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以太坊上發行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以太坊上發行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3-09 09:09:20

A. 一文讀懂以太坊—ETH2.0,是否值得長期持有

ETH 2.0 的影響:以太坊網路用戶會很高興,因為 ETH 將改變其費用結構,用戶將為交易支付更少的費用。這意味著當前的礦工將減少每筆交易的新包含費用,而不是以太坊的拍賣式費用市場,但預計由於 PoS 的能源效率提高和數量的增加,他們的每筆交易成本將下降。由於成本較低,用戶和驗證者都受益,因此交易量會更高。
ETH 2.0 降低的成本和更高的速度將使更多類型的 Defi 交易成為可能,並為新的和不同類型的安全令牌、NFT 和其他分布式金融應用程序提供機會,這些應用程序在 ETH 1.0 中沒有經濟意義。
ETH 2.0 還將允許使用零知識匯總和樂觀匯總的更復雜和更便宜的智能合約。通過匯總,所有交易數據都以比使用常規基於區塊鏈的交易更便宜的方式捆綁並在以太坊上可用。匯總所需的計算負載是在鏈下完成的,進一步提高了吞吐量和交易成本效率。
分片將使網路民主化,最終使普通用戶能夠在個人設備上操作以太坊。越來越多的網路參與者將進一步分散區塊鏈。ETH 的發行量也會減少;ETH 聯合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曾表示,在 ETH 2.0 下,新代幣的發行量應在每年 10 萬至 200 萬之間,低於目前的每年 470 萬,這可能會增加硬幣需求。
總結:
ETH 2.0 升級將使這個有益的全球去中心化智能合約系統能夠以其速度、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願景向前發展,減少其碳足跡,並為投資者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通過賭注他們對 ETH 的未來擁有民主發言權以太坊。以太坊 2.0 是對已經最廣泛用於智能合約的區塊鏈網路的必要升級。隨著加密貨幣、智能合約 Dapp 和 NFT 的接受度不斷增長,以太坊 2.0 網路的可擴展性無疑將吸引更多用戶,使其成為首選服務。

B. 2020年以太坊價格預測是怎樣

以太坊以130美元的價格迎接2019年,同樣又以130美元的價格結束了2019年。這一年裡,以太坊起起伏伏,但最終它不多又不少地回到起點。


(2015年比特幣價格走勢)


那一年,比特幣在接近年底的時候終於走出方向,而在當年的大部分時間里,它表現平平無奇,雖然有漲有跌,但價格仍維持在同一水平線。


那麼,以太坊的2020年會走出比特幣2016年那樣的行情嗎?


這兩個年份有些相似,都是「減半」的一年,也都是距離上一次高點的兩年後,同樣也都是被期待走出暴漲行情的一年。


況且當下的以太坊還有著與2015年的比特幣類似的錯覺。就像當年比特幣經歷支付需求落空一樣,以太坊上的IC0項目成為熊市期間的負擔,項目方們可以毫無顧慮地拋售那些靠IC0得來的ETH。


和中本聰的比特幣一樣,V神對網路可擴展性的願景已經卡了幾年而不是幾個月,但在別的領域,它們反而變得越來越有看頭。


一、外在是區塊鏈,內在是Defi


區塊鏈興起於2014年,但在2016年以更快的速度崛起,這也是比特幣能在2017年起飛的一大原因。


以太坊的推出可能也帶動了比特幣,因為最初你需要購買BTC來獲得ETH。


然而,由於以太坊是圖靈完備的,它並不需要一個全新的區塊鏈網路來實現一個新發明。相反,任何可編碼的東西都可以用ETH來編碼,包括有些原始但完全可以自動化的銀行。


例如,其中一個案例就是,去中心化銀行MakerDAO所發行的穩定幣DAI,它提供的活期利率已經達到銀行的10倍(一般而言,銀行的活期利率在3%左右)。


可以說,在這一點上傳統銀行缺乏優勢,因為他們有辦公室、有想要豐厚獎金的員工等等成本,而這些成本顯然是由銀行用戶支付的。而所有的這些,在以太坊上都被極其廉價的代碼所取代。


就目前而言,這項發明還很年輕,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這種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概念也已經被普遍證實具有可行性。


二、從Defi到技術革命


有些智能合約非常復雜,例如,要創建DAI合約,你要放入ETH,管理抵押品、對沖、套利、創建代碼價格管理策略,基本上是要做你自己的銀行。


但從終端用戶的角度來看,大家不必關心這么多。你需要知道的只是:合約是否被黑客入侵,如果沒有,它運行了多長時間?


