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入門 » 股票交易覺悟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股票交易覺悟

發布時間: 2022-10-20 02:45:47

㈠ 怎樣設置股票跌到一個價位了賣出就是設置賣出價比現價低怎麼設置

怎樣設置股票跌到一個價位了賣出?掛單時直接把掛單價調到你要賣出的價格就可以,只要是不高於10%的漲幅限制、低於10%的跌幅限制都是有效掛單,你可以在買賣欄里點指定價格,再輸入你想成交的價格就可以了,新手的話可以用個模擬盤去試試。

掛單操作就是投資者提前研究好股票價格的走勢,在股票開盤之前就掛好了買單或者賣單,在股票開始交易後等待撮合成功就可以。證券公司一般都是在晚上21點左右的時候完成交易清算,這個時間後就可以掛單。

掛單時,用戶登錄股票交易軟體,這時要把買進或者賣出股票填寫相應的數量和價格,提交給交易系統就可以。需要注意的是,在每周末或法定節假日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證券公司可能不會接受掛單。

想要進行掛單,用戶對股票的價格最好擁有較好的定位,知道在開盤後是上漲或者下跌。如果在開盤後沒有按照預測的價格波動,這時可以撤單,然後重新進行提交。在買賣股票時一般只有股價大幅波動時才會進行掛單交易。

長期跟進某個個股熟悉他的股性,感性上覺悟到他一天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再配合布林帶修正對對一天的最高點和最低點預測。掛單就掛在那點上面的0.3%的價位可以了。這是從大方向上處理掛單。等到開市後就預早掛定你的預測價,等到差不多到你的預測價時,再根據實盤指數的一分鍾和五分鍾形態走勢判斷這一波升勢或跌勢的極值,對應此幅度計算你的股票對應的價格,再修正。


在投資股票時要分析很多方面,比如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態、大盤的整體走勢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股票的走勢,而且還需要關注市場上的各種新聞,畢竟很多新聞的出現會對股價造成利。最後提醒您,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㈡ 靠炒股維生的散戶是否比上班族掙得多為什麼

首先就我個人而言,炒股賺的錢比上班賺的錢要多,現在職業小散一個,閑暇時兼職搞一些其他的東西。


進入股市十多年,大學時候學的也是金融專業,大三就開始模擬炒股,對這個比較熟悉,畢業後上班,用自己的資金零散炒股,剛開始的時候虧錢,後來自己鑽研,漸漸地從股市中開始盈利,16年以後,辭職專門做這個,到現在從這上面賺的已經比原來上班賺的要多了,至少生活上基本無憂。


記得最早開始炒股的時候,投入不多,二三十萬而已,後來逐漸加大投入,到後來,股票收入已經超過了上班工資,媳婦工作比較穩定,在國企工作,基本上就是一輩子的事情, 她的工資收入很穩定,可以保證家庭一個穩定的經濟來源, 她的支持也是我辭職的底氣。


我在私企,收入一般,辭了也不心疼,辭職後,就開始專門炒股,我選擇股票看公司的業績,行業實力,這樣的公司一半虧錢很難,而且對於自己買入的一些公司,比較了解,買入前會仔細研究,買入後很少動。


這類績優股,拿在手裡一年半載基本上都能有得賺,另一方面,壓在股市裡面的錢多了,打新也是一個很好的收入來源,每次都頂格申購,科創板、創業板和新三板也陸續開通,每年下來,也能中個三五簽,要是運氣好,碰上個大肉,一簽就能賺個十萬八萬,當然,這種屬於額外之財,不過你要是賬戶裡面資金足夠,按照概率來說,中簽不難。


另外,由於自己時間自由,還可以搞點別的,原來自己工作中的人脈什麼的,後來閑暇,自己喜歡喝茶,也經常跑去弄點好茶,幾年下來,認識了一些茶商,年節順手做幾筆單子,也是不少收入,這種如果上班,就很難得有這么多空閑時間去操作了。


為什麼大多數人股市中賺不到錢,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一是沒有深入研究, 大多利用上班時間炒股,根本沒有時間去仔細看所買股票的公司經營,行業、外部環境等各種因素,投資只是聽一些 財經 媒體的文章或建議,或者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這樣很容易被套。


二是資金有限或不是閑置資金。 很可能你看好一隻股票,他一年後會漲,但是半年時候,你家裡就繼續用著錢,你不得不拿出來,或投入資金是自己多年積攢,稍有波動就影響心緒,導致不停轉換,從而陷入追漲殺跌的泥坑。


