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通俗一點解釋實際利率法。。以及與票面利率的區別。
實際利率會減去市場通貨膨脹率之後得到的真實利率來算利息。
票面利率是指你的利息會直接按照打在存單上的利率計算,只要按照規定存款,利息在存款之時就能算清楚准確。舉例說,投資者持有面值1萬元的債券,票面利率是4.75%,而利息是在每年6月1日和12月1日派發,那麼他在這兩天將各領到237.50元的利息。
(1)發行股票的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擴展閱讀:
票面利率的規律:
票面利率固定的債券通常每年或每半年付息一次。企業債券必須載明債券的票面利率。票面利率的高低在某種程度上不僅表明了企業債券發行人的經濟實力和潛力,也是能否對購買的公眾形成足夠的吸引力的因素之一。
總之,債券價格、到期收益率與票面利率之間的關系可作如下概括:
票面利率<到期收益率,則債券價格<票面價值
票面利率=到期收益率,則債券價格=票面價值
票面利率>到期收益率,則債券價格>票面價值
實際利率的演算法:
實際利率法是採用實際利率來攤銷溢折價,其實溢折價的攤銷額是倒擠出來的,計算方法如下:
1、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 = 期初債券的購買價款* 實際利率;
2、按照面值計算的利息 = 面值 *票面利率;
3、在溢價發行的情況下,當期溢價的攤銷額 = 按照面值計算的利息 - 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
4、在折價發行的情況下,當期折價的攤銷額 = 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 - 按照面值計算的利息;
注意: 期初債券的賬面價值 =面值+ 尚未攤銷的溢價或 - 未攤銷的折價。如果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計提的利息會增加債券的帳面價值,在計算的時候是要減去的。
② 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是什麼意思
票面利率就是債券上標明的利率。實際利率是債券發行時的利率。如果發行債權的時候發行價格和票面金額一致,屬於平價發行,此時實際利率和票面利率是相同。但現實中,經常是折價發行或者溢價發行。此時造成實際利率和票面利率的區別。
比如面值1000,結果只賣了900。票面上規定利率是10%。這個是票面利率。而實際只花了900就買到了,說明實際利率更高點。因為我們除了享受按照10%計算的票面利息,還享受到了折價的收益。所以就有了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
拓展資料:
1、票面利率表明了企業債券發行人的經濟實力和潛力,越是經濟實力較強的企業,其融資手段較多,其債券的票面利率就較低;而經濟實力較弱的企業,其到期無法償還債券的風險越大,因而由於風險貼水,其債券的票面利率就較高。
企業發行債券時市場上的債券收益率與企業發行該債券的票面利率之間會存在差異,這樣就導致購買者購買該債券的價款與面值之間存在差異,因此就出現了折溢價購買的情況。
2、溢價或折價不是企業的收益或損失,這要看企業發行債券的票面利率和市場上平均利率的比較,如果債券票面利率高於市場上的平均收益率,大家就都會來買,需求旺盛,因此導致債券價格上揚,即溢價。當債券票面利率小於市場上的平均利率時,債券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也就是說沒人買,因此要降價,折價出售。這個溢價或折價最後都是讓債券的到期收益率等於市場上的平均利率為止。
3、債券溢價或折價發行在西方國家很常見,當然在財務課本中也有。而現實中,我國現在發行的債券都是平價發行的(短期貼現發行的國債除外)。折溢價攤銷在財務上必須的,因為這樣才能真實的反映出公司當年的經營成本,否則在溢價發行時,第一年就會顯得利潤高。攤銷只會影響債券存續期內各年個相對利潤,過了存續期,那麼不管以前是否攤銷,最後的這幾年加起來的總利潤是不會因此而變的。
③ 債券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的區別是什麼
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不同點如下:
1、票面利率是指債券上標明的利率,實際利率是指存款人或投資者在消除通貨膨脹率後獲得的利息回報。
比如1000元的一年期債券,票面利率為10%,按票面利率計算的應付利息為100元。
2、債券票面利率票面利率是指債券上標明的利率,即一年的利息與票面價值的比率,等於每年應付給債券持有人的總利息除以債券總面值的百分比。
票面利率水平直接影響證券發行人的融資成本和投資者的投資收益,一般由證券發行人根據債券本身和市場情況決定。
