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生物醫葯股票有哪些
生物醫葯股有23支,比如:華東醫葯、華蘭生物等。
問財選股 輸入 生物醫葯股 即可。可以增減選股條件或選股參數進行選股。
❷ 上市公司生物醫葯板塊有哪些股票
天壇生物、廣生堂、東寶生物、正海生物、樂心醫療等。
1、天壇生物
公司全稱是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壇生物"),其上市股票為天壇生物(600161)。是一家從事疫苗、血液制劑、診斷用品等生物製品的研究、生產和經營的企業,於1998年由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在上交所發起上市,現在的控股股東是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
2、廣生堂
公司全稱是福建廣生堂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其上市股票為廣生堂(300436),是集葯品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制葯企業,GMP認證的現代化工廠。
3、東寶生物
公司全稱是包頭東寶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其上市股票為東寶生物(300239),是專業的明膠及延伸產品膠原蛋白生產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內蒙民營企業50強,於2011年在深圳A股成功上市。主營明膠系列產品、膠原蛋白及磷酸氫鈣。
4、正海生物
公司全稱是煙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於2017年5月16日成功上市(股票代碼:300653),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承擔單位,國家「863」計劃承擔單位,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立足再生醫學領域,處於「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ISO13485/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公司設有山東省醫用再生修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生物再生材料工程實驗室等高規格再生醫學材料研發平台。
5、樂心醫療
公司全稱是廣東樂心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樂心醫療」)公司成立於2002年,專注家庭健康管理12年,每年樂心為全球700萬高端用戶提供產品與服務。
公司多年來致力於家用醫療健康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及智能健康雲平台的研發與運營,經過1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較強的自主研發、自主設計及自主創新能力,擁有境內外各類專利130多項。
❸ 醫美股票龍頭股排名前十
根據半年報信息,目前的醫美股票龍頭股排名前十如下:
一、開能健康
年中報凈利潤預告80.73%,2021年上半年漲幅47.83%;公司全資子公司基元美業致力創新及開發細胞層麵皮膚修復技術,核心產品使用的是全球領先的臨床級生物蛋白基因重組和自主專利的蛋白復配技術,有效應對抗衰修復美容的領域。公司業績變動原因主要是因為產品的下游市場已經開放,不再受疫情影響,行業的景氣指數也逐漸恢復。2021年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緊抓消費復甦的一切商機,並推出各式新產品以及完善產業鏈從而實現業績大幅上漲。
二、奧園美谷
年中報凈利潤預告127.46%,2021年上半年漲幅178.03%;公司全資子公司廣州奧美與KD公司共同組建合資公司,並由合資公司在國內代理產品。kD成立於韓國,從主營業務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家銷售醫療美容器械,還有美容中活性原料的開發與研究的高科技公司。業績大漲的原因還有並表所帶來的因素,二季度收購了浙江連天美公司。去年前半年因疫情的影響從而導致化纖板塊的生產和銷售受到一定的影響。
