券交易所曾於1950年重新開張,但天津和北京的證券交易所在1952年相繼關門。這表明,此後幾十年中,我們的經濟體在股權問題上只有兩種形式存在:一是全民所有制,也就是國有企業,另一是集體企業。改革開放要搞活城市企業,第一道坎便是產權問題。10年前,筆者曾采訪過證券界老人龔浩成,他回憶說,當年上海的股份制改革從小到大展開是有歷史原因的。

筆者在1984年有幸目睹了北京天橋百貨商場股份制改造的全過程,當時的國家體改委和北京市體改委對於天橋百貨的設計方案中,爭議分歧最大的就是股權的劃分,是不是一定要設計國家股、企業股和職工股,這些股權又如何體現國有企業的性質。天橋百貨商場比那些集體企業又進了一步,是一家全民企業。但是,也還是一家比較靠北京城邊的商業企業,規模也無法與王府井相比較。如果說,北京的股份制企業為何會出現在那裡,筆者只能用親身感受的事實來說,當時那家企業的經理很有想法,千方百計想在中國經濟改革中做點事情,讓天橋百貨商場有個大發展。

中國改革初期的社會,有兩個條件具備就會在起跑時領先。一是機遇,一是能人。也就是有想法敢於和傳統體制叫板的人,機遇當然是際遇了改革的大好時光。所以,北京天橋百貨商場就成了我國股市的北方代表,繼老八股之後到上海交易所上市的企業。

中國股市在不斷試錯中尋求快速發展

回顧解放後中國股市的發展歷程,中國是在解放之初關閉股票市場的。此後,在長達30年的時間里,股市遠離了我們的經濟生活。也就是說,改革開放中出現的股份制改革和股票市場都是改革的產物。與其他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一樣,中國股市發展也帶有很強的試探性。周其仁先生在北大改革30年的座談會上說,我們很多改革都是「急就章」,是為了解決燃眉之急而不得已採取的一些方式。由於這些方式都對舊有體制和規范形成了沖擊,所以改革效果在短時間里也最為明顯。當然,以現在的視角看,這必然也為後來我們經濟與國際接軌留下了新的挑戰。

老八股連同上海證券交易所,在當時人們都很難用「規范」兩個字去評價。盡管我們在操作中總是要求企業按照規范去做,但實際我們手裡並不沒有規范的成功範式,因若只有依靠創造性思維和發明取尋求發展基於。據上海交易所的老人強紀英撰文回憶,當時上海交易所的交易方式都是臨時發動職工想辦法設計出來的方案,從每日從用麻袋裝交易票據,到後來的記賬式交易,那個記賬的表格也都是他們自己畫出來的。

這就是當時對改革充滿憧憬的一代人,在經濟改革中依然靠著「戰天斗地」的精神,創造性地發明了中國式市場經濟的土產品和土規則。當時,在老八股上市不久,交易所就因為設計上存在著缺陷,無法容納如此多的交易資金,股票數量過少導致了上海股市從1990年12月開始計點,1992年年底就上升到了780點,平均年漲幅達到179%;深圳股市從1991年4月開始計點,1992年底也漲到了241點,年均漲幅也有68.5%。

與世界上的資本市場一樣,中國股市發展初期也經歷了因上市股票缺乏而導致了股價的大幅波動。只是,歷史給了它們數百年的成熟時間,而我們到現在為止才18年。

同樣,中國股市成長也有一個特徵:在議論中發展,在議論中成長。從股市的性質到股市的作用,從股市的操作流程到法規的出現,這些問題都曾引起過不同的議論與爭議。可以說,中國股市是在「反復試錯糾錯,再試錯再糾錯」中成長的。如前所述,從無到有「老八股」,都表現出了當時人們對於發展中國股市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由於「老八股」都是一些集體企業或國有小企業,即便它們試點不成功,也無關乎國民經濟發展大局。所以,「老八股」本身之所以能走那麼遠,是與我國經濟改革開放的大背景密不可分的。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企業尋求公開上市的好處比人們想像得要多,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也大有裨益。從某種程度上講,股市所具有的巨大融資效應,在很長時間內主導並影響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步驟和方法。例如,「老八股」的試點,實現了通過市場融資渠道解決企業經營困境的目的,這一示範效應也推動了大批國有企業紛紛進入股市,「股市解困說」由此而起。還有,利用或依託資本市場發展推進我國的產權改革。另外,股市發展也成為發展大企業的重要支撐之一,並促使一批大型企業走向海外市場。盡管當時很多投資人對一些企業「吃完財政吃銀行,吃完銀行吃股市」的融資傾向表示不解,但當時卻很難迴避這些缺陷。因為,我們的改革一是在舊體制上破舊立新,不可推到重來。一切改革方略都必然帶有歷史的印痕。

