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9年全網發行的新股有哪些
你好,網上有很多與證券有關的網站都可以查到新股信息,下面以《中國證券網》和《證券之星》為例進行介紹。
中國證券網
1進入中國證券網,上面有兩個紅字--新股。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⑵ 貴州茅台從發行價的31塊多買100股,持有到2019年,它的總市值應該是多少該怎麼計算
一陣涼風,吹開我惺忪的睡眼。我禁不住打了一個冷戰,讓我從夏日的煩悶中回味過來。啊,秋天來了!
秋天不知什麼時候早已來到身邊,無聲無息。 這時,一片枯黃的落葉盤旋在空中,輕輕地飄落。哦,又是落葉飄零時。你看,它飄得是那麼緩慢,是那麼地有韻味!也許,在這曼舞的空中,一定有著對春天生命開始的美好回憶,還有對繁茂濃蔭的盛夏的留戀。 那是一個料峭的春寒日,你不顧及冷風涼雨,憑借著對生命的追求,把滿腔熱血激情地融入到破芽而出的一瞬,你把生命的全部力量變成奮力一搏,成就了全新的生命。從此,你的世界不再黑暗,你的生命已被光明和五彩繽紛填充著。你,沒有辜負生命的所賜和大自然的恩惠,努力地吸收雨露和日精月華,克服了那些不盡如意的風暴和沙塵,用繁茂的枝葉,迎來了夏的酷熱。滾滾熱浪襲向你,狂風暴雨更是無情地摧殘你.
這時,你雖身有搖動,心卻沒有動搖;你雖有起伏,卻沒有退縮。你以獨特的方式,宣示著生命的高歌。在這個過程中,你真正懂得了,怎樣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你始終把奉獻作為自己的使命,無私無欲。所以,當一切災難襲擊你時,你才會無畏無懼,瀟瀟灑灑。 但秋來了,真正考驗你的時刻到來了。你如果心中沒有畏懼,為何在空中盤旋呢?
人們都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可是,你是草木,我知你更有情。我看見你時時回頭仰望著母枝,她生你養你,一起與你奮斗,一起與你奉獻,在你即將遠去的時候,怎能不留戀?怎能不告別?那樣無情不是你。可是,你沒有「風蕭蕭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的悲壯,沒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更沒有「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哀歌,有的只是「落葉歸根」的夙願,有的只是「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情懷。因此,你飄落,但不悲哀;你飄落,但依然凱歌前行! 又是落葉飄零時……眼前不禁再現了「古藤老樹昏鴉」的蕭瑟景象,心中更有「自古逢秋悲寂寥」的無限感慨。時間又走過一個春秋,生命又縮短了一程。雖然我們堅信「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但也無法阻擋生命的歷程。難道就在悲秋、傷秋中,慢慢地把生命消耗掉嗎?不,別忘了,秋是一個收獲的季節,只要我們像落葉一樣,用自己曾經擁有的生命,去努力打造多彩的光環,你會有碩果累累的意外收獲,品味出「生命寬度」的意蘊!
又是落葉飄零時,讓我多了分對生命的理解,也多了分對人生的感悟!
