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盲盒為什麼這么貴
因為有市場需求,所以會貴。
年輕人對盲盒的痴迷就好像中年人對股票的痴迷。購買盲盒成為當下年輕人的潮流文化之一。2019年天貓發布的首份《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潮玩手辦的燒錢指數位列第一,僅在天貓上的銷量就同比增長了189.7%,成為當代年輕人最燒錢的愛好。
(1)A詁盲盒龍頭股票擴展閱讀:
從選盲盒到拆盲盒的整個過程,對於個體而言,充滿了很多個可能發生「閃光燈記憶」的時刻。
盲抽的玩法充滿了不確定性,能夠放大和加深玩家的情緒體驗,購買商品更像是購買情緒體驗,累積到見到實物的那一刻,所有的期待、緊張一下子釋放出來。
見到實物以後,個體很可能開始新的情緒體驗,抽到雷款、期待款、熱款、隱藏款,或是受到周圍人的關注等等,又將對應著不同的心理變化,這些都有可能在個體層面形成深刻記憶。雖然形成「閃光燈記憶」的點不同,但這樣的消費體驗之於顧客,都將是一段深刻的記憶。
Ⅱ 冰寒說股提到的盲盒是哪只股票
這種推薦的股票最好不要參與,很容易當成相互韭菜
Ⅲ 盲盒品牌有什麼
1、泡泡瑪特
2020年12月,一隻新上市不久的股票火了,上市首日市值即達到千億!這只股票便是「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其產品被稱為「95後、00後的茅台」。
報告期內,泡泡瑪特的一大部分收益來自Molly,2017年~2019年,Molly形象的泡泡瑪特品牌產品的銷售額分別占泡泡瑪特品牌產品總收益的約89.4%、62.9%、32.9%。
Ⅳ 盲盒大玩家上的盲盒是正品嗎
那肯定都是正版,盲盒做盜版也賺不了多少錢,盲盒都很少盜版的,他家都是正規渠道專門訂購的。
盲盒,是指消費者不能提前得知具體產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隨機屬性。這種誕生於日本的潮玩,最初名字叫mini figures,流行歐美後也開始被稱作blind box。盲盒作為一種潮流玩具,盲盒精準切入年輕消費者市場,眾多如考古盲盒、文具盲盒、美妝盲盒、零食盲盒等「盲盒+」商業模式也迅速產生。
盲盒文化源於美國,興於日本。所謂盲盒,顧名思義,就是盒子里裝著樣式多樣的可愛玩偶手辦,但盒子上並沒有標注具體是哪一款,以其限定款的飢餓營銷方式,極大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欲和復購欲。專家認為,從宏觀消費環境來看,在當下物質高度豐富的時代,銷售已從販賣商品發展為販賣娛樂,「盲盒經濟」的熱潮也由此而來。
2021年1月26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官方網站發布消費提示指出,有經營者用盲盒清庫存,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市場,提醒廣大消費者勿盲目購買。
Ⅳ 150億市值蒸發,「盲盒第一股」的股價為何如此波動
剛剛上市的泡泡瑪特遭遇煩惱。
12月28日,泡泡瑪特(09992,HK)開盤突然閃崩,一度暴跌逾16%。此前,新華社刊文表示,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范盲盒經營模式,避免畸形發展。此外,泡泡瑪特被曝二次銷售。截至收盤,泡泡瑪特跌幅收窄至9.19%,報77.65港元,成交13.84億港元,市值蒸發150億港元左右。
據了解,一套盲盒一般由12個「普通款」和1個「隱藏款」組成,獲得後者的概率很低。在閑魚等二手交易平台上,「隱藏款」和「熱賣款」的價格甚至高於原價十倍,這也就導致了店員們徇私舞弊的牟利行為。
需要強調的是,在此之前,泡泡瑪特的港股上市可謂公司高光時刻。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股掛牌上市,開盤後迅速拉升到每股77港元,較每股38.5港元的認購價上漲100%,公司市值破1000億港元。截至12月28日暴跌前一個交易日泡泡瑪特總市值依然超1200億港元。33歲的創始人王寧及妻子持近49.8%股權,夫妻身家突破500億港元。
事實上,泡泡瑪特此次港股上市乃二次上市,早在2017年2月,其曾登陸新三板,掛牌2年後,於2019年4月終止掛牌,後重啟上市。
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主要專注於集潮流商品零售、藝術家經紀、新媒體娛樂化平台和大型展會舉辦於一體的IP綜合運營服務領域。2017年-2019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從1.58億元增長至16.83億元,最近兩年營收增幅分別高達225%、227%。此外,其凈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凈利潤翻了289倍,毛利率高達64%。
新華社評「盲盒熱」:上癮和賭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費
據新華社12月25日消息,新華社發文評價盲盒經濟,文中稱,盲盒就是在盒子中放置不同樣式的玩偶,消費者憑借運氣抽取,有時抽到重復的固定款,有時則抽到心儀款或者隱藏款。這種隨機化的體驗讓不少年輕人感到新鮮刺激,選擇「入坑」。
天貓2019年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手辦超過潮鞋和電競成為「95後」熱度最高的愛好之一,過去一年在國內知名電商平台上,大約20萬消費者在盲盒上的花費超過2萬元人民幣。跟蹤玩具市場動向的頭豹研究院數據顯示,國內盲盒市場市值已超過25億元人民幣,2014年至2018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5.6%。
盲盒不僅成為一個經濟現象,也反映了當下中國年輕人,特別是「95後」一代的心理和生活狀態。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韋文琦對記者表示,對學生和上班族來說,寫一篇論文做一個項目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盲盒的即時性能讓消費者在當下就得到滿足,「在物質豐富的時代,比起實用價值,年輕人更注重物品帶給自己的情緒價值。」