三是在股票中投入太多精力, 股票不需要二十四小時盯盤,除非你是專做短線的狙殺,否則看好大勢,然後靜等升值就好,你會發現,自己有大把的時間去搞別的,也能賺不少錢。


四是職業股民很少有單一做股票的, 他們還做多種投資,比如我除了股票,還喜歡買房,我選擇房子的時候,喜歡選擇房貸和租賃價格差不多的,比如曾在2016年京郊附近的大廠買過一套房子,6500一平米,月供1900,現在大概14000左右一平米,房子租出去一個月1500左右,自己只要交400塊月供就可以,17年在西北蘭州投資了一套,8000多買的,現在也漲到13000多了,房子月供2800多,租金基本扯平,其他還有一些,這些房子,零零總總升值了不少,而我只是付了首付,其餘的基本是租戶在還貸。


我覺得只要用心去做,股市也可以賺錢的,重要的是不停地學習,股市也是有技巧有知識的,要是自己不用心研究,就想從中賺錢,很難,想著只是兼職邊上班邊炒股,還能天天大賺,更難,我也是一步步摸索走過來的,我敢說,大部分人看不懂財務報表,也很少有大量的時間去認真分析自己所買股票的外部環境,行業趨勢等,如果你不研究這些,除非你是所謂的氣運之子,否則賺錢很難,

當然有。我一個同學92年6萬元入市,炒老八股賺了上海一套房(幾十萬),隨後跟單位保職停薪,專業在上海炒股。97年自己本金240w,還向券商融資2倍,5.12股災後剩60W,之後出國一段時間,99年回來繼續專職炒股,反正他就沒干別的事情,聽同學說,他現在上海有房,鄉下有別墅,資產過億。幾年前一次同學會,同學打電話給他,邀請他回來參加,他說抽不出時間,卻給同學會說出一萬元請客。今年我家鄉募捐教育基金,又打電話給他,他捐了10W。他現在應不是散戶了,但也是從專業散戶發展起來。

先說結論,以炒股為生的職業股民,一定比上班族賺的多。

能做到把炒股到職業,並且長期生存下來的人,都是股市中精英,是極少數。

如果在一個投資市場里,極少數的專業人士賺錢都比上班族還少,這個市場就完蛋了。

其實,炒股能賺多少錢,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

第一,投資能力。

投資能力,是一個人能不能全職炒股的基礎。

99.9%的人,是無法靠全職炒股來生存的。

能夠全職炒股,並且穿越牛熊的職業投資者,不足千分之一。

本質原因,其實是絕大多數投資者,投資能力是不足的,無法在變化的市場中找到持續賺錢的方式。

第二,本金多少。

本金多少也是能否以炒股為生的主要因素。

因為,炒股為生就代表每個月會有負現金流的出現,要用於生存。

即便能從股市中盈利,如果賺的還沒有花的多,也是無濟於事。

所有投資的生意,都是以可投本金為前提的。

當然,有一部分股民是先做兼職炒股,然後轉全職的。

因為初期就是在做本金積累,當本金足夠後,才轉型開始做全職股民。

第三,市場行情。

市場行情,是決定全職股民收入的決定性因素。

當然,全職股民的基本要求,是能夠穿越牛熊,但這並不代表熊市裡他們也一定能賺到錢。

只能說在必須懂得牛市屯糧,熊市裡隱忍和煎熬,接收收入不穩定的事實。

牛市裡的全職股民,不能算是全職股民,熊市裡的全職股民,才是真正的專業股民。

以上三點,是最直接決定全職股民收入的因素,也是一個股民有沒有能力從兼職投資者轉變為職業投資者的關鍵。




很多沒有經歷過的人,是沒有辦法體會全職股民需要承受的壓力的。

我自己做了四年全職,從2018-2021。

全職第一年,2018就是一個熊市,年末是全年的最低點。

那一年,大盤全年跌了25%,我虧損了近10%,那是因為定了規則,熊市倉位較低,所以損失才不大,算是逃過一劫。

好在我自己有工作室,有其他收入,才勉勉強強的過了一年。

但當你剛開始全職炒股,就遭遇了一個熊市,來自家庭,來自身邊的壓力,一定是會讓你喘不過氣來的。

為什麼不去工作?靠炒股收入能穩定嗎?炒股是靠天吃飯,你真以為炒股能賺錢?

