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入門 » 股票交易成本知乎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股票交易成本知乎

發布時間: 2022-10-11 08:59:03

㈠ 公司把企業上市,老百姓買他的股票,是買來做什麼的。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妄明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1681145/answer/19039059
來源:知乎

上市是變現和流通的主要途徑。

非常明顯的例子,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價值的差別可以是非常大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差別。

上市的好處最直接的就是能夠將價值變現和參與流通。

不要單看某公司銷售或是產值什麼多大。就認為老闆有錢,相當多的是重資產或是需要不斷投入的公司,錢都在公司里,機器設備廠房啥,老闆窮得響叮當的不少。而且還極度缺錢,需要不斷更新設備擴大生產才能保證企業不破產啥的(國內這情況非常嚴重)。

所以很多行業,很多企業老闆真正實現價值,必須要把企業賣掉或是部分賣掉比如上市這些才能實現。

加上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巨大差價。上市之後,最直接的就是相關受益人老闆啥的,名義上的無法變現的富貴,增值數倍數十倍變成真正的可以變現的錢。所以對很多行業或企業來講,上市就是最終目的,上市是相關利益人士利益最大化的最終途徑,是變現實現財富的主要途徑。

而那些不追求上市的公司,大多數都是屬於輕資產,現金流非常充沛的行業。
這些企業大多擁有充沛的現金流,不需要不斷投入大量資金,老闆和相關利益人能夠直接從利潤和現金流里能直接分紅,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企業的絕對控制權,不缺錢就不必急著上市。

上市後的風險,還是完全在於企業自身,上市本身對絕大多數企業都是利大於弊。主要還是多數國家的上市公司受公眾監督,要求透明。(少數國家大家懂的)上市後股權分散,老闆賣了股份發了財,自然不能像以前那麼隨心所欲絕對控制了。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hane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1681145/answer/19041657
來源:知乎

不想上市的民營企業家還是很多的,主要還是不希望被他人分權,覺得上了市以後企業經營就不是自己家關上門能決定的事了,要法批,要投票,要股東決議,要董事會決議,很多接觸過的民營企業家就這樣把上市列作待考慮事項的後幾位,不到缺錢的那一刻不會提。
目前國內的企業家對於資本市場的理解還不是很成熟,也不像米國的企業家老想著開個控股公司然後並購這個並購那個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最後做成產業龍頭,大部分情況下,一個經營得十分穩健的非上市企業,完全沒有充分的驅動力讓企業家謀求上市。我乾的好好的,每年發完工資交完稅付完成本剩下的凈利潤除了繳納公積金之外都是自己的,幹嘛要自討苦吃找那麼一大堆監管機構和一群突然冒出來就想靠著我的企業賺點錢的股東來管著我,更何況還會有一群什麼都不懂只想著一夜暴富的股民天天罵我。
一般會走上市路線的企業,或者是出於政治需要的國企或國資委下屬企業,或者是老闆或管理層很有資本市場意識,希望通過上市進入資本市場進行資本運作將企業迅速做大做強的,或者就是地方政府金融辦上市辦的政績目標攤派對象,天天有人勸你上市吧上市吧上市吧給你免稅給你補貼給你批地給你批樓求求你啦你們這么好的企業不上市簡直就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啊。。。最惡心人的一種,就是管理層與中介機構沆瀣一氣想通過上市圈錢甚至套現的。
說白了,上市的好處,就是給了一個資本市場的接入口,那些什麼」提升企業品牌價值「都是中介機構在拉業務的時候扯的淡,業績和口碑才是硬道理,能做到華為、老乾媽那個級別,上市和不上市有什麼區別?除了股民,普通老百姓誰關心買的空調、磕的瓜子、喝的酒、炒的菜、睡的床墊是出自上市公司?
對於企業來說,能以盡可能便宜的錢融資才是上市的根本訴求,附帶能有些稅收減免呀、財政補貼呀、拿地優先呀更是大大滴好。而現在國內的資金情況,別說股權融資這類借了不一定還的,上市公司即便是發個債拿個貸款,資金成本也比非上市公司低得多。更別提那些高大上的境外上市公司,在境外發個永續債或者美元優先票據神馬的,瞬間領先好幾個馬身。而有的企業利用這些融資,並個購、投個資、整合個產業鏈,甚至直接用上市公司股份作為對價支付(這也算是便宜的融資),運作得好的話發展就是一日千里,當然這也不是誰都能乾的,大部分企業還是老老實實地在需要投資擴產的時候才去融資。
而且奇怪的是,國內的股民最喜歡的還就是看到企業融了資去投資項目,除了IPO一定要有個募投項目才能上市之外(只有我國才有的古怪規定。。。),要是最近沒什麼動靜,互動平台上天天有人問你競爭對手最近收購了這個投資那個開工了這個為啥你沒有動靜管理層真沒有上進心……於是有的扛不住罵或別有用心的企業也投其所好上趕著把錢往外花,見過最奇葩的,還有最近勸某醫葯企業做民營銀行的,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沈一冰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1681145/answer/19036252
來源:知乎

