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防彈背心龍頭股票
擴展閱讀
設計總院股票歷史股價 2023-08-31 22:08:17
股票開通otc有風險嗎 2023-08-31 22:03:12
短線買股票一天最好時間 2023-08-31 22:02:59

防彈背心龍頭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2-02 12:18:12

1. 化工新材料股票及相關上公司有哪些

化工新材料分類簡介及上市公司: 1、有機氟材料 有機氟材料是指含有氟元素的碳氫化合物,具有耐化學性、熱穩定性、介電性、不燃性和不粘性,摩擦系數極小。應用於軍工、電子、電器、機械、化工、紡織、醫葯等領域;代表上市公司:巨化股份、三愛富。 詳細資料參閱:螢石礦概念股一覽 2、有機硅材料 有機硅材料具有耐高低溫、電絕緣、耐候(光、放射性、臭氧)、無毒、阻燃、抗氧化等優良特性,是發展尖端科技或化工產品創新不可或缺的新型高分子化工材料,享有「工業味精」的美譽。應用於建築、汽車、電子、電氣、紡織、醫療、機械等領域;代表上市公司:新安股份、硅寶科技。 3、工程、改性塑料 工程塑料是指被用做工業零件或外殼材料的工業用塑料,是強度、耐沖擊性、耐熱性、硬度及抗老化性均優的塑料。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礎上,經過填充、共混、增強等方法加工提高了阻燃性、強度、抗充擊性、韌性等方面的性能的塑料製品。應用於汽車、家電、通信、計算機等領域;代表上市公司:金發科技、普利特。 4、高性能纖維 高性能纖維是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學結構、性能和用途,或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學纖維。應用於工業、國防、醫療、環境保護和尖端科學等領域;代表上市公司:煙台氨綸、中鋼吉炭。 詳細資料參閱: (1)、新材料之王碳纖維及碳纖維概念股分析 (2)、碳纖維概念股投資策略 (3)、"高性能纖維材料"主題投資機會(薦股) 5、聚氨酯材料 聚氨酯是一種新興的有機高分子材料。聚氨酯製品分為發泡製品和非發泡製品兩大類,發泡製品有軟質、硬質、半硬質發泡;非發泡製品包括塗料、接著劑、合成皮革、彈性體和 PU 彈性纖維等。應用於建築節能、電子、紡織、醫療、汽車、國防等領域;代表上市公司:煙台萬華、紅寶麗。 6、電子化學材料 電子工業配套的化工產品,具有品種多、質量要求高、用量小、對環境潔凈度要求苛刻、產品更新換代快、資金投入量大、產品附加值較高等特點。應用於電子元器件、電路板、顯示器件等領域;代表上市公司:永太科技、誠志股份。 7、高性能膜材料 指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膜材料,主要用做核心介質材料。應用於電容器、電池、環保等領域;代表上市公司:佛塑股份、碧水源。 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產業鏈: 一、高性能纖維之一:碳纖維 碳纖維是含碳量在95%以上的新型高性能纖維,可用來替代銅、鋼鐵等金屬。它是由有機纖維經碳化及石墨化處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其中聚丙烯腈(PAN)基碳纖維是當今世界碳纖維發展的主流,佔世界碳纖維市場的90%以上。碳纖維具有輕質高強、高模量、耐高溫、耐腐蝕、耐疲勞、抗蠕變、導電、傳熱等特性,屬典型的高新技術產品。目前成熟市場有航空航天及國防領域和體育休閑用品;新興市場有增強塑料、壓力容器、建築加固、風力發電、摩擦材料、鑽井平台等;待開發市場有汽車、醫療器械、新能源等。中鋼吉炭、博雲新材、金發科技、大元股份。 二、高性能纖維之二:芳綸纖維 芳綸纖維(聚對苯二甲醯對苯二胺)是一種新型的高科技合成纖維,具有高強度、高模量、耐高溫、耐酸鹼等特性。其主要用途是用做增強材料和防彈材料,廣泛應用於國防、航空航天、信息通訊、輪胎、體育用品、傳送帶、高強繩索等領域。芳綸纖維主要有兩大類:芳綸纖維主要分為對位芳醯胺纖維(PPTA,或芳綸1414)和間位芳醯胺纖維(PMIA,或芳綸1313)。芳綸1313 具有突出的耐高溫、阻燃和絕緣性,成為高性能纖維,主要應用於高溫防護服、電絕緣和高溫過濾等領域。芳綸1414 則具有高強度高模量的特點,素有高分子材料中的「百變金剛」,主要應用於個體防護、防彈裝甲、力學橡膠製品(MRG)、高強纜繩、石棉替代品。浙江龍盛、煙台氨綸、神馬股份、S儀化。 三、高性能纖維之三: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又稱高強高模聚乙烯纖維,是目前世界上比強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纖維,其分子量在100 萬-500 萬的聚乙烯所紡出的纖維。是當今世界三大高科技纖維(碳纖維、芳綸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堅韌的纖維。與碳纖維、芳綸纖維相比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強度更高,重量更輕,化學穩定性更好。在國防軍需裝備方面,由於耐沖擊性能好,比能量吸收大,它具有輕柔的優點,防彈效果優於芳綸,現已成為佔領美國防彈背心市場的主要纖維,另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復合材料的比彈擊載荷值是鋼的10 倍,是玻璃纖維和芳綸纖維的2 倍多。國外用該纖維增強的樹脂復合材料製成的防彈、防暴頭盔已成為鋼盔和芳綸增強的復合材料頭盔的替代品。在航天工程中,由於該纖維復合材料輕質高強和抗沖擊性能好,適用於各種飛機的翼尖結構、飛船結構和浮標飛機等。該纖維也可以用作太空梭著陸的減速降落傘和飛機上懸吊重物的繩索,取代了傳統的鋼纜繩和合成纖維繩索,其發展速度異常迅速。中紡投資、S儀化。 (個股頻道)

