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無稅mm理論發行股票籌資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無稅mm理論發行股票籌資

發布時間: 2022-04-24 07:59:37

A. MM的無公司稅時MM理論


MM提出2個命題:
a, 命題一:公司所有證券持有者的總風險(總收益)不會因為資本結構的改變而發生變動。因此,無論公司的融資組合如何,公司的總價值必然相同。資本市場套利行為的存 在,是該假設重要的支持。套利行為避免了完全替代物在同一市場上會出現不同的售價。在這里,完全替代物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相同風險而只有資本結構不同 的公司,這類公司的總價值應該相等。
可以用公式來定義在無公司稅時的公司價值。把公司的營業凈利按一個合適的資本化比率轉化為資本就可以確定公司的價值。公式為:
VL=Vu=EBIT/K=EBIT/Ku
式中,VL為有杠桿公司的價值,Vu為無杠桿公司的價值;K= Ku為合適的資本化比率,即貼現率;EBIT為息稅前凈利。
根據無公司稅的MM理論,公司價值與公司資本結構無關。也就是說,不論公司是否有負債,公司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是不變的。
b. 命題二:有杠桿的公司股票回報的資金成本: 有杠桿的資金成本=無杠桿資金成本+負債/股票*(無杠桿資金成本-股票)。
此公式可通過上一命題變形而得。即:Vl=Vu, Vu=D/(D+E)*Rd+E/(D+E)*Re 再用此公式表達Re。

B. MM定理是什麼

MM定理:就是指在一定的條件下,企業無論以負債籌資還是以權益資本籌資都不影響企業的市場總價值。企業如果偏好債務籌資,債務比例相應上升,企業的風險隨之增大,進而反映到股票的價格上,股票價格就會下降。

也就是說,企業從債務籌資上得到的好處會被股票價格的下跌所抹掉,從而導致企業的總價值(股票加上債務)保持不變。企業以不同的方式籌資只是改變了企業的總價值在股權者和債權者之間分割的比例,而不改變企業價值的總額。

MM理論的基本假設為:

1、企業的經營風險是可衡量的,有相同經營風險的企業即處於同一風險等級;

2、現在和將來的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的EBIT估計完全相同,即投資者對企業未來收益和取得這些收益所面臨風險的預期是一致的;

3、證券市場是完善的,沒有交易成本;

4、投資者可同公司一樣以同等利率獲得借款;

5、無論借債多少,公司及個人的負債均無風險,故負債利率為無風險利率;

6、投資者預期的EBIT不變,即假設企業的增長率為零,從而所有現金流量都是年金;

7、公司的股利政策與公司價值無關,公司發行新債不影響已有債務的市場價值。

(2)無稅mm理論發行股票籌資擴展閱讀:

早期的「MM理論」(「無關論」)包括如下重要結論:

⒈資本結構與資本成本和公司價值無關。「MM理論」認為,如果不考慮公司所得稅和破產風險,且資本市場充分發育並有效運行,則公司的資本結構與公司資本總成本和公司價值無關,或者說,公司資本結構的變動,不會影響公司加權平均的資金總成本,也不會影響到公司的市場價值。

這是因為,盡管負債資金成本低,但隨著負債比率的上升,投資者會要求較高的收益率,因而公司的股權資金成本也會上升,也就是說,由於負債增加所降低的資金成本,會由於股權資金成本的上升所抵銷,更多的負債無助於降低資金總成本。

⒉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無關。「MM理論」認為,對股票上市公司而言,在完善的資本市場條件下,資本向高收益公司自由地流動,最終會使不同資本結構的公司價值相等。例如A公司沒有負債時,財務風險較低,投資收益率也較高,而B公司負債較多,財務風險較大,股價也較低,那麼其股東可能出售其股票,轉而購買A公司的股票,以追求較高的投資回報。

這種追求高收益的資本流動短期內看會造成A公司股價上漲、B公司股票下跌,但從長期來看,當投資者發現以較高的股價投資A公司的收益還不及投資B公司的收益時,情況卻會相反,從而導致A公司股票價值下跌而B公司股票價格上升。因此,「MM理論」認為,若以股票市價總值來衡量公司價值,那麼公司的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無關。