當每天都是這種聲音的時候,會倍感煎熬,而且會懷疑自己。

不僅如此,情緒會讓你急於求成,甚至喪失理智,開始出現誤操作。

全職炒股有多難,只有炒過的人才知道。

職業炒股需要面對幾點。

1、熊市的浮虧與煎熬。

牛市裡,人人都是「股神」,誰都可以去推薦股票,誰都可以賺錢。

牛市裡,有多少人覺得自己找到了生財之道,又有多少人下海成了職業股民。

但檢驗一個職業股民能力的,是熊市,而且最好是大熊市。

熊市裡,即便不是真正的虧損,但浮虧依然會讓很多人崩潰。

更讓人倍受煎熬的是,你壓根不知道熊市還要多久才能過去,股價究竟會跌到多少位置。

熬過時間,熬過虧損,才是春天。

職業股民必須要有穿越熊市的准備和能力,在牛市裡賺到錢,並且准備足夠的資金過冬。

2、判斷的失誤與止損。

即便是職業股民,對於行情的判斷,股票的判斷,也不會是百分百的,一定會存在失誤。

判斷失誤意味著損失,而不擴大損失的方式就是止損。

但問題是,如果出現了連續判斷失誤,需要多次止損,或者出現了踏空情況,都會極大的影響股民的心態。

職業股民最需要克服的問題,就是自我懷疑。

自我懷疑一旦出現,就是一項極大的挑戰,而且很難在短期內改觀。

甚至有些人會因為心態問題,操作開始變形,在逆境中沉淪。

3、合理的持有與止盈。

對於職業股民還有一個很大挑戰,就是止盈和持有。

因為職業股民需要以炒股為生,就代表需要了結利潤,落袋為安。

何時止盈,何時提取利潤,就是一個比較嚴肅的話題了。

到底是牛市分批止盈,還是到了牛熊拐點再拋售,又如何判斷行情,都是學問。

賣早了,影響利潤,賣晚了,可能就會吃癟。

一套相對比較合理的止盈方式,以及財務支取方式,對於職業投資人來說,也是一項考驗。




對於絕大多數活下來的職業股民來說,收入其實是遠高於上班族的。

除了必要的開銷以外,賬戶里的數字,就是他們積累下來的財富。

有很多非職業炒股的人,其實同樣有著不錯的戰績。

有一些人認為,兼職炒股,把它作為一項投資,其實很好。

但另一部分人則不是這么認為。

全職股民的賺錢概率,確實高於普通的兼職股民,但這是因為這部分人賺到錢了,成為了全職,那部分人沒有賺到錢,又回去工作了。

還有一部分人,把自己投資失敗歸結於上班忙,沒時間盯盤,所以想要嘗試去做全職股民,渴望通過全職來增加自己的炒股利潤。

在我看來,想要成為職業股民,一定要具備以下條件。

1、兩年以上的生存資金。

想要踏實的在市場里淘金,就必須要有足夠時間和耐心。

如果連生存都有問題,那建議還是繼續工作,先把收入穩定,解決吃穿問題。

職業股民入市,萬一經歷熊市,也需要吃喝拉撒,也都是開銷。

有人說要准備一年半載的基礎開銷,我認為不夠。

如果遭遇08年,或者11-13年,15-16年的熊市,起碼要2年左右的時間才能緩過來。

所以,准備兩年開銷的生存金,是進入這個行業最基本的准備。

2、已經實踐過的交易系統。

有錢不代表一定能錢生錢。

如果沒有合適的方法,在股市裡輸錢,不會比賭場慢太多。

所以,既然選擇去做職業股民,至少要有自己的一套交易系統。

這里所謂的交易系統,就是執行交易的原則。

而且,這一套交易系統,或者說交易體系,必須已經經過實踐,能夠賺到錢。

而不是成為了職業股民後再去想這些,或者像無頭蒼蠅一般,隨心所欲的買賣股票。

沒有在股市裡賺錢的本領,就別來股市淘金了,免得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

3、足夠的初始本金。

想要成為職業股民,還需要原始本金的積累。

假設職業股民的年化回報,已經超越了很牛的基金經理,能達到平均年化30%。

那麼,100萬本金,也就是30萬。

30萬足夠在全國各大城市生活的舒舒服服了,也遠超普通的打工一族。

但如果本金只有20萬,一年6萬,就明顯不及絕大部分打工族,而且還很難在一二線城市立足。

更何況年化30%回報的職業股民,可能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

原始本金,是全職炒股的基礎。

4、經歷過熊市的心態。

牛市順風順水,熊市諸事不順。

這樣的情況其實很常見,也很多。

究其本質,就是牛市和熊市的操作思路完全不一樣,同時導致投資者的心態也不一樣。

可以說,沒有經歷過熊市,尤其是大熊市,是非常不完整的,而且很容易在熊市裡栽大跟頭。

熊市心態對於職業股民來說,異常重要,是一種終極的磨礪和考驗。

5、不斷學習進步的心。

最後就是不斷進步的進取心和學習能力。

可以說,股市的發展速度其實很快。

從老八股到注冊制,光上市企業就有將近四千家。

可以說現在的股市,早已不是當年的股市了,市場變化之大,難以形容。

如果一個職業股民,沒有學習能力,沒有進取之心,他所掌握的股市賺錢之道,也會隨著時代淘汰。

所謂一招鮮,在股市中,是熬不過時代洪流的。




最後講講,散戶對於職業股民的一些認知誤區。

很多時候,職業股民和你想像中,是完全不一樣的。

散戶會把職業股民和所謂的操盤手聯繫到一起,認為職業股民就一定每天對著好多個大屏幕,在那邊不停的看股票

其實不然,職業股民千奇百怪。

簡單的說一些明顯的誤會。

1、職業股民都是高頻交易者。

很多人認為,職業股民就是高頻交易者,就是那種每天要做交易,主要做短線打板的投資者。

其實不然,職業股民本質上也可以做波段,甚至可以做長線投資。

我自己和我認識的一部分職業股民,交易頻率就很低,以月為單位,僅做幾筆交易,有時候更少。

高頻交易更適合資金量小的職業股民,將資金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一旦資金量有一些規模,一旦想要求穩為主,交易頻率勢必就會降低。