老八股:為中國股市早期發展提供成功範例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會發現,早期中國股市發展過程中留下的一個遺憾是缺乏關注市場投資者利益保護問題。如何建立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卻因股市改革的一些具體目標而被長期推遲。直到2005年以後,市場各方才開始關注到投資者在中國股市發展中的重要性。

可以說,中國股市是在試錯中不斷發展的,包括各種針對股市發展的言論與爭論。例如,在鄧小平南巡講話中有關股市如果「搞不好可以關掉」的說法下,才基本解決了涉及意識形態方面爭議的一些股市問題。在1995年3月,發展證券市場又第一次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些都極大地鼓舞和振奮了關注股市成長的那些人們。

值得慶幸的事情是,老八股的早期實驗,為我們提供了非常寶貴的經驗。除了上述所言對我國體制改革有試水效果外,還有一個方面值得一提。根據上海財匯信息的統計數據顯示,雖然上證指數多次調整,在滬深兩市千餘只股票中,復權後達到千元的股票共有16隻(包括送配、轉增、增發股及各期分紅)。其中,復權後股價超過萬元的4隻股票均出自「老八股」,尤其是申華控股,更是達到了6.95萬元。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經歷了10多年發展的中國股市對財富積累的積極效應。

目前,「老八股」中除一家即將謝幕以外,大多數能夠存活到今天這一事實,即是改革成功的見證。例如,方正科技前身是延中實業,方正科技是借殼上市企業。其實,殼資源本身就是中國改革與市場經濟原則相互妥協的產物。成熟市場經濟國家上市公司經營不善虧損只有一條路下課退市,而在中國改革中既要向前沖,也要兼顧企業員工的利益和投資人的利益,最終中國智慧創造了一種殼資源。因此,殼資源很有中國特色,也有時代特徵。眼下,公司退市必然會成為一種趨勢。

盡管「老八股」已成為一種歷史或收藏品,但卻預示著中國證券市場已翻開了新的一頁;它們的前世今生,也暗示了改革本身就是一種發展觀。

㈨ 上證和深成指數曾經最高分別是多少點

截至2019年7月14日。

上證指數 最低點1991年12月31日:95.79 最高點:

2007年10月31日:6124.04;

深證成指 最低點1991年09月29日:396.52 最高點:

2007年10月12日:19600.03 。

A股市場市值最大的十家上市公司分別為中國石油、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叮禒恥溉儕防抽獅處餞行、中國石化、中國人壽、中國神華、中國平安和交通銀行。

前十大公司總市值8.83萬億元,占兩市總市值30.05%,堪稱市場中的「巨無霸」。其中,中國石油總市值達2.026萬億元。

(9)1991年深圳股票價格表擴展閱讀

證綜合指數是最早發布的指數,是以上證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這一指數自1991年7月15日起開始實時發布,基日定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

上證綜合指數又稱上證綜指或滬綜指,全稱是「上海證券綜合指數」。該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綜合指數,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市場的總體走勢。

新上證綜指發布以2005年12月30日為基日,以當日所有樣本股票的市價總值為基期,基點為1000點。新上證綜指簡稱「新綜指」,指數代碼為000017。「新綜指」當前由滬市所有G股組成。此後,實施股權分置改革的股票在方案實施後的第二個交易日納入指數。指數以總股本加權計算。

㈩ 深圳股市是在什麼時候開始計點的(大盤指數)

深圳綜合股票指數是由深圳證券交易所編制的股票指數,1991年4月3日為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