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144hz的屏幕對看電影電視劇之類的有影響嘛
沒有影響,屏幕肯定是刷新率越高越好的,144赫茲屬於電競屏等級,只能說用在看電影上面太浪費了
Ⅱ 榮耀X20 Max彩蛋登場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巨屏手機
對於大屏黨來說,這些年手機市場真的是很不友好。各大品牌的巨屏手機越做越少,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里我們就來盤點下這些年巨屏手機的發展史。前天晚上不知道多少大屏黨等到榮耀發布會快結束的時候像我一樣感到崩潰,好在最後公布的彩蛋宣布X20 Max得以保留,算是續住了巨屏手機的香火。那這里就讓我們看看這五六年我們追過的巨屏手機(不包含折疊屏手機)。
先說說做了巨屏機卻沒有成主流的廠商
2014年,現已落寞的酷派當年還是意氣風發,當年推出過一款酷派大神手機,沒錯,這就是是後來被360周鴻禕收購的那個公司名字由來。七英寸的尺寸,外形直接復刻了三星的Note系列手機,你大,我比你更大。產品品質很粗糙,後面就是和360,樂視理不斷剪還亂的三角戀狗血劇。最終在智能手機混戰的時代,酷派逐漸失去了自己的位置。現在再看酷派主要生產一些千元以下手機,用著主流廠商不屑的老舊配件,完全沒有了昔日風光的景象。
黑鯊 游戲 手機 小米旗下的兒子,共用小米的系統,因此研發壓力小了不少,2020年黑鯊發布黑鯊3 pro 直接採用了 7.1寸144HZ顯示屏,865處理器大內存大電池的加持。在玩家群體中還是頗受歡迎,當然 游戲 手機也限制其規模,守在自己的地盤里賣賣配件發發財還是沒問題的。
2019年,聯想上市了一款Tab V7平板,7英寸屏幕,外形非常像手機,但處理器選用了驍龍450,這個配置……而且在印度發布,你懂的!所以大陸沒有引起任何聲量
2021年,手機市場屢敗屢戰的聯想推出了拯救者電競手機2 Pro,配置可以說武裝到了牙齒,6.92寸144HZ 全面屏內存最高做到了18+512G,還給裝上了兩個風扇。價格相較同類型手機性價比不錯,只是聯想手機業務由於之前反復不斷內耗,研發實力損失不小。從用戶反饋看還需要對產品做深層次打磨。只是沒有了那批征戰市場多年的老兵,憑著自己的熱血還能挽回局面么?
中興AXON30 :中興是這些年混的比較差的大廠,不過韌勁很足,同時運營著中興,努比亞,紅魔三個品牌。AXON30硬是這次搶了小米風頭,變成屏下前攝首發的廠家。曾經中華酷聯何其風光。如今城頭變換大王旗。中興的玩法也比較奇葩,比如鉸鏈雙屏的AXON M,背面裝了一個OLED屏幕的努比亞X, Z20,這些設置實用性都很小。自然也沒有成為主流。2021年這次中興AXON30,強行在小米之前發布了屏下攝像手機,6.92寸屏下攝像,驍龍870,為了降低門檻,從6g做起,起售價2198起,最高配的12+256G都沒有超過3000,真的很努力了。也希望中興能夠再次復興昔日榮光。
朵唯Find X:2021年推出Find X巨屏手機,奇葩的是型號名稱的抄襲如此赤裸裸,讓OPPO簡直無法直視;逃過了手機大洗牌的年代,朵唯以女性手機作為主要賣點。現在一看產品配置,一水的超低價老人學生機。難以理解朵唯的定位,罷了,也並不妨弄個巨屏手機恰恰飯。7.2英寸巨屏機搭配2018年聯發科發布的失敗的P60處理器(性能約等於2015年的麒麟950),這個手機註定只能是四五線市場老人孩子閑暇時光刷視頻的小型MP4。查了一下朵唯的官網,已經無法打開,沒有了備案。今年五月份朵唯還因為質量問題被快手電筒商拉黑。看來朵唯終於迎來了自己的大結局。
接下來,咱們就盤盤一些影響力大的品牌
小米——高開低走,戛然而止
小米的max在2016年上市的時候一片叫好,一個配置很均衡的巨屏手機,憑借當時巨大的6.44巨屏(在16:10時代這個尺寸算巨屏了)、長續航和不錯售價,驍龍652、650 1.8G處理器能夠滿足當時用戶的絕大多數需求,4850毫安大電池,上市反響火爆。1499的價格引起了消費者的追捧。小米成為了大屏手機最大贏家。
