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有些銀行股成了死股
銀行行業中的大部分個股應該屬於藍籌類個股,公司業績業績較為穩定,每年都能出現穩步增長的情況,但很多銀行股的走勢都變成了僵屍,包括一些跟我們每個人生活國有商業銀行,比如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很多個股甚至一年的波動率不到10%,具體我們參考下農業銀行走勢:
再次最近一兩年也存在多家上市的小型銀行,上市沒有大幅度炒作,但回落之前也出現了銀行走勢的普遍情況,主要原因還是銀行股行業平均估值較低,很多新股剛上市的公的PE都高於行業平均PE,後期自然也會出現類似情況。
總結:我們通過三個方面重點分析了銀行股為何走勢波動較低,跟僵屍股走勢類似,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銀行市值較大,資金很難推動,再次就是銀行股成長性較差,沒有資金願意炒作,銀行股合理估值遠低於其他行業,很難出現大幅度上漲。感覺寫的好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Ⅱ 銀行類股票有哪些
銀行類股票:
銀行 代碼
常熟銀行(601128)
張家港行(002839)
成都銀行(601838)
蘇農銀行(603323)
無錫銀行(600908)
杭州銀行(600926)
江陰銀行(002807)
貴陽銀行(601997)
江蘇銀行(600919)
南京銀行(601009)
上海銀行(601229)
民生銀行(600016)
寧波銀行(002142)
平安銀行(000001)
招商銀行(600036)
建設銀行(601939)
華夏銀行(600015)
交通銀行(601328)
中信銀行(601998)
中國銀行(601988)
光大銀行(601818)
北京銀行(601169)
農業銀行(601288)
浦發銀行(600000)
興業銀行(601166)
工商銀行(601398)
鄭州銀行(002936)
長沙銀行(601577)
西安銀行(600928)
紫金銀行(601860)
青島銀行(002948)
青農商行(002958)
蘇州銀行(002966)
郵儲銀行(601658)
渝農商行(601077)
浙商銀行(601916)
(2)張家港銀行股票行情查詢擴展閱讀
證券投資風險
(一)系統性風險
價格風險是由於市場利率上升,而使證券資產價格普遍下跌的可能性。
再投資風險是由於市場利率下降,而造成的無法通過再投資而實現預期收益的可能性。
購買力風險是由於通貨膨脹而使貨幣購買力下降的可能性。
(二)非系統性風險
違約風險指證券資產發行者無法按時兌付證券資產利息和償還本金的可能性。
變現風險是證券資產持有者無法在市場上以正常的價格平倉出貨的可能性。
破產風險是在證券資產發行者破產清算時投資者無法收回應得權益的可能性。
銀行類的股票怎麼樣?
1、買股票的心態不要急,不要只想買到最低價,這是不現實的。真正拉升的股票你就是高點價買入也是不錯的,所以買股票寧可錯過,不可過錯,不能盲目買賣股票,最好買對個股盤面熟悉的股票。
2、你若不熟悉,可先模擬買賣,熟悉股性,最好是先跟一兩天,熟悉操作手法,你才能掌握好的買入點。
3、重視必要的技術分析,關注成交量的變化及盤面語言(盤面買賣單的情況)。
4、盡量選擇熱點及合適的買入點,做到當天買入後股價能上漲脫離成本區。不過從參與者的心願來說是希望越短越好,最好是達到極限,就是一個交易日,如果允許進行T+0交易的話則目標就是當天籌碼不過夜。當然,要把短線炒股真正做好是相當困難的,需要投資者付出常人難以想像的精力
