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入門 » 天基概念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天基概念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4-15 22:20:56

A. 美聯儲加息前夜,中國央行高調釋放寬松信號

【本期摘要】

重點推薦

美聯儲加息前夜,中國央行高調釋放寬松信號

中國「虹雲工程」首顆衛星即將發射,關注航天產業鏈上受益公司


市場點評

市場點評:不過分悲觀,在政策托底大環境下整體下行空間有限,操作謹慎樂觀

宏觀視點:人民銀行進一步增加流動性投放,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

軍工行業:航空工業集團成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行業估值待修復


期貨情報

金屬能源:黃金282.35,漲0.36%;銅48110,跌1.82%;螺紋鋼3441,漲0.12%;橡膠11300,跌1.14%;PVC指數6510,漲1.88%;鄭醇2473,跌0.12%;滬鋁13690,跌0.44%;滬鎳89410,跌1.51%;鐵礦493.5,漲0.10%;焦煤1252.0,跌2.53%;焦炭2039.5,跌1.04%;燃油2482,跌4.54%;原油397.4,跌5.34%;布倫特油57.19,漲1.22%。

農產品:豆油5390,漲1.43%;玉米1876,漲0.81%;棕櫚油4524,漲2.21%;棉花15090,跌0.69%;鄭麥2513,跌0.40%;白糖4986,跌0.52%;蘋果11004,跌3.70%。

匯率:歐元/美元1.14,漲0.06%;美元/人民幣6.89,跌0.03%;美元/港元7.83,漲0.10%。


重點推薦

1、美聯儲加息前夜,中國央行高調釋放寬松信號

事件:中國央行周三(12月19日)表示,為對沖稅期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800億元逆回購操作。周三晚間央行再發公告,決定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進一步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

點評:在資金面面臨企業集中繳稅、銀行繳准和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壓力下,央行於本周一重啟已連續暫停36個工作日的逆回購操作,並在接下來的兩天維持較大的流動性投放力度,3天內實現4000億元流動性凈投放。流動性投放效果很快顯現,月中資金面在多重因素影響下的收緊壓力得到緩解。近期股票市場波動較大,反映出市場的預期有所變化。同時,之前央行長期流動性投放保持靜默狀態,以及資金面在月中和年底因素綜合作用下有所收緊、資金利率有所上行,市場對貨幣政策轉向存在擔憂。為此,央行連續三日開展大額流動性凈投放緩釋資金面收緊壓力,並通過公開市場業務公告和新聞通知的方式向市場傳達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政策取向不變的信號,穩定市場信心。正值美聯儲議息會議前期,中國央行作出此表態,市場人士分析稱,這意味著央行釋放明確信號,我國貨幣政策仍以國內經濟為重,明年降息仍然可以期待。預計未來央行仍會通過降准等工具來置換MLF;如果美聯儲政策基調有所轉變,未來央行放鬆的空間會進一步上升。

(投資顧問 鍾燕玲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20024)

 

2、中國「虹雲工程」首顆衛星即將發射,關注航天產業鏈上受益公司

事件:據中國航天發射計劃(2018-2023年),中國「虹雲工程」天基互聯網首顆技術驗證衛星將於12月21日由長征-11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點評:「虹雲工程」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目前主要推動的商業航天項目之一,是基於低軌衛星而構建的天地一體化信息系統。整個計劃部署完成後,將在「一帶一路」、甚至全球實現隨時隨地按需的互聯網接入,為實現高速率、高質量的互聯網/物聯網應用體驗開辟新的技術途徑。根據部署,預計2022年,「虹雲工程」將完成156顆星座部署,屆時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能用上航天科工自主研發的「星鏈」wifi,實現網路無差別的全球覆蓋,無論在海域還是無人島,都能接上互聯網,和外界保持通信流暢。隨著航天產業的快速發展,未來我國將加速推進衛星在各領域更廣泛的應用,業內人士建議可關注相關產業鏈上受益的公司,特別是在衛星上游核心零部件領域具備技術優勢、積極向大眾應用市場拓展的公司,他們將充分享受到行業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市場紅利。

