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汽車股票有哪些龍頭股
有以下幾種:
1、上汽集團(600104):汽車整車龍頭股。6月7日晚間復盤消息,上汽集團5日內股價下跌0.17%,今年來漲幅下跌-19.95%,最新報17.23元,跌2.38%,市盈率為8.13。
2、長城汽車(601633):汽車整車龍頭股。6月7日長城汽車晚間復盤消息,7日內股價上漲0.68%,今年來漲幅下跌-36.16%,最新報35.09元,跌3.49%,市值為3248.81億元。
3、比亞迪(002594):汽車整車龍頭股。6月7日晚間復盤消息,比亞迪開盤報價318元,收盤於314.89元,成交額62.97億元。
㈡ 北汽藍谷(華為自動駕駛)將成為科技股龍頭
北汽藍谷的2020年度審計報告的一則「完成定向增發審計工作」的報告將北汽藍谷未及時披露定向增發進展的神操作推向風口浪尖!
自從華為官宣北汽極狐是華為自動駕駛子品牌後,北汽藍谷股價飆升60%到15元附近。可是接下來的盤整讓眾多散戶心中打鼓。是的,極狐是中國首款搭載華為自動駕駛系統的電動車,用戶體驗全面碾壓風波不斷的特斯拉。於是有人喊出北汽藍谷市值目標萬億元。真的有這么厲害嗎?我們不妨來掰扯掰扯。
我們現在可以確定的有三件事:1)北汽藍谷和華為深度合作,北汽的產能被定位為代工工廠。2)北汽藍谷花了14億元和華為聯合開發了自動駕駛系統,專利屬於華為。3)極狐是華為子品牌,目前權益100%屬於北汽藍谷,盡管有自己獨立的銷售渠道但華為一定會全力以赴推動極狐的銷售。
這次北汽藍谷以每股6.93元完成55億元的定向增發後,很多專業投資人不淡定了。為什麼?因為沒有華為參與定增的北汽藍谷目前的信息讓人很疑惑:到底是以華為代工廠來定義,還是自動駕駛平台來定義?因為這兩個不同的定義所對應的估值天差地別!如果眼光局限於藍谷股價漲漲跌跌的話,就會有「只緣身在此山中」的錯覺。
我們先從國家大的戰略方向來看華為的5G和自動駕駛。中國的5G領先全球我不用多說了,但是5G的規模應用一直沒有起來!美國為什麼往死里整華為?因為包括5G技術在內,華為的技術已經突破了美國的極限!我相信華為目前儲備的和在開發的黑 科技 遠超我們這些庶民的認知,但美國人可不含糊!如果再給華為更長的發展機會,美國危矣!而華為和藍谷聯合開發的電動車自動駕駛系統恰恰在電動車和自動駕駛AI技術方面形成了對歐美的壓倒性優勢,而這個優勢在5G的配合下令競爭對手全面窒息,毫無反抗之力直至缺氧而亡!所以演成認為在這個領域中美兩國出現了國運之爭!演成相信中國的國運,也就相信華為,也就相信華為的自動駕駛技術一定會成功!
演成相信中國領導層的眼光遠遠高於我這樣的庶民,所以一定會盡全力推動華為的自動駕駛技術全面應用。而這個全面應用需要一個載體,需要一個標桿樣板,更需要一個成功的資本案例!
那麼藍谷成為這個載體和樣板就是當然!2022年冬奧會就是中國向全世界展示自動駕駛技術全面商用的最好時機。在這之前在全國六大城市(將來還有雄安新區)的全面試點也就很好理解了。我們就是要讓那些狂妄自大又毫無道德底線的老番們看看,你們拒絕的中國5G技術和華為帶給世界什麼樣的福利!這樣的福利將引領 時尚 潮流100年!
我們回到藍谷。僅僅是個代工平台,藍谷之前和華為的聯合研發的投入產出就不成正比;極狐作為華為的子品牌100%屬於藍谷更不合理!特斯拉為什麼有那麼高的市值?因為它構建了智能駕駛網路的後台數據。這個數據對於用戶駕駛行為的數據分析對於保險公司風險管理和自動駕駛AI技術的研發簡直就是無價之寶,而且會變得越來越稀有和寶貴!我相信藍谷和華為一定都很清楚這個道道。那麼接下來雙方一定會在北汽極狐這個注冊資本金只有200萬元的平台上達成一致。在華為的全力推動下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我相信代表自動駕駛的極狐的品牌絕對不會低於1000億元!
