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人工智慧晶元的龍頭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人工智慧晶元的龍頭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2-09 06:00:17

⑴ 人工智慧上市公司龍頭股票有哪些

一、科大訊飛(002230),屬於人工智慧稀缺標的,多領域布局苦盡甘來,業績拐點臨近。
二、浪潮信息(000977),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提供商,目前具備業界最全CPU伺服器產品線。
三、中科曙光(603019),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先天雲端人工智慧廠商,成長為國內高性能計算領域絕對龍頭。中科創達(300496):嵌入式AI技術的領軍企業,其嵌入式人工智慧平台提供了從晶元層、驅動層、操作系統層到演算法層的一整套解決方案。
四、科大智能(300222),工業生產智能化全產業鏈布局,機器人產業市場規模龐大。公司是智能自動化行業龍頭。
五、長安汽車(000625),人工智慧龍頭股。1月27日長安汽車(000625)開盤報13.2元,截至15時收盤,該股報12.82元跌2.88%,成交7.21億元,換手率0.95%。
到2025年,車載功能實現100%語音控制。
六、中科信息(300678),人工智慧龍頭股。1月27日盤後消息,中科信息今年來漲幅下跌-3.93%,最新報21.64元,成交額4.92億元。
智能分析是人工智慧(AI)的重要分支。
七、高樂股份(002348),人工智慧龍頭股。1月27日,高樂股份收盤跌6.87%,報於2.17。當日最高價為2.3元,最低達2.15元,成交量59.26萬手,總市值為20.55億元。
拓展資料
什麼是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並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我們公司在此方面也在進行積極且有意義的探索,實現人工智慧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

⑵ 人工智慧概念股有哪些

人工智慧概念一共有56家上市公司,其中9家人工智慧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47家人工智慧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根據雲財經大數據智能題材挖掘技術自動匹配,人工智慧概念股的龍頭股最有可能從以下幾個股票中誕生多喜愛、東傑智能、賽為智能。

⑶ 晶元股票有哪些

1、士蘭微(600198):晶元概念龍頭股。公司擁有多項核心專利技術,並參與承建無線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新一代移動通信無線網路與晶元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2、ST大唐(600460):晶元概念龍頭股。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全面掌握上述核心技術的晶元廠家。
3、ST丹邦(002618):晶元概念龍頭股。公司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從柔性材料到柔性封裝基板到晶元封裝組件等產業鏈的核心技術,為客戶提供設計、製造、服務的完整柔性互聯及封裝解決方案。
拓展資料:
國產晶元龍頭股
A股半導體晶元相關的股票很多,能算得上龍頭的大部分都是市值比較高、發展比較好的企業。國產半導體晶元龍頭企業股票有比亞迪、中芯國際、韋爾股份、國電南瑞、卓勝微、TCL科技、三安光電、北方華創、中環股份、聞泰科技、長電科技、盛邦股份等,這些都能算得上是龍頭股票,具體的詳情看下面。
1、比亞迪(002594),目前市值4948億,比亞迪半導體主要業務覆蓋功率半導體、智能控制C,智能感測器及光電半導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擁有包含晶元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和下游應用在內的一體化經營全產業鏈。
2、中芯國際(688981),目前市值4292億,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而集成電路是指採用一定的工藝將數以億計的晶體管、三極體、二極體等半導體器件與電阻、電容、電感等基礎電子元件連接並集成在小塊基板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備復雜電路功能的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封裝後的集成電路通常稱為晶元。
3、韋爾股份 (603501),目前市值2474億,公司主營業務為半導體分立器件和電源管理IC等半導體產品的研發設計以及被動件(包括電阻、電容、電感等)、結構器件、分立器件和IC等半導體產品的分銷業務。
4、卓勝微(300782),目前市值1362億,公司主營業務為射頻前端晶元的研究開發與銷售主要向市場提供射頻開關射頻低雜訊放大器等射頻前端晶元產品並提供IP授權,應用於智能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
5、TCL科技(000100),2020年半年報顯示公司收購天津中環電信息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其主要資產為「天津中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權「中環半導體」核心業務為半導體矽片材料和光伏材料及組件。

