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入門 » 聲納概念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聲納概念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4-18 21:38:27

① 聲發射感測器和聲納是一回事么

不是。
首先,聲發射裝置還是不要叫感測器的好,感測器一般指接收狀態工作的器件,屬於被動工作范疇。聲發射換能器則是主動工作,發射聲波。
其次,聲納是一個系統概念,包括聲發射器、接收感測器,顯控設備、信號處理器等等,聲發射器只是聲納設備裡面的主要部分,當然對於被動聲納來說,就沒有聲發射器了,只有接收感測器也就是水聽器。

② 誰發明了什麼

法拉第
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
1791年9月22日出生薩里郡紐因頓一個貧苦鐵匠家庭。因家庭貧困僅上過幾年小學,13歲時便在一家書店裡當學徒。書店的工作使他有機會讀到許多科學書籍。在送報、裝訂等工作之餘,自學化學和電學,並動手做簡單的實驗,驗證書上的內容。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市哲學學會的學習活動,聽自然哲學講演,因而受到了自然科學的基礎教育。由於他愛好科學研究,專心致志,受到英國化學家戴維的賞識,1813年3月由戴維舉薦到皇家研究所任實驗室助手。這是法拉第一生的轉折點,從此他踏上了獻身科學研究的道路。同年10月戴維到歐洲大陸作科學考察,講學,法拉第作為他的秘書、助手隨同前往。歷時一年半,先後經過法國、瑞士、義大利、德國、比利時、荷蘭等國,結識了安培、蓋·呂薩克等著名學者。沿途法拉第協助戴維做了許多化學實驗,這大大豐富了他的科學知識,增長了實驗才幹,為他後來開展獨立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基礎。1815年5月回到皇家研究所在戴維指導下進行化學研究。1824年1月當選皇家學會會員,1825年2月任皇家研究所實驗室主任,1833----1862任皇家研究所化學教授。1846年榮獲倫福德獎章和皇家勛章。1867年8月25日逝世。

愛迪生

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被譽為「世界發明大王」。他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方面的發明和貢獻以外,在礦業、建築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和真知灼見。愛迪生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愛迪生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企業家,1879年,愛迪生創辦了「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1880年,白熾燈上市銷售,1890年,愛迪生已經將其各種業務組建成為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1891年,愛迪生的細燈絲、高真空白熾燈泡獲得專利。1892年,湯姆•休斯頓公司與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合並成立了通用電氣公司。開始了通用電氣在電氣領域長達一個世紀的統治地位。

麥克斯韋

麥克斯韋是19世紀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1831年11月13日生於蘇格蘭的愛丁堡,自幼聰穎,父親是個知識淵博的律師,使麥克斯韋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0歲時進入愛丁堡中學學習14歲就在愛丁堡皇家學會會刊上發表了一篇關於二次曲線作圖問題的論文,已顯露出出眾的才華。1847年進入愛丁堡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1850年轉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數學系學習,1854年以第二名的成績獲史密斯獎學金,畢業留校任職兩年。1856年在蘇格蘭阿伯丁的馬里沙耳任自然哲學教授。1860年到倫敦國王學院任自然哲學和天文學教授。1861年選為倫敦皇家學會會員。1865年春辭去教職回到家鄉系統地總結他的關於電磁學的研究成果,完成了電磁場理論的經典巨著《論電和磁》,並於1873年出版,1871年受聘為劍橋大學新設立的卡文迪什試驗物理學教授,負責籌建著名的卡文迪什實驗室,1874年建成後擔任這個實驗室的第一任主任,直到1879年11月5日在劍橋逝世。

畢升

畢升(?- 1051)中國古代發明家。北宋布衣,淮南路蘄州蘄水縣直河鄉(今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人。初為印刷鋪工人,專事手工印刷。他在印刷實踐中,深知雕版印刷的艱難,認真總結前人的經驗,在唐代發明雕版印刷術的基礎上,宋仁宗慶歷年間(1041-1048年),平民畢升創造了活字印刷術。這是中國對於世界文明的發展所作出的又一偉大貢獻。

第一名:萊昂納多·達·芬奇(義大利)
最著名的發明:計算器
提到達·芬奇和他的發明時,你最好問這樣的問題:「什麼東西不是他發明的?」因為他發明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達·芬奇的工作日誌里繪有許多東西的設計圖,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計算器的設計。試想如果缺少簡單的復雜的數學運算,那科學將會是什麼樣子。
達·芬奇堪稱文藝復興開山鼻祖,他能畫(比如傑作《蒙娜麗莎》),能雕塑,也能發明。他那至今令全世界著迷的日記,描繪勾勒了從人體到直升機和坦克的很多事物。

最酷的事實:達·芬奇日記長達13000多頁,至今仍在影響科學研究。2005年,一名英國外科醫生還利用達·芬奇設計的方法做心臟修復手術,這件事情本身就讓人吃驚,你若知道達·芬奇當時連人體循環系統工作機理的一點概念都沒有時,那簡直就是驚詫了。

第二名:尼古拉·特斯拉(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無線電

雖然尼古拉·特斯拉生前沒有因此得到認可,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最終還是肯定了他的專利申請,確認是他而不是馬可尼發明了無線電。

特斯拉也許就是為標新立異而生的。雖然他發明的一種稱做「交流電」的輸電方法應用至今,其實他研究的焦點集中於電的理論應用(遺憾的是許多研究成果仍停留在繪圖板上)。就是這個總是自己製作實驗設備(比如用來聚集電能的著名的特斯拉線圈)的特斯拉,提出了范圍涉及從X射線到地震儀的一系列觀點。

最酷的事實:特斯拉直到生命快要結束時還在研究一種致命射線。他的觀點聽起來有點象科幻故事,美國聯邦調查局確實也看不出什麼有趣的東西,結果胡佛總統只好下令將特斯拉的科研資料收走並宣布為「絕密」。

第三名:亞歷山德羅·伏特(義大利)

最著名的發明:電池

伏特雖然沒有發現電,但是他卻想出了一個可將電攜帶的好點子。要知道「伏特電池」可是現代電池的先驅。

伏特一生職業都在搞電的東西。早期他發明了起電盤(即一次充電單板電容),一年之後致力於封閉室燃氣點火發電實驗,在此過程中他發現了沼氣(甲烷),即今天家庭普遍使用的一種氣體。然而真正使其出名的卻是「伏特電池」,其實就是一堆鋅片和銅片交互排列,再加上兩種金屬片之間為增強導電性而浸了鹽水的布料而已。但就是這種粗陋的電池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金屬-化學組合生電的奧秘。

最酷的事實:1810年,拿破崙授予伏特伯爵稱號,以表彰這位偉大的義大利發明家。但榮譽並未就此打住,1881年,以其名字作為電壓的單位「伏特」。

第四名:亞歷山大·貝爾(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電話

「你能聽到我講話嗎?」
「是的!」
我們能聽到對方講話,多虧了亞歷山大·貝爾發明的電話。

現在有那麼多的電話提供商,但正是亞歷山大·貝爾的功勞造就了世界第一個(也是實力最強的)電話公司——貝爾電話公司。貝爾並不只是個單打一的奇才,他的研究思想涉及空調(實際上他在自己屋裡就搞了原始的空調系統)、水翼船及信息磁存概念(該概念導致生前從未見到的創新發明——電腦)等。

最酷的事實:亞歷山大·貝爾還是世界上第一個金屬探測器的發明者,他組裝這個裝置是為了發現美國總統詹姆士·加菲爾德體內的子彈。結果探測器倒是能工作,不過就是定不出子彈的位置,因為檢查時加菲爾德總統躺在了一張金屬架床上。

第五名:艾薩克·牛頓(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微積分

如果你費好大勁總算上完了高等數學課程,那你或許就不會是艾薩克·牛頓爵士的熱心崇拜者,因為你遇到的難題基本上就是他的錯——是他發明了微積分。

如果你現在學習物理,無論是談到重力問題(一個蘋果從樹上下落的故事,不管真假,確是一個有力的例證),還是光線和光學原理,你還得從艾薩克·牛頓爵士的研究成果開始。牛頓第一個提出「光是由粒子構成的」,這原理讓他研製出了反射望遠鏡(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此外,牛頓還在聲、熱原理研究方面作出了貢獻。

最酷的事實:人們很容易認為科學家就是一群不問世事的實驗室「耗子」,不過牛頓是個例外:他曾給英格蘭國王當了將近兩年的法官,干著處決假幣偽造者的買賣。他這段法律生涯快結束的時候,手下還有10個待處決的罪犯。