三、哈三聯
年中報凈利潤預告1892.11%,2021年上半年漲幅251.58%;哈三聯貼合醫美的原因是參股了敷爾佳,其公司主要產品多數為醫療美容用品,包括:醫用透明質酸納修復貼、醫用透明質酸納修復液等。公司持有北星葯業100%股權對外投資,半年報預增的原因主要是源於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公司確認投資收益對公司2021年合並報表層面損益影響金額約56,600萬元。
四、華熙生物
年中報凈利潤預告35.00%,2021年上半年漲幅102.23%;公司作為醫美行業的正宗龍頭,目前屬於核心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全球領先的透明質酸微生物發酵生產商,也產業規模也屬於全球的前列,同時也是首批實現微生物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的企業之一。去年6月公司還收購了佛思特100%的股權,並開設了領先於國內的透明質酸系列產品生產裝置。公司半年報預增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原料業務以及醫療終端業務的增長,其護膚性業務上半年就是一路高歌的勢頭,為公司帶來近100%的營收增長。與此同時,在營收增長期間公司還加大力度對底層科技研發給予大力支持。
五、朗姿股份
年中報凈利潤預告3228.26%,2021年上半年漲幅105.52%;國內三大醫美品牌「米蘭」、「晶膚」、「高一生」均被朗姿控股,在國際市場還對韓國知名醫美集團DMG進行了投資。今年除了在女裝產業鏈中加快步伐,也在醫療美容中不斷推進,實現業務發展穩健,對公司的利潤有重要的幫助。
六、昊海生科
年中報凈利潤預告753.70%,2021年上半年漲幅192.55%;公司所擅長的領域在真皮填充劑玻尿酸,從上游原料到終端制劑的全產業鏈研發、生產和銷售能力,以兩種適應當前潮流的方式進行原料生產的公司。公司業績變動主要來源於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從而開展各項市場活動,擴大影響力並增加產品需求量。
七、特一葯業
年中報凈利潤預告180.00%,2021年上半年漲幅21.00%;公司擬出資1億元設立廣東特美健康科技產業有限公司,擬設立的公司為特一葯業集團的大健康產業投資運營平台,其發展方向包括全力布局醫美服務領域的開發和投資。公司核心產品銷量逐步遞增,業務也恢復到正常水平,公司公司不斷加強品牌建設、優化產品結構,加大內部管理,堅持降本增效,取得了較好效果。
八、金發拉比
年中報凈利潤預告114.72%,2021年上半年漲幅139.51%;公司在醫美行業擁有著較老的資歷,並投資了醫療美容企業廣東韓妃醫院,在公司旗下還控股著5家醫療美容機構。公司經營計劃有序開展,對線上線下渠道布局、營銷策略、管理模式、產品研發模式進行了調整,公司今年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有較大程度恢復。
九、誠志股份
年中報凈利潤預告458.77%,2021年上半年漲幅24.54%;全資子公司誠志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官網顯示有生產透明質酸。國內對於醫美的供需至去年疫情後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清潔能源業務因原料價格反轉,致使公司相關產品銷量大幅提升,同時公司的公司半導體液晶顯示材料市場需求增加、產銷量大幅增長,亦帶來了公司利潤的增加。
十、輝隆股份
年中報凈利潤預告100.00%,2021年上半年漲幅35.71%;海華科技長期關注玻尿酸產品生產技術,並已中試生產相關產品。海華科技子公司上海韶華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主要負責公司未來醫美產品的推廣、銷售以及技術研發。公司化工貿易業務調整經營思路,聚焦核心供應商、核心客戶、核心產品,加強管控,經營業績同比大幅增長。
❹ 生物疫苗股票龍頭股有哪些
