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大神來指導一下,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並
我給你解釋一下
吸收合並的話,乙公司的全部資產、負債歸甲公司公司,那麼甲公司直接做相關資產負債增加即可,如你上面的分錄2所示。
那麼甲購買這些支付的對價是發行股票,賬面確認時,股本根據發行的股票數量和股票面值定
貸方差額計入「資本公司--股本溢價」即可,如果是借方差額,那麼要沖銷合並(甲)的資本公積,資本公司不足沖減的需要沖減甲公司的留存收益(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因為甲公司只有盈餘公積,你分錄(3)只沖減了盈餘公積
把分錄2給你拆分下估計更好理解
2、甲發行股票並收到乙公司的資產和負債時
借:流動資產 3000
固定資產 8000
無形資產-專利權 1000
貸:累計折舊 4000
流動負債 4000
應付債券 1000
股本 1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000
資本公積 600
盈餘公積 400
Ⅱ 非同一控制和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並和吸收合並
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並
1.支付貨幣資金、出讓存貨實施合並
借:有關資產賬戶 [取得的被並方資產公允價值] A
商譽 [C大於(A−B)之差]
貸:有關負債賬戶 [承擔的被並方負債公允價值] B
銀行存款、主營業務收入 [支付的合並對價的公允價值] C
營業外收入 [C小於(A−B)之差]
2.出讓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實施合並
借:有關資產賬戶 [取得的被並方資產公允價值] A
商譽 [C大於(A−B)之差]
貸:有關負債賬戶 [承擔的被並方負債公允價值] B
固定資產清理 [支付的合並對價的公允價值] C
無形資產 [支付的合並對價的公允價值] C
營業外收入 [處置資產的損益]
營業外收入 [C小於(A−B)之差]
3.發行權益性證券
借:有關資產賬戶 [取得的被並方資產公允價值] A
商譽 [(C+D+E)大於(A−B)之差]
貸:有關負債賬戶 [承擔的被並方負債公允價值] B
股本 [發行證券的面值總額] C
資本公積 [發行證券的溢價−手續費等] D
銀行存款 [實際發生的手續費] E
營業外收入 [(C+D+E)小於(A−B)之差]
4.發行債券與發行權益性證券類似
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並
1.支付資產實施的企業合並
借:長期股權投資 B=A
貸:庫存現金、營業收入等 [支付的合並對價的公允價值] A
2.發行權益性證券實施的企業合並
借:長期股權投資 [A+B+C]
貸:股本 [發行證券的面值總額]
資本公積 [發行證券的溢價−手續費等]
銀行存款 [實際發生的手續費]
3. 發行債券與發行權益性證券類似
註:無論何種合並方式,發生的評估、審計、咨詢等費用都需要
借: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等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並與控股合並最大的不同在於取得被投資方的資產、負債和支付的合並對價均要以賬面價值計算。其次,無論是吸收合並還是控股合並,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和取得的被投資方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的差額均計入「資本公積」。收購是合並的一種,指一家公司完全或者主要控制另一家企業的資產以擴充其實力。在法律上收購與合並的流程有很大不同,而且他們各自也有多種情形,不過有一點是很明顯的,收購法人主體是母公司,而合並的法人主體是新的。收購是 指一 家公司對其它公司進行全部的收購,使之成為自己公司的一部分。合並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 公司依照公司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通過訂立合並協議。
Ⅲ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控股合並的具體會計處理
通常情況下,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是指發生在同一企業集團內部企業之間的合並。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因為是集團內部的合並,所以強調的是一個賬面價值的概念,可以理解為內部交易。
對於控股合並,長期股權投資應該按照被合並方的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入賬;而吸收合並則按照資產、負債等的賬面價值入賬。以支付現金、非現金資產作為合並對價的,以所取得的對方賬面凈資產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差額調整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為合並發生的直接相關稅費計入當期損益。
控股合並
例1甲公司2008年初投資集團內乙公司取得80%股權,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為1500萬元,公允價值為1800萬元。甲公司為合並付出銀行存款200萬元,並定向發行股票面值900萬元,公允價值1200萬元,支付相關稅費50萬元,假定無證券溢價收入,「盈餘公積」賬戶余額為150萬元;另外甲公司為企業合並支付評估費等相關稅費100萬元。所得稅率為25%,不考慮所得稅以外的稅金。單位為萬元。
解析:
甲購買同一集團內乙公司80%股權,屬於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並。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進行過程中發生的各項直接相關的費用,應於發生時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非同一控制下,作為合並成本。但以下兩種情況除外:
以發行債券方式進行的企業合並,與發行債券相關的傭金、手續費等應計入負債的初始計量金額中。債券折價發行的,該部分費用應增加折價的金額;債券溢價發行的,該部分費用應減少溢價的金額。
發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合並對價的,所發行權益性證券相關的傭金、手續費等不管其是否與企業合並直接相關,均應自所發行權益性證券的發行收入中扣減,有溢價的,從溢價收入中扣除;無溢價或溢價金額不足以扣減的,應當沖減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賬務處理:
長期股權投資入賬價值=1500×80%=1200
借:長期股權投資1200管理費用100盈餘公積50
貸:銀行存款350股本900資本公積——股本溢價100
稅務處理:
甲企業支付給被合並企業乙的非股權支付額200萬元,高於所支付的股權票面價值的20%(200/900=22%),稅務上作為應稅合並處理,長期段權投資的成本應按公允價值確定計稅基礎。
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為1200萬元,計稅基礎為1800×80%=1440,產生可抵扣的暫時性差異240萬元,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8號一所得稅》規定:與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相關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應計入所有者權益。
所得稅會計處理: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60貸:資本公積60
