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生物可降解塑料龍頭上市公司
1、生物降解塑料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生物降解塑料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游原料-己二酸:華峰化學(002064)、華魯恆升(600426);上游原料-BDO:雲維股份(600725)、宇新股份(002986)、君正集團(601216);
2、中游生物降解塑料製造:金丹科技(300829)、瑞豐高材(300243)、金發科技(600143)、彤程新材(603650)、光華偉業(836514)、萬華化學(600309)、億帆醫葯(002019)、中糧科技(000930)、莫高股份(600543)、同德化工(002360)。
3、核心數據:生物降解塑料上市公司產能、生物降解塑料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生物降解塑料上市公司業務收入。
拓展資料
1、生物降解塑料產業上市公司匯總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或特定條件下、或厭氧消化條件下,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並最終完全降解變成二氧化碳或(和)甲烷、水及其所含元素的礦物無機鹽以及新的生物質的塑料。目前,全國生物可降解塑料產能約50萬噸左右,而在建及擬建產能已突破380萬噸,產能主要集中在非上市公司中,上市公司多為在建或擬建產能。
2、生物降解塑料行業上市公司生物降解塑料業務布局對比
目前,全球生物降解塑料產能主要集中於國外企業,但在「禁塑令」的驅動下,國內企業也加緊產能布局,例如,金丹科技、瑞豐高材、彤程新材和同德化工等企業的在建產能均在6萬噸以上;從生物降解塑料類型來看,金丹科技以發展PLA(聚乳酸)為主,瑞豐高材、彤程新材、萬華化學、同德化工以布局PBAT業務為主,億帆醫葯則主要布局了PBS項目。
3、生物降解塑料行業上市公司生物降解塑料業務業績對比
從生物降解塑料業務的經營業績來看,由於大部分上市公司正處於「產能在建」狀態,因此,公布相關經營數據的上市公司較少。其中,2020年金發科技的生物降解塑料業務實現收入11.73億元,毛利率為39.66%,產銷量分別為8.31萬噸、6.52萬噸;光華偉業的生物材料(生物降解塑料業務包含於其中)實現收入1.54億元,毛利率為33.08%。
4、生物降解塑料行業上市公司生物降解塑料業務規劃對比
在「禁塑令」的驅動下,傳統塑料製品市場擁有極大的替代空間,現有上市公司也加緊了對生物降解塑料產能的布局。
『貳』 疫情股票有哪些龍頭股
疫情股票龍頭股有華蘭生物、康希諾生物、康泰生物、智飛生物、沃森生物、復星醫葯、達安基因、昌紅科技、博暉創新、邁克生物、碩世生物、海王生物、陽普醫療等,其中康希諾生物以在世界范圍內提供預防傳染病和感染病的解決方案為己任,專業從事高質量人用疫苗的研發、生產和商業化,包括有化學葯品、生物葯品、疫苗和診斷試劑的研發、技術轉讓和生產;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化學品、生物製品及耗材的批發、進出口,是國內領先的高科技生物製品企業。
拓展資料
一、股票龍頭股的特徵
1、受益最直接:板塊中的龍頭,往往是所在板塊里,受到利好刺激最直接的品種,或者說最為受益的品種。
2、流通市值適中偏小:流通市值相對於總市值,是指公司目前在市場上流通的股票的市值,擁有適中偏小的流通市值,使一隻股票既能容納一定的資金,又能隨大盤靈活的變化。
3、最先漲停:龍頭股在一個板塊中,起到了火車頭的作用,因此一個板塊一旦啟動,龍頭股往往最先漲停。
4、歷史地位:一般來說,板塊的龍頭股一旦確定,往往不會再改變,只要不是沒漲過的板塊,投資者都可以從其歷史走勢中,找到龍頭股。
5、資金參與度高:一隻股票,資金參與的越多,積極性越高,那麼就越容易成為龍頭品種,考察資金參與度的最重要指標,就是換手率,一般來說換手率高的股票,往往就是板塊的龍頭品種。
二、怎麼判斷股票龍頭股
當一隻或幾只股票上漲時,能同時帶動同一板塊或有同一概念,相鄰概念的股票跟著上漲,如果其回調也導致板塊其他股票跟著回落,他能通過對板塊的影響而間接影響大盤指數的漲跌,這樣形成板塊效應或熱點效應,那麼初步或基本可以判定這股或這幾只股是領漲的股票也就是龍頭或熱點中的焦點股票,龍頭股票通常是集團化資金大舉介入的股票,對大盤走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叄』 最嚴「限塑令」來襲,利好這8隻概念股,金發科技一年上漲2倍多
「限塑令」進一步升級。
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通知,自明年起,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等場所,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同時,全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棉簽、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盡管此次「限塑令」只涉及部分城市且只限定了部分使用場景,但從國家的塑料污染治理政策一次次加碼的態勢看,「限塑令」的涉及范圍有望進一步擴展。
上述規定一出,立即引發熱切討論,甚至一度登上社交平台熱搜榜。行業協會和餐飲平台也開始表態倡議。資本市場上,一眾上市公司已為相關產業做了布局。
Wind數據顯示, A股市場目前有6隻「可降解塑料概念股」,產業涉足可降解塑料領域,分別為金發 科技 、億帆醫葯、揚農化工、海正葯業、齊翔騰達、*ST兆新。除此之外,金丹 科技 、彤程新材也在「可降解塑料」上有所布局。
據Wind數據顯示,上述8家上市公司中,有多家公司股價早在一年前就已起飛。金發 科技 、金丹 科技 、億帆醫葯三隻股票年前至今股價漲幅在100%以上,另有3隻股票漲幅在50%以上,只有齊翔騰達和*ST兆新兩只個股股價較一年前有不同程度下跌。
最嚴「限塑令」來襲,部分餐飲商家已做出反應
自2008年國家頒布「對塑料購物袋收費」 的政策法規以來,12年間,國家及地方政府先後共出台了14項法案、規劃,加速推進限塑政策落地。
今年1月16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5年,基本建立塑料製品 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
