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今後發行股票還會分流通股和未流通股嗎
今後當然還有發行股票是存在分流通股和未流通股,這是因為通常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不可能馬上全流通,一般限售的股份分二部分的,一是首發部分限售3個月(以券商持有為主),二是原始股部分限售三年(以公司高管持有為主)。上市時間計算以二級市場掛牌交易為准,這是目前的政策所確定的。
⑵ 發行量和流通股不是一會事嗎
不一樣.
流通股當然就是在市面上流通的隨時可以交易的股票。
發行股是上市公司融資時總共發行的股票數量。兩者概念是不同的。
上市公司除了面向普通股民進行網上發行新股外還有很多其他融資對象,這些往往是有實力的財團、機構或法人,也正因為他們的支持才能促成個股的很快上市。公司出於多方面考慮,部分股票在一定期限內限制流通。即便過了限制期,一些大股東出於商業上的考慮也不會輕易出售自己手中的股票。例如為了處於控股地位,為了穩定股價(不至於大幅波動)等原因。對於IPO來講,為了穩定市場,增強股民對該股的信心更需如此。
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數量。其概念,是相對於證券市場而言的。在可流通的股票中,按市場屬性的不同可分為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與流通股對應的,還有非流通股,非流通股股票主要是指暫時不能上市流通的國家股和法人股。
⑶ 原始股和流通股有什麼區別新股的發行價又是怎麼得來
原始股就是股份公司設立時的股份,股份公司發行股票到二級市交易就是流通股,新股發行價通過公司才財務情況,由市場詢價發行。而發行價是根據預期而定的。
提到新股,很多人可能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前陣子的東鵬特飲,一上市就接連漲了十多個漲停板,中一簽那就可以獲得22萬,在打新界的成了「香餑餑'。打新股看上去來錢很快,你清楚這該怎麼打嗎?如何提高中簽幾率呢?因此,今天我就認真的給小夥伴們來講一講關於打新股的事情。
那麼大家在聽我講之前呢,大家先把這波福利領了來--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各位趕緊來領取吧,小心錯過了哦:速領!今日機構牛股名單新鮮出爐!
一、新股申購什麼意思?需要什麼條件?
1、什麼是新股申購?
當企業有意圖上市時,就會面向市場發行一定數量的股票,其中部分股票會發售在證券賬戶上,能通過申購的方式買入,並且一般情況下申購的價格要比剛上市時的價格低很多。
2、申購新股需要的條件:
想要參加新股申購需要在T-2日(T日為網上申購日)前20個交易日內,每日平均擁有市值至少1萬元以上的股票,才具備參與申購搖號的條件。比如說我想參加8月23日的打新,就按理從8月19日開始算,往前倒推20個交易日,也就是7月22日起,自己的賬戶里股票市值要維持在1萬元以上,才有機會得到配號,所具有的市值也會逐步變高,才能獲得更多的配號。只有當中簽區段內的分配號配給自己,對於中簽的那部分新股才能進行申購。
3、如何提高打新股的中簽幾率?
從長時間來看,打新中簽和申購時間是不相關的,如果想要提高新股的中簽幾率,以下是給大家提供的參考方式:
(1)提高申購額度:倘若早期擁有的股票市值越高,可以獲取的配號數量也相應越多,自然中簽的可能性就會越高。
(2)盡量開通所有申購許可權:假若手頭上的資金充裕,建議均勻持倉,一次性將主板和科創板的申購許可權都開通了。這樣以後無論遇到什麼新股都能申購,而且還能夠增加中簽的機會。
(3)堅持打新:不論是哪次打新股的機會都不能錯過,由於中新股的概率是不大的,所以堅持搖號是必須的,大家要相信機會肯定是能輪到自己的。
二、新股中簽後要怎麼辦?
通常的時候,新股中簽的話就會有相應的簡訊通知,在登錄交易軟體時也能收到彈窗提醒。
在新股中簽的那一天,我們需要在16:00以前確保賬戶里留有足夠的新股繳款的資金,無論是從銀行轉入,還是當天賣出股票的收入都可以。待到第二天,如果自己賬戶里有新股余額轉入,就能說明本次打新成功。
不少朋友想打新股卻總是錯失最佳時機,老是錯過調倉時間。證明大家真的缺了一款發財必備神器--投資日歷,進行獲取趕快點擊下方鏈接: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掌握最新一手資訊
三、新股上市會怎麼樣?