吸收合並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並和控股合並一樣遵循賬面價值這一本質。合並日合並方會計處理:借記「被合並方可辨認資產原賬面價值」,貸記「被合並方可辨認負債原賬面價值」,貸記「資本公積」(或借方差額,借方差額不足沖減的,沖減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例2甲、乙同受一母公司控制。2008年12月1日,甲公司支付合並對價2500萬元吸收合並乙公司。合並日乙公司各項資產的賬面價值為3000萬元,公允價值為4000萬元。負債賬面價值為800萬元,公允價值為800萬元。凈資產賬面價值為2200萬元,公允價值為3200萬元。甲公司「資本公積一股本溢價」賬戶余額為350萬元,所得稅率為25%。不考慮所得稅以外的稅金,合並雙方採用的會計政策相同。
解析:
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並,不確認長期股權投資,也不確認商譽,而是將差額沖減「資本公積」。
借:各項資產3000(實際上應該借記乙公司賬面上的各項資產賬面價值)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300
貸:各項負債800(實際上應該貸記乙公司賬面上的各項負債賬面價值)
銀行存款2500
財稅差異:根據國稅發[2000]119號規定,以上合並不屬於免稅合並,被合並各項資產和負債應按公允價值作為計稅基礎,則資產的賬面價值3000萬元,小於計稅基礎4000萬元,產生可抵扣的暫時性差異1000萬元,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250萬元。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250
貸:資本公積250
Ⅳ 同一控制下合並報表的抵消分錄
1、長期股權投資的確認和計量
借:長期股權投資
借:應收股利
貸:有關資產、負債
貸:股本
貸: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2、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並
借:資產
借:資本公積
貸:負債
貸:資產
貸:銀行存款
貸:股本
貸: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4)同一控制下發行股票吸收合並擴展閱讀: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涉及的資本公積。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應在合並曰按取得被合並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借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
按享有被投資單位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借己『』應收股利「科目,按支付的合並對價的賬面價值。貸記有關資產科目或借記有關負債科目。
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資本公積一資本溢價(股本溢價)「科目;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應借記」盈餘公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
撥款轉入形成的資本公積。新准則規定,企業收到國家撥入的專門用於技術改造、技術研究等的撥款項目完成後,形成各項資產的部分。
應按實際成本借記「固定資產」等科目,貸記有關科目,同時借記「專項應付款」科目,貸記「資本公積一股本溢價」科目。
Ⅳ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的會計處理
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並
長期股權投資的確認和計量
借:長期股權投資(合並日於享有被合並方相對於最終控制方而言的賬面價值的份額)
應收股利(享有被投資單位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
貸:有關資產、負債(支付的合並對價的賬面價值)
股本(發行股票面值總額)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倒擠)
【提示】「資本公積」也可能在借方。當資本公積在借方時,表示沖減母公司的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的余額不足沖減的,應沖減留存收益(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並
借:資產(被合並方賬面價值)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不足沖減部分沖減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貸:負債(被合並方賬面價值)
資產(合並方非現金資產賬面價值)
銀行存款
股本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提示1】合並方向被合並方原股東支付對價,取得的是被合並方的資產和負債,上述分錄中不會涉及被合並方的所有者權益。
【提示2】吸收合並編制的是個別財務報表,不存在合並財務報表問題。
關注環球網校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的會計處理
Ⅵ 同一控制下,公司增發股票是怎麼做到吸收合並令一個公司的,比如說A合並B、、、急、、謝謝
A增發的目的在於籌集資金,
籌集資金的用途在於購買B的所有權。
A用增發股票籌集的資金購買B的股權,其B的所有權同收益權同屬A的股東,吸收後B是A的資產的一部分。
同一控制,這個只是一個管理權的問題,吸收合並這里說的是一個所有權的問題。
Ⅶ 同一控制下發行股票實現企業合並應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是指參與合並的企業在合並前後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且該控制並非暫時性的合並。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一般發生於企業集團內部,這些合並在母公司控制下,實現企業集團內部的資源整合;吸收合並是指合並方通過企業合並取得被合並方的全部凈資產,合並後被合並方被注銷法人資格,被合並方原持有的資產、負債在合並後成為合並方的資產、負債。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的規定,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吸收合並,合並方對於合並日取得的被合並方資產、負債應按其在被合並方的原賬面價值確認;合並方對於合並中取得的被合並方凈資產賬面價值與支付的合並對價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溢價),資本公積(資本溢價)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合並方為進行企業合並發生的各項直接相關費用,包括為進行企業合並支付的審計費用、評估費用、法律服務費用等,應當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為企業合並發行的債券或承擔其他債務支付的手續費、傭金等,應當計入所發行債券及其他債務的初始計量金額。企業合並中發行權益性證券發生的手續費、傭金等費用,應當抵減權益性證券溢價收入(資本公積),溢價收入不足沖減的,沖減留存收益。
Ⅷ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並和控股合並的區別
合並方式不同。收購、 吸收合並 ,是指兩家或兩家以上的企業合並成一家企業。控股合並,是指一家企業購入或取得了另一家企業有投票表決權的股份,並已達到可以控制被合並企業財務和經營政策的持股比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公司法 》第七十一條規定, 有限責任公司 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 股權轉讓 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 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