2、職業股民一定要盯盤。

職業股民要盯盤,這也是很多人的誤解。

職業股民不是職業操盤手,不是個個都喜歡對著多塊電腦屏幕進行盯盤的。

所以,兼職股民因為沒法時時盯盤,導致各種損失,其實都是悖論,或者說自我安慰。

股價跌了,因為沒盯盤錯失了跑路良機,如果股價漲了,他就不會說沒有盯盤了,結果推導過程,總會有借口。

還是有很多把眼光放長遠,做長線投資,價值投資的。

3、職業股民靠炒股為生。

實話實說,職業股民靠炒股為生這句話是錯的。

絕大部分的職業股民,即便遭遇熊市,依然衣食無憂。

職業股民幾乎都沒有生存壓力,最多有一些生活壓力。

他們只會在相對高點套現,絕不會因為生計而在股市裡不斷取出資金。

如果你還在為生計發愁,是絕對不適合做職業股民的,兼職做個投資者就好。

4、職業股民的收益率一定很高。

職業股民的收入大於普通打工者,並不代表他們的收益率一定很高。

就好像有人把錢存銀行,一年的利息都高於普通的上班族,有些人靠收租,一年的租金就甩別人幾條街。

只能說職業股民大多有一套投資技巧,能賺到錢,但不一定就比兼職的投資者收益更高。

有一部分資金體量較大,相對保守的職業股民,投資收益率也就和大盤持平而已。




最後,作為一個過來人,奉勸絕大多數投資者,別冒冒然的就轉全職股民。

即便最近的投資收益率不錯,即便全職股民普遍收益更好,即便你很有信心已經摸索出屬於自己的一套。

千萬把興趣愛好當職業,因為普通人承受不了市場帶來的壓力,以及風雲突變下的大起大落。

職業股民,都是剩下來的,剩者為王,剩下的都是精英,都是被市場洗禮過的人。

精英階級和普通上班族,就不要比較了,真不在一個維度,但股市裡的精英比例遠低於職場上的精英比例。

所以,成功終究是少數。

最後,祝願那些和我一樣,在職業股民道路上踐行的投資者,能收益長紅,越走越遠。

我專業炒股,資金五十萬基本比上班工資掙得多,用錢的話去股市提,但是炒股資金必須在五十萬己上,錢少不行只能掙點煙灑菜錢,炒股是家庭理財的很好方法,我在培養孩子炒股,有足夠的資金,炒股絕對可以養家。

是不是覺得。

炒股即輕松,又好玩,掙得還多?

上班即辛苦,又枯燥,掙得還少?

我做了15年的職業股民,要告訴你,事實遠非看到的那樣簡單。

表面來看是這樣的,生活無憂,基本不缺錢花,運氣好的時候一年中中新股就夠生活開銷,實在缺錢,每年長線紅利也不少,再不行打幾個差價也是錢。

想去哪玩去哪玩,市值或者股份積累起來以後,短線想玩就玩玩,不想玩就休息,反正錢肯定是不缺的。

很多人眼中這種生活的確愜意舒坦,也有不少人甚至辭職專門做股票。

最後真正做成功的寥寥無幾,為什麼?

1,職業股民首先要面對的問題是角色切換。

上班族突然變成了職業股民,每個月穩定收益沒有了,開銷必須得股市裡面出,技術好,行情好,運氣好還行,能掙出來日常開銷甚至還有結余再投資。

一旦行情不好,技術失誤,運氣還不好到逆天,生活壓力就會很大很大,追跟帥寶問答比較久的朋友都知道,我的風格是比較穩健的,但就算穩健,前些年一連兩年連續爆雷,而且都是莫名其妙的雷,這樣的情況下要是沒有其他收入,日子真的會很難過。

2,保持穩定很難。

不一定炒股的高手就是穩定型,但是穩定型的肯定是高手。

想要成為職業股民,首先就要考慮穩定,畢竟還要靠股市生活。

但生活只是第一個目標,要讓資產增值又是第二要務。

想要生活不難,每天打打差價也能生活,但是要做到穩定增值確實是很難的。

要穩定很多高風險的股票不能碰,很多職業股民由於碰了高風險股票,甚至爆大雷,產生巨額虧損,這種情況一旦出現,生活都成問題,職業股民的路也就走不下去了。

一旦選擇風險不大的股票,收益又很難得到保障。

想要高收益就會有高風險,而職業股民的特殊性又不允許參與過高風險的股票。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難么就必須要技術更好,操作更精準。

