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非同一控制下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理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發行股票的手續費應沖減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借:長期股權投資 300 000
貸:股本 100 000
資本公積 - 股本溢價 199 000
銀行存款 1 000
如果取得10%股權,那是非同一控制下的非企業合並,手續費計入長投成本:
借:長期股權投資 301 000
貸:股本 100 000
資本公積 - 股本溢價 200 000
銀行存款 1 000
② 非同一控制下,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入賬問題
你還是沒理解取得長投這部分的知識。
這么說吧,取得長投,第一反應是做出三種分類
1、同一控制下合並(成本法,一步搞定)
以被投資方在雙方老大(同一個老大,同一控制)合並報表中的賬面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我方付出代價在老大賬面上的價值作為對價。對價和投資成本的差額調整資本公積。(此時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投的入賬價值,這就是傳說中的,成本法下「一步搞定」)
初始投資成本(老大賬面價值)VS支付對價(老大賬面價值),差額調整「資本公積」;
不確認損益
涉及的初始直接費用應計入「管理費用」,發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對價的除外。
——————————————————————————————————————
2、非同一控制下合並(成本法,一步搞定)但是要分兩步來想
首先:以我方付出代價的公允價值作為對價,這個對價就是初始投資成本。(此時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投的入賬價值,這就是傳說中的,成本法下「一步搞定」)
其次:看一下我方付出代價的賬面價值和其公允價值是否一樣(基本都不可能一樣),差額就是處置該資產的收入或損失;
確認損益
——————————————————————————————————————
3、非合並取得(權益法,兩步搞定)
第一步(確定初始投資成本):以我方付出代價的公允價值作為對價,這個對價就是初始投資成本。
第二步(調整初始投資成本):比較初始投資成本,和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
投資成本大於公允份額,不管,當做商譽
投資成本小於公允份額,管,增加賬面價值和營業外收入
涉及到的初始直接費用應作為投資成本處理。
——————————————————————————————————————
補充一下:
發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合並對價的,涉及的初始直接費用按照以下處理:在不管其是否與企業合並直接相關,均應自所發行權益性證券的發行收入中扣減,在權益性工具發行有溢價的情況下,自溢價收入中扣除,在權益性證券發行無溢價或溢價金額不足以扣減的情況下,應當沖減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
你這個題應該是第3類
第一步(確定初始投資成本):以我方付出代價的公允價值作為對價,這個對價就是初始投資成本。
借:長投-丙公司-投資成本 1950
應收股利 60
貸:銀存 2010
第二步(調整初始投資成本):比較初始投資成本,和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
初始投資成本1950和公允份額6600*0.3=1980比較,差額30
投資成本小於公允份額,管,增加賬面價值和營業外收入
借:長投-丙公司-投資成本 30
貸:營業外收入 30
————————————————————————————————
以上就是傳說中的權益法分兩步,但是這兩步可以合並成一步,不過就你理解的程度來說,你還是別合並了。。。
借:長投-丙公司-投資成本 1980
應收股利 60
貸:銀存 2010
營業外收入 30
③ 非同一控制下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
(1)編制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1日長江公司對大海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分錄。
2008年1月1日,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支付的對價: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3500
貸:銀行存款 3500
2009年1月1日,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支付的對價:
借:長期股權投資 5000
貸:銀行存款 5000
(2)編制長江公司對大海公司追加投資後,對原持股比例由權益法改為成本法的會計分錄。
原權益法核算: 2008年大海公司實現凈利800萬元,以2008年1月1日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持續計量,調整後凈利為800+100/10-300/10=780萬元,享有份額780*30%=234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234
貸:投資收益 234
2009年1月1日追加投資後,沖銷原確認的投資收益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234(資產負債表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項目)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234
(3)計算長江公司對大海公司投資形成的商譽的價值。
2008年1月1日商譽:3500-11000*30%=200
2009年1月1日商譽:5000-11900*40%=240
商譽合計:440萬元
(4)在合並財務報表工作底稿中編制對大海公司個別報表進行調整的會計分錄。
2009年1月1日合並日,合並資產負債表
借:固定資產 300
貸:資本公積 300
(5)在合並財務報表工作底稿中編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分錄。
購買日與交易日之間,相對於原持股比例部分:
1.大海公司2008年度實現凈損益 借:長期股權投資 234
貸:盈餘公積 23.4
未分配利潤 210.6
2.其他權益變動,0
3.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1900-(11000+780)=120,*30%=36
借:長期股權投資 36
貸:資本公積 36
(6)在合並財務報表工作底稿中編制購買日與投資有關的抵銷分錄。
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
借:股本 5000
資本公積 2300
盈餘公積 460
未分配利潤 4140
商譽 440
貸:長期股資投資 3500+5000+234+36=8770
少數股東權益 11900*30%=3570