3、實際利率是指剔除通貨膨脹率後,存款人或投資者獲得利息回報的實際利率。一個國家的實際利率越高,其貨幣的信用就越好,熱錢去那裡的機會就越高。
比如美元實際利率在上升,美聯儲加息預期持續,所以國際游資向美國的流動更加明顯。投資的方式有很多種,債券,股票,房地產,古董,外匯。
在其中債券市場是對這些利率和實際利率最敏感的市場。可以說,美元匯率基本遵循實際利率的走勢。
拓展資料:
債券(Bonds / debenture)是一種金融契約,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借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同時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或投資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債券購買者)即債權人 。
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由於債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確定的,所以債券是固定利息證券(定息證券)的一種。在金融市場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債券可以上市流通。
基本要素
債券盡管種類多種多樣,但是在內容上都要包含一些基本的要素。這些要素是指發行的債券上必須載明的基本內容,這是明確債權人和債務人權利與義務的主要約定,具體包括:
1、債券面值
債券面值是指債券的票面價值,是發行人對債券持有人在債券到期後應償還的本金數額,也是企業向債券持有人按期支付利息的計算依據。債券的面值與債券實際的發行價格並不一定是一致的,發行價格大於面值稱為溢價發行,小於面值稱為折價發行,等價發行稱為平價發行。
2、償還期
債券償還期是指企業債券上載明的償還債券本金的期限,即債券發行日至到期日之間的時間間隔。公司要結合自身資金周轉狀況及外部資本市場的各種影響因素來確定公司債券的償還期。
3、付息期
債券的付息期是指企業發行債券後的利息支付的時間。它可以是到期一次支付,或1年、半年或者3個月支付一次。在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和通貨膨脹因素的情況下,付息期對債券投資者的實際收益有很大影響。到期一次付息的債券,其利息通常是按單利計算的;而年內分期付息的債券,其利息是按復利計算的。
4、票面利率
債券的票面利率是指債券利息與債券面值的比率,是發行人承諾以後一定時期支付給債券持有人報酬的計算標准。債券票面利率的確定主要受到銀行利率、發行者的資信狀況、償還期限和利息計算方法以及當時資金市場上資金供求情況等因素的影響。
5、發行人名稱
發行人名稱指明債券的債務主體,為債權人到期追回本金和利息提供依據。
上述要素是債券票面的基本要素,但在發行時並不一定全部在票面印製出來,例如,在很多情況下,債券發行者是以公告或條例形式向社會公布債券的期限和利率。
④ 票面年利率和實際年利率的區別和關系
會計學中的實際利率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是指實際的銀行利率,票面利率一般是指債券等有價證券票面標注的利息率,兩者通常情況下是不相等的。
在會計核算中,兩者的差別體現在利息費用的計算以及債券折價溢價的攤銷上。
理論上講,債權的發行價等於債權未來現金流以當前銀行利率為折現率,得到的現值之和,舉個例子說明,1000元的債權,票面利率為10%,銀行利率為5%。
這樣每年,投資者會得到100元債權利息收入和第十年1000元的本金返還,由於時間是有時間價值的,今年的100元,存銀行里,明年就會得到105元。
換算下來的未來10年現金流的現值總和為772.17+613.91=1386,也就是說,公允上講,該債券的發行價格是1386元。
(4)發行股票的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央行的政策:一般來說,當央行擴大貨幣供給量時,可貸資金供給總量將增加,供大於求,自然利率會隨之下降;反之,央行實行緊縮式的貨幣政策,減少貨幣供給,可貸資金供不應求,利率會隨之上升。
價格水平:市場利率為實際利率與通貨膨脹率之和。當價格水平上升時,市場利率也相應提高,否則實際利率可能為負值。同時,由於價格上升,公眾的存款意願將下降而工商企業的貸款需求上升,貸款需求大於貸款供給所導致的存貸不平衡必然導致利率上升。
股票和債券市場:如果證券市場處於上升時期,市場利率將上升;反之利率相對而言也降低。
⑤ 債券的發行價格.票面利率與實際利率之間的關系
債券發行價格與票面利率成正相關,票面利率越大,發行價越高;發行價與市場利率成負相關,市場利率越高,發行價越低。
發行價=∑(票面利率*票面價值)/(1+市場利率)^t+票面價值/(1+r)^付息期數