⑷ 半導體晶元龍頭股排名

1、華為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

目前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強的IC設計公司,2015年進入全球前十IC設計榜單。全球半導體市調機構IC Insights報告稱,華為海思今年一季度銷售額接近27億美元,在全球半導體廠商(包括集成電路和O-S-D)中排名從去年同期第十五名一躍升至第十名,首次躋身前十。目前海思已成為中國第一、全球前五IC設計公司,是第一個將5G無線晶元組商業化以促進5G行業發展的公司。海思旗下晶元共有五大系列,分別是用於智能設備的麒麟系列、用於數據中心的鯤鵬系列服務CPU、用於人工智慧的場景AI晶元組升騰系列SOC、用於連接晶元(基站晶元天罡、終端晶元巴龍)以及其他專用晶元(視頻監控、機頂盒晶元、智能電視、運動相機、物聯網等晶元)。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2、紫光展銳:

由紫光旗下展迅和銳迪科合並而成,英特爾持有其20%股份。紫光展銳是紫光集團旗下晶元設計公司。

3、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中興通訊全資控股,其前身是中興通訊於1996年成立的IC設計部,規模已躋身全國IC設計行業前三。

4、華大半導體有限公司:

CEC旗下子公司,國內前十大IC設計公司之一。2015年,華大半導體接受母公司中國電子無償轉讓的上海貝嶺26.45%股份,成了上海貝嶺控股股東。

5、北京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國網信息產業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涉及晶元感測、通信控制、用電節能三大業務方向。

6、深圳市匯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內最大的觸控晶元供應商,匯頂科技在2016年10月17日上市後股價連續20個漲停後到達178元,市值一路飆至800億,超過全球第二大手機晶元廠商聯發科。目前,指紋晶元是其主要收入來源。

7、杭州士蘭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旗下擁有士蘭明芯、美卡樂光電、士蘭集成公司、成都士蘭半導體等子公司。2016年,士蘭微集成電路營收同比增長20.92%,LED照明驅動電路為主要增長來源。

8、大唐半導體設計有限公司:

大唐電信旗下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前身為原郵電部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集成電路設計中心。

9、敦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台灣上市公司敦泰科技下屬公司,敦泰科技是全球最早從事電容屏多指觸控技術研發的公司之一,也是全球出貨量最大的電容屏觸控晶元提供商。

⑸ 科創板迎來AI晶元龍頭股「拓荒者」寒武紀搶跑千億藍海市場

7月20日,AI晶元明星企業寒武紀正式登陸科創板。發行價64.39元/股。至此,創立4年、68天過會的「AI晶元獨角獸」與投資者們在二級市場初次會面,A股市場迎來了AI晶元龍頭股。

寒武紀早已聲名在外:處在人工智慧這一「風口」,卻甚少在公眾面前主動展示自己,被視作低調的「實幹家」,但由於產品過硬,行業地位頗高,談及AI晶元必然要提及寒武紀,正如其名字是地質紀元上的開創意味,寒武紀是國內AI晶元的拓荒者。

於資本市場而言,寒武紀上市意味著科創板注冊制對於「優秀企業」的評判標准走向多元化,意味著創新物種開始在國內資本市場生根發芽。於寒武紀而言,上市不是目的,而是走向公眾的手段,有益於遠大目標的實現,從而吸引更多人才的加盟——毫無疑問,創新型企業走向星辰大海最重要的資本之一就是人才。

「我們有遠大的志向,但長跑才剛剛開始。」三年營收50倍增長,手握40億元現金,處於「新基建」機會窗口,正如其創始人陳天石所言,寒武紀站在遠大征程的起點,而未來是一片藍海。

投資者等來科創板AI晶元龍頭股

2016年3月,陳天石創辦寒武紀,2020年3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寒武紀的科創板上市申請。四年時間,硬 科技 明星企業通過注冊制走向公眾投資者。

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寒武紀底蘊深厚,技術與產品性能高居全球領先水平。券商研報介紹,寒武紀是目前國際上少數幾家全面系統掌握了智能晶元及其基礎系統軟體研發和產品化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公司憑借領先的核心技術,較早實現了多項技術的產品化,專門設計的通用型智能晶元架構已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寒武紀正處於快速發展期。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其營業收入分別為784.33萬元、1.17億元和4.44億元,2018年度和2019年度較前年增幅分別為1392.05%及279.35%,將2019年的營收與2017年作對比,寒武紀在3年間實現了55.6倍的營收增長。

招股書顯示,寒武紀此次公開發行4010萬股,占公司發行後總股本的10.02%,規模並不大。寒武紀募資了25.8億元,主要來自保薦機構跟投子公司和其他戰略投資者,後者包括聯想(北京)有限公司、美的控股有限公司和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均為與寒武紀具有戰略合作關系或長期合作願景的大型企業及其下屬企業。