第六名:霍華德·休斯(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改進飛機設計

霍華德·休斯並沒有發明飛機,他作為「環球航空公司(TWA)之父」主要寫了些關於航空公司的書籍。如今環球航空公司雖已成歷史,但航空旅遊業多虧有了霍華德·休斯才興旺發達。

他曾經對客機提出了一系列的創新設計。比如他重新設計了「H-1」,使可收放式起落架、連桿和連接件等收進機體內部,從而減小了飛行中的空氣阻力。這種創新改進對二戰時期的一系列戰斗機設計都有影響。

說霍華德·休斯是個怪人那是貶損他。他可是出身於著名發明家之家,其父親老休斯發明的油井鑽頭可讓採油設備採到了以前人們接觸不到的資源。霍華德·休斯晚年低調隱居,在年輕風光之時卻是征服航空界和好萊塢的大人物。無論是開發水陸兩棲飛機,還是幽會好萊塢紅星凱瑟琳·赫本或貝蒂·戴維斯,他總是那樣我行我素。

最酷的事實:1972年,休斯受雇於美國中情局,為中情局的一次行動打掩護。這次代號為「珍妮佛計劃」的行動,目的是打撈在夏威夷海域沉沒的蘇聯潛艇。這次行動的效果有限。1975年,一名強盜搞走了休斯的一些秘密資料,將其與中情局的瓜葛抖了出來。

第七名: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雙焦距眼鏡

我們都知道閱讀是根本,但看卻是讀的先決條件。多虧了本傑明·富蘭克林發明的雙焦距眼鏡,即使視力低於20/20的人也能瀏覽網站的網頁。在寫作《可憐的理查得編年史》,幫美國贏得法國的承認(此舉可是扭轉了美國革命的形勢)和到處對女人大獻殷勤的當空兒,富蘭克林還是對科學做出了相當重要的貢獻。我們許多人或許記得社會研究課程里描繪他在暴風雨中放風箏的畫面。這個實驗讓富蘭克林了解到許多電的知識,也給我們帶來了避雷針。

最酷的事實:發明家和「種馬」(愛對女人大獻殷勤的男人)往往不會扯到同一個人身上,但本傑明·富蘭克林卻是個例外。他是他那個時代最能對女人大獻殷勤的男人,而且他在法國女人中的好人緣也確實有利於美國事業。

第八名:詹姆斯·瓦特(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改進型蒸汽機

今天我們是不會把蒸汽當作主要能源了,可回到工業革命早期,蒸汽卻是大出風頭的時候。詹姆斯·瓦特花了大量時間改進蒸汽機,驅動世界向前進步。

瓦特雖沒有發明蒸汽機,但卻能讓蒸汽機為人工作。事實上,正是瓦特的創新改進使世界發生了從農業為主到工業為主的重大轉變。除對動力和機器做出如此大貢獻外,瓦特還發明了旋轉機和一種可自動調整機器轉速的被稱作「飛球」的裝置。

最酷的事實:功率的單位「瓦特」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一直被公認為是世界最偉大工程師。

第九名:約翰內斯·古騰堡(德國)
最著名的發明:現代印刷術

約翰內斯·古騰堡要把所有的小東西拼湊一起,做成了一台活字印刷機。在你意識到他的印刷術可能會掀起一場信息革命這樣的事實之前,你覺得他的想法似乎有點不那麼偉大。

我們誰也不知道《聖經》出自何人之手,但知道其出版發行者的名字:古騰堡。沒錯,此前中國人活字印刷已用了幾百年,但古騰堡是第一個將字印成書籍出版,而不是絲帛書。這項創新使范圍更廣的人能夠接觸到知識,從而催生了「啟蒙時代」。古騰堡作為發明家數一數二,但作為一名商人卻是倒霉蛋。他的印刷術改變了世界,但這並沒有讓他發財,而且在一場狀告自己出資人的官司中,他連這項技術的發明權也丟掉了。

最酷的事實:在債務纏身的困境中,古騰堡靠給美因茨大主教「打工」艱難度過晚年,大主教給他提供食宿,以幫他戒掉嗜飲惡習。

第十名:托馬斯·愛迪生(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燈泡

再沒有比燈泡更能代表創新的發明了。事實上,愛迪生的發明對世界造成如此深遠的影響,以至於被戲稱為所有偉大思想的象徵。

人們一想到愛迪生很容易把目光聚到燈泡上(他實際改進並使之可行的一個發明設計),其實他真正的意圖是給燈泡通電讓其發光。1882年,愛迪生創建了世界第一個輸電公司,將電送往曼哈頓區的59家消費者。在JP摩根和范德爾比特家族財團的支持下,愛迪生也利用自己的知識給世界提供了早期版本的股票機。