(投資顧問 鍾燕玲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20024)


市場點評

1、市場點評:不過分悲觀,在政策托底大環境下整體下行空間有限,操作謹慎樂觀

周三A股高開後一路下行,市場人氣低迷,兩市成交額2171億元,創3個月新低。從盤面上看,5G、房地產、機場航運居板塊漲幅榜前列,油服、醫葯、賽馬居板塊跌幅榜前列。因經濟數據不佳,滬指跌破2600點。目前位置不宜過分悲觀。在政策托底大環境下體預計整體下行空間有限,建議中線逢低關注確定性較強的新能源汽車、大基建、5G概念。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2、宏觀視點:人民銀行進一步增加流動性投放,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

周三通過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流動性600億元,本周以來已累計投放4000億元,保持了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上升,市場利率走勢平穩,今日DR007加權平均利率為2.67%,比昨日下降2個基點。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3、軍工行業:航空工業集團成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行業估值待修復

航空工業集團是首家入圍試點的軍工央企集團。2014年以來,國資委選擇了10家中央企業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其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主要任務是通過開展投資融資、產業培育和資本運作等,服務國家戰略、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提升產業競爭力。本次航空工業集團成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也是第一家入圍試點的軍工央企集團。我們認為,航空裝備是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重點方向之一,也是軍民融合的典型代表,本次入選代表了國家對航空工業的重視,也為航空工業集團加速改革步伐,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帶來新的動力。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B. 天基武器 未來會不會成為比核彈更危險的武器

天基武器,指由在軌(地球軌道或其它星體軌道)武器搭載平台(衛星、空間站等)發射的,用於打擊敵方地面、地下、海面、在軌戰略目標及天外有害目標的一種新概念武器系統。天基武器月球基地:特點同天基激光衛星,但由於月亮上空間足夠大,可以建造非常非常巨大的激光武器,它將成為新的戰略制高點和新的戰略級威懾武器!

C. 天基雷達的概念是什麼 是天上的雷達 星載雷達

「天」在軍事裡面指的是太空,所以所謂的「天基雷達」無疑是指在近地軌道上運行的雷達系統,其載體就如一樓說的那樣,極有可能是衛星,當然也可能雷達本身就設計成衛星。。。

rtyqwe123456指出的完全正確,不過我覺得目前最有可能實戰化的還是近地衛星。

D. 寧德時代市值突破萬億,但是它為何仍被「看空」

寧德時代曾突破萬億市值,成為創業板第一家觸及萬億市值的公司;受董事繼續減持消息影響,比亞迪再度下跌2.26%,近期反彈力度遠弱於寧德時代。寧德時代股價上漲近6%,相應總市值高達1.01萬億。就引起了整個創業板的震動,首家市值超過萬億的創業板公司。無論對於寧德時代本身還是整個A股創業板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重要時刻。

不到十年的時間里,座位的數量變化頻繁。寧德時代也擁有廣泛的客戶群。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公布新能源車型6800多種,其中寧德時代動力電池配備3400多種,佔比50%,成為動力電池配套車型最多的廠商。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中之重。電動汽車最迫切的問題是電池壽命。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電池領域投入多年,核心不受美帝控制,不像半導體那樣受制於人,摩根看空不代表別人看空,左右不了寧德繼續稱霸世界電池行業龍頭的地位,不影響長期投資價值。