7月17日,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至明年起,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葯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同時,明年起全國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塑料棉簽、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全國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但是牛奶、飲料等食品外包裝自帶的吸管暫不禁止。
可降解塑料概念股大漲,金發 科技 一年漲幅超2倍
隨著最嚴「限塑令」實施日期確定,最直接利好的產業無疑是可降解塑料相關生產企業。從市場前景上看,可降解塑料可挖掘市場潛能可謂十分巨大。
6月14日,太平洋證券證券分析師柳強團隊發布研報顯示,中國每年約消耗購物袋400萬噸、農膜246萬噸、外賣包裝260萬噸,且隨著快遞、外賣業務的快速發展,塑料需求持續增長。其認為,可降解塑料未來成長空間10倍以上。
華西證券近期發布一份研報則指出,當前全球每年塑料總消費量約4億噸,中國消費6000萬噸以上,假設可降解塑料的滲透率為在2022年達到2%,需求也將超過百萬噸。
從市值上看,金發 科技 目前在上述8家公司中排名第一位,其最新市值404.3億元(截至7月20日),其次為億帆醫葯,總市值350.8億元。此外從股價漲幅上看,自去年7月20日至今,金發 科技 股價漲幅已高達213.44%,同樣排名第一。
據公開資料顯示,金發 科技 是亞太最大的改性塑料生產企業,現已具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產能7.1萬噸/年,另據公司相關公告顯示,其還有年產6萬噸的PBAT(一種新型的生物降解塑料)生產線在建,預計在2021年上半年完工,年產3萬噸PLA(一種以乳酸為原料聚合生成的高分子材料)生產線預計在2021年第四季度完工。
其餘公司中,億帆醫葯和金丹 科技 股價漲幅同樣居前,年內漲幅分別為145.9%和120.9%,對應市值分別為350.8億元和80.9億元。其餘個股中,揚農化工、彤程新材、海正葯業股價漲幅均在50%以上。
還有一批「概念股」在路上
除了上述已明確擁有「可降解塑料」業務的概念股外,還有一大批可降解塑料「概念股」在路上。
7月19日,聯創股份在深交所互動易平台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其將出售上海鰲投等3家公司全部股權,回籠資金投入可降解塑料等化工新材料的研發上。
同一天,美聯新材也在回應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在可降解色母粒業務方面有一定的技術積淀,可降解材料將是公司未來深耕的市場領域。
更早之前,嘉澳環保方面提出,公司產品可以用於可降解塑料,如環氧植物油脂類增塑劑以天然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的大豆油等各類油脂為原料,可應用於聚乳酸類可降解塑料加工。
今年4月份,道恩股份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王有慶在公司2019年業績說明會上公開表示,公司看好可降解塑料的發展前景,其技術研發部門已經儲備了可降解塑料技術。
『肆』 生物可降解塑料概念股有哪些
1、金發科技
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是一家主營高性能改性塑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上市公司。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改性塑料生產企業,也是全球改性塑料品種最為齊全的企業之一,2020年7月27日《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330。
2、兆新股份
一般經營項目是:新能源汽車的投資;電力儲能設備的投資與技術開發;電力儲能系統軟體的技術開發;防腐、防水、粘膠高分子材料及塗料,汽車尾氣凈化產品、清潔養護產品、美容美化產品、油品添加劑(不含危險化學品)、制動液產品,氣霧劑及日用化學品,精密包裝製品(含注塑),生物降解新材料及其製品的技術開發。
3、齊翔騰達
公司的前身為淄博齊翔騰達化工有限公司。淄博齊翔騰達化工有限公司整體變更為淄博齊翔騰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榜單發布,淄博齊翔騰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名列第269位。
4、海正葯業
浙江海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始創於1956年,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港口城市---浙江省台州市。目前海正已成為中國領先的原料葯生產企業。海正共有約3000名員工,其中超過三分之一是科技人員。2000年,海正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國最大的抗生素、抗腫瘤葯物生產基地之一。
5、ST東南
主營塑料包裝薄膜行業公司是國內塑料包裝薄膜行業龍頭企業,產銷量和效益均名列前茅,具備年產12.7萬噸各類塑料包裝薄膜生產規模,主導產品BOPET薄膜,BOPP薄膜產品產能在同行業排位中分別居第二位,第三位,產品體系基本覆蓋塑料包裝薄膜市場主要需求領域。
『伍』 國慶概念龍頭股票是哪個600723算不
600723西單商場算,畢竟國慶時人多,買東西的也多,況且還有中秋節消費旺日,下面的你可以參考一下:
1、國慶如何慶祝——國慶禮花:(龍頭代表)600599熊貓煙花(原瀏陽花炮);
2、國慶必然閱兵——軍工板塊:(龍頭代表):600501航天晨光、600855航天長峰、600877中國嘉陵;
3、國慶出門遊玩——旅遊酒店板塊:(龍頭代表):000802北京旅遊、600258首旅股份、600138中青旅;
4、國慶如何出行——交通運輸板塊:(龍頭代表):600386北巴傳媒、 601111中國國航;
5、國慶逛逛商場——商業板塊:(龍頭代表):600723西單商場、600859王府井;
6、國慶吃吃喝喝——食品,酒類:(龍頭代表):002186全聚德、600600青島啤酒;
7、國慶人多預防疾病——醫葯板塊:(代表龍頭)600572康恩貝;
8、國慶北京上市公司受益——北京板塊:(代表龍頭)000802北京旅遊、600723西單商場;
『陸』 求 塑化劑概念 相關股票!!!!!
