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剛發行的股票怎麼計算市盈率
市盈率=當前股價/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凈利潤/總股本新股總股本=原有股本+發行新股一般新股發行占原有股本30%左右。
說到這個市盈率,人們是又愛它又恨它,即說有用,又說無用。那它到底是不是有用呢,又怎麼去用呢?
在為大家介紹我使用市盈率買股票的方法之前,先和大家推薦機構近期值得關注的牛股名單,隨時都有可能被刪,有想法的還是盡快領取了再說:【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市盈率是什麼意思?
市盈率就是股票的市價除以每股收益的比率,他能夠清晰的反映一筆投資需要多長時間能夠回本。
演算法是:市盈率=每股價格(P)/每股收益(E)=公司市值/凈利潤
打個比方,一家上市公司有股價,比如20元,從買入成本這方面算的話,那就是20元,過去的一年裡公司每股收益有5元人民幣,20/5=4倍就是在這個時候的市盈率。代表你投入的錢公司需要用4年才能賺回來。
那就表示了市盈率實際上越低,也就代表著越好,也就越有投資的價值?不是的,市盈率是不能隨意就可以套用的,為什麼會這么認為,那麼下面具體來說一說~
二、市盈率高好還是低好?多少為合理?
原因就在於不同的行業當中市盈率不一樣,傳統行業發展的空間是有一定限度的,市盈率不怎麼高的,但高新企業的發展前景較好,一般投資者就會給出更高的股票估值,市盈率就會變得很高。
那又有朋友說,對於哪些是有潛力的股票根本一竅不通?各行業龍頭股的股票名單我熬夜歸整出了一份,選股選頭部是正確的,會自動更新排名,先領了各位再研究:【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那麼多少市盈率才合適?在上面講過行業和公司的不同,它們的特性也有區別,市盈率多少才更合理,這確實很難說准。但是我們還是可以運用市盈率,這對於股票投資有著很高的參考價值。
買入,不是讓你一次性把錢都投進股票里。這里我們可以教大家分批買股票的方法。
現在XX股票的股價是79塊多,如果你要用8萬來買,你可以分批買入,分四次,一共買十手。
認真觀察了近十年來的市盈率,得出了最近十年市盈率的最低值為8.17的結果,現在有個市盈率是10.1的股票。那就把8.17-10.1的市盈率大區間平均的分成五個小區間,然後再等到市盈率每到一個區間買一次。
做個假設,市盈率10.1買入1手,市盈率低到9.5的時候第二次就可以進行買入2手,等到市盈率到了8.9就可以買入3手了,下一次的購買時間是市盈率到8.3的時候,買入4手。
購買後就安心把握好自己手中的股份,市盈率每降低一個區間,照計劃買入。
同樣,如果股票價格上漲了,高估值區間劃分在一個區域內,依次賣出手中持有的股票。
應答時間:2021-09-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❷ 每股收益是什麼意思啊
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稱每股稅後利潤、每股盈餘,指稅後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
一、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稱每股稅後利潤、每股盈餘,指稅後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是普通股股東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業凈利潤或需承擔的企業凈虧損。每股收益通常被用來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衡量普通股的獲利水平及投資風險,是投資者等信息使用者據以評價企業盈利能力、預測企業成長潛力、進而做出相關經濟決策的重要的財務指標之一。利潤表中,第九條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項目。
二、人類對於股市波動規律的認知,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世界級難題。迄今為止,尚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和方法能夠令人信服並且經得起時間檢驗——2013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授予羅伯特·席勒等人該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時指出:幾乎沒什麼方法能准確預測未來幾天或幾周股市債市的走向,但也許可以通過研究對三年以上的價格進行預測。
三、該比率反映了每股創造的稅後利潤。比率越高,表明所創造的利潤越多。若公司只有普通股時,凈收益是稅後凈利,股份數是指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如果公司還有優先股,應從稅後凈利中扣除分派給優先股東的股利。
四、每股收益是指本年凈收益與普通股份總數的比值,根據股數取值的不同,有全面攤薄每股收益和加權平均每股收益。全面攤薄每股收益是指計算時取年度末的普通股份總數,理由是新發行的股份一般是溢價發行的,新老股東共同分享公司發行新股前的收益。加權平均每股收益是指計算時股份數用按月對總股數加權計算的數據,理由是由於公司投入的資本和資產不同,收益產生的基礎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