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入門 » 參與360私有化投資股票借殼概念股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參與360私有化投資股票借殼概念股

發布時間: 2022-10-16 10:18:28

① 如何看待360借殼江南嘉捷

360借殼上市,我覺得這是一個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行為,無可厚非。


證監會網站12月29日晚間披露的最新審核結果顯示:360借殼的江南嘉捷電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南嘉捷」)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宜獲有條件通過。具體來看,證監會對江南嘉捷購買資產的審核意見為:請申請人補充披露標的資產的董事在報告期內是否發生重大變化,請申請人補充披露標的資產涉訴情況及風險管理措施,請獨立財務顧問、律師核查並發表明確意見。即使如此,作為360集團董事長的周鴻禕已經開啟「慶祝」模式。12月29日下午,周鴻禕發布朋友圈,曬出自己與團隊在證監會門口的合影照片,並寫道「感謝我們的合作夥伴,感謝團隊。」

總之,360之所以選擇從美國股市,退市之後回到國內A股,就是因為在美國的股票價值不能反映公司的實際價值同時,國內市場對於360這樣的安全公司會更友好。

② 360概念股什麼意思

2016年4月19日360打算私有化。360私有化概念一共有19家上市公司,其中6家360私有化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13家360私有化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根據雲財經龍頭挖掘機自動匹配,360私有化概念股的龍頭股最有可能從以下幾個股票中誕生中葡股份、波導股份、天業股份。

③ 奇虎360借殼上市最新消息 360私有化概念股有哪些

奇虎360將不採取借殼上市的途徑,目前360相關概念如:中葡股份、中信國安近日都有較大的跌幅,360私有化概念將會逐漸褪去熱度

④ 360私有化概念股有哪些

360已經確定不會借殼上市了,該公司目前已經開始進行券商的IPO輔導,因此,也就沒有360私有化概念股了。

⑤ 有沒有股票高手分析一下奇虎360私有化,可能借殼的上市公司是哪家

中信國安出資5億,也是相關聯比較多的上市公司。不管結果怎麼樣,他分得一杯羹是肯定的。而且現在明顯有主力在運作,另外10送15也很不錯。這都是個股,前天英國脫歐,整個世界可能都不太平呀。謹慎

⑥ 360私有化概念股有哪些

國家工商總局信息顯示,奇虎360的大股東已於3月21日正式完成增資更名,名稱由「天津奇思科技有限公司」變更為「三六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注冊資本從5617.66萬元增至20億元;股東42名,已於2月28日完成繳款。
曠達科技(7.190, 0.65, 9.94%)(002516):工商注冊信息顯示,「上海賽領博達科電投資管理中心」現身「三六零」股東列表,曠達控股通過賽領博達股權投資成為奇虎360間接股東。

⑦ 360私有化概念股有哪些

360已經確定不會借殼上市了,該公司目前已經開始進行券商的IPO輔導,因此,也就沒有360私有化概念股了。

⑧ 奇虎360回歸A股借殼的上市公司

現在證監會對借殼,私有化回歸監管在加強,買入要設好止損價位。華微電子和中信國安可能炒作力度大些。

華泰證券(17.82 +1.02%,買入)是360私有化的FA機構。一位華泰證券內部人士對雷帝網表示,360私有化已成功在即,360內部除在籌備私有化外,圍繞A股上市的計劃也開始提速,預計未來360回歸A股首選的方式還是借殼上市。
參與360私有化的上市公司有:
電廣傳媒(15.51 +3.61%,買入)是因為3個億參與360回歸;
中信國安(18.74 +8.57%,買入)是因為4億美元參與360回歸;
中葡股份(6.17 +5.83%,買入)是因為中信集團不僅參與還承銷360回歸引發借殼概念;
黑牛食品(16.26 停牌,買入)是因為華夏幸福(24.46 +0.25%,買入)(華夏幸福實控人去年11月入主黑牛食品)的人力總裁跳槽到360當高級總裁,以為提前勾兌借殼;
波導股份(8.69 +7.82%,買入)是因為給360代工手機,引發優先借殼猜想。
此外,因為代碼中含有360,華微電子(11.15 -3.13%,買入)、同德化工(11.04 +1.10%,買入)。

⑨ 360私有化,在a股有什麼股票可關注

博納影業、巨人網路、奇虎360、世紀佳緣、分眾傳媒等中概股紛紛藉助借殼、登陸新三板以及IPO等方式,出現集體回歸潮。最終敵不過BAT 建議關注BAT 的動向 跟風買也倒不錯 前提是在行情好的時候 目前大盤不見底還是以觀望為主<br />