相關概念股
(1)台灣統一飲料含有塑化劑,大量銷毀,而人們所需要的飲料自己做,那麼榨汁機、豆漿機等家用電器可能受益火爆:美的電器、蘇寧電器。
(2)茶飲料、咖啡、礦泉水引發不小購物狂,
深深寶A控股子公司已建成符合國際標準的年產1500噸速溶茶粉(5000噸濃縮茶汁)的現代化茶葉深加工及植物提取生產基地,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茶原料產品生產商,由於其產品工藝水平先進以及其品質達到國際標准,其核心產品速溶茶粉、濃縮茶汁在國內外市場取得較好的銷售業績,銷售量大幅增長,並成功進入了日本、韓國及香港等市場,而且客戶覆蓋了可口可樂、立頓、統一、農夫山泉等國內茶飲料強勢企業,前景廣闊。上海梅林(600073),大量優質礦泉水。
(3)塑化劑容易導致癌症並發,抗癌三劍客:江蘇吳中(600200)、華神集團(000790)、海欣股份(600851)
塑化劑事件受益股
塑化劑DEHP是指「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是一種有毒的化工業用塑料軟化劑,屬無色、無味液體,添加後可讓微粒分子更均勻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彈性及柔軟度,常作為沙發、汽車座椅、橡膠管、化妝品及玩具的原料,屬於工業添加劑。塑化劑也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增塑劑,在塑料加工中添加這種物質,可以使其柔韌性增強,容易加工,用DEHP代替棕櫚油配製的有毒起雲劑也能產生和乳化劑相似的增稠效果。但是,業內人士指出,DEHP作為塑化劑並不屬於食品香料原料,台灣含塑化劑的「毒飲料」風波越演越烈,截至昨天已牽涉廠商206家,可能受到污染的產品是522項,幾乎所有台灣主要食品廠商都牽涉其中。被添加到飲料中的DEHP正是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中的一種。在台灣的飲料中,有一種叫做「起雲劑」的食品添加劑,聽起來名字很美麗,它確實也很有用 ——能夠幫助保留果汁飲料的香氣,增強口感,同時讓飲料看起來很「純天然」。嚴格地按照配方來,這種添加劑對人體是無害的,但是偏偏有黑心廠商中了「三聚氰胺」的毒,他們把配方中的棕櫚油換成了DEHP,因為後者比前者要便宜五倍。DEHP在飲料中一潛伏,時間竟然長達五年之久。一直到前些日子,一位女檢驗員對益生菌食品做例行檢驗,本來是准備檢測這些食品中是否含有減肥西葯或安非他命,卻意外地發現了DEHP。這位平時粗枝大葉的檢測員,經過反反復復的檢驗,終於揭開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問題就在「起雲劑」的供貨商,而此案交由檢察官追查之後,才發現原來波及面已經如此之廣了。另一邊廂,在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一項血液抽查發現,99%被抽查的血液樣本中都含有DEHP類物質。
受益飲料上市公司一覽
[1]、國投中魯(600962):濃縮果汁龍頭
公司主營主要從事濃縮果蔬汁的生產和銷售,其中主要是濃縮蘋果汁的生產和銷售。目前國內濃縮蘋果汁的消費比例不到出口量的10%,行業依賴外需的局面難以改善,但未來5-10年內隨著我國人均GDP提升,預計純果汁人均消費量的上升有望給行業帶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同時供給格局將向優勢企業集中。公司在產能的擴張上較為科學,產能利用率高,加上大股東的資金支持,將有希望邁開整合的步伐。
[2]、承德露露(000848):
公司是全國最大的杏仁露生產企業,是我國最大的10家飲料企業之一。年生產能力30餘萬噸,市場佔有率90%,產品目前主要在國內銷售,業績進入高速發展後的穩固時期。繼露露杏仁露以後,公司又開發出純凈水、礦泉水、果汁飲料、米奧渴酸奶系列等八大門類,40多個品種規格的優質系列產品。公司引進國際最先進的設備,還擁有覆蓋全國的銷售網路,現在露露已成為消費者信得過的名牌產品。
[3]、維維股份(600300):
公司所處的行業為食品飲料行業,其主產品為豆奶粉及乳品飲料,是國家鼓勵和支持發展的產業;此外,公司通過競拍江蘇雙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38.27%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從而進入釀酒行業;公司未來將協助雙溝酒業打造 「蘇酒」、「珍寶坊」品牌,提高蘇酒在全國市場的知名度,利用公司自身的優勢協助雙溝酒業開拓建立全國性的營銷網路,以擴大銷售規模。
[4]、深深寶A(000019):
公司確立了以茶及天然植物提取為核心的產業發展方向,而且控股子公司已建成符合國際標準的年產 1500噸速溶茶粉(5000噸濃縮茶汁)的現代化茶葉深加工及植物提取生產基地,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茶原料產品生產商,由於其產品工藝水平先進以及其品質達到國際標准,其核心產品速溶茶粉、濃縮茶汁在國內外市場取得較好的銷售業績,銷售量大幅增長,並成功進入了日本、韓國及香港等市場,而且客戶覆蓋了可口可樂、立頓、統一、農夫山泉等國內茶飲料強勢企業,前景廣闊。
[5]、海通集團(600537):
國內果蔬加工產業發展潛力大,市場容量較廣。公司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食品製造業企業500強,國內果蔬加工業龍頭,已形成以上海為營銷研發龍頭、慈溪海通食品科技園為主體、包括餘姚廠區、松江廠區在內的「一總部三園(廠)」布局。公司相對控股29.02%的慈溪劍橋投資公司佔有杭州灣跨海大橋12.83%的股份,為第三大股東,可為公司提供穩定的利潤來源。公司近期進軍楊梅汁等珍稀果汁高端市場,在掌控了源頭和前端之後,具備一定的價格優勢。
『柒』 七大新興產業龍頭股票 七大新興產業股票有哪些 七大新興產業龍頭個股匯總
2011年7大新興產業36個細分領域
2010年9月8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確定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決定》提出,對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7大產業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並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今天,我們對7大產業進行深度掃描,挖掘各大行業中細分領域的投資機會,供廣大投資者參考。
第一 信息技術:5個細分領域受益
《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確定了今後3年電子信息產業的三大重點任務,分別為:完善產業體系,確保骨幹產業穩定增長,著重增強計算機產業競爭力,加快電子元器件產品升級,推進視聽產業數字化轉型;立足自主創新,突破關鍵技術,著重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突破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瓶頸,提高軟體產業自主發展能力;以應用帶發展,大力推動業務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強化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運用,著重在通信設備、信息服務和信息技術應用等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
