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r龍頭股票有哪些
vr股票龍頭股有以下這些:
一、華聞傳媒(000793)
旗下鴻立投資全部布局虛擬現實產業鏈,已投項目如下:
1、Vir glass(樂相科技) , 投資比例20%。主要產品為大朋頭盔, 是PC類頭顯設備(類oculus) 。第一代產品已經通過京東眾籌籌得111萬余元,售價為1500-2000元。其他產品:大朋助手/3D播播。
2、3 glasses,投資比例4%。主要產品為3 glasses,是PC類頭顯設備(類Oculus) 。第二代產品
已經於2015年6月發布,售價2199元。其他產品及配套:VR開發者扶持計劃。
3、蘭亭,投資比例20%。360度全景/直播/錄播/動態小視頻內容製作方,是國內最早、最大的虛擬現實內容製作方。目前已經與優土/樂視/愛奇藝/騰訊等公司達成深度戰略合作關系。代表作品:李宇春演唱會直播/big bang演唱會直播/稻城亞丁、重慶、上海360度全景圖等。其他產品及配套:自有無人機/鏡頭改裝方案等。
4、上海青顏,投資比例20%。眼部跟蹤技術公司。
二、奧飛動漫(002292)
目前已經投資一家動作捕捉公司--諾亦騰,B輪領投(B輪融資2000萬美元)。諾亦騰是一家動作捕捉方案和設備提供商,長期與好萊塢特效團隊保持緊密合作,曾為知名電視劇《權利的游戲》提供大場景動作捕捉等,主要產品如下:配有無線感測器並面向B端市場的電影、動畫和游戲製作的高端產品Perception Legacy。(在美國kick starter上眾籌獲得57萬美元)高爾夫運動分析系統my Swing(高爾夫揮桿分析系統) 系列產品。開發者版本的動作捕捉產品Perception Neuron(售價約為1萬元人民幣) 。
三、暴風科技(300431)
自有產品:暴風魔鏡(類谷歌cardboard, 插手機的移動頭顯, 售價99元, 全部出貨超30萬台) 。自有內容平台:暴風魔鏡APP(內容聚合平台) 。其他產品及配套:開發者扶持計劃。
四、聯絡互動(002280)
已投資海外公司--Ave gant公司, 投資1500萬美元, 佔比21%:主要產品:Glyph, 頭顯產品, 參考售價3688元。產品特點:獨特的視網膜技術(僅其一家採用此技術) , 可以通過介面連接Xbox、PlayStation、PC、Mac、iOS、Android等設備。
五、數字王國(0547.HK)
主營全息投影/CG特效/360度拍攝等,是虛擬現實內容製作與輔助方案提供商,長期與好萊塢娛樂公司保持緊密合作,並在自主研發360度拍攝設備等。
六、嶺南園林(002717)
其收購標的恆潤科技主營為4D影院+CG特效,正在推進VR互動體驗產品研發和互動體驗館的規劃等。
七、易尚展示(002751)
公司IPO之後新增業務3D掃描和3D虛擬展示, 主要為2B業務, 面向博物館等客戶。
八、順網科技(300113)
網吧渠道再利用, 虛擬現實體驗館(聯手HTC Vive)
Vive頭戴式設備:由HTC與Valve聯合開發, 該公司曾開發
Portal和Half-Life(半條命)等獨創游戲。Vive由Valve的
Steam VR技術提供支持, 因此Steam服務上不久將推出眾多利用
Vive功能的游戲。且是目前體驗最好的頭盔設備之一。
九、樂視網(300104)
LEV R頭盔產品+樂視網內容平台, 頭盔產品研發中。樂視虛擬現實頭盔可能是類似三星gear VR的針對樂視手機深度定製的移動設備。
十、探路者(300005)
虛擬現實+體育,規劃中。
2. 我想炒頭盔股有沒有推薦的上市公司
目前紳士當中有這個辦法,股票可以參考
3. 有沒有持頭盔股票基金
頭盔概念股,風險比較高
4. 虛擬現實頭盔製造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如果說靠vr頭盔實現上市的公司,現在還沒有。
本身已經上市的公司在做vr頭盔的,就蠻多的,比如索尼、htc、Facebook旗下的oculus
等等
(。・`ω´・)公眾號:vrbuluo
5. 元宇宙十大龍頭股
一、湖北廣電
湖北省廣播電視信息網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有線電視運營的公司,經營全省有線數字電視產業的投資及運營管理;有線數字電視技術的開發及應用
公司旗下的威睿科技成立於2016年,從事研發、整合應用VR/AR技術和服務,威睿科技將依託廣電用戶、網路和平台優勢,打造廣電VR/AR生態圈和產業鏈,提供VR/AR應用服務和高科技信息服務。
二、數字政通
北京數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的軟體研發和銷售的企業。
公司的元宇宙平台系統近日取得了軟體著作權證書。
三、奧拓電子
創維數字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數字電視智能終端及軟體系統與平台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運營與服務。