⑶ 數說A股30年:股價最高、市值最高、股價振幅最大都有誰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已過「而立之年」。
30年間,A股股票數量從1990年的7隻,已增加到目前的4000餘只。30年征程中,A股也經歷了無數風雲變化。
具體來看,Wind統計顯示,不復權 歷史 股價數據顯示,A股30年來,股價最高的是1992年的飛樂股份,最高至3550.00元/股。最能給投資者賺錢的,為2009年的順發恆業,年漲幅高達2152.63%,也是A股30年內,唯一一隻年漲幅超過2000%的個股。
此外,市值最高的股票,是2007年的中國石油,在2007年年底高達52877.24億元,也是近30年來市值唯一超過5萬億元的上市公司,目前仍是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天花板。分紅方面,「宇宙第一行」工商銀行連續13年成為A股年度分紅最多的上市公司。
股民最關心的股票價格漲跌方面,A股30年來,1992年的瓊珠江A年度股價振幅最大,讓股民坐上了最刺激的「過山車」,日波動率高達583.19%。
新股發行數量方面,雖然有反復,但總體上呈現出逐漸增加的趨勢。其中,1993年,新股上市數量正式突破百家。2017年,A股首發上市公司數量達438家,是30年間新股發行數量最多的年份。
股價之最:28年後貴州茅台股價再破千元
Wind數據顯示,不復權的 歷史 股價數據顯示,30年來,股價最高的股票為飛樂股份(600654),1992年最高至3550.00元/股。27年後,貴州茅台(600519)再次成為千元股,2019年最高至1241.61元/股。
具體來看,1990年至1993年,A股歷年股價最高的股票分別為真空電子(600602)、飛樂股份(600654)和G海立(600619),分別為500.10元/股、939.50元/股、3550.00元/股、330.00元/股。其中,飛樂股份(600654)在1992年和1993年,都是股價最高的股票。
進入1994年,A股股價開始進入緩慢上升期。其中,1995年,股價最高的中華企業(600675),近為35.67元/股。及至2000年,方再次出現百元股,億安 科技 (000008)最高達126.31元/股。
不過,從2002年開始,A股連續5年未再出現百元股。2002年至2006年,A股股價最高的股票分別為2002年和2003年的用友軟體(600588),2004年和2005年的蘇寧電器(002024),以及2006年的貴州茅台(600519),股價分別為62.00元/股、56.81元/股、51.98元/股、70.25元/股、93.20元/股。
然而,從2003年開始,A股歷年的最貴股,再沒有低至百元以下。2007年,中國船舶(600150)最高達300.00元/股,2017年貴州茅台(600519)股價突破500元關口,最高至726.50元/股,2019年,貴州茅台(600519)再次成為千元股,最高至1241.61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從2009年貴州茅台(600519)再次成為年度最貴股後,往後的12年,A股年度最貴股這一稱號,僅3次旁落。2001年,洋河股份(002304)最高至239.98元/股;2014年,朗瑪信息(300288)最高至223.88元/股;2015年,安碩信息(300380)最高至474.00元/股。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當年的老股票股價能夠突破千元,有一定 歷史 原因。
彼時,國內證券交易所剛設立不久,掛牌交易的股票不多,股票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同時,各股股本較小。此外,政策方面,1992年上海股票交易市場放開了日內漲跌幅限制,大批股民湧入。加之當年市場規則總體比較寬松,曾施行T 0、無漲跌幅限制等規則。因此,上市公司的價格與價值差異較大。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上海「老八股」中還誕生過萬元股。不過,因為種種因素,Wind並未收錄這一 歷史 數據。
公開資料顯示,1992年5月,全稱上海豫園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的「豫園商城」,股價突破萬元,創下了中國證券交易史至今未能突破的記錄。
漲幅之最:順發恆業2009年漲幅超2000%,2015年至2017年個股漲幅連續超1000%
30年來,歷年最能給投資者賺錢的股票,分別有哪些呢?
Wind數據顯示,年漲幅最高的股票,為2009年的順發恆業(000631),年漲幅高達2152.63%,也是A股30年內,唯一一隻年漲幅超過2000%的個股。
此外,除了2009年的順發恆業(000631),2007年的ST仁和(000650)、2015年的中文在線(300364)、2016年的海天精工(601882)、2017年的寒銳鈷業(300618)、2020年的萬泰生物(603392),年漲幅均超1000%,分別達1611.92%、1715.37%、1068.52%、1214.95%、1245.24%。
可以注意到,年漲幅較高的個股,近年來較多。2015年至2017年連續三年內,A股均出現漲幅超過1000%的個股。而在A股剛發展的前17年,沒有任何一支股票,年漲幅在1000%以上。
其中,1990年的真空電子(600602)、2001年的PT農商社(600837)、2002年的夏新電子(600057)、2004年的石油濟柴(000617),漲幅均未超過100%,分別為30.23%、80.76%、95.65%和97.69%。
市值之最:2006年A股進入萬億市值年代,中國石油超5萬億元市值仍是天花板
隨著A股的不斷進化發展,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同樣不斷突破。
Wind數據顯示,A股近30年來市值最高的公司,為2007年的中國石油(601857),市值在2007年年底高達52877.24億元,也是近30年來市值唯一超過5萬億元的上市公司。
從1990年開始,A股上市公司市值不斷增加。截至1993年底,A股出現首家百億市值的公司,上海石化(600688)市值達204.30億元。截至2010年底,A股出現首家千億市值的公司,中國石化(600028)市值達3370.94億元。截至2006年底,A股再進一步,出現首家萬億市值的公司,工商銀行(601398)市值達19590.03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2007年,A股迎來上市公司市值的巔峰。截至2007年底,中國石油(601857)市值高達52877.24億元,及至目前,仍是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天花板。
2008年後,A股市值最高的公司,市值總額徘徊在2萬億左右。其中,2009年底的中國石油(601857)、2017年和2019年底的工商銀行(601398)、2020年的貴州茅台(600519),市值均超過2萬億元,分別達24109.02億元、21279.48億元、20518.10億元、21530.10億元。
分紅之最:「宇宙第一行」連續13年分紅第一,2013年分紅突破900億元
A股30年來,哪些上市公司最能分紅呢?