拓展資料:
債券發行價格是債券投資者認購新發行債券時實際支付的價格。在實際操作中,發行債券通常先決定年限和利率,然後再根據當時的市場利率水平進行微調,決定實際發行價格。一批債券的發行不可能在一天之內完成,認購者要在不同的時間內購買同一種債券。可能面對不同的市場利率水平。
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和保證債券能順利發行,有必要在債券利率和發行價格方面不斷進行調整。一般說來,在市場利率水平有較大幅度變動時,採取變更利率的辦法;而在市場利率水平相對穩定時,採取發行價格的微調方式。也有時利率變更和發行價格微調兩者並用。
總之,投資者認購面額200元的新發債券,實際付出的價格可以是200元,也可以是199元或198元,還可以是201元或202元。第一種情況稱作平價發行(或等價發行);第二種情況稱為低價發行(或折價發行);第三種情況稱為高價發行(或溢價發行)。
但三種情況償還額均為票面額200元。由於債券的面額與發行價格可能有差異,所以債券的實際投資價值或投資收益就不僅取決於利率和償還期限,還取決於發行價格。
債券與股票的區別:
1.債券所表示的只是一種債權,債券持有者無權過問發行公司的經營管理,而股票所表示的是對公司的所有權,股票持有者可直接或間接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
2.債券持有者可按期收取固定利息,而不管發行公司是否虧損,股票持有者的股息收入則隨公司的盈利狀況變動而變動,有盈利則可分紅,無盈利則不能分紅。
3.債券到期可以收回成本,股票則無到期與否的問題,股金歸公司永久支配,直到公司解散。解散時,有多少剩餘財產才能分多少,而且還排在支付債券本金和利息之後。
4.債券的市場價格變動較小,安全性高;股票的市場價格變動很大,風險性大。
5.就一般的狀況而言,投資債券難以達到投資股票那樣高的預期收入。
6.在公司繳納所得稅的時候,公司債券的利息是作為費用從收益中減除,在所得稅前列支;而股票的股息是屬於凈收益的分配,不屬於費用,在所得稅後列支,公司在發行股票或債券的選擇中,這一點常是決定性的因素。
⑥ 票面利率是多少
是的哦,面值為100元,票面利率為6%, 五年到期,價格是115元。
計算公式為P=M(1 +i)"/(1+r)"=100×1+10%)5/(1+8%)5。
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的關系影響債券的發行價格。當票面利率等於市場利率時,債券發行價格等於面值;當票面利率低於市場利率時,一般是折價;當票面利率高於市場利率時,通常是溢價發行。當債券的收益率值低於面值時,債券的內在價值就高於面值。債券的內在價值是投資者決策的基礎。當債券的內在價值高於其市場價值時,投資者傾向於購買它。票面利率大於市場利率溢價發行是指債券發行人支付的利息高於市場平均水平,作為補償,發行價格會比較高。溢價發行價格減去票面價格是對發行人的補償。當債券票面利率高於市場利率時,企業以票面價值發行債券,發行成本會增加,因此需要溢價發行債券。
拓展資料:
1.票面利率是指債券上標明的利率,實際利率是指存款人或投資者在消除通貨膨脹率後獲得的利息回報。比如1000元的一年期債券,票面利率為10%,按票面利率計算的應付利息為100元。如果以公允價格發行,投資者購買債券的成本是1000元,那麼這種債券對投資者的實際利率也是10%。例如,如果折價,投資者以900元購買這種債券,他的實際利率相對於投資者將是100/900=11%。票面利率水平直接影響證券發行人的融資成本和投資者的投資收益,這一般由證券發行人根據其發行的債券決定。
2.債券票面利率票面利率是指債券上標明的利率,即一年的利息與票面價值的比率,等於每年應付給債券持有人的總利息除以債券總面值的百分比。票面利率水平直接影響證券發行人的融資成本和投資者的投資收益,一般由證券發行人根據債券本身和市場情況決定。債券付息是指發行人在債券有效期內分批向債券持有人支付利息,債券付息也影響投資者的回報。
3.實際利率是指剔除通貨膨脹率後,存款人或投資者獲得利息回報的實際利率。一個國家的實際利率越高,其貨幣的信用就越好,熱錢去那裡的機會就越高。比如美元實際利率在上升,美聯儲加息預期持續,所以國際游資向美國的流動更加明顯。投資的方式有很多種,債券,股票,房地產,古董,外匯。在其中債券市場是對這些利率和實際利率最敏感的市場。可以說,美元匯率基本遵循實際利率的走勢。
⑦ 通俗的解釋下 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的區別
1、票面利率就是指債券上標識的利率,實際利率是指剔除通貨膨脹率後儲戶或投資者得到利息回報。