這雖然不是一個完美的衡量安全的辦法,但相對而言,它是一個可以用技術水平來量化風險的有效方式。你無需費心管理抵押品,只需要用ETH換成DAI,就能賺取儲蓄。


假設你有10萬美元的存款,你認為股票價格可能太高,或者認為美元會走強,或者僅僅只是想有一些又快又方便的理財儲蓄。


最後一種情況的辦法就是放在銀行存活期,但如果你真的這么做了,你會因為通貨膨脹而損失錢,因為很多地方的銀行利率極低,能給的活期儲蓄賬戶的利息基本上是0%。


但如果放在DAI這樣的去中心化銀行體系,卻能獲得4%的儲蓄利息。人們要做的僅僅是先購買ETH,然後換成DAI。


我們想像一下,如果這么做的人多了,就間接地推動了以太坊價格上漲。因此,明智的做法是保留一部分ETH,而不是全部都變成DAI。通過這一個例子,你或許可以想像出未來以太坊的發展方向。


三、2020年,ETH會崛起嗎?


如果你將以太坊看作是通向全新DEFI領域的大門,那麼目前它的價值就存在低估的可能。


就像多頭情緒高漲,會與現實脫節一樣,空頭也會發生這種情況。空頭往往可以給出很多下跌的原因,但目前來看,除了一些老生常談的原因之外,我們還不清楚以太坊未來還會有什麼負面。


是的,升級總是被推遲,因為過於復雜,或者別的原因,你甚至不確定最終是否會發布。


是的,與比特幣開發者一樣,以太坊開發者也會因為糟糕的溝通技巧和對「投資者」的輕視而變得傲慢,有些人甚至已經離開,從而拖慢了進展。


以太坊缺乏明確的貨幣政策——話雖如此,但以太坊目的是將通脹降至接近於零的水平。


IC0項目們賣了又賣,很多項目毫無成果,進度一拖再拖,說它們半去中心化也不為過。


在這兩年熊市裡,這些缺點都浮出水面,而且還不止這些,但走到最後,以太坊仍有130美元的價格。


這可能意味著所有的負面因素都已被消化,市場仍然認為,甚至是非常頑固地認為,它至少還值130美元。


如果沒有進一步下跌,大概就意味著它必須上漲,因為在熊市期間,許多潛在的利好因素、升級發展都被忽視了。


雖說Defi看起來只是一個領域,但它可以通過大量的應用程序,緩慢地、逐步地使更多的金融服務自動化,最終推動銀行和其他金融實體的發展。


此外,升級的延遲已經反映在價格上,雖然目前還不清楚其他的既定因素是否也已經反映在價格中。


例如,市場真的相信以太坊的通貨膨脹率會降至接近於零甚至負值嗎?


通過PoS獲得利息的潛在需求是否已經反映在數字資產的價格中?一旦PoS退出市場,被鎖定的ETH會怎樣?將 ETH 1.x(現有以太坊平台協議升級集合的名稱)轉換成POS的分片機制有何新計劃?


我們還可以列出很多很多問題,但要知道,以太坊在去年早些時候曾被宣告死亡,它卻走到了今天。


所以,它還有再次崛起的機會,因為它已經完成了很多目標,還有更多目標等著去實現,同時,它創造了很多新觀念(例如Defi),有的已經落地,有的才剛剛啟動。


至於估值,如果我們僅僅只談一個方面,比如替代某些銀行服務,哪怕只有20%的機會,哪怕只獲得1%的市場份額,這仍然是一個價值萬億的事情。


就像達爾文曾說的:「最終能生存下來的物種,不是最強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

C. 去中心化交易所排名前三的是哪三家

是Curve Finance、Balancer和Uniswap。

如果說幣圈人盡皆知的三大交易所是火幣、幣安和OKEx,那麼去中心化交易所隨著今年DEFI的爆發也逐漸開始被人熟知。目前全球總鎖倉價值前三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是Curve Finance、Balancer和Uniswap。

其中Curve Finance創建於2020年1月,在DEFI浪潮中憑借著低延誤和低費率的優勢,一躍成為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採取自動化做市商機制,部署在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約,充值、交易和提取都直接按照合約設定流程,之所以鎖倉量最大是因為它專注於穩定幣交易,而穩定幣又是DEFI世界中流通量最大的資產。

相對於Uniswap,Balancer在國內關注度並不算高,但它卻是升級版的Uniswap,同樣誕生時間很短,創建於2020年4月,針對Uniswap有很多優化,比如單個資金池內最多可實現8個資產交易。

所以費用更低,資金池創建者可自定義交易費率,這會讓流動性供給更加市場化,並且用戶可以給自己定製指數基金。

Uniswap雖然位居第三,卻是最早最強的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 V2解決了代幣兌換需要ETH作為媒介的問題,從而讓兌換更有效率也更便宜,此外還加入了預言機功能來保障價格,還有閃兌功能等,盡管現在UNI價格微跌,但它在DEX的地位很難被取代,就像以太坊在公鏈中的地位。