最酷的事實:愛迪生的晚年迷上了一種流行的時尚節食法,即每3小時只喝1品脫牛奶。好在愛迪生沒有將他的知識用在人體生命科學領域。

③ 任選一個股票,通過基本面和技術面兩個方面的綜合分析,預測其中期(或短期)的走勢

一、 煙台氨綸基本信息 煙台氨綸2010年第三季度基本信息:
總股本: 26104.00萬股
流通A股: 15912.37萬股
2011年06月27日1.02億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上市後,股本全流通。
2010年三季度每股收益: 0.720元
2010年三季度每股凈資產: 6.287元
2010年三季度每股公積金: 2.036元
2010年三季度凈資產收益率三: 11.44%
2010年三季度資產負債率: 12.44%
煙台氨綸是我國首家氨綸生產企業,是我國氨綸及芳綸行業龍頭。截止到2010年9月,該公司的氨綸生產能力為2.2萬噸,間位芳綸1313生產能力為4600噸;2010年底將有5000噸醫用氨綸投產;2011年二季度將有7000噸舒適氨綸投產,1000噸對位芳綸投產。到2011年中期,煙台氨綸將形成年產氨綸3.4萬噸、間位芳綸4600噸、對位芳綸1000噸的成產規模。
最新出台的《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指出,「大力發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種玻璃、功能陶瓷、半導體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積極發展高品質特殊鋼、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進結構材料。提升碳纖維、芳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發展水平。開展納米、超導、智能等共性基礎材料研究。」這里的芳綸就是間位芳綸和對位芳綸的統稱。
想要了解煙台氨綸這個股票,首先要了解一下間位芳綸和對位芳綸。
1,間位芳綸,又稱為芳綸1313,一種有機耐高溫纖維,廣泛應用於特種防護服和高溫過濾材料等領域。
(1) 特種防護服
間位芳綸屬於永久阻燃纖維,它的阻燃性是建立在內部分子結構之上的固有特性,不會因反復洗滌而降低,並且無毒無害,完全符合綠色環保要求。間位芳綸最優異的特性就是遇火不燃燒、不滴熔、沒有燃燒後粘結皮膚的弊端。尤其在突遇900℃—1500℃的強溫時,布面會迅速碳化並增厚,形成一種特有的絕熱屏障,防火效果十分突出。
間位芳綸還是一種柔性高分子材料,纖維柔軟蓬鬆,耐磨耐用,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可製成消防戰斗服、防化作戰服、飛行服及爐前工作服、電焊工作服、均壓服、防輻射工作服、化學防護服、高壓屏蔽服等一系列防護服裝,廣泛用於航空、航天、軍服、消防、石化、電氣、燃氣、冶金、賽車等特殊領域。在發達國家,工商、稅務、海關、衛生檢疫等部門的工作人員普遍裝備有間位芳綸制服。間位芳綸還被大量用作賓館紡織品、救生通道、家用防火裝飾品、熨衣板覆面、廚房手套以及保護老人兒童的難燃睡衣等,為人們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2)高溫過濾材料
特殊的化學結構賦予間位芳綸優無可比擬的長期耐高溫性、優異的耐腐蝕性和尺寸穩定性,使它在耐高溫過濾材料領域占據了主導地位。現在,該公司芳綸濾材(包括長絲濾布、長短紗交織濾布、短纖濾布、針刺濾布,可單獨使用或混合使用)已廣泛用於化工廠、火電廠、碳黑廠、水泥廠、石灰廠、煉焦廠、冶煉廠、瀝青廠、噴漆廠以及電弧爐、油鍋爐、焚化爐的高溫煙道和熱空氣過濾,既能有效除塵,又能抵抗有害煙霧的化學侵蝕,並且有助於貴重金屬的回收。
2,對位芳綸:又稱為芳綸1414,一種具有高強度高模量的特點,素有高分子材料中的「百變金剛」,主要應用於個體防護、防彈裝甲、力學橡膠製品(MRG)、高強纜繩、石棉替代品。
芳綸1414 是當今世界高性能纖維材料的代表,具有高強度、高彈性模量和耐熱等特點,在軍工、航天、工業、IT 等行業都具有重要的應用。芳綸不僅是重要的戰略物資,而且也成為具有戰略意義的民用物資。
隨著傳統能源價格上漲和節能、環保的要求,輕量汽車子午胎用簾子布和剎車片的需求正在興起,僅法國米其林公司就興建了大型KEVLAR子午胎生產線,年需求該纖維為1,000噸,而日本用於子午胎的對位芳綸及其共聚纖維的年需求量已超過1,000噸,預計今後其年需求量將以超過10%的速度增長。
隨著通信業的發展,光纜的需求量很大,進入新世紀後用於該領域的對位芳綸纖維的需求量猛增一倍以上,2001年隨世界IT產業的下滑,我國也受到一定的影響,目前,對位芳綸纖維在該領域的需求開始恢復至正常狀態。
防彈防護用品(防彈衣和防彈板)的需求自「9.11」事件一年後的需求量增長較快。
隨著我國能源工業的發展,用對位芳綸纖維增強橡膠及熱塑性樹脂作為石油及液化天然氣的耐高壓輸送管線將有所發展,主要應用於海底及丘陵地帶等。
在航天和國防領域,主要用於直升飛機部件、降落傘材、坦克和裝甲的芳綸布幅和鋼板、步兵戰車及供應戰車的防彈材料、水陸兩棲裝甲、海底聲納裝置、軍艦防彈指揮艙,火箭和導彈的發動機殼體等。密封材料和摩擦材料的需求則呈現穩步攀升的勢頭,增強橡膠及復合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大。
目前煙台氨綸的間位芳綸產能全國第一,世界第二;對位芳綸預計2011年6月投產,對位芳綸的投產將打破打破美國杜邦、日本帝人的壟斷,填補國內空白,意義非凡。
二、 煙台氨綸經營業務分析 1、氨綸業務分析 氨綸屬於周期性產品,資本密集型行業。價格周期一般在4年左右,新增產能需要一定建設周期,現有企業擴產完成時間在1~2年,新進入者則需要2年以上,因此,由產能建設、投產周期演變為行業周期。
本世紀以來,我國氨綸市場需求的較快增長:2003年、2004年氨綸的高盈利導致氨綸企業大規模的產能擴張,其中2005年投放產能較大,行業由產能不足向產能過剩轉變。過剩產能對價格造成了較大的打壓,最終導致了2005年氨綸價格大跌,全行業處於虧損或微利狀態。2006年開始,氨綸價格開始從底部逐漸回升使得行業的利潤水平開始上升,行內優勢企業開始扭虧為盈。2007年開始氨綸價格延續上年趨勢不斷攀升,使氨綸行業獲得了歷史上最佳盈利水平,2007年初價格達到每噸近10萬元的歷史高位。2007年氨綸高盈利吸引產能再一次快速擴張,加上2008年下半年開始的金融危機,導致2009年全行業再次處於虧損或微利狀態,氨綸價格一路下滑至2009年4.1萬元每噸的新低。2009年部分企業停產,2010年由於經濟復甦,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氨綸價格有所回升。2010年1-11月氨綸4D價格維持在每噸55000元左右,而由於9月份棉花大漲,到2010年11月22日,氨綸4D產品價格漲至75000元左右一噸。
截止到2010年年底,我國氨綸產能為36.5萬噸,處於供大於求的局面。(截止到2009年年底,我國氨綸產能為34萬噸,09年投產產能極其有限,2010年底前氨綸行業已知擴產項目僅英威達7000噸/年、友利控股12000噸/年,煙台氨綸5000噸醫用氨綸。)
2、芳綸業務分析 2004年煙台氨綸第一個在國內實現芳綸產業化。目前我國芳綸1313生產企業有三家:分別為煙台氨綸、廣東新會彩艷、上海聖歐集團,芳綸年總產量為7600噸,其中煙台氨綸4600噸、廣東新會彩艷1000噸、上海聖歐集團2000噸。
芳綸銷售價格比較穩定,2004年上市基本保持在每噸13-14 萬,2008年曾經一度達到每噸17-18萬。目前受金融危機影響,國際市場萎縮較為嚴重,價格下降至每噸13-14萬元/噸,降幅不大,而且毛利率仍保持較好水平。
3、煙台氨綸經營分析 煙台氨綸主營氨綸和芳綸兩大產品。截至到2010年11月,該企業的氨綸年生產能力為24000噸,芳綸年生產能力為4600噸。2010年1-9月份,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94億元、營業利潤2.46億元、凈利潤1.88億元。
煙台氨綸年銷售額隨著氨綸產品價格的變化而變化。2007年氨綸產品價格達到最高時,公司銷售額也達到最高;2008年氨綸產品價格逐步回落,公司銷售額逐步下滑;2009年氨綸產品價格達到最低時候,公司銷售額下滑到上市以來最低;2010年氨綸價格逐步恢復,公司的銷售額也隨之逐步上升。 煙台氨綸一直積極發展產品差異化戰略,結合自身技術優勢和未來產業發展趨勢,逐步調整現有產品結構,加大對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力度。2000年以來重點開發差別化氨綸纖維、芳綸1313、芳綸1414等高端產品,一直保持高端產品行業龍頭的地位。2008年煙台氨綸上市,募集資金用於服裝用間位芳綸和芳綸1414產業化項目上,加大了對高端產品的投資。

三、 煙台氨綸2011業務預測 1)煙台氨綸2011年產能分析 2011年年初,煙台氨綸將形成27000噸氨綸、4600噸間位芳綸生產能力;二季度末將有7000噸舒適氨綸、1000噸對位芳綸投產。到2011年中期,煙台氨綸將形成年產氨綸34000萬噸,間位芳綸4600噸,對位芳綸1000噸的成產規模。
2)2011年氨綸價格分析 2009年二季度氨綸跌至每噸4.1萬元後逐步回升,2010年1-11月保持在每噸5-5.5萬元,2010年11月漲至每噸7.5萬元。由於2011年有大量氨綸的產能投產,預計會對氨綸價格產生很大沖擊,考慮到通貨膨脹、原材料漲價等因素,我們預測2011年氨綸價格將會維持在每噸5.5-7.5萬元,並呈現出前高後低的走勢。
3)2011年芳綸價格分析 芳綸1313由於國際市場剛剛處於復甦階段,考慮到通貨膨脹、原材料漲價等因素,我們預測2011年氨綸價格將會維持在每噸14-15萬元。
芳綸1414目前國際市場價格每噸25-30萬元,我們預測2011年芳綸1414維持目前價格。
4)2011年煙台氨綸收益預測 2011年上半年每股收益 1.1元
2011年全年每股收益2.24元(同比增長超過100%)
2012年全年每股收益2.55元(同比增長13.8%)
四、 煙台氨綸2011投資策略 根據我們的分析和預測,煙台氨綸2011年業績會大幅上漲。上半年氨綸產品處於高價位時,會給煙台氨綸上半年業績帶來高增長;下半年由於整個氨綸行業的產能擴張,會導致氨綸價格下滑,但是由於產能的提升和芳綸1414的投產,煙台氨綸將會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
因此,2011年將是煙台氨綸股價快速拉升的年份,目標價50元以上。如果市場行情配合氨綸漲價以及芳綸1414投產題材的炒作,目標價甚至可能突破60元以上。