絕對值來看,2019年,工商銀行(601398)年度累計分紅總額高達936.64億元
億元,是近30年來年度分紅最多的股票,距千億分紅僅一步之遙。
具體來看,1993年,A股上市公司分紅過億,申能股份(600642)全年分紅3.60億元。2001年,A股上市公司分紅突破10億元,中國石化(600028)全年分紅69.36億元。2004年,A股上市公司分紅突破百億,中國石化(600028)全年分紅104.0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從2007年開始,A股分紅正式進入「宇宙第一行」的時代。
從2007年至2019年,13年來,A股年分紅最多的上市公司,均為工商銀行(601398)。其中,2007年突破400億元,達444.25億元;2008年突破500億元,達551.13億元;2010年突破600億元,分紅642.20億元;2011年突破700億元,分紅709.12億元;2012年突破800億元,分紅835.65億元;2013年突破900億元,分紅919.60億元。
股價振幅之最:1992年瓊珠江A年度股價振幅 歷史 最高,年內日波動率超500%
股民最關心的,莫過於股票的價格,一漲一跌均繫心間。那麼,A股30年來,哪些股票最能讓股民坐「過山車」呢?
Wind數據顯示,年度股價振幅最大的股票,為1992年的瓊珠江A(000505),年內日波動率高達583.19%,是A股30年來波動率最高的股票。
同時,1996年的武漢塑料(000665),年內日波動率同樣超過500%,達550.10%。
此外,1993年的四川金頂(600678)、1995年的中國嘉陵(600877)、1998年的四川湖山(600801),年內日波動率均超過200%,分別達308.63%、279.16%、275.36%。
2018年,A股年度股價振幅最高的利通電子(603629),日波動率僅為15.97%,在30年振幅榜上排名最後。此外,2005年股價振幅最大的*ST吉紙(000718)、2017年股價振幅最大的中石 科技 (300684),年波動率均在20%以下,分別為19.59%、19.63%。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A股的不斷發展,A股歷年股價振幅最高的個股,日波動率不斷下降。
從2010年開始,10年間,僅有2012年股價振幅最大的華數傳媒(000156)、2015年股價振幅最大的協鑫集成(002506)、2020年股價振幅最大的瑞豐新村(300910),年內日波動率超過100%,分別為140.31%、101.37%、168.61%
新股之最:2017年438隻新股發行量是30年最高峰,1993年突破百家
總體上,A股歷年的新股發行數量,呈現出逐減增加的趨勢。
1990年與1991年,新股發行數量均在在個位數,分別只有7隻與4隻。1992年,A股首發上市的公司,增至36家。
1993年,A股新股發行數量正式突破百隻,達105隻。並在此後的幾年間,出現一波上市的小高峰。1996年、1997、2000年,新股發行數量均突破百隻,分別達181隻、190隻、130隻。
不過,從2001年開始的往後9年間,A股新股發行數量有8年均未突破百隻。僅在2007年,實現了125隻的新股發行。
進入2010年後,A股新股發行數量開始大幅增加。其中,在2010年、2011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9年和2020年這7年間,A股首發上市的公司數量,均保持在200家以上。2010年、2017年和2020年,新股發行數量更是超過300隻,分別達341隻、438隻、342隻。
其中,2017年,A股438隻的新股上市數量,也是A股30年內新股發行最多的一年。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A股發行數量最少的年份,也在2010年後。2013年,由於市場低迷,全年僅有美的集團(000333)和浙能電力(600023)兩家企業首發上市。
⑷ 就差1分錢就發行失敗!科創板驚現市值僅10.04億公司
本以為拿到發行批文就萬事大吉的擬IPO企業們要當心,未來,股票可能賣不出去。