智飛生物(300122):銷售布局加強的效應在逐步顯現:中期業績穩步增長,預計今年從中期至年底,業績增速將逐步加快;今年業績增長重點仍然是23價肺炎的推廣,Hib及ACYW135四價流腦穩定增長。6月初四川疫苗事件顯示公司23價推廣力度很強,服務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也很強。和默沙東的合作更加緊密:續簽合同及新增甲肝滅活苗表示公司和默沙東的合作順利且進一步加強,為後續拿下更多優勢的品種比如HPV做准備;後續新產品進展順利,在研產品豐富,未來將形成一系列的產品梯隊:自產Hib的GMP認證已經現場檢查,等待公示中,AC-Hib預計年底可獲得生產文號。目前已經申報臨床和即將申報的,如ACYW135四價結合、痢疾結合、EV71手足口病疫苗、23價肺炎、15價肺炎結合、13價肺炎結合等將形成一批產品梯隊。
中源協和(600645):通過收購和澤生物,產業鏈向下游延伸。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為幹細胞檢測與存儲服務,處於整個幹細胞產業中的上游位置。通過收購和澤生物,不僅可以進一步增強本公司在幹細胞技術領域的研發實力,還可以使公司幹細胞業務向幹細胞研究及產業化方向延伸,形成較為完整的幹細胞產業鏈工程,完成公司對幹細胞產業的布局,從而極大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受「十二五」規劃利好政策支持。生物及醫葯工業「十二五」規劃中均明確指出要積極開展幹細胞等細胞治療產品的研究,重點研發針對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等細胞治療產品。未來公司仍以幹細胞存儲為主要收入來源,但在此基礎上,公司將依託和澤生物,深化拓展幹細胞下游領域,加大研發力度,幹細胞下游業績增長可期。
拓展資料:
1.疫苗業務:進入平穩期,蓄力亦庄基地。2011年水痘疫苗的量價齊升是驅動疫苗業務的主要因素,受價格因素影響,本部疫苗收入則略有下降。鑒於麻疹系列疫苗產能接近上限以及水痘疫苗所面臨的價格壓力,我們認為疫苗業務將進入平穩發展階段。一類苗生產供應的規模化、集中化是必然趨勢,亦庄新基地的建設契合行業發展方向,預計2013年建成後將為公司打開新的成長空間,有望為疫苗業務騰飛奠定堅實基礎。
2.血製品業務:資源優勢保障分享行業高景氣。2011年公司投漿量近400噸,同比增幅超過10%,量價齊升帶動收入同比增長38%。兩個新建漿站己於去年年底正式開始采漿,預計達產後將超出公司年采漿60噸的預期;營養費的提升短期內將形成一定成本壓力,但對現有漿站的采漿有望形成顯著刺激,現有漿站采漿量的內生增長和新建漿站的增量血漿將使公司在景氣周期中獲得充分的發展動力。同時公司產品仍有一定的提價空間,我們預計未來兩年公司血制晶將保持25%左右的增速,成為驅動公司增長的主要力量。
❺ 生物股票龍頭股是哪些
長春高新:生物製品龍頭股。近5日股價下跌3.97%,2022年股價下跌-3.69%。公司毛利率84.92%,凈利率39.18%,2021年第三季度營收32.76億,同比增長31.97%,歸屬凈利潤12.24億,同比增長28.78%,當前總市值1098.41億,動態市盈率36.04倍。目前已形成了以金賽葯業為核心的基因工程葯物平台,以百克生物為核心的疫苗平台,以華康葯業為核心的中成葯平台。
智飛生物:生物製品龍頭股。回顧近5個交易日,智飛生物有5天下跌。期間整體下跌9.08%,最高價為126.66元,最低價為124.13元,總成交量5821.23萬手。2021年第三季度,智飛生物毛利率47.49%,凈利率33.65%,營收86.57億,同比增長113.44%,歸屬凈利潤29.13億,同比增長199.06%,當前總市值1993.6億,動態市盈率60.39倍。是生物製品行業股,滬深300個股權重0.64。
達嘉維康:公司作為區域性的醫葯流通企業,主要從事葯品、生物製品、醫療器械等產品的分銷及零售業務,並於2019年開始涉足生殖醫院領域。
【拓展資料】
龍頭股指的是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
龍頭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成為龍頭股的依據是,任何與某隻股票有關的信息都會立即反映在股價上。
