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發行的成本如何計算與銀行貸款相比誰高誰低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經常遇到資金不足的問題。為了籌集資金,企業需要對不同籌資方式的籌資成本進行比較,從而實現成本最小化和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目標。 企業最常用的籌資方式是向社會發行股票、債券和向銀行申請貸款。企業發行債券和借銀行貸款,都屬於企業對外借債,其借債成本有相似之處。企業發行債券的成本是債券的利息和債券的發行費用,借銀行貸款的成本即貸款利息。 發行股票的成本較為復雜,它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純粹的發行費用,即股票發行人在發行過程中支出的相關費用,如股票印刷費用、承銷費用、宣傳費用、其他中介服務機構的費用等:二是發行公司每年對投資者支付的股息。因此,發行股票的成本與實際籌資額的比率等於股息除以扣除純粹發行費用後的發行價格,用數學公式表示為: 發行股票成本比率=(股息)/(發行價格-發行費用)*100% 由於發行費一般相差不大,因此股票籌資的成本主要取決於發行價格和企業每年對投資者支付的股息。在實踐中,新股發行一般都以超過面值的價格溢價發行,在股利一定的情況下,這就大大降低了股票籌資的成本。如某家企業的股票面值為1元,發行過程中的費用支出摺合為每股0.2元,公司對股東按每股0.1元支付股利,那麼,按面值計算的股票籌資成本比率為12.5%=0.1/(1-0.2)*100%。但如果該企業是以每股5元的價格溢價發行的。那麼。扣除純粹發行費用後,企業實收資金為每股4.8元,故實際股票籌資成本比率尚不到2.1%。 從實際情況來看、股票籌資成本與銀行貸款成本相比誰高誰低,取決於各個國家的金融環境、利率政策、證券市場發育程度以及公司股權結構等很多因素。例如,日本在六七十年代曾大力實行低利率的信貸政策。在這一時期,股票籌資的成本要普遍高於銀行貸款的成本。而在90年代美國信息產業高速增長的過程中,由於大部分高技術公司的股東希望將利潤留在公司進行再投資,因此公司較少發放現金股息。在這種情況下,股票籌資的成本顯然比銀行貸款低。 從我國情況看,由於大部分上市公司規模較小,它們都希望擴張股本,增強公司抵抗外部沖擊的能力,因此,發放現金股息的較少、更多的是採用送紅股的形式來分配公司盈餘。因此,發行股票的成本明顯低於銀行貸款的成本。 另一方面、從企業籌資的財務負擔看,發行股票的成本也要低於銀行貸款。因為接受銀行貸款對企業而言是負債,體現的是債權債務關系,必須按期還本付息,所以成為公司較重的財務負擔;而通過發行股票籌集的資金是企業的資本金,它反映的是財產所有權關系,沒有到期之日、一經購買便不得退股,企業不用償還,因而財務負擔較輕。 當然,公開發行股票也有其不利之處。如企業必須定期公布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接受證券主管機關和公眾投資者的監督,企業控制權也將發生分散和轉移。由於這些原因,國外一些家族企業往往不願意對外公開發行股票。所以說,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可以發行股票,也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適宜發行股票。
❷ 銀行貸款是要還的可發行股票卻不用還.但企業為什麼仍選擇銀行貸款而不選擇發行股票籌資
發行股票不是隨便什麼企業都可以的,必須是股份有限公司才有可能,而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至少要三千萬的注冊資金,目前中國的企業有幾個有這樣的實力的?所以不具備這個條件又需要融資的企業,只能選擇貸款了。
❸ 股票對於上市公司來說算是負債嗎為什麼說股票的紅利比銀行的貸款利率低
股票怎麼可能是負債呢?股票所代表現的是上市公司的股權,對持有人來說是擁有資產的憑證。股票的紅利率是不固定的,分不分,分多分少,是由經營情況和公司高層決定的。像有的A股公司長期一毛不抜,跟本不分紅。貸款不同,要還本負息還有時間期限,所以從募資的角度來說,發行股票的方式比銀行強太多了