C. MM理論的兩種類型

「MM」理論主要有兩種類型:無公司稅時的MM模型和有公司稅時的MM模型。
無公司稅時的MM模型
無公司稅時MM理論指出,一個公司所有證券持有者的總風險不會因為資本結構的改變而發生變動。因此,無論公司的融資組合如何,公司的總價值必然相同。資本市場套利行為的存 在,是該假設重要的支持。套利行為避免了完全替代物在同一市場上會出現不同的售價。在這里,完全替代物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相同風險而只有資本結構不同 的公司。MM理論主張,這類公司的總價值應該相等。
可以用公式來定義在無公司稅時的公司價值。把公司的營業凈利按一個合適的資本化比率轉化為資本就可以確定公司的價值。公式為:
VL=Vu=EBIT/K=EBIT/Ku
式中,VL為有杠桿公司的價值,Vu為無杠桿公司的價值;K= Ku為合適的資本化比率,即貼現率;EBIT為息稅前凈利。
根據無公司稅的MM理論,公司價值與公司資本結構無關。也就是說,不論公司是否有負債,公司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是不變的。
有公司稅時的MM模型
有公司稅時MM理論認為,存在公司稅時,舉債的優點是負債利息支付可以用於抵稅,因此財務杠桿降低了公司稅後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避稅收益的現值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避稅收益的現值=tc*r*B/r=tc*B
式中:tc為公司稅率;r為債務利率;B為債務的市場價值。
由此可知,公司負債越多,避稅收益越大,公司的價值也就越大。因此,原始的MM模型經過加入公司稅調整後,可以得出結論:稅收的存在是資本市場不完善的重要表現,而資本市場不完善時,資本結構的改變就會影響公司的價值,也就是說公司的 價值和資金成本隨資本結構的變化而變化,有杠桿的公司的價值會超過無杠桿公司的價值(即負債公司的價值會超過無負債公司的價值),負債越多,這個差異越大,當負債達到100%時,公司價值最大。 未來現金流不穩定以及對經濟沖擊高度敏感的企業,如果使用過多的債務,會導致陷入財務困境(financial distress),出現財務危機甚至破產。企業陷入財務困境後引發的成本分為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 直接成本 是指企業因破產、進行清算或重組所發生的法律費用和管理費用等 間接成本 是指財務困境所引發企業資信狀況惡化以及持續經營能力下降而導致的企業價值損失。具體表現為企業客戶、供應商、員工的流失,投資者的警覺與謹慎導致的融資成本增加,被迫接受保全他人利益的交易條款等。 所謂權衡理論(trade-off theory),就是強調在平衡債務利息的抵稅收益與財務困境成本的基礎上,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時的最佳資本結構。
此時所確定的債務比率是債務抵稅收益的邊際價值等於增加的財務困境成本的現值。
【提示】由於債務利息的抵稅收益,負債增加會增加企業的價值。隨著債務比率的增加,財務困境成本的現值也增加。在初期階段,債務抵稅收益起主導作用;當債務抵稅收益與財務困境成本相平衡,企業價值達到最大,此時的債務與權益比率即為最佳資本結構;超過這一點,財務困境的不利影響超過抵稅收益,企業價值甚至可能加速下降。
基於修正的MM理論的命題,有負債企業的價值是無負債企業價值加上抵稅收益的現值,再減去財務困境成本的現值。其表達式為:
影響財務困境成本現值的因素
⑴發生財務困境的概率;
⑵企業遭遇財務困境的成本大小。 (一)債務代理成本
管理者的決策一般會增加企業股權價值。企業有債務時,如果投資決策對股權價值和債務價值產生不同的影響時,此時就會發生利益沖突。如果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的風險較高,這樣的利益沖突最有可能發生。
⒈過度投資問題
在企業遭遇財務困境時,即使投資項目的凈現值為負,股東仍可能從企業的高風險投資中獲利,即存在「過度投資問題」;
⒉投資不足問題
股東也可能不會選擇凈現值為正的新項目籌資,即存在著「投資不足問題」
過度投資與投資不足問題的存在,將會對債權人和企業的總價值造成損失。
(二)債務的代理收益
債務在產生代理成本的同時,也會伴生相應的代理收益。債務的代理收益將有利於減少企業的價值損失或增加企業價值,具體表現為債權人保護條款引入、對經理提升企業業績的激勵措施以及對經理隨意支配現金流浪費企業資源的約束等。
⑴債務的存在使得企業承擔了未來支付利息的責任和義務,從而減少了企業剩餘的現金流量,進而減少了管理者的浪費性投資;
⑵企業的債務水平較高時,債權人自己也會密切監督管理者的行為,從而為抑制管理者的疏忽失職提供了額外的防護。
債務的存在——提高企業價值——PV(債務的代理收益) 考慮債務的代理成本和代理收益後,資本結構的權衡模型可以擴展為如下形式:
VL=VU+PV(利息稅盾)- PV(財務困境成本)- PV(債務的代理成本)+ PV(債務的代理收益) 優序融資理論(pecking order theory)是當企業存在融資需求時,首先是選擇內源融資,其次會選擇債務融資,最後選擇股權融資。
【分析】
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如果外部投資者掌握的關於企業資產價值的信息比企業管理層掌握的少,那麼企業權益的市場價值就可能被錯誤的定價。當企業股票價值被低估時,管理層將避免增發新股,而採取其他的融資方式籌集資金,如內部融資或發行債券;而在企業股票價值被高估的情況下,管理層將盡量通過增發新股為新項目融資,讓新的股東分擔投資風險。
既然投資者擔心企業在發行股票或債券時其價值被高估,經理人員在籌資時為擺脫利用價值被高估進行外部融資的嫌疑,盡量以內源融資方式從留存收益中籌措項目資金。如果留存收益的資金不能滿足項目資金需求,有必要進行外部融資時,在外部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之間總是優先考慮債務融資,這是因為投資者認為企業股票被高估的可能性超過了債券。因此,企業在籌集資本的過程中,遵循著先內源融資後外源融資的基本順序。在需要外源融資時,按照風險程序差異,優先考慮債權融資(先普通債券後可轉換債券),不足時再考慮權益融資。