如果不出意外,從申購日算起8~14個自然日內,新股就會上市。
就這兩大板塊包括創業板和科創板來說,上市首5日是不對漲跌幅設置限制的,到了第6個交易日開始日漲跌幅限制為20%。而主板新股上市首日的漲跌幅限制不得高於發行價的144%且不得低於發行價格的64%。發行價假設是10塊錢/股,則當日最高價位不會大於14.4元/股,最低不得低於5.6元/股,依據我多年的跟蹤分析,往往主板新股上市的首日漲停,後期連板數量大於5個,
對於什麼時間賣新股,那得根據個股的實際情況及市場行情來綜合判斷。要是新股上市當日出現破發還伴隨著不斷下跌,上市當天就賣掉最好,能減少損失。
由於科創板和創業板新股漲跌沒有被限制,防止出現股價下跌的情況,在第1天上市的時候,中簽的朋友就可以直接把它賣了。除此之外,假設持續連板的股票,當遇到開板的時候,學姐建議各位朋友應該抓緊時間轉賣出去最為安全。
炒股的固有屬性最後還是在公司業績上,能夠判斷一個公司到底是不是好公司或者是能全面分析的人並不多,導致看錯行情而虧損,大家可以利用這個診股軟體,輸入想要查詢的股票代碼,馬上就能看到你買的股票是不是優質的:【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到底好不好?
應答時間:2021-09-2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⑷ 股票發行數量和流通盤這兩說法有何區別
1、區別:流通盤是發行數量的一部分。
2、概念解析:股票發行數量其實就是總股本,是股票上市發行時全部數量的總和;而流通盤是其中能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的流通股票的數量。
3、原因剖析:上市公司發行的所有股票,可以依據能否在二級市場交易流通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 。
其中,流通股包括流通A股,流通B股 ,流通H股以及境外流通股;而非流通股則包括:國家股,法人股,內部職工股,外資股,優先股等。一般來說,國家股、法人股目前不得上市交易,而內部職工股也只有在社會公眾股上市一定時間後才能上市流通。以中石化為例,非流通股為國家股,流通股為A股和H股。
4、總結:股票發行數量與流通盤之間是包含關系。
5、備註:一般來說,發行數量要大於流通盤。不過,對於全流通股票來說,其發行數量就等於流通盤。
⑸ 已發行股票是什麼意思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同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我國A股股票市場經過幾年快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也稱為人民幣普通股票、流通股、社會公眾股、普通股。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中國大陸上市的普通股票。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
⑹ 請問IPO發行股數是不是就是流通股數 發行後總股本就是總股本
總股本是股份公司發行的全部股票所佔的股份總數,流通股本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對於全流通股份來說總股本=流通股本。
比如外國有些股份公司的內部職工股或管理層持股在一定的期限內可能是限制流通的。
股份公司發行股票總股本中,一般有國家股、法人股、內部職工股、社會公眾股、外資股(B股)等。2008年前,考慮到二級市場擴容不能過快等因素,國家股、法人股一般不得上市,內部職工股也只有在社會公眾股上市半年後才能上市流通。
流通股是指已上市流通的股數,它主要是指社會公眾股,已上市的內部職工股。
總股本-非流通股本=流通股
其中非流通股即是上述所指的國家股、法人股、內部職工股、社會公眾股、外資股(B股)等。
總股本的大小與股價的關系:總股本大的話,而且非流通股本小的話,莊家就不易控盤。該股不易成為黑馬。相反,總股本小,而且非流通股本相對來說佔有較大的比例,那麼莊家很容易吸籌建倉,能快速拉升股價,成為黑馬的機率較大。如果在沒莊家的介入的前提下,股本大的價格波動相對股本小的價格波動要小一些。
IPO發行股數一般是指總股本,而不是流通股數。
⑺ 股票發行市場和股票流通市場兩者的關系
股票市場是股票發行和交易的場所。根據市場的功能劃分,股票市場可分為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常
發行市場是通過發行股票進行籌資活動的市場,一方面為資本的需求者提供籌集資金的渠道,另一方面為資本的供應者提供投資場所。發行市場是實現資本職能轉化的場所,通過發行股票,把社會閑散資金轉化為生產資本。由於發行活動是股市一切活動的源頭和起始點,故又稱發行市場為「一級市潮。
流通市場是已發行股票進行轉讓的市場,又稱二級市場.流通市場一方面為股票持有者提供隨時變現的機會,另一方面又為新的投資者提供投資機會。與發行市場的一次性性行為不同,在流通市場上股票不斷地進行交易.