3G領域中有上海普天、廣電信息、華勝天成、振華科技、烽火通信、航天通信、三維通信、中天科技、聯創光電、中興通訊、中創信測、長園集團、武漢凡谷、浪潮軟體、上海貝嶺、億陽信通、新大陸、長江通信、光迅科技、東信和平等公司。
物聯網領域中有大華股份、遠望谷、賽為智能、金證股份、合眾思壯、歌爾聲學、太工天成、四維圖新、北斗星通、上海貝嶺、廈門信達、大立科技、東信和平等公司。
3D領域中有得潤電子、利達光電、奧飛動漫、中視傳媒、寧波GQY、出版傳媒、華誼兄弟、海信電器、四川長虹、TCL集團等公司。
三網融合領域中有粵傳媒、永鼎股份、拓維信息、中天科技、北緯通信、電廣傳媒、天威視訊、華聞傳媒、出版傳媒、博瑞傳播、同方股份、二六三等公司。
移動支付領域中有長電科技、大唐電信、浙大網新、南天信息、新大陸、生意寶、恆寶股份、康強電子、證通電子、衛士通、焦點科技、國民技術、樂視網等公司。
第二 新材料:7個大類要關注
新材料是指新近發展的或正在研發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比傳統材料更為優異的性能。業內人士表示,在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的新材料產業將迎來高速成長期,2010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300億元。
A股新材料上市公司分屬建材、化工新材料、水泥製造、玻璃製造、陶瓷製造、磁性材料、半導體材料等7大類。包括72家上市公司,從7月市場反彈以來,截至9月9日,新材料股票漲幅驚人,67家上市公司漲幅超過10%,占總數的93%。有3家上市公司已漲幅超過100%,分別是北礦磁材、包鋼稀土和橫店東磁;漲幅超過90%的上市公司有3家,分別為廈門鎢業、太原剛玉和中鋼天源;漲幅超過70%的股票有3家,為中科三環、中色股份、金瑞科技;漲幅超過60%的股票有4家,為博雲新材、寧波韻升、鋅業股份、沃爾科技。
第三 高端設備製造:7類股票漲得歡
在A股市場,高端設備製造的股票分屬7類,包括冶金礦采設備、機床工具、電機、電氣自控設備、航空航天設備、輸變電設備、重型機械等。
從2009年各國統計局的數據來看,我國裝備製造業規模總量為2.2萬億美元。我國裝備製造業自主創新能力逐漸提高,部分領域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特別是輸變電設備近幾年的水平突飛猛進,大企業不斷涌現,如上海電氣、東方電氣、哈電集團、特變電工等大型企業。
從市場表現看,這7類股票漲勢喜人,如北方股份、天地科技、石油濟柴、金自天正、太原重工、江鑽股份、江特電機、東源電器、新華光、百利電氣、*ST建機等。
第四 生物:2塊地兒同耕耘
生物類股票包括生物醫葯和生物育種兩大類。
生物醫葯包括的上市公司有馬應龍、廣濟葯業、中牧股份、益佰制葯、交大昂立、通化金馬、雙鶴葯業、現代制葯、豐原葯業、西藏葯業、中創信測、西南合成、華北制葯、三精製葯、華蘭生物、新華制葯、東北制葯、浙江醫葯等18家公司;
生物育種包括的上市公司有豐樂種業、順鑫農業、隆平高科、登海種業、獐子島、東方海洋、正邦科技、大北農、荃銀高科、敦煌種業、萬向德農等11家公司。
據報道生物醫葯振興規劃的出台指日可待,100多億元的扶持資金令投資者對生物醫葯產業的發展前景充滿期待。分析師認為,生物制葯有望成為未來領漲板塊。
第五 新能源:6個核心產業齊分羹
"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正在按照有關程序准備上報國務院審批。規劃期為2011~2020年,規劃期內累計將直接增加投資5萬億元。
業內人士稱,高達5萬億的巨額投資將大大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尤其是核能、風能、光伏、潔凈煤、智能電網、車用新能源等核心產業將迎來巨大的市場空間。
鋰電領域的公司有成飛集成、湘潭電化、江特電機、鹽湖集團、德賽電池、萬向錢潮、億緯鋰能、金瑞科技、西藏礦業、華芳紡織、中國寶安、佛山照明、佛塑股份、凱恩股份、中信國安、江蘇國泰、杉杉股份、路翔股份等公司。
風力發電領域中有青松建化、金風科技、九鼎新材、湘電股份、科學城、新賽股份、ST能山、海得控制、深圳能源、粵電力A等公司。
核能核電領域中有沃爾核材、華東數控、蘭太實業、奧特迅、中核科技、江蘇神通、自儀股份、方大炭素、上風高科等公司。
光伏太陽能領域中有錢江生化、鄂爾多斯、新華光、樂山電力、航天機電、中環股份、七星電子、安泰科技、金晶科技、天威保變、精功科技等公司。
氫能領域中有廈門鎢業、金瑞科技、同濟科技、科力遠、中炬高新、江蘇索普、南都電源等公司。
乙醇汽油領域中有華資實業、海南椰島、榮華實業、萬向德農、ST甘化、豐原生化等公司。
第六 節能環保:5面旗幟迎風展
9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將節能環保產業列入重點培育對象。分析人士指出,由於政府的強制節能約束,我國的節能產業市場規模將迅速擴大,節能環保5大細分領域的上市公司將大大受益。
建築節能領域中有延華智能、金晶科技、耀皮玻璃、智光電氣、中航三鑫、偉星新材、方大集團、紅寶麗、棟梁新材、煙台萬華、達實智能、海螺型材等公司。
污水處理領域中有山大華特、創元科技、東湖高新、萬邦達、武漢控股、華光股份、寧夏恆力、桑德環境、中原環保、國中水務、現代投資、菲達環保、三聚環保、龍凈環保、創業環保、三維絲等公司。
節能電力電子設備領域中有東源電器、國電南瑞、奧特迅、新世紀、台基股份、長城開發、三變科技、智光電氣、國電南自、科陸電子、平高電氣、金智科技、威爾泰、齊星鐵塔等公司。
綠色節能照明領域中有中材科技、東方電氣、粵富華、銀星能源、京能熱電、長征電氣、天奇股份、華儀電氣、長城電工等公司。
垃圾發電領域中有東湖高新、華光股份、山鷹紙業、凱迪電力、泰達股份、廣州控股、哈投股份等公司。
新能源汽車:個方向在飛馳
新能源汽車是指除汽油、柴油發動機之外所有其他能源汽車。包括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氫能源動力汽車和太陽能汽車等4大類。其廢氣排放量比較低。A股市場涉及新能源汽車的上市公司有江特電機、安源股份、寧波韻升、曙光股份、江淮汽車、萬向錢潮、國電南瑞、海馬股份、奧特迅、安凱客車、上海汽車、大洋電機、宇通客車、中通客車、一汽轎車、長安汽車、金龍汽車、東風汽車、許繼電氣、福田汽車、森源電氣、亞星客車、榮信股份、一汽夏利、思源電氣、卧龍電氣等。
按照此前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2011年至2020年)》草案顯示,中國將最終實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及純電動汽車的產業化;同時將加快研發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即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和市場規模達到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等)保有量達到500萬輛;以混合動力汽車為代表的節能汽車銷量達到世界第一,年產銷量達到1500萬輛。這將給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帶來巨大商機。
