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石油的股價到底值多少
今天還是談談中國石油,「要發我吃」,代碼不錯!可48吃的那些散戶,最大的感受就是欲哭無淚!我在博文中已經對中國石油的定位做了比較理性的定位,開始中國石油還是要回到它的投資區間中去的,什麼地方才是投資價位呢?我感覺就是35一帶!才有一點投資的價值!本來我准備了不少錢吃中國石油,集合競價沒有吃到,等到開盤的價格,我的頭就「嗡」的一下,搖了三搖!靠!48!這么高的價格,我只能仰視,買不起,咱躲得起!手中的籌碼先倒給別人,然後我就尋找價值窪地去了!48元的價格意味著什麼?中國石油已經遠遠超過中國工商銀行,也超過了俄羅斯的GDP總值,超過了深圳市場所有股票的市值!有這么誇張嗎?俄羅斯再差,這么大的國家不會抵不上中國石油吧!顯然,我們A股市場把中國石油的肥皂泡吹的太大了!簡直就是胡搞!不碰它了,另外開辟戰場吧!這些,我昨天也做了說明!
摘自本人博客
❷ 為什麼茅台的市值會比中石油的大
中國石油的營收是萬億級別的,而茅台的營收尚未到千億級別,中石油的市值怎麼會比中國石油的高?但是截至目前茅台的市值是1.5萬億,而中石油的市值是1.2萬億元,為什麼?
因為茅台比中石油賺錢,對於中國石油和貴州茅台這種營收級別的企業、以及這種市值規模的企業估值是比較理性的,因為市值太大了,給與高估值就是給別人送錢,參與的大多是機構或者是大戶,投資相對理性。市值的大小無法是看你的盈利規模以及估值水平。
1、貴州茅台比中國石油賺錢能力強貴州茅台2017年的凈利潤是270億元,增長率為62%,2018年的凈利潤為352億元,增長率為30%。同時期的營收分別為610億元和771億元,營收增長率分別為52%和26%。
而看2019年的業績數據,茅台上半年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6%,全年凈利潤有望達到443億元,而中石油上半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僅僅3%,其全年凈利潤也就是550億元的規模。營收規模中石油當然要比茅台多多了,2018年中石油的營收規模是2.35萬億,而貴州茅台同期的營收是772億元,中石油的營收是茅台的30倍,但是在2007年的時候中石油的營收已經達到了8363億元,11年時間增長了1.8倍;
而茅台2007年的營收是72億元,在2007年中石油的營收規模是茅台的116倍,茅台的營收在11年間增長了10倍。兩者的差距在進一步縮小。作為一個投資者你更願意看好哪個公司?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兩者當前的凈利潤規模接近,而一個在高速增長,一個增長不穩定,這個選擇並不難做。
2、茅台的成長性更好,獲得更高的估值單從2018年和2019年的凈利潤規模來看,茅台比中石油還差了100億元,但是差距在縮小,茅台仍然是高速增長,但是中石油增長緩慢,所以市場給與茅台的估值更高。當前中石油的動態市盈率是20倍,而滾動市盈率是22倍;
而茅台的動態市盈率是36倍,而滾動市盈率是37倍,市場給與茅台的估值要高得多,幾乎是中石油的兩倍,茅台獲得高估值的核心原因就是其成長性非常好。中國石油在2007年上市的時候估值也是很高的,當年也是大大的獨角獸,將近1500億的凈利潤,市值超過了萬億美元,達到了7.8萬億人民幣。
而巔峰時期的估值也達到了64倍,這是妥妥的成長性公司和高科技公司的估值水平。不過11年過去了,市場給與中石油的估值已經是貿易公司的估值水平,2.35萬億的營收,1.2萬億的市值,市銷率0.5倍,而中國石油當前的市盈率也不能算是低了,比較盈利水平太不穩定,太依賴於國際油價的走勢。
3、從長遠來看更看好誰?消費領域容易出大牛股,茅台就是其中的表現之一,白酒是中國的文化,茅台是其中的佼佼者,茅台酒雖然有奢侈品的傾向,不過一兩千的價格也未必中產就喝不起了,生活水平的提高,未來的消費能力只會越來越強,中國石油在2012年就達到了2.2萬億的營收,至今6年時間過去了,營收只是增長了7%,石油是經濟的血液,中國經濟的增長放緩已經是事實,而且在耗能方面進一步降低,石油的營收天花板已經很明顯。
但是中國消費升級還在路上,當前的人均GDP只有1萬億美元,未來10年很可能就突破了2萬億美元,帶來的最大機會就是消費升級,中產階層數量進一步壯大,對白酒的消耗自然是有增無減。而茅台的產量一直是沒有滿足市場的,即便現在建設的產能投產了也還是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而且根據茅台的機會,本次建設的產能投產後不再增加產能了,所以茅台的稀缺性總是存在的。
對消費市場的成長性更加看好,所以從未來的投資角度來看,個人還是更看好茅台的前景。不過任何優秀的股票都需要有一個合適的價格,茅台目前36倍的市盈率我認為是不低了,如果是我個人在這個價位是不可能跟進的,在這個價格已經占不到多少便宜了,即便是按照當前的26%的增長速度,再過1年時間,在股價不變的情況下,市盈率依然有29倍,所以當前的這個估值個人角度而言是不會參與的。酒雖好喝,也不能貪杯,再好的東西也有貴的時候,再差的產品也有價格跌破的時候。
❸ 股票基本知識 我不明白貴州茅台為什麼貴,中石油為什麼就便宜
二個原因,茅台不可復制,中石油可以復制;
茅台可以自主漲價,中石油主要產品由發改委定價.