極狐目前的產能是15萬台,按每台40萬元算,年營收就是600億元,按4%的凈利潤率算就是24億元凈利潤。現在大家猶豫的是華為並沒有在自己的渠道裡面售賣極狐,所以藍谷的表現猶猶豫豫。頭頂華為自動駕駛光環的藍谷年營收達到600億元時,估值2400億元一點問題都沒有!我堅信華為對於極狐三年後的營收預期一定不會低於3000億元,也就是75萬台的產銷量。說實話,對於這個數字我認為太低。因為作為國運之爭的戰場,這個數字太小,不足以影響全局。我在想等華為正式官宣全渠道售賣極狐時,余大嘴會有什麼樣的驚人言辭!那極狐三年後的估值是1萬億元還是?
如果華為把極狐的後台數據管理全部放在北汽極狐運營的話,那才是超越特斯拉的存在!這樣的可能性以演成這樣的庶民來看,萬不存一!
我們錯過了十年的互聯網行情,千萬不要再錯過電動車智能革命行情,這個行情將貫穿2021年到2023年的超級牛市行情中。北汽藍谷(或者說華為自動駕駛)是中國硬核 科技 行情的風向標,是100年牛市行情的 科技 股總舵主,也是中國國運雄起的風向標。
因為華為,所以有為!
㈢ 自動駕駛概念股龍頭是什麼
1、華陽集團
華陽現擁有全資、控股、參股企業10餘家,在香港等地區建立了分支機構。是中國大型汽車電裝企業之一,全球最大的激光頭和各類機芯生產製造基地之一;
是中國最大的汽車影音產品製造商之一。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科研開發中心——華陽工業研究院,並與國內著名的高等學府及國際知名公司建立了密切的技術合作關系。
㈣ 智能汽車龍頭股票有哪些
智能汽車龍頭股票有:
啟明信息:股票代碼002232;主營汽車業管理軟體和汽車電子產品,曾設立車載電子子公司,聯手微軟打造車聯網。
福田汽車:是中國品種全、規模大的商用車企業,旗下擁有歐曼、歐輝、歐馬可、奧鈴、拓陸者、薩瓦納、北京伽途、蒙派克等車輛品牌。
天澤信息:股票代碼300209;主要負責車聯網IT服務及配套軟硬體的研發與銷售,車載導航。
均勝電子:股票代碼600699;是汽車電子行業的探路者。
捷順科技:產品和服務涵蓋停車場系統、門禁系統、道閘、通道閘、車位引導、車牌識別、智慧停車。
科博達:經營范圍有汽車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電子控制單元和系統及相關產品的研發。
(4)汽車自動駕駛龍頭股票擴展閱讀:
一、有智能汽車相關是股票還有哪些?
(1)、誠邁科技:
從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來看,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為32.53%,過去三年營收最低為2018年的5.340億元,最高為2020年的9.379億元。
公司有智能汽車行業的智能駕駛艙系統業務,已與上汽集團、威馬汽車、蔚來汽車、吉利汽車等多家廠商展開合作。
(2)、德賽西威:
從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來看,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為12.12%,過去三年營收最低為2019年的53.37億元,最高為2020年的67.99億元。
公司是國內汽車電子龍頭,產品及客戶結構均處於第一梯隊,將長期受益於智能汽車的產業空間和發展進程。公司在手訂單充足,業務拓展順利,未來將有更多產品逐步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
(3)、紫光國微:
從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來看,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為15.34%,過去三年營收最低為2018年的24.58億元,最高為2019年的34.30億元。
擁有5G技術研究院、紫光雲華南總部、SSD研發事業部、物聯網技術研發應用中心和智能汽車晶元研發應用中心等5大核心產業集群。
(4)、永太科技:
從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來看,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為2.33%,過去三年營收最低為2018年的32.95億元,最高為2020年的34.50億元。
隨著國內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汽車、電子、輕工、新能源、環保、航空航天等相關產業對高性能氟聚合物、新型製冷劑和含氟精細化學品需求迫切,氟化工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5)、移為通信:
從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來看,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為-0.37%,過去三年營收最低為2020年的4.727億元,最高為2019年的6.295億元。
㈤ 汽車edr生產龍頭股
汽車edr生產龍頭股有:啟明信息,鴻泉物聯,啟明星辰,得潤電子,國民技術,全志科技,均勝電子,瑞芯微。
