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茅台「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資格被撤銷,茅台以前是被高估了嗎
很多人不看好貴州茅台的後市,比如:“你還看好貴州茅台嗎?”也有人發出了更強烈的質疑:“貴州茅台的走勢不會是雷霆萬鈞吧?”但是讓學姐說一句:貴州茅台是我們a股價值投資的典範,可以長期看好,穩定持股。其實在很多行業,龍頭股還是挺適合價值投資的。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整理的各行業a股龍頭股名單。
其實我並不認為茅台總經理真的有什麼資格進入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榮譽,因為每一個能入選中國工程院的科學家都是付出了巨大努力才進入這樣一個行業的,比如我們熟知的鍾南山院士和李蘭娟院士,他們為中國的醫學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都能入選這樣的名單。而且在疫情來的時候也為我們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使得我們國家的疫情沒有爆發式的增長。我們中國人在感謝這兩位院士帶給我們的一切的同時,也敬佩他們的精神。
㈡ 五糧液、茅台股價大跌,這兩者最大區別是什麼
白酒系列股票的走勢一直是股民關注的熱點問題。白酒系列股票也是延續了良好的增長態勢,特別時茅台的價格已經增長到,大家無法相信的地步。對於茅台以後的走勢也是牽動著眾多股民的心。
茅台和五糧液雖然都是白酒股,它們之間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現在五糧液股票屬於正常的白酒股,而茅台應該屬於奢侈品股票。在這樣的情況,可以影響五糧液股票走勢的因素,對於茅台的影響就要小的多了。
茅台這次股價的大跌,主要還是重大不良消息的影響導致的。畢竟,“白酒院士”這件事對於茅台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各位,對於五糧液、茅台股價大跌的區別,你有什麼不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㈢ 茅台再跌5%,累計回調23%,造成茅台股價「跌跌不休」的因素是什麼
我認為茅台股價連續下跌的主要因素是:
一、前期漲得過多,遠遠超過實際價值,現在應當理性回歸
茅台2017年的時候,股價大概在300多元的樣子,而到了現在茅台股價上漲到了2000多元,最高漲到了2600元。實事求是地講,這只股價漲到1000多就已經不少了。實際上這種產品,只不過是買的不喝、喝的不買的白酒而已,成本四五十元,現在炒到3000左右一瓶,繼續下去,還有多大空間?還有多大市場?這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我覺得茅台近期股價走低,主要是由於上述三個方面的影響。
㈣ 茅台暴跌近1000億,這會給該集團造成什麼影響
身邊有個朋友是炒股高手,他對於股市非常的了解,出手快准狠,基本上他看好的股票都能盈利,因為我們關系比較好,所以跟著他我也在股市裡賺了一些錢。他之前表示非常看好茅台的發展,所以買了很多茅台的股票,但是哪怕是在再厲害的人,都不可能是常勝將軍。其實茅台的發展一直都比較穩,但是近日卻傳來茅台暴跌近1000億的消息,不知道你對此了解嗎?
今天看到非常罕見的一幕,釀酒板塊只有茅台在“挨揍”,茅台股價出現下跌,白酒股集體大紅,貴州茅台卻罕見綠透了,根據最新消息報道,茅台暴跌近1000億,消息傳出之後引起業內關注。近年來,貴州茅台屢屢創下A股歷史紀錄,已成為市場領先的旗幟。但是,從今年年初開始,市場在市場方向上經歷了突然的變化,貴州茅台一再上漲,多數股票下跌,而貴州茅台下跌,多數股票上漲。貴州茅台今天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顯示實現凈利潤139.54億元,同比增長6.57%,創6年來一季報同比增速最低。增長停滯導致貴州茅台早盤開盤走低,截至中午收盤,該股下跌3.47%,市值縮水超過900億元。
你認為茅台暴跌近1000億會對茅台集團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一.必然會虧損
1000億不僅不是個小數目,還是一筆巨款。茅台集團的資金運轉也將受到影響。
㈤ 茅台5連跌!3個月跌沒了一個五糧液,茅台究竟怎麼了
值得一提的是,自2月18日股價創2627.88元歷史新高後,不到3個月的時間,累計跌幅接近28%,貴州茅台市值最大損失近9500億元,幾近等五糧液或農業銀行的總市值。
茅台在人為建起的神秘面紗中被白酒院士的鬧劇撕開露出了原型。快三千的茅台酒居然早已背離傳統釀制,真像是勾兌,勾兌被捧為高科技。
因為買貴州茅台的人少了,喝茅台的人更少了,貴州茅台的銷量急劇下降,本來茅台酒就不是大眾消費品,屬於奢侈品類,有些人想喝可能也不敢喝了,茅台酒賣得少了,不熱銷了,自然股價就會大跌。
不開玩笑了,真心說一句,茅台下來不是給你機會抄底,而是讓你底無可底!沒必要伸手,伸手必被割!