D. 在無稅MM理論環境下,負債公司的股權價值,求解答

答案是a和d
第一題收益目標900/10%=9000萬 負債為5000萬 則權益為4000完 因為9000-5000=4000

第二題根據MM理論命題二 杠桿公司權益成本等於非杠桿公司權益成本加上風險溢價 也就等於10%+(10%-7%)*(5000/4000) = 13.75%

具體公式去網路吧 謝謝

E. 簡述無公司所得稅時的MM理論

公司總價值將不受資本結構的影響,即風險相同而只有資本結構不同的公司其總價值相等,且其市場價值取決於按照與其風險程度相適應的預期收益率進行資本化的預期收益水平。

投資者預期的EBIT不變,即假設企業的增長率為零,從而所有現金流量都是年金;公司的股利政策與公司價值無關,公司發行新債不影響已有債務的市場價值。

當債務資本在資本結構中趨近100%時,才是最佳的資本結構,此時企業價值達到最大,最初的MM理論和修正的MM理論是資本結構理論中關於債務配置的兩個極端看法。



(5)無稅mm理論發行股票籌資擴展閱讀:

如果不考慮公司所得稅和破產風險,且資本市場充分發育並有效運行,則公司的資本結構與公司資本總成本和公司價值無關,或者說,公司資本結構的變動,不會影響公司加權平均的資金總成本,也不會影響到公司的市場價值。

盡管負債資金成本低,但隨著負債比率的上升,投資者會要求較高的收益率,因而公司的股權資金成本也會上升,也就是說,由於負債增加所降低的資金成本,會由於股權資金成本的上升所抵銷,更多的負債無助於降低資金總成本。

F. 什麼是MM理論什麼是修正的MM理論

MM理論被稱為是「公司金融學奠基石的理論」,這個理論是關於融資決策的。香帥把這個理論稱為企業融資的地平線理論。

兩個M分別是兩位作者名字的首個字母,米勒Miller和莫迪利亞尼Modiogian。米勒也因為他在MM理論中的貢獻,在1990年和馬科維茨、夏普分享了諾貝爾獎。莫迪利亞尼是因為在之前過世了,所以沒有拿到諾獎。