相較於中芯國際等 歷史 較長的晶元企業,寒武紀的成功上市開創了硬 科技 獨角獸企業在注冊制下成功上市的先河,攪動了一池春水。

長期以來,A股市場有著嚴格且固定的審核標准,這使得一些獨具創新型的 科技 企業無法登陸A股市場,轉求納斯達克等更加「寬容」的市場環境。而一些A股上市公司,盡管上市時盈利能力達標,但不乏上市後業績「變臉」,且後續發展乏力的例證,這並非投資者願意看到的場景。

璞玉並不以當下的盈利能力作為唯一標准,如何留住可能偉大的企業?設立科創板實行注冊製成為眾望所歸的轉折點。寒武紀雖然尚未盈利,但其主要產品性能在與國內外主要競爭對手ARM、英偉達、英特爾以及華為海思的對比中不分上下,部分指標甚至領先對手,展示出了強大的發展潛力。

長跑型選手「放長線釣大魚」

寒武紀本次募集的資金主要用於新一代雲端訓練晶元及系統項目、新一代雲端推理晶元及系統項目、新一代邊緣端人工智慧晶元及系統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自成立以來,寒武紀快速實現了技術的產業化輸出,先後推出了用於終端場景的寒武紀1A、寒武紀1H、寒武紀1M系列晶元、基於思元100和思元270晶元的雲端智能加速卡系列產品以及基於思元220晶元的邊緣智能加速卡。

2017年寒武紀將1A處理器IP授權華為海思使用,搭載在華為Mate10手機上,是全球首款AI手機晶元。思元系列產品也已應用於浪潮、聯想等多家伺服器廠商的產品中,思元270晶元獲得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領先 科技 成果獎。截至2020年2月29日,寒武紀已獲授權的境內外專利有65項,PCT專利申請120項。

在人工智慧晶元設計初創企業中,寒武紀是少數已實現產品成功流片且規模化應用的公司之一,這亦是其大手筆投入研發的成果。招股書顯示,寒武紀2017至2019年研發支出分別為0.3億元、2.4億元、5.43億元,研發投入營收佔比連續3年超過了100%,處於行業的較高水平。目前,寒武紀共有研發人員680名,占總員工的79.25%,碩士及以上的人員佔比超過60%。

對於晶元企業而言,如寒武紀一般巨額的研發投入並不罕見——不論是設計還是流片,晶元企業都需要大量資金,「燒錢」是晶元企業的共同屬性。按照普遍的流程,晶元研發不僅耗資巨大,耗時也較長,研究成品還需「Design in」,得到客戶的響應與支持,磨合後方可進入大規模出貨的營收創造階段。

硬 科技 企業與互聯網企業有著本質的不同,這首先體現在回收研發成本的周期上,不過更需要看到得是,晶元企業一旦研發成功,護城河便是難以輕易被超越的,因此回報也將如研發投入一樣,是巨量且長期的。

研發投入換取的「效率」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陳天石曾表示:「晶元這個賽道,比的就是出產品的速度,以及產品好不好用。」寒武紀進入賽道比較早,幸運地佔了先機,產品又得到了客戶的認可,在研發效率上已經經過市場的驗證,成立四年,寒武紀每年都會推出和迭代新產品,相較於其他國外晶元設計公司與A股上市晶元設計公司以平均約每1-3年的迭代周期,寒武紀的研發能力表現突出。而相較於科創板企業的平均毛利率53.49%,寒武紀的綜合毛利率也高過平均值。

不過,通往偉大晶元公司的賽程很長,更加需要長跑型選手,投資者也需要建立「放長線釣大魚」的投資心態。寒武紀在招股書中坦言虧損還將持續一段時間,這也是晶元企業的正常生長進程,尤其AI晶元是人工智慧產業的引擎,也是技術要求和附加值最高的環節,為了在以後「釣到更大的魚」,寒武紀必須持續研發、快速迭代,而耐心的投資者將享受到最大的利益。

AI晶元領跑者「橫著長」的生態路徑

當部分初創企業靠著一顆晶元艱難維生時,寒武紀已經做出了一把晶元,這是「領跑者」的優勢積累。

寒武紀的業務大致分為四部分:智能計算集群、AI推理晶元、IP授權、AI訓練晶元。其中前三部分業務在2019年分別產生2.96億元、7888萬元和6877萬元收入,毛利率分別為58.23%、78.23%、99.77%。第四部分業務AI訓練晶元是技術的制高點,產品於2020年推出,預計2021年產生收入。