單利潤看似增長,但是年利潤可能會打折扣,而且隨著受眾面偏移會倒下一大批酒企。若不是機構抱團炒作,不是茅台被中間商炒作,哪來的搶購之說?哪來的幾倍乃至十幾倍的市值漲幅?說白了,此前的抱團已經透支了白酒行業未來多年的業績預期,很多業績不佳的都跟著茅台濫竽充數。
㈥ 茅台總工入圍院士引爭議,你認為這些爭議是否合理
一:事件的起因茅台總工入圍院士引爭議,這一消息一經發出就引起許多的網友的熱議,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和建議,總說紛紜。
貴州省科協公布,擬推薦王莉等四人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其中,王莉是中國貴州茅台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首席質量官,其研究方向為發酵與輕工生物技術。眾所周知,院士堪稱我國科技界的頂級榮譽。其中,工程院院士增選每兩年才進行一次,2021年增選總名額不超過88名。在眾多的科技工作者中能獲此殊榮,顯然極其不易。有網友對此笑稱“白酒院士”。
現在是一個開放的社會,許多人對一些問題都會有自己的見解,但是能引起這么多網友的議論可能其中真的是有些什麼問題了,也希望政府能夠在思考這個問題。
㈦ 「茅台院士」背後有何「隱情」,院士是否會成為笑話
“茅台院士”背後的“隱情”我們並不知道,但是院士應該不會淪為笑話,畢竟茅台院士只是提名,最終的結果並沒有明確。而且從提名,到確定院士人選,應該有一個公開透明的標准,所以我覺得茅台院士是否能夠當選還要等待最終的結果,院士還是人們心目中所理解的那樣,並不會成為一個笑話。
輿論對貴州省科協擬推薦茅台集團總工程師王莉女士增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討論已趨於理性,撥開紛繁蕪雜的言論雲霧,絕大部分網友認為只要公開、公平、公正推選,只要具備過硬的科研水平,就不應貼身份標簽。
相信最終會有一個讓大眾滿意的結果。
㈧ 市值蒸發8000億!貴州茅台遭遇批評,為何著名經濟學家任澤平卻力挺
其實我們都知道,也可能是我們都是比較喜歡吃投資的,並且我們也很看好一些基金,因為很多時候有一些企業真的是能夠有個比搶的發展,並且能夠讓我們覺得那些企業是能夠有一個比較好的收入,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去看好一些企業。
貴州茅台就是一個令人看好的企業,而且很多人都是喜歡投資貴州茅台的,而且也認為貴州茅台是能夠有越來越多的價值的,並且也能夠讓我們有一個更好的收入。市值蒸發8000億!貴州茅台遭遇批評,為何著名經濟學家任澤平卻力挺?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這個經濟學家看好貴州茅台。
其實我覺得這個著名的經濟學家之所以會力挺貴州茅台,就是因為這個經濟學校還是比較看好貴州茅台的,而且也覺得貴州茅台的下跌只是短暫性的,我們都是很喜歡那些貴州茅台酒的,因此貴州茅台一定不會讓自己有一個比較大的價值的減少,因此貴州茅台是會很好的。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麼想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㈨ 茅台5連跌3個月市值損失近9500億,茅台為何連連失意
茅台大跌從表面上看是院士事件造成的震盪餘波,但從深層次來看,卻是中國社會從感性逐步轉向理性,從傳統的文化、道德社會向科學社會轉型的開始,是我國民眾經過幾十年教育普及所產生的的必然結果。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現代廣告包裝是從歐美引進的舶來品,但由於普通老百姓科學素養的欠缺,缺乏邏輯思維,使得我國的廣告、策劃產業呈現一種病態的誇張和無序。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甚至誇張到讓人驚悚。比如一些農產品百試不爽的天地精華概念;一些老字型大小利用人們對現代工業化生產的不了解,故意渲染的傳統工藝;穿鑿附會的神秘起源,高貴身份等等。其實這些所謂的文化概念,不僅缺乏科學上的支撐,甚至有的連起碼的邏輯也不具備。其實從基本的理性上來說,凡是自然界的生命又有什麼不是天地精華?無非是作用不同罷了。如果古代的東西真有如此美好,人類又何必進行工業化?中國任何一個企業,哪一個又敢拍著胸脯說自己完全不採用現代工藝進行生產?一個產品如果真是舉世無雙的高貴,又何必做廣告來推銷?
所以說此次茅台酒股價大跌看似是金融行為,其實是廣大普通民眾科學意識,消費意識覺醒的結果。是茅台酒廠家數十年躺在溫柔的搖籃里,並沒有跟上民眾進步的步伐所致。這場變革鮮明的信號就是,當茅台酒的女質量官入圍院士提名之後,並沒有聽到主流科學界激烈的反對聲音,卻遭到了普通民眾空前的抵制。這場輿論風波與愛國無關,更與利益無關,是普通民眾自發、自省,捍衛科學尊嚴和理性常識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