2. 碳纖維龍頭股票有哪些

碳纖維龍頭股票有:
1、中鋼吉炭(000928):碳纖維概念股及碳纖維股票之一,碳化業務,公司全資子公司神舟碳纖維公司是國防科工委唯一認證的碳纖維生產商公司。目前擁有一條生產線,工藝成熟,產能為 10 噸/年,主要生產 1k、3k 的 T300 級碳纖維;公司目前擁有30%股權的江城碳纖維2000 噸碳纖維項目主要產品為 12K T300 級小絲束碳纖維,主要用在民用、工用領域,2008 年開始籌建。一期 500 噸/年的生產線建設將於2011 年 8 月投產,二期1500 噸/年的生產線建設將於 2012 年年底投產,屆時江城碳纖維公司年產能將達到2000 噸。
2、金發科技(600143):碳化業務,金發科技碳纖維項目是廣東省和廣州市重點項目,該項目引進國外氧化爐、碳化爐等先進設備,配置相應的生產輔助設備。公司碳纖維項目預計將在2011 年6 月前開始投產,全面投產後將實現年產2000 噸高性能PAN 碳纖維的生產規模。
3、大元股份(600146):纖維概念股及碳纖維股票之一,碳纖維預浸料和復合材料產品業務,公司持有60%股權的嘉興中寶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內三大碳纖維製品巨頭之一,嘉興中寶擁有產能300 萬平方米碳纖維預浸料生產線。其申報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的「用於架空電纜的碳纖維-樹脂復合材料芯」發明專利已於 2010 年8 月取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申請初步審查合格通知書。
(2)防彈背心龍頭股票擴展閱讀:碳纖維概念股
1、方大炭素(600516):子公司方泰精密是國內少數幾家掌握碳纖維技術的企業之一,主要承擔年產3100噸碳纖維項目建設,其中一期1500噸預計今年10月將進行試車後投產;二期將在一期投產後開始建設。
2、博雲新材(002297):公司是國內粉末冶金復合材料領域研究、產業化鏈條最完善的公司,產品包括航天用炭/炭復合材料等。
3、金發科技(600143):2011年9月,公司第一期投資總金額不超過3億元,用於興建年產2000噸碳纖維及1萬噸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化項目。
4、大元股份(600146):公司控股60%的子公司嘉興中寶然纖維是國內三大碳纖維製品巨頭之一,擁有300萬平方米碳纖維預浸料生產線。
5、中鋼吉炭(000928):公司是我國軍用碳纖維定點生產企業,是國防科工委指定的唯一一家軍用碳纖維采購企業。2013年9月,股東大會同意公司置出公司全部資產及負債,注入中鋼設備100%股權。
6、恆天天鵝(000687):實際控制人恆天集團定位公司為集團新纖維材料業務核心運營主體、資產整合平台,恆天集團旗下的碳纖維產業鏈和特種纖維,將徹底改善公司目前業態。
7、遠東電纜(600869)碳纖維芯導線
8、泰和新材(002254):公司橫跨氨綸、間位芳綸(又稱芳綸1313)、對位芳綸(又稱芳綸1414)、化工原料等產業領域,是國內領先的高性能纖維研發和生產基地,是我國化纖行業參與全球高技術競爭的標桿企業。公司和煙台民士達在軍用直升機芳綸蜂窩用材研發上走在全國前列,煙台民士達既是公司客戶,也是公司參股子公司。芳綸蜂窩結構復合材料是世界航空領域首選的減重材料,可大大提升該機型的裝載能力,改寫了高性能航空復合材料依賴進口的歷史。公司還參與參與芳綸防彈材料研發。
9、深圳惠程(002168):聚醯亞胺纖維與碳纖維、芳綸纖維、高強聚乙烯纖維一樣都屬於高強高模的特種性能纖維。