世界上第一個證券交易所

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Amsterdam Stock Exchange,AEX) 於1609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誕生,成為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阿姆斯特丹銀行也是在這一年誕生,大約比英國銀行早一百年。

第一隻可上市交易股份公司是是荷蘭的東印度聯合公司。1602年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聯合股份公司。通過向全社會融資的方式,東印度公司成功地將社會分散的財富,變成了自己對外擴張的資本。

建立東印度公司的目的是為了派遣商船前往南洋,通過買賣交易換回當時歐洲沒有的貨物,如瓷器、香料、紡織品等等,這些物品在當時的歐洲可以賣到很高的價錢。

但是沒有人能單獨提供大筆巨資為船隊准備航海和貿易,所以人們通過發行股票來籌集所需的資金,對於買了東印度公司股票的人來說,所獲得的利潤既可以以黃金、貨幣或者貨款的形式支付,也可以直接用香料支付。

由於船隊販運回來的貨物有可能一年比一年值錢,他們有可觀的利潤可圖,因此人們踴躍地大量購買東印度公司的股票。世界上第一個證券交易所和第一隻股票就這樣開始了他們的歷史使命。

D. 什麼是STO,STO代幣發行的流程是什麼

Sto是具有證券性的代幣

STO代幣發行的流程如下:

發行方案設計:根據項目方資格的資料與要求,給出合理的建議,更加有效的規避其他風險;

VIE主體搭建:注冊海外主體公司,稅務豁免,獲利合理合法迴流;

項目法務合規:為項目方提供Reg合規所需全部法律文件,申請CID代碼,提交備案;

代幣發行:根據前期方案,共同協商代幣發行時間周期;

合格投資人/機構對接:中美日新等海外合格投資人、投資機構對接。

STO海外發行分為兩種:一是在證券交易監督委員會SEC下進行注冊的Rge. A+,這一對海外投資人來說要求通常是會比較高的,可以作為長線准備;二是可以在SEC申請豁免,只需備案即可,SEC方面也不會主動去審核的Reg. D和Reg. S,這類代幣不僅對海外投資人的要求沒有那麼嚴格,在融資額度和海外宣傳上也更加有利。

美國的SEC的態度很明確:ICO產生的數字貨幣屬於證券,因此發行過程需要按照證券法來監管。而比特幣不是ICO產生的,因此比特幣不屬於證券,不在SEC監管范圍內。但是數字貨幣的ETF,屬於SEC的監管范疇。目前SEC要求所有ICO都要注冊,走證券類通證發行(Security token Offerring, STO)的過程,遵循現有的證券法規。如果不按照SEC要求走合法STO,SEC將採取嚴厲的執法打擊。

Sto是具有證券性的代幣,它是怎麼憑空出現的呢?縱觀今年ico情形,sto的出現絕非偶然,相比ico去中心化只需要通過虛擬幣融資,門檻低,風險高,sto則是在合法合規的監管下,並以線下有形資產抵押的Token證券發行,投資門檻的提高,也大大減少了風險,於是sto證券代幣發行成為了大家追捧的對象。

新生事物落地必然會有人質疑,有人說STO就是現有的證券換了套衣服,若只是簡單的將現有的證券通證化,那麼的確創新不足,價值也有限,純粹只是資產token化。

這就不得不提到STO的優勢,在ST上市交易之後,和傳統證券不同,一旦在交易所完成交易並提取到錢包,ST就完成了交割,相比傳統證券業的繁瑣顯得更快速。

另外ST相比傳統證券還有個最大的優點,就是ST是可編程的,能給上市企業帶來很多傳統證券不具備的功能。這些新的可編程特性使得傳統證券變成了智能證券,STO具備了取代IPO的技術優勢。

在STO實際落地的過程中,現階段有一種操作方法,那就是仿效互聯網企業海外上市的流程,先注冊離岸公司,再通過VIE結構控制國內公司,再由離岸公司發行ST,只是最後不到納斯達克上市,而是到Open Finance、tZero、CSE等持牌ST數字交易所交易。

具體來說,STO本身具有以下優勢:

1.更好的流動性;

2.協議層面自動化管理 ;

3.24小時交交易 ;

4.更小的交易單位
說到最後本人聯想到SEC屢屢拒絕BT幣ETF,每次SEC有點動靜都能直觀反映在BTC價格上,數字資產市場尋求新融資模式也指日可待。


那麼什麼樣的國內企業可以在美國發行STO呢:

有實際資產,無盈利要求;

有經營歷史和收入;

在美國無不良記錄;

公司形式不限;有較好的市場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