3,不管技術面,基本面都要研究透測。

如果大家和職業股民聊股票,不管技術面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基本面也比普通散戶強的不是一點半點。

你做的股票什麼類型,風險程度怎麼樣,支撐壓力基本一眼的事情,這個公司有什麼特色,有沒有發展,發生過什麼事情,比你操作這只股票的散戶還要清楚。

可以想一下這個過程經過了多少的努力,一個k線一個的扣,一個指標一個指標的摸索,一個公司一個公司的研究,一份財報一份財報的細品。

這個過程中慢慢養成自己對行情的判斷,對股票獨到的見解,而不是某度說,去查了書上說。書是引路,而真正需要的是結合書,結合股票,結合成功失敗去總結。

4,財富的積累

職業股民最艱難的階段,起步階段,也就是初始資本積累階段。

每一個資產階段操作的方法是不同的,幾萬也就能做短線,要是你幾十萬,做短線每天波動幾萬,幾百萬做短線每天波動幾十萬。波動大了,其實沒幾個受的了,而且資產量越大越來之不易,越大越會做得穩健,越到後面積累利潤越難,而不是所想的幾萬翻倍翻倍一直短線翻倍,這不現實,心態就不一樣,不同人對財富的把控力度也不一樣,5萬能做好,50萬有的能做好有的做不好,500萬很多的人做不好。要不崩盤行情怎麼可能爆倉無數中產?

但是一旦積累起來之後,做做長期投資,投資一些固定資產,每年生活的確不錯。

但是中途的煎熬,只有自己能懂。

5,心態問題。

職業股民一路會遇到無數的困難,有可能一次崩盤行情就能把你打倒,絕大部分人站不起來,站起來的只有極少數。

甚至很多人一次又一次的被打倒,被迫接受現實退出這條路。

上班和全職炒股不僅僅是專業知識不同,更重要的還是如何去調整心態。

我也心態崩潰過,是個人買一隻股票幹掉一個高管,都會崩潰吧。

但是很多人默默的支持著我,包括家人朋友。

當然更多的是質疑,在一次次質疑,一次次白眼,一次次看不起你的情況下,你是否還能保持一顆初心?

真的太難太難了。

但是上班卻不一樣,做的不開心可以換工作,股票做的不開心換股票?那就意味著虧損。

我不建議上班的辭職做職業股民,成功率極低,壓力極大,而且說實話很多職業股民開始5年堅持不過來,收益真的可能不如上班,就算強也不會太多。除非經歷過幾輪牛熊更替活下來的那部分。

有工作想做股票,抱著學習的心態少投入,當成理財來做是可以的,不要走偏,發財夢少做,做到資產保值增值就好。

一份工作兩份收益,兩條腿走路遠比絕大部分職業股民一條腿走路走的遠。

我是九十年代入市的老股民。總的來說,想要在股市穩定賺錢,難!非常難!甚至感覺比我80年代考上重點大學(現在是985)都難!因為考大學,有固定的課本給你讀,而炒股票,除了書本,更重要的是你的感悟,還有你的自律,方方面面的因素,只要某一方面做不好,你都賺不到錢。

對於是否全職炒股賺的更多我的看法如下:

任何行業賺錢都一樣,反反復復,經歷過痛苦,磨難,然後資金才會緩慢的上漲,(除非你做違法的事情賺錢才容易)很多人都是被刺激到股市來的,來股市就想一本萬利,發大財!

從而違背了世界萬物發展的規律,天到循環,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馬雲,馬化騰,董明珠的成功都是經過常人所不能忍受磨難與堅持,

股市也一樣,可能成功者利潤更高,那麼難度會更大,不學習,不總結,靠感覺短時間成功根本不可能。

我認為在股市賺錢一定要有自己的交易系統,每天總結,這種總結一定要形成文字,每天最少五百字,每周一大總結字數要更多,每天收盤後復盤要超過兩個小時!每月經濟學基礎的書籍一定要看兩本以上,

尤其宏觀經濟學的更多多看!這樣才能了解大趨勢,股市大方向把握對了,才不會被小趨勢所誤導!這就是天時。

堅持三年這樣的總結學習的同時,你拿你家庭五分之一的資金去投資,要有全部虧光的覺悟!三年後你就很難虧錢咯!

三年後當你連續連續盈利,盈利的錢夠你家庭十年生活,按照 社會 現在的全家生活需求大概150萬左右。

那你就可以把多餘的錢放在股市裡了,這個時候才能全職炒股養家!

所以堅持我上面說的方法三年以上,並且有自己總結的各種趨勢下的交易系統,時刻有畏懼心理,天天堅持反思自己,越成功越要心懷畏懼,財務自由的時候就可以專職炒股了。

其實人生成功方法很多,關鍵在於堅持,要學會讓自己的愛好跟自己的事業同步,同時你的事業能有大前途,有錢賺!