Ⅲ 我國上市銀行有哪些
截止至目前為止,以下是我國36家A股上市銀行的信息:
工商銀行 農業銀行 中國銀行 建設銀行 交通銀行 郵儲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中信銀行 平安銀行 光大銀行 民生銀行
浙商銀行 浦發銀行 華夏銀行 北京銀行 寧波銀行 杭州銀行
上海銀行 鄭州銀行 西安銀行 青島銀行 長沙銀行 江蘇銀行
南京銀行 蘇州銀行 蘇農商行 無錫銀行 江陰銀行 常熟銀行
紫金銀行 成都銀行 貴陽銀行 張家港銀行 重慶農商行 青海農商行
排名 銀行 人民市/億 美元/億
1 工商銀行 15411 2281
2 建設銀行 12301 1821
3 農業銀行 10158 1504
4 中國銀行 9633 1426
5 招商銀行 4425 655
6 交通銀行 4000 592
7 浦發銀行 3502 518
8 民生銀行 3242 480
9 興業銀行 3124 462
10 郵倚銀行 3038 450
11 中信銀行 2659 394
12 光大銀行 1729 256
13 平安銀行 1557 230
14 北京銀行 1417 210
15 江蘇銀行 1177 174
16 華夏銀行 1113 165
17 杭州銀行 761 113
18 寧波銀行 654 97
19 南京銀行 641 95
20 浙商銀行 614 91
Ⅳ 深市銀行股哪個好
深市銀行股票有:青島銀行、寧波銀行、鄭州銀行、平安銀行、蘇州銀行、青農銀行、張家港行、江陰銀行。這幾個銀行都是比較好的,所以可以嘗試投資這些銀行,來幫助自己賺取一定的收益。
想投資銀行股,我們應該要清楚銀行股的特點:
1、首先,銀行股是顯著的周期股的,它的走勢與經濟周期運動有較高的相關性;
2、另外,對於四大行這種上萬億的大盤股,則具備較強的抗跌性,在熊市的時候,銀行股被稱為護盤主力軍,也就是說這個時候銀行股是最抗跌的。
3、此外,在眾多上市公司中,賺得多的銀行向來是穩定分紅的主力軍,也受到機構投資者長期持有和認可,其分紅回報甚至高於銀行存款利率。
光大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也表示,近1個月來,銀行股相對強勢的市場表現已經逐步印證此前曾提出的可能再度迎來布局機會的觀點。「位於江浙等優質區域的城商行,由於經營的『親周期性』增長確定性更強,疊加去年同期相對低基數,三季度盈利有望上台階。」
其實,投資股票,就是投資企業,那麼針對於銀行股票來說,也是選擇一個比較好的銀行,那麼我們才會有一個比較好的收益,只要是考察這個銀行的辦事效率,銀行一年以來的經營狀況,是盈利的情況,還是虧損的現象,通過一些具體的數據,來進行具體的分析,只有做到這樣,才能知道,某一個銀行,是一支潛力股,是一個可以長期持有的股票。
我們投資股票,無非就是想要賺取一定的收益,想要賺取收益,就要有比較敏銳的眼光,有比較快捷的動作,這樣才能實現資源的良好利用。
Ⅳ 銀行股票有哪些
您在打開任何一種股票行情交易軟體後,從「行業或者板塊」菜單中選擇「銀行或者金融」即可顯示所有上市的銀行股票。祝您成功!
Ⅵ 張家港行股票還能漲到七元嗎
張家港行股票還能漲到七元嗎?
~~~~~~~~~~~~~~~~~~~~~~~~~~~~
你看這走勢日線圖!
目前上方存在82.7%的套牢盤!平均成本6.7
莊家已經在上方成功的把籌碼交給散戶!
如果沒有特大利好你認為莊家會動用自己錢給散戶解套嘛!