❹ 股票與銀行信貸的比較。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公開或私下發行的、用以證明出資人的股本身份和權利,並根據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數享有權益和承擔義務的憑證。股票代表著其持有人(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每一股同類型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即「同股同權」。股票可以公開上市,也可以不上市。在股票市場上,股票也是投資和投機的對象。對股票的某些投機炒作行為,例如無貨沽空,可以造成金融市場的動盪。
銀行信貸是銀行將自己籌集的資金暫時借給企事業單位使用,在約定時間內收回並收取一定利息的經濟活動。 信貸,即信用、借貸。 銀行信貸指以銀行為中介、以償還計息為條件的貨幣借貸。 以銀行為中介,界定了信用形式及其發展階段。只指借貸通過銀行進行,而不是企業之間的商業信用、財務發債的國家信用、個人之間的民間信用、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消費信用,更不是前資本主義社會的高利貸。現今的銀行,以發展成為專門化、獨立化的金融中介,專司存款貨幣經營的間接融資,可以與證劵信用、商業信用、消費信用等相結合,將其納入自身循環。 以償還計息為條件,是指借貸必須是有條件的,必須設定還本付息的前提。銀行從事借債、用債、收債的交易活動,必須遵從債的普遍原則,即償還計息,不然會造成破產,禍及社會。財政撥款、企業自有資金、慈善捐助、饋贈、救濟等資金,無須以還本付息為條件。 貨幣借貸指借貸的標的只能是貨幣,不能搞實物借貸。銀行只經營貨幣,貨幣商品無差別,可與一切商品相交換,是社會一切財富的代表,這樣。銀行的借貸行為才具有廣泛的社會性,才能發揮引導社會資源合理流動的作用,並有利於降低借貸雙方的成本。
國家收縮銀根,銀行信貸投放減少,股票市場資金減少,股票一般會跌;反之,要增長!
❺ 既然有貸款為什麼還要發行股票
一般情況下企業會先貸款,但是銀行不可能無限度的發放貸款。
企業會選擇發債,數量也需要得到政府部門的控制。
如果兩方面的錢還沒辦法支持企業業務擴展的話,那就要發行股票啦。
貸款和發債都是負債,就像我們借錢買東西一樣,有額度的,發股票就像發動另一個人跟你合買一個東西,一起使用。
❻ 為什麼說股票上市融資比銀行貸款成本要高,而且也不劃算的多呢
發行股票上市融資門檻和成本都較高,做大了公司,做大了生意,但並未直接做大自己的股東權益;銀行貸款的方式做大的完全是自己的公司和生意,通過杠桿的方式,而且自己的股權比例並未受損。
❼ 發行股票就是無息貸款
為什麼公司都想上市呀?
公司上市發行股票得到的資金,既不需要付利息,又可以無限期使用,比無息貸款還合算,而且發行股票大多是溢價,溢價多出來的那部分多數直接揣進發行者的腰包,這樣的好事,傻子才不想干呢。
問:公司為什麼想發股票?--答:白給的錢為什麼不撿?
算筆帳吧:如果一家公司從銀行貸1億元,除到期要歸還外,一年要付給銀行600萬(按年貸款利率6%),還不去說要擔保或抵押。而按發行價5元計,一家公司發行2000萬股也能得到1億元。這1億元每年都不要付利息,更沒有到期歸還一說。如果能夠每年拿出600萬元分紅,那就是一隻績優高回報股。哈哈,就是這么簡單。
❽ 作為企業的籌資方式,銀行貸款和發行股票有何異同
銀行貸款你需要以資產進行抵押,貸款之後要根據利率和貸款年限支付利息,而發行股票雖然要求比較嚴格,但一旦通過證監會批准發行,融資是不需要支付任何利息的,融資額度通常也比較大;
❾ 股票融資和銀行融資的優劣對比
股票融資的優缺點 內容 1.股票融資的優點 (1)發行普通股籌措的資本具有永久性,無到期日,不需歸還。 (2)發行普通股籌資沒有固定的股利負擔。 (3)發行普通股籌集的資本是公司最基本的資金來源,可作為其他方式籌資的基礎,尤其可為債權人提供保障,增強公司的舉債能力。 (4)由於普通股的預期收益較高,並可一定程度地抵消通貨膨脹的影響,因此,普通股籌資容易吸收資金。 2.運用普通股籌措資本的缺點 (1)普通股的資本成本較高。首先,從投資者的角度講,投資於普通股風險較高,相應地要求有較高的投資報酬率。其次,對籌資來講,普通股股利從稅後利潤中支付,不具有抵稅作用。此外,普通股的發行費用也較高。
❿ 發行股票,發行債劵,銀行貸款那種融資好
第一是發行股票,融資款不用還本金,也不用付利息;上市後還可增發或配股等多次再融資。當然,發行股票不是容易的事情。
第二是發行債券,要還本付息的,但能借到大額資金,而且利息較低,使用期限較長。
第三是銀行貸款,要還本付息,使用期限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