事業,愛好,金錢同步的時候,你就能長久枯燥的堅持!當你深入研究實操一個行業幾十年,你一定能成為行業最精英人士,你一定能不愁吃穿,過的很不錯。

以上是個人十年的職場經驗和十年的炒股經驗所總結的心得,歡迎大家有不同意見扶正!

絕大多數炒股票為生活的散戶總體上肯定沒有上班掙的多。

這是必然的。因為如果炒股會經常性的比上班還掙的多,那還有多少人上班?如果沒有人上班,失去了打工族,這個世界將會怎樣?這顯然是不可想像的。

炒股票最大的問題是收入的持續性很差。有的年份是牛市,散戶有可能一年的炒股收入高過自己5年甚至10年的打工收入。但是這樣的牛市顯然是不可能長期持續的,更多的年份是散戶一年炒股的虧損超過5年甚至10年的積蓄。長期看散戶的炒股收入是有賺有賠,總收入遠低於上班才是常態。

上班雖然收入不高,但是基本上是穩定的收入。至少不會虧錢吧?以年收入6萬算,20年就是收入120萬。試想炒股的人有多少能20年內賺到120萬的?看看身邊那些老股民就知道了,20年來沒有幾個人能在股市上賺到100萬以上的。相反,炒了20多年沒有賺到什麼錢的倒是非常多的。

散戶炒股和上班比收益對比,還需看大盤趨勢

㈢ 我對股市的理解

這個問題我給別人回答過很多。你的理解可以說部分正確,但只是事情的一個方面。股票並不是零和游戲,至少並非所有的股票都是零和游戲。
你是對股份公司(不一定是上市的)的本質不太清楚。你耐心看看股份制是怎麼來的,思考一下,有問題再補充。
首先,股份公司,包括不上市的股份公司,都起源於合夥賺錢的需求,很多人把錢湊到一起做買賣,當然要事先說好你占幾股,我占幾股,賺了利潤分的時候好按這個比例分,所謂分利潤,就是分紅
其次,股份公司並不是把每年賺的錢都分給股東,因為它需要用賺的錢追加投資才能擴大規模賺更多的錢,但是有的股東需要把自己的錢拿回來點維持生計,怎麼辦呢?——這就是股票交易的起源:由於荷蘭東印度公司10年都不分紅,把賺的所有錢都用來造新船,10年以後才大舉分紅,因此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只能看到自己的公司擴大卻10年拿不回任何錢,於是1609年阿姆斯特丹設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需要用錢的股東可以把持有的股份按議價賣給別人,議出什麼價格當然會跟公司的發展有很大關系了。也就是說,公司的船變多了,大家都知道將來可能分紅很多,那就會想買的人多想賣的人少,自然股價就上去了。
再次,有時公司需要大量投資擴張業務,就可能不止一次的再融資,因此發行過新股還可能再發行,甚至還需要到另一個國家發行。每次掏了錢入股的新股東當然也是股東,新加入的每1股跟原有的每1股享有同等權利。

如果這些看明白了,你的問題就可以回答了:
1 本人認為股票就是 一些企業缺乏資金 向社會募集資金的一種形式 當然了這不是所有缺錢的企業都可以的 要符合一定的要求 當達到了這些標准後就拿到了向老百姓要錢的通行證(上市)
——差不多是這么回事

2 每一位購買股票的股民都是合法的企業的股東 有權利參與企業的效益分紅和承擔企業倒閉的危險 (不知道有沒有權利參與企業的決策)
——完全正確。股東都有權利參與企業決策,但最終決策是由票數(股數)決定的,日常決策是由管理層決定的,管理層是按票數(股數)由股東選出來的。這個跟我們政治生活中很多集體決策一樣的意思,所謂的民主集中制,我們每個公民不也參與國家管理嗎,但一個普通公民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國家的決策呢?公司里唯一的不同是每股一票,而不是每人一票。小股東參與公司管理的方式就是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與董事會和管理層交流提建議。

3 股票本人就是一張紙 一個憑證 本人沒有任何價值可言
——是一個憑證,前面說了作為企業的所有者會獲得分紅,所以也不能說沒有任何價值。

企業一旦上市發行股票之後 股民將股票買進 那麼企業就完成了他的目的 比如某企業發行股票8元/股 發行一百萬股 只要股票全部賣出去 那麼企業就完成了融資八百萬的目的,至於以後這張股票能抄到100元/股 還是 跌倒1元/股 和企業沒有直接的利益關系
——部分正確,但是要知道股價對公司還是有影響的。前面說過可能不止一次的再融資,那麼再次發行的時候每新增的1股按多少錢賣,就會由當前股價決定了。如果你的原有的股票在市場上只賣10塊錢,卻按20塊錢發行新股,那誰會認購呢?他還不如在二級市場上花10塊錢從原有股東手裡買。要知道很多大公司收購擴張所需的資金都是通過增發獲得的,如果在機會出現的關鍵時刻不能得到投資者的支持,就不會有這些大手筆的行業整合。另外,如果市場上的股價太低,就很容易被另一個公司全買下來,也就是收購。當一大群小股東持有股票的時候,是不能把CEO怎麼樣,如果這群小股東換成了一個比較大的股東,就有可能把CEO炒了。因此,短期來看股價對企業經營、對CEO地位的確是沒什麼影響的,但是長期來看股價低迷對一個公司會是件嚴重的事情。