④ ADI公司發展史,NI公司, Inter公司發展史。。。。

Analog Device Inc. ,即「亞德諾半導體技術公司」,另一譯名是 「美國模擬器件公司」
亞德諾半導體技術公司(Analog Devices, Inc. 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ADI)自從1965年創建以來到2005年經歷了悠久歷史變遷,取得了輝煌業績,樹立起成立40周年的里程碑。回顧ADI公司的成功歷程——從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一座公寓大樓地下室的簡陋實驗室開始起步——經過40多年的努力,發展成全世界特許半導體行業中最卓越的供應商之一。
ADI將創新、業績和卓越作為企業的文化支柱,並基此成長為該技術領域最持久高速增長的企業之一。ADI公司是業界廣泛認可的數據轉換和信號處理技術全球領先的供應商,擁有遍布世界各地的60,000客戶,涵蓋了全部類型的電子設備製造商。作為領先業界40多年的高性能模擬集成電路(IC)製造商,ADI的產品廣泛用於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處理領域。公司總部設在美國馬薩諸塞州諾伍德市,設計和製造基地遍布全球。ADI公司的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並被納入標准普爾500指數(S&P 500 Index )。
ADI生產的數字信號處理晶元(DSP:Digital Singal Processor),代表系列有 ADSP Sharc 211xx (低端領域),ADSP TigerSharc 101,201,....(高端領域),ADSP Blackfin 系列(消費電子領域).
ADSP與另外一個著名的德州儀器(TI: Texas Instrument)生產的晶元特點相比較,具有浮點運算強,SIMD(單指令多數據)編程的優勢, 比較新的Blackfin系列比同一級別TI產品功耗低.缺點是ADSP不如TI的C語言編譯優化好.TI已經普及了C語言的編程,而AD晶元的性能發揮比較依賴程序員的編程水平.ADSP的Linkport數據傳輸能力強是一大特色,但是使用起來不夠穩定,調試難度大.
ADI提供的Visual DSP ++2.0, 3.0, 4.0, 4.5 ,5.0編程環境,可以支持軟體人員開發調試.
http://ke..com/view/471819.htm
美國國家儀器公司(NI)幫助測試、控制、設計領域的工程師與科學家解決了從設計、原型到發布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挑戰。通過現成可用的軟體,如LabVIEW, 以及高性價比的模塊化硬體,NI幫助各領域的工程師不斷創新,在縮短產品問世時間的同時有效降低開發成本。如今,NI為遍布全球各地的30,000家不同的客戶提供多種應用選擇。NI總部設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奧斯汀市,在40個國家中設有分支機構,共擁有5,200多名員工。在過去連續十二年裡,《財富》雜志評選NI為全美最適合工作的100家公司之一。作為最大的海外分支機構之一,NI中國擁有完善的產品銷售、技術支持、售後服務和強大的研發團隊。
20世紀70年代初期,詹姆斯·楚查德博士、比爾·諾林和傑夫·科多斯基三個年輕人在得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應用研究實驗室中工作。因為從事對美國海軍項目的研究,這些人使用了早期的計算機技術來收集和分析數據。當時數據收集方法的低效使他們十分沮喪,於是他們決定創造一種新產品,來使他們的任務變得輕松。 1976年,在詹姆斯·楚查德家的車庫里,三個小夥子建立了一家公司。
最初公司命名時曾有過「長角牛儀器」、「得克薩斯數據」等創意,但提交申請時均遭到拒絕,於是最終採用了如今的名稱:「國家儀器」。
公司成立後,從Interfirst銀行貸款一萬美元並購置了一台PDP-11小型計算機。設置和建造GPIB介面是公司接手的第一個項目,第一個成功的訂單則是向位於聖安東尼奧的凱利空軍基地推銷而得的。由於三人受聘於學校,所以在1977年他們僱傭了第一位全職人員來負責訂單、賬單與客戶服務。隨著公司交易額的擴大,1978年,他們搬到了一個56平方米的辦公室內。
1980年,三人從學校辭去工作全職投入公司的發展,公司也搬到了一個擁有500平方米的辦公室內。為了幫助創收,公司接手了許多特別項目,包括油泵信用卡系統和美國海軍聲納測試所需的波形發生器。到1981年,該公司已達成100萬美元的銷售大關,因此他們1982年遷移到擁有1000平方米的一間更大的辦公室。
1986年,LabVIEW這一基於蘋果機環境下的著名圖形開發系統推出。這款軟體使工程師和科學家們可以生動的採用「電線」等圖形進行編程,而非像之前一樣基於代碼來輸入文字。通過人們更直觀的使用和框架結構的減少,生產力得以大大提高,這使得LabVIEW一經發布便大受歡迎。次年,基於DOS環境的LabVIEW新版本LabWindows發布。伴隨著這如今已成為旗艦產品的面市,NI提出了「軟體就是儀器」的口號,開辟了虛擬儀器這一全新的概念。
此時的美國國家儀器公司已經擁有了100名員工,為了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員工的每一份成就都會得到贊譽。在1987年,公司決定直接銷售產品而非繼續通過代理,於是在日本東京開設了第一家國際分公司。
1990年公司挪到了奧斯汀湖畔的一棟建築里,並於1991年將其購置。因緊鄰當地一座橋,又稱為「硅丘橋點」("Silicon Hills = Bridge Point.")。1991年,公司通過LabVIEW獲得了第一份專利。其後,他們相繼發明了SCXI,LabWindows/CVI等,並開設了NI園區。
2002年,公司在匈牙利第二大城市德布勒森開設第一家海外工廠。
http://ke..com/view/5314752.htm
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NASDAQ:INTC,港交所:4335),總部位於美國加州,工程技術部和銷售部以及6個晶元製造工廠位於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英特爾的創始人Robert Noyce和Gordon Moore原本希望他們新公司的名稱為兩人名字的組合——Moore Noyce,但當他們去工商局登記時,卻發現這個名字已經被一家連鎖酒店搶先注冊。不得已,他們採取了「Integrated Electronics(集成電子)」兩個單詞的縮寫為公司名稱。現任經營高層是董事長克雷格·貝瑞特和總裁兼執行長保羅·歐德寧。
英特爾公司在隨著個人電腦普及,英特爾公司成為世界上最大設計和生產半導體的科技巨擘。為全球日益發展的計算機工業提供建築模塊,包括微處理器、晶元組、板卡、系統及軟體等。這些產品為標准計算機架構的組成部分。業界利用這些產品為最終用戶設計製造出先進的計算機。英特爾公司致力於在客戶機、伺服器、網路通訊、互聯網解決方案和互聯網服務方面為日益興起的全球互聯網經濟提供建築模塊。
具體研究領域包括音頻/視頻信號處理和基於PC的相關應用,以及可以推動未來微結構和下一代處理器設計的高級編譯技術和運行時刻系統研究。另外還有英特爾中國軟體實驗室、英特爾架構開發實驗室、英特爾互聯網交換架構實驗室、英特爾無線技術開發中心。除此之外,英特爾還與國內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如中國科學院計算所針對IA-64位編譯器進行了共同研究開發,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編輯本段
創辦起源