與華為的合作是寒武紀聲名鵲起的因素之一,這證實了寒武紀的產品可靠性,而華為選擇自研道路,也同時證明了AI晶元這一賽道的重要性。

研報顯示,2020年僅智能手機、AR/ VR、無人機等在內的消費電子市場AI智能晶元需求量預計就達到26.11億美元,而智能駕駛有望帶來更廣闊的市場需求。IDC預測,雲端推理和訓練對應的智能晶元市場,預計將從2017年的26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136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39.22%。ABI Research預計,邊緣智能晶元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26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76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23.93%。

對於寒武紀而言,與華為的友好競爭有益於長期發展。目前,寒武紀已不存在向單個客戶銷售比例超過公司銷售總額50%的情況。而從寒武紀的收入結構變化可見,其2017-2018年99%的收入來自終端智能處理器IP授權業務,2019年新增雲端智能晶元及加速卡、智能計算集群系統業務收入,業務走向多元化。

寒武紀定位於中立、獨立的晶元企業,走的是生態型發展路線,而今,經過四年發展,寒武紀「雲邊端」三條產品線已經完備,接下來仍將不斷迭代升級,未來,如英偉達等企業一樣,寒武紀將構建出獨有的生態,並延伸至交通、教育、醫療等多個細分領域。

「雲邊端一體的作用就是讓開發者省力省心,讓我們自己也省力省心。雲邊端一體意味著,部署在不同場景的晶元在硬體層具有統一的指令集和架構,在軟體層具備統一的應用開發環境。這能減少公司和開發者研發不同種類晶元時的成本,是我們生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陳天石介紹寒武紀的業務架構時表示。

人工智慧時代,新的巨頭正在成長,毋庸置疑,寒武紀是種子選手。超過40億元現金儲備以及25億元募集資金加持,寒武紀無疑是AI計算晶元初創企業中資金實力較雄厚之一,這是其鞏固優勢的基礎。面對征途,寒武紀手握成熟且性能領先的產品,以及生態的雛形,藍海就在前方,只待乘風破浪。 文/慧瑾

每日經濟新聞

⑹ ai龍頭股票有哪些

ai龍頭股票有:
長安汽車:人工智慧引領者。聯盟方面,公司將整合全球資源,構建智能駕駛、智能網聯、立體交通三大產業生態聯盟,與合作夥伴實現共贏。
華西股份:人工智慧的引領者。華西股份持有 GTI 8.98% 的股份。 GTI,全稱gyrfalcon Technology Inc.,由矽谷資深AI科學家和半導體晶元行業專家組成的團隊創立。其成員來自AMD等業內知名公司。公司的使命是將「雲+AI」的力量延伸到本地設備,使其獲得更高的性能和效率,專注於開發低功耗、高性能的人工智慧處理器晶元。
科大訊飛:人工智慧的引領者。 2018年5月14日公告,公司擬向不超過10名合格特定投資者發行不超過1.08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6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將用於新一代感知與認知核心技術研發項目、智能語音人工智慧開放平台項目、智能服務機器人平台及應用產品項目、銷售與服務系統升級建設項目和補充營運資金。

工行推出的AI投是一款智能投顧產品,類似招商銀行的摩羯智投,起投金額為10000元,客戶可以選定自身的風險承受力等級及投資期限,「AI投」計算顯示出這樣的投資偏好下的模擬年化收益率及模擬最大回撤,然後就可以獲得推薦的基金組合,涵蓋貨幣類、固定收益類、股票類、境外內等。當基金組合不符合市場投資形勢時,AI投可以通過「一鍵調倉」完成基金組合調整。
簡單點說,類似這種智能投顧,都是根據你的風險承受力來幫你選基金、做配置,在於通過合理的基金組合來分散風險。工行的AI投剛上線不久,具體效果如何有待驗證,有興趣可以嘗試。
一、人工智慧服務 客戶選定能承受的投資風險等級及投資期限,「AI投」就可以通過智能投資模型,分析股市、債市等各類市場形勢,為客戶量身推薦基金投資組合方案。
二、 極簡操作風格 系統推薦方案後,客戶點擊「一鍵投資」即可完成基金組合購買。當基金組合不符合市場投資形勢時,「AI投」將重新計算並建議客戶調整基金組合,客戶可通過「一鍵調倉」完成基金組合調整。

⑺ 人工智慧行業龍頭股 都是非常被機構看好的

作為一個非常受市場關注的熱門概念,人工智慧這幾天的討論度非常的高,甚至超過了新能源,那麼在A股市場上,有哪些做人工智慧的上市公司算是這個行業的龍頭呢?這篇文章就跟大家介紹介紹!