發行市場是流通市場的基礎前提,流通市場又是發行市場存在、發展的條件.發行市場規的模決定流通市場的規模.影響著流通市場的交易價格.沒有發行市場,流通市場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⑻ 請問公司內部發行的股票和上市公司發行的流通股票有什麼不同
區別在:
一、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可以在交易所交易;而非上市公司不行。
二、上市公司必須定期公布報告、信息;非上市公司不必;
三、非上市公司股東一般是確定的,而上市公司股票流動性強,股東隨時在變化;
四、上市公司股票退出非常方便,拋售即可,非上市公司股票只能轉讓,不能退出。
流通股票也稱為上市股票,是指在證券交易所取得上市資格,允許掛牌交易的股票。流通股票的主要特點是流通性強。流通股票可以被股民自由買賣,而固定股票就不行了,不能被股民自由買賣。
⑼ 總股本和流通股的區別
1、定義不同
總股本,包括新股發行前的股份和新發行的股份的數量的總和。總股本亦作資本總額。公司資產的總價值,包括股本金、長期債務及經營盈餘所形成的資產。
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數量。其概念,是相對於證券市場而言的。在可流通的股票中,按市場屬性的不同可分為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
2、關系不同
總股本包適限售股和流通股,限售股也是有主的,可能是個人持有,也可能是投資機構等,流通股指可在二級市場交易的股票。
總股本是股份公司發行的全部股票所佔的股份總數,流通股本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對於全流通股份來說總股本=流通股本。
3、流通性質不同
流通股本是指公司已發行股本中在外流通沒有被公司收回的部分。是指可以在二級市場流通的股份。
外國的股票從一上市就是全流通的,總股本就等於流通股本。而中國的股票上市,在未實行股權分置改革前,法人股是不允許上市流通的,只有部份發行的股票可在二級市場流通,這部份就是所謂的流通股本。
開始實施股權分置改革後,新上市的股票都是全流通的,過去的法人股也慢慢可以開始在二級市場流通,但卻是有數量和時間限制,這就是限售流通股,因為監管部門擔心一下子那麼多的股票上市,必然會導致資金承接不住而崩盤。慢慢的,中國股市將實現真正的全流通,總股本也就等於流通股了。
⑽ 「原始股」和「上市後的流通股」有什麼區別
1.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數量。其概念,是相對於證券市場而言的。在可流通的股票中,按市場屬性的不同可分為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與流通股對應的,還有非流通股,非流通股股票主要是指暫時不能上市流通的國家股和法人股。
2.可流通股股票是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及北京兩個法人股系統STAQ、NET上流通的股票。由於中國證監會在1992年10月成立,所以在此之前的股票上市都是由各證券交易系統自己審批的。而在此之後,所有股票的上市流通都統一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
3.隨著中國股市的健全發展,非流通股將逐漸成為歷史。
股票流通股全部流通是我國近年股權分置改革的目標,是保證我國股市正常發展的重大舉措,全流通解決了公司股權結構復雜、分散不合理的問題,最終公司大小股東都站在一個起跑線上。對大股東而言,由不流通到可以流通,原來在手裡不容易交易的股票,現在可以在股票市場上賣高價,當然是天大的好處。對上市公司而言,原來大股東的股票不可以在股票市場上變現,股票的漲跌與他們無關,所以他們只知道在股市中圈錢而沒有積極性經營好公司。現在他們的股票也可以在股票市場上交易,股票價格與他們的利益緊密相關,促使他們搞好公司的治理結構,促進公司的發展,這不是對上市公司有好處嗎? 對股市來說,上市公司質量提高了,股民願意出錢投資,是其一;全流通方便了收購、重組,增加了股市的活躍度,是其二。
4.對股民來說,上市公司經營改善了,盈利機會增多了;股市活躍了,掙錢的機會增多了,可不是有好處?何況股改時大股東還支付對價呢。 對國家來說,解決了股權分置這個歷史問題,這是一個好處,公司好了股市好了,可以多收稅這是二個好處,股民都有盈利,社會穩定,這是三個好處。股市好了,可以多發股票,那麼中央可以上市籌資,減輕國家負擔,這是四個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