去年凈利潤接近8000萬元,本身業績持續增長,但按照發行價格計算的總市值卻僅10.04億元,差點不能滿足科創板的最低市值要求而被中止發行。
上緯新材給投行及券商提了醒。雖然注冊制下,強調以信息披露為核心,淡化盈利指標方面的考核,但如果未能合理傳播公司價值,引導機構投資者合理定價,發行失敗就在眼前。
1
發行後市值僅10.04億「僥幸」過關
上緯新材募資僅7000萬
9月15日晚,上緯新材發布的一則公告引起投行圈廣泛討論。
公告顯示,以發行價格2.49元/股計算,上緯新材此次發行對應的市盈率僅為11.51倍(每股收益按照2019年扣非後歸母凈利潤除以本次發行後總股本計算),低於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C26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為28.96倍,也低於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42.01倍。
不僅如此,上交所官網顯示,公司原本計劃募資2.16億元。
然而,因為發行價格偏低,即使發行成功,公司預計募集資金總額為1.08億元,預計募集資金凈額僅7004.27萬元,這還不及公司2019年度的凈利潤,這也創下科創板最低募資紀錄。
事實上,此次確定的發行價格也讓上緯新材勉強踩「紅線」過關。
《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實施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發行人預計發行後總市值不滿足其在招股說明書中明確選擇的市值與財務指標上市標準的,應當中止發行。」
按照發行價格2.49元/股計算,上緯新材發行後總市值僅10.04億元,這剛好略超科創板市值標准中最低的10億元標准。如果發行價格為2.48元,將因市值不足10億元發行失敗。
公開資料顯示,上緯新材主營業務為環保高性能耐腐蝕材料、風電葉片用材料、新型復合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乙烯基酯樹脂、特種不飽和聚酯樹脂、風電葉片用灌注樹脂、手糊樹脂、膠粘劑、風電葉片大梁用預浸料樹脂、風電葉片大梁用拉擠樹脂、環境友好型樹脂、軌道交通用安全材料等多個應用系列,是的復合材料用樹脂供應商。
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財務數據如下:
可以看到,上緯新材業績並不算差。即使如此,公司仍然差點就因為發行後總市值不及10億元而發行失敗。
華南一家大型券商的保代表示,近期新股發行越來越困難。「這說明注冊制下,券商承銷能力才是未來投行最核心的能力。我們經常跟客戶說,別再找沒啥承銷能力的券商了,明後兩年可能承銷能力不行的券商就賣不出去了。」
牛牛研究中心對2018年至今,市佔率前二十券商的承銷情況(包含IPO,增發、配股、可轉債等)統計如下所示:
2
下半年已有30家IPO募資不足
創業板超6成估值不及行業
春江水暖鴨先知,上緯新材之前,其實早有端倪。
首先表現在募資完成情況上。Wind統計顯示,今年以來,A股市場共有48家IPO企業出現募資不足的情況,其中發生在今年下半年的就有30家,佔比高達62.5%。
不僅如此,機構投資者詢價報價的不斷走低也表明了資金的態度。
9月11日,有媒體報道稱,參與詢價的機構投資者當天對IPO企業發行價格報出了券商投研報告定價下限的2.3折,而今年5月,報價還在7折左右。
更不要提,科創板剛啟動時,機構報價相對投價報告並不存在打折之說。
投行資深人士王騏躍甚至表示,「取消券商的投價報告,若買方報價均打到2折,3折,投價報告已經沒有意義」。
牛牛研究中心對創業板企業8月以來確定的發行PE整理後發現,26家公司中,發行PE在23倍以下的共有6家,而估值低於行業PE的則有16家,佔比高達61.54%。
這意味著,即使放開23倍市盈率限制,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後,大部分公司發行PE仍不及行業估值。
IPO承銷定價這么難,究竟是怎麼回事?
