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無人駕駛概念股來看看都有哪些股票
比亞迪(002594):比亞迪與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通訊研究院(I2R)簽署合作協議,將聯合建立實驗室,整合雙方在電動車領域和無人駕駛領域的強大優勢聯合研發無人駕駛電動汽車技術,打造下一代智能化電動車。
四維圖新(002405):「晶元+演算法+軟體+地圖」全面布局,致力於打造智能駕駛汽車的大腦。公司2017年成功整合傑發科技,圓滿完成「晶元+演算法+軟體+地圖」的業務戰略布局落地,實現汽車電子晶元資源的整合,同時也形成了完整的數據雲、內容服務、車載語音、手機互聯、導航軟體、地圖數據的車聯網全產業鏈布局。在鞏固傳統前裝導航業務的基礎上,公司明確提出要實現「智能汽車大腦」的戰略願景。
均勝電子(600699):智能化大趨勢下,公司以超強並購整合能力為基,藉助KSS+高田進軍汽車安全和ADAS,依託普瑞+PCC布局車載信息系統,著力整合技術提供智能駕駛綜合解決方案,有望奪取智能時代競爭高地。
千方科技(002373):公司足於智慧交通領域的長期建設,公司在V2R和V2I先發優勢顯著。在無人駕駛領域,公司的V2X技術上已經完成了為V2X設備路測的RSU的設備研發以及車載設備OBU設備的研發。公司目前是5GAA中國區的成員之一,並牽頭成立北京智能車聯網產業創新中心。
亞太股份(002284):公司是國內上市公司在智能駕駛領域布局最全面的公司,在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感測器,晶元,ESC執行器等領域均有布局。
(1)自動駕駛計程車概念股股票擴展閱讀:
網路公司已啟動無人駕駛汽車研發計劃。根據規劃,該無人駕駛汽車可自動識別交通指示牌和行車信息,具備雷達、相機、全球衛星導航等電子設施,並安裝同步感測器。車主只要向導航系統輸入目的地,汽車即可自動行駛,前往目的地。在行駛過程中,汽車會通過感測設備上傳路況信息,在大量數據基礎上進行實時定位分析,從而判斷行駛方向和速度。網路是美股中概股中的無人駕駛概念股票。
❷ 自動駕駛概念股龍頭是什麼
1、華陽集團
華陽現擁有全資、控股、參股企業10餘家,在香港等地區建立了分支機構。是中國大型汽車電裝企業之一,全球最大的激光頭和各類機芯生產製造基地之一;
是中國最大的汽車影音產品製造商之一。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科研開發中心——華陽工業研究院,並與國內著名的高等學府及國際知名公司建立了密切的技術合作關系。
❸ 傳軟銀再投資滴滴自動駕駛 擬投金額 3 億美元
據外媒消息稱,日本軟銀集團將領投滴滴自動駕駛公司,擬投資金額為3億美元。但對於交易的跟投方、估值等尚未透露相關信息。
軟銀集團的創始人、總裁及首席執行官孫正義
滴滴出行在自動駕駛領域表現低調。從2016年成立,在2019年8月,滴滴出行將自動駕駛部門升級為獨立公司,將專注於自動駕駛的研發、產品應用等業務。2018年,滴滴目前已經在中國、美國開展了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和路測,並在加拿大設立了智能駕駛相關的研究室。10月,滴滴出行副總裁葉傑平表示,滴滴自動駕駛計程車最快或將於今年年底在上海落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智能駕駛概念股都有哪些股票
無人駕駛概念一共有21家上市公司,其中4家無人駕駛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17家無人駕駛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根據雲財經大數據智能題材挖掘技術自動匹配,無人駕駛概念股的龍頭股最有可能從以下幾個股票中誕生 四維圖新、 亞太股份、 萬安科技。
以下是無人駕駛概念股一覽表:
❺ 車載激光雷達概念股一覽 車載激光雷達概念股有哪些
萬集科技(87.95 -1.97%,診股)從2015年開始開發多線車載激光雷達,已形成了非常好的技術積累,有著較為穩定和較強實力的研發團隊,同時布局了未來的激光雷達技術路線。
永新光學(32.48 +1.12%,診股):在高性能車載鏡片加工、自動駕駛激光雷達鏡頭製造方面具有較好的技術競爭力,已實現相關產品的批量或小批量製造銷售。