2017年發布的第二代小米max2寸採用了625 2.0G處理器,並升級到5300毫安電池,雖然售價提高到1699,雖然反響沒有一代火爆,但也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2018年,小米max3發布,屏幕升級到了6.9寸(16:9全面屏),電池也升級到了5500毫安,但一招晶元上的失誤讓小米max系列走上了絕路:大部分人都希望小米max 3能夠用上驍龍660,甚至是驍龍710,而它卻選擇了更為低端的驍龍636,主頻甚至退回到了一代的1.8G,1699和上一代相同價格定位又明顯偏高,被競品榮耀8X成功阻擊銷量慘淡,最後該系列直接被小米砍掉。那段時間小米也曾經傳出max4的上市計劃,可最終被否定,曾經爆款的巨屏系列三世而亡。
小米作為互聯網硬體最成功的品牌,產品定義一向非常精準,可誰曾想到自己在巨屏手機上也走了麥城?現在回看恰恰是小米太過精於消費者洞察。和其他動輒幾百萬銷量的手機相比,單獨開一個巨屏手機獲得超高銷量的時代已然結束。小米已經不屑再賺這個辛苦錢。
也許雷老闆在向Mi boy們說:「別用手機看電影了,買個小米平板吧,又不貴,那個效果更好!」
華為——淺嘗即止,前途迷茫
2015 P8 max 華為巨屏的初次亮相
2015年,華為發布的P8MAX算是一代經典,六年後的今天還能在一些老人手上發揮余熱;華為海思晶元也自麒麟930開始走上了高速發展之路。至此P系列奠定了華為拍照手機的江湖地位。全金屬機身現在看來做工甚至有些粗糙,可6.8寸大屏幕、一流的信號質量和優異的雙聲道音質在當時都給筆者非常滿意的影音感受。後續還推出了低配的3+32G版本,可見這款機器相當受歡迎。筆者手頭的P8 Max用到18年底才退休。
2018 Mate20X &暢享Max 曲高和寡與無人問津
可惜之後過了三年,沒有後續的巨屏機型,直到華為才推出了Mate 20系列手機,其中20 和20pro都獲得了好評,20X旗艦手機,配置上相當捨得用料,2K巨屏,可惜曲高和寡,雖然是一款成功的巨屏機型,但其他兩個小尺寸的銷量更為驚人,相較之下20X反而變得有些尷尬。後華為推出了5G版本,由於是採用了外接巴龍5000基帶,功耗大增,電池大幅縮水到4000安,由於是不成熟的方案,因此也沒有形成足夠的聲勢;之後華為再無推出中高端巨屏手機,Mate、 P系列紛紛只做主流型號。
2018年下半年只推出過一款線下主銷的暢享Max 7.12,驍龍660晶元,主打影音 娛樂 ,甚至連Type-c快充介面都沒有提供,從基礎配置到外觀幾乎完全復刻了同門兄弟榮耀的8X Max,價格每台貴了200元,自然也沒有在市場上產生水花。不過這款產品現在還在售,全新機已經不到900元了。
如今的華為,在被美國打壓到無芯可用,發布新機又只能強行被閹割5G功能,維護基本盤尚且不易,哪裡還有精力去開發小眾型號呢。可能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也看不到華為的巨屏新機了.除了祝福,也希望華為早日走出美帝國主義的打壓,再次推出更好的巨屏產品。
榮耀——上下求索,重新出發
2014-2015 X1X2平板思維做手機的失敗嘗試
2014年榮耀推出了跨界平板手機X1,與其說是手機,不如說是平板。16:10的7英寸屏幕,讓機身碩大無比,海思910處理器,造型與酷派的大神近乎一致。更大的內存、電池容量,榮耀贏得了這一局的勝利。
2015年推出X2,使用了麒麟930處理器。正式進入了4G時代,內存方面提供了更大容量的版本。模具還是x1的模具,設計上做了ID無邊框設計(來自樂視的迷之經驗)和金色的版本。後蓋做了一些微調。
上述太過於偏向於平板的使用體驗和孱弱的性能,僅僅維系了兩代就宣告終結。畢竟16:10的七英寸屏加上當時邊框的寬度,作為手機對於多數人單手操作存在一定困難。處理器相較於同時期手機落後一代。攝像頭效果較弱。從平板角度來看, 而使用體驗又遠不及8英寸9英寸的平板舒適。被拋棄也成為必然。
2016年給老爸買了榮耀X2,一開始老爺子還非常不習慣,嫌棄大。但等到真用下來,巨屏看股票,大字體,還有長續航就讓他一發不可收拾。直到性能無法滿足要求,才將它退役。