行業方面,有以下好處:
重資產行業+民企,難以處於壟斷地位也難以融資,不上市就眼睜睜看著被對手趕超。這是必須上市。主要是傳統重工業。本來可能每年貸款利息費用好幾千萬,上市帶來的巨量現金不光能把利息費用抹掉,還能反過來多賺好幾千萬,對於資金飢渴行業來說是久旱甘霖,故夢寐以求。反例好像想不出非上市民企+重資產行業還能做很大的能稱得上巨頭的。
服務業等毛利高但是品牌很重要,需要兼並收購來減少競爭的激烈程度、擴展規模。全用現金是不可能的,非上市公司股權不值幾個錢。有了上市公司平台,股權收購變得很容易。比如藍色游標。反例是娃哈哈,不過人家已經基本壟斷中國農村市場和城市中低端市場,達到了「巨頭」的規模,上不上無所謂了。
IT等高科技行業,拼的是人才,沒有上市公司股權激勵難以留住人。反例是華為,不過華為也已經是巨頭,也無所謂了。

創始人方面
上市手裡的股權的可變現價值翻了N倍,從富人變成富豪。一家上市公司,只要業績過得去,反反復復的資本游戲可以賺出不少錢來。具體略過。
年紀大了,兒女也無意或無力接班,變公眾公司,讓公司內部接班人在上市公司的光環中再帶著企業走一程。

其他方面
1 上市公司平台上可以結識更高層次的人,獲得更多的機會(或者風險)
2 融資變簡單了,昔日高姿態的銀行倒過來求存款
3 人才引進簡單了

條件:
法律條件自己查
實務條件我也不知道,從沒有哪家公司(造假除外),是絕對不能上或絕對能上的。

風險或者說不利因素:
1. 信息透明,容易被競爭對手針對
2. 創始人不能隨心所欲了,諸多掣肘,業績也有壓力了
3. 創始人的財富被更多人盯上了
4. 初創團隊上市以後就泄勁,不思進取了

總體而言就想到這么多。在我看來,符合第一段,行業較為適合的企業,上市的好處遠遠大於壞處。不想上市的主要是:

1. 冷門領域的壟斷者(往往還是行政壟斷),或者不願打破默契的寡頭,悶聲發大財,避免關注。
2. 屁股不幹凈,發家的錢有問題,或者逃稅漏稅,或者黑心產業。
3. 巨頭,上來幹嘛
4. 毛利率極高,根本不缺錢,也沒必要和別人分錢。比如高端服裝,利潤極為可觀。

除上述之外,企業自稱不想上市,其實往往是有心無力,不能上市。

㈡ 怎麼買股票 知乎

朋友,股票投資存在風險,建議學習到一定階段再開戶操作。給你一個學習的流程吧:第一步:了解證券市場最基礎的知識和規則第二步:學習投資分析傳統的經典理論和方法第三步:在前兩步基礎上,對股市投資產生自己的認識,對股價變動的原因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理論第四步:在自己對證券市場認識和理解的指導下,形成自己的方法體系和工具體系以及交易規則第五步:找一款模擬炒股游戲,深臨其境體味股市風險;或者開設模擬帳戶操作,吸取經驗第六步:投入2000-6000,開戶實戰,不斷總結經驗 投資有比較大的風險,建議你先多多學習下入市。你可以去較知名的財經網站如:和訊、金融界、東方財富網學習下,裡面都有比較的文字或者視頻學習資料的。 或者你給我一個郵箱,我發些文件給你學習

㈢ 有沒有誰說一下自己的炒股經歷 知乎

談談你們第一次的炒股經歷是怎樣的?
所以個人建議小散慎重
嚴格點說,其實都是一回事兒。
所有的漲幅和盈利全部都是靠自己的運氣。
總的來說,看能力,看眼力,看運氣。

㈣ 股票收入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知乎

股票收入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股票交易所得屬於財產轉讓所得,所以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轉讓股票所得繼續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財稅字〔1998〕61號)規定,從1997年1月1日起,對個人轉讓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繼續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但個人轉讓的股票屬非上市公司的股票,以及在境外上市的股票,其所得應按「財產轉讓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㈤ 有沒有誰懂炒股的,基本的開戶 ,炒股 基本知識

永華證券有沒有誰懂炒股的,基本的開戶,炒股基本知識?現如今,很多朋友都有投資理財的需求,而炒股就是大家會選擇的投資方式之一,所謂炒股就是從事上市公司所發行的股票買入與賣出的行為,股市屬於高風險投資市場,對於想要入市的朋友來說,我們很有必要了解炒股的相關知識,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炒股入門初學者基礎知識。