第七 移動互聯網
與鋰電、稀土和永磁等新能源材料公司的投資熱潮類似,超級網銀、手機實名制——這些由政府推行的利於行業發展重大政策方針和運行機制,或將給正在迅速崛起的移動互聯網產業帶來戰略性的投資機會,而涉足移動互聯網產業鏈各個環節的行業龍頭、掌握核心技術以及具有龐大市場用戶的各類型成長性公司,都有望成為好的投資標的,A股市場下輪行情的爆發或由此點燃。
本周一(8月30日),業界翹首期盼央行第二代支付系統 「超級網銀」正式上線運行,周二(9月1日),工信部亦宣布手機實名制正式實施。
手機實名制的正式實施,整個移動互聯網產業都有望搭乘這一重大轉折機遇的快車。而「超級網銀」的正式上線和央行第三方支付規范的實施,移動支付市場亦有望出現井噴式增長。
在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打開由基礎設施、應用平台和內容服務三大部分組成的移動互聯網產業鏈全圖景。我們會看到,在移動互聯網必須以大量數據服務為支撐的前提下,首先受益於行業發展的必將是那些提供基礎網路服務的運營商。
在此基礎上,為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提供支撐的服務平台和終端平台提供商將獲益,最後也是最多獲益的則是,應用於前二者之上的虛擬增值服務提供商。
科技股行情「十年一輪回」:移動互聯網迎來黃金發展期
而正處於求索發展戰略轉型的中國,在政策層面已為科技股的大牛市提供了較為堅實的基礎支撐。而從行業基本層面來看,2009年A股市場對物聯網、手機電子支付等概念的追捧,似乎也為移動互聯網成為引領本輪科技投資浪潮進行了一次預演。
這意味著,移動互聯網行業中最具發展潛力,細分行業龍頭、業務伸延能力強的公司,終將成為市場追捧的龍頭,成為催生下一輪行情的急先鋒。
作為移動終端設備和移動通信技術融合的產物,移動互聯網在中國隨著3G的正式商用,手機上網速度的提高以及上網資費的下降,已逐漸快速發展起來。
根據申銀萬國證券的研究報告,截至2009年6月,中國手機互聯網用戶達1.55億戶,占互聯網用戶總數的46%,占總人口的11.5%,用戶已經突破創新擴散理論的10%臨界點,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增長的趨勢將不可逆轉,行業成長可期。
而根據艾瑞咨詢數據,2009年我國移動互聯網收入規模達到104.1億元,增速達到66%。預計2012年我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到將達到413億元,三年復合增長率超過40%。顯然,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市場已迎來一輪快速新的發展黃金周期。
移動互聯「4虎將」
NO.1:萊寶高科 迎觸摸屏需求爆發盛宴
在萊寶高科 (002106,收盤價32.12元)目前的CF彩色濾光片、ITO導電玻璃和TFT-LCD與觸摸屏的四大主營主業中。搶食移動互聯網發展盛宴的是其電容式觸摸屏(國內唯一一家能夠批量生產)。
隨著3G時代到來,使用觸摸屏的智能手機大批量出爐,對觸摸屏的需求量將會快速釋放。萊寶高科2010年中報顯示,公司電容式觸摸屏於2010 年上半年已開始投產並逐步達到設計產能。銷售方面,2010上半年,公司電容式觸摸屏實現營收1.01億元,營收佔比已達22.11%。此外,萊寶高科還於今年3月和7月分別發布了投資年產82.8萬片中小尺寸和年產400萬片中大尺寸觸摸屏項目,預計兩個項目將在2011年1月份和2011年四季度投產。
國金證券 認為,考慮到觸摸屏項目進一步擴產,公司投資價值已凸現。預計公司2010~2012年EPS為0.766元、1.062元和1.395元,給予買入評級。
NO.2:北緯通信 擎手機游戲爭奪領袖地位
從2008年底開始開發手機游戲等移動互聯網增值業務以來,手機游戲已讓北緯通信(002148,收盤價39.89元)步入了國內移動互聯網增值業務提供的主流公司。
北緯通信2010年中報顯示,公司今年1~6月份手機游戲業務實現收入3653.48萬元,同比增長635.59%,為收入佔比最大的業務。
目前公司投資的手機游戲核心團隊包括了杭州掌盟、西安袖意無限和大連斯芬克斯等,其中一些公司已成為國內手機動作類游戲前3名廠商和IPHONE手機游戲外包商。
此外,公司目前正在布局的手機動漫視頻、手機購物、移動黃頁等業務,也有望取得確定性的成長。而投資建設「北緯移動互聯網產業園」將使公司將充分享受到移動互聯網業務的「長尾」,領袖位置或由此確立。
中信建投的研報預計,公司2010~2012年的EPS有望達到0.61元、0.94元、1.56元,維持買入評級。
NO.3:拓維信息 潛在的移動互聯「黑馬」
拓維信息 (002261,收盤價37.20元)自2004年成立互動傳媒子公司後,公司核心業務由軟體開發逐步轉變為移動增值服務。 2009年,公司營業收入中,來自中移動的系統集成業務(SI)、彩鈴DIY平台業務等移動增值服務業務收入佔比已超過70%,轉型基本實現。一隻潛在的移動互聯「黑馬」有望產生。
在手機動漫業務上,連續5年承辦中國原創手機動漫遊戲大賽,為公司提供了豐富的原始素材。而手機動漫客戶端——動漫主題、動漫電子書等手機軟體不斷推出,讓公司處於領跑地位。目前公司正在競標中國移動福建動漫基地的招標工作,若競標成功,公司則有望獲得平台運營商資格。
在移動支付業務上,目前已在湖南、雲南兩省運作移動支付運營平台,未來也能以平台運營商、後台服務商的資格參與經營。同時,公司還獲得了湖南移動RF-POS機的采購合同。此外,近期推出的面向高管、核心技術人才與業務骨乾的股權激勵方案,行權價格高達28.19元。
NO.4:天音控股 攜3G終端再成偉業
作為國內最大的手機分銷商,在前期國內2G手機市場已進入到一個相當成熟期的大背景下,天音控股 一度成為了市場的棄兒。
自2009年一季度後,大量中高端智能手機上市和支持3G業務手機逐步放量,手機行業出現了「量價齊升」的格局。
行業的景氣度的好轉,給這家國內最大的手機分銷商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支持3G功能的智能手機銷量的增長,不僅支撐了公司營業收入的快速增長,而且因為需要滿足3G各項應用,智能手機不菲價格也顯著提升了手機分銷商的銷售毛利率。
公司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隨著運營商加大對3G業務的推廣力度,公司手機分銷業務顯著回升。公司營業收入因此同比增長50.49%,而同期的凈利潤更是同比大增337.54%。
中信證券的研究報告預計公司2010~2012年的主業EPS有望達到0.65元、0.77元和0.91元。而估值上較同行業的愛施德有一定的安全邊際,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移動支付「四金剛」
NO.1:國民技術 2.4G標準的受益龍頭