中海達(8.55 +2.76%,診股):北斗+精準位置應用解決方案所涉及的衛星導航、光電、海洋聲吶、激光雷達、UWB超寬頻、高精度慣導等技術和產品在軍方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空間。
(5)自動駕駛計程車概念股股票擴展閱讀
例如Velodyne基本放棄了中國市場。原因在於,激光雷達領域,Velodyne的產品已不是中國自動駕駛公司的唯一選擇,中國的激光雷達公司包括禾賽、速騰、大疆、innovusion等公司的產品,成為了自動駕駛公司的選擇。
隨著人工智慧、自動駕駛產業與技術的快速發展,自動駕駛所需要的感測器「激光雷達」正日益受到整車製造商、自動駕駛廠商以及高精度地圖廠商的重視。國內廠商除了更便宜,技術支持也更及時,受到青睞。
❻ 首發丨AutoX與FCA達成合作,共同推出自動駕駛計程車PacificaX
[ 億歐導讀 ]?除了FCA,與AutoX一同打造這款RoboTaxi的合作夥伴還包括中國激光雷達公司Robosense速騰聚創、中國無人機和智能製造企業DJI大疆創新。
作者丨張男
編輯丨楊雅茹
1月7日,CES 2020如期開幕,自動駕駛無疑再一次成為了整場展會的焦點。
期間,中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AutoX宣布與FCA菲亞特克萊斯勒達成合作,雙方攜手推出無人車PacificaX(捷龍星),共同布局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這一領域。AutoX將其稱之為「中國第一款可真正無人的RoboTaxi」。
根據計劃,捷龍星將於今年在深圳、上海等地實現規模化投放,成為AutoX試運營車隊的一部分。據了解,此前AutoX已在深圳市中心地段開展自動駕駛測試和試運營,並計劃在上海推出100台無人駕駛計程車試運營。
AutoX方面透露,PacificaX(捷龍星)基於FCA旗下車型Pacifica大捷龍打造——這也是此前FCA為Waymo測試自動駕駛技術而提供的原型車。自2016年雙方達成合作,之後,FCA陸續向Waymo提供了600輛混動版Pacifica minivans,供後者進行自動駕駛路測。
根據FCA規劃,公司將於2021年前實現L3級自動駕駛,2023年左右實現L4級以上自動駕駛。為達成這一目標,FCA積極與技術領先的自動駕駛公司合作。2018年中旬,FCA再次向Waymo提供6.2萬輛Pacifica,二者合作的車型也在一年後(2019年10月)正式在美國鳳凰城提供全無人(無安全測試員)的RoboTaxi運營服務,美國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正式邁入無人駕駛的國家。
基於近年來中國自動駕駛的飛速發展,FCA也開始關注這一市場——最終與AutoX達成合作,FCA稱未來將與後者聯手布局亞洲自動駕駛版圖。
AutoX董事長肖健雄稱,無人駕駛落地需要具備車規級冗餘硬體的底盤,包括剎車、轉向、電源等,均需雙層冗餘,FCA的Pacifica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具備這種能力、並通過了實踐驗證的車型底盤。
除了FCA,與AutoX一同打造捷龍星的合作夥伴還包括中國激光雷達公司Robosense速騰聚創、中國無人機和智能製造企業DJI大疆創新。前者為提供捷龍星全球首個量產車規級的固態激光雷達M1,後者則提供Horizon和Tele兩個系列的固態激光雷達。其中,Tele系列的實際有效可視距離為300米,是全球首款能大規模量產的遠距激光雷達。
與此同時,AutoX還為捷龍星配備了一個L4級車載域控制器Vehicle Control Unit(VCU),作為其實現L4級自動駕駛的「大腦」。
而隨著RoboTaxi商用時間的到來,無人車的美觀問題被提上日程。AutoX還推出了全球首個平板式的感測器融合車頂盒,將全部感測器、自清潔系統、液態散熱、用戶交互、防雨防水、域控制器等多種設備與車身集成在一起,其15厘米的厚度低於目前業界常見的非平板式凸起設計(此前方案均需超過30厘米高度),有助於減少風阻與能耗,便於車輛進入車庫等較低區域。
除此以外,AutoX還在本屆CES上推出中國首個L4級別無人駕駛車載域控制器XCU,支持感測器硬體同步、液態冷卻和車載功能安全,對標Nvidia旗下的Pegasus第二代車載電腦。
AutoX於2016年9月成立於矽谷,主打L4/L5級自動駕駛全棧式解決方案,由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系助理教授肖健雄創辦。目前,該公司已與上汽、東風、比亞迪、FCA等車企達成了合作關系。