3. 生產防彈衣的上市公司龍頭有哪些

中國做防彈衣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以下三家:皖維高新(股票代碼:600063)、際華集團(股票代碼:601718)、泰和新材(股票代碼:002254)。其中際華集團是我國最大、歷史最悠久的軍需輕工生產製造企業,是國內唯一的全系列軍需產品供應商。
拓展資料
防彈衣屬合成材料的過渡,又由單純合成材料向合成材料與金屬裝甲板、陶瓷護片等復合系統發展的過程。人體裝甲的雛形可追溯至遠古,原始民族為防止身體被傷害,曾用天然纖維編織帶作為護胸的材料。武器的發展迫使人體裝甲必須有相應的進步。早在19世紀末期,用在日本中世紀的鎧甲上的真絲也用在了美國生產的防彈衣上。1901年,威廉?麥肯雷總統被暗殺事件發生後,防彈衣引起了美國國會的矚目。
盡管這種防彈衣可防住低速的手槍子彈(彈速為122米/秒),但無法防住步槍子彈。於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出現了以天然纖維織物為服裝襯里,配以鋼板製成的防彈衣。厚實的絲綢服裝也一度曾是防彈衣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是,真絲在戰壕中變質較快,這一缺陷加上防彈能力有限和真絲的高額成本,使真絲防彈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受到了美國軍械部的冷落,未能普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彈片的殺傷力增加了80%,而傷員中70%因軀干受傷而死亡。各參戰國,尤其是英、美兩國開始不遺餘力地研製防彈衣。
1942年10月,英軍首先研製成功了由三塊高錳鋼板組成的防彈背心。而在1943年度,美國試制和正式採用的防彈衣就有23種之多。這一時期的防彈衣以特種鋼為主要防彈材料。1945年6月,美軍研製成功鋁合金與高強尼龍組合的防彈背心,型號為M12步兵防彈衣。其中的尼龍66(學名聚醯胺66纖維)是當時發明不久的合成纖維,它的斷裂強度(gf/d:克力/旦)為5.9~9.5,初始模量(gf/d)為21~58,比重為1.14克/(厘米)3,其強度幾乎是棉纖維的二倍。朝鮮戰爭中,美陸軍裝備了由12層防彈尼龍製成的T52型全尼龍防彈衣,而海軍陸戰隊裝備的則是M1951型硬質「多隆」玻璃鋼防彈背心,其重量在2.7~3.6千克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