4 所謂的股票升值 假如我8元/股 的股票升值到100元/股 我只有100股 那麼我花800塊錢買的股票 現在可以賣10000塊錢 那麼這些錢去哪要?賣給誰? 這個價值是怎麼升上來的?
——沒錯,升到100元,你得賣給一個願意出100買的人才能拿到錢。為什麼有人願意掏100買,參見東印度公司的例子,可能因為他覺得公司船變多了,分紅會很多。當然也有很多情況,他只是覺得將來還有更傻的人願意花200買,這就是所謂博傻嗎。反正不管將來分紅多少,只要有人買,你就能把股票賣出去。所以100元賣出去未必說明價值升上去了。

我理解的是 公司肯定不會去把8塊錢賣出的股票再花100塊錢買回來 只有股民與股民之間的交易 之所以會升值 是因為這個公司的一些決策(或真或假)給社會的一種假象 讓老百姓感覺這個企業經營得不錯 很有前景 去買他股票的人越多 股票的價格才會漲 而股票的發行都是有數量限制的 買不到原始股怎麼辦 就只好去股票交易所和股民之間交易 說白了就是買二手的股票 這樣一來 一張股票在無數個人之間交易 每個賣家都加上了自己的利潤 這張股票就越炒越高 等到最後一個人那裡 (要麼企業倒閉 要麼貶值等原因)沒人去買了 他就理所應當的成為了倒霉蛋
——部分正確。但是到底是不是都是假象,不一定。有的公司後來真的分了很多紅,當時花100買的人後來拿到這么多分紅已經很值了。舉個例子吧:微軟上市16年從來不分紅,但第一次分紅就分了320億美元,你能說微軟股價漲了幾十倍以後買進的人就吃虧了嗎?你說的倒霉蛋的情況也比比皆是。兩種都有,不可一概而論。

所以我理解的就是股票這個東西 就是一個大騙局 上市公司在坐莊 股民之間互相騙 就像擊鼓傳花一樣 只要花到你手上 鼓沒有停 你就成功了 一旦最後到某個人手上 鼓停了 那他只有等著倒霉了 整個股票市場沒有任何的意義和實質
——部分正確。參見前面的解釋,不可一概而論,都得看具體公司,具體價格了。

㈣ 纏中說禪中面首是啥意思

古往今來,古今中外,在這個世界上,似乎只要有條件,男人能辦到的事女人也能辦到。比如說,有些男人在正常的婚姻情感之外包養「二奶」,有些女人也在包養被稱之為「面首」的「二爺」。《辭源》解釋「面首」為:「面,貌之美;首,發之美。面首,謂美男子。引申為男妾、男寵。」確定面首這個稱謂的,是南北朝時期南朝劉宋的前廢帝劉子業。《宋書•前廢帝紀》中:山陰公主淫恣過度,謂帝曰:「妾與陛下,雖男女有殊,俱托體先帝。陛下六宮萬數,而妾唯駙馬一人。事不均平,一何至此!」帝乃為主置面首左右三十人。而據文字記載中國第一女皇武則天著名的男寵,先後就有薛懷義沈南蹘張易之張昌宗柳良賓侯祥僧惠范等人

㈤ 職業炒股是種怎樣的體驗

真實的體驗一個字「累」,每天股市都是波動,漲跌無法預測,每天股市波動帶來的心理壓力是非常巨大的,一天有可能盈利幾十萬,也有可能虧損幾十萬,除了個人能夠承受之外,還要把壓力埋藏於心底,不能影響到家庭,在股市又是一和超強的獵手,這種雙重性格來回變換,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具備的。

㈥ 我是炒股新手,一點股票知識也沒有,該如何下手

個人給到的建議是,

1.對於新手來講,多看盤很重要,不要覺得悶,有些東西要【領悟】,別人怎麼說,你都得要自己去體驗,因為經驗的累積需要多交易,而事實上,普通散戶每天都做到有交易就會進步很快,但是多交易出錯了虧的是現錢,所以,用看的經驗代替部分交易有他的現實意義。