④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的吸收合並和控股合並的會計分錄
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並
1.支付貨幣資金、出讓存貨實施合並
借:有關資產賬戶 [取得的被並方資產公允價值] A
商譽 [C大於(A−B)之差]
貸:有關負債賬戶 [承擔的被並方負債公允價值] B
銀行存款、主營業務收入 [支付的合並對價的公允價值] C
營業外收入 [C小於(A−B)之差]
2.出讓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實施合並
借:有關資產賬戶 [取得的被並方資產公允價值] A
商譽 [C大於(A−B)之差]
貸:有關負債賬戶 [承擔的被並方負債公允價值] B
固定資產清理 [支付的合並對價的公允價值] C
無形資產 [支付的合並對價的公允價值] C
營業外收入 [處置資產的損益]
營業外收入 [C小於(A−B)之差]
3.發行權益性證券
借:有關資產賬戶 [取得的被並方資產公允價值] A
商譽 [(C+D+E)大於(A−B)之差]
貸:有關負債賬戶 [承擔的被並方負債公允價值] B
股本 [發行證券的面值總額] C
資本公積 [發行證券的溢價−手續費等] D
銀行存款 [實際發生的手續費] E
營業外收入 [(C+D+E)小於(A−B)之差]
4.發行債券與發行權益性證券類似
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並
1.支付資產實施的企業合並
借:長期股權投資 B=A
貸:庫存現金、營業收入等 [支付的合並對價的公允價值] A
2.發行權益性證券實施的企業合並
借:長期股權投資 [A+B+C]
貸:股本 [發行證券的面值總額]
資本公積 [發行證券的溢價−手續費等]
銀行存款 [實際發生的手續費]
3. 發行債券與發行權益性證券類似
註:無論何種合並方式,發生的評估、審計、咨詢等費用都需要
借: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等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並與控股合並最大的不同在於取得被投資方的資產、負債和支付的合並對價均要以賬面價值計算。其次,無論是吸收合並還是控股合並,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和取得的被投資方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的差額均計入「資本公積」。
⑤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的被投資方的賬務處理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強調的是企業和第三方的交易,應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7號——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來處理。從集團的角度說,合並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直接增加的是集團的資產和負債,會計處理上強調公允價值計量。
需要注意的是,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合並成本大於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時,控股合並不確認商譽,吸收合並應確認商譽;反之,控股合並和吸收合並都確認為營業外收入。
⑥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發行股票的費用記入什麼
計入當期損益。
即在指當期和最終利潤直接相關的收益和支出,通俗的說,就是當期的凈利潤或者虧損。會計科目表中損益類科目在月底都是要結轉到本年利潤賬戶中去的。
參考《關於印發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4號的通知》附件對企業合並的解釋「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中,購買方為企業合並發生的審計、法律服務、評估咨詢等中介費用以及其他相關管理費用,應當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購買方作為合並對價發行的權益性證券或債務性證券的交易費用,應當計入權益性證券或債務性證券的初始確認金額。」
(6)非同一控制下發行股票的賬務處理擴展閱讀:
企業合並准則的修改:
在2010年底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講解(2010)》第三章「長期股權投資」之第二節「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中,將「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確定表述修改為:「
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並中,購買方應當按照確定的企業合並成本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企業合並成本包括購買方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之和。
購買方為企業合並發生的審計、法律服務、評估咨詢等中介費用以及其他相關管理費用,應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購買方作為合並對價發行的權益性證券或債務性證券的交易費用,應當計入權益性證券或債務性證券的初始確認金額」。
所以,2014年修訂後的《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第五條的上述規定只是延續了原《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6號》第二條以及《企業會計准則講解(2010)》中的上述規定。至於該表述與企業合並准則的矛盾,那是因為企業合並准則在2010年解釋4號發布後,沒有同步調整所致。
⑦ 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的賬務處理有何不同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和非同一下的企業合並的區別:參與合並的雙方是否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控制或最終控制。賬務上的區別就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是不遵循市場理念,因為受同一最終方控制,所以是以賬面價值結轉的。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是遵循市場理念,是以公允價值作為投資的。
陳華亭老師曾經講過一個比較經典的例子: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就是說參與合並的各方頭上有一個共同的「黑老大」,什麼事都要聽「黑老大」的,所以是不能遵循市場理念的。
對A公司持有60%的份額,現收購另外40%的份額,是屬於購買少數股東權益,因為企業合並只能夠形成一次,也就是說對A公司持有60%的份額已經形成企業合並了,以後再對A投資就是屬於收購小股東的權益,並不是企業合並了。會計處理個別報表中是按照非企業合並處理,合並報表中與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類似。