3
A股加速「港股化」
500億市值公司成交佔比提升7個百分點
首先,這與近期新股不斷出現破發,投資者信心受挫有一定的聯系。
Choice資料庫顯示,9月9日,鋒尚文化(300860.SZ)成為創業板注冊制下首隻破發的次新股,從上市日至破發用時13個工作日,9月10日,美暢股份(300861.SZ)、時空 科技 (605178.SH)、新亞強(603155.SH)三隻次新股也相繼破發。
今年以來上市新股,連板日期統計如下:
風險規避下,機構投資者報價趨於謹慎,而新股定價機制的作用則放大了這種「恐慌」。
一方面,發行人和保薦機構(主承銷商)依據剔除無效報價後的詢價結果,按照申購價格、申購數量及申報時間等排序後,需要剔除申購總量中報價最高的10%,而不需剔除報價最低的10%,將報價中樞下移;
另一方面,《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實施辦法》第十條規定,「初步詢價結束後,發行人和主承銷商確定的發行價格(或者發行價格區間中值)超過第九條規定的中位數、加權平均數的孰低值的」,發布風險提示公告即可。但實踐中,這個「四數區間」(網下投資者有效報價的中位數、加權平均數,五類中長線資金有效報價中位數和加權平均數)下限成為發行價格確定的隱形紅線。
事實上,A股公司「港股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所謂「港股化」,就是低價及低市值公司越來越多,投資者更多的向龍頭公司扎堆。
牛牛研究中心統計顯示,按9月15日收盤價計算,2527家港股上市公司中,市值在10億以下的公司共有1437家,佔比高達56.86%,而市值規模在1000億以上的公司僅有86家,佔比僅3.40%,如下:
然而,成交方面卻表現截然相反,不同市值分類對比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小市值公司雖然數量方面占絕對優勢,但從資金成交情況來看,卻很不樂觀。
500億市值以上公司數量佔比僅6.33%,而成交金額佔比卻高達79.68%。投資者們都在高市值的龍頭公司扎堆,低市值公司卻被棄之不顧。
注冊制實施後,優質公司供給不斷,而退市制度的完善又讓垃圾股的所謂「高風險,高收益」逐漸成為偽命題,A股市場「港股化」趨勢明顯。
首先,市值分布方面,牛牛研究中心統計後發現,2016年時,總市值在30億元以下的A股公司僅有14家,而如今,市值在30億元以下的A股公司卻已經達到766家,如下:
不僅如此,從成交情況來看,小市值公司所佔比重逐年降低。其中,50億以下市值公司成交佔比從2018年的28.83%減少至目前的13.45%,而市值500億以上公司成交佔比則從22.71%增加至目前的29.07%,如下:
應對建議有這些
價值傳播很重要
IPO定價越來越低,與注冊制實施後,上市公司供給數量不斷增加,買方話語權增長有很大的關系。
針對這種現象,牛牛研究中心有兩大建議。
首先,新股定價規則需要做出一定程度的調整。
目前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採用詢價方式的,網下投資者報價後,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應當剔除擬申購總量中報價最高的部分,剔除部分不得低於所有網下投資者擬申購總量的10%,然後根據剩餘報價及擬申購數量協商確定發行價格。剔除部分不得參與網下申購。」
這一規則是在IPO市場出現高發行價、高市盈率、高募資情況下,為了遏制高發行價目的而制定的,並未剔除最低報價部分,無形中讓發行定價中樞下移。隨著賣方話語權趨於弱勢,可以考慮適當將剔除報價范圍放寬或者對報價偏低的部分也做類似處理。
不僅如此,雖然承銷管理辦法要求機構需要獨立報價,但實踐結果上來看,可能並非如此。以上緯新材為例,公司發布公告顯示,超過400家詢價機構的報價范圍在2.49元-4.96元之間,而其中399家報價都是2.49元!
這399家機構包括公募基金、保險公司、證券公司、QFII、財務公司、信託公司、私募基金等各類機構投資者,投資風格不同,但最終報價卻精確的相同。
對此,其實可以取消前文中所提的「四數區間」的隱形紅線,並可採取累計投標詢價的方法。
其次,價值投資的時代從發行詢價開始,投資者溝通成為必不可缺的環節。
IPO過會只是第一步,詢價環節可能將更重要。
華東一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很多企業對自己對市場有錯誤認知,以為注冊制下啥企業都能上。我覺得上緯新材案例對很多IPO企業老闆來說是一次警醒。」
注冊制改革後,越來越多的優質公司將上市,而隨著A股「港股化」的推進,如何在發行詢價階段,傳遞自身價值,獲得機構投資者認可,成為擺在擬IPO企業面前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⑸ 2019年新股申購新規定政策詳解解讀
新股申購新規有哪些?