EDR即汽車事件數據記錄系統,也就是俗稱的「黑匣子」,這套系統主要負責記錄車輛碰撞前、碰撞時、碰撞後三個階段的汽車運行數據,包括速度、ABS狀態、方向盤的轉向角度、氣囊狀態、車輛制動狀態等。在當下自動駕駛安全受到高度關注的背景下,汽車「黑匣子」作為「數據鐵證」的重要性也被凸顯。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信息,2020年我國汽車產量達2522.5萬輛,整個市場約1260-2522億。
拓展資料:
一、汽車edr生產龍頭股簡介
1、EDR:汽車"黑厘子"
EDR,號稱汽車"黑匣子」,是汽配領域沒有被熱炒的細分領域,根據國家規定,從2022年1月1日起,所有生產的乘用車,必須配備EDR,市場空間很快將達千億,潛力不容小靚:EDR全稱Event Data Recorder,是汽車事件數據記錄系統,用於記錄車輛碰撞前、碰撞時、碰撞後三個階段中汽車的運行關鍵數據(速度、A狀態、安全帶狀態等)。
在行車過程中踩了幾腳油門、轉了幾個彎、方向盤轉向角度,都可以記錄其中,具有記錄後自、且不能修改的特性,能夠提供的信息遠勝於行車記錄儀。
2、銳明技術:EDR領域隱形冠軍,市佔率全球第一,專精特新小巨人」2021年8月,銳明技術被評為第三批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入選的依據是公司「憑借高清視頻、人工智慧及車聯網等技術手段,改善交通環境中駕駛安全所面臨的問題,為交通運輸提供良好助力。」在車載視頻監控領域,銳明技術已經深耕2年,重點布局公交、出租、網約車、渣土、貨運等行業:
在國內市場,業務覆蓋80%以上地級市,公交、兩客一危、出租等行業有較高市佔率,比亞迪供應商;在歐美地區,自2O06年與北美校車客戶合作,是AngelTrax.Brigade,REI、Safety Vision等歐美當地知名品牌的EDR提供商;
在拉美、中東等新興市場,銳明產品具備技術和價格優勢。2020年,銳明技術在中國、美洲、歐洲地區銷售額分別是8.72億元、4.55億元、1.61億元,目前在車載視頻監控市場市佔率全球第一,妥妥的隱形冠軍。
3、產品毛利率和研發均高於同業
2020年,銳明科技在兩客一危」、通用、公交、計程車、渣土車方面,毛利率分別是39.2%、59.4%、45.4%、32.7%、47.4%,毛利率高於同業研發投入也高於同業,截至2021年三季度,銳明技術研發投入1.98億元,同比增長31.55%,和同業相比,鴻泉物聯0.77億元,啟明信息0.35億元,銳明技術研發投入最高。
在核心技術方面,銳明研發投入包括:AI(視頻和音頻)、雷達、預控制器、AEB和L的自動駕駛領域,研發產品上市後將給公司帶來持續增長動力。
4、2022年合計凈利潤7.5億元,對應10PE
二、2021年,銳明技術受供應鏈緊張、晶元上漲、匯率、中美貿易摩擦、產品線整體搬遷、加大研發投入等因素影響,依然實現了逆勢上張,國內銷售收入增長23.2%,海外增長24.5%,說明市場需求旺盛,行業處於起步發展階段。
三、EDR前景廣闊,目前市場滲透率尚且不高,前裝市場、民用車更是巨大的藍海。前裝市場包括自動剎車、盲區監測等,銳明技術表示,前裝市場是公司繼海外、國內市場之外,未來收入增長的第三級,今年,銳明技術成立前裝事業部;8月,與國內自動駕駛晶元初創企業地平線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依託在各自領域的優勢,以高級輔助駕駛(ADA)和自動駕駛等領域為重點進行技術及產品合作。
初步估算銳明技術明年的凈利潤:國內市場,明年信息化市場規模在2億左右,銳明技術市場佔有率20%,即40億營收,15%的凈利率,對應6個億凈利潤;海外市場,以2020年海外營收7.37億為基數,股權激勵2022年業績考核增長40%,測算公司海外營收預計10.32億,對應1.5億凈利潤。2022年合計凈利潤7.5億元,對應1PE。(政策強推下,公司作為全球龍頭將充分受益本次行業紅利。
㈥ 自動駕駛龍頭股票有哪些
自動駕駛龍頭:華鋒股份: 在車聯網及自動駕駛方面,公司正在進行高性能域控制器系統開發,包括滿足功能安全的系統架構和滿足高級別智能駕駛的演算法體系,結合超融合感知環境,可實現智能駕駛場景的應用。2020年公司營業總收入4.4億,同比增長-37.66%;毛利潤為2348萬,凈利潤為-3.26億元。 聯合光電: 2020年公司營業總收入12.88億,同比增長5.27%;毛利潤為2.561億,凈利潤為3273萬元。
拓展資料
1.北京君正: 2020年公司營業總收入21.7億,凈利潤為2049萬元。 意華股份: 2020年公司營業總收入32.68億,同比增長101.43%;毛利潤為7.364億,凈利潤為1.45億元。 兆易創新: 2020年公司營業總收入44.97億,凈利潤為5.56億元。 6、拓普集團: 2020年公司營業總收入65.11億凈利潤為5.75億元。 力合科創: 力合科創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投資的深圳博升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可以應用在汽車自動駕駛領域,其產品暫未量產,深圳市檸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不在自動駕駛領域,均未與華為合作。2020年公司營業總收入21.84億,同比增長1.39%;毛利潤為7.870億,凈利潤為4.05億元。