與元宇宙方面相關聯的布局主要是,一方面在智能硬體入口方面,公司將持續投入資源進一步深度研發VR智能終端系列,2022年將會上市具有折疊光學方案的六自由度VR硬體終端;另一方面,在內容生態方面,公司未來將在游戲、教育和醫療方面加大投入,引入相關合作的內容。
四、捷成股份
北京捷成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新媒體版權運營、影視內容製作與發行、音視頻技術服務和數字教育雲平台建設的企業。
公司參股世優科技,世優科技官網內容顯示是一家致力於快速動畫技術(AR&VR)研發與應用的科技公司,提供虛擬IP打造業務。
五、博瑞傳播
公司擁有自主研發游戲產品,與游戲運營平台聯合運營游戲項目的游戲業務。
公司子公司成都夢工廠已經申請虛擬現實頭盔設備相關專利。
六、智度股份
智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互聯網媒體業務、數字營銷業務及其他業務。
公司區塊鏈技術是元宇宙的重要基礎設施,其作用在於保障用戶數字資產、數字身份安全,進行價值傳遞和激勵,並保障元宇宙的規則透明。
七、浙文互聯
浙文互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數字營銷,以技術和數據驅動流量運營,深挖流量價值。
公司「數字虛擬人-DIGITAL HUMAN」相關業務已在杭州落地成型。該項業務採用超寫實人物面部重建技術,融入先進的三維實時渲染技術,創造出高精度的全息數字化人物形象,並使用5G+ HOLOGRAM / AR / VR 等新媒體技術形式呈現。
八、奧拓電子
深圳市奧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影視拍攝、大交通、體育及展會、教育與政企、廣告媒體、金融及通信、文旅夜遊等行業客戶提供專業及一站式的智能視訊解決方案。
公司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專業的「硬體+軟體+內容」的智能視訊解決方案,其中VR、AR、XR等應用,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體驗。
九、風語築
上海風語築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數字化體驗服務商。
公司目前的VR/AR數字視覺內容和VR/AR 虛擬現實技術整體解決方案廣泛應用於公司數字化體驗業務,公司擅長運用VR/AR等虛擬現實技術營造數字化場景、打造沉浸式體驗,數字化內容和場景搭建是「元宇宙」相關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
十、藍色游標
藍色游標不僅已具備消費者比較熟知的《王者榮耀》虛擬偶像無限王者團的成熟案例,還在創新探索企業家分身虛擬服務。除虛擬人直播外,公司還將幫助客戶完成虛擬形象的設計製作以及全案推廣。
(排名不分先後)
6. 股市頭盔股指的什麼股票
頭盔概念股主要有國立科技、南京聚隆,伊之密、拓斯達、三夫戶外、際華集團等。已經漲了一大波,千萬別去追高。
7. 頭盔品牌排行榜有哪些
頭盔品牌排行榜:6D ATS-1頭盔、ATS-1頭盔、AGV Corsa R頭盔、AGV SportMolar頭盔、國產LS2頭盔、韓國HJC頭盔、義大利KYT頭盔、西班牙MT頭盔、Arai Corsair-X頭盔、BELL Pro Star Flex頭盔。
1、6D ATS-1頭盔
美國6D公司的ATS-1頭盔採用ODS(全方位懸架)技術,在沖擊過程中減少沖擊力傳遞到頭部,緩沖能力遠遠超過傳統頭盔。
4、AGV SportMolar頭盔
這款AGV的SportMolar頭盔採用全碳纖維製成,重量僅為1295(±50)克。而且官方宣稱這款揭面盔與Pista R MotoGP頭盔有著相同的安全標准,同時經過風洞測試,讓SportMolar空氣動力學達到很好的效果,風噪也更低。
8. 虛擬現實概念股有哪些 VR虛擬現實概念龍頭股一覽
1、數碼視訊(300079):具有體感技術全套方案的廠商,能將數字內容投射成全息圖像,可以和現實世界互動。
2、海康威視(002415):旗下擁有國內首款工業立體相機和工業面陣相機,除了能提供圖像數據之外,還能夠提供深度信息數據,實現物體的三維感知。
3、易尚展示(002751):從事商業連鎖終端集成服務,提供虛擬展示服務。
4、京東方A(000725):著力可穿戴智能設備,在虛擬現實領域已有較好的技術積累,有助於隨時切入虛擬現實領域。
5、大恆科技(600288):大恆科技以虛擬現實軟體切入行業,一直從事智能檢測系統及部件和激光器及應用設備的研究、開發和應用。
9. 「頭盔熱」引發概念股大漲 有外貿加工廠從口罩轉戰頭盔生產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海宣?最近一周,摩托車(電動車)頭盔售價飆升。