2016-2018 榮耀Note系列 小米Max狙擊戰
鑒於此,2016年榮耀推出Note8,當時6.6寸屏幕,16:10的長寬比,顯示面積很大。麒麟955晶元。2k屏幕全金屬機身、指紋識別,成為一款相當有賣點機器。至此榮耀巨屏手機由Note系列接手。可惜Note上市的同一年,小米發布了大賣的Max系列,和小米起步1499的定價相比,2299的起步價的確高了,而且也沒有配置廣受歡迎的NFC,風頭被小米搶走自然更新速度變慢。
直到2018,小米Max3翻車,讓眾多大屏黨大失所望。榮耀這頭Note10上市,搭載了次旗艦的麒麟970、6.95寸無劉海的全面屏,支持杜比全景聲的立體聲雙揚聲器讓消費者重新看到了榮耀在大屏產品方面的誠意。可惜上市價格定價過高,在980晶元已經上市的前提下,上一代970晶元產品定價2799-3599。因此很快走到了降價旋渦中,一再的降價最後拖累了這款手機的市場表現。筆者手頭正在用的Note10中配是在2019年春節前購買 ,不到半年時間跌價500多元,這也就導致更多旁觀者的觀望心理。
2018-2020 X系列再次尋求巨屏定位
同樣在2018年,榮耀推出了8X max。主打影音,為了對標小米,高配直接用上小米沒有用上的驍龍660,屏幕直接用上更大的7.12寸珍珠屏。而同樣使用636的中低配價格相對小米實惠了兩百元,性價比一下子顯現出來。但是這款產品同樣存在著一些遺憾——首先直接忽視了已經開始大規模普及的Type-C介面,給人的觀感差了他人一截。另外這塊屏的顯示效果較差,顏色偏黃。但總體來說,這款產品還是擊中了大屏黨的痛點。只是幾個本來可以解決的小問題沒有解決比較可惜。不過8X Max銷量不錯,半年全球銷量一千萬台,算是巨屏手機一大高光時刻。
X10 Max維持巨屏局面 性能卻成短板
2020年,榮耀推出了X10 Max。繼續保持影音方面的賣點,7.12寸屏更換成了7.09RGBW屏幕,損失了色彩的飽和度,換來了陽光下更清晰的效果,更高的亮度和更低的功耗。加入的NFC功能。但讓人無法理解的是,X10選用了中端偏低的聯發科天璣810晶元,X10 Max直接用了更低一檔的天璣800。直接坐實了X10 Max老人機的定義。價格方面1899起的價格馬馬虎虎。特別神奇的是,不到一年這款手機下市了,在市場缺芯,同類型競品缺乏的情況下,這款機器庫存在一些經銷商手中被神奇地賣到3200多塊,二手價格也和新品上市價差異不大。
筆者給自己父親買過一台X10 Max 替代之前退休的X2平板手機,自老爸用上巨屏機就一發不收拾,終於有一台可以平順替換愉快炒股的機器,更好的性能和拍照效果,評價也是相當不錯。
在苦苦等待期盼中,榮耀X20 MAX的預告讓人興奮,寫這篇文章之前,和媒體圈的朋友溝通,他說,這種機型基本沒有多少廠家做了,大家都喜歡做主流的尺寸段。別等了,現在870兩千多塊的手機多得是。聽到這句話,心裡感覺不是滋味。也許,在資本面前,所有用戶需求不過是他們用來選擇得失的工具,好在,還有榮耀在堅持。自立門戶重新出發的榮耀,願你新發布的X20 Max不會辜負大屏黨的期待,延續大屏昔日榮光。
Ⅲ 1030顯卡帶動2K144HZ的顯示屏嗎
1030顯卡是可以帶動2K 144赫茲刷新率的,但必須使用DP介面。
Ⅳ 炒股顯示器有必要144嗎
這個我來給你分析下。144的話視覺效果上肯定會比較好。但如果你是做中長線或者波段,沒太有必要,因為不用經常的看盤,普通的就行。玩短線而且資金量可以的話,建議是配置好點的顯示器,畢竟要整天盯盤,在戰場上,起碼要有件趁手的兵器,才能事半功倍,對吧。滿意的話就請採納吧。
Ⅳ 只針對刷新率來說,144hz是否比60hz更護眼
動態畫面會更流暢,和護眼沒關系。
你可以這么理解,刷新率就是屏幕每秒畫面被刷新的次數,看電影時我們看到的其實是一副一副靜止的畫面,就像放幻燈片,為什麼我們感覺畫面在動,那是因為人的眼睛有視覺停留效應,前一副畫面留在大腦中的印象還沒消失,緊接著後一副畫面就跟上來了,而且兩副畫面間的差別很小,一個動作要用很多副畫面來顯示。