修正的「MM」理論 :早期的「MM」理論,嚴重脫離實際,尤其是假設資本可以自由流動和不存在公司所得稅。

五年後,兩位大師放鬆假設前提,提出存在公司所得稅的修正「MM」理論。主要論點大致為:考慮到所得稅後,負債越高,公司的加權平均成本就越低,公司的收益或總價值就越高,最佳的資本結構是債務資本占資本結構的100%比例。

(6)無稅mm理論發行股票籌資擴展閱讀

1、一個企業的市場價格決定於它未來能創造的價值。

2、在有稅收存在的情況下,一個企業的價值會隨著債務比例的上升而上升。而增加的那部分價值,就恰好等於利息乘以公司的稅率。

3、當債務存在著破產風險的時候,一個企業的價值會隨著債務比例的上升而下降,而下降的價值就等於公司總價值乘以破產的概率。

G. mm理論的詳解,,通俗點!!!

「MM」理論主要有兩種類型:無公司稅時的MM模型和有公司稅時的MM模型。

1)無公司稅時MM理論指出,一個公司所有證券持有者的總風險不會因為資本結構的改變而發生變動。因此,無論公司的融資組合如何,公司的總價值必然相同。資本市場套利行為的存 在,是該假設重要的支持。套利行為避免了完全替代物在同一市場上會出現不同的售價。在這里,完全替代物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相同風險而只有資本結構不同 的公司。MM理論主張,這類公司的總價值應該相等。

可以用公式來定義在無公司稅時的公司價值。把公司的營業凈利按一個合適的資本化比率轉化為資本就可以確定公司的價值。公式為:

VL=Vu=EBIT/K=EBIT/Ku
式中,VL為有杠桿公司的價值,Vu為無杠桿公司的價值;K= Ku為合適的資本化比率,即貼現率;EBIT為息稅前凈利。

根據無公司稅的MM理論,公司價值與公司資本結構無關。也就是說,不論公司是否有負債,公司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是不變的。

(2)有公司稅時MM理論認為,存在公司稅時,舉債的優點是負債利息支付可以用於抵稅,因此財務杠桿降低了公司稅後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避稅收益的現值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避稅收益的現值=tc*r*B/r=tc*B

式中:tc為公司稅率;r為債務利率;B為債務的市場價值。

由此可知,公司負債越多,避稅收益越大,公司的價值也就越大。因此,原始的MM模型經過加入公司稅調整後,可以得出結論:稅收的存在是資本市場不完善的重要表現,而資本市場不完善時,資本結構的改變就會影響公司的價值,也就是說公司的 價值和資金成本隨資本結構的變化而變化,有杠桿的公司的價值會超過無杠桿公司的價值(即負債公司的價值會超過無負債公司的價值),負債越多,這個差異越大,當負債達到100%時,公司價值最大。

H. MM理論對中國股票投資有什麼作用

MM 是美眉的縮寫嗎?
如果是,那麼,如果MM夏天的裙子越短,股市表現越好。這是華爾街公認的規律。

I. 會計題,什麼是MM理論有稅的MM理論和無稅的MM理論啥區別

MM理論是指在不考慮公司所得稅,且企業經營風險相同而只有資本結構不同時,公司的版資權本結構與公司的市場價值無關。



有稅MM理論和無稅MM理論的區別

1、資本結構對企業價值的影響

有稅MM理論:有影響。

無稅MM理論:無影響。

2、資本結構對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影響

有稅MM理論:隨著財務杠桿的提高而降低。

無稅MM理論:無影響。

3、權益資本成本

有稅MM理論:隨著負債比率的增加而提高,但是小於無稅下的權益資本成本。

無稅MM理論:隨著負債比率的增加而提高。

J. 一公司發行股票籌資2000萬元,已知第0期支付股息100萬元,股息增長率為5%,則融資成本為多少

普通股籌資成本=股利年增長率+預計下年每股股利/(每股市價*(1-籌資費用率)
你的條件中,每股市價和籌資費用率都沒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