2、債券票面利率(Coupon rate)票面利率是指在債券上標識的利率,一年的利息與票面金額的比例,是它在數額上等於債券每年應付給債券持有人的利息總額與債券總面值相除的百分比。票面利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證券發行人的籌資成本和投資者的投資收益,一般是證券發行人根據債券本身的情況和對市場條件分析決定的。債券的付息方式是指發行人在債券的有效期間內,向債券持有者分批支付利息的方式,債券的付息方式也影響投資者的收益。
3、實際利率(Effective Interest Rate/Real interest rate) 是指剔除通貨膨脹率後儲戶或投資者得到利息回報的真實利率。哪一個國家的實際利率更高,則該國貨幣的信用度更好,熱錢向那裡走的機會就更高。比如說,美元的實際利率在提高,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在繼續,那麼國際熱錢向美國投資流向就比較明顯。投資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債券,股票,地產,古董,外匯……。其中,債券市場是對這些利率和實際利率最敏感的市場。可以說,美元的匯率是基本上跟著實際利率趨勢來走的。
⑧ 溢價發行實際利率與票面利率
當票面利率高於實際利率時,債券就會溢價,否則就會折價。 舉個你的例子,比如1000元債券面值5%,實際價值10%。假設利息將在五年內分期支付,本金將在到期時償還。 該債券的價值計算如下: 債券價值=50×3.7908+1000×0.6209=810.44元。(其中50為利息,1000為本金,3.7908為利率10%、期限5年的年金現值系數,0.6209為利率10%、期限5年的復利現值系數)。小於1000元,所以叫打折。 了解方法。假設你是一家發行債券的公司,你的債券利率低於市場利率。誰來買你的債券,你的債券就不賣。你的利率是5%,市場利率是10%。市場利率代表的是行價,低於行價就賣不出去。所以,要「貼現」,你賣810.44元,相當於市場利率。189.56元的差價相當於提前補償了投資者。這樣投資者就不會吃虧,會買你的債券。 另一方面,如果債券的票面利率為10%,市場利率為5%,則溢價發行。 債券價值= 100×4.3295+1000×0.7835 = 1216.45元。(其中100為利息,1000為本金,4.3295為利率5%、期限5年的年金現值系數,0.7835為利率5%、期限5年的復利現值系數)。 簡單的理解就是我的債券利率高,誰買我的債券誰就賺的比市場價多,債券發行人就虧了。為了彌補這個損失,我會先多收別人的利息,多收的金額=1216.45-1000=216.45元,就是保費。拿到這個溢價後,即使未來發行人支付的利息高於市場價,也不會吃虧,因為發行時利差就收回來了。
⑨ 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的關系
一、票面利率就是債券上標明的利率,是用來報價的,而實際利率是指剔除通貨膨脹率後投資者得到利息回報的真實利率,用來計算收益的。比如,一張1000元面值一年期的債券,票面利率10%,按票面利率計算應該支付的利息是100塊。如果平價發行的話,投資者購入債券的成本是1000元,那麼這個債券對於投資者來說他的實際利率同樣是10%。如果折價發行,比如投資者以900塊購入這張債券,那麼相對於投資者來說,他的實際利率就100/900=11。11%。
二、票面利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證券發行人的籌資成本和投資者的投資收益,一般是證券發行人根據債券本身的情況和對市場條件分析決定的,而實際利率是伴隨著通貨膨脹的發生而變化。
【拓展資料】
票面利率表明了企業債券發行人的經濟實力和潛力,越是經濟實力較強的企業,其融資手段較多,其債券的票面利率就較低;而經濟實力較弱的企業,其到期無法償還債券的風險越大,因而由於風險貼水,其債券的票面利率就較高。同理,對於債券融資項目的收益率和風險這兩個重要的評價指標,當收益率較高或風險較高時,票面利率就傾向於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由於考慮因素較多,不同公司不同時期不同項目條件下的結果不可比,所以上述說明均是在其他因素給定,而單一因素變化的條件下給出的)
實際利率(Effective Interest Rate/Real interest rate) 是指剔除通貨膨脹率後儲戶或投資者得到利息回報的真實利率。哪一個國家的實際利率更高,則該國貨幣的信用度更好,熱錢向那裡走的機會就更高。比如說,美元的實際利率在提高,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在繼續,那麼國際熱錢向美國投資流向就比較明顯。投資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債券,股票,地產,古董,外匯……。其中,債券市場是對這些利率和實際利率最敏感的市場。可以說,美元的匯率是基本上跟著實際利率趨勢來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