一個盲盒的售價在49元到79元人民幣不等,也有上百元的。不少玩家表示,花幾十元獲取一個小快樂挺值得的。
盲盒不僅是一個玩具,還是一種能夠滿足歸屬與愛等需求的媒介。特別是對於面臨社交恐懼症等問題的年輕群體而言,盲盒不僅給予他們精神寄託,更帶給他們認識朋友的機會。
驚喜和期待的背後,「盲盒熱」所帶來的上癮和賭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費,不少盲盒愛好者每月花費不菲,正所謂「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
對此專家建議,家長和老師應引導未成年人形成良好消費觀,避免誤入消費圈套。同時,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規范盲盒經營模式,避免其畸形發展,給社會和青少年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Ⅵ 基金盲盒是什麼
盲盒基金,指的是一些基金的實際持倉與公布持倉偏離度較大,還有一些A主題的基金持倉卻大都是B主題的公司。基民投資這些基金,往往並不清楚資金的大體投向,基金的預估值和實際凈值偏移也較多,投基就像拆盲盒。
比如某教育主題基金的持倉基金的持倉與基金名稱和基金合同不符,這種「名不副實」有時可以帶來超額收益,基民還是比較歡喜的,比如今年都一窩蜂扎進了新能源板塊,也會給基民帶來比原有主題投資更多的收益。基金經理根據市場風格進行調倉換股也無可厚非。
但另外一種情況是,一些有明確需求的投資者,本以為自己追逐的是A風格,但由於基金經理風格漂移,大幅調倉而錯過了行業漲幅,投資者追了個寂寞,投資體驗就極差。
所以,基金經理還是應該有清晰的投資理念,做能力圈內的投資,而不是跟風來做漂移。本來市場就存在不確定性,基民再買入這樣的「盲盒基金」,豈不是不確定性上疊加了不確定性,最後會拆出個什麼收益,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拓展資料:
基金基礎知識
1、什麼是基金
基金就是你投出的一部分錢交給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的操盤手再用你的錢去投資,一般都是股票的形式。也相當於你花錢請專業人士替你炒股。所以選擇好的基金公司非常重要。基金公司賺了錢,你才有錢賺。
基金是機構投資者的統稱,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單位信託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現有的證券市場上的基金,包括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具有收益性功能和增值潛能的特點。從會計角度透析,基金是一個狹義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資金。
2、關於盈利和虧損如何計算
就是說,基金公司賺了會按你買的股數、當天的單位凈值和贖回日期的凈值差給你相應的紅利。賠了,你同樣要以所購股數和凈值差分攤損失。
3、其他費用
購買的時候會收取一定的手續費,普遍是0,012每股,贖回的時候手續費是0,005,打個比方,如果你購買當天的單位凈值是1元,你買了10000股(一共是一萬元),你一共需要交170元的手續費。如果用網上銀行購買,會有相應的折價,大概手續費是110左右。各個銀行的手續費不一樣。
Ⅶ 泡泡瑪特股價腰斬,盲盒第一股,玩壞了還是泡沫爆了
泡泡瑪特股價腰斬,盲盒第一股,我認為玩壞了和泡沫都有。
1.盲盒畢竟是小眾市場,普及性不是很廣;
2.之前炒作盲盒已經有了泡沫,股價下跌是價值回歸的表現;
3.純題材炒作的股票基本上持續性都不強。
泡泡瑪特股價腰斬,盲盒第一股上市受到了很多人關注,結果幾個月之後股價出現了這樣的走勢,這讓當初瘋狂看好泡泡瑪特的人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泡泡瑪特股價腰斬,盲盒第一股,我認為這被玩壞的同時也有了泡沫,因為泡泡瑪特畢竟是小眾市場,喜歡玩這個的人不是很多,至少我身邊的朋友沒有看見有幾個人買了他們的產品,當時企業的吹噓可能誇大了市場,這導致泡沫產生,玩久了就沒有新鮮感,而且泡泡瑪特吸引力還是不夠強,當初靠著盲盒這純題材炒作,結果沒有了業績的支撐,這種炒作都沒有持續性,這也是股價腰斬的最直接原因。
股票投資有風險,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冷靜,業績才是推動股票上漲最核心的原因,泡泡瑪特因為題材炒作而出現腰斬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這也說明投資要理性,否則可能造成災難性後果。
Ⅷ 淘寶盲盒必中手機是真的嗎
這些其實是商家賣東西吸引人的噱頭,雖然可能有一定可能性真的會送手機,但是抽中的概率非常之低,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入不敷出,最後收獲利益的還是商家。
盲盒文化源於美國,興於日本。所謂盲盒,顧名思義,就是盒子里裝著樣式多樣的可愛玩偶手辦,但盒子上並沒有標注具體是哪一款,以其限定款的飢餓營銷方式,極大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欲和復購欲。
專家認為,從宏觀消費環境來看,在當下物質高度豐富的時代,銷售已從販賣商品發展為販賣娛樂,「盲盒經濟」的熱潮也由此而來。
2021年1月26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官方網站發布消費提示指出,有經營者用盲盒清庫存,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市場,提醒廣大消費者勿盲目購買。
研究報告
年輕人對盲盒的痴迷就好像中年人對股票的痴迷。購買盲盒成為當下年輕人的潮流文化之一。
2019年天貓發布的首份《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潮玩手辦的燒錢指數位列第一,僅在天貓上的銷量就同比增長了189.7%,成為當代年輕人最燒錢的愛好。
鳳凰網《文化風向標》通過一系列問卷、采訪、報告試圖探究一二。盲盒熱究竟能持續多長時間,其被背後的文化品牌價值如何得到更多賦能,也是我們想要窺豹一斑探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