2.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前段時間聯合發布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汽車駕駛輔助、部分自動駕駛、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新車裝配率要超過50%,網聯式駕駛輔助系統裝配率要達到10%。 自動駕駛概念股 自動駕駛概念股 而到2025年,高度和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將進入市場。基於對產業前景的看好,越來越多的科技巨頭已經在這個市場上加大部署,並取得重大進展。路暢科技:在投資者關系互動平台上表示,公司是網路Apollo生態的重要戰略合作夥伴。公司在智能駕駛、無人駕駛領域深耕已久,在技術儲備和產品布局上,緊緊跟隨了業界在無人駕駛領域的最新發展成果。 千方科技:攜手網路,投資設立北京智能車聯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啟動無人駕駛V2X戰略。公司深耕京津冀市場,打造智能交通產業基地,參與智慧城市建設,將受益雄安智慧新城建設。
㈦ 自動駕駛概念股有哪些
沖天牛為您解答:
比亞迪,航天科技,天澤信息,中航電測,均勝電子,盛路通信,啟明信息,銀江股份,亞太股份,保千里,東軟集團
望採納!!
㈧ 汽車板塊有哪些股票是龍頭股
比亞迪、江淮汽車、等等!關鍵看看是否在歷史低位!這樣進場才有價值!
㈨ 智能汽車龍頭股票有哪些
1、誠邁科技300598:
在ROE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9.36%、3.5%、30.82%、8.41%。曾經的軟體情緒前排人氣龍頭,國內領先的移動互聯及智能終端技術提供商。專注於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智能硬體、人工智慧以及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嵌入式軟體技術研發,與主流移動晶元廠商、移動終端設備廠商、汽車廠商以及移動互聯網廠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2、韋爾股份603501:
在ROE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13.39%、10.08%、10.17%、29.06%。韋爾股份是全球第二大汽車CIS供應商;公司車載CIS晶元市佔率29%位居全球第二,擁有從環視到ADAS以及自動駕駛等車載應用所需的全套成像解決方案,具備雄厚的競爭實力。未來市佔率有望持續提升智能汽車加速滲透背景下,車載攝像頭也迎來高速增長,未來5年汽車CIS市場將保持20%的年均復合增速,是增速最高的CIS細分市場。
3、*ST眾泰000980:
在ROE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9.3%、4.63%、-93.46%、-1104.64%。伴隨著「七級變速」戰略的深入推進,2017年眾泰汽車重組成功,並與福特汽車簽訂合資協議,相繼登陸國家平台央視《大國品牌》和「世界第一屏」美國納斯達克大屏,全面打響眾泰汽車從「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戰役。
拓展資料:
1.智能車輛是一個集環境感知、規劃決策、多等級輔助駕駛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系統,它集中運用了計算機、現代感測、信息融合、通訊、人工智慧及自動控制等技術,是典型的高新技術綜合體。對智能車輛的研究主要致力於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舒適性,以及提供優良的人車交互界面。近年來,智能車輛己經成為世界車輛工程領域研究的熱點和汽車工業增長的新動力,很多發達國家都將其納入到各自重點發展的智能交通系統當中。
2.智能車輛就是在一般車輛上增加了先進的感測器(如雷達、攝像頭等)、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通過車載環境感知系統和信息終端,實現與人、車、路等的信息交換,使車輛具備智能環境感知能力,能夠自動分析車輛行駛的安全及危險狀態,並使車輛按照人的意願到達目的地,最終實現替代人來操作的目的的汽車。
3.總的來說,智能汽車是搭載先進感測系統、決策系統、執行系統,運用信息通信、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具有部分或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由單純交通運輸工具逐步向智能移動空間轉變的新一代汽車。
4.智能汽車技術與一般所說的自動駕駛技術有所不同,它指的是利用多種感測器和智能公路技術實現的汽車自動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