⑧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與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的會計核算有何區別
主要區別是包括三方面:初始計量,對價差異的處理,以及商譽三方面。
1、初始計量的區別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方應以合並日應享有被合並方賬面所有者權益的份額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應以購買方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之和為初始投資成本。
2、對價差異的處理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在確認了合並中取得的被合並方的資產和負債後,以發行權益性證券方式進行的該類合並所確認的凈資產入賬價值與發行股份面值總額的差額,應計入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余額不足沖減的,相應沖減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以支付現金、非現金資產方式進行的該類合並所確認的凈資產入賬價值與支付的現金、非現金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相應調整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余額不足沖減的,應沖減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取得的資產、負債按公允價值計量;作為合並對價的非貨幣性資產在購買日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3、商譽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不會產生商譽。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可能會產生商譽,合並成本大於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確認為商譽,合並成本小於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作為合並當期損益計入利潤表。
企業合並可以分為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與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而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實質上是同一集團下企業財產與資源的重新分配。
對於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在合並中不涉及自少數股東手中購買股權的情況下,合並方應遵循以下原則進行相關的處理:
(1)合並方在合並中確認取得的被合並方的資產和負債僅限於被合並方賬面上原已確認的資產和負債,合並中不產生新的資產和負債。
(2)合並方在合並中取得的被合並方各項資產和負債應維持其在被合並方的原賬面價值不變。
(3)合並方在合並中取得的凈資產的入賬價值相對於為進行企業合並支付的對價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不作為資產的處置損益,不影響企業合並當期的利潤表,有關差額應調整所有者權益相關項目。
(4)對於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並,應視同合並後形成的報告主體自最終控制方開始實施控制時一直是一體化存續下來的,體現在其合並財務報表上,即由合並後形成的母子公司構成的報告主體,無論是其資產規模還是其經營成果都應持續計算。
對於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並,在合並當期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應當對合並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進行調整,同時應當對比較報表的相關項目進行調整,視同合並後的報告主體在以前期間一直存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
⑨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購買方發行股票的交易費用計入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嗎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發行股票的交易費用與長投的成本無關,長投的成本=付出對價的公允價值。
部分股民只盯著股價的波動,卻不關注自己需要付出的成本,基本上都不太能賺到錢,學姐今天就和大家來個全方位的剖析。建議仔細閱讀每一點,強調一下最後一點,曾在上面吃過虧的,就有80%的股民。
文章之前,先和大家介紹下我總結的9大炒股神器,讓你在炒股時如魚得水,點擊鏈接即可免費領取:超實用炒股的九大神器,建議收藏
如果想要炒股可以了解一些這3個要繳納的費用,印花稅、過戶費還有傭金。
印花稅:印花稅是我們賣出股票時才需要繳納的,收取的費用是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然後向稅局納稅。
過戶費:過戶費常常被我們指作是在股票成交後,過戶時所需支付證券登記清算機構的費用,先統一交到券商那。這種按照成交金額的0.002%比例收取費用的方式是在A股中,不管是買賣的哪一方都要出。
傭金:傭金指的是券商收取股民的一筆費用,對於股民交易而言這部分是最大成本,不管是買賣的哪一方都要出。現下收取的開戶傭金中不會高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但也會出現超低傭金。
假設10元/股,並且購買10000股,我們以千分之三的傭金來計算,這樣買入總成本就是302元,不算盈虧的情況下,賣出去要付的總成本達到402元,一次買賣就能達到704元的交易成本。
其實不難看出,占據所花本錢的絕大部分的都是傭金。假設交易金額比較大且交易略微頻繁了些,那經過不斷累積下來形成的傭金費用也十分可觀了。
因為印花稅和過戶費不能做出調整,從賬戶方面解決成本問題,是不少投資者所做的明智決定,就會去找一些傭金低的開戶方式。不懂如何實現低佣客戶的朋友,實現低佣開戶的方法僅需點擊鏈接,很快就可以落實整個開戶流程,也就十幾分鍾左右:點擊獲取低傭金免費開戶渠道
僅具有低佣賬戶還是欠缺的,交易頻繁是股市中的禁忌,很多時候錢動著動著就沒有了,因此倡導大家,減少買賣操作多觀望,等火候到了就動手。
假若小白沒有學習的時間,可以參考這個工具,可以給你一些交易的機會的提醒,如此一來,我們就能夠擺脫時刻盯盤的麻煩了:【智能AI助攻】一鍵獲取買賣機會
應答時間:2021-09-2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⑩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賬務處理
庫存商品、購買的商品對外投資時,視同銷售,要把銷項稅考慮進去,600+400+430+170=1600。
你的分錄上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