❹ 中石油為什麼從45元跌到5元
中石油從45元跌到5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⑴超級牛市以及虛高的定價;⑵極其不穩定的業績。
1.第一個原因是因為超級牛市以及虛高的定價,中石油上市的時點,是我國股市有史以來最大的牛市之時,且當時中石油還頂著亞洲最賺錢的稱號上市,一下子吸引人了股民的狂歡,A股的股民本身長期投資的較少,大部分帶有賭徒的心理,再加上媒體宣傳說買入中石油就是為子孫們投資(畢竟這么賺錢,被看好),所以開盤日股價直接飆升。中國石油在A股發行價為16.7元人民幣,與此前在H股發行價1.28港元相比,明顯偏高(直接提升了10倍),虛高的發行價更讓不少股民認為中石油是超優股才會定價這么高,所以進一步刺激了股民的神經。這兩點促使了中石油成為歷史上第一隻破萬億美元的大股,也為後來下跌做好了准備。
2.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極其不穩定的業績,如果中石油如同茅台一樣,保持著穩定的業績水平,那麼中石油的股票或許會下跌,但不至於跌得這么慘,不過現實中中石油的業績確如同過山車一樣,一會上一會下,表現的極其不穩定,這在股市上並不是一個好現象,畢竟它的業績沒有連續性及穩定性。上市時中石油的年凈利潤高達千億元,但是最近這幾年中石油的利潤還沒上市時的一半(2015年-2018年中石油的年利潤如下356億、79億、227億、525億),要知道經過十餘年的發展,中石油技術提升,煉化成本降低,而用戶數量增多(私家車越來越多),且石油進口成本並沒有多少變化,理論上利潤應該節節攀升才對,但現實里中石油的表現就是這么倔強,不增反降,這也進一步促使了中石油的股價下降。
拓展資料:
A股以散戶為主。目前A股超過70%的投資客戶都是以散戶為主,這些散戶缺乏自己的投資體系,沒有技術,基本上都是盲目跟漲殺跌。對這些散戶來說,他們根本不在乎中石油的股價是多少,他們只在乎的是中石油會不會出現波動,只要出現波動,他們能夠跟漲殺跌就有錢賺。對於散戶來說,中石油從30塊錢漲到33塊錢跟從4.5元漲到4.95元其實沒有什麼區別。表面看30塊錢漲到33塊錢,股價上漲了3塊錢,而從4.5元漲到4.95元,股價只上漲了0.45元,但這對於投資客來說其實沒有什麼意義,對於投資客來說,他們更關注的是上漲的比例,中石油股價從30塊錢漲到33塊錢和從4.5元漲到4.95元,對於散戶來說他們能夠賺的錢是一樣的,都是上漲10%。
❺ 在國內,100萬的資金是投資茅台還是石油
茅台
在A股近4000家上市公司當中,位列前茅兩名的絕對是:貴州茅台和中國石油。一個成人無數,一個套人無數。就在昨日貴州茅台再創歷史新高,最高價1240元/股
而中國石油屬於傳統能源行業,在行業內,中國石油競爭優勢除了油田多一些,還真沒有什麼獨一無二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在科技信息萬變的時代,傳統能源總有一天會被新能源取代,石油行業市場前景堪憂。
❻ A股市場石油股價與貴州茅台股價差這么多,說明什麼問題
中國石油股價4元多,貴州茅台股價1300多,從這里反映了一個最現實的問題“油比酒便宜,一升油的價值遠低於一斤酒”的價值。
中國石油
A股市場的中國石油成了很多散戶的傷疤,2007年11月上市以48元開盤價,至今10多年過去了,中國石油的股價歷史新低不斷,沒有最低只有更低。截止發稿,中國石油的股價是4.48元,公司總市值為8144元。
唯一能解釋的理由就是股票市場的投機性,以及股票市場的炒作性,茅台只是在二級市場得到各路資金的關注,從而推薦股價。反之中石油在二級市場得不到資金的關注,股價陰跌不斷。
根據茅台和中石油進行比較,同樣的行業龍頭,兩只股票的股票質量又不差,但最終的表現卻相差十萬八千里,足以說明A股市場投機性與價值投資的問題。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說明A股市場兩點特徵,其一股票市場投機性強;其二股票分化太嚴重;也許這兩點就是造成A股市場出現中石油新低不斷,茅台新高不斷的情況。
❼ 為什麼中石油的股票比茅台差那麼遠
已經發現新能源了。茅台酒是不可再生的消耗品爾石油是可以有替代品的。
❽ 請問茅台企業與南航,中石化企業性質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長期負債率前者很低,後兩者較高
1、性質相同都是國企;
2、之所以出現負債率差別巨大主要在於各自的行業不同。茅台屬於快消品行業,加上具有品牌優勢,回款快,現金流充裕;而中石化、南方航空都屬於重資產行業,固定資產投入巨大,設備維護和更新需消耗大量資金,因而負債率居高不下,特別是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對較低,這點在全世界的航空公司身上都存在。
❾ 中石油公司動作非常良好為什麼股票不行
第一是在剛上市的時候被惡抄了。股價已被嚴重抬高。
第二是國際原油價在不但上漲。而國內的油價是不能漲的。也就是說它
賣得越多虧得越多。
第三是盤子太大,沒有大資經是推不動的。
第四在整個宏觀經濟面不看好的情況下,誰會用這么大的投資風險去幫
別人解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