投資者購買了上市公司的股票,就屬於上市公司的股東,可以享受分紅,若股價上漲就可以賺錢。簡單來說,炒股就是投資者通過在證券市場交易股票,通過買入和賣出之間的股價差額賺取收益。

炒股詳情點擊

要想炒股,首先我們需要到證券公司開立一個股票賬戶,注意只有年滿18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注冊地在中共的機構或企業法人才可以參與炒股。並且對於創業板、科創板等還需要開通想要的許可權才可以購買。


投資者需要知道,炒股的費用,在進行股票交易的過程中是會產生費用的,通常包含印花稅、傭金、過戶費、其他費用等。其中印花稅按照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收取,僅賣出股票需要繳納印花稅,買入沒有印花稅。傭金一般按照不超過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收取,買賣雙方都需要繳納傭金,過戶費按成交面額的0.02‰收取。


交易規則:我國股市實行的是t+1交易制度,即當天買入的股票,需要等到下一個交易日才可以賣出,股票的交易時間為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委託股票價格需要在跌漲幅限制內,股市周末、節假日不開盤。

㈥ 股票融資需要什麼費用

如果炒股只盯著股價上的波動,自己對於股票交易過程中需要付出的成本毫不知情,那大概率會虧損,學姐今天就來為大家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建議仔細閱讀每一點,尤其是最後一點,大多數的投資者都在這點上吃過虧。
介紹之前,先來看看九大炒股神器,擁有之後炒起股來更加得心應手,感興趣的話,可以戳進下方鏈接看看哦:超實用炒股的九大神器,建議收藏
如果要投股票,那我們主要要繳納的費用就是印花稅、過戶費和傭金了。
印花稅:只有在賣股票的時候才會收取大家的印花稅,比例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最終稅局會收取印花稅。
過戶費:過戶費是過戶時所需支付證券登記清算機構的費用,但前提是在股票成交後,先交給券商。這種按照成交金額的0.002%比例收取費用的方式是在A股中,買賣雙方都需要支付。
傭金:傭金是股民支付給券商的費用,是股民交易中成本耗費最多的一個項目,買賣雙方都需要支付。現在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是普通開戶最高的傭金,但超低傭金的情況也會發生。
若是每股以10元的價格,購買10000股,如果傭金按最高的千分之三計算,這么入手股票的總成本就達到了302元,先把盈虧情況放一邊,在成本方面賣出時總的要付402元,短暫的一次買賣,就有704元的總交易成本。

只要大家析微察異就能夠察覺,占據所花本錢的絕大部分的都是傭金。要是交易金額比較大,並且交易的次數比較多的話,但是時間一長的話,小小的傭金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印花稅和過戶費是不能改動的,一般懂得如何節省開支的投資者,基本上都會從賬戶方面下手,於是一些低傭金的開戶方式就被大家扒了出來。不懂如何實現低佣客戶的朋友,點擊鏈接之後就可完成低佣開戶,速度快的話,十幾分鍾的時間足可以完成開戶:點擊獲取低傭金免費開戶渠道
僅有低佣賬戶是遠遠不夠的,在股市中,切忌交易頻繁,很多時候,錢就在不斷的交易中就流失了,因此倡導大家,減少買賣操作多觀望,瞧好了機會,然後再下手。
如果新手沒工夫學習,這個工具可以幫助你,它會告訴你什麼時機可以買賣,擺脫時刻盯盤的麻煩:【智能AI助攻】一鍵獲取買賣機會

應答時間:2021-09-2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㈦ 基金和股票手續費對比知乎

基金沒有印花稅,股票有印花稅,在賣出的時候繳納,別小看了印花稅,印花稅非常貴。現在一般的好的傭金,基金可以做到萬0.6,股票可以萬1,這都是單向的,雙向的加倍。股票有一個優點就是可以參與市值打新,打中一個一年的手續費就全出來了。

㈧ 怎麼炒股 知乎

炒股首先需要開設證券賬戶,線上開戶、線下開戶都可以,開戶成功以後記得去銀行辦理銀證轉賬業務。開戶成功以後就進入學習階段,比如學習一些基本的股票術語、了解怎麼技術分析股票。通過系統地學習以後,可以先進行股票買賣模擬測試,直到熟悉整個股票買賣流程以後,再進行股票投資。
至於股票的操作方法,每個人對於股票的分析不同,那麼操作也會不同,因此只能說通過多次交易自己累積經驗,不要一味地套用他人的投資技巧。

㈨ 股票是怎麼交易的 知乎

kdj股票操盤網告訴我們符合買入條件的就買,出賣出信號就賣

㈩ 零基礎學炒股從入門到精通,新手如何炒股票

理財課程零基礎學成長股(民工君)(高清視頻)網路網盤

鏈接: https://pan..com/s/1Vvqfbg9yuv8OyzTJImivyQ

提取碼: 5h7y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