1955年,「晶體管之父」威廉·肖克利,離開貝爾實驗室創建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並吸引了許多才華橫溢的年輕科學家加入,但很快,肖克利的管理方法和怪異行為引起員工的不滿。其中被肖克利稱為八叛逆的羅伯特·諾伊斯、戈登·摩爾、朱利亞斯·布蘭克、尤金·克萊爾、金·赫爾尼、傑·拉斯特、謝爾頓·羅伯茨和維克多·格里尼克,聯合辭職並於1957年10月共同創辦了仙童半導體公司。安迪·葛洛夫於1963年在戈登·摩爾的邀請下加入了仙童半導體公司。
由於仙童半導體快速發展,導致內部組織管理與產品問題日亦失衡。1968年7月仙童半導體其中兩位共同創辦人羅伯特·諾宜斯、戈登·摩爾請辭,並於7月16日,以集成電路之名(integrated electronics)共同創辦Intel公司。而安迪·葛洛夫也自願跟隨戈登·摩爾的腳步,成為英特爾公司第3位員工。
在安迪·葛洛夫的口述自傳中表示,如果以他是公司第3位員工的角度來看,他是「英特爾創辦人之一」。但若以所有權來說,因未受邀1美元價格購股,而是以首位自願加入員工。
微處理器發展史
1971年:4004微處理器
4004處理器是英特爾的第一款微處理器。這一突破性的重大發明不僅成為Busicom計算器強勁的動力之源,更打開了讓機器設備象個人電腦一樣可嵌入智能的未來之路。
1972年:8008微處理器
8008處理器擁有相當於4004處理器兩倍的處理能力。《無線電電子學》雜志1974年的一篇文章曾提及一種採用了8008處理器的設備 Mark-8,它是首批為家用目的而製造的電腦之一——不過按照今天的標准,Mark-8既難於製造組裝,又不容易維護操作。
1974年:8080微處理器
世界上第一台個人電腦 Altair 採用了8080處理器作為大腦——據稱「Altair」 出自電視劇《星際迷航 Star Trek》,是片中企業號飛船的目標地之一。電腦愛好者們花395美元就能購買一台Altair。僅短短幾個月時間,這種電腦就銷售出了好幾萬台,創下歷史上首次個人電腦延期交貨的紀錄
1978年:8086-8088微處理器
英特爾與IBM 新個人電腦部門所進行的一次關鍵交易使8088處理器成為了IBM 新型主打產品IBM PC的大腦。8088的大獲成功使英特爾步入全球企業500強的行列,並被《財富》 雜志評為「70 年代最成功企業」之一。
1982年:286微處理器
英特爾286最初的名稱為80286,是英特爾第一款能夠運行所有為其前代產品編寫的軟體的處理器。這種強大的軟體兼容性亦成為英特爾微處理器家族的重要特點之一。在該產品發布後的6年裡,全世界共生產了大約1500萬台採用286處理器的個人電腦。
1985年:英特386?6?4 微處理器
英特爾386?6?4 微處理器擁有275,000個晶體管,是早期4004處理器的100多倍。該處理器是一款32位晶元,具有多任務處理能力,也就是說它可以同時運行多種程序。
1989年:英特爾486?6?4 DX CPU 微處理器
英特爾486?6?4 處理器從真正意義上表明用戶從依靠輸入命令運行電腦的年代進入了只需點擊即可操作的全新時代。史密森尼博物院國立美國歷史博物館的技術史學家David K. Allison回憶說,「我第一次擁有這樣一台彩色顯示電腦,並如此之快地在桌面進行我的排版工作。」英特爾486?6?4 處理器首次增加了一個內置的數學協處理器,將復雜的數學功能從中央處理器中分離出來,從而大幅度提高了計算速度。
1993年:英特爾奔騰(Pentium)處理器
英特爾奔騰處理器能夠讓電腦更加輕松地整合「真實世界」 中的數據(如講話、聲音、筆跡和圖片)。通過漫畫和電視脫口秀節目宣傳的英特爾奔騰處理器,一經推出即迅速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
1995年:英特爾高能奔騰(Italium Pentium)處理器
於1995 年秋季發布的英特爾高能奔騰處理器設計用於支持32位伺服器和工作站應用,以及高速的電腦輔助設計、機械工程和科學計算等。每一枚英特爾高能奔騰處理器在封裝時都加入了一枚可以再次提升速度的二級高速緩存存儲晶元。強大的英特爾高能奔騰處理器擁有多達550萬個晶體管。不適應市場需要,過早夭折。
1997年:英特爾奔騰II(Pentium II)處理器
英特爾奔騰II 處理器擁有750萬個晶體管,並採用了英特爾MMX?6?4 技術,專門設計用於高效處理視頻、音頻和圖形數據。該產品採用了創新的單邊接觸卡盒(S.E.C)封裝,並整合了一枚高速緩存存儲晶元。有了這一晶元,個人電腦用戶就可以通過互聯網捕捉、編輯並與朋友和家人共享數字圖片;還可以對家庭電影進行編輯和添加文本、音樂或情景過渡;甚至可以使用視頻電話通過標準的電話線向互聯網發送視頻。
1998年:英特爾奔騰II至強(Xeon)處理器
英特爾奔騰II至強處理器設計用於滿足中高端伺服器和工作站的性能要求。遵照英特爾為特定市場提供專屬處理器產品的戰略,英特爾奔騰II至強處理器所擁有的技術創新專門設計用於工作站和伺服器執行所需的商業應用,如互聯網服務、企業數據存儲、數字內容創作以及電子和機械設計自動化等。基於該處理器的計算機系統可配置四或八枚處理器甚至更多。
1999年:英特爾賽揚(Celeron)處理器
作為英特爾面向具體市場開發產品這一戰略的繼續,英特爾賽揚處理器設計用於經濟型的個人電腦市場。該處理器為消費者提供了格外出色的性價比,並為游戲和教育軟體等應用提供了出色的性能。
1999年:英特爾奔騰III(Pentium III)處理器
英特爾奔騰III處理器的70條創新指令——網際網路數據流單指令序列擴展(Internet 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明顯增強了處理高級圖像、3D、音頻流、視頻和語音識別等應用所需的性能。該產品設計用於大幅提升互聯網體驗,讓用戶得以瀏覽逼真的網上博物館和商店,並下載高品質的視頻等。該處理器集成了950萬個晶體管,並採用了0.25微米技術。
1999年:英特爾奔騰III至強(Pentium III Xeon)處理器
英特爾奔騰III至強處理器在英特爾面向工作站和伺服器市場的產品基礎上進行了擴展,提供額外的性能以支持電子商務應用及高端商業計算。該處理器整合了英特爾奔騰III 處理器所擁有的70條SIMD 指令,使得多媒體和視頻流應用的性能顯著增強。並且英特爾奔騰III至強處理器所擁有的先進的高速緩存技術加速了信息從系統匯流排到處理器的傳輸,使性能獲得了大幅提升。該處理器設計用於多處理器配置的系統。
2000年:英特爾奔騰4(Pentium 4)處理器
基於英特爾奔騰4處理器的個人電腦用戶可以創作專業品質的電影;通過互聯網發送像電視一樣的視頻;使用實時視頻語音工具進行交流;實時渲染3D圖形;為MP3 播放器快速編碼音樂;在與互聯網進行連接的狀態下同時運行多個多媒體應用。該處理器最初推出時就擁有4200萬個晶體管和僅為0.18微米的電路線。英特爾首款微處理器4004的運行速率為108KHz,而現今的英特爾奔騰4處理器的初速率已經達到了1.5GHz,如果汽車的速度也能有同等提升的話,那麼從舊金山開車到紐約只需要13秒。
2001年:英特爾至強(Xeon)處理器
英特爾至強處理器的應用目標是那些即將出現的高性能和中端雙路工作站、以及雙路和多路配置的伺服器。該平台為客戶提供了一種兼具高性能和低價格優勢的全新操作系統和應用選擇。與基於英特爾奔騰III至強處理器的系統相比,採用英特爾至強處理器的工作站根據應用和配置的不同,其性能預計可提升30%到90%左右。該處理器基於英特爾NetBurst?6?4 架構,設計用於為視頻和音頻應用、高級互聯網技術及復雜3D圖形提供所需要的計算動力。
2001年:英特爾安騰(Itanium)處理器
英特爾安騰處理器是英特爾推出的64位處理器家族中的首款產品。該處理器是在基於英特爾簡明並行指令計算(EPIC)設計技術的全新架構之基礎上開發製造的,設計用於高端、企業級伺服器和工作站。該處理器能夠為要求最苛刻的企業和高性能計算應用(包括電子商務安全交易、大型資料庫、計算機輔助的機械工程以及精密的科學和工程計算)提供全球最出色的性能。
2002年:英特爾安騰2處理器(Itanium2) Intel Pentium 4 /Hyper Threading處理器
英特爾安騰2處理器是安騰處理器家族的第二位成員,同樣是一款企業用處理器。該處理器家族為數據密集程度最高、業務最關鍵和技術要求最高的計算應用提供英特爾架構的出色性能及規模經濟等優勢。該處理器能為資料庫、計算機輔助工程、網上交易安全等提供領先的性能。
英特爾推出新款Intel Pentium 4處理器內含創新的Hyper-Threading(HT)超執行緒技術。超執行緒技術打造出新等級的高效能桌上型計算機,能同時快速執行多項運算應用,或針對支持多重執行緒的軟體帶來更高的效能。超執行緒技術讓計算機效能增加25%。除了為桌上型計算機使用者提供超執行緒技術外,英特爾亦達成另一項計算 機里程碑,就是推出運作時脈達3.06GHz的Pentium 4處理器,是首款每秒執行30億個運算周期的商業微處理器,如此優異的性能要歸功於當時業界最先進的0.13微米製程技術,翌年,內建超執行緒技術的Intel Pentium4處理器時脈達到3.2GHz。
2003年:英特爾奔騰 M(Pentium M)/賽揚 M (Celeron M)處理器
英特爾奔騰M處理器,英特爾855晶元組家族以及英特爾PRO/無線2100網卡是英特爾迅馳?6?4 移動計算技術的三大組成部分。英特爾迅馳移動計算技術專門設計用於攜帶型計算,具有內建的無線區域網能力和突破性的創新移動性能。該處理器支持更耐久的電池使用時間,以及更輕更薄的筆記本電腦造形。