「短短幾天,這款頭盔售價漲了一倍。」5月18日,有消費者在某電商平台吐槽。僅僅2天後,這款原價100元左右的頭盔,售價又迅速增長至298元。「沒辦法,最近買頭盔的人太多了,漲價在意料之中。」有網友無奈地表示。一些價格漲幅更大的頭盔,在最近一周內價格由60元上漲至300元,翻了兩番不止。
「關於發貨,目前下單人數較多,按下單順序發,正常是48小時以內。」5月20日,國內某電商平台的一位頭盔賣家告訴記者。「早買早發貨,建議盡快下單。」他補充道。
從頭盔的火爆程度來看,店家並非只是為了拉客而誇大其辭。蘇寧易購大數據顯示,5月1日至5月18日,頭盔搜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超57倍,銷量同比增長超65倍。
頭盔為什麼成為搶手貨?這要從一個月前公安部發布的一則公告講起。4 月 21 日,公安部交管局正式啟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其中「一盔一帶」分別指頭盔、安全帶。「行動期間,公安交管部門將加強執法管理,依法查糾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以及汽車駕乘人員不使用安全帶行為,助推養成安全習慣。」公安部在公告中稱。
公安部同時在公告中表示,摩托車、電動自行車、小汽車是導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多的車輛。有關研究表明,正確佩戴安全頭盔、規范使用安全帶能夠將交通事故死亡風險降低60%至70%。
上述公告發布不到一個月,江蘇省、浙江省在5月15日通過了《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對未佩戴安全頭盔的駕駛人和乘坐人處以警告或者罰款,7 月 1 日起施行。
或許是涉及到罰款,這一管理條例得以迅速傳播。「罰款兩次就夠買個頭盔了,我還是老老實實帶上吧,也更安全了。」有網友表示。
更多的省份對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戴頭盔的行為,則是以糾正、教育為主。不過,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以及實施是一個趨勢。「我前兩天上班時已經看到交警在查了,所以我還是盡快買一個吧。」北京一位電動自行車車主告訴記者。
從現有摩托車、電動車的保有量以及人們的騎行習慣來看,頭盔需求缺口很大。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中國2018年摩托車保有量達8700萬輛,同比增長6%,電動自行車保有量早在2016年便超過2.5億輛。目前,《道路交通安全法》對於摩托車駕乘人員有規定,不戴頭盔將採取扣駕照分、罰款等處罰措施。但對於電動車,則無硬性要求。考慮到電動自行車速度較低等因素,大部分電動自行車車主沒有佩戴頭盔的習慣。
國金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按「一盔一帶」新政要求估算,新增頭盔需求缺口將超過2億個。該機構同時指出,頭盔企業日常產量2000就屬於大廠,通常不會有很大設備投入和產能冗餘。
消費者對於頭盔的需求量在短期內大幅提升,一些廠商也看準時機進入頭盔生產領域。據記者了解,目前在江蘇、浙江、廣東等地的一些原本從事紡織、箱包加工的外貿工廠,由於受到疫情影響其海外訂單減少,從而積極尋求生產轉型,其中一些工廠此前已經在生產口罩,如今又迅速轉戰頭盔生產領域。來自浙江的一家箱包外貿工廠的人士向記者表示:「我們廠已經建好了頭盔生產線,目前訂單量很大。」
頭盔行業的火爆已經傳導至資本市場。5月20日早盤,頭盔概念板塊大漲,銀禧科技、南京聚隆均在開盤不久後漲停。此前,國立科技、三夫戶外、伊之密、上海鳳凰等均有不同程度上漲甚至漲停。公開資料顯示,上述幾家上市公司分別專注於高分子材料、改性工程塑料、戶外運動用品、注塑機等領域。
國金證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類比口罩,頭盔自動化產業爆發,核心受益標的包括伊之密、拓斯達。頭盔自動化包括乾燥桶、吸料機、注塑機、機床(開模)、上下料直角坐標機器人等。伊之密5月18日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注塑機可用於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的生產。
但普通消費者應該注意的是,市面上的頭盔產品本就魚龍混雜,近期由於市場行情變化,購買頭盔時應選擇有安全保障的產品。國內生產的頭盔,3C認證(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是一種最基礎的安全認證,除這一標准外,還有SNELL、SHARP、DOT等更為嚴格的國際認證標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