E. 請問上市公司天基互聯網哪只股票產品涵蓋航級CPU,包括SOC和SIP封裝產品。謝謝

新上市那個華潤微就是專門生產晶元的。這些都是晶元股。

F. 天基雷達的平台和軌道

天基雷達的平台就是衛星、太空梭和空間站。這些平台通常圍繞地球旋轉,其上的雷達獨立工作,將探測到的信息傳回地面。為了獲得高精度的地面數字高度模型,以及對運動目標進行檢測,往往需要多天線的雷達系統。雙天線雷達系統可以採用3種結構:單星方式、雙星方式和系留天線。單星方式指兩個天線安裝在同一個衛星平台上;雙星方式是兩個衛星各自攜帶一個天線而伴隨飛行;系留結構指一個天線安裝在衛星上,另一個天線用繩索和電纜連接懸浮在衛星旁邊幾十米至幾百米的位置。除了傳統的平台和雷達以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國外的科研機構還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概念,稱為分布式雷達體制。
採用小衛星星座作為雷達平台的體制,稱為分布式星載雷達。小衛星星座平台可以安裝多個小天線和多個接收機,通過各衛星的協同工作完成探測任務。顯然,由於天線在空間的分布,就為需要有較長基線實現精確測高和測速的SAR干涉儀提供了方便。小衛星天線的尺寸通常在2m~4m的量級,採用較小的天線發射和接收信號可以獲得較高的方位解析度和較大的一次成像面積,但必須解決方位和多普勒模糊的問題。小衛星之間的距離一般為100m至幾Km,一個星座內由3個至幾十顆小衛星構成。一個星座相當於一個大衛星,幾十個星座同時工作(需要幾百顆或上千顆小衛星)可以實現全球覆蓋。但由於小衛星製造和發射費用小,可以批量生產,一箭多星發射,其總的費用並不會很高。由於具有廣泛的優點,這種體制已經成為一種發展趨勢。 天基雷達系統與星載高解析度合成孔徑雷達相比,其技術難度更大。為了能夠遠距離的發現空中、地面目標,天基雷達需要很大的功率孔徑積。同時衛星的有效載荷其承重力和功率有限,這對天基雷達體制的選擇面臨巨大的挑戰。國際上相關論證的天基雷達體制基本為有源相控陣體制,其主要優勢有:
可充分利用相控陣天線的空間合成能力,獲得大的發射功率;
可降低相控陣天線中饋線系統的損耗;
採用相控陣共形陣列天線可充分利用載體平台的外形;
當使用數字式T/R組件時,可進一步去除普通RF T/R組件中的移相器、衰減器和相應的控制電路、RF功率分配系統,簡化系統設計;
利於減輕天線重量和體積;可實現高增益、低副瓣,高可靠性。 天空地雙(多)基地雷達指發射站置於衛星上,然後利用位於衛星、飛機、地面或艦船上的接收站探測空中目標的系統。由於接收站離目標近(相對於衛星接收站),所以從目標到接收站的信號衰減小一些,可充分利用能量。
天空地雙基地雷達的工作體制有:T—R、TR—R、TR—TR三種,可利用星載雷達作為發射站(TR)在空間發射,配以單獨的接收站(R)或收發混用的雷達站(TR)在空中、地面接收,構成TR—R混合式天空地雙基地雷達,根據需要可以配備多個接收站構成TR—RN混合式天空地多基地雷達。
天空地雙基地雷達的突出優點之一是發射站在空間,將地球曲率的影響降到最低,這大大增加了雙(多)基地雷達的空間探測性能。同時雷達發射機在空間,發射站生存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天空地雙(多)基地雷達由於收發分置,從體制上具有反偵察、反干擾和反隱身等方面的優勢,但它仍需解決多站定位、時間同步、相位同步和空間同步等關鍵技術。

G. 中國是否欲建天基激光站清除太空垃圾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太空垃圾製造國之一,如果中國試圖想辦法清除這些垃圾,那麼中國可能是計劃向軌道上部署天基武器……」這雖然不是所有美國人對中國航天活動的看法,但卻是一些西方媒體打量中國航天活動的眼光。美國《新聞周刊》網站近日報道了中國學者用巨型天基激光器清除太空垃圾的設想,但卻別有用心地稱外界擔心中國在太空部署武器。中國專家表示,利用天基激光器清除太空垃圾是目前國際上一個研究熱點,中國也有不少機構進行理論探索,但與天基武器毫不相干。

中國擬建天基激光站?