要炒作龍頭股,首先必須發現龍頭股。股市行情啟動後,不論是一輪大牛市行情,還是一輪中級反彈行情,總會有幾只個股起著呼風喚雨的作用,引領大盤指數逐級走高。要發現市場龍頭股,就必須密切留意行情,特別是股市經過長時間下跌後,有幾個股會率先反彈,較一般股要表現堅挺,在此時雖然誰都不敢肯定哪只個股將會突圍而出,引導大盤,但可以肯定的是龍頭就在其中。因此要圈定這幾只個股,然後再按各個股的基本面來確定。由於中國股市投機性強,每波行情均會炒作某一題材或概念,因此結合基本面就可知道,能作為龍頭的個股一般其流通盤中等偏大最合適,而且該公司一定在某一方面有獨特一面,在所處行業或區域佔有一定的地位。如「四川長虹」之所以能占據龍頭地位,因為其在家電行業具有領先地位,「深發展」是第一家上市商業銀行,「東方明珠」、「電廣傳媒」具有有線網路的優先地位,而「綜藝股份」和「上海梅林」具有實實在在的網站。「虹橋機場」和「清華同方」,雖具有成為龍頭的潛質,卻沒有非常專業的地位,很難成為實際的龍頭,而「中關村」是提供中關村科技園區發展的公司,具有真正的龍頭風采。因此,確認某股能否成為龍頭,一定要判斷該股在其所屬的行業或區域里是否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❻ 生物工程動物蛋白抗癌概念股有哪些
主要抗癌概念股
1.恆瑞醫葯,擁有完整的產品線,多葯品銷量居前。包括多西他賽(新一代植物類)、奧沙利鉑(新一代鉑類)、來曲唑(新一代激類素)等,在研產品除了新一代的植物類非洛他賽,更有阿帕替尼(臨床三期至申請上市)、法米替尼(臨床二期)兩個靶向產品。
2.萊美葯業,獨家產品是納米炭混懸注射液(淋巴示蹤劑),不是直接治療用葯;氟達拉濱(抗代謝)、紫杉醇(植物類)也是較新的傳統化葯。在研產品較有優勢,有地西他濱、吉西他濱兩種新一代抗代謝葯,還有替莫唑胺(新一代烷化劑)與果膠阿黴素(抗生素,靶向載體)。
3.海正葯業,傳統葯主要是新一代抗生素表柔比星,老一代的多柔比星(抗生素)、甲氨蝶呤(抗代謝)。在研產品有重組抗CD20人源化單克隆抗體(美羅華,靶向葯)。
4.雙鷺葯業,傳統葯包括起輔助作用,免疫調節的胸腺五肽與白介素-2,植物類的紫杉醇,但不是主力產品。今年上市的替莫唑胺是國內二仿,有一定優勢。在研產品包括靶向葯達沙替尼,免疫調節葯來那度胺,抗代謝類氯法拉濱。
5、蘭生股份,持股15.18%的中信國健是國內單抗行業研發和生產的龍頭企業,除了已上市正在放量的益賽普之外;兩個單抗正在申請生產批件,分別仿製全球暢銷第四名的利妥昔單抗(美羅華)和排名第六的曲妥珠單抗(赫賽汀);還有三個大品種單抗正在臨床。
6.四環生物,相關葯物為新德路生(重組人白介素-2注射液),免疫調節類葯物,輔助性。
7.安科生物,傳統葯物為替吉奧(抗代謝),為較早期葯物氟尿嘧啶衍生物(改進)。另有重組人HER2單克隆抗體(靶向葯)處於臨床階段,該葯多家葯企申請臨床與上市。
8.豐原葯業,公司曾公布順鉑抗癌新葯在2012年9月底前上市,但未有報道證實已經上市。
9.普洛股份,百士欣(烏苯美司),免疫調節。
10.西南合成,公司與方正醫葯研究院合作的康普瑞丁磷酸二鈉(CA4P)及注射劑是一種血管靶向葯物或內皮破壞葯物(靶向葯),去年2、3期國內臨床獲批,有不確定性。該葯在歐洲和美國在抗肺癌葯和甲狀腺癌上已經進入III期臨床,其他實體性腫瘤進入二期臨床。
11.復星醫葯,傳統葯有抗代謝的培美曲塞二鈉、可弗,激素類的可怡、朝暉先,但非公司主要產品。在研產品主要依賴與外部合作平台:上海凱茂單抗還沒有結果,上海復宏漢霖平台HLX01(仿美羅華,靶向葯)已完成臨床申請上市,HLX02申報臨床。
12.中新葯業,安福隆(第二代基因工程α-2b干擾素),免疫調節。
13.海南海葯,傳統葯有紫杉醇注射液(植物類);注射用鹽酸苯達莫司汀(新一代浣化劑)處於II期臨床試驗,屬於化葯3.1類新葯。
14.華潤三九,華蟾素注射液(中葯)。
15.譽衡葯業,鹽酸吉西他濱,新一代抗代謝葯。
16.人福醫葯,腫瘤壞死因子相關凋亡誘導配體TR-1葯品,基因葯品,在研。
17.吉林敖東,注射用復方胰核糖核酸的制備方法,免疫調節。
18.中匯醫葯,公司有兩個輔助治療中葯,川黃口服液和宮瘤清膠囊。
17獨一味,公司擁有宮瘤寧膠囊(中葯)。實際控制人闕文彬控股的上海唯科生物有可能注入上市公司,唯科生物的「天恩福」(注射用重組改構人腫瘤壞死因子)是1類新葯,靶向葯物。
18.益佰制葯,公司擁有抗腫瘤中葯艾迪注射液和康賽迪膠囊,化葯方面有第三代鉑類的洛鉑,系國內主要生產企業。
19.海王生物,公司擁有紫杉醇注射液,奧沙利鉑注射液,注射用亞葉酸鈣(輔助)。
20.海欣股份,公司擁有「抗原致敏的人樹突狀細胞(APDC)」,針對晚期大腸癌的治療性疫苗,三期臨床獲批。
21.哈葯股份,化症回生口服液(中葯);轉移停膠囊(臨床中)。
22.片仔癀,片仔癀膠囊可用於肝癌輔助治療。
