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證監會是否承諾在A股3000點以下不發行新股
去年暴跌是暫停過的,在6月份
而且剛申購的號全部作廢。。申購錢又退回股民
資金量大的,,那幾天的利息都有不少了
變相吞股民的利息錢
但是市場稍微企穩點,在12月份又開始發
這次說得好聽點不要資金,只要市值
這叫
剛長好的嫩韭菜又可以割了
② 股票發行申請核准後必須在多長時間內發行
根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中國證監會核准發行之日起,發行人應在6個月內發行股票;超過6個月未發行的,核准文件失效,須重新經中國證監會核准後方可發行。
③ 股市十大騙子都有誰
2015年金融市場十大騙局當中當事人就是騙子:
1、人民日報:4000點是牛市起點(結果散戶進去大盤瞬間到2850點)。
2、央行:5100點時周小川頻繁發文股市正健康發展(結果最後一批央行違規信貸資金順利從股市套現後大盤見頂了)。
3、證監會:證金救市資金3年內不會撤離(結果3個月後解套第一個跑了)。
4、證監會:3600點公告說股市4500點以下不會發新股(結果3400點就急的發新股了,不但小學算術沒學好,還沿用舊規則發行)。
5、證監會:股市穩定了你們券商自營盤可隨便賣(結果機構恨不得一天全部賣光造成11月27日千股跌停,這就是所謂的已穩定,散戶很穩定機構非常不穩定)。
6、證監會:提倡價值投資(結果證金90%資金進入垃圾高價中小創,散戶進入大盤股,結果漲時散戶股不漲,跌時大盤股被機構帶頭砸跌停,3月漲幅不夠一天跌還倒虧)。
7、中金所與專家:股指期貨是股市穩定器(結果國內機構聯合外資聯合做莊利用股指期貨多處漏洞高頻程序化操縱,造成6月份股災,3個月散戶損失相當於2個發達國家德國全年的GDP,經常千股跌停)。
8、清華大學專家:發布18萬字研究報告為股指期貨正身(其實該專家一天未參與過期貨交易,連期貨開倉都不懂,內文全網上復制而來,報告還自稱國家級課題)。
9、金融市場:百姓投資渠道享受企業發展成果(結果一次股災消滅90萬中產,剩餘小散在後續的千股跌停中也快滅亡。
10、散戶:告誡子孫後代再也不進股市(結果一發工資就為套牢股票補倉,越補越虧,一人炒股全家吃方便麵)。
④ 定向增發股票獲得證監會批准後,有多少時間去完成股票發行 或者說批准後的時間期限
一般批准後六個月(有效期就六個月)內就要實施,若不實施該批准就失效,若要繼續定向增發就必須重新申請批准。一般來說定向增發申請批准後上市公司快則在一、兩個星期內就會實施的。
定向增發股:
定向增發股票是指非公開發行、即向特定投資者發行,也叫定向增發的股票。根據證監會相關規定,關於非公開發行,除了規定發行對象不得超過10人,發行價不得低於市價的90%,發行股份12個月內(大股東認購的為36個月)不得轉讓,募資用途需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不得有違規行為等。非公開發行並無盈利要求,即使是虧損企業只要有人購買也可私募。
三大買點: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定向增發將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凈資產和資產質量,那麼面對定向增發股,普通投資者又該如何把握機會呢?
首先,應該觀察增發方案的質量
定向增發的主要形式有注入新資產、收購控股股東資產等。對於引進戰略投資者,投資者要分析戰略投資者的實力強弱。
而對於收購控股股東資產,其未來收入和利潤指標大幅提高的案例很多。例如,交大博通擬向大股東經發集團增發不超過5600萬股置換及收購經發地產100%股權,公司未來有望成功轉型為優質房地產企業。
其次,可把增發價格作為買入點
在市場轉暖的前提下,無論是完成定向增發還是仍處於預案階段的公司,絕大多數的定向增發價格都低於目前市場價。即使股價暫時回落,定向增發價格也往往是一個強有力的支撐位。
比如*ST上航,近3個月來每次回落至4.5元的擬定向增發價後,都會被無形的手拉起,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棱光實業、廣百股份、達意隆等股票上。
再次,三個重要時點可重點炒作
一般先是董事會發布增發預案,然後一般在2周後會由股東大會表決,之後再過4個月可能得到證監會發審委通過,再之後1個半月是證監會的正式批文,然後再過3個月左右則是最終完成定向增發,此後的一年內定向增發股份不得轉讓。
當然,以上僅是一個統計結果,具體到每個公司的情況都不一樣。經邦根據歷史經驗發現,定向增發從最初的方案到最後的落實是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有些公司甚至可能長達1-2年。
一般在董事會預案出台前,相應股票的走勢會異常強勁,但董事會預案具有突發性,很難把握機會,只能從不靠譜的傳聞中捕風捉影;而股東大會決議日附近股價走勢也往往無甚波瀾。因此,投資者可以把握的機會則集中在後面三個時點——即發審委通過前,完成增發公告前,和1年後增發股解禁前後。這三個時點往往均有機會。