瑞芯微:在人工智慧系統平台方面,公司推出了高性能、高擴展、全能型晶元RK3399,適用於圖像識別、智能安防、無人機、語音識別等應用領域。

中科信息:中科院成都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以智能識別及分析技術為核心,提供信息化解決方案(包括軟體及硬體)及相關服務,目前主要應用在現場會議、印鈔檢測、煙草、石油、政府及其他領域。 智能分析是人工智慧(AI)的重要分支。智能分析技術主要研究模仿人類邏輯思考和識別的模式,在圖像分析,專家系統等領域得到了良好的應用。

海格通信:公司攜子公司南方海岸、海格星航,與科大訊飛華南有限公司、雲從科技、廣州阿里雲計算應用技術有限公司等共同入選首批廣州市人工智慧企業庫名單。

潤和軟體:公司的Hope-A平台分為軟體系統、硬體計算、晶元支撐三大部分,與各類操作系統、各種A計算引擎和深度學習框架、各類雲平台等的無縫對接,並向產業鏈各環節的開發者提供一整套簡潔的SDK; HiHope-A開源社區旨在為業界提供軟硬體一體化高性能開發平台,以全面降低當前A開發的技術門檻,加速產品化進程。

寒武紀-U: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人工智慧晶元產品的研發與技術創新,致力於打造人工智慧領域的核心處理器晶元。

千方科技:公司緊跟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在AI+安防和機器視覺上不斷投入,並已推出全系列前後端和平台產品及解決方案;在AI+交通方面,公司緊跟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發展趨勢,推出了V2X系列產品,涵蓋了網聯化路網設施與車載終端、智能化交通管理與行車服務等多領域應用,可面向車路協同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提供安全、高效、環保的全系列產品與服務支持。

綜合以上,就是幾家在A股市場上,做人工智慧做的非常好的龍頭股,希望這篇文章能給投資者們帶來啟發,感興趣的一定要多多了解後再入場,畢竟投資有風險,需要謹慎再謹慎!

⑻ 中國的技術指標核心龍頭股票都把貨拿去最看好的優質大龍頭排名前三的是哪幾只

前三名為:立訊精密(002475)、匯頂科技(603160)、億緯鋰能(300014)
(8)人工智慧晶元的龍頭股票擴展閱讀:科技股龍頭
1、寧德時代、比亞迪、邁瑞醫療、隆基股份
2、葯明康德、恆瑞醫葯、立訊精密、韋爾股份
3、贛鋒鋰業、匯川技術、陽光電源、三安光電
4、愛美客、科大訊飛、卓勝微、兆易創新
5、深信服、紫光國微、先導智能、天賜材料
6、中航光電、三環集團、廣聯達、寶信軟體
7、晶盛機電、斯達半導、聖邦股份、德賽西威
8、中科創新、中科曙光、浪潮信息、宏達電子
人工智慧核心龍頭股有:
1、潤和軟體(300339):為業界提供軟硬體一體化高性能開發平台,以全面降低當前A開發的技術門檻,加速產品化進程。
2、思特奇(300608):公司很早就對包括AI、邊緣計算、區塊鏈等在內的新技術領域進行了長期跟蹤,並且不斷將研究成果付諸於實踐。
3、全志科技(300458):2020年4月22日公司在互動平台稱:公司持續在相關市場投入研發資源進行布局,現有產品在智能圖像識別、智能語音交互等人工智慧應用領域已經實現大規模落地量產。
4、中科創達(300496):2018年4月9日消息,中科創達與人工智慧晶元獨角獸公司寒武紀科技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攜手共同開發新型的人工智慧技術以及面向行業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加速推動人工智慧場景落地,從而實現整個生態鏈商業價值的釋放。
5、紫光股份(000398):紫光優藍是國內領先的家用智能機器人研發銷售公司,並與清華大學、中科院等科研機構形成戰略合作,在人工智慧、語音識別、智能感應等各方面都是行業專家。公司產品覆蓋幼教機器人、老人陪伴機器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