編輯:楊雅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❼ 智能汽車相關概念股票有哪些
周三尾盤訊息提示,3月24日智能汽車概念報跌,賽輪輪胎(8.51,-0.74,-8%)領跌,華夏幸福-7.773%、福田汽車-6.84%、安凱-4.225%、安居寶-3.976%等跟跌。相關智能汽車概念股:
1、鴻泉物聯688288: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研發、生產和銷售智能增強駕駛系統和高級輔助駕駛系統等汽車智能網聯設備,主要應用於商用車領域。
2、路暢科技002813:公司主要產品為汽車車載數碼導航信息系統,目前路暢科技已與一些國內汽車廠和國外企業在部分專用導航產品上開始了專用車型的定製化服務。
3、興民智通002355:控股子公司武漢英泰斯特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中標天津市新能源汽車安全監控平台系統開發項目,雙方日前已經完成采購合同簽訂。
數據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拓展資料
7月16日盤後消息,智能汽車概念報跌,比亞迪領跌,潤和軟體、XD中國汽、中原內配等跟跌。智能汽車概念股有:
華力創通:2013年9月25日在公司官網宣布,公司近日收到國家汽車移動物聯網聯合建設中心通知,成為該中心成員單位。
從近五年ROTA來看,近五年ROTA均值為1.97%,過去五年ROTA最低為2019年的-6.32%,最高為2018年的5.66%。
鴻泉物聯: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目前已成為陝汽、北汽福田、安徽華菱、蘇州金龍、北奔、三一重工、東風汽車、大運汽車等大型整車廠的主要供應商。
從近五年ROTA來看,近五年ROTA均值為20.3%,過去五年ROTA最低為2020年的8.41%,最高為2016年的38.92%。
中恆電氣:公司是能源互聯網產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高壓直流電源的龍頭企業,公司堅持技術創新驅動戰略,在電力信息化、電力電子、大數據挖掘和系統集成領域形成了自有核心技術能力,完成了多項國家科技攻關與技術示範項目,已形成了跨領域的產業整合能力與平台優勢。
從近五年ROTA來看,近五年ROTA均值為3.59%,過去五年ROTA最低為2017年的2.21%,最高為2016年的7.56%。
移為通信:從歐美等成熟市場來看,M2M終端的成熟應用是從汽車、公交領域開始的,車載應用除應用於公共交通、危險品車輛外,車隊管理主要應用於工業和商業、金融企業,如物流公司、UBI車險保險商、汽車租賃公司等,以實現精細化管理、防盜、大數據管理等功能。
從近五年ROTA來看,近五年ROTA均值為17.95%,過去五年ROTA最低為2020年的7.39%,最高為2016年的38.36%。
科大國創:科大國創(300520.SZ)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目前擁有智能BMS及相關產品,目前累計裝車量已超18萬輛,產品運行平穩,用戶反饋良好;同時,公司也將積極發揮公司軟體核心技術優勢,通過自主研發、收購兼並、吸引團隊等多種方式不斷加深深化軟體在智能汽車中的應用布局。
從近五年ROTA來看,近五年ROTA均值為3.77%,過去五年ROTA最低為2017年的1.66%,最高為2016年的7.23%。
華陽集團:公司主要通過控股子公司從事汽車電子,精密電子部件,精密壓鑄及LED照明等業務,主要產品分為汽車電子產品,精密電子部件產品,精密壓鑄產品及LED照明產品等,致力於將公司打造為國內外領先的汽車電子產品及其零部件的系統供應商。
從近五年ROTA來看,近五年ROTA均值為3.89%,過去五年ROTA最低為2018年的0.39%,最高為2016年的7.46%。
南方財富網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於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准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相關信息並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❽ 自動駕駛概念股有哪些
沖天牛為您解答:
比亞迪,航天科技,天澤信息,中航電測,均勝電子,盛路通信,啟明信息,銀江股份,亞太股份,保千里,東軟集團
望採納!!