總體來看,定向增發概念股的前期投資機會主要集中在前兩個時點,體現在對增發價格與炒作時機的靈活把握,而後期的機會則在於對增發後公司基本面變化和第三個時點即限售股解禁前後機構獲利程度的把握。
⑤ 任何公司發行股票一定要通過證監會批准嗎
你好!企業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那麼必須經過證監會的批准。
⑥ 發行股票不是要證監會嗎,為什麼發行股票屬於直接籌資
按法律規定,公司股票、公司債券等有價證券的發行需要通過證券公司等中介機構進行,但證券公司所起到的只是承銷的作用,資金擁有者並未向證券公司讓渡資金使用權,因此發行股票、債券屬於直接向社會籌資。
⑦ 證監會說過指數4500點以下不發行新股嗎
今天消息出來後,證明證監會是吹牛,消息出現後意味周一大盤將低開,最好祈禱今日歐美股市上漲對沖,如果歐美股市同樣下跌,周一開盤堪憂。不過雖然開盤堪憂但下周還有向上的動能
盤面解析
周五大盤低開8個點,震盪上行,最高上摸3596,最低下探3508點,收在3590點,上漲了67個點,漲幅為1.91%,成交有較大萎縮,個股跌多漲少。
周五大盤震盪上行,超級資金、總量資金繼續大量流入,收盤指數站在年線之上。
本周大盤三漲二跌,K線圖上也是三陽二陰,指數先抑後揚。一周大盤上漲207個點,漲幅為6.13%,周線收一根中陽線,一舉收復5、60、20周線。
從形態、均線、技術指標、成交和資金流向看,下周大盤還有向上動能,震盪反復不得不防。
中期趨勢
2850以來的上升行情到底是什麼性質?目前只能說再創新低的概率很小很小了,但是是不是新的主升浪還不能確定,就算是,過程也會很復雜。從這幾天的資金流向和成交量以及券商的啟動看似乎也不是馬上又要回頭的行情,但是年線上方上一個箱體的籌碼集中區,能攻上去多少實在沒法預測。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⑧ 證監會不予核准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的決定好事還是壞事
證監會不予核准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的決定不是好事!
非公開發行股票成功是利好!公司得到了現金,可以擴大經營,增加流動資金,增加了公司的活力;另一方面有人(往往是大股東或者有實力的財團)願意買公司的股票,說明他們看好公司的未來,可增加全體股東(包括持有公司股票的小散戶)的信心,對二級市場的股票也有利好刺激。
但到底影響有多大,還得看當時的大勢,大勢向好,利好效應明顯,股價上漲多;大勢不好,可能影響甚微。
祝投資順利!
⑨ 上市公司想發行股票,要證監會審批什麼通過才行
股票發行(share issuance)是指符合條件的發行人以籌資或實施股利分配為目的,按照法定的程序,向投資者或原股東發行股份或無償提供股份的行為。
發行方式
1、綜述
股票在上市發行前,上市公司與股票的代理發行證券商簽定代理發行合同,確定股票發行的方式,明確各方面的責任。股票代理發行的方式按發行承擔的風險不同,一般分為包銷發行方式和代理發行方式兩種。
2、包銷發行
是由代理股票發行的證券商一次性將上市公司所新發行的全部或部分股票承購下來,並墊支相當股票發行價格的全部資本。
由於金融機構一般都有較雄厚的資金,可以預先墊支,以滿足上市公司急需大量資金的需要,所以上市公司一般都願意將其新發行的股票一次性轉讓給證券商包銷。如果上市公司股票發行的數量太大,一家證券公司包銷有困難,還可以由幾家證券公司聯合起來包銷。
3、代銷發行
是由上市公司自己發行,中間只委託證券公司代為推銷,證券公司代銷證券只向上市公司收取一定的代理手續費。
股票上市的包銷發行方式,雖然上市公司能夠在短期內籌集到大量資金,以應付資金方面的急需。但一般包銷出去的證券,證券承銷商都只按股票的一級發行價或更低的價格收購,從而不免使上市公司喪失了部分應有的收獲。代銷發行方式對上市公司來說,雖然相對於包銷發行方式能或獲得更多的資金,但整個酬款時間可能很長,從而不能使上市公司及時的得到自己所需的資金。
發行條件:
(一)公司的生產經營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備健全且運行良好的組織機構;
(二)公司發行的普通股只限一種,同股同權;
(三)向社會公眾發行的部分不少於公司擬發行的股本總額的百分之二十五,其中公司職工認購的股本數額不得超過擬向社會公眾發行的股本總額的百分之十;公司擬發行的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四億元的,證監會按照規定可酌情降低向社會公眾發行的部分的比例,但是,最低不少於公司擬發行的股本總額的百分之十五;
(四)具有持續盈利能力,財務狀況良好;
(五)發行人在最近三年財務會計文件無虛假記載,無其他重大違法行為;
(六)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條件。
⑩ 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獲證監會審核通過 是什麼意思
向特定投資者發行的股票。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