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6日題為「中國計劃用巨型激光器銷毀太空垃圾」的文章稱,中國科學家有一個大膽的建議,用巨型激光器來清理雜亂的太空軌道,清除廢棄的衛星和其他太空垃圾。報道稱,中國一所軍方大學研究人員發表的題為「天基激光站清除小尺寸空間碎片對軌道要素的影響」的論文,描述了如何利用天基激光器將空間碎片輻照為較小的、危害較低的碎片。

文章稱,太空垃圾多年來一直困擾著國際太空機構,NASA考慮採用多種方法來追蹤、探測和清除人造空間垃圾。清理空間碎片的其他方法包括用來清除和收集太空垃圾的巨網,以及可以用來將它們從軌道上吸走的磁體。文章稱,上述中國研究人員對激光站進行了模擬,得出的結論認為,這將是清理軌道的有效方法。論文的摘要里提到:「(模擬)為天基激光站的部署以及天基激光器用於消除空間碎片提供了必要理論基礎。」

中國航天專家龐之浩對《環球時報》記者介紹,根據太空垃圾尺寸的大小,國際上把太空垃圾分為3類:一是尺寸大於10厘米的大碎片,現在大概有2萬多塊,可被監測到;二是尺寸介於1-10厘米之間的小碎片,現大概有10多萬塊;三是尺寸介於1毫米-1厘米間的微小碎片,現大概有37萬塊。尺寸不大於1毫米的碎片現在大概有幾千萬塊。

暗示中國部署天基武器

中國學者研究天基激光器消除軌道垃圾的課題原本是一個造福人類的好事,不過美媒文章話鋒一轉,便開始指責中國。文章稱,在生產太空垃圾方面,中國是最嚴重的「罪犯」之一,僅2007年的一次反衛星測試就產生了數千個危險碎片。

不僅如此,文章似乎還暗示,中國研究天基激光站目的不純。報道稱,有人對中國摧毀軌道衛星的意圖表示擔憂,去年美國發出的警告是,這個超級大國正在建造太空武器,以「挑戰世界力量的平衡」。去年3月,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約翰·海登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表示:「他們一直在製造武器以便進行太空作戰,包括干擾武器和激光武器,而且並不對此保密。他們正在建立這些能力以挑戰美國及其盟友……我們不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激光清除軌道垃圾是國際熱點

據龐之浩介紹,目前,由於太空垃圾日益增多,對在軌航天器的安全運行造成了越來越大的威脅,國際空間站每年要進行多次規避飛行,所以開發主動移除太空垃圾的技術越來越受重視,其中包括電動系鏈、打撈網、激光、「魚叉」、風帆和機械臂等。它們的設計目的都是為了捕獲太空垃圾,並將其拖回地球大氣層,並在那裡燃燒和分解。

另一位中國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用天基激光器消除太空垃圾是一個國際性研究熱點,國內外都在進行理論研究。激光輻射法是目前國內外移除小尺寸空間碎片的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也是當前各方研究的重點。其技術原理也並非簡單的燒蝕,而是通過激光輻照,使碎片產生反沖沖量,減速變軌,直至碎片進入大氣層燒毀。

《環球時報》記者調查發現,美國科技網站2015年4月就曾報道稱, 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提出利用天基系統解決日益嚴重的太空碎片問題的方案。研究人員發表的文章建議,利用一個日本小組研發的EUSO超廣角視場望遠鏡探測目標,然後利用最近研發的高效激光系統CAN激光器,跟蹤並從軌道上清除太空碎片。據介紹,利用這兩個工具,能夠跟蹤並清除約1厘米大小的危險太空碎片。該小組計劃在國際太空站上部署一個小型概念驗證試驗,如果順利,未來將在國際太空站上安裝全尺寸型號,直徑3米的望遠鏡和大功率激光器,可以使100公里范圍內的空間碎片脫軌。

專家表示,國內也有不少單位進行相關研究,美媒提到的中國論文實際上也只限於理論研究,而且相關文章並沒有提到「巨型激光器」這樣吸引眼球的說法。專家表示,美蘇都進行過多次反衛星試驗,產生了大量空間碎片。美媒單獨拿中國說事,顯然是別有用心。中國如今致力於空間碎片清理技術,又被暗指部署太空武器,這也再次證明美國有些人對中國航天活動的雙重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