❾ 智能車載概念股有哪些
寧波華翔(002048)公司與德國helbako gmbh出資設立車載電子公司。
皖通科技(002331)收購華東電子擁有圖形化車載電子專利。
海能達(002583)公司是國內專業無線通信行業的龍頭企業,也是全球主要的專業無線通信設備提供商之一。
啟明信息(002232)公司和三菱電機株式會社、三菱電機(中國)有限公司及越田科貿有限公司設立車載電子子公司。
江淮汽車(600418)公司與博世公司合作共同開發中國首款基於GENIVI 2.0平台的新一代車載信息娛樂系統。
深賽格(000058)公司持有賽格導航12.5%股份,該司主要從事「賽格車聖」全球衛星定位導航系統(GPS)產品生產及運營網路服務業務。
均勝電子(600699)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汽車電子經營企業,公司汽車電子產品包括空調控制系統、駕駛員控制系統、感測器、電控單元。
四維圖新(002405)公司產品包括車載導航、消費電子導航,公司為中國第一、全球第五大導航電子地圖廠商。
天澤信息(300209)公司在挖掘機車聯網IT服務領域的市場佔有率保持領先,已成為工程機械特別是挖掘機領域車聯網IT服務行業的領軍企業。
盛路通信(002446)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合正電子100%股權,合正電子去年推出全新一代車載信息系統——DA智聯系統,該產品可與智能手機無縫連接、實現車載移動互聯網功能。
❿ 滴滴自動駕駛獨立後迎首輪融資!3億美元,軟銀領投
▲滴滴出行CTO兼新公司CEO張博
在去年8月,車東西曾向滴滴自動駕駛子公司詢問其自動駕駛業務的具體進展,據了解,滴滴目前已經擁有40+輛自動駕駛測試車。此前,其CTO張博在接受車東西采訪時也透露,滴滴自動駕駛業務由其親自帶隊,已經在中國與美國的四座城市開展了自動駕駛的路測,並已拿到了美國加州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在自動駕駛業務團隊方面,滴滴已全面構建高精地圖、感知、行為預測、規劃與控制、基礎設施與模擬、數據標注、問題診斷、車輛改裝、雲控與車聯網、車路協同、信息安全等多個專業團隊。目前團隊在中美多地開展研發、測試,規模超200人。
而在產業方面,滴滴自動駕駛子公司已經與北汽新能源、國能汽車、車和家等20餘家整車廠以及相關的上下游公司逐步深化合作關系。
據張博此前透露,滴滴的自動駕駛業務將開啟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車廠把車造出來,然後將車輛一鍵投入到滴滴的平台中,在每一單訂單中讓車廠分成。在滴滴自動駕駛子公司的未來業務模式中,這樣的商業模式很可能得到落實。
如此來看,滴滴在自動駕駛業務上的技術思路與商業化思路都已十分完善,也難怪軟銀會將滴滴選作自身自動駕駛布局的關鍵一環,選擇在此時向滴滴自動駕駛投入億美元級別的資金。
從大的產業層面來看,這也是自動駕駛領域資本逐漸朝頭部玩家集中,加速技術量產落地的表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