國民技術 (300077,收盤價143.65元)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IC設計企業,公司在安全晶元市場佔有率有明顯的優勢。目前公司的安全晶元USBKEY國內市場佔有率已達72.9%。但從中國目前約2億網銀用戶中,只有一半使用USBKEY來測算,市場仍存在一倍的成長空間。另外,除銀行之外,USBKEY在其他行業(如證券交易系統)的大量推廣使用,也給公司現有業務的成長打開了空間。
在移動支付領域,由公司和直通電訊開發的2.4G移動支付標准RF-SIM方案已被中國移動排他性採用。由於2.4G移動支付標准RF-SIM 方案能在移動終端上實現RFID標簽與SIM卡合二為一,在運營服務層面將手機卡號和支付賬戶融合,實現了手機現場支付的創新功能,較目前移動支付市場國際通行的13.56M非接觸智庫卡標准有更好的技術優勢。
雖然目前國內進軍移動支付產業的中國銀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四大巨頭使用的移動支付標准不一。但經過多年的產業鏈實驗和培養,移動支付業務標准方案現已上升至國家層面。根據國金證券陳雲紅的研究報告,雖然目前國際通行的是13.56M非接觸智庫卡標准,但無論是出於國家信息安全形度考慮,還是從鼓勵創新角度考慮,擁有核心專利技術的2.4G移動支付標准有望升級為國家標准。
作為2.4G移動支付標准RF-SIM晶元的主要提供商。一旦2.4G標准成為移動支付的國家標准,這個蘊含500億元產值的新市場,將給國民技術帶來爆發式的成長空間。
國金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考慮2.4G移動支付標准可能成為國標所帶來的廣闊市場空間,和公司作為行業內龍頭,以及極具自主創新能力IC設計公司的地位溢價,強調對公司的買入評級。在移動支付獲得推廣的情景下,預計公司2010~2012年的業績為1.92元、3.26元和4.32元。
NO.2:恆寶股份 雙重受益移動支付標准化
對於移動支付標準的最終結果,有市場人士猜測,數量應該不止一個。情況可能和3G標准一樣,既要有國外成熟標准,也要有國家自主標准。
但對於恆寶股份(002104,收盤價18.39元)而言,這似乎並不是其受益移動支付快速發展的一個大問題。據了解,公司目前對2.4G移動支付標准和13.56M標準的SIM卡都有相對的技術和生產能力。其中,公司在13.56M的標准上佔有較大優勢,公司目前是國內能生產13.56M標準的SIM卡僅有兩家公司之一。而中移動推行的2.4G移動支付標准上,公司通過收購東方英卡也已打開突破口。
日信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預計公司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48元、0.6元、0.8元,估值水平處於行業中位。考慮到公司未來部分業務成長很可能超預期,給予公司「增持」評級。
NO.3:衛士通 萬億網銀支付催生信息安全龍頭
通過依託大股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30所40年深厚的專業技術及人才資源積淀,衛士通(002268,收盤價29.39元)已發展成為我國最具主導地位密碼產品供應商和特定敏感行業用戶市場最大的信息安全廠商。
在移動支付市場,隨著第三方支付規范的實施和央行第二代支付系統「超級網銀」正式上線運行,金融支付體系中電子支付市場也有望出現井噴式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第三方電子支付市場規模已達4546億元,同比增長89%,按照這一井噴式發展趨勢,預計今年電子支付市場規模有望突破萬億。
萬億網銀支付,信息安全乃是核心。電子支付未來能否順利發展,如何保證支付手段的安全性最為重要。因此,移動支付市場的興起將使得能提供信息安全解決方案的公司獲得新的增長空間。衛士通作為互聯網信息安全行業內具有資深行業經驗、核心技術的公司,目前進入移動支付市場的步伐已經邁開。
國泰君安對公司進軍移動支付市場,並成為中國銀聯認可的第三代移動支付試點單位給予正面評價,認為移動支付平台為公司業務發展擴展了更廣闊的空間,公司因此涉足進入移動互聯網行業,邁向了移動支付的新天地。
NO.4:南天信息 業績提升號角吹響
南天信息(000948,收盤價14.43元)作為一家通過開發和銷售存摺列印機起家,衍生到生產和提供自助服務終端 (BST)、自動取款機(ATM)等硬體產品、軟體定製開發、系統集成以及相關IT服務業務的專業IT服務公司。
在移動支付產業鏈中,目前南天信息涉及的領域,包括提供支持移動支付POS機等硬體產品,和提供省級移動支付平台解決方案。公司現已成為中國移動支持移動支付POS機的首批入圍的三家公司之一。
2009年中國移動支持移動支付POS機的訂貨量為2萬台,公司出貨4000台,約占總量的20%左右。2010年公司有望繼續保持20%的市場份額,支持移動支付POS機業務,也將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和業績加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
除了POS機終端之外,公司還參與到運營商移動支付平台的建設。目前,南天信息已經與移動運營商合作,在試點省份進行平台建設。聯合證券的研究報告預計,由於各大運營商加大了移動支付推廣力度,公司的支持移動支付POS機業務將直接受益,預計2010年公司硬體業務將出現120%的高速增長。 2010~2011年的每股收益有望達到0.6元和0.81元。
戰略新興產業受益股票:
太陽能:天威保變、樂山電力、拓日新能、金晶科技、南玻A、川投能源、力諾太陽、航天機電、風帆股份、特變電工、中航三鑫、安泰科技、鄂爾多斯、通威股份、中國寶安、杉杉股份、海通集團。
風能:金風科技、東方電氣、上海電氣、湘電股份、銀星能源、寧波韻升、長城電工、長征電氣、華儀電氣、中材科技、中科三環、華銳鑄鋼、天奇股份、天馬股份。
核能:東方電氣、哈空調、上海電氣、奧特迅、中核科技、海陸重工、盾安環境、威爾泰、寶鈦股份、沃爾核材、方大炭素、嘉寶集團、上海機電、煙台冰輪、中成股份、自儀股份。
生物能:豐原生化、北海國發、天茂集團、海南椰島。
清潔燃煤:中國神華、華光股份、科達機電、天科股份。
智能電網:國電南瑞、思源電氣、科陸電子、特變電工、天威保變、平高電氣、榮信股份、置信電氣、遠光軟體、海得控制、國電南自、許繼電氣、東方電子、長城開發、寶勝股份、永鼎股份。
智能建築:泰豪科技、南玻A、魯陽股份、中航三鑫、延華智能、方大集團、紅寶麗。
節能照明:佛山照明、雪萊特、三安光電、士蘭微、長電科技、浙江陽光、華微電子、法拉電子、合肥三洋、聯創光電、通富微電、華天科技、萊寶高科
新能源汽車:上海汽車、長安汽車、福田汽車、安凱客車、科力遠、同濟科技、風帆股份、杉杉股份、長城電工、中信國安、江蘇國泰、寧波韻升、佛塑股份、法拉電子、包鋼稀土、中炬高新、西藏礦業、吉恩鎳業、廈門鎢業、橫電東磁、中國寶安、德賽電池、凱恩股份。
信息網路:新大陸、遠望谷、廈門信達、上海貝嶺、大唐電信、東信和平、恆寶股份、大立科技。
森林碳匯:岳陽紙業、升達林業、大亞科技、威華股份、永安林業、吉林森工、景谷林業。
生物醫葯:恆瑞醫葯、信立泰、雙鷺葯業、海正葯業、康緣葯業、科華生物、萬東醫療、樂普醫療、ST中源。
生物育種:登海種業、隆平高科、順鑫農業。
空間海洋開發:中集集團、振華重工、中國船舶、寶德股份、海油工程、神開股份。
LED相關上市公司:
作為一種全新的照明技術,LED是利用半導體晶元作為發光材料、直接將電能轉換為光能的發光器件。自20世紀60年代世界第一個半導體發光二極體誕生以來,LED照明由於具有壽命長、節能、色彩豐富、安全、環保的特性,被譽為人類照明的第三次革命。