⑩ 360為什麼私有化

6月17日,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360董事長周鴻禕發出內部信,宣布360將從納斯達克私有化退市。據了解,360董事會已收到公司董事長和CEO周鴻禕、中信證券或其子公司、、華興資本或其子公司和紅杉資本中國公司或其子公司的初步非約束性收購函,收購該公司所有他們或他們的子公司不持有的已發行A類和B類普通股。
周鴻禕在內部郵件中透露,私有化是360在反復考慮當前全球及中國資本市場環境後的審慎決定,更是加速業務全面升級、拓展業務發展空間的重要一步。為此,360公司董事會將成立一個由獨立董事組成的特別委員會來評估該要約,而該特別委員會將聘請獨立的財務和法律顧問來幫助評估。
消息公布後,奇虎360股價盤前大漲12.13%,報收於74.06美元。
值得玩味的是,周鴻禕在內部信中有這么一段話,「這些發展,離不開國際資本市場的支持,360人也秉持感恩之心,以我們特有的奮斗精神,持續創新,以高速的業績增長回報了國際資本市場。然而,我們當中的很多人認為,360目前80億美元的市值,並未充分體現360的公司價值。」
很明顯,雖然從2014年開始,360動作頻頻——4億美元投資酷派,2億人民幣入股磊砢,但仍然沒有喚起被腰斬的股價回歸。要知道,在2014年之前,360以每年100%的盈利突破了100億美元的估值,那時候,排名第三位(阿里還未上市)。
所以,在360宣布私有化之後,有人在朋友圈調侃,「在360不惜一切的努力之後,私有化或許是喚醒股價的唯一機會了。」截止到目前,受到私有化的影響,360股價大漲11%,而這僅僅是開始。
朋友圈的調侃固然缺乏善意,但周鴻禕的確值得憤怒。因為無論是跟對手小米,還是跟如今A股的寵兒樂視、暴風影音相比,在360的心裡,從來不會想,「他們究竟強在哪兒」,因為他們壓根就不相信,小米、樂視、暴風影音比他們強。
關於私有化,周鴻禕最早曾在2011年時做過表態。當時正值做空機構Citron(香椽)多次發布對360的做空報告。當時的周鴻禕對記者表示,對中概股私有化現象不理解。他認為,上市公司有較大透明度,在 享受國外資本市場和股民巨大回報之外,就應該接受資本市場的考核,也應該承擔市值的上下波動。周鴻禕強調稱,奇虎360將會堅持上市之路。
但如今,奇虎360對於私有化的態度已經發生巨大的轉變。此外,奇虎董事會提醒公司股東和其他考慮交易公司股票的投資者,公司目前只是接到了這份非約束性私有化提議,尚未作出任何決定。不能保證買家會給出最終的正式報價,也不能確保將來會達成任何交易。
周鴻禕說,360在2014年營業收入摺合人民幣超過86億元,凈利潤超過21億元。2014年底公司總資產達206億元,現金超過100億元,財務總體非常健康。私有化是實現360公司價值最大化的必然選擇。
但現在,中概股私有化並非孤例,除了近期在A股受到熱捧的暴風科技之外,在美國上市的邁瑞醫療、世紀佳緣、人人等也相繼選擇私有化。
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也曾表示,絕大多數互聯網公司回歸A股是必然,有四種互聯網公司更適合選擇在國外上市:一是國外有非常牛的對標公司,比如滴滴、快的有對標公司Uber;二是市值足夠大,比如像阿里巴巴這樣千億市值的公司,在今天市場環境下,到了一定體量選擇去美國上市;明確國家產業政策導致不能在中國上市的公司,比如博彩類,雖然到了美國也可能因為國內相關政策的不確定性而「生不如死」,但起碼在國外有機會上市;第四種是出於個人原因作出的判斷。
「絕大多數回來是必然。」王冉判斷,但他同時表示,大家回來不是奔著創業板上市,而是兩個方向——「新三板和A股並購或借殼。」而此前暴風科技CEO馮鑫也表示,互聯網公司回A股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我給它們的建議是打死都要回來,99%去美國和(中國)香港上市的公司都虧了。」
事實上,國內外資本市場對企業估值的巨大差異,被認為是此輪中概股退市的動力。清科研究中心報告顯示,中概股估值依舊普遍偏低,但是很多中概股業績卻呈現高速增長,與其股價表現形成鮮明對比。除了價值被低估外,公司發展戰略、架構的調整與重構也是中概股選擇私有化的重要原因。
對比2011年上市當日的奇虎360,曾在上市當天創下27美元的開盤報價,較其發行價14.5美元上漲86.2%;收報34美元,較發行價大漲134.48%,市值達39.6億美元。以當日市值計算,當時的奇虎360一度超過新東方、搜狐、盛大,位列所有中概股第6位。到了2013年,360的股價一路飆升,市值首次超過百億美元;在2014年,它的股價一度突破100美元。
但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360的股價持續走軟,目前已經跌至2014年3月高峰時的一半。過去52周,奇虎最高股價為104.81美元,最低股價為44.56美元。
這或與其在PC互聯網的人口紅利日益減弱,且在移動領域的「失落」有關。可以看到的是,奇虎360基於PC的產品和服務的月度活躍用戶總人數增長趨緩,而在移動安全和搜索領域,獵豹、網路、騰訊、搜狗等競爭對手紛紛發力。在移動互聯網上,360已經開始在手機、智能路由器、兒童手環等多個硬體領域布局尋找「新入口」。
而周鴻禕也稱,360的私有化不僅是資本操作,更是360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的重要助力。
不過,作為奇虎360的競爭對手,獵豹移動CEO傅盛不久前剛表示,作為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互聯網公司,獵豹也曾猶豫是否要上A股、港股。「A股當然很誘人,我看了幾次股市,覺得到處都是不公平,公司收入和股票是不成正比,但是你慢慢的就覺得沒有必要了,擺正心態,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是最重要的。」
而站在美元基金的角度,BAI(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管理和創始合夥人龍宇也在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對於美元基金來說,拆VIE、向人民幣基金轉換,並不只是「接盤」這么簡單,美元基金出資人和人民幣基金出資人之間的利益「有著百分之一百二的矛盾」,要想拆掉VIE,大家必須坐下來,進行新的一輪商業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