2.老生常談,多看書。我的建議就是不要啥書都看,要有策略地看。對於新手而言要看些跟他水平匹配的書,不然容易走火入魔。我的建議是。第一步,屬於低等技術的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要做到爐火純青,看的是經典財經、證券類教材就夠了。(必要)第二步,普通的經濟類學科,要用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有用了,會計、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財務管理、報表分析這幾個比較基礎,其他行業性的知識有需要就學。(打打基礎就可以了,不必深入,要做到看懂上市公司的問題所在和分析到他發生的事情)。第三部,市場上所謂的「秘籍」一類的的書,取其精華和貼近現在市場特徵的理論和實證性數據。第四步,國際前沿的學術研究成果(很遙遠的了)。

3.意志品質比技術更重要,自己領悟吧。

4.要覺悟自己只是市場中微不足道的一員,不要自以為是,十賭九輸,因為你要成為贏的那1/10,所以你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市場是精英的市場。不能有一天的懈怠。

㈦ 股票入門的基礎知識是什麼呢

你要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才算是股票入門!所以我覺得真正的股票入門基礎知識有如下幾點:

3、股票投資會影響自己的生活。散戶做股票的錢都是辛辛苦苦上班掙的,不是大水打來錢,每一分都來之不易。你要會分配你的資產,股票是個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你要權衡在股票上分配多少錢才不會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配置在股票上的錢全賠了,不影響自己的生活才是正道,如果一旦賠了,就要死要活,天都塌下來了,只能說你很不理智。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吃飯要慢慢吃。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就會認為自己是天之驕子,自己是股神在世,被股市收割也是情理之中了。

㈧ 玩股票需要什麼思想覺悟

心態:冷靜,不能急躁,不能追漲殺跌(因為你得到的消息永遠比別人晚一步),該出手時就出手
信息:中國和美國不一樣,中國是政策市,哪天證監會或者黨發個政策,股市便聞風而動。所以,想炒好股,必須關注國內新聞(有關經濟方面的)。做不到最早知道消息,做到比大多數人早一步知道,你就成功了。
技術分析:適當學一點,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
會計:要學會分析基本面,只有知道一家公司的狀況,才能避免盲目跟風。比如有的公司現在股價高,但業績下滑,這時候,你不能只看ta原來漲的怎麼樣,而要看未來。如果有家公司業績好又不漲,這時候是進的好時機。如果能學到看出哪些公司做假賬,那你就牛B了。
莊家:分析莊家的操作手法,跟著莊家走,總能撈一點。(不是大眾!)
總結:1.趁早不趁晚,及時抓住消息最重要。2.股票炒的是未來,看趨勢,所以需要一些知識建立自己的判斷

㈨ 股票買賣如何巧妙掛單

掛單技巧:
1、掃盤
在漲勢中常有大單從天而降,將賣盤掛單連續悉數吞噬,即稱掃盤。在股價剛剛形成多頭排列且漲勢初起之際,若發現有大單一下子連續地橫掃了多筆賣盤時,則預示主力正大舉進場建倉,是投資人跟進的絕好時機。
2、隱性買賣盤
在買賣成交中,有的價位並未在委買賣掛單中出現,卻在成交一欄里出現了,這就是隱性買賣盤,其中經常蘊含莊家的蹤跡。單向整數連續隱性買單的出現,而掛盤並無明顯變化,一般多為主力拉升初期的試盤動作或派發初期激活追漲跟風盤的啟動盤口。一般來說,上有壓板,而出現大量隱性主動性買盤(特別是大手筆),股價不跌,則是大幅上漲的先兆。下有托板,而出現大量隱性主動性賣盤,則往往是莊家出貨的跡象。
3、低迷期的大單
首先,當某隻股票長期低迷,某日股價啟動,賣盤上掛出巨大拋單(每筆經常上百、上千手),買單則比較少,此時如果有資金進場,將掛在賣一、賣二、賣三檔的壓單吃掉,可視為是主力建倉動作。注意,此時的壓單並不一定是有人在拋空,有可能是莊家自己的籌碼,莊家在造量吸引注意。大牛股在啟動前就時常出現這種情況。
4、盤整時的大單
當某股在某日正常平穩的運行之中,股價突然被盤中出現的上千手大拋單砸至跌停板附近,隨後又被快速拉起;或者股價被突然出現的上千手大買單拉升然後又快速歸位。表明有主力在其中試盤,主力向下砸盤,是在試探基礎的牢固程度,然後決定是否拉升。該股如果一段時期總收下影線,則向上拉升可能大,反之出逃可能性大。
5、下跌後的大單
某隻個股經過連續下跌,在其買一、買二、買三檔常見大手筆買單掛出,這是絕對的護盤動作,但這不意味著該股後市止跌了。因為在市場中,股價護是護不住的,「最好的防守是進攻」,主力護盤,證明其實力欠缺,否則可以推升股價。此時,該股股價往往還有下降空間。但投資者可留意,因為該股套住了庄,一旦市場轉強,這種股票往往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