我國是世界照明電器第一大生產國、第二大出口國,半導體照明產業有很強的產業基礎,而且政策明確表示對行業的支持,因此未來我國LED將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根據「十一五」規劃,未來國家將開展十大節能工程,其中綠色照明,推廣高效節電照明系統將是一個重要內容。在科技部牽頭組織啟動「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後,國內上市公司和大型企業集團對該行業給予了充分的關注。經初步統計,在國內約有 15 家上市公司涉足該領域,主要包括三安光電(000703)、聯創光電( 600363)、方大A(000055)、長電科技( 600584)、福日電子(600203)、 上海科技( 600608)、 京東方 A(000725)、春蘭股份( 600854)、澳柯瑪( 600336)、 金種子酒( 600199)、 煤氣化( 000968)、東湖高新(600133)、嘉寶集團( 600622)、蘭寶信息(000631)、士蘭微(600460)等。
『捌』 從禁塑令看利好行業
一、政策導向
1)2008年1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從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袋,並實行塑料袋有償使用制度。
2)2015年1月1號開始,吉林省正式施行「禁塑令」, 規定全省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塑料餐具。這也成為中國施行「限塑令」6年以來,首個全面「禁塑」的省份。
3)2020年1月16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再次掀起限塑令的新高潮。新版限塑令指出,到2020年底,我國將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 。
3)2020年4月,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於開展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4月至11月,海南將分步驟、分階段組織重點行業和場所率先開展「禁塑」試點工作,為12月起正式全面「禁塑」的實施打好基礎。2020年12月1日起,海南將全面「禁塑」,被列入《海南省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名錄(第一批)》的塑料製品將禁止生產和銷售。
4)2020年,浙江「限塑令」升級為「禁塑令」,浙江新出台的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實施方案前多了三個字:「進一步」。方案中,商場、超市等場所塑料袋使用也從「有償使用」,變成了「禁止使用」。
4)2020年7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9部門公布文件,要求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8月底前,各地要啟動商場超市、集貿市場、餐飲行業等重點領域禁限塑推進情況專項執法檢查。
5)對比國外,自2019年起,韓國大型超市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以進一步減少「白色污染」 。
6)自2021年1月1日起,全國重點城市限塑令開始全面落地,要求禁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超市、商場等地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裝。
二、利好行業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塑料製品消耗國,可降解塑料國內市場替代空間廣闊。IHSMarkit統計顯示,2018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需求量36萬噸,占塑料總用量的0.1%,其中歐洲/國內需求佔比分別為55%/12%,國內需求量約4.3萬噸。2018年我國餐盒、塑料袋等領域一次性塑料用量達594.5萬噸,假設以30%的替代比例計算,可降解塑料用量接近180萬噸,增長空間高達42倍。
從中央到地方,「禁塑令」逐漸形成影響力,未來更多的地方將會加入這場「禁塑限塑」的行動中。隨著國內塑料污染治理的政策快速落地,各地政府細化政策及目標快速出台,禁止使用塑料製品會快速推行開來,屆時可降解塑料市場有望打開。 在禁塑令的推動下,我國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將大幅增加。
2019年完全可降解塑料國內需求才9.5萬噸,主要是PBAT和PLA(後面會講解)。其他主要還是澱粉混合生物降解,屬於非完全降解生物塑料。 完全可降解生物塑料中國滲透率不足1%。
華西證券認為,紙基材料及生物降解塑料都將成為行業新寵,在可降解塑料市場提前布局和在市場佔有率高的企業將受惠於「禁塑令」政策打開的市場空間。忽略其餘領域可降解塑料消費需求,僅考慮快遞、外賣等4大領域143萬噸的替代需求量,如果按噸平均售價2.5萬元計算,2025年我國可降解塑料市場規模將達到358億元。
根據信達證券推測,到2025年我國可降解塑料的需求有望達到130萬噸。國信證券也預測,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料袋、農用地膜和包裝用塑料薄膜四大重點應用領域合計約有 1017 萬噸的潛在需求空間。而中國在生物降解塑料滲透率僅 0.62%,千億級規模似乎就在眼前。
據東吳證券測算,到2025年完全可降解塑料有望迎來500億左右的市場規模,2019-2025年的復合增速可達73%!有望率先發展可降解塑料的領域為快遞包裝、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購物袋和農用地膜,到2025年上述四個領域對可降解塑料的需求空間分別達到100萬噸、70萬噸、50萬噸和30萬噸,合計形成約250萬噸的市場空間,按照1.6-2萬元/噸計算,市值空間400-500億。其中 PBAT和PLA比例8比2左右 ;按照2019中國完全可降解塑料需求9.5萬噸測算,6年復合增速在73%。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國經營范圍為可降解材料的相關企業共計3358家。其中,2019年相關企業新增數量達514家,年增速為15.05%,是中國可降解材料相關企業注冊數量最多、增速最快的一年。截止2020年7月1日,以工商登記為准,中國新增可降解材料相關企業255家,同比增長約23%。
可降解塑料行業發展空間廣闊,這是一件很確定的事情,值得重點關注。
三、可降解塑料介紹
可降解塑料 按照降解機制分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以及光-生物降解塑料。
光降解塑料:發展起步和成熟都較早,但由於應用上的局限性,20世紀90年代開始逐漸減產;