新規1、針對巨額打新資金取消現行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改為確定配售數量後再進行繳款,強調新股申購自主決策、自擔風險、自負盈虧,券商不得接受投資者全權委託申購新股;
新規2、突出發行審核重點,調整發行監管方式,嚴格執行證券法規定的發行條件,將審慎監管條件改為信息披露要求;
新規3、公開發行2000萬股以下的,取消詢價環節,由發行人、主承銷商協商定價,簡化程序,提高發行效率,降低中小企業發行成本;
新規4、求首發企業制定切實可行的填補回報措施;
新規5、強化中介機構監管,落實中介機構責任,建立保薦機構先行賠付制度,要求保薦機構在公開募集及上市文件中作出先行賠付承諾,完善信息披露抽查制度,出台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業務監管辦法。
新股申購新規的四大重點
1、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本次打新只需配好市值,不再凍結資金,T日申購當天不須繳款。
因此此次IPO發行不會再出現以前為了打新導致巨額資金凍結的狀況,新規下IPO對大盤所導致的不利影響有限。
2、中簽後不全額繳款,視為放棄,不繳款或不全額繳款的情況12個月內出現3次,將被列入限制申購名單,要被禁止打新6個月。
3、對於公開發行2000萬股(含)以下且無老股轉讓計劃的,擬公開發行的股票全部向網上投資者直接定價發行,此次首批7家公司中就有高瀾股份、蘇州設計、海順包裝3家公司直接定價發行。
4、投資者打新只可以自主表達申購意向,不能全權委託給券商代為操作。
以上涉及個股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新股申購條件:
從今年開始,A股新股發行按新規申購,主要包括取消現行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改為新股發行採用市值申購的方法,投資者只要有市值就能申購,中簽之後才繳款,強調新股申購自主決策、自擔風險、自負盈虧,券商不得接受投資者全權委託申購新股。
1、新股申購預先繳款改為中簽後再繳款新股申購預先繳款改為中簽後再繳款。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按照持有股票的市值進行配售,而且不用預繳款,相當於持有流通市值的股民都獲得了一份免費cai票,但是中簽率會更低。
2、三次中簽不繳款挨罰調整後的規則,增加了「投資者連續12個月累計3次中簽後不繳款,6個月內不能參與打新」的懲戒性措施。
3、低風險高收益一去不復返。新政規定,公開發行2000萬股以下的小盤股發行,取消詢價環節,由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定價,新股發行完全市場化定價,這意味著即使中簽新股,完全有破發可能,新股無風險12%收益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了,「打新」盛宴變「剩宴」。
;⑹ 中國股市2019一年發行了多少新股
2019年1-12月中國新股上市總數為202隻股票
⑺ 貴州茅台從發行價的31塊多買100股,持有到2019年,它的總市值是多少該怎麼計算
貴州茅台2001年8月發行價31.39元,100股的成本為3139元;2019年底,收於7001.91(復權價),總市值(含歷年紅利及送轉股)700191元,漲幅222倍或22206%。
白酒業界的個中翹楚貴州茅台,與創階段新低差距很小了。
近來有不少朋友都發出了擔心貴州茅台後市發展的聲音,舉個例子:「大家還看好貴州茅台這只股票嗎?」
還有一些離譜的聲音說:「貴州茅台這走勢,該不會暴雷的吧?」
但要是讓學姐來說的話:貴州茅台屬於我們A股中價值投資的榜樣,大家可以長期看好,穩定持股。
其實在很多行業中,占龍頭地位的股票都挺適合進行價值投資。這里有一份我整理的A股各行業的龍頭股名單。不知道選什麼股票好,最好的選擇就是購買龍頭股。要想獲得,直接點鏈接就行了:A股超全行業龍頭股,你的選股好幫手
站在當下時間節點來看,短時間的下跌較多因素是受到市場風格的影響。也是由於這次走勢炒作的是成長性,即使白酒行業銷量很不錯,卻增加速度較慢,沒有了「成長性」這個重心點,僅此而已。
我們經常說,熱賣的好股票,從來不會輸掉錢,就只會敗給時間。白酒還是那個基本面無敵的行業,貴州茅台依舊是A股中不敗之王。