23.江蘇吳中,重組人血管內皮抑素注射液(靶向葯),國家1類新葯,處於三期臨床階段。
24.華神集團,利卡汀(碘[131I]美妥昔單抗注射液),靶向葯物。
25.華北制葯,公司擁有處於二期臨床的埃博黴素(epothilone)類葯物,新一代抗代謝葯,與紫杉醇具有相同作用機制。百時美施貴寶的同類葯物2007年獲批在美上市。
26.長春高新,重組人胸腺素α1,免疫調節葯物,臨床研究完成已有三年,但未申報生產。27.太極集團,紫杉醇注射液,植物類。
28.香雪制葯,合作研發抗腫瘤化合物KX02,有可能研發成為腦腫瘤治療有效的新葯。但還處於臨床前階段,不確定性較大。
29.振東制葯,復方苦參注射液(岩舒注射液),公司獨家產品,是目前主流中葯抗癌葯物之一。
30.康恩貝,肝癌治療性疫苗AFP(甲胎蛋白)項目,靶向疫苗,但處於臨床前階段,不確定性較大。
❼ 生物疫苗股票龍頭股有哪些
生物疫苗股票的龍頭股有:
1、智飛生物:生物疫苗龍頭。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9.27億元,同比增長49.04%;實現扣非凈利潤9.43億元,同比增長79.68%;智飛生物毛利潤為15.92億,毛利率40.95%。
20年3月,公司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葯產業與BioNTech簽訂許可協議,BioNTech授權復星醫葯產業在區域內獨家開發、商業化基於其專有的mRNA技術平台研發的、針對COVID-19的疫苗產品。
2、長春高新:生物疫苗龍頭。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2.81億元,同比增長37.35%;實現扣非凈利潤8.72億元,同比增長60.48%;長春高新毛利潤為20.33億,毛利率90.06%。
公司是從事體外診斷試劑、儀器與疫苗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3、萬泰生物:生物疫苗龍頭。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8.24億元,同比增長165.05%;實現扣非凈利潤2.81億元,同比增長395.73%;萬泰生物毛利潤為6.921億,毛利率84.39%。
新設公司萬方百奧肽克將主要從事疫苗研發等生物科技領域,新聘任副總經理戚鳳春亦為新公司核心團隊成員之一,系國內知名生物疫苗專家,具有10多種生物製品的技術開發、臨床、生產、市場管理等經驗。
其他生物疫苗概念股還有:力生制葯、馬應龍、德展健康、中恆集團、中元股份等。
龍頭股指的是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龍頭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成為龍頭股的依據是,任何與某隻股票有關的信息都會立即反映在股價上。
❽ 生物醫葯板塊龍頭股票有哪些
醫葯板塊的龍頭股:
1、白雲山A:據以前報道,白雲山A控股股東廣葯集團聯合華南新葯創制中心等多家科研機構宣布啟動抗"超級細菌"葯物研發大課題,將共同攻關三大研究項目:白雲山板藍根等10大抗菌消炎中葯改善耐葯性研究;抗菌消炎中葯和西葯抗生素聯合用葯方案篩選;"中國中葯抗之霸"新葯研究課題。不過白雲山此前曾經發布澄清公告,表示攻關的三大研究項目中,目前僅第一大項目涉及公司。
2、四環生物:由於超級細菌和國內蜱蟲事件的影響,醫葯板塊反復出現炒作之勢,盤子較小的聯環葯業為龍頭,不過在深交所加大對此類股票的監管下,但醫葯板塊的炒作有出現轉移的跡象,在江蘇證券史甚至A股史上,四環生物就已頗具傳奇色彩。該股原名"蘇三山A",上市至今十次更換證券簡稱。
3、廣州葯業:廣葯集團聯合華南新葯創制中心等多家科研機構共同啟動了《廣葯集團抗"超級細菌"葯物研發大課題》,將發揮中醫葯優勢對抗"超級細菌"。廣葯集團總經理李楚源宣布廣葯集團將首批投入5000萬元作為項目首期經費,同時華南新葯創制中心也將配套經費,用於聯合項目研究。
4、聯環葯業:藉助國外對有關"超級細菌"報道的因素,前期以聯環葯業為龍頭的生物制葯板塊受到短線資金的熱炒。從基本面來看,該公司近兩年業績雖然穩定,但明顯缺乏成長性,鮮有機構關注。不過公司公告已稱尚無法判定公司硫酸黏菌素片是否與媒體報道中能夠抑制"超級細菌"的多黏菌素為同一分子結構的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