生物降解塑料:已經從研發階段進入工業化生產階段,全球需求和產能穩步提升,若能大幅降低成本,將迎來爆發期;生物降解塑料按照原料可分為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澱粉混合物、 PLA 和PHA)和石油基可降解塑料(PCL、PBS、 PBAT 、PPC、PGA)。
光-生物降解塑料:結合了前兩者的優點,是未來可降解塑料的發展方向,但目前尚處於實驗室階段。
生物降解塑料由於其接近普通塑料的性能及環保性,預計將成為首選替代材料。我國生物降解塑料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全澱粉塑料生產企業較少,主要以PBAT、PLA等新型技術路徑為主,企業紛紛看好禁塑令下的替代需求,進行相應項目的新建和擴產。 未來主流是完全可降解塑料PLA和PBAT。
PLA和PBAT是是典型的完全降解塑料,塑料的抗沖、拉伸和彈性性能幾乎沒有短板,並且國內技術成熟度較高,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種。
四、可降解塑料行業分析
成本端分析:
PBAT與PE之間的價差可高達3倍。2019年內PLA的價格區間在1.6萬~3萬元人民幣每噸,PBAT的價格區間在1.4萬~2.5萬元每噸,同期PE〔聚乙烯)的均價在8378元噸(含稅價),PP(聚丙烯)的均價在9351元每噸(含稅價)。相對普通塑料製品而言如PE、PP等,PLA和PBAT的價格仍然偏高,增加了終
端用戶的成本和費用。以PE為例:PLA比是PE價格的1.9~3.6倍,PBAT是PE價格的1.7~3倍,價格差距較大。
產能情況:
全球可降解塑料產能主要集中於歐美國家、主要企業包括 Nature Works、Total Corbion、巴斯夫等,但總體來看規模不大。隨著國內法規逐漸明確,市場空間有望迎來快速成長期,國內企業紛紛加入競爭。
PBAT:截止2020年6月份,全球PBAT產能為27.9萬噸/年,全球最大的PBAT生產企業為德國巴斯夫(BASF),年產能為7.4萬噸。我國已建成PBAT產能為13萬噸,佔全球總產能的46%。 國內已有產能7.5萬噸,國內在建(規劃)的產能超過400萬噸,產能擴張51倍左右。
PLA:全球產能合計33萬噸,產量約為20萬噸,主要由兩家外企進行供應。國內PLA企業產能均在1萬噸規模左右,總共幾萬噸的產量。目前國內企業已有產能41.7萬噸,由於丙交酯存在壁壘,基本處在停產狀態。在建及規劃產能197.6萬噸,但是預計由於丙交酯存在壁壘, 未來投產產能將相對有限,行業將維持較優競爭格局。( 核心生產壁壘在於上游的中間體丙交酯。丙交酯研發難度很高,在生產的裂解過程中出現的焦化、碳化現象以及催化劑殘留問題是生產工藝的難點,此前全球僅有荷蘭Corbion-Purac公司、美國NatureWorks公司、 浙江海正(海正葯業600267) 掌握丙交酯的生產技術。金丹 科技 通過與南京大學合作成立金丹生物新材料,獲取了以乳酸為原料、採用生物有機胍催化劑生產丙交酯的關鍵技術,根據公告,金丹 科技 丙交酯項目已投料試車。 )
相關企業布局:
1)彤程新材(603650):引進巴斯夫技術,在上海化工園區落地PBAT生產建設項目,一期6萬噸;2020年5月,巴斯夫與彤程新材簽著了一項聯合協議,授權彤程新材根據巴斯夫高質量標,和售經認證的可堆肥共聚酯(PBAT)。為此,彤程新材將在上海建造一套產能為6萬噸的PBAT生產裝鑿。該裝鑿將采雄巴斯夫工藝技術,出產的材料將部分交由巴斯夫作為ecoflex產品售。新裝置將於2022年投產,供應生物聚合物市場。
2)金發 科技 (600143):目前擁有PBAT產能6萬噸,滿產滿銷,還有6萬噸PBAT和3萬噸PLA產能在建;金發 科技 是亞洲唯一完整聚台、改性及終端應用核心技術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生產企業,
生物降解薄膜類原料銷量全球前三、亞洲第一。
主莒業務:PBAT、PLA, 年產能4.75萬噸。
計劃新建: 年產6萬噸PBAT合成線1條;年產3萬噸PLA合成線1條,預計分別於2021年上半年、2021年第四季度完工。
3)金丹 科技 (300829):國內乳酸行業龍頭,規模優勢明顯。公司是國內第一、全球第三的乳酸生產商,乳酸及其衍生物產能為12.8萬噸,國內產能佔比達41.6%,考慮到公司開工率遠高於行業,實際市佔率則更高。金丹 科技 通過與南京大學合作成立金丹生物新材料,獲取了以乳酸為原料、採用生物有機胍催化劑生產丙交酯的關鍵技術,根據公告,金丹 科技 丙交酯項目已投料試車。
4)華峰化學(002064):生產的己二酸是PBAT的上游原料。大規模產能開建,利用規模效益有望為公司在可降解塑料領域打開市場。公司將於江蘇投產建設30萬噸PBAT、30萬噸聚碳酸環己內酯(PCHC)頂目,頂目總投資100億元,並計劃於2020年10份開工建設。
5)萬華化學(600309):公司將於四川眉山投資建設年產6萬噸PBAT項目,總投資額3.6億元。2020年9月4日,萬華化學(四川)有限公司委託山東正信招標有限公司發布年產6萬噸生物降解聚酯項目國際招標公告,招標產品是PBAT切粒機組。
6)豐原集團:2019年3月,豐原集團與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約「百萬噸可降解塑料聚乳酸PLA」項目,總投資額達120億,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投資50億元,預計年產量達30萬噸PLA,於2019年開始建設,2021年建成投產。
業內專家指出,可降解塑料目前仍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可解塑料還有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也亟待討論,或亟需政府和相關行業給出解決辦法。比如原材料問題,質量和價格瓶頸等。
專家預測,盡管還有很多實際問題,但政府禁塑的決心非常大,隨著消費需求的逐漸增加,綠色環保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必將推動其研發和擴大其應用,規模化及技術進步對可降解塑料打了的成本下降,必定會使可降解塑料發展迎來良好機遇。
『玖』 可降解塑料概念股龍頭股是什麼
與需求相對明確不同,行業供應格局暫未明晰,我們認為選股邏輯應當著眼現在(技術突破、先發優勢等)+展望未來(企業質地、做大能力等)。
全球限塑禁塑背景下,可降解塑料需求2021年步入高速發展階段,我們認為可降解行業具備突出的投資價值及機會。
中金公司進一步指出,PBAT是石油基可降解塑料明星產品,2021年步入爆發元年。目前海外PBAT無論是規模和技術上都領先於國內企業,代表企業如巴斯夫和Novamont等。
(9)禁限塑令受益龍頭股票擴展閱讀
隨著國內科研院校及企業加大投入,國內生產企業提升技術水平,我們認為2021年有望進入大規模擴產元年,三年內規劃新增產能超200萬噸(2020年末約17萬噸)。
我們認為國內主要企業不存在技術障礙,目前高單價之下先投產先盈利,2022年後成本控制強、具備大化工能力的企業有望逐漸勝出,遠期需要關注萬華、華峰等化工巨頭對PBAT布局進展。
僅上市公司在建/擬建的可降解生物塑料項目,就包括萬華化學、金發科技、長鴻高科、金丹科技、齊翔騰達等10餘家上市公司,項目涉及資金近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