刷新率是指電子束對屏幕上的圖像重復掃描的次數。刷新率越高,所顯示的圖象(畫面)穩定性就越好。刷新率高低將直接決定其價格,但是由於刷新率與解析度兩者相互制約,因此只有在高解析度下達到高刷新率這樣的顯示器才能稱其為性能優秀。
注意,雖然它的計算單位與垂直掃描頻率都是Hz,但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75Hz的畫面刷新率是VESA訂定無閃爍的最基本標准,這里的75Hz應是所有顯示模式下的都能達到的標准。
你可以這么理解,刷新率就是屏幕每秒畫面被刷新的次數,看電影時我們看到的其實是一副一副靜止的畫面,就像放幻燈片,為什麼我們感覺畫面在動,那是因為人的眼睛有視覺停留效應,前一副畫面留在大腦中的印象還沒消失,緊接著後一副畫面就跟上來了,而且兩副畫面間的差別很小,一個動作要用很多副畫面來顯示。
這樣我們就感覺畫面在動了,這一副一副的更換畫面,就是在刷新,假設一個動作由20張畫面完成,我們看上去就有點象動畫片,而這個動作增加到30張的話,看上去就自然多了,這就是刷新率。
Ⅵ 什麼樣的顯卡才能帶動2K144Hz顯卡
2K 144hz顯示器本身對顯卡要求並不是很高,這兩年的主流顯卡都可以滿足需求,只是如果要拿來玩游戲並且得到較好的效果就比較難了,2K解析度本來至少就需要近2000元的顯卡才算夠用,加上144hz刷新率的話至少得3000元級別顯卡才能發揮出顯示器的全部實力
如果你只是平常看股票和電影的話,那就選擇一塊入門級獨立顯卡就夠了,比如GTX1050和GTX1650系列,千元左右就能搞定,功耗還很低大部分不需要6pin輔助供電,也不需要在電源和散熱方面投入太多,用起來非常省心。如果你只是偶爾玩玩暗黑這樣的游戲,那這兩類顯卡也基本夠用,畢竟這類游戲對刷新率要求不高,沒必要苛求100幀以上,但是如果希望給未來留點餘量的話,建議選擇RX590或者GTX1660這樣的性能級顯卡。
Ⅶ 144Hz的顯示器只是為了打游戲嗎平時看視頻用這種顯示器有效果嗎這種顯示器配英偉達的眼鏡可以實
首先,樓上不懂不要瞎bb
只有屏幕刷新率跟不上顯卡才會導致畫面撕裂,所以以前游戲里有個東西叫同步垂直。這也就是為什麼如果用了144Hz顯示器就不用開同步垂直,因為屏幕性能跟得上不會出現畫面撕裂。
其次,游戲後台幀數和屏幕真實刷新率是會出現誤差的,舉個例子,如果游戲里fps是60,顯示器是60hz,那實際呈現的可能會低於60hz,如果顯示器是144hz,那基本上肯定可以達到游戲實際的fps。就是如果屏幕刷新率高了,那出現的流失可能就越少。
至於看視頻,一般現在視頻資源的fps都不是很高,60hz絕對可以滿足了。
Ⅷ 144Hz的顯示器只是為了打游戲嗎平時看視頻用這種顯示器有效果嗎這種顯示器配英偉達的眼鏡可以實
144Hz的刷新率就是為了玩游戲,對於看視頻沒什麼用,正常的40Hz的刷新率就足夠了,而且也不用把144Hz的屏幕看的太神,屏幕刷新率太高如果你的游戲FPS達不到這刷新率容易導致畫面撕裂。反而影響游戲效果。至於3D顯示效果只有3D眼鏡才可以實現,和屏幕的刷新率沒任何關系
Ⅸ 能推薦一款帶的起2K144hz的顯卡 要刷新率能調到144hz的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5-19
Ⅹ 144hz直播能看出效果嗎
144hz直播效果顯著,144Hz的電競顯示器畫面明顯更加流暢,同時在開啟FreeSync的情況下,撕裂現象也沒有發生。反觀60Hz的顯示器,畫面卡頓較為明顯,並且每次改變視角的時候都會伴隨著出現撕裂的情況,可以說畫面撕裂情況非常嚴重。
《守望先鋒》游戲實測部分分別為:在1080P解析度下144Hz開啟FreeSync的游戲悍將PK32QC,和在1080P解析度下60Hz關閉FreeSync的顯示器。144Hz刷新率主要是解決游戲中拖影抖動現象。對於傳統60Hz的顯示器來說,144Hz電競顯示器的畫面更加流暢。對於一位FPS類游戲的玩家來說,144Hz可以說是剛性需求。
144Hz刷新率的電競顯示器可以很好的滿足這類玩家的需求,因此專業的電競顯示器對於游戲玩家來說是絕對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