Ⅶ 16位銀行董監高為何火線增持
今年以來,6家上市公司28位董監高(或其近親屬)通過二級市場,增持了自家上市銀行的股權,斥資約3142萬元,人均投入過百萬。據北京青年報記者統計,進入7月份,共有4家銀行16位董監高,共斥資728萬元,增持自家銀行股票。
7月10日,招商銀行監事徐立忠和黃丹分別在二級市場增持該行5萬股和4.5萬股,成交均價分別為26.81元/股和26.7元/股,投入資金分別為134.05萬元、120.15萬元。此前的5月11日晚間,招行發布公告稱,公司10位董監高分別於5月8日至10日,以自有資金從二級市場買入公司A股股票,成交價格區間為每股人民幣29.52元至29.97元。行長兼首席執行官田惠宇買入11萬股,常務副行長兼財務負責人李浩買入10萬股,10位董監高共計買入85.5萬股招行股票,共計斥資2381.69萬元。今年以來,招商銀行董監高合計投入了2635.89萬元用於增持。
市場注意到,根據公開消息,浦發銀行6位高管分別於今年7月11日至12日期間以自有資金從二級市場買入公司A股股票,合計增持34.85萬股,投入資金共計327.71萬元。7月份,交通銀行7位董監高聯袂展開二級市場增持,共計增持25萬股,共計投入148.05萬元。平安銀行首席財務官項有志以及其子(或其女)項徵今年4月底以來共計6次增持平安銀行,共計耗資10.07萬元。7月5日,張家港銀行監事陸斌本人競價交易1000股,耗資0.585萬元,當日結存股份數量為50.1萬股。此外,無錫銀行監事趙漢民1月8日曾增持1000股,花費0.82萬元。
市場認為,打折的銀行股可以說投資價值進一步凸顯,同時,上市銀行董監高的增持無疑也向市場釋放了信心。資深市場人士表示,「銀行股身為藍籌卻集體破凈,可以說估值出現嚴重低估。恰逢監管層擬取消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實施內外資一致的股權投資比例規則,外資或許會重點考慮銀行股」。另有並購界人士稱,「從過往的外資機構投資手法來看,外資對於銀行股權的持有大多更類似於財務投資,大概率是低估值入場,在合理的回報區間套現離場」。
Ⅷ 股市真的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嗎
理論上說是的,國民經濟增長會帶動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提高,在保持行業毛利率不變的情況下,響應的公司凈利潤也會隨之提高。如果股票價格隨著公司的凈利潤一起相應變動,那麼股票的價格起落大致就能反應經濟景氣不景氣。
而中國的市場比較特殊,首先它不算是有效市場,在市場上交易的價格在上市公司一上市的時候就被高估,而部分股票限制流通則更加加劇了這個問題。在一個沒有做空機制的市場里,價格是談不上有效的,這是制度上的問題。雖然現在有融資融券,但其實融券還是太貴而且太難,像張家港行或者第一創業這種公司,如果當時可以融券,它們的價格就會受到來自各方套利資金的壓制,比如買其它券商空第一創業,買其它銀行空張家港行,那麼它們的股價的波動性就不會像這樣高。這是首先第一個定價有效性的問題。
其次,中國市場是一個明顯的資金推動性市場。只要有資金導入,不管業績怎樣,就可以漲。這一點可以在中國其它的市場看到樣本,比如房地產市場,或者期貨市場等等,它反應的其實更多的就是一種貨幣現象當然可能也不僅僅是貨幣現象。但是這可以說明一個問題,當有資金大幅流入股票市場的時候,不管是因為大家真的看好還是因為憋的原因,它就可以在業績表現平平的時候上漲,就比如2014年上證指數起來的那一波,其實當時上市公司的業績真的不怎麼樣,而偏偏2018年雖然環境惡劣,但事實上上市公司的整體盈利還在創歷史新高,而市場的估值卻越來越低。你可以說是因為受到大家對未來預期不樂觀限制,也可以找到其它理由,而事實上就是下跌就是下跌最好的理由,根本無需解釋。
當然中國市場的上市公司中有很多是極其缺乏成長性的,甚至有不少破壞市場的公序良俗的企業,這些大家都很清楚就不再多說。
所以像股票市場這種東西,還是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既不要墨守成規,用事實去套理論,也不應隨波逐流,人雲亦雲。像中國的股票市場,不管是經濟景氣不景氣,其上證指數回報十幾二十年來都不如貨幣基金,跟不上通脹水平,這肯定是不正常的。至於市場未來的表現,大家就見仁見智了。
Ⅸ 沒買過銀行股,到底怎麼樣啊,波動性太小了
一般情況下,中短線都不建議買銀行股,波動很小的,玩股票的散戶,基本上都不會喜歡這樣的。
除非是像股災那樣的行情,銀行股反正起到護盤作用,波動才會比較大,適合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