2005年:Intel Pentium D 處理器
首顆內含2個處理核心的Intel Pentium D處理器登場,正式揭開x86處理器多核心時代。(綽號膠水雙核,被別人這樣叫是有原因的,PD由於高頻低能噪音大,所以才有這個稱號)
2005年:Intel Core處理器
這是英特爾向酷睿架構邁進的第一步。但是,酷睿處理器並沒有採用酷睿架構,而是介於NetBurst和Core之間(第一個基於Core架構的處理器是酷睿2)。最初酷睿處理器是面向移動平台的,它是英特爾迅馳3的一個模塊,但是後來蘋果轉向英特爾平台後推出的台式機就是採用的酷睿處理器。
酷睿使雙核技術在移動平台上第一次得到實現。與後來的酷睿2類似,酷睿仍然有數個版本:Duo雙核版,Solo單核版。其中還有數個低電壓版型號以滿足對節電要求苛刻的用戶的要求。
2006年:Intel Core2 (酷睿2,俗稱「扣肉」)/ 賽揚Duo 處理器
Core微架構桌面/移動處理器:桌面處理器核心代號Conroe。將命名為Core 2 Duo/Extreme家族,其E6700 2.6GHz型號比先前推出之最強的Intel Pentium D 960(3.6GHz)處理器,在效能方面提升了40%,省電效率亦增加40%,Core 2 Duo處理器內含2.91億個晶體管。移動處理器核心代號Merom。是迅馳3.5和迅馳4的處理器模塊。當然這兩種酷睿2有區別,最主要的就是將FSB由667MHz/533MHz提升到了800MHz。
2007年:Intel 四核心伺服器用處理器
英特爾已經推出了若干四核台式機晶元,作為其雙核Quad和Extreme家族的組成部分。在伺服器領域,英特爾將在其低電壓3500和7300系列中交付使用不少於具有9個四核處理器的Xeons。
2007年:Intel QX9770四核至強45nm處理器
先進製程帶來的節能冷靜,HI-K的引進使CPU更加穩定。先進的SSE4.1指令集、快速除法器,卓越的執行效率,INTEL在處理器方面不斷領先
2008年:Intel Atom凌動處理器
低至0.6W的超低功耗處理器,帶給大家的是難以想像的節能與冷靜
未來:Intel Larrabee計劃
Larrabee核心是由1990年的P54C演變而來的,即第二款Pentium處理器,當然生產工藝已經進化到45nm,同時也加入了大量新技術,使其得以重新煥發青春。
Larrabee發布的時候將有32個IA核心(現在的樣品是16/24個),支持64位技術,並很可能會支持MMX指令集。事實上,Larrabee的指令集被稱為AVX(高級矢量指令集),整數512位,浮點1024位。Stiller估計Larrabee每Hz的理論單精度浮點性能為32Flops,也就是在2GHz下能超過2TFlops。
Intel TerraFlops 80核處理器
這里的「80核」只是一種概念,並不是說處理器正好擁有80個物理核心,而是指處理器擁有大量規模化並行處理能力的核心。TerraFlops處理器將擁有至少28個核心,不同的核心有不同的處理領域,整個處理器運算速度將達到每秒萬億次,相當於現在對普通用戶還遙不可及的超級計算機的速度。目前,TerraFlops計劃只接納商業和政府用戶,但是根據英特爾的計劃,個人用戶也會在將來使用上萬億次計算能力的多核處理器。
英特爾處理器核的特點在於具有稱之為「寬動態執行」的功能。更為重要的是,其工作功耗比為奔騰4提供處理能力的Netburst架構要低。「我們期望到今年底自頂向下百分之百地採用核微架構,」Otellini說,「今年全年,我們正以非常快的速度取代所有的產品,甚至以核微架構的變種滲透到奔騰處理器和賽揚處理器的領域。這就賦予我們在每一個領域的性能領先地位,並賦予我們高度的成本優勢。」
3月26日,英特爾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保羅·歐德寧在北京宣布:英特爾將投資25億美元在大連興建一座先進的300毫米晶圓製造廠。
2008年11月17日:英特爾發布core i7處理器
基於全新Nehalem架構的下一代桌面處理器將沿用「Core」(酷睿)名稱,命名為「Intel Core i7」系列,至尊版的名稱是「Intel Core i7 Extreme」系列。而同架構伺服器處理器將繼續延用「Xeon」名稱。
Intel Core i7是一款45nm原生四核處理器,處理器擁有8MB三級緩存,支持三通道DDR3內存。處理器採用LGA 1366針腳設計,支持第二代超線程技術,也就是處理器能以八線程運行。根據網上流傳的測試,同頻Core i7比Core 2 Quad性能要高出很多。
綜合之前的資料來看,英特爾首先會發布三款Intel Core i7處理器,頻率分別為3.2GHz、2.93GHz和2.66GHz,主頻為3.2GHz的屬於Intel Core i7 Extreme,處理器售價為999美元,當然這款頂級處理器面向的是發燒級用戶。而頻率較低的2.66GHz的定價為284美元,約合1940元人民幣,面向的是普通消費者。全新一代Core i7處理器將於2008第四季度推出。Intel於2008年11月18日發布了三款Core i7處理器,分別為Core i7 920、Core i7 940和Core i7 965。
core i7的能力在core2 extreme qx9770(3.2GHz)的三倍左右。IDF上,intel工作人員使用一顆core i7 3.2GHz處理器演示了CineBench R10多線程渲染,渲染開始後,四顆核心的八個線程同時開始工作,僅僅19秒鍾後完整的畫面就呈現在了屏幕上,得分超過45800。相比之下,core2 extreme qx9770 3.2GHz只能得到12000分左右,超頻到4.0GHz才勉強超過15000分,不到core i7的3分之一。
1. 基於Nehalem微架構
2. 2-8顆核心。
3. 內置三通道DDR3內存控制器。
4. 每顆核心獨享256KB二級緩存。
5. 8 MB共享三級緩存。
6. SSE 4.2指令集(七條新指令)。
7. 超線程技術。
8. Turbo mode(自動超頻)。
9. 微架構優化(支持64-bit模式的宏融合,提高環形數據流監測器性能,六個數據發射埠等等)
10. 提升預判單元性能,增加第二組分支照準緩存。
11. 第二組512路的TLB。
12. 對於非整的SSE指令提升性能。
13. 提升虛擬機性能(根據Intel官方數據顯示,Nehalem相對65nm Core 2在雙程虛擬潛伏上有60%的提升,而相對45nm Core 2產品提升了20%)
14. 新的QPI匯流排。
15. 新的能源管理單元。
16. 45nm製程,32nm製程產品隨後上線,代號Westmere。
17. 新的1366針腳介面。
Nehalem相當於65nm產品有著如下幾個最重要的新增功能。
1. SSE4.1指令集(47個新SSE指令)。
2. 深層休眠技術(C6級休眠,只在移動晶元上使用)。
3. 加強型Intel動態加速技術(只在移動晶元上使用)。
4. 快速Radix-16分頻器和Super Shuffle engine,加強FPU性能
5. 加強型虛擬技術,虛擬機之間交互性能提升25%-75%。
Nehalem的核心部分比Core微架構改進了以下部分:
Cache設計:採用三級全內含式Cache設計,L1的設計與Core微架構一樣;L2採用超低延遲的設計,每個核心各擁有256KB的L2 Cache;L3則是採用共享式設計,被片上所有核心共享使用。
集成了內存控制器(IMC):內存控制器從北橋晶元組上轉移到CPU片上,支持三通道DDR3內存,內存讀取延遲大幅減少,內存帶寬則大幅提升,最多可達三倍。
快速通道互聯(QPI):取代前端匯流排(FSB)的一種點到點連接技術,20位寬的QPI連接其帶寬可達驚人的每秒25.6GB,遠超過原來的FSB。QPI最初能夠發放異彩的是支持多個處理器的伺服器平台,QPI可以用於多處理器之間的互聯。
Nehalem的核心部分比Core微架構新增加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New SSE4.2Instructions (新增加SSE4.2指令)
Turbo Mode (內核加速模式)
Improved Lock Support (改進的鎖定支持)
Additional Caching Hierarchy (新的緩存層次體系)
Deeper Buffers (更深的緩沖)
Improved Loop Streaming (改進的循環流)
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 (同步多線程)
Faster Virtualization (更快的虛擬化)
Better Branch Prediction (更好的分支預測)
2009年第四季度
Clarkdale將於今年第四季度推出,LGA1156介面,雙核心四線程。它不但將是Intel(以及整個業界)的第一款32nm工藝晶元,也會是首次集成圖形核心的處理器。與之對應的移動版本Arrandale採用類似的架構,只不過要到明年才會發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Clarkdale上只有處理器部分才是32nm工藝,同一基片上的獨立圖形核心(以及雙通道DDR3內存控制器)仍是45nm。
2010年八核處理器的誕生
2010年3月30日,Intel公司宣布推出Intel至強處理器7500系列,該系列處理器可用於構建從雙路到最高256路的伺服器系統。
晶元