一、短期看,端午前後的白酒動銷依舊景氣,對於高端酒的價格,一直處於高價位
從短期看來,在端午節旺季等節日時候,或者是在擺宴席時等需求下來拉動下,整個消費動力會大大的提高。
根據價格來分析,高端白酒類目中,貴州茅台的批價從未下降,從下面的數據看出:
茅台箱與散裝批價格相差在幾百塊錢左右,前者為3300-3400元,後者為2750-2850元,價差比起5月有所減小,散裝茅台價格上漲顯著。
系列酒新增產能將分批投產,有望成為貴州茅台的重要增長極,非標類和系列酒的提價情況也有希望反饋在第二季度業績。
二、中長期看,高端擴容持續推進,貴州茅台的獲利能力也緊跟其上,穩中有升
依照中長期來說,伴隨著國人理性飲酒的意識的增長,以及財富增長帶動對於飲食精緻度的提升,自2017年開始,白酒行業銷量出現下降,行業進入「量平價增」階段,但與此同時中低端酒類銷量不夠景氣,高端酒類市場沒有間停的在增長,這就說明了,行業逐漸在向比較高端的企業集中。
在市場需求規模上,2017 年高端酒營業額約為1000億元,2019年高端酒總銷售額在1600億左右,2017-2019年復合增速超20%。
在白酒行業噸價層面,從2017年的4.7萬元/噸提升至 2019年的7.2萬元/噸,復合漲勢將近15%。
遵循機構的預測判斷,在2018-2023年,8%是高凈值人群數量的復合增速,隨著高凈值人口的增加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行業消費升級趨勢不會停止。
可近些年來,茅台的白酒批價及零售價都是穩定上升的一個狀態,並且公司的利潤一直穩中有升。
有關更多貴州茅台的觀點和看法,其他機構的行業研報匯總整理了一下,能有助於你們進行分析,戳開就可以看到了:行業研報(整理版):貴州茅台還有沒有機會?
三、總結
按照短期來講,端午節前後的白酒動銷依舊繁榮,對於高端酒的價格,一直處於高價位;以中長期來看,高端市場也在慢慢地提升,貴州茅台的獲利能力也緊跟其上,穩中有升。就在目前這種狀況下,可以大膽猜測,一線白酒茅台的業績肯定不會差。
從當下的走勢上來看,目前已經有下降的趨勢了,但也屬於左側交易區間,推測趨勢強大,建議給點耐心,等待股價企穩後再抄底更佳。
由於篇幅受限,貴州茅台行情趨勢就不具體給大家展示了,想知道貴州茅台接下來的行情趨勢,輸入股票代碼即可查看更多信息,就能查詢:【免費】測一測貴州茅台未來走勢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⑻ 科創板有多少只股票
1.科創板有差不多200多股票,科創板股票不多,如:正業科技300410,是一家以光電檢測自動化解決方案供應商,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漢邦高科:成立了華北一區、華北二區、華中、華東、華南一區、華南二區、華南三區、東北、西南、西北十個大區,近百個辦事服務機構,營銷和服務網路覆蓋全國。還有北京城建600266、越秀金控000987、巨輪智能002031等等。 科創板每個交易日的15:05至15:30為盤後固定價格交易時間,當日15:00仍處於停牌狀態的股票不進行盤後固定價格交易。接受交易參與人收盤定價申報的時間為每個交易日9:30至11:30、13:00至15:30。
2.科創板單只股票限價申報,綜合來看,科創板每筆申報最少200股,而主板每筆最少100股。科創板申報買入時,超過200股的部分,可以以1股為單位遞增,如201股、202股等。根據上交所給出的前50隻樣本股名單,包括華興源創(688001)在內的50隻樣本股入圍。縱觀50隻個股,行業特徵鮮明,成分股集中在信息技術、生物醫葯等新一代戰略性新興產業。據Wind統計,50隻樣本股總市值達到1.04萬億元。業績方面,2019年50隻股票平均凈利潤為2.75億元,達到所有科創板公司平均凈利潤的1.57倍。
拓展資料:
首批入圍科創50的成份股行業特徵鮮明,50隻樣本股集中在信息技術、生物醫葯等新一代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信息技術行業的公司數量最多。按照Wind的一級行業來看,前50家短上市公司屬於五大行業:醫療保健、信息技術、可選消費、工業、材料。其中,屬於信息技術行業的個股多達21隻,佔比42%。比如科創板「001號」華興源創、富光、廣豐科技、方邦,科創板第一批上市企業,都屬於信息技術行業。