http://ke..com/view/2396.htm

⑤ 聲納還是聲吶

聲吶也作聲納,是英文縮寫「SONAR」的中文音譯(中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規范譯名為 聲吶 ),其全稱為:Sound Navigation And Ranging(聲音導航與測距)。

是利用聲波在水中的傳播和反射特性,通過電聲轉換和信息處理進行導航和測距的技術,也指利用這種技術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存在、位置、性質、運動方向等)和通訊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最廣泛、最重要的一種裝置,有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類型。

發展沿革

聲吶是一種聲學探測設備,主動式聲吶是在英國首先投入使用的,不過英國人把這種設備稱為"ASDIC"(潛艇探測器)。

由於電磁波在水中衰減的速率非常的高,無法做為偵測的訊號來源,因此以聲波探測水面下的人造物體成為運用最廣泛的手段。

無論是潛艇或者是水面船隻,都利用這項技術的衍生系統,探測水底下的物體,或者是以其作為導航的依據。作遠距離傳輸的能量形式。於是探測水下目標的技術——聲吶技術便應運而生。

聲吶是各國海軍進行水下監視使用的主要技術,用於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分類、定位和跟蹤;進行水下通信和導航,保障艦艇和反潛飛機的戰術機動和水中武器的使用。此外,聲吶技術還廣泛用於魚雷制導、水雷引信,以及魚群探測、海洋石油勘探、船舶導航、水下作業、水文測量和海底地質地貌的勘測等。

和許多科學技術的發展一樣,社會的需要和科技的進步促進了聲吶技術的發展。俄羅斯海軍專門將一艘核子K-403號潛艇改成聲吶測試用艇,可見其重視程度。

⑥ 300810東方財富股吧

東方財富股吧(300810)股吧是專業的股票論壇社區,股民朋友可以在這里暢所欲言,分析討論股票名的最新動態。
1.所屬板塊北京板塊 創業板綜 高送轉 海工裝備 軍工 軟體開發
2.經營范圍技術開發、技術推廣、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數據處理(數據處理中的銀行卡中心、PUE值在1.5以上的雲計算數據中心除外);軟體開發;基礎軟體服務;應用軟體服務;電子信息設備、雷達、通信設備、超聲波探測搜索設備的研發、製造及系統集成;計算機系統集成;銷售計算機、軟體及輔助設備、電子產品、模擬訓練產品、機械設備、通訊設備;檢驗檢測服務;認證服務。
3.聲納領域相關產品主要為客戶提供信號處理平台、聲納系統、水聲大數據與模擬系統、無人探測系統等聲納領域相關產品。
拓展資料
1.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公司所屬行業為「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行業代碼I65)。
2.優質的客戶資源國家特種電子信息行業的用戶對配套產品的安全可靠性、一致性要求尤其嚴格。特種裝備一旦應用,即融入了相應的裝備或設計體系,為保證體系的安全和完整,保持性能的延續和穩定,最終用戶不會輕易更換其主要裝備的配套產品,並在其後續的產品日常維護與維修、技術改進和升級、更新換代、備件采購中對該產品的供應商存在一定的技術和產品依賴,形成「科研、購置、維修一體化」的裝備供應體系。
3.聲納系統技術整體解決方案公司擁有聲納領域的核心技術,憑借強大的產品技術研發體系、豐富的水聲裝備實踐經驗,能根據不同類型客戶對產品性能和技術上的使用要求,對產品進行定製化設計、研發、生產,可准確、及時滿足客戶的各類產品需求,公司已具備提供各型聲納系統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
4.技術研發優勢發行人在信號處理平台及多型聲納系統領域具備較大技術優勢。在信號處理平台及聲納系統領域,發行人通過競爭擇優程序,成為最終用戶聲納裝備強制採用的標准信號處理平台僅有的兩家供應商之一。在聲納系統領域,發行人突破矢量水聽器開發及矢量水聽器成陣技術,向下遊客戶交付矢量陣聲納系統並確認收入。
5.自願鎖定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個月內,不轉讓或者委託他人管理本次發行前本人直接及間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購本人直接及間接持有的該部分股份。

⑦ 特斯拉成全球市值最高車企,國產全新飛度上市時間確定

新車動態:哈弗官方公布了旗下全新SUV車型B06的正式定名為——哈弗大狗;國產的全新廣汽本田飛度官圖正式發布,新車共推出運動版和跨界版兩個版本;有媒體報道稱,寶馬旗下定位中型SUV的寶馬iX3已經在沈陽工廠進入試生產階段;北京現代全新(第十代)索納塔將於7月22日正式上市;紅旗將攜帶H9、S9、E-HS9(紅旗E115)三款車型,參展長春車展。
行業動態:美國當地時間6月10日上午,特斯拉股票已突破1000美元/股,總市值達到1863億美元,中保研也完成了國產特斯拉Model 3車型的全部測試評價工作;賓利將展開一項名為「Beyond100」的重組計劃,電動化是其中核心內容;騰訊車聯與泊知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解決城市停車難的問題;特斯拉推出了一項新功能——「汽車訪問」,意圖打造共享汽車藍圖。
01
美國當地時間6月10日上午,特斯拉股票已突破1000美元/股,總市值達到1863億美元,超過豐田汽車的總市值1788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公司。美股顯示,美國當地時間6月10日上午,特斯拉股票在開市不久後漲幅超過6.5%,單股股價超過1000美元,總市值達到1863億美元。同時間,豐田汽車單股股價為130.57美元,總市值為1788億美元。
——這下,馬斯克又該興奮得跳舞了。
02
目前,哈弗官方正式公布了旗下全新SUV車型B06的正式定名為——哈弗大狗。據悉,新車基於哈弗全新整車平台打造,並由前路虎設計總監、現長城汽車全球設計總監兼副總裁菲爾·西蒙斯操刀設計,整體造型十分野性。哈弗大狗將獨立於目前在售的F、H、M系列,或將主打硬派越野市場,並於第三季度上市銷售。動力方面,新車未來將搭載2.0T或1.5T兩款發動機供消費者選擇,其中2.0T將提供四驅車型(提供後差速鎖配置選擇),同時新車將提供六種駕駛模式經濟/標准/運動/沙地/泥地/雪地。
——哈弗大狗......這名字看似隨意,實際上是真隨意!但這樣命名也好,至少市場已經記住這款新車了。
03
6月10日,國產的全新廣汽本田飛度官圖正式發布,新車共推出運動版和跨界版兩個版本。作為換代車型,整車採用了全新的設計語言,一改此前的硬朗設計,看上去更加萌態可掬。相比於海外版本,運動版車型外觀上存在一些差異,跨界版車型則與海外版飛度Crosstar車型保持一致,新車將於7月份開啟預售,並於8月份正式上市。在安全配置方面,新車使用了最新的Honda SENSING系統,通過車頭的廣角攝像頭+八個安裝在車輛前後的聲納感測器,為駕駛員提供安全的駕駛體驗。動力方面,全新國產飛度將搭載代號L15BU的1.5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131馬力(96千瓦)。值得注意的是,海外版將推出混動版車型,但目前國產版車型暫未有進一步信息。
——雖然超跑飛度在大眼睛加持下變萌了,部分消費者並不滿意,但是不得不承認它比現售的版本更精緻,同時沿用了1.5L發動機後,「超跑」的本質還是未變。
04
近期,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管理中心(中保研)完成了2019年第二批第15款車型——國產特斯拉Model 3車型的全部測試評價工作,並於當日正式發布了該車型的測試評價結果。特斯拉Model 3在代表低速碰撞下維修費用經濟性的「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項目獲得一般評價(M),在車內成員安全指數上獲得了優秀(G),而在車外行人安全指數獲得良好(A),車輛輔助安全指數上獲得了優秀(G),距離「3G」的成績僅有車外行人安全指數未達標。
——許多自主品牌都能在中保研拿下3G的成績,而大家認為安全的車型卻並未達成此成績,比如......所以說,部分消費者是時候摘下對自主品牌的有色眼鏡了。
05
據悉,英國超豪華品牌賓利將展開一項名為「Beyond100」的重組計劃,期望以此將品牌發展成為財務獨立、定位明確的車企。根據計劃,賓利將率先裁員1000人,比例高達四分之一,但公司表示裁員計劃會基於自願原則,從員工服務年限、年齡和薪水等多方面進行考量,後續才考慮採取強制裁員措施。除了精簡人員,電動化也將成為「Beyond100」重組計劃的核心內容之一。到2023年,賓利旗下各車系都將推出混合動力汽車,2025年,賓利計劃推出旗下首款純電動車型,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深遠,但公司會投入更多資金,確保計劃不延期。
——過去賓利與勞斯萊斯並駕齊驅,勞斯萊斯針對享受出行的頂級富豪,賓利針對享受駕駛的頂級富豪,雖然賓利現在還是頂級豪車,但是與勞斯萊斯的距離卻在拉開。而此次的重組計劃,顯然是想要賭一把電動頂級豪車領域的未來。
06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寶馬旗下定位中型SUV的寶馬iX3已經在沈陽工廠進入試生產階段,據悉,新車將於今年夏末正式投產。從媒體曝光的信息來看,寶馬iX3已與寶馬X3車型處於同生產線混合生產的狀態,對流水線的工位設計以及生產節奏控制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多輪驗證才能找到比較合適的生產節拍,從而保證兩種車型的產量。動力方面,新車的搭載了一台最大功率286馬力(210kW),峰值扭矩400牛·米的電動機,並採用後輪驅動。續航方面,該車的電池容量74kWh,WLTP工況下綜合續航里程為440km。此外,該車還具備150kW的直流快速充電能力。
——傳統豪華品牌造電動車與造車新勢力的觀念不同,它們更擅長於打造一輛與燃油車無明顯差異的電動車。
07
據悉,北京現代全新(第十代)索納塔將於7月22日正式上市。新車會提供1.5T發動機+7DCT雙離合變速箱,以及2.0T發動機+8AT變速箱的動力組合供消費者選擇。全新索納塔前臉採用現代「Sensuous Sportiness」設計語言,大尺寸中網搭配彎折且上揚的前大燈,增強了前臉的氣勢,同時新車還提供普通版和運動版兩種風格的套件。動力方面,新車將提供1.5T和2.0T兩款發動機。其中,1.5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70馬力(125千瓦),峰值扭矩為253牛·米,百公里綜合油耗僅為5.6L/100km,傳動系統與之匹配的是7DCT雙離合變速箱。2.0T發動機則搭配8AT變速箱,發動機最大功率為240馬力(176.5千瓦),峰值扭矩為353牛·米,百公里綜合油耗為6.8L/100km。
——優秀的設計加上強勁的2.0T發動機,如果有一個合適的售價,全新索納塔必將回到曾經的輝煌時光。
08
近期,騰訊車聯與泊知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泊知港作為騰訊車聯停車服務供應商,將提供封閉停車場的動靜態數據,共同為主機廠提供服務,並提升終端駕駛員的車內體驗。據悉,泊知港的停車數據包括停車場的准確位置、價格信息、營業時間、充電樁等相關詳細信息,已覆蓋全國85座城市。泊知港為保證數據准確度和新鮮度,需要不斷提高數據覆蓋率,通過本次合作,泊知港將進一步完善騰訊「生態車聯網」服務矩陣。
——城市停車位難,主要原因在於車位難找以及停車位數量緊缺,這次合作僅解決了一個方面,要想全面解決,還得增加停車位數量,不然還是治標不治本。
09
日前,蜀錦從第十七屆中國(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組委會獲悉,紅旗將攜帶旗下3款新車亮相2020長春國際車展,包括定位中大型車的紅旗H9、紅旗S9概念車以及定位大型純電動SUV的紅旗E-HS9(紅旗E115)三款車型。紅旗E-HS9是此前一直在網上熱議的紅旗E115量產版,定位大型純電動SUV,而此次正是該車定名後的首次亮相。紅旗E-HS9將在前後橋各搭載一台電機,其中前電機最大功率為218馬力(160千瓦),峰值扭矩為350牛·米,後電機最大功率為299馬力(220千瓦),峰值扭矩為420牛·米。續航部分,該車搭載容量為92.4kWh的電池組,其續航里程或超過600km(未說明測試工況)。此外,新車將標配空氣懸架,從而保證乘坐舒適性。
——紅旗H9才是紅旗亮相的重磅新車,網路中已經熱議許久,基本參數信息皆已公布,最後一層面紗為售價多少,而這層面紗才是挑逗消費者神經的關鍵,畢竟有購買傾向的消費者並不少。
10
據外媒報道,特斯拉推出了一項新功能——「汽車訪問」(Car Access),可以讓車主准許他的朋友和家人共享車輛,車主可以對車輛進行升級。該訪問功能涵蓋定位車輛、解鎖和遠程啟動車輛,以及通過特斯拉的移動應用程序全面訪問車輛控制功能。事實上,特斯拉一直對Model 3圍繞自動駕駛和汽車共享功能進行設計,諸如中央顯示屏、面向座艙的攝像頭以及使用手機作為鑰匙等都是為了方便將來推出共享服務。如今,特斯拉的這項新功能將使車主與身邊的朋友或家人共享車輛,甚至可以通過租賃服務使他人訪問特斯拉的應用程序。而特斯拉車主也可以通過讓自己的汽車加入特斯拉網路,為人們提供按需交通服務,並收取一部分費用。
——真正的共享汽車,是用私家車進行共享,而不是為了企業盈利而佔用公共道路資源,只不過,這更加考驗社會整體素質,從國內外的共享單車情況來看,任重而道遠。
註:本文版權歸蜀錦傳媒所有,轉載請聯系授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⑧ 聲納和超聲波有什麼區別

吶就是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最廣泛、最重要的一種裝置。它是SONAR一詞的「義音兩顧」的譯稱(舊譯為聲納),SONAR是SoundNavigationandRanging(聲音導航測距)的縮寫。

聲吶技術至今已有100年歷史,它是1906年由英國海軍的劉易斯·尼克森所發明。他發明的第一部聲吶儀是一種被動式的聆聽裝置,主要用來偵測冰山。這種技術,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被應用到戰場上,用來偵測潛藏在水底的潛水艇。

目前,聲吶是各國海軍進行水下監視使用的主要技術,用於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分類、定位和跟蹤;進行水下通信和導航,保障艦艇、反潛飛機和反潛直升機的戰術機動和水中武器的使用。此外,聲吶技術還廣泛用於魚雷制導、水雷引信,以及魚群探測、海洋石油勘探、船舶導航、水下作業、水文測量和海底地質地貌的勘測等。

和許多科學技術的發展一樣,社會的需要和科技的進步促進了聲吶技術的發展。

我們知道,當物體振動時會發出聲音。科學家們將每秒鍾振動的次數稱為聲音的頻率,它的單位是赫茲。我們人類耳朵能聽到的聲波頻率為20~20,000赫茲。當聲波的振動頻率大於20000赫茲或小於20赫茲時,我們便聽不見了。因此,我們把頻率高於20000赫茲的聲波稱為「超聲波」。通常用於醫學診斷的超聲波頻率為1~5兆赫。超聲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等特點。可用於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等。在醫學,軍事,工業,農業上有明顯的作用.

理論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條件下,一個物體振動的能量與振動頻率成正比,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介質質點振動的頻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我國北方乾燥的冬季,如果把超聲波通入水罐中,劇烈的振動會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許多小霧滴,再用小風扇把霧滴吹入室內,就可以增加室內空氣濕度.這就是超聲波加濕器的原理.對於咽喉炎.氣管炎等疾病,葯品很難血流到打患病的部位.利用加濕器的原理,把葯液霧化,讓病人吸入,能夠療效.利用超聲波巨大的能量還可以使人體內的結石做劇烈的受迫振動而破碎.

聲納部分利用了超聲波。

⑨ 聲納對焦 什麼意思

你先得明白什麼是聲納:聲納就是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是水聲學中應用最廣泛、最重要的一種裝置。它是SONAR一詞的「義音兩顧」的譯稱縮寫。
因此!所謂聲納對焦有點風馬牛不相及!聲納技術一般廣泛運用於船舶與潛艇中,目前(起碼現在)沒有運用於攝影中來!除非是水下攝影機!但好象還沒有聽說過水下攝影機是運用了聲納原理!

相機對焦的技術一般是採用相位對焦,超聲波以及紅外線對焦,並無聲納對焦;

聲納的定義就是所我所說的,如果說拍得能採用聲納對焦,那除非拍立得自行給聲